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合集22篇

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精选22篇)

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篇1

一、调查背景和目的

我的家乡是曾贫穷的一度令村民提及心酸的山区,但是经过多年的新农村建设,如今却是另一翻景象,这次,我利用十一黄金假期返乡的时间,对家乡附近的几个村庄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做了调查,了解到了新农村建设前后村庄的变化,希望能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有关方面起到一点参考和借鉴作用。

时间:20__-10-2---20__-10-8

地点:陕西省宝鸡市陇县固关镇北大山村,殿咀村,姚家店村

方式:在村干部陪同下对个别家庭随机进行提问调查,通过村里同学,亲戚朋友了解

内容: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前后变化及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受益方面和存在大的问题

二、总体经济状况

(一)经济发展:在公元xx年前我们乡村仅靠农业身产和农副产品作为家庭收入的全部来源,但是自从新农村建设开始后农村人的思想观念不再保守,家中的剩余劳动生产力全部输出,到大城市去打工,这样,农村家庭收入就从单一务农转到了打工务农双收入,是家庭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大大改善。

(二)能源问题:新农村建设中电热,燃气,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的出现逐渐代替了以前的木材,糠,煤。这样,不仅仅提高了燃料利用率,还减少了空气污染源,减少了村民患病率。

(三)物质生活:在90年代的农村里,人们住的是土木结构的房屋,用的是煤油灯,蜡烛照明。走亲访友,上街赶集有80%的人只能靠步行,15%的人借助于自行车,二只有5%的人用的是花销大,噪音大,污染大的摩托车;出门走的是泥泞路,家中电器设备也是少而又少,全村只有5%的人看过黄河牌黑白电视。但是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在近几年里,房屋全是钢筋水泥转投房,房中的装饰和城里人不相上下,交通更是不用说,村村通的是水泥路,路上自行车的行驶量多如牛毛,摩托车也成了家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在农村,几乎95%的人家都有电视机,dvd,电冰箱等电气设备也在农家是常见的,特别是电话手机等联系设施,家家都有,人人必备。新农村建设不愧突出一个新字。

(四)文化思想教育:在社会型农村建设中,文化思想教育又是一个重点,现在的农村,义务教育完成率达80%以上,文化教育与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农民素质不断提高,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对生活都有乐观的积极向上预期,宗教迷信活动日益减少。

(五)生活保障:从新世纪以来,农村各家积极参与农村医疗合作保险,农村中也有贫困低保政策,使得农民生活更加有保障,看病不用担心付不起医疗费,生活上也不用再愁温饱问题。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产业化建设深度不够,农业产业效益不明显。一是产业发展不平衡。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殿咀村,姚家店村都没有形成任何有一定规模的支柱产业,产业结构也很单一。二是产业链条不完整。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尚未真正形成,缺乏稳定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生产资料供应、食品储藏、保鲜、运输、分割、精深加工、批发零售等诸环节链条不够完整,造成初级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比例越来越重。如我县柑桔产业已初具规模,但是目前县境还没有一家对柑桔进行深加工的企业,产品全部都是鲜销。三是产业品牌不够响。传统产品多,优质产品少,品牌不多,不响,走出州外的品牌更少,直接影响农民增收,严重制约了产业经济的发展。四是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

问题二:受多种因素钳制,农民增收空间不大。一是农资价格增长过快。走访中,农户反映最多的是希望政府从严打击一些不法商贩经营假冒伪劣农药、化肥、种子等坑农行为;部分农户还说,只要把农资价格降下来,国家给农民的补贴才算到手。据调查,今年农民购买玉米种、麦种平均价格每公斤为13.41元和18.48元,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张10.5%和24.6%;磷肥、碳氨、尿素等,与上年同期相比均有一定幅度的上涨。二是畜牧业生产出现停滞迹象。由于我县大面积实施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种草养畜可用耕地空间缩减,玉米、红薯等饲料作物播种面积也在减少,加上牲猪饲养方法落后,目前农民牲猪、山羊、黄牛饲养量难以实现有效增长。北大山村有效耕地1300亩,实施退耕还林3900亩,荒山、荒坡都进行了退耕还林,几乎没有多大的空间发展养殖业。三是自然灾害频繁。

问题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民生产生活不方便。一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虽然现有水利设施经过近年来的除险加固,蓄水能力有所增强,但沟渠因无资金整修,形成了水利设施有有肚无肠的现状。二是交通设施建设滞后。调查的3个村,虽然都有县、乡道经过,公路通村率达100%,甚至有的村已经修通了通组公路和桔园路,但是路面狭窄,路况差,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雨季冬雪时节,有的村公路根本就不能正常行车。全县公路通村率高和路况差的矛盾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农村运输和农产品交易难,农民生产成本高,严重地影响着农民生产生活,制约了农村经济快速有效发展。三是安全饮水难保障。从走访的几个村中来看,大多还存在着饮水难的问题。

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篇2

在最近几年,为了促进农村的发展。家政府和省政府出台了很多相关的优惠政策和制度来支持个鼓励农村的建设,我所了解的就有全免各种农业税、退耕护岸林、家实施保护价收购农民手中的粮食、学生学实行两免一补、农业种子费用的补贴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我县又实施开展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一系列优农惠农政策。这些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种地积极,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平,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减轻了农民看病的医疗费用和学生学的沉重负担。

做完这些后,家并没有停止对农村建设和发展的支持。近几年来,家又提出了新农村建设这一政策。的第__届五中全会经过的《中共关于制定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提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礼貌、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要求。这是中共中央统揽全局、着眼未来、与时俱进的宏伟决策,对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深远,任务艰巨,必须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统筹兼顾,稳步前进。对此我在这段校学习期间,按照校的工作安排和部署。对我乡的农村经济发展和建设况做了静心细致的调查,我学习到了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同时也学习到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矛盾解决办法并对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表达了自我解决问题的看法。

一、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的年龄主要在20—60岁之间,有老年人也有少部分学生。大多数人为中,高中的文化程度。

二、调查方式:

本次主要是以走访的形式进行调查的。

三、调查资料:

1、在没有实行新农村建设之前存在哪些问题

(1)教育方面

要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必须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人教育。此次对于教育状况的调查对象主要是学生和学生家长。他们大多数都表示对当地的教育服务状况满意,学校没有收费的现象。家的九年制义务教育给大多数的人减轻了负担,家的减负政策效果体现很明显。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供给教科书和教材并不住寄宿生活费用,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家长对教育提出宝贵意见和提议。

1、提高农村教学质量

表此刻部分农村教师,在岗不岗。人在学校心在家,不专心讲课不按时备课和批改学生作业。给学生讲课和批改作业时存在敷衍了事现象,有的教师直接是不批改学生的作业。突出问题是在岗在位率不高,有课的教师在校而没课的教师却忙于私事。

2、提高教师的教学平

个别教师本就文化平不高,自教学本事不强。但人能浑摸鱼同薪不一样劳,导致一部分自本事强、业务平高的的教师失去了认真代课教学的积极和进心。致使部分学生外流或者是进了县城的私立和公办学校。

(2)农村居民医疗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1、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人员严重缺乏,设备简陋。村民普遍映合作医疗报范围小,比例低,报的医疗费少。对小病、门诊报的比例较低。而一般来说,农民患需要住院的大病相对较少。而疼发,感冒等小病时有发生,但不需要住院治疗,这一块相对报比例低下。

2、是大部分卫生所都加在村一家中,设施简陋,看病简单,待遇差不合格。有部分人认为部分定点医院不规范经营,有收费现象。给部分农民看病造消极现象,造利益受损。调查显示品价格较贵,检查太多急收费是目前看病贵的主要原因。许多农户映,疼发感冒之类的小病,在卫生所只需要二三十元就能够看好的小病。在乡镇卫生院,却要花几百元甚至于千元。

(3)经济方面

新农村建设实施以前,农民生活普遍比较拮据。都很少有人去建造新房和楼房,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走访了部分农户,归纳他们的提议和意见之后,主要有以下几点:

1、是农业产业调整方面,农民积极不高。普遍存在怕售难,怕担风险的思想严重。不敢大胆创新,缺乏技术和创新脑。

几年来,在委政府的大力引导和支持下。农民的收入得到了明显的效果和改观。

我乡委政府几年来一向喊着一个号,就是‘南部瓜果北部棉,中间挑起大菜篮’这一号。这一号一喊就是几年坚持不变,政府加强引导和督促。目前,我乡的果业发展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我想现有红富士苹果树一万五千余亩,占主要农业产业的二分之一。

2、是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增强农民收入。

我乡存在劳动力过剩现象,以前农忙过后,劳动力们都闲置在家。整天聚在一齐喝酒打牌,以至于打架斗殴的现象时有发生。经过我想的多措并举,政府组织和牵往外输送一批劳动力。再就是本乡在外的有本事的人鼓励他们带动一批,加大了劳务输出力度。使剩余的劳动力有活干,有钱花。让他们有了生活和进的'信心,更加增加了他们的经济收入。

3、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加快我乡经济发展。

几年来,我乡委政府在加强农业结构调整、劳务输出的同时不忘在招商引资大下功夫,大下功夫。鼓励干部和有名望的农民招商引资,实现我乡工业产业一体化发展道路。前些年,我乡经过努力。利用外资和内因,建起了‘木兰食品有限公司’、‘木兰糖果厂’以及‘丽园服饰有限公司’。虽然这几个企业已具规模,但仍不能满足我乡委政府和当地农民的要求。我乡委政府又痛下功夫,下大功夫。利用一年的时间引来了‘乔治白际服装有限公司’,总投资三亿元的项目工程。已在我县工业园区落地建厂,现已培训熟练技术工人一千余人。预计节后,‘乔治白际服装有限公司’在我县工业园区将正式投产。在委政府的不断努力下,我乡组要领导又引来‘张辰木艺有限公司’。‘张辰木艺有限公司’总占地150亩,投资1.5亿元。此刻有关协议已经签订,预计节后在我县工业园区开工典。

这些工业企业,在今后的经济发展道路将会给我乡经济带来很大的推动力和发展潜力。也解决了我乡的部分青年的就业问题,也更加增加了我乡农民的经济收入。

4、是建设方面,我乡委政府加强引导。

我乡委政府在村镇建设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功夫,专门组织一个队伍对村镇建设进行监督和引导。异常是今年一年来,我乡加大了空心村治理和位村林的改造工作。有效遏制了建盖和违法占地现象,仅空心村治理和围村林改造这一项工作全乡就复耕土地三百余亩。对村镇建设进行了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今年主要对集镇区进行统一规划。利用空心村治理和围村林改造腾出来的不可复耕的土地进行规划和建设,解决了农民建房没有土地和违法占地等现象。

此刻全乡每个自然村与自然村之间,都已通了柏油路或者是泥路。这又有力解决了农民出行难的问题,以前每逢天下雨老百姓只能各自呆在自我家里。因为到是泥是,给农民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即使有急事儿,也只好深一脚浅一脚的趟着泥出行。自从村村通工程实施以来,老百姓的出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4)新农村建设之后农村的变化有多大

新农村建设实施以来,我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原有的主干柏油马路的基础每家每户都有一条能把小轿车开到家门的泥路。新农村建设之后,乔集乡五六十年代的泥土路彻底消失了。每家每户也都盖了新楼房,门前屋后也都收拾得干干净净。以前的脏差现象,已经不再存在了。并且每家每户的房屋也都进行了粉刷进行了装修,每家每户的厕所也都进行了改造。有部分农户还利用厕所的建起了沼池,这样既节能又环保。大多数群众都已安装了器和太能,随时都能够有。及解决了老百姓的饮问题又解决了老白写的洗澡问题,此刻好多农户能够足不出户就能够在家里洗澡。大大改变了农村过去的传统模式,让老百姓有了一个崭新的生活环境。

(5)家和省、市政府采取了哪些政策来支持和鼓励新农村建设

这是这次调查活动中的调查主要问题,也是一个关键问题。为什么新农村建设这一政策能如此提高农民的积极这个答案也就在那里。为此我走访了部分农户和有关部门,并对他们随做的回答做出了归纳和总结。总结出了家,省、市政府对新农村的建设采取了以下主要鼓励和补助措施:

1、只要村民调整好土地修油路,政府无偿给修路铺油。

2、买汽车给予汽车下乡补助。

3、买家电有家电补贴。

4、安装太能有太能补贴。

四、针对调查结果,经过查阅资料我提出我的看法

1、教育方面

(1)乡政府应当把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人教育。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学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本事放在首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斩落决策。我们必须按照的__届五中全会的战略部署,全力以赴的做好农村教育工作。充分地发挥教育的基础和引领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供给强有力的知识和人才支撑!

(2)能够组织实施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建设遍布乡村的远程教育网络。建立和完善城镇教师到农村任教服务制度,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建设。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大幅度提高农村中小学经费保障平。以保障让所有的农村的孩子都能过学读书,共同的长提高。

2、医疗方面

(1)加大政府的宣传和监管力度,提高对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和紧迫的认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系全市人民的民心工程。要让的优惠政策,实实在在的在农民体现出来。

从调查况看,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加强医疗技术人员和医疗设施,这是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问题。

要加大选产力度,使各级组织和社会都关心支持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增强职责感和使命感,努力做好农村卫生医疗工作。

(2)加大资金投入,逐步改变乡村医疗机构设施简陋和陈旧等问题。这是改善和加强农村医疗设施和环境的重要一环。

提议:一是乡镇卫生院要收支两条线,在岗在编的乡镇卫生院人员的工资要统筹统发。严格控制价再次搭车加码和提在医院出现,异常是医生的方提更应当得到有效制止。二是对农村卫生所进行整合,规范农村卫生所的功能及村医的工作职责。

(3)增加农村定点医疗机构的数量,方便参保农民就医。把有本事,医疗服务状况好、技术强的的骨干力量重点培养。

(4)配齐配强农村医疗机构的设施和器具,让参合农民能够自主选择定点医疗机构,方便参保农民就医。

五、后记

建设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本事,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重要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资料。是缩小城乡差距,全免建设小康的长大举措。相信,在中央,务院出台的惠民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乡的新农村建设会越来越好!我们也应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我应有的一份力量,为‘中原之崛起东部战略支撑’贡献自我的力量!

