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3篇

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3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篇1

今天讲授了《8和9》一课,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开阔,较好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可谓活而不乱,本节课主要为学生创设了以下几个空间:

空间一:课件演示,使学生深刻认识7、8、9三个数之间的联系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7、8、9这三个数的联系,在教学中我没有采用直接拨计数器的方法,而是利用课件动态演示,先出示一个计数器,老师拨珠,学生随老师一起数,当拨完7个后,让学生观察又来了一颗珠子,是几颗?接着又分别演示了又跑来一颗珠子、这颗珠子又走了、它又回来了的过程。经过这些动态演示,使学生很容易理解了7、8、9这三个数之间的关系,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空间二:脱离点子图比较7、8、9的大小

在比较大小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在前面已经会比较8以内数的大小了,所以本节课我脱离了点子图,直接让学生从7、8、9这三个数中选择两个数,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比较他们的大小,学生根据已有的基础,很容易的进行了正确的比较,而且除了比较7和8、8和9以外,孩子们还正确的比较出了7和9的大小,拓宽了学生的思维。

空间三:看着直尺说发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在出示直尺后我没有将教学只停留在填出7后面的两个数字上,而是在这一环节让学生看着直尺图上的数字说自己的发现,以此发散学生的思维。有的学生从数序角度说8的后面是 95在6的前面;有的学生从比较大小的角度说7比6大,比8小还有的学生说出了和7相邻的数是6和8等等,思维比较活跃,语言表达清楚。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篇2

一、生活需要数学,让数学走进生活

小学生年龄虽小,但在他们的生活体验中,也会有着数学因素的内容。如果我们教学时让数学走进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挖掘出数学因素,并充分应用于教学,就能化难为易,使学生接受认识。周玉仁教授曾经说过:"数学教学要讲来源、讲用处",让学生感到生活处处有数学,在孩子们眼里,数学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又用得上的学科,再也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因此,要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

1、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

一提"数学"二字,人们总是认为数学最贴近我们的就是计算,却忽略了数学其实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激发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内因,首先就带领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我在教学这节课时就设计了“生活中的数”这个环节(片段二),让学生仔细地看,充分地说,使学生不仅认识6、7这两个数,还体验到生活中原来有那么多的数,为什么平时我们没有注意到呢?由此,引起学生的重视,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使学生的思维不拘于本课的教学内容,思维得以拓展。

2、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

其实,生活中每件小事都能帮助学生学数学,并不需要我们刻意去设计。例如本课中,教材就利用了一个学生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场面“师生打扫教室”来开展学习(片段二)。这虽是一个普通的情景,但蕴涵着浓烈的师生之情,以及讲卫生,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齐心协力互相帮助的人文精神,我就先让学生体会这种和谐的氛围,再进入主题,数出图中人物的数量,在关注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取的同时,也注重生活传递给我们的情感体验。这样设计远比开门见山直接数数、认数效果要好的多。

3、让学生在生活中用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更要应用于生活,从而体现数学的意义与价值。在学生对6和7的序数意义有了初步的认识后,设计了“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片段三),这个环节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通过这个游戏,既加深了学生对基数、序数意义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特别是在第3个问题抛出时,学生的发散思维令人吃惊,有的学生从老鹰开始数,有的学生从鸡妈妈开始数,还有的学生是倒着数的,出现了多种数数方法,而这些灵活的方法正是生活中需要用到的。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游戏中也有数学问题,并成功地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把整节课推向高潮。

总之,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承。只有密切联系生活和已有知识经验,才能学好数学。而学好数学就能更好地在生活中再创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与能力。"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数学学习需要活动,让数学活动进入课堂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喜欢做游戏,在《6和7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中,以活动贯穿始终,有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活动,有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活动(片段一)、还有培养观察的能力、协作精神的数学游戏,通过游戏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学习气氛,让知识的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进行,在活动中促进发展,在活动中得以巩固,在活动中加强应用。

但是,活动的频繁安排有时也会使课堂显得杂乱。试讲时,我安排了摆小棒、数算珠、涂点子图、填尺卡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反而使学生眼花缭乱,减弱了活动的热情。因此,我舍弃了数算珠的活动,将涂点子图、填尺卡设计成小组合作学习,既节约了时间,又丰富了活动的形式,并将小组合作学习紧接在“摆小棒”的环节之后,使操作活动相对集中,避免杂乱,零散。另外,数学活动具有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如果失去了数学思考,活动则毫无意义。我设计的这两个活动主要想让学生通过涂、填等活动感受6、7的大小关系,渗透知识点的教学。

新课程改革象一股春风,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为教师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钻研,努力探索,为新的课程改革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篇3

“数学广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的一个单元,是新教材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的尝试。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用排列组合来解决的知识。如体育中足球、乒乓球的比赛场次,密码箱中密码的排列数等等,作为二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数学学习中要安排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来进行学习,经历简单的排列组合规律的数学知识探索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新知,发现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排列组合的简单方法,锻炼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在讲完课后,我对本课进行了一次反思:

首先、在教学目标设计方面,对学生的要求过高。有些内容是本学段内不作要求的教学知识硬加到了学生的学习栏中,导致吃力不讨好,讲了还等于没讲一样,浪费了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

第二、不能做到认真地倾听完学生的发言再做评价。当时站在讲台上,只怕学生说不到自己设计的那方面,所以抢学生的话,没有让他们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人。以后一定让学生在说完后,自己再发表意见,起到主导作用,即使学生没有按自己的设计说,发生了小错误也不怕,也许这正是一个很好的教育资源。以后得充分利用这种教学资源,让课堂在错误的的改正中,有更多的精彩。

第三、没有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机会。比如在4人握手时,很多孩子想出了不同的表示方法,这时应让学生上台板书自己的方法,并给同学介绍,这比每个孩子说,师在上面做记录要节省时间,更重要的是能给学生更多的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我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许多不足,相信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克服自己的不足,让自己的课堂真正精彩,让学生真正受益!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