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篇3

农村公路作为公路网的基础,是关系到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要构建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交通又快又好发展,必须加快农村公路建设。这既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既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既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为了进一步扎实推进我市农村公路建设,按照省交通厅、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局组成调研组,采取上下联动、座谈研讨、实地考察等方法,对温州市新农村公路建设规划(20xx-20xx年)开展了较为深入的调研。现将这次调查形成的综合情况和建议意见报告如下:

一、农村公路现状

(一)农村公路基本概况

近年来,特别是本届政府以来,我市认真组织实施乡村康庄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农村公路面貌得到极大改观,截止20xx年末,我市现有农村公路11256公里,其中县道3119.5公里、乡道1375.7公里、村道6761公里。全市所有通乡(镇)公路均已等级化和硬化,5550个行政村中有4851个已通等级公路、4366个村的路面已得到硬化。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公路网络化水平低、通达深度不够。全市农村公路总量较大,但大部分公路都是断头路,没有形成必要联网,客运站场建设又严重滞后,交通运输服务不能有效配套。

2、农村公路技术等级低、路面状况较差。到20xx年底,全市农村公路11256公里,其中等级公路6091.8公里(一级42.7公里,二级298.7公里,三级620.5公里,四级5129.9公里),准四级公路3210.1公里,等外公路1954.3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只占农村公路总里程的2.69%,而准四级、等外公路却占农村公路总里程的45.9%。全市还有699个行政村未通上等级公路,有1184个行政村未通上水泥路或沥青路。

3、农村公路病危桥梁多,全市四类及病危桥梁2858延米/116座,急需改造;安全设施、标志不完善,渡口及渡船等也均存在安全隐患。

4、农村公路抗灾能力脆弱,再加上我市自然灾害频发,新路破损现象严重。

5、农村公路养护体制和运行机制没有形成,通村公路基本处于失管状态。

另外,与我省其它地市相比,我市农村公路的技术等级、通达率均处于全省后列(全省农村公路现状对照表附后)。

二、实施康庄工程建设的主要成绩及基本经验

20xx年实施乡村康庄工程以来,至20xx年4月底止,累计完成投资15.3亿元,共完成63个乡镇的通乡公路改造724.5公里,全市所有的262个乡镇都通上等级路和硬化路;完成通村公路改造8262公里,其中路基改造4520公里、路面硬化3742公里,新增通等级公路的行政村1850个,等级公路通村率达到78.7%,提高了30.6个百分点,新增公路硬化的行政村1445个,通村公路硬化率达到74.5%,提高了23.9个百分点,提前一年多时间实现了本届政府通村公路的建设任务和目标(20xx年-20xx年建设目标任务:路基路面改造7700公路,等级公路通村率85%,通村公路硬化率72%)。

实施乡村康庄工程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得到农村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被誉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老百姓从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实施乡村康庄工程,促进了统筹发展。过去,出行走山路、走泥路,运输靠肩挑,农村公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现在,老百姓走上了“康庄大道”,坐上了“方便车”,有效解决了农村“出行难”问题,使乡村与城镇的联系更加便捷、紧密,提高了农产品的运输效率,扩大了流通范围,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2、实施乡村康庄工程,激活了农业农村经济。农村交通方便了,山区群众与外界接触多了、交流也广了,各种信息渠道更加通畅,有效促进了农民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引进外来投资,开发、做强、做大农业、旅游项目,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外出经商、打工,增加农村农民收入,极大地激活了农业农村经济,促进农村发展。

3、实施乡村康庄工程,加强了干群党群关系。乡村康庄工程作为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生动载体,被广大农民群众誉为“德政工程”,真正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对农村、对广大老百姓的关心,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有利于改进党员干部的作风、巩固党在农村的领导地位,有利于塑造人民政府的良好形象。

在实施康庄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不断思考探索,

经验教训,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1、必须形成齐心协力建“康庄”的浓厚氛围

省交通厅非常重视康庄工程,把它作为交通“六大工程”的重点来抓;温州市委、市政府把康庄工程作为“139富民攻坚计划”的基础,每年都列入市政府重点工程和为民办实事;市政府领导多次专题研究康庄工程建设,下工地调研指导;市人大、市政协多次组织代表、委员视察康庄工程,始终关心着康庄工程建设;各县(市、区)、乡镇政府更是把康庄工程作为“一号工程”来抓;职能部门一路绿灯、农民群众热情高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形成了齐心协力建“康庄”的浓厚氛围,是“依靠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帮助,把部门的行为转变为政府的行为,把行业行为转变为社会行为”的成功典范之一。

2、必须依靠一系列好政策

乡村康庄工程点多面广,量大、工程量大、投资额大。省交通厅、市政府按照平衡发展的要求,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补助政策,大大减轻了农民筹资压力。县(市、区)政府作为康庄工程建设的责任主体,根据各自实际,出台了政策、资金、管理等各项强有力措施。这些都从根本上保证了康庄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3、必须建立目标明确、责任明确的机制

各级政府不仅把乡村康庄工程列入政府重要,还与有关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状,明确责任、落实责任,奖罚分明;政府领导分片联系负责,组织部门更是把干部任用与康庄工程挂起钩来,极大地调动了积极性,有力促进乡村康庄工程的实施。

4、必须拥有一支事业心强,能干事、敢干事、能干具体事、能干成具体事的队伍

康庄工程是在特定的时期实施的,每项的执行与落实,都需要有特定的思路、特别的办法对待,更需要有特别能干事的人来做。三年的康庄工程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事业心强、整体素质高的人才,增强了行业内谋发展、干事业的氛围,这是康庄工程建设中积累的一笔珍贵财富,更是实现交通又快又好发展的基本保障。

三、对新农村公路建管养的思考

(一)关于新农村公路建设的基本思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今后一个时期各级政府的中心之一,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加快新农村公路建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对我们交通部门的新要求。因此,我们要按照“建管养并重、路站运一体”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农村公路技术等级标准化、连通网络化、安全设施及站场配套化、城乡客运一体化”的目标,集中人力、物力,扎实推进,加快实现我市农村公路交通从与经济社会逐步适应到适度超前的转变。关键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增强超前意识,力求科学发展

立足农村公路建设新的基点,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跳出交通谋划交通,超前规划新农村公路,注重前瞻性;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开展工程可行性研究,建立项目库,强化前期,严格程序,加强设计管理,注重科学性。

2、突出建设重点,力求协调发展

新农村公路建设,要统筹兼顾,努力实施“四大工程”:一是继续实施康庄工程,提高等级公路通村率与硬化率;二是积极实施提升工程,不断提高公路等级;三是全面实施联网工程,充分发挥公路整体效益;四是加快实施站场工程,繁荣农村客运市场。

3、坚持以人为本,力求和谐发展

一要树立“宁可少建一米公路,也不能留下一处隐患”的理念,落实专项资金,实施“安保工程”,使农村公路真正成为老百姓的平安之路、幸福之路;二要进一步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和招投标办法,建立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加快建立健全交通诚信体系,加强监管,建设农村公路精品工程,树立交通新形象;三要落实“四真”要求,加大农村公路工程安全管理力度,进一步提高交通安全管理水平和效率;四要尽量利用老路,最大限度节约土地,同时保护好公路沿线的自然环境,努力建设生态型农村公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4、深化改革探索,力求创新发展

继续深化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探索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扎实推动科技创新,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在质量、安全、节约、环保等方面力求有新突破。

(二)关于新农村公路建设的目标任务

1、主要目标

根据上述发展思路和要求,我市新农村公路建设的主要目标是:

到20xx年,全市所有乡镇至所在县(市、区)城有一条四级以上公路,中心镇至所在县(市、区)城有一条三级以上公路,通村公路等级率、硬化率均达到97。

到20xx年,重要县道达到二级公路标准,乡道达到四级标准以上,村道达到准四级以上,通村公路等级率、硬化率均达到100。所有乡、行政村的停靠站覆盖率达到100,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农村公路交通状况力争达到全省中等水平。

2、具体任务

到20xx年(期间),计划投资71亿元,完成县道连网240公里、改造380公里;乡道连网、改造1000公里;村道通达、连网、改造2800公里;危桥改造2858延米/116座;撤渡建桥19处;完成公路安全设施建设投入3.3亿元;建成五级客运站30个、港湾式停靠站7000个;“整村迁移、下山脱贫”77个村。

到20xx年,计划投资118亿元,完成县道连网公路410公里、改造648公里;乡道连网、改造1800公里;村道通达、连网、改造4200公里;危桥改造2858延米/116座;撤渡建桥19处;完成公路安全设施建设投入5.6亿元;建成五级客运站75个、港湾式停靠站10000个;“整村迁移、下山脱贫”96个村。

要加快农村站场建设步伐,促进农村客运发展,争取做到路通车通,方便农民群众出行;要加快县境内班次的改造,突出城镇内外交通的衔接,特别要重视发展城镇客运班线,提高农村班车通达率,逐步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

(三)关于新农村公路建设的技术标准

从实际需求出发,合理把握标准;修实用之路、修安全之路、修资源节约之路。原则上,县乡公路要按照等级公路技术标准建设,排水与边坡挡墙设计要加强,交通安全设施要做到“四同时”;村级道路要按照《浙江省准四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要求,从严掌握各项指标,建设时要重点突出错车道与安全设施的到位,平原地区及有条件的地方尽量采用等级公路建设标准。

(四)关于新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来源

农村公路是农村的“市政设施”,具有很强的社会公益性,属公共产品。因此,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方针,建设农村公路,要以政府投资为主,继续坚持地方为主、国家加大支持力度的原则,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政府与农民的积极性,采取国家多投一点、地方财政多出一点、社会群众捐一点的形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五)关于新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1、建立农村公路管理机构

在公路管理部门中增设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科室,核定编制(以现有康办人员为基础),加强对农村公路的建设、管理、养护;在现有的路政大队、中队中增加编制,对农村公路进行路政管理。

在各乡、镇政府增加1名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路政管理员,同时聘用2~3名有经验的协管人员(最好是建设康庄工程时受过培训的人员);人员纳入乡镇管理,县级公路管理机构给予业务指导,经费由基金统一支出。

各村级组织要积极配合各项。

2、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基金

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基金,设立专户,按照“省厅补、社会融、财政保”的原则筹集,归县级公路管理机构统一管理。

省厅补:建议省交通厅研究制定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标准,规范农村公路管养,对养路费进行切块,专项用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并逐年增加切块比例,以确保农村公路正常运转。

社会融:可通过安排营运线路、转让公路冠名权、开发路边绿化权等方式融资。

财政保:除手拖摩托车养路费全部用于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外,县财政补助不足部分且不低于:县道年公里8000元、乡道年公里5000元,村道年公里1500元(对于现行县(市、区)政府安排实际用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经费标准高于上述要求的仍执行现行标准)。

地级市财政承担对实行半级财政的区级政府筹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不足部分的补贴。

原则上不向农民筹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

管理养护资金用于养护生产的不得少于70。

3、实行农村公路管养分离机制

农村公路实行管养分离机制,推进公路养护市场化。对原有从事大中修的养护人员进行重组,成立公路养护公司,通过招投标方式获得公路养护权。养护公司自负盈亏,按企业用工制度进行管理。日常保养实行定额管理,专项养护实行项目管理。并要积极探索建设、养护一体化机制。

四、若干建议要求

(一)建议省市政府出台新农村公路建设的相关政策

新农村公路建设不同于国、省道公路建设,也不完全等同于乡村康庄工程,它需要国家更多的倾斜政策,包括税收、土地、矿产等方面的优惠,因此建议在乡村康庄工程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出台更加优惠、更多倾斜的相关政策,支持新农村建设。

1、加大建设资金补助力度。经过三年的乡村康庄工程建设,今后的农村公路建设将向经济更落后的地方转移,自然条件更加恶劣,工程造价、施工难度成倍增加,同时对新农村公路建设的要求更高,因此省市政府要视实际情况加大补助力度。

建议市级财政按以下标准给予补助:县乡道按造价的20补助,村道以奖代补4万元/公里(康庄工程标准),农村五级客运站按5万元/个补助,港湾式停靠站补助1万元/个。按此标准计算,市级财政补助新农村公路建设20xx年前约需11.4亿元、20xx年前约需21.3亿元。

2、适时考虑将一些较大的自然村(500人以上)纳入农村公路建设的范畴。

3、以规范性文件或立法的形式,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法和管理养护基金,明确各级政府的筹资责任和交通公路部门的管理养护责任,确保基金筹措渠道通畅、稳定,管理养护责任落实到位,加快养护体制改革步伐。

(二)建议修订相关的公路法律法规

现行公路法律法规没有明确将村级公路列入管理范围,村级公路成为管理与养护的盲区,建议修订相关的公路法律法规,将村级公路以立法的形式纳入管理范畴,使交通行政执法有法可依。同时,要明确农村公路的路产、路权,为加强路政管理提供依据。

(三)建议推广康庄工程建设中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

对康庄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项目管理办法、多渠道筹资方式、扶持优惠政策以及实行项目业主多元化的新思路,要认真,予以推广。

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篇4

系部名称: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年级 班级: 姓名: 学号:0910

实践单位: 湖北省鄂州市华容区蒲团乡小港村

实践时间: xx年8月1日 至 年8月3日 共 3天

xx年暑假机械工程学院社会实践小分队来到湖北省鄂州市华容区蒲团乡小港村进行了为期3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次社会调查实践的主要目的是对湖北省农村及新农村建设有所了解,并且正确认识“三农”问题和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首先,对于此次调查要做几点说明:

1. 本调查主要通过问卷、访谈和照片的形式获取信息和资料,有三部分来源:乡村干部访谈、乡村教师访谈和农户访谈。

2. 本次调查由负责访问的大学生进行同步记录,保证原始信息真实可靠。

3. 由于问卷问题不足以概括我们所想了解的问题,之后调查主要以访谈为主,回答都做了及时的记录。

4. 本次调查中社会实践小分队原计划去十堰市竹山县进行进一步调查,但在小分队到达十堰后,十堰市开始降雨,在当地人的建议下,考虑到安全问题,小分队在竹山县的考察被迫取消。

调研内容和结果分析

经过对原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分析,调查人员对湖北省农村的新农村建设得出几点认识,并且尝试提出必要的观点,具体如下:

第一, 国家好

全部被调查人员都说国家好,确实有利于农村发展,虽然部分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户无法说出具体有哪些政策,但从最近几年新增补贴和村镇的变化中都可以感受得到政策的好处。调查过程中我们还发现政策的宣传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小的问题,可能也与目前农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有关,国家宣传方式主要以开会、看新闻联播等类似口头的方式比较有效。而有些私下的口头方式的互传容易导致政策的误传,虽然调查过程中没有对此类问题做进一步了解,但感觉是新农村建设中一个小的隐患。

第二, 家长重视教育,但却有部分学生不想读书

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我们的前辈们都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虽然很多爷爷奶奶们没有读过书,但他们从认识的那些读书的朋友们的发展状况也看到了其重要性,所以非常希望下一代、下两代能够好好读书。调查过程中我们还发现现在农村基本没有了不让孩子读书,特别是不让女孩子读书的情况。可以说绝大部分农村家庭供给孩子读书的环境是相当宽松的,但却有部分家庭的孩子不想读书。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也做了些简要的调查,调查中发现:

1农村家庭中如果有孩子,收入的主要支出便是在教育方面,大部分家庭的纯收入都只能是刚好够教育的支出;

2考上了好的学校的学生,家里无论如何困难都会让其读下去;

3农村的教育资源及质量相较于城市而言还存在明显的不足,部分孩子考不起好的学校,而读过书最后辍学的孩子都认为差一点的学校学不到什么东西,认为读书不如打工;

4辍学的孩子有的是没考上好的学校后,差的学校读不起,没办法才出去打工,还有一部分是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存在读书不如打工的思想;

5目前社会上是存在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大学生被称之为“蚁族”,这种现象助长了读书不如打工这种思想的成长;

6就我们调查的小港村而言,小港村小学教师出现明显的断档,教师高龄化比较严重,全校150名教师,50岁以上接近百人,同时又缺乏新鲜血液的注入,教师的断代成为当地小学所面临的很严重的问题,而据当地老师说,这并不是一个个例。

根据我们的调查和浅薄的分析,部分学生不想读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自己的原因,教育资源缺乏和教学质量偏低,教师的断代,还有家庭负担不起,可能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

当然面对这个问题,除了向社会呼吁,很多方面都是我们无能为力的。但最为一个大学生我想就教师断档这个问题而言,我们还是有部分解决能力的,我们可以在各地了解情况后,通过学院爱心社,学校志愿者协会等学生组织,展开定期的支教活动,了解当地的状况,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最终以寻求最好的解决方法;

教育决定一个人的观念,新农村要想进一步发展,观念的转变时势在必行的,教育便是观念改变的根基,而全民教育便要从娃娃抓起。所以我们将教育列入了阻碍新农村进一步发展重要一环。

第三, 农村农闲时的娱乐方式之我见

农村生活中农忙的时间毕竟有限,那么农村生活中主要的娱乐方式又有哪些呢?通过调查发现,农村的主要娱乐活动集中于传统的娱乐方式麻将上。当然其主要目的.不是赢利,而是打发空闲的农闲时间。

对于这个现象我们也做了一些简单的调查,调查发现娱乐活动单一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农村缺乏娱乐设施。当我们问到如果有人给你们做好了图书馆、篮球尝健身场地时,你们是愿意去锻炼一下、看下书还是打牌时,很大一部分人会选择看下书或者出去玩下。可能娱乐方式单一的部分原因在于设施的缺乏;

第二,部分年纪大些的叔叔阿姨们说自己只想打牌,也只会打牌,就算给他们设施也只会去打牌。我想这就是一个观念的问题了,一直习惯以前的方式,然后就不想有新的发展和改变,娱乐上如此,生活上便更可能如此了。感觉传统的生活方式饿不死自己就满足了。新农村想要进一步发展,这种观念必须改变,新的机器和技术再多,放着不去使用最后还是一样什么都得不到。

娱乐方式虽然只是生活中的一小部分,但如果能够更好的利用这些空余时间也许就能做出更大的成就,而且从娱乐方式中便能看出部分人的观念,虽然不一定准确,但至少还是有那么一点的。当然娱乐方式的单一也可能是一个风气的问题,如果乡镇干部能够努力营造一个好的学习,和能让大家都有所收获的娱乐氛围,新农村应该可以更加快速的发展。

实践总结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学习了解了许多国家出台的关于扶持农村发展的政策,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了解了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村生活的巨大变化。同时也了解了新农村现在的面貌和农村的生活情况。在了解了这些情况后也通过自己的思考提出了一些浅薄的见解,有些吹毛求疵地提出了一些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当然就像采访过程中几乎所有人都会说的一句话,“总体的还是好的,比以前还是强多了”。新农村建设以来,在国家扶持下,各级乡政府还是为农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要不然我们也无法看到今天的成果。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感觉自己也有了很大的收获吧。

我们从对农村一点都不了解开始,通过上网查资料,以国家为背景,做出了一份调查问卷。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这样的问卷时经不住考验的,没有人会耐心的回答完那些枯燥的问题。于是我们及时总结,重新删选了问题,做到既是我们想了解的问题,也是农民朋友们感兴趣的话题,通过反复实践和多次修改,我们终于选好了这样一份满意的问卷,这便是我第一次感觉到总结和反思在一次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感觉自己离社会又进了一步吧。

虽然很多时间在赶车,虽然很多时间在正中午的烈日下度过,虽然有的人是第一次离开家住在异乡的宾馆,虽然有些同学会说这是在烧自己父母的钱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但没有一个人中途放弃过,我们一直相互鼓励着用尽可能节省的方式走完了全程。这便是团队的力量吧,本次社会实践又一次让我看到了团队的伟大。而我们也确实调查出来了我们想了解的东西。大家的努力也都应此没有白费。回想全部调查历程,我们也是在一直收获着。从不知道怎么开口开始,到有了第一个聊天气氛很好的被采访者;从不知道该问哪些问题开始,到有了一份很完善的调查问卷;从在家很少晒太阳开始,到晒蜕皮然后又有了一身健康的古铜色。一路走下来,我们一直执着调查着;而回首这几天的实践,却突然发现自己成长了好多好多。

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篇5

20xx年2月,我作为新农村指导员在县委的统一部署下,来到ah镇xmt村委会,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经过一年来的深入调查和走访,我亲身感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人心思上、人心思富、人心思进的迫切心情,见证了农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并为之投工投劳的热闹场面。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思考,形成了xmt村委会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一、xmt村的基本情况和新农村建设的成效

xmt村位于云县城东南部,距县城18公里,祥临二级路由此穿村通过,全村国土面积15平方公里,东北与cpl村相接,西与nh村毗邻,南与hmt村接壤,境内最高海拔1860米,最低海拔1200米,大部分村民居住在海拔1500米以下区域,属山区、半山区农村。全村辖8个自然村,531户2131人,村民以粮食、核桃、茶叶、畜牧业、劳务输出为主要经济来源。20xx年有耕地面积15042亩,森林7868亩;水泥硬板路3条4.5千米;有学校一所,文化活动室一个,卫生室1个,兽医点1个,沼气305口。20xx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2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75元。

(一)抓产业建设,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加

根据省委、省政府“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工作思路要求,该村近年来按照“产业强村、林畜富民、统筹社会事业、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发展思路,突出产业、生态、交通、水利四个重点,实施“林-草-畜-沼”一体化循环发展模式,从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循环发展的角度出发,在林间、树下、地块周围种植饲草或薯类、豆类作物,发展提升畜牧产业;加大沼气推广建设力度,畜粪入池、沼液作肥,建立起循环利用、循环发展的产业链,着力打造 “林草畜沼”冷凉山区循环经济圈。一是生态化、规模化发展林产业。从当地气候资源出发,村“两委”把核桃和茶叶作为xmt村重点林产业来抓,实施林业发展生态化、经济化、规模化。对泡核桃、茶叶种植地块进行了科学规划,严格按照“五个一”和相关技术标准进行种植。截止目前,全村共发展泡核桃10060亩(其中今年秋值泡核桃420亩),挂果6000亩,产值达60万元以上,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17%,种植茶叶5000亩,可采摘面积4500亩,年产值达13万元左右,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4%。二是规范化、配套化发展饲草。在挂钩帮扶单位及县农业局的扶持指导下,xmt村饲草种植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采取“林草间作”和“林、食、饲间作”两种方式相结合,实行合理化、规范化种值,目前,已栽种饲草(芭蕉芋、黄薯、脱毒甘薯、狗尾巴草等)1700亩,饲草基地的建成,有效解决了全村饮料草紧缺的难题,为全村养殖业提供了充足的饲草保障。三是专业化、标准化发展畜牧业养殖业。畜牧养殖业是xmt村的传统优势产业,群众对畜牧养殖积累较为丰富的经验。村“两委”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发展优势,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挂钩单位和县农业局、畜牧局、林业局等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建设养殖小区扶持养殖大户、培育一批养殖大户、带动较小养殖户,走“饲草+畜牧”的发展模式,以组建养殖协会和养殖协会合作社,进行科学化、规模化养殖。目前,共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7户4600平方米,共培养养殖大户7户,户均存栏60头以上。养殖小区的建成,起到示范带动促增收,人畜分离洁村容,共同致富奔小康的成效。四是产业化、普及化发展沼气。xmt村以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人的'居住质量为目标,畜粪入池、沼液作肥,产业化发展沼气,大干沼气建设。目前,xmt村共建成沼气300余口。

(二)抓基础设施建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在上级的帮助支持下,村委会办公楼已于20xx年11月建成,具备办公室、会议室、卫生室、文化计策宣传室、党员电教室等功能。20xx年,xmt村被列为“市级民族团结示范村”,获得项目资金30万元,调查报告《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共实施完成7个,包括人畜饮水工程;文体活动场地建设;道路硬化建设;特色民居房改造;畜厩改造;公共厕所建设;农村适用技能培训等。20xx年,在党委政府和各单位的关心帮助下,共实施人畜饮水工程3个,铺设管道30余千米,建设蓄水池9个,有效解决了3个自然村170余户的人畜饮水困难。并积极争取资金、组织村民对村学校的球场进行硬化处理,使得学校200余学生有了正规的球场进行教学。再次就是抓住新家园建设的机遇,进行危旧房的改造,其中,新建20余户,改建50余户,该项工作还在进行中。基础设施的改善大大增强了xmt村民的“自信心”,相当于一针“强心剂”,激起了村民自我发展的强烈愿望,已带动群众投工投劳自已搞建设。目前,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群众共投工2980余个、按50元/每人计,折折资为149000元;投沙子2675立方,折资168500元;投石头1820立方,折资129000元。群众投工投劳、集沙集石折资共计446500元。

(三)抓基层组织建设,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得到增强

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近几年来,xmt村通过实施“云岭先锋”工程,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切实抓好自身建设,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明显增强。一是组建“党群致富联合体”。由镇党委书记挂钩联系党政机关党支部,党政机关党支部挂钩帮扶xmt村党支部,建立机关党员+农村党员+农户的帮带体系,形成了以党委为核心,党支部为主线,党员为主体,群众为基础的“金字塔”帮带结构;二是组建产业协会。按照生产协作、销售联合、自愿互利的要求,组建了核桃、种养殖和沼气等3个产业协会,把一家一户分散的生产经营协调组织起来,改变“单户作战、势单力孤”的状况,充分发挥下联农户,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用;三是组建新农村建设理事会。以自然村为单位组建了8个新农村建设理事会,负责统筹协调管理全村社会事业和公共事务;四是成立互助组。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成立了8个互助组,解决了部分家庭缺乏劳动力、技术信息、发展资金等问题,有效的加快了产业建设步伐。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农村生产生活等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xmt村借实施“三村”工程的契机,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投工投劳,实施好道路的硬板化建设工作,目前,下忙兔、上忙兔、两个组已实现村组道路、入户道路硬板化,环村委会的水泥硬板路网已基本建成。但通村公路路面狭窄、路况差,水泥路面还没有覆盖全部村民小组,部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虽然全村村组公路较前几年有很大改观,但部分村组道路由于缺乏资金、管护不当等原因,已很难满足群众的出行需要,农村运输和农产品交易难,农民生产成本高等仍然影响着这些村组的农民生产生活。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由于资金问题,还有一些水利设施无法完全整修。全村还有部分村、组的人畜饮水存在极大困难。

(二)农村产业化建设深度不够,农业产业效益不明显

随着“林—草—畜—沼”绿色循环经济模式的不断优化和完善,xmt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成型,以核桃、茶叶种植、畜牧养殖等为主的优势产业正在取代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且发展势头强劲。但就全村而言,支柱产业尚未形成,产业发展不平衡,产业布局亟待完善。产业链条不完整,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尚未真正形成,缺乏稳定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

(三)部分农民思想观念陈旧,生活质量亟待提高

新农村建设主体在农村,关键在农民。新农村有形建设,首先要转变长期以来农民思想观念中的成规陋习,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近年来,xmt新农村有形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民生活有了改善,但生活质量未见提高。如有的村组远看一栋栋“现代农舍”拔地而起,走进村却见鸡飞狗叫,粪便满地;部分村组存在着农民房子很漂亮,但农民仍是过着“农村人的日子”,村庄屋里脏乱差,让人看不入眼。新房子不等于新农村,新衣服不等于新农民。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农民要提高生活质量,达到村容整洁的标准,就要处理好村容整洁和庭院经济的矛盾,转变 “几辈子就这样过惯了”的旧观念,树立村容整洁、人与人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观念。

三、对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依托当地资源优势,通过培育优势产业,发展特色经济来构筑富民平台。即:巩固粮食基础,主攻核桃和茶叶产业,大力发畜牧养殖产业,强化生态建设,逐步形成农产品的出产、加工和劳务输出并举的格局,把xmt村建成天蓝、山绿、水清、景美、民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新农村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面对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结合调研情况,我对新农村建设有几点建议:

(一)加快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面对当前农村发展的差距和矛盾,要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建立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第一位,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统筹城镇、农村发展、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资都要切实向农村倾斜,建立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切实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抓好统筹规划,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统筹发展和城镇季农村社保制度的统筹发展,确保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加大农村投入力度,强化政府服务职能

统筹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大力推动社会公众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交通、电力、通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度,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瓶颈制约。通过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支持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弥合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

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篇6

××县××镇××村东距县城17公里,濂河沿村而过,这个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粮油种植得天独厚。全村7个村民组291户、999人,耕地面积1139亩。农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优质粮油种植,草竹编织及劳务输出为主,XX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8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01元。

去年春,这个村××县委、县政府确定为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镇党委镇政府和村两委按照中央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要求,依托农综开发建设这个平台,紧紧围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产业发展步伐,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面促进党的组织建设”的工作思路,把产业发展、村庄规划和村容村貌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和工作重点。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经过一年来的艰辛努力,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夯实领导责任科学制定规划

去年春这个村被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后,××镇党委、政府及村两委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制定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组建了领导小组,落实了领导责任。镇上确定党委书记包联,镇人大主席张建平带领三名得力干部驻村包抓项目建设。镇领导和村两委在认真分析村情的基础上,参与研究制定了××村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五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村庄建设村容村貌整治规划,同时制定了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一年打基储两年大变样、三年见成效计划目标,坚持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主攻涉及经济发展和服务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加快产业项目建设步伐的工作思路。通过广泛宣传动员,深入发动群众参与,营造了新农村建设良好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

二、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努力改变村容村貌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村按照村庄规划,近年路渠东西两边都建起了两层小楼,已经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街道式村落。但因历史上的原因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个村千亩农田耕作田间没有通道,田间灌排不畅,村级活动场所狭小,村容村貌急需整治,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急需得到改善。找准存在问题和制约发展的因素,就找到了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一年来,村支部和村委会紧紧抓住农综开发建设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动员全村人民群众苦干实干,扎实抓了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各项工程建设和村容村貌集中整治,采取群众投资投劳,政府投资,项目带动的办法搞建设,共投资198万元(其中争取项目资金166万元,群众集资、筹劳抵资32万元),在五个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农综开发建设项目全面实施。修成田间机耕路五条2600米,新修u型渠6500米,新建抽水站一座,水系建筑物6处,保证了农业生产中旱能灌、涝能排。二是对长岭堰进行综合整治。硬化干渠1150米,对渠道边农户门前渠坎统一用灰烧砖砌成仿古护栏,对干渠两边进行绿化、美化。三是对桂濂公路××段进行了集中整治。在本村820米公路两边的119户、420间房屋立面统一进行装饰,对人行道及院场1700平方米做硬化处理,统一种植香彰桂花等名贵树木6000余株,路边渠坎统一种植花草美化、绿化。四是高标准建设村级活动场所。在邻公路的集中地段调整土地2.85亩,建起办公场所10间460平方米,按照规范化的要求,硬化院场1600平方米,建铁艺院墙300余米,篮球尝乒乓球台及简易健身器材一应俱全,办公室、会议室、党员活动室、卫生室及计生服务室集中设置。五是实施“一建三改”。农户新建沼气池100口,同步进行改厨、改圈、改厕,对村内环境卫生进行彻底整治。通过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村内道路畅通,通讯、卫生、交通、供排水、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齐全,田间道路,水渠得到彻底治理,村级活动场所顺利建成,全村新建楼房240户685间,占总农户80%以上,桂濂路长岭郾两旁打造出长一公里的街道式小桥流水格调民居,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改变。

三、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加快富民强村步伐

一是提升传统产业,培育优质无公害粮油基地。通过项目规划的实施,新修田间道路和u型渠,进行耕地综合治理,加大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加上良种良法应用,使这个村的种植业走向了高产优质高效的`发展之路。二是做大两个编织,提高农民收入。这个村的大多村民都有草编、竹编技能,村上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做好宣传引导,成立专业合作社,加强技术培训,搞好资金和营销服务,促进编织产业更大发展,成为村民增收的新亮点。目前,全村从事两项编织的农户263户,480人,分别占全村总农户和总劳力的90%和85%,仅此一项年收入410万元。三是依托建筑企业,发展劳务经济。村民熊春林在本村成立建筑建材公司,办有规模最大的两个水泥预制厂,对外承包公路水泥路面施工,不仅安排全村劳动力100人就地就业、拓宽了致富门路,还为企业创收超过300万元,并积极组织劳力参加技能培训,组织劳务输出262人,劳务收入达300万元,四是文化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全村建成标准化村级卫生室,全村农民参合率超过90%,卫生计生服务正常开展,群众就医难问题得到解决,村上建起水塔,90%以上的村民饮用安全卫生自来水。通过经常性的环境卫生整治和“一建三改”,公路、水渠及村民院落得到绿化、净化、美化。随着新村部竣工落成,村级文化活动室顺利完成,县上配发鼓乐、服装、道具、图书,建起篮球场,两副乒乓球台,购置了学习娱乐必需的桌椅及电视电教器材,管理有序,活动正常,一个欣欣向荣、充满活力的新农村示范村正在形成。

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篇7

一、米易县农民增收现状

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位于四川省西南角,攀枝花市东北部,安宁河与雅砻江交汇区。介于北纬26°42′至27°10′,东经101°44′至102°15′,二滩电站座落其间。全县幅员面积2104.32千平方米,辖8镇,20乡(含9个民族乡)。总人口21.56万人,居住着汉、彝、傈憟、回、白等24个民族。凭借米易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米易农业的发展突飞猛进,米易县蔬菜、甘蔗、水果、畜禽和水产品产销两旺。在新农村建设中,米易县以晃桥国家级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基地、优质水果基地、良种畜牧基地和基层文化、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数据显示,xx年米易县农业总产值11.4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79元,数据显示:xx年米易县农民总收入达13.9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6471.6元,总收入比xx年上升21.7%,人均收入上升25%,但是农民收入差距仍然很大,特别是特色种植农户和普通农户,种植特色农产品的农户,他们一年收入最多达10几万元,但是普通农户一年就1万元左右。所以,要建设好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缩小农民的收入差距,大力促进农民增收。

二、特色农业

就米易县来说,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的很多,比如说水果种植、蔬菜种植、牲畜养殖、烤烟等等,而且规模大,收入高,他们有的是看到了市场前景和资源条件,有的是政府组织,然后开始特色种养农产品,规模也就不断扩大,给农户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农户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很多种养技术,比如说防病防虫,经营管理,施肥技术等等,有的地方政府也给予了他们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帮助他们们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1.1蔬菜种植

米易县的特色蔬菜主要种植青椒、四季豆、茄子、土豆、苦瓜、黄瓜、山药、西红柿、丝瓜、豇豆等。农户都采用大棚种植,小河村盖大棚达145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74.54%,雷窝村盖大棚达145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56.37%,青皮村盖大棚150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33.21%,移民新村盖大棚40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66.7%,种植大棚青椒、苦瓜、黄瓜,一亩大约能收入2.4万元,大棚四季豆一亩大约能收入2万元,山药一亩大约能收入2.5万元,随着种种规模化的种植,蔬菜越来越多、价格也很令人满意、大多是销往外地,比如说成都、重庆、昆明、西昌、西北等地。全县早市蔬菜种植面积4.66万亩,产量15.40万吨,总产值3.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4;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新增的30%依赖早春蔬菜产业,是省内单位面积效益最高的区域。

1.2水果种植

特色水果重点发展了晚熟芒果、早春枇杷、青皮石榴等南亚热带水果。重点发展晚熟芒果。xx年,全市水果面积29万亩,产量14.01万吨,同比增长23.9%。面积和产量均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其中芒果13.5万亩,增加1.45万亩,产量3.3万吨,增加0.8万吨;枇杷5.36万亩,产量0.45万吨,增加0.04万吨;石榴1.3万亩,产量0.7万吨,增加0.1万吨。水果中的代表晚熟芒果主要种植在独树村。品种有紫芒、香芒、向阳芒、凯特等等,农户都是成片种植,多的有约15亩,收入约达15万元。该村土地面积6397亩,果园种植面积1200亩,占18.76%,是该村的支柱产业。该村的晚熟芒果主要销往外地,而且价格高,达到5——6元/斤,而且果子较大,大的可以卖到十元一个,收益可观,农民增收明显。

1.3养殖

近年来,米易县严格按照我市“大力发展草食性牲畜”的工作思路,结合退耕还林(草)等生态工程建设,全面加大种草养畜力度,改变传统养殖方式,推行圈养与放牧相结合的科学养殖方式,多渠道加快优良品种的引进、繁育及推广,在做大存栏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出栏率,确保生产稳步发展,草食牲畜、水产养殖高速增长。

1.3.1牛养殖

米易县草场乡建了一个奶牛养殖示范场,养殖场占地2500平方米,现在梅花鹿9头,奶牛、肉牛27头,拥有各类资产折价约50万元。主要从事奶牛、肉牛、杂交选育实验以推广和梅花鹿的繁育、养殖、鹿茸等鹿副产品的加工,现有存栏鹿9只。xx年-xx年计划发展到存栏100头规模。该项目实施以来,累计改良奶牛269头,黄牛391头,水牛100头,已产下杂交一代肉牛485头,出栏350头,饲养18月龄出栏,平均售价4000元/头计算,则可创收350×4000=140万元元,按同等条件下饲养管理出栏1头杂交肉牛比本地黄牛增加纯利润1200元计算,共计增加纯收入为42万元,所以该项目的经济效益显著。

1.3.2猪养殖

米易新山乡万民生态猪产业化示范养殖场是一个养猪示范基地,占地面积640亩,采用“公司基地专合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topigs优质猪良繁体系,在公司的芒果园扩建topigs祖代猪场,在米易县的果疏基地集中成片发展存栏100头父母代topigs种猪的标准化养猪小区10个,将带动攀枝花市2464示范户进行生猪适度规模养殖,实现生猪养殖全过程标准。该养殖场已投入资金300多万,架电2.8千米,建大型生猪养殖场4000多平方米,建沼气池5口658立方米,建蓄水池7口1500立方米,架饮水管4000余米,预计今年出栏生猪5000头,明年出栏10000头,收益明显。

1.3.3水产养殖

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丰富的水力资源和独特的立体气候,奠定了水产养殖发展的良好基础,水产业的发展为该县立体农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又一重要渠道。目前,米易县拥有标准网箱2400口,养殖水面2.8万亩(含二滩),有水产苗种繁殖户17户,年生产各类水产苗种7亿尾。由于苗种繁殖时间较其它县市早30至50天,已经成为川西南重要的水产苗种早繁基地。大大带动了产业化发展,促进了弄明增收。

1.4烤烟

米易县政府围绕打造攀枝花百万担国家级现代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建设,实施晃桥村国家级现代烟草农业示范点项目,抓以烟水、烟路、烤房、农业机械、收购站点及新农村建设等十大功能性项目建设。投资3805.77万元,在普威、白坡等7个乡镇实施烟水配套项目,修建蓄水池122口4.16万立方米、山坪塘5座5.21万立方米、沟渠65条116.88千米、管网7片116.28千米、机耕道12条40.1千米,整治兴发水库,新增蓄水量61.8万立方米。建成现代烟草农业示范烟田767万平方米,常年轮作区基本烟田333万平方米。全县有11个乡镇、78个村、468个村民小组、7697户农户种植烤烟,烤烟大田移栽4851万平方米,烤烟产量7250吨,,烟叶总产值11537.94万元,,实现烟叶税20__.64万元。仅烤烟一项烟农户均收入13570元/户,人均增收2541元,给农户带来了可观收益。

三、非特色农业经营户

在米易县,非特色种植农户大约有24716人,占总人口的11%,他们的年收入总值达1.4亿,人均收入达5664元,数据显示:他们的务农收入占总收入的26.42%,经商收入占12.53%,务工收入占61.79,资产性收入占0.61%。他们大多是没有土地、或是没有相关特色种植技术,务工收入是家庭的支柱,他们有开车的、做小生意的、打工的、一般家只留些劳动力低下的人或是基本没劳动力的人,在家里种点农作物,比如玉米、小麦、稻谷等,能自给自足,还能有一定结余,但是主要收入还是外出务工所得,另外,外出务工的收入和家里那些特色种植农户的收入相差不多,而且他们认为在家务农更累,没有外出务工自由、轻松,所以就决定长期在外务工。在外务工的人大多都是有一定工作技术、年轻,都是工作比较稳定、工资待遇也比较好,有一个好的工作岗位,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还能有很大一部分结余,生活相对也比较宽松,他们就习惯了在外打工,所以就不愿意回家种地。

四、特色和非特色的对比分析

4.1资金问题

要让农户增收,当然会有投资,但在投资方面就有问题了,农户的流动资金不多,资金问题就严重影响农民的增收,对于少部分的普通农户,资金基本上能周转,因为他们的资金挪动小,只是少部分的种子钱,肥料钱,基本没有科技投入,而且规模校对于经特色种植的农户,他们的资金流动就大了,他们的规模大,技术要求高,对于米易县的特色种植农户,41.0%在种植过程中遇到了资金困难,他们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生产资料,他们的增收就出现了困难,他们尝试着向银行贷款,但手续麻烦、缺少抵押品、缺少担保人这些因素让他们贷款难,甚至贷不到款,特色种植收入就大打折扣,大大降低了农户增收总值,资金成了农户收入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只要农户有资金来源,生产资料就能供应,规模就有了保证,当然就为农民增收加了一个筹码。

4.2设施问题

在农业的发展过程当中,基础设施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从事种植还是养殖。比如说水利基础设施、防洪、防泥石流、防风等基础设施。就米易县而言,主要是水利基础设施,蔬菜防冻,对于特色种植农户(水果种植、烤烟种植、蔬菜种植)而言,这是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旦缺水,水果品质低、产量少;一旦霜冻,蔬菜大规模死苗,损失极大。在蔬菜种植过程中采取了应对措施的占62.2%,其政府帮助的占46.0%;在水果种植过程中采取了措施的占11.5%,其中农户自己采取措施的占9.6%,政府采取措施占1.9%。从中可以看出,政府更看重蔬菜发展,对于水果,相对的基础应对灾害的设施基本没有,所以水果产量和质量达不到最佳状态,所以对水果种植而言,水利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农户收入的高低,要想增加农户收入,必须解决水利设施,这样才能种出品质好,产量高的特色水果。

4.3资源问题(土地/地理位置)

每一种生物都有一个适合自己的生长环境,农产品当然也不例外,在攀枝花这个特殊的城市,根据海拔的不同,发展了不同的农产品。金沙江干热河谷层(海拔1500m以下)。以发展特色水果(包括芒果、石榴、枇杷、桂圆、荔枝、柑橘、鲜食葡萄等)、早市蔬菜、鲜食玉米为主。低中山温湿层(海拔在1500~2300m间)。主要发展坚果、畜牧、水产、烤烟、蚕桑、雪梨、桃、苹果、樱桃和酿酒葡萄等。中山高原寒温层(海拔2300m以上)。以发展干果、生物药业、畜牧业为主,在这些地段的农户大多都发展起了特色农业,其中土地资源的88.47%发展为了特色农业,在大规模种植下,收入可观。对于部分农户来说,土地少成了最大问题,一些农户眼看着邻居逐渐富裕,自己的收入始终不多,就是因为土地资源少,规模小,收入相对较低。所以一旦土地分配均匀,贫富差距就会渐渐缩小,就有助于大规模的发展特色种植,促进农民增收。

4.4气候及自然灾害问题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气候及自然灾害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户的增收,就米易县而言,干旱、大风、霜冻、冰雹等自然灾害阻碍着当地农业的快速发展,55.0%的农户自己采取措施抗灾;10.7%的农户在政府的帮助下实施抗灾保收。自然灾害后,政府给予了一定补助。由此看出,在应对灾害时,大部分农户束手无策,政府在这方面采取的措施也相对较少,导致农户收入大幅度降低。所以,要让农户增收速度加快,首先就要解决气候及自然灾害给农产品带来的负面影响,积极采取应对灾害的相应措施,这样才能保证米易县的农业朝着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才能促进农户增收。

4.5科技问题

科学技术在农业的发展中是必不可少的,数据显示,特色种植农户中93.1%的农户需要科技支持,比如说种植、防虫、施肥、嫁接、管理、育苗等技术,但是其中只有33.3%的农户得到了相关的技术指导/培训,由此可以看出,农户对科技的需求远大于所提供的科技服务,农户迫切希望得到相关技术指导,特别是大规模种植的农户,个别的甚至自己花钱去学习,然后应用到种植当中。有了相关技术,种植出来的农产品产量高、质量好,农户收入也相对较高,多的达10万元/年,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所以科技也制约着农民的增收,只有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大量投入科技,才能推动农业的发展,才能促进农民增收。

五、解决对策

5.1资金问题

针对农户资金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个办法解决,一是创新农户担保体系;拓宽业务范围,积极创新贷款担保方式,银、企、农三结合,发放“企业担保”贷款,组建农户贷款担保机构,完善农户贷款担保体系,延伸便农优惠政策,降低收费标准,同时,各地农户也可以自愿成立相应的农户贷款担保协会等组织,设立基金为协会成员贷款提供担保。另外,可以推广农户信贷保证保险来解决农民贷款难;农户小额信贷保证保险是针对农村小额贷款借款人还款提供保障的保险。小额信贷保证保险的投保人是申请贷款的农民个人或小型农村合作组织,在保险期内,如果个人或小型组织产生还款风险,银行将按协议追讨,对仍不足以清偿借款本金和利息的剩余部分,保险公司将负责赔付。投保保证保险将使得符合条件的投保人在获得保险机构的支持之后,在没有抵押、没有担保的情况下,也能够从银行获得小额贷款。以上模式的共同点在于建立了政府、银行和保险公司的三方合作机制,由政府带头,保险公司提供保证保险,银行在此基础上贷款给农民,三方相互合作,为农民小额贷款各尽其责,共同为农业再生产和农民增收保驾护航。

5.2设施问题

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必不可少,就米易县而言,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蔬菜防冻基础设施建设。所以,要让农户有意识建设基础设施,政府就得起到带动作用,大力协助并组织农户修建水库,修筑后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补助或是奖励政策(政府需投入一定资金),推动水利设施建设,解决农户在种植过程中的缺水问题。针对蔬菜防冻,就只能增盖大棚,在这方面,只有充分带动群众的积极性,一方面鼓励群众增盖大棚,发虎先锋模范作用,,一方面政府给予支持和鼓励,给盖大棚农户给予一定奖励或补助(政府需投入一定资金),全面带动农户大规模大棚种植,所以,在设施方面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主要是资金方面,加大投入,共同促进农业发展,带动农户实现增收。

5.3资源问题

在米易县,资源方面主要是土地分配问题,根据土地法的分配条例:土地承包期内,因自然灾害严重毁损承包地等特殊情形对个别农户之间承包的耕地和草地需要适当调整的,必须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农业等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但是在正常的情况下,每隔三至五年,经村里三分之二以上的村民代表同意,土地法就应该规定村民委员根据农民家庭人口的变化可以对土地进行适当的调整。另一方面,可对零散土地进行整合,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种植,但现实生活中却有另类现象阻碍了土地科学流转的工作,一是村干部无作为现象的阻碍,二是少数不能服从多数的阻碍。由此可见,要想做好土地科学流转工作,一是村干部要有为民服务热情和因地制宜认真负责的心态,二是要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只要是为大多数农户谋利益,有利于土地科学流转工作,就要勇挑重担认真负责。三是要建立健全乡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规范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种植,促进农户增收。

5.4气候及自然灾害问题

就米易县而言,干旱是影响农户增收的主要自然因素,也是唯一可以通过人为补救的,而且旱灾影响也最为广泛(水果、蔬菜等等)。对于霜冻,也可以通过盖大棚解决,而对于少数大风、冰雹基本上没有应对措施,对此,就把问题规划到设施上了,只要政府带动农户修建水利设施,增盖大棚,就能解决自然因素对农户造成的损失。

5.5科技问题

农业科技人才是农业农村人才队伍中最关键的群体。要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应用能力为核心,以领军和骨干人才为重点,围绕农业产业急需的生物育种创新、动植物疫病防控等领域,打造创新团队,形成人才高地。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以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养为抓手,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积极扶持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兴业,着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能够有效服务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用人才队伍。农业部现已确定,20__年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要达到1300万,20__年要达到1800万,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2年。重点是抓好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农村生产型人才、农村经营型人才、技能服务型人才的培养。这样一来,农村的科技问题能得到实质上的解决,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

六总结

就米易县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对农户增收的作用来看,农户通过特色种植,达到了一定的增收效果,但是在农户特色是种植过程中,任然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笔者通过对种植中的资金、设施、资源利用、气候影响、科技等问题的分析,提出一系列应对措施,望米易县政府和农户一起实施,让米易县的特色农业的发展提升到另一个新高,把米易县农户的'增收数额定格到更加理想的高度。

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篇8

班级:08060341班(电子与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班)

姓名:钟志明

形式:实地调查

时间:·07·30—·08·06

实践主题:投身实践促成才 迎接校庆添光彩 历练青春谱新篇

内容:实地拍摄新农村建设成果、调查采访

目的:

实地走访农村,了解近几年农村的新变化,深入农村,了解农民物质生活以及精神生活情况。积累对中国国情的了解,为将来投身国家建设、服务社会、建设家乡提供认识基础。对这一年来所学的知识、所培养的能力作一个除期末考试以外的另一个侧面的检验,培养了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利用暑假为社会做一点有益的事情。

引言

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有效形式。在接到学校xx年暑期社会实践通知后,我没有感觉这是学校强加给学生的一项任务,或者这只是教学的一个形式,而是想充分利用这次机会,锻炼一下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了解一些关于中国现状的信息,同时也让自己的这一个假期过得充实。

在仔细阅读了学院团委发给我们的“关于xx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通知安排”后,又结合自身条件,响应校团委“大学生志愿者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号召,我决定回到家乡实地调查家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并拟写一份“宜春市袁州区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递交学院审查。

虽然学院要求以学生个人分散活动为主,但为了能更好地开展活动,我邀请了我初中的同学,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083班的周贱根(亦名“同乐”)一同参与。在此要特别感谢周同乐同学,同时也要特别感谢为我提供器材的徐俊徐老师!

活动过程

1、联系政府工作单位

宜春市为了更好的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解决宜春人民在生产上遇到的问题,成立了宜春市行政服务中心。宜春市行政服务中心是政府设立的为统一办理、联合办理、集中办理行政服务事项的场所,开展招投标业务交易的平台,是优化发展环境的前哨。设有办证服务中心、咨询投诉中心、代办服务中心、网络服务中心、招投标交易中心、商务中心,并成立了客商俱乐部。

7月20日,我来到服务中心,找到了宜春市袁州区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委员会的陈军,向他讲述了我此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初步方案,并出具了学校团委为提供的专用介绍信。他同意了我的请求,接受了介绍信,并要求我们在活动结束后向委员会提交一份书面报告,再由委员会作出评价并填写介绍信回执单为活动提供证明。

2、拟定初步计划

由于市场上官方地图没有细化到乡村公路与各个村组,我与同乐同学使用google earth查看了宜春袁州区北部几个乡镇的卫星照片及地形,选定了柏木乡柏木村茶头坑组、柏木乡柏木村茶园组、柏木乡布里村、柏木乡严岭村,三阳镇、三阳镇石塘村(行政村村委驻地)、三阳镇石塘村院前村、三阳镇雷桥村,芦村乡荆桥村、芦村乡浒坑村等一些自然村落进行实地走访、拍摄、记录。根据google earth于xx年10月更新的宜春市袁州区地区的卫星照片,我们画出了简易地图,鉴于江西7、8月份天气炎热,每天08:00—16:30时间内皆不宜长时间外出,我们制定了如下调查路线以及活动方案:

7月25日 准备调查表格

7月30日15:30—18:00 【实地取景】柏木乡布里村

7月31日 【采访调查】访三阳镇石塘村村委书记钟小青【实地取景】三阳镇石塘村

8月1日 有其他事,未作安排

8月2日 【实地取景】三阳镇雷桥村

8月3日 15:30—18:00 【实地取景】柏木乡柏木村茶头坑组、柏木乡柏木村茶园组

8月4日 15:30—18:00 【实地取景】芦村乡荆桥村、芦村乡浒坑村

8月5日 15:30—18:00 【实地取景】三阳镇石塘村、三阳镇石塘村院前村

8月6日 07:30—10:30 【实地取景】三阳镇(集镇)

3、计划实施

虽然我们的计划安排都避开了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段,但是每天下午四点左右太阳还是十分毒辣。我和同乐同学顶着烈日,骑着一辆借来的摩托车,带着照相机和准备好的调查表,按照预定计划到达要走访的村落。我们两个人深入到农民家中与农民们坐在一起闲聊,很多时候热情的农户还会端出水果点心招待我们,从与他们的对话我们可以获得近几年他们的生活现状以及农民对于未来的期望。我们拿着问卷,一边做采访,一边用相机记录当地风土人情。

由于天气、交通的原因,我们没有走访柏木乡严岭村。

4、整理材料

相机充满电只能提供拍摄200张左右照片的电力,每到一个地方取景回来,我们就要回到家中给相机充电,并把拍下的照片存到电脑里,然后整理查访的`结果,做好工作记录。我们还会根据当天走访的情况在一起讨论一下,做一个小小的总结,然后商量下一天工作的细节。

本来为了实际地反映农村现状,对于我们所拍摄的照片,我们不应该做任何修改。不过我们有感于家乡近年来的巨变,一年一个新面貌的发展速度,站在个人角度,我们觉得很有必要借着这一个机会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家乡xx年时候的样子。或许再等20年或者更久,我们曾经生活过的故乡就完完全全变了模样。这些照片我们可以留作纪念,也可以当做是为今后的工作生活积累素材。鉴于此,我选择了其中几张照片在电脑上用现在常用的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 cs4进行了美化修饰处理。以前我在处理照片方面不是很熟练,通过自己临时自学,在电脑上自己实际地练习,我的图像处理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这虽然看上去和我的工作任务没有多大关系,但社会实践不也是为了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么,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也是实践的一种啊。

在我们进行新农村调查的同时,同样是我初中同班同学,现就读于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xx级的张海同学也在进行农村土地使用情况的社会调查,在材料整理的过程中,我也引用了张海同学的调查结果。

5、撰写报告材料

8月18日,所有材料都整理完成,我再去袁州区服务中心,交换了调查报告和介绍信回执单。当天下午我离开家乡来到学校,经过短暂的休整之后,又开始撰写准备递交学院的实践报告手写稿,并准备相关的材料。

调查结果

宜春市农村基本生活状况:

宜春市属中亚热带季风型湿润气候区,气候温暖,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降水充沛,日照适宜,霜期较短,有利作物、林木生长。宜春市气候资源丰富,作物生长期长,雨量充沛,光热丰富。

(宜春农业)

宜春是典型的农业以及劳动力输出地区。得益于宜春得天独厚的气候及自然环境,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在宜春生长良好、产量高。我们所走访的几个自然村落里,农民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一般农户会在自家的自留地里种植一些蔬菜,如辣椒、白菜、豆角、空心菜等。经济作物有草本植物花生、红薯、油菜、芝麻,木本植物杉树、松树、樟树、油茶等。部分农户会承包一些鱼塘养鱼、纺织夏布、养猪以增加家庭经济收入。

(村庄)

近年来由于外出务工人数逐渐增加,许多村劳动力流向沿海发达地区的比率都高达70%以上,而留在家乡的农田也主要是一些50岁左右的老农民耕种,如果家中实在没有人耕种也没有交由他人耕作,农田、自留地基本上都荒废了。我们走进农村进行调查时鲜明的体会就是整个村庄非常冷清,所看到的人基本都是50岁以上的老人和15岁以下的儿童,留在农村的中青年人也大都是妇女,在家照顾老人孩子。

(农业·插秧)

由于耕种农田加上一些副业的劳动成本过高,收益很少,种田十分辛苦,外出务工能够获得相对较多的收入,为了能创造更好的家庭经济条件,大多数青壮年劳动人口都选择外出务工。随着农村劳动力流出的增加,农村的农业生产逐渐衰落,出现了很多从前很肥沃的农田、自留地现在都由于长时间无人耕作已经荒芜的情况。

近年来宜春市大力支持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利用当地资源丰富、廉价劳动力等优势,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引进外资在开发区立厂投产,促进宜春经济转型,青壮年劳动人口呈逐渐回流趋势。但主要劳动人口仍然不能从事农业生产,农村农业依旧成衰落趋势,能耕作的农户也大都仅以保证自家食用粮食为耕作目标。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民房)

通过调查走访,我们发现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交通、农村村容两个方面。在我们走访的几个村庄中,大多数都修有水泥乡村公路连接国道获省道,交通十分便利。很多村水泥路面直接铺到各家门口,所以我们所走过的路当中,几乎没有什么泥路、砂石路,灰尘也比较少。交通的改善也是农民们津津乐道的一个方面,村民们都感慨说,现在的路好走多了,下雨也不用担心弄脏衣服鞋子了。村容方面,村民也很称赞,以前农村住房虽然多为钢筋混泥土结构、2—3层复式楼层,但大多设计不合理,外墙也有很多没有粉刷,直接就是砖坯裸露在外,很不雅观。经过村委号召,争取省新农村建设资金,农户自费装修住宅。路修通了,直接通到每家房屋门前,村容也为之一改,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展现在我们面前。

(农村公路)

在宜春市,农民温饱自足,物质相对以前更加充足,农村生活比较和谐,这都是农民辛勤劳动的结果。农村的文化生活也有很明显的改变,比较明显的一个方面就是农村宗祠文化的繁荣,居住在同一个村庄同一姓氏的农户会自发组织起来,凑足资金,再加上出售村集体的山林所产的木材的资金,集中到一块修建一座代表着一个村经济实力和形象的宗祠。一来是供奉先祖,表示对祖宗的崇敬,二来也可以当做一个村庄同一姓氏人的形象代言,以此将一个村庄的农民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一个村的祠堂一般用于农户举办酒席举行婚礼、葬礼,文艺演出等活动,平时有专人负责。

(文化活动中心)钟氏宗祠

我们在采访石塘村村委书记的过程中了解到,新农村建设的资金主要从省财政划拨的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申请获得,也有的人口比较多的村为了改善生活条件,会自发筹集资金铺设乡村公路,安装自来水等便民设备。而修建一座中等规模的祠堂花费大约在40—70万元不等,村集体靠出售林产的收入,村财政划拨占了很大一部分,村庄里比较欧经济实力的人家会捐一部分,其他则按人头分摊到村民手中,每人大概200元左右,村民大都可以接受。 虽然农村面貌有很大的改善,但是我认为新农村建设还是没有进行到实质性阶段。众所周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富农”为基本目标,不仅如此,提高村民素质、文化修养,农村医疗,农民福利、保险等都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指标。但是当前的新农村建设还远没有进行到“富农”阶段,在其他方面虽然都有所举措,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实质性的改善才是农民真正期待的。

(村委)

实践活动感想

虽然我本身就来自农村,对农村、农民、农业也有一定的了解,但深入了解农村也还是这次社会调查之后。以前一直呆在校园里用功读书,没有多少机会接触社会,甚至于自己生长的农村也知道的不多。通过这样一次实践活动,我不仅对家乡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增加了自己的社会阅历,而且在与农民交流以及与政府机关交往的过程掌握了与人沟通的一些技巧,在规划活动、实施计划、整理材料的过程当中学会并掌握了一种科学的工作思路和处理办法,再结合自己的专业,我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也有所提高。

这就是我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收获。总之,因为这次实践活动我度过了一个充实而十分有意义的暑假。

xx年08月21日

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篇9

xx村位于绍兴市新昌县西南45公里处,地处澄潭江源头,与东阳、嵊州、磐安三地交界。建村310多年,全村共有158户,总人口为501人,其中少数民族妇女30人,分别为白族、苗族、傣族等10个少数民族。山地面积有6500亩,茶园面积1500亩,茶叶总产值400多万。茶叶成为农村的主要经济收入,xx年村人均收入为15950元。

新农村建设第一步:修通村公路,沈省长八上。

过去的不通公路,自然条件非常差,外出只有两条路,一条“打石路”,一条“五岗路”,但两条路行走都特别困难。1991年,村支书林金仁提议建一条环山公路,初步计算,工程浩大。为筹集资金,村支书一年里跑了86趟县政府。经过xx年的努力,共耗资600万元,其中xx村承担了150万元,最终修通了通往县城的公路。这是xx村新农村建设迈出的第一步。

新农村建设第二步:发展有机名茶,提升村经济实力。

村委审时度势,整合资源,把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开展工作的立足点,想方设法发展集体经济,从而走出一条与村实际相结合的发展新路子。村里开始组织茶农们参加名茶炒制技术培训,并引进改良茶苗万株;新建了名茶炒制规范化示范点,进一步普及和提高了名茶炒制技术;xx年xx村有机茶合作社被评为绍兴市“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被浙江省评为“省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并注册了龙井商标;xx年9月,全村1500亩茶园全部通过了有机产品认证。到xx年全村茶叶面积由1991年的96亩增加到目前的1500亩,茶叶总产值由原来的.2万元增加到356万元,茶叶人均收入已达到5200元。通过新农村经济建设,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

新农村建设第三步:团结共创办实事,村级建设出成效。

如今的面貌一新:公共厕所、抽水马桶、垃圾房、路灯、自来水一应俱全。村容村貌也有了极大改善,投资305万元,对全村的道路进行硬化;已建垃圾房5间,完善保洁制度,配备一名清洁工每天定时打扫,使村子每天都保持整洁干净;已建成了村办公综合大楼,配备了有线电视与电脑,并进一步完善了村党支部活动室,村老年协会,村计生活动室,资料阅览室等党员群众文化活动场所的配备设施,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并根据xx村多民族情况,增设了民族文化室。xx年,完成新农村建设中的“四改一拆”,投资26万,拆除露天粪坑83只,已建公厕2所,拆除旧房350平方米。xx年,投资45万元的360平方米的多功能活动中心。通过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让村民充分享受现代文明,促进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改变。

新农村建设的四步:村情诊断兴产业,增加群众收入。

xx村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及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是红军路径之地,还是新昌独一无二的少数民族村,这些都是得天独厚的资源。为大力发展旅游,已建了三处凉亭和xx米长休闲道、牌坊、路廊、古村寻根、民族聚居、民俗博览、红色足迹、珍贵记忆、绿色创业,同时进行了路段加阔、停车场和民俗博览建设。通过联接大佛寺,穿岩十九峰,形成旅游一条线,一个“一路风光一路情”的“民族村”农家乐方案投入实施运营。计划通过3-5年的努力,打造“江南民族第一村”的旅游品牌,成为省内外知名的乡村度假旅游地。

通过本次调研活动,我们了解到xx村发展致富的历程,汲取经验,为其他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篇10

一、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基础环境和条件恶劣。一是地理劣势。山区群众常说“看到屋,走得哭”,真实地反映了山区沟渠纵横、山高坡陡的地理特征,这一特征使农业生产生活非常困难。二是土壤贫瘠。土壤肥力差、保水能力弱,不少地方仍沿袭刀耕火种,产出效益低。三是自然灾害频繁。山洪、干旱、风雹、地质滑坡等自然灾害年年发生,仅丫口组目前就有15户农户居住在滑坡危险地带,而农民抗御灾害能力较差。四是人居分散。山区大部分人口多为散居,密集度不高。据实地调查,村的人口密度仅为168人∕平方公里,很显然,村新农村建设的聚集动力非常弱。

(二)社会服务体系不到位。一是基础建设落后。由于多年来投入不足,导致贫困山区基础设施十分落后,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问题比较严重,普遍存在吃水难、上学难、行路难等问题。二是社会保障不完善。村卫生室形同虚设。山区群众无钱治病,大多数农民生了病也是硬撑,小病酿成大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突出。据实地调查,村农村妇女只有15%的人生了大病才去医院就医。同时,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养儿防老仍然是村最主要的养老模式,家庭成为重要支撑。三是文化生活匮乏。由于缺书少电,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情况较为普遍。“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是村现状的真实写照。由于文化生活的匮乏,使封建迷信、赌博等乘虚而入,败坏了社会风气,也影响了山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四是城乡人民权利不平等。由于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为了阻止农民进城找工作,实行了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使农村人特别是贫困山区农民在教育、就业、卫生、社会保障等多方面受到与城市人不平等的待遇。这个问题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并没有真正解决,现在农民进城打工还是受到同工不同酬的歧视,甚至还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同时又造成了和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三)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但由于历史原因,村的大多数农民文化水平低,综合素质不高。据实地调查,村全村共20xx人,大专文化程度的只有3人,中专的只有7人,高中文化程度的只有12人,初中文化程度的有306人,小学文化程度1390人,文盲102人,未读书的儿童199人。贫困山区劳动力文化水平偏低。部分有文化、有技能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都在外务工,留守人员多为老人或儿童,难以承担起建设新农村的重担。同时,农民培训机制在贫困山区难以建立,有培训点也是流于形式,使农民的发展技能、思想水平与新农村还存在较大差距。山区农民普遍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政府和党员干部的事,争取政府下拨资金踊跃,自己出资出力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性不高。

(四)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加大对村的扶持力度,采取了多种措施增加农民收入。但由于村自然经济成份较重、农户经营规模小、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村信贷困难、农资价格高质量低的`市场调控不力等原因,农民增收仍然十分缓慢。村地处大山深处,全村有513户20xx人,可耕地面积3749亩,其中:水田只有522亩,多数为旱地(山坡地)。由于自然、地理、历史和人口素质低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山上农田水利设施难以配套,交通状况极差,雨天山体滑坡时有发生,村民缺乏教育,整体素质偏低,群众生产生活困难,虽然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300元,但发展不平衡,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067元以下的达1373人,占68%,这一现状是制约新农村建设最为突出的矛盾。

二、村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一)抓组织,发挥党员干部作用。贫困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要建设一个富有战斗力的村级班子,一支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干部队伍。一是要建好村支部。建设战斗力强的村支部,带领贫困山区农民艰苦创业,建设新农村。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通过“三培养”,把优秀村民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和村级后备干部,解决接班人问题。二是完善干部激励机制。健全村干部工资保障机制和增长机制,完善村干部正常离职后一次补发补贴机制,积极探索村干部“职业化”及养老保险制度的新途径,使村干部在政治上有盼头,工资上有保障,正常离职后有依靠,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

(二)抓规划,引导科学有序发展。贫困山区的现状决定了新农村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因此,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从制定规划着手,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循序渐进。一是科学制定区域规划。对地理特征基本相同,经济发展基本一致的贫困山区制定统一的区域发展规划,对发展定位、村庄布局、基础设施、主导产业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战略研究,突破自然村界限,科学编制村庄建设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社会公共事业发展规划。二是统筹制定村域建设规划。突出山区特色,找准每个村的优势和劣势,合理确定村庄规模,统筹规划产业方向,村庄布局、服务设施和住宅布点,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三是妥善把握规划制定和实施中的几个问题。要突出农民的主导地位,认真听取农民建议;要体现和谐性和包容性,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顺从山地势,做到基本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要严格控制占用耕地,要合理确立示范点,并实行动态管理;要选好切入点和突破口,量力而行,首先从农民最关心、最容易见成效的事情抓起,如实施安全民居建设、人畜分居和安全饮水建设等;要整合资源和项目,将资金集中起来办大事、办好事。

(三)抓教育,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树立“没有新型农民就没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念,大力实施农民“素质教育工程”。一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建立健全农民教育责任制,改进教育方式,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文明村(户)评比等,开展农民思想道德、法制文明教育;要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和政策措施,营造新农村建设氛围,引导农民破除“等、靠、要”思想,激励农民群众发挥好主观能力作用。二是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进一步完善农民培训机制。要以村小学为依托,运用农民技校等形式,对农民进行种养加工业生产操作技术培训,使年满16周岁的山区劳动力基本掌握1—2门农业实用技术和非农领域就业技能,培养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对“守护型”农民中的种养大户、个体经营者、产业化带头人、返乡创业等进行重点教育,着力培育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三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从现状来看,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下一代,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山区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事业,使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得起学,都能受到最基本的文化教育。

(四)抓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建设新农村最本质、最中心的内容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这一要求在贫困山区显得尤为迫切,因此必须采取超常手段,强化过硬措施,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探索建立贫困山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一是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要继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使山区农民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中获得更多的收入。二是继续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力度。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仍然是贫困山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要积极引导农民工有序流动,促使农村劳动力尽快就业,对有条件的贫困山区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逐步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和工资水平。

(五)抓基础,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尽快改善贫困山区生产生活环境,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推进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改善山区农民生产生活环境,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进行分类建设。一是国家要结合贫困山区财力困难的实际,改革农民投工投劳办法,加大国家对贫困山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大力把乡村公路延伸到规划的农民集中居住点;要让贫困山区的农民都能喝上清洁、安全的自来水;要积极推广沼气能源建设,带动改圈、改厕、改厨,改善贫困山区农民群众的生活和居住环境;要加强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切实推进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二是对部分高寒、自然环境恶劣的山区农民,要痛下决心,加大力度,一次投入,通过异地搬迁的方式使群众摆脱其恶劣的生产生活环境。

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篇11

期间,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在全省范围内通过重点支持、省市县联动、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各地建设一批美丽乡村优秀示范。该厅近日已发函要求各市县结合当地实际酌情挑选、报送村庄名单。

据了解,申报村庄需重点考虑规划、产业、生态、风貌、民风等因素,优先考虑列入市县政府重点建设的村庄。每个市县每年原则申报不超过10个村庄,已全面建成的美丽村庄原则不再申报。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重点将围绕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和生活污水治理、改善农村住房条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展开。

新农村应该是环境优美、村舍整洁、经济繁荣、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保障可靠、社会和谐;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统筹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农业的弱质性,人口的众多性,农村地域的广阔性是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特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新农村建设关键在农村和谐,难点在农民增收,近年来农村经济实现了长足、快速、稳步发展,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以及影响农村稳定和持续繁荣的因素依然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

一、xx县农村现状

xx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xx县辖6镇4乡,111个村民委员会,总面积7439平方公里,农业人口18.97万人,播种面积达71万多亩,农民人均纯收入3444元,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2亿元,xx县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近日,xx县农调队对六坝乡南庄村和朱王堡镇新堡子村进行了专题调研。进入村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零乱的村舍,稀疏的树木散落在村舍周围。调查中村民反映强烈的是教育负担重,教师老龄化,教学质量不高,而且近年来学生日趋减少,许多学校面临合并,离校远的孩子上学成为问题。去年近70%的村民参加了合作医疗,但报销标准低,受益不多。新堡子村肖存荣说,近几年国家政策好了,人均纯收入达4000元,只是村民文化生活比较单调,村上虽都建有文化活动室,但室内藏书甚少,活动也只限于个别节日,平时只有看电视,但即便是看电视,也只有几个台,有线无信号;另外,人们手里有了活钱,都想改善住宅,但缺乏合理规划、设计,小路四通八达,也为小偷行窃提供了方便,治安案件时有发生。近年来农民的生活有了明显改观,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时代的必然选择,也是广大农民现实的期盼。但新农村建设还面临许多困难,任重而道远。

二、存在的问题

1、劳动力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广大农村群众旧习俗、旧观念束缚严重,思想不解放,干部群众创新意识不强,不思进取,小农经济意识色彩浓厚、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小农观念根深蒂固,一方面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难以接受新文化、新技术和新观念,阻碍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2、村级组织建设不强。为官一任,造富一方,为官者不仅要管理一方还要做群众致富的引路人和带头人,能选出真正的村官成为广大农民的企盼。村务公开、村民监督和干部作风建设成为关注的焦点。

3、文化生活单调,基层文化建设滞后。农村文化事业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缺乏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民间文化遗产得不到发挥和有效保护。新建的文化站藏书少,资料缺乏;邮政局架线,电信局不送信号,农村有线电视普及率不足35%。

4、农村经济水平低。受农业基础、农业推广水平等影响,农村经济总量少,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速度缓慢,城乡收入差距日益扩大,新农村建设乏力。

5、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差。xx年xx县建立了合作医疗组织,参保率虽达70%以上,但受报偿标准低的影响,还存在着因病返贫和看不起病的现象,农村医务人员水平低,药品价格反映强烈,医疗卫生状况令人堪忧。

6、小城镇建设发展缓慢,城镇化水平低,辐射带动力弱,城镇二、三产业发展缓慢,推动力不强,不能有效吸纳剩余劳动力。

7、村社缺乏规划,村庄零乱,渠、路、林不配套,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严重影响着村社的美观。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想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农民增收为目标,抓主导产业促经济发展。只有发展富民产业,使农民增收致富有保障,才能支撑起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近年来xx县在大力发展致富项目入户工程,各村社都有致富项目带头人、个别村还有支柱产业、应继续壮大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积极发挥以点带面和典型辐射的带动作用,促进二、三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2、建设新农村应加强村社道路建设。"要想富,先修路",纵观xx县乡村,道路硬化率低,应从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入手,发动农民,出资出力,解决村、社道路"雨天泥泞、秋季尘飞"的局面。

3、建设新农村,要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要构筑政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发挥公共财政职能,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投入力度,使农村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两手抓。在落实财力投入的同时,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基层党的建设,培养农民创造新精神,通过创业改善自己生活,帮助困难群众致富,共同建设文明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5、建设新农村要搞好村镇规划。只有抓好规划,确保建设的科学有序,才能逐步改变村镇建设杂乱无章、水平低下的问题,切实改善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首先,抓好村镇建设整体规划,做到科学布局、合理安排,力求反映地方特色、体现文化内涵、保护生态环境。其次,严格按照规划搞建设,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推行"一户一宅",鼓励农民拆旧建新。实行人畜分离。

6、建设新农村要以实施提高农民素质为依托,培育新农民。"三农"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素质。应依托产业发展对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面向市场为农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使xx县60%以上的适龄农民成为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较强就业能力的新型农民。

7、建设新农村要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组建新经济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组织形式。应围绕近几年村社建立的各种专业协会,最大限度地把农民组织起来,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新经济组织的服务带动功能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促进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

8、建设新农村要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先导,塑造新风貌。我们应着力整治农村环境,植树造林,美化、净化村容镇貌,尽快改变农村的脏乱差现象。同时,扎实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改变农村的各种生活陋习,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创造一个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

9、建设新农村要有好的基层带头人和领导班子。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也是建设新农村的组织实施者。要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创建好班子作为农村各项工作的龙头,通过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提高农村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10、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抓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重点。抓农村社会治安要以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为突破口,俗话说:"游手好闲",人们都有事干了,小偷小摸和聚众赌博现象自然会销声匿迹;另外要对外来走村串巷的流动人口加以监管,避免不法行为发生;对村民要适时进行法制教育,严禁邪教等违法乱纪行为在农村中蔓延。

11、建设新农村要长远打算,从农村教育着手。孩子是社会发展的希望,再穷不能穷教育。从长远考虑我们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壮大师资力度,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要严禁体罚学生,为孩子健康成长创造和谐环境。积极推进农村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规模和现代化水平,节约资源;减免农村义务教育费、以及到城市就读借读费,让城乡教育同步发展。

12、建设新农村应整顿农村药品市场,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医务工作人员的医疗和职业道德水平,加大对药品的监督管理,严禁假冒伪劣和过期药品在农村市场横行。控制药品价格,让农民能够看得起病,放心看病。

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篇1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中村改造成为推进天穆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走向现代化的必然和机遇。此项惠民兴业工程,对于改善全镇群众生活水平、加强城市管理、改变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形象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势在必行。

一、基本情况

20xx年,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提高城市品位,市委、市区政府做出用三年时间完成全市城中村改造任务的战略性举措。天穆镇严格按照部署要求,在区委、区政府统一指导下,于当年10月启动了城中村改造工程。改造工程共涉及9个村,1.4万户民宅和30万平米公建的拆迁任务。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以区委、区政府制定的《北辰区加快城中村改造的意见》和《城中村改造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办法》为指导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公平公正、阳光透明、依法依规、稳妥推进”的方针,统一思想、赢得民心,成立了以镇主要领导为总指挥,中心组领导为成员的城中村改造指挥部,从各部门抽调骨干精英,细化目标任务,创新工作方法,举全镇之力,打好城中村改造这场硬仗。在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截至目前,全镇已完成6个村2840户民宅和7.5万平方米公建的拆迁任务,占启动量的73%。其中,闫街、马庄还迁房建设地块已全部拆迁完毕,具备进场施工条件,南仓、刘房子两村已进入还迁房主体建设阶段,天穆、王庄村民宅核量和公建评估工作已全部完成,适时启动拆迁。清理、整合天穆幼儿园地块50亩土地,实施天穆西苑一期10万平方米还迁房建设,为实施天穆村城中村改造拆迁工作创造了条件。

二、存在问题

一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影响拆迁积极性。部分被拆迁群众因选房意愿与拆迁政策相抵触,认为凭自己实力一辈子也不可能买到房,就这一处宅基地,现在不提出高要求以后就没有机会了,是一锤子买卖,利益最大化造成心理上不平衡。

二是拆迁群众相互攀比,造成拆迁进度缓慢。部分滞留户认为村里多年来没有新放宅基地,子女结婚都是自己出资在外购房,此次拆迁要求同困难户一样享受阳光救助政策,“多要面积,少交钱”,因此迟迟不搬迁。

三是拆建同一地块,加大拆迁难度。这次城中村改造,我们采用的是“原拆原建”的方式,即在老宅基地上建新的还迁安置房,需要先拆后建,拆不出来就建不了,这不仅增加了安置成本,也加剧了拆迁工作的难度。

三、对策建议

为实施好城中村改造,不断提升群众居住环境,全镇上下要抓住重点环节,众志成城、攻坚克难、步步为营,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步伐。

1、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是城中村改造的关键。城中村改造事关群众切身利益,要使老百姓拆迁的放心、安置的满意,就必须发挥政府的组织和推动作用。城中村改造的关键是“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即所有改造项目都是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政府牢牢把握改造项目立项规划、拆迁建设、回迁安置、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的主动权。通过对城中村的改造,从根本上解决多方面问题,一方面改善群众的生活居住环境,使城中村有一个整洁靓丽的环境,另一方面也为居民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创造更多的发展条件,极大的推动城市第三产业发展。努力实现会议提出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使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

2、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是城中村改造的前提。城中村改造不是一般性的拆旧建新,而是在城市统一规划下对存量土地资源的有效整合。因此,在改造中既要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又要有利于城市健康发展,有利于解决城中村村民的长远生计。要实现这一目标,只有搞好规划,才能保证改造项目的科学性、前瞻性和高标准,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天穆镇的城中村改造,按照全区统一安排部署,遵循“先规划、后改造”的原则,以能够代表天穆镇未来发展方向为目标,积极寻求规划改造与地域特色的最佳结合点。高起点、高标准地完善公用设施、环境规划和空间设计,充分兼顾经济功能和其他社会服务功能的协调,促进城中村改造与城市整体功能的融合。

3、发扬民主、科学论证是城中村改造的基础。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群众最关心的是利益分配,最关注的是改造是否公平公正。天穆镇城改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发扬民主、科学论证,始终把公平公正贯穿于拆迁改造的全过程,努力提高工作透明度,充分发挥群众的参与权和监督权。在工作中,对还迁安置房建设方案进行反复研究、论证和推敲,并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无论是政策的制定,还是项目的实施,都让群众充分参与。无论是签订协议,还是还迁安置,都要实现公开公示,接受群众投诉和监督。无论是改造的前期策划、招商引资,还是后期建设、选房安置,都要让群众信得过的代表全程跟踪监督。整个拆迁过程坚持照章办事、按政策兑现,做到公开透明,不折不扣地履行给群众做出的承诺,使拆迁改造得到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

4、整合资源、依靠基层是城中村改造的有力保证。城中村改造影响面大,涉及部门多,只有充分整合人力资源,变“单兵作战”为“联合作战”才能形成整体合力。在所有城改项目的组织实施中,全镇上下树立“一盘棋”思想,形成“城中村改造是中心工作”的共识,各部门全力配合,为城改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强化村两委班子拆迁主体责任,要紧紧依靠各村委会,充分发挥各村党组织、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用党员、干部的模范行动,调动群众参与城中村改造的积极性。城中村改造后,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化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功能,延伸和拓展基层组织管理服务的触角,把城改项目打造成功能齐全、实施齐备、环境优美、管理有序、文明健康的新型社区。

5、创新思路、强化措施是城中村改造的强劲驱动。拆迁工作越到最后越艰苦,为确保被拆迁户能够尽快入住还迁安置房,及时采取有力措施,集中精力以还迁房地块为主攻方向,全力攻坚。组织动迁工作人员深入各户调查家庭情况,认真分析被拆迁群众思想动态,研究其滞留的根本原因,有针对性的加大动迁力度,从改造意义到阳光政策,从全局利益到个人得失,方方面面进行深入宣传,使被拆迁户充分认识到此次城中村改造确实是一项惠民兴业的好工程,彻底打消其等靠心理,尽快搬迁,为还迁住宅楼能够开槽动工提供前提保障。

6、以人为本、惠及百姓是城中村改造的根本目的。城改工作必须始终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严格遵循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在制定政策、工作方法、还迁安置上充分考虑群众的利益,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惠及百姓。对拆迁补偿、搬家补助、安置标准处理等实际问题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在还迁安置之后,千方百计为群众考虑还迁后的生活生计等切身利益问题,既要着力改善村民居住条件,又要注重解决村内长远收入问题,把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中长远目标在城中村改造中有机结合起来,通盘考虑。

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篇13

一、调查方案

(一) 调查的意义及目的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开展,农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本次调查主要是想发现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之进行思考。

(二) 调查内容

我国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三) 调查范围:

l、被调查地域:江苏省东台市台南镇董贤村十三组

2、被调查对象:江苏省东台市台南镇董贤村十三组部分村民。

(四) 时间安排:

1、准备阶段:20xx年1月17日--1月18日,问卷设计、收集资料等。

2、调查阶段:20xx年1月19日--1月20日,问卷发放与填写、访谈等。

3、总结成文阶段:20xx年1月20日--1月21日,资料汇总统计、数据处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与总结。

(五)调查途径

我们选择了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调查方式。

(六) 问卷填写及回收情况

在调查中问卷均由被调查者本人独立完成。在本次调查中,除部分调查问卷由于误差形成无效问卷外,有效问卷112份。此外,重点访谈和实地观察也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二、新农村建设问题的调查数据

1.被调查者的学历

2.在对“您认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突出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什么?”的问题中村民的回答情况是:

A.乡风民俗的改善 10%

B.财富的增加 55%

C.未来的规划 25%

D.其他 15%

3.村民对新农村建设了解情况:

A.不了解5%

B.了解一点 10%

C.基本了解 60%

D.了解很多 25%

4.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调查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现在农村的基础设施总体建设还不完善。村里基本没有娱乐设施,农民精神生活还比较匮乏;医疗保险制度也相当不完善,据调查35%的农民没有参加医疗保险。 5. 对“您认为新农村建设哪些还有待加强?”的问题调查情况是:

A.村公路的建设50%

B.自来水20%

C.卫生设施20%

D.其他10%

6. 对“您认为当前扶贫开发最应优先做的是什么?”的问题调查情况是:

A.加大资金和技术支持 20%

B.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养30%

C.加强建设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以及医疗改革40%

D.其他 10%

7.村民承受孩子费用的能力调查结果:

A.可以承受5%

B.勉强可以80%

C.承受不了15%

三、新农村建设的.成就

1、村容村貌有了新变化

在全国范围建设新农村的总动员下,通过环境整治,目前村主干道路基本上达到道路的硬化、村庄的绿化、河道的净化、以及断墙残壁的拆除,基本上改变

了农村的“脏、乱、差”现象,改善了卫生保洁制度,村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善。

2、群众环保意识有了新提高

通过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群众不但对庭院卫生意识有了转变,对公共卫生也有了讲究,树立起讲卫生、美环境的新意识,形成“人人讲文明、个个爱清洁、户户讲卫生”的良好氛围。现在垃圾不随处乱扔,家禽的粪便也不随处乱倒,都有了统一的安排和处理。现在到哪都是干干净净的水泥地,让人的心情也十分的舒畅。

3、物质生活得到新突破

而如今在中国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农民也意识到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物质水平,开始不断寻求致富的道路。现在我们村里不仅发展了养殖业,还有很多小型的工厂,同时给一大批的妇女提供了就业岗位。

4、精神文明建设得到新发展物质生活上去了,精神生活也随着提高了。现在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有时候大家在村部跳舞。愉悦了每个村民的身心,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

四、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农村的各项基础尤为薄弱

农村居民普遍存在学历不高的现象,对先进的思想和政策难于理解和接受。由于小农意识浓厚,只看重眼前利益及局部利益,对于政府的举措响应不大。甚至一些由于法律知识贫乏、法制意识淡薄,做出损害集体利益的违法违纪行为。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各个方面都需要建设,道路、住房、卫生医疗等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标准化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县乡村财力薄弱,镇、村二级只能够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维持运转,根本没有财力投资农村公共设施建设。

农村薄弱的基础是新农村建设的一大难题和挑战,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农村面貌的,要不断的加强投资和建设。 2农民的积极性不高

首先,农民没有充分认识到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以至于他们也无法知道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他们需要突出解决的一些问题。由于宣传力度不够,一部分村民对于新农村的了解不多。

一方面,农民受到的切实利益十分有限,医疗卫生设施不完善,看病难问题仍然存在。农民增收不是很明显,各种下乡活动没有到位,业余文化活动不丰富等等。一些短期的职业培训无法提供足够的技能,使他们从事某项职业。而且一些建设需要向农民筹集资金,这对于很大一部分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的农民是一种不小的负担。

另一方面,新的建设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由于在农业生产中不正当使用化肥、农药等,造成农村环境不同程度受污染。一些地区,胡乱引进开发,占田、占地的现象时有出现。开发商为了利益,不仅低价从农民手里购买土地,而且开山毁田。既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又使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害。

这一切都制约着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农村的建设关键在于农民本身,因此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容忽视。 3.政府部门工作的不足

政府部门是为人民服务的机构,也对人民的进行管理和约束。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领导者的决策是否正确。要看能不能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做到一切为人民服务。

新农村建设当中部分县、乡、村领导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热情不高,存在畏难情绪,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宣传工作不到位,工作没有思路,资金不落实,问题不解决,几乎完全停留在农民自发建设的阶段。领导机构上下不统一、不对应,职能不明确,工作无法协调。

建设只注重表面,有的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光做一些表面工作。建设急于求成,将资金分散,准备工作不足、顾此失彼,“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很严重。而竣工不久的村水泥道路路面就出现了破损、坑洼、翻沙等现象,却没有维护的人员。

还有一些官员徇私舞弊、以权谋私,只把自己附近建设好,疏于对其他地方的建设。

五、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篇1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国策,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统筹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推进农村全面小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新农村建设关键在农村和谐,难点在农民增收。我镇在上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新农村建设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以及影响农村稳定和持续繁荣的因素依然很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有许多新的问题和情况亟待解决,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

一、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期望和要求

1、实现产业升级,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农产品价格长期在低位徘徊,极大地伤害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养猪积极性。

2、希望着力推进农村专业经济组织建设,利用各种优势取得种子、化肥采购以及农产品销售上的优惠,增强农业抗御市场风险能力。

3、希望各级政府在建设新农村的同时要坚持两手抓。在落实财力投入的同时,希望村级党组织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基层党的建设,培养农民的创新精神,通过创业改善自己生活,帮助困难群众致富,共同建设文明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4、希望以提高农民素质为依托,培育新农民。“三农”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素质。应依托产业发展对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面向市场为农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使适龄农民成为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较强就业能力的新型农民。

5、希望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先导,塑造新风貌。我镇在近期结合“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的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中,农村村容村貌已有较大改观,但村民的文明素质还有待提高,村民乱扔乱吐现象还大量存在。希望在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教育,改变农村的各种生活陋习,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创造一个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

6、希望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抓农村社会治安要以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为突破口,俗话说:“游手好闲”,人们都有事干了,小偷小摸和聚众赌博现象自然会销声匿迹;另外要对外来走村串巷的流动人口加以监管,避免不法行为发生;对村民要适时进行法制教育,严禁邪教等违法乱纪行为在农村中蔓延。

7、希望注重农村教育。孩子是社会发展的希望,再穷不能穷教育。从长远考虑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壮大师资力度,提高教学质量;积极推进农村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规模和现代化水平,节约资源,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行职业培训。

8、希望整顿农村药品市场,进一步加大新型合作医疗的减免力度,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医务工作人员的医疗和职业道德水平,加大对药品的监督管理,严禁假冒伪劣和过期药品在农村市场横行。控制药品价格,让农民能够看得起病,放心看病。

面对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针对我镇的实际,现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二、加大农村投入力度,强化政府服务功能

统筹各方力量,大力推动社会公众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交通、电力、通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度,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瓶颈制约。

三、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机制

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因此在积极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此外,要积极组织实施好“阳光工程”,加强对外出务工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就业率。同时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城镇住房、就业、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进城农民提供公平的就业和生活环境。

四、继承与发扬并重,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乡风文明建设,通过定标准、树典型,加强监督,奖惩分明等方法,建立健全乡风文明的评比奖励机制;文化活动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队、文艺演出队、科技宣传队等各种形式送文艺下村,加强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速度和覆盖范围,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要继承并发扬农村自身所拥有的文明传统,提倡尊老爱幼、妯娌和睦、邻里团结、不打架不骂人、爱护公物、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乡风民俗。

五、加快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免收义务教育的杂费,调整中小学布局,增加教育投入,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增加农民受教育的机会建立城乡教师的合理交流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建立起政府出大头的农村基本医疗体系,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便民的征缴制度、就医制度和结算制度,探索建立参保农民小病受惠制度,让农民真正看得起病。以政府公共财政为主导,建立多渠道社会保障资金投入机制,建立新型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构建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就业帮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为补充的多元化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做到农村低保水平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步增长,使城乡居民同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总之,通过各级部门与广大农民群众的不懈努力,最终实现“环境优美、村舍整洁、经济繁荣、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保障可靠、社会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篇15

我是周口师范学院的一名在校大学生,为了了解和掌握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及对未来的一些展望。我利用寒假的时间去我镇刘井村进行调查,入村后通过走访群众和向工作区的老同志咨询等方式了解村情民意,现将对刘井村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新农村建设现状

1、刘井村简介

刘井村位于周口市商水县黄寨镇东北部,距镇中心三公里,是一个拥有3274人的大村。周项路穿境而过,交通较为便利。全村分为10个村民小组。20xx年初步建成以节约整合土地,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创造优美和谐的新型农村社区—黄寨镇刘井和谐社区。作为省级示范村的黄寨镇刘井和谐社区整合黄楼等10个自然村,可入住4389人,共节约用地720亩。

2、生产发展

近几年来,刘井村村民对产业结构做出了调整。其中,种植业已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小麦种植上,西瓜,黄豆,玉米等多种经济作物被大量种植。资料显示,10年本村小麦种植面积比例为72%,xx年为68%。本村实行黄豆、西瓜套种方式,既合理地利用了土地资源,又便于加强管理,提高了产量。除此之外还有几户农民种植果树,主要种植有桃树,葡萄树等,经济效益比较好。该村劳动力农闲时主要以外出务工为主,外出务工比例占全村人口的1/6。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优化,区位优势的不断挖掘,刘井村的养殖初具规模。由于刘井村的交通较为便利,不少村民都自建养殖场,饲养鸡、鸭、鹅、鱼等。目前该村大型养鸡专业户1户,大约养有五、六千只鸡。大型养猪专业户2户,每户大概有四百多头猪,其中养殖能手勾治国又投资100多万元筹建新的养猪场,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饲养的猪、鸡主要销往附近村庄和周口市各县(市、区)。刘井村第三产业以经营销售为主,在周项路两旁比较大型的超市就有几家,如果园香连锁超市、平价超市等,主要销售日常生活用品、化肥、农药等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销售对象是本村和附近村民。除此,该村还有祥云禽畜饲养站和兽医医院等。

3、精神文明建设

村两委干部和无职党员利用远程教育来宣传、贯彻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传授农业技术知识,使群众从中受益匪浅;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带领全村群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农村卫生、教育、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明确目标,端正态度,提高领导班子全体成员的思想认识。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进信息化,培育新兴农民,使刘井村早日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自20xx年国家实施农村合作医疗以来,刘井村村民参合率每年都达到95%以上。每个村民小组都设有2卫生所,村民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自20xx年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学杂费以来,刘井村的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已达到98%以上。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逐步现代化,教师的学历、综合素质也有了很大提高。村委会还不定期对村民进行宣传教育,包括食品卫生、用电安全、防火防灾等。

4、基础设施建设

调查发现,刘井村村委非常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刘井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10个村民小组已全部通了进村道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和砖渣路,其中水泥路已占了将近80%。xx年全村硬化村内道路2.2公里,村内道路硬化程度已超过75%。全村自来水管系覆盖率已达到80%。以政府出资一部分,村民出资一部分的方式,部分村民建起了沼气池,保护了农村生态环境,也使得农村农作物资源得到了充分合理的利用。在刘井“和谐社区”,一说起自己的新房子,家住该社区的朱春花赞不绝口。她说,自家以前住的是四间老瓦房,家门口的小路整日泥泞不堪,晴天是土,雨天是泥,车辆进出都极其不方便,想做个小生意都困难。20xx年,听说村里要建设“和谐社区”,她就第一批申请了。如今,朱春花家的三层小楼只占三间房子的地皮,却有九间房子336平方米的使用面积。“以前家里有四间老瓦房,孩子大了都不够住。现在虽然只用了三间房子的地方,可是我娶两个儿媳妇都够用了!”搬进了“和谐社区”后,交通也方便了很多,现在她家出门就是大路,再也不用为车子出不来进不去而发愁了。

5、生活水平的改善

刘井村村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外出打工,种植业和养殖业。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机械化程度的.相对提高,村民的收入逐年上升。资料显示xx年村民年人均收入为xx20元,10年则升高到1568元,xx年增至2478元。大部分村民家中已配备了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现代化电器,3/4的村民家中都购买了电动车,摩托车或是三轮摩托,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6、组织建设

农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干部平均年龄进一步年轻化,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村务更为公开,并且不再是简单的流于形式。村委会换届选举更为民主,公开,村民选举热情大为提高。村里重大决定决策主要由村委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决定。

二、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农业生产水平还较低

由于生产条件、气候条件限制,农村地区生产难以实现大规模化、机械化、集成化,生产方式总体还停留在传统的粗放生产阶段。在农作物种植和畜产品养殖过程中,更多的是追求数量而忽略质量。同时,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科技含量较低,附加值也不高。

2、农村的组织化程度较低

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由于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尚未健全,各种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不尽规范,农民驾驭市场、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较低。

3、农村教育资源不能充分利用

虽然村里有小学,但由于师资力量,学习环境,教师责任心等问题,导致农民一般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县城甚至县城以外的地方接受教育,造成农村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资料显示,75%以上的农村小学,68%以上的乡镇初级中学,生源状况不容乐观。

4、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当前,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由于历史原因,一些有文化,有技能的农村青壮劳力都外出务工,留守人员多为年龄较大或年龄较小的老人或儿童,也造成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整体偏低。

5、农村社会保障需要进一步完善

近年来,随着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有了很大进步。但仅靠现有的保障机制和救助制度还不能满足人口庞大的农村日益增长的社会保障需求。

三、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存在问题和困难的对策及建议

1、加大农村投入力度,强化政府服务功能

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动社会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积极调整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的支持力度。

2、抓好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发展

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产业化发展的方向和要求,对有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实行连片规划建设,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目前农产品存在生产的产品不优,没有品牌,只是追求面积和数量,出现丰产不丰收的不良现象,应进一步注重产品质量的提高,树立品牌意识,发展相关产业,把“品牌”作建为设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切入点,实现品牌效应。坚持种小麦为主,其他经济作物共同发展,同时大力发展养殖业。集中力量帮助发展有特色、有市场的养殖项目,以增加人均收入为中心。目前我村农户主要以养鸡养猪为主,所以就要依靠科技进步,着力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实现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抓好粮食、果业、养殖业基地的集约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在积极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

3、搞好农民技能培训,培育新型农民,引导返乡创业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大多数农民受教育的年限比较短,文化程度比较低。要培养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己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加大转移培训力度,突出抓好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民由体力型向智力型,技能型转变,由素质低、技能差的劳动力向高素质、高技能转变。一方面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提高劳务输出质量。另一方面,抓好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工作。鼓励农村劳动力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手工加工业等,就地就近消化富余劳动力。积极引导和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带资金、带技术、带经验返乡创业,发展本地经济。制定完善的优惠配套政策,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开辟“绿色通道”。

4、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强化农村文化、卫生、教育事业

进一步搞好村民精神文明建设,在物质生活相对充裕的今天,人们开始注重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建设具有图书室、娱乐室及健身室的文化大院是村民的强烈需求,有了文化大院,村民们茶余饭后就可以聚在一起聊天、看书、健身了,会极大地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也会使村干部、群众关系和谐,家庭和睦,婆媳关系融洽,邻里关系亲如一家。在医疗方面,努力作到明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达到100%,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积极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刘井村有小学和初中两个校园,为本村解决了上学难的问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要继续努力,做到让村里的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该村开通了现代远程教育,要合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科学引导广大群众学习种植方面的病虫害防治、种子管理、收割机具维护保养、种植结构调整、高效经济作物发展、农业标准化建设等方面的科普知识;有关专业技术信息方面的电焊、美容美发、家电维修等技术知识,使村民充分受益。同时也需进一步增强农民的集体意识,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幸福,民族繁荣与社会进步,尽早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

5、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

明确目标,端正态度,提高领导班子全体成员的思想认识。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搞好规范化管理和档次升级,严格定时定点办公制度,搞好党员的管理和科技培训,做好发展党员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至村换届时,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协助包村干部工作,采取入户座谈、远程教育、分发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村委换届选举相关政策、法规,增强群众法制观念;广泛宣传村委换届选举的重要意义、基本程序,让群众充分了解掌握选举的方法步骤,7引导广大党员和群众树立正确的选举观,为换届选举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结束语:

新农村建设对于我国来说是个重要、艰巨的课题,它不仅仅是关系农村和占全国绝大多数比例的农民的事情,在资源紧张的当今中国,也与城市和城市居民紧密相关,农村建设与城市建设应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新农村建设同时关系着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多个层面,关系着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道路。作为一个大学生,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看到了农村建设的新变化、新希望,为此我感到十分的欣喜和自豪。同时,也看到发展中的不足,但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这些问题必将解决,新农村建设必将创造新的辉煌!

范冬冬

20xx年2月23日

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篇16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通过我国在__大,等重要会议中对“农业,农民,农村”三农问题的再三强调,可以看得出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高度重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全面建设小康和现代化,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大斩落部署,是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重大措施,是实施可持续发展观的必经之路,是时代的呼唤,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和心声。

一 调查背景和目的

我的家乡曾是贫穷的一度令村民提及心酸的地方,但是经过多年的新农村建设,如今却是另一翻景象,这次,我利用五一假期返乡的时间,对家乡附近的村庄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做了调查,了解到了新农村建设前后村庄的变化,希望能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有关方面起到一点参考和借鉴作用。

时间:20xx年5月1日。

地点:河北省廊坊市固大厂县北坞村。

方式:在村干部陪同下对个别家庭随机进行提问调查,通过村里亲戚朋友了解

内容: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前后变化及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受益方面和存在大的问题

二 经济发展现状

村子的主导产业是农业和畜牧业。主要的农副产品有:小麦、玉米,在养殖方面,牛羊成为近年的主要牲畜。自合村并组以来,该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狠抓村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围绕本地独特优势,大力发展牛羊肉生产,牛羊肉已经成为农民主要收入来源的经济支撑。围绕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就地打工创业的步伐,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造就了一批有眼光、有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工队伍。围绕改善村容村貌,狠抓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村级公路硬化得到突破性的发展,农民居住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大为改观。围绕建设文明新村,科学制定居民点村庄规划,加强引导管理,为农民娱乐的“文化广场“已成雏型。

三 基本情况和民主建设现状

近年来,随着中央、省、市、区、乡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贯彻落实,北坞村在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收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当地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一)农业生产情况

北坞村现有耕地2880亩,人均耕地面积1.5亩,全村主要是以牛羊肉生产为主,产业发展比较滞后。20xx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约

为3100元。产业结构情况:北坞村一、二村以粮食种植为主;三村以蔬菜种植为主;四村以林木种植为主。

(二)、有关农村政策的落实情况

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全村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全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通电、通水、通电视、通电讯。现北坞村建设有一所卫生室,解决了村民看病难的`问题;村上建有1个科技文化活动室;全村享受农村低保户150人,65周岁以上老党员生活补贴8人,困难户基本上得到救助,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人数1824人,参合率90%。

(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村“两委”班子共4人,其中:村党支部委员3人,村民委员会委员2人;全村共有党员40人,其中:男性党员35人,女性党员5人;每年召开党员大会2—3次;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努力调动村民的参与政务、事务的积极性。

四 建设新农村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化建设深度不够,农业产业效益不明显。一是产业发展不平衡。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北坞村都没有形成任何有一定规模的支柱产业,产业结构也很单一。二是产业链条不完整。农业产业化经营

格局尚未真正形成,缺乏稳定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生产资料供应、食品储藏、保鲜、运输、分割、精深加工、批发零售等诸环节链条不够完整,造成初级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比例越来越重。如我县柑桔产业已初具规模,但是目前县境还没有一家对柑桔进行深加工的企业,产品全部都是鲜销。三是产业品牌不够响。传统产品多,优质产品少,品牌不多,不响,走出州外的品牌更少,直接影响农民增收,严重制约了产业经济的发展。四是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

(二)受多种因素钳制,农民增收空间不大。一是农资价格增长过快。走访中,农户反映最多的是希望政府从严打击一些不法商贩经营假冒伪劣农药、化肥、种子等坑农行为;部分农户还说,只要把农资价格降下来,国家给农民的补贴才算“到手”。据调查,今年农民购买玉米种、麦种平均价格每公斤为12.33元和17.38元,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张10.2%和23.4%;磷肥、碳氨、尿素等,与上年同期相比均有一定幅度的上涨。二是畜牧业生产出现停滞迹象。由于我县大面积实施退耕还林,种草养畜可用耕地空间缩减,玉米、红薯等饲料作物播种面积也在减少,加上牛羊饲养方法落后,目前农民山羊、黄牛饲养量难以实现有效增长。

(三)农村基础教育不够全面。农村的教育现状是“适龄儿童入学率低”、“失学率高”、“教育状况落后”,甚至有些地区人们根本不重视教育。忙于修建,急住新房,读书人渐变少。村中这几年的住房修建规模发展很大,使得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但却出现了一个很不好的

趋势:读书上大学的人少了,有很大一部分村民只盯住眼前利益,将家庭绝大部分收入投到了住房修建上,而相对减少了对孩子学习方面的投入。村中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在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挣钱,这种看轻知识、缺乏知识的现象,其负面影响是深远的。 村名脑中“墨水”还是少,种田缺乏科学知识。在村中广泛存在着村民种田不懂科学、不用科学、不信科学的现象,有的人想科学种田还受到周围人的嘲笑,认为那是瞎折腾。科学知识的缺乏严重制约着村庄的发展,制约着村民的“钱袋子”。最近几年,有科学员下乡讲述科学种田的活动,听者不是很多,听了的人大部分也没有按照做。

五 对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个人建议

(一)强化组织领导,扎实推行农村建设新理念

1、成立领导小组,完善新农村建设工作机制。

2、明确部门责任,强化新农村建设监督考核。

3、作好建设规划,严格新农村建设操作程序。

(二)提高农民自主创新能力,切实注入农村建设新动力

1、转变思想观念,促进农民自主创新。

2、加强科技培训,推动农民自主创新

3、推行典型示范,带动农民自主创新。

4、落实优惠政策,引导农民自主创新。

(三)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断拓展农民增收新途径

(四)乡镇干部多下乡体察民情,了解村民之所急需

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篇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宏大,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而广泛。但是,由于农村现状千差万别,情况复杂,新农村建设任务艰巨,任重道远。目前,欠发达地区的一些农民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缺乏足够的自信,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主要表现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缺乏自信

实际粮价和预期相差很大,靠种粮是不可能发财的。经济不发达地区多为农业区,绝大多数农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收入来源以销售农产品为主。近年来,尽管中国对农业发展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支持,但农民从中受益。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农业必然会参与国际竞争,这意味着农产品价格有限,补贴有限。在农业生产规模小的情况下,靠卖粮食发家致富的可能性很小。

有钱的项目没有好办法选择,也没有增加收入的希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二三产业发展明显落后于发达地区。但是,农民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缺乏其他职业的技术、技能和经验,很难找到合适的项目在观念、素质和外部条件上致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民“种田发愁,加工发愁,对第三产业没有想法”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外出打工时间不长,农民工收入不强。由于观念和一些制度上的原因,大多数农民不愿意出去打工。一方面,“离乡背井,离乡背井”的传统思想在相当程度上依然存在;另一方面,农民外出后对医疗、就业、就学、住房等基本保障没有信心。大多数农民不愿意冒险,害怕“每一个错误的举动都会让整个游戏输掉”。一旦赚不到钱,连“翻本”的机会都没有,还不如维持现状。

欠发达地区农民的经济地位使他们对自己的发展感到困惑。“没有大钱包很难养出大事”。因此,以主体身份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自然会导致自信心不足的现象。

二、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缺乏自信心的主要原因

一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缺乏信心的根源是经济发展滞后。制约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差。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多距离较远,交通不便,信息不灵,与外界交流存在“先天”障碍,与沿海地区等一些边贸条件较好的地区无法相比。

二是基本生产条件差。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下,基本处于“看天气”的水平。

三是农民素质参差不齐。大多数农民文化水平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有限。一些受过教育的高素质农民出去打工,不愿意回来。第四,国家支持有限。改革之初,国家优先发展沿海和东部地区,政策和资金都向重点发展领域倾斜。其他地区自然得到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有限支持。

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和后天营养不良,经济发展滞后,与发达地区的差距逐渐扩大。但这种差距只能是资金和资源有限的追赶式发展,不可能实行跨越式发展。

三、一些建议

第一,加大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力度。

一方面,通过媒体大力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配套政策和财政支持,增强广大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

另一方面,农民很容易接受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当地的条件和实际,在各地建立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并大力宣传,用他们周围的模式进行示范和带动。

第二、加强农民培训。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民的素质决定了新农村建设的标准和进程。要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发展农村成人教育。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树立良好道德和先进思想,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满足农民文化需求。

第三,加大资金支持。

首先是利用财政支持资金,加快农村公路、水电、医药、能源等在短时间内易见成效的基础设施建设,让农民真正感受到新农村建设不是空谈,只是在他们身边。

其次,为化解县乡债务提供资金支持。解除烦恼,轻装上阵,你就有必胜的信心。

三是大力扶持主导产业。区域经济的发展潜力在于拥有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这不仅是区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来源。

第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从政策层面研究制定符合欠发达地区实际发展的保障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农田基础设施、村级组织建设等政策,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自主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第五,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方式方法。例如,鼓励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开展以农业合作为重点的跨区域合作。

一方面,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供应优质农产品,提供充足的粮食储备,保证粮食安全;

另一方面,发达地区先进的开发管理经验、资金和技术直接注入经济欠发达地区,将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这种合作可以在资源配置上互补,在利益机制上实现互利共赢。这样可以增强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信心,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篇18

一、主题简介

家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考察

二、活动日程

7月25日

参观孙家村农田

7月26日

至调查郭猛生态农业的发展

7月27日

至xx市盐都区顺雨生态养殖有限公司

7月28日

至大冈镇财政所

三、调查情况

1、调查背景

家乡近年来发展变化较大,新农村建设取得初步成果

2、调查目的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当前是个很热门的话题,然而身在象牙塔的我们,要开始学会走进社会,走进我们的农村,掌握最直观的信息,体验新思维新气象,丰富我们自己的视野。亲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亲近我们伟大的祖国。假期来了,我们何不利用暑假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一片叶子属于一个季节,我们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谁说意气风发,我们年少轻狂,经受不住暴雨的洗礼?谁说校园里的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走出校园,踏上社会,为自己书写一份满意的答卷。

因此我利用暑假时间和一些家乡的同学组队进行了暑期社会实践,我们的暑期实践因地制宜,深入农村去了解新农村建设。

3、调查对象

(1)7月25日参观孙家村农田

盐都区位于苏北黄海之滨,境内气候环境独特,为海洋性湿润气候,江苏“冷窝”,江淮气旋入海口,夏季冷暖空气交汇频繁,九、十月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水土资源丰富,成陆较晚,为黄淮海相沉积平原,盐渍型水稻土,速效钾含量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尤宜水稻种植。

很高兴来到大冈镇孙家村,充分感受到这里安定和谐的氛围。正值七月,田里水稻绿油油一片,长势尤为喜人。夏日里难得的舒爽天气,乡间清新的气息,给我们带来舒畅的心情。在这个面积不大,人口不多的小村庄里,处处展现欣欣向荣的景象。规整清洁的水泥道路贯穿村庄,路边紫薇花烂漫地开着,远方的树林间的微风带来丝丝清凉。

与该村书记及村主任的一番亲切朴实的谈话,让我们为该村近年来在行政体制和农业生产上取得的成就感到敬佩和高兴。

此行让我们真切地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真正可以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交通状况的改善,教育医疗住房条件的提高,农民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这一切的一切,给我们展现了发展中的中国农村的新形象,真的感觉不虚此行。

(2)7月26日至调查郭猛生态农业的发展

今年以来,xx市盐都区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优先资金投入,1至4月份,全区累计吸纳和投资6500万元,建设生态农业园项目5个,区、镇两级累计投入1600万元,用于生态农业项目园区内路桥、水电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招引生态农业项目创造良好的条件。

由江苏禾嘉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生态农业项目在郭猛农业示范园区成功签约。

该项目投资4000万元,租地400亩,征地7亩,将用两年左右时间,建成集名贵苗木、绿色果蔬、畜禽水产及餐饮娱乐、健身休闲、旅游观光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种养基地和旅游度假胜地。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千万元以上、利税超百万元,可为地方农民提供200多个就业岗位。

(3)7月27日至xx市盐都区顺雨生态养殖有限公司

一般鸡与鸡蛋都是采用米糠等一些饲料饲养这家公司引进外来技术以其独特的配方饲喂的地方草鸡,加上人工喂养的昆虫,其鸡肉肉质细嫩爽脆有弹性,汤质浓郁,鸡蛋蛋清粘稠,蛋黄饱满有弹性,口感清香,富含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已取得自己的品牌优势。工作人员带领我们来到了他们的养蝇房,还没进去就被一阵扑鼻的臭味所吓住了,捂住鼻子进去之后,就看到成千上万的苍蝇被养在一个个的纱盒子里面,康总对我们说:“这些苍蝇就是鸡的饲料来源之一,也是他们的饲养场有别于其他饲养场的特色。”可是大家就又有疑惑了,要说苍蝇是昆虫给鸡吃固然能加蛋白含量,但是苍蝇是有翅膀的是会飞的,那鸡怎么吃的呢?康总又再一次解决了我们的疑惑,他说:“鸡吃的实是这些苍蝇的幼虫”。

(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蝇蛆)。

(4)7月28日至大冈镇财政所“家电下乡”让大冈农民生活更精彩

在大冈镇文昌家电商城里,家电以旧换新的海报前,挤满了来自该镇各村居的农民,邻近兴化市安丰镇也有部分农民前来选购家电,他们细致地挑选着自己需要的电器,不时地合计着价格。据统计,“家电下乡”政策实施以来,大冈镇累积销售指定商品xx余件,已发放补偿资金达20余万元。

从大冈镇财政所负责人了解到,该镇经过深入的调研后,制定了“家电下乡”实施方案,加大宣传力度,将涉及优惠政策、补贴标准、申报程序的宣传资料发放到农民手中,使家电下乡“家喻户晓”。财政部门会同工商等相关部门,积极做好销售网点备案工作,认真执行中标价格,保障产品质量,强化售后服务。全力做好补贴资金的审核与兑付工作,提高补贴办理效率,补贴资金以“一折通”方式直发给购买农户,确保及时、全额发放到农民购买者手中。随着“家电下乡”的不断深入,指定商品种类的不断增多,产品限购台数的增加,最高限价的调整,富裕起来的农民可选购的商品也越来越多,大冈农民的生活将越来越精彩。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当前是个很热门的话题,然而身在象牙塔的我们,要开始学会走进社会,走进我们的农村,掌握最直观的信息,体验新思维新气象,丰富我们自己的视野。亲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亲近我们伟大的祖国。

4、调查方法或工具

实地观察、采访有关人员、上网查询资料

5、现状与问题分析

在这次活动中,农村的日新月异让我有了很大的触动。虽然我也生在农村,但是近一年的时间,家乡的变化确实很大。

相关政策不适合本村发展

比如我们在孙家村调查时,他们的党支部书记坦言有时国家的政策和规定并不是很适合自己村组织的现状,需要自己回来研究进行一些补充。

在实施“家电下乡”政策中,如何做好宣传工作,如何与百姓沟通。

农业生产技术落后:我们看到的生态养殖是一个成功的典范而有些地方生产技术相对落后。

6、解决方法:

(1)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

(2)加强基础,用科学的理论为生产铺平道路,科学生产发展生态经济

(3)加强头筹操作:协调各部门工作上下齐心

四、结语

通过这次实践我们了解到,新农村建设时是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面貌、提高农村的生活水平,而不是在某个小的方面修修补补、小打小闹。

家乡今年的成绩来源于管理优化、实事求是落实国家政策、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改进农业技术。

我们这次的社会实践对xx地区的新农村建设现状进行一些考察,掌握一些第一手资料,从而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这一举国上下都在积极实行的国策。通过这次新农村建设情况调查,我们可以对新农村建设有更深层次更全面的认识,因为通过我们自己的实践调查,可以补充仅仅在理论方面的了解,同时,我们对新农村建设理论的理解也会变得更加丰富,实在。另外,通过实地的走访调查,我们可以对目前江苏xx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现实状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这可以使得我们对家乡的了解,对新农村建设的落实情况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最后,我们也可以在调查中去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毕竟新农村建设起步也没太久,有很多它不成熟的地方,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调查情况去探索出一些问题并且加以分析,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篇19

一、调查基本情况

xx居委会,是xx镇比较大的一个居委会,耕地面积6500亩,户数1126户,人口5025人。虽然是居委会,但是居民主要从事花生、小麦、玉米种植为主和外出务工。本次调查,从居委会干部、居民2个层面展开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围绕农村基本情况、农户基本情况及村干部、居民对农村社区建设看法等方面。调查采用现场走访形式,对25户到小区安置、20户货币安置和20户没有拆迁安置的农户进行走访调查。

二、主要调查情况

1、居委会及居民基本情况

调查区域居民家庭平均人口为4.46人,宅基地平均面积为278m2,平均房屋面积为175m2。农民人均收入为元,农户平均年总收入为6.244万元,其中农业收入1.784万元,外出务工收入4.46万元,其他类型收入所占比例较小,对于以种植为主的居民,外出务工收入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2、参与社区建设意愿

从村干部、居民2个角度对当前农村参与社区建设的意愿进行了调查。村干部参与社区建设意愿调查结果见表1。村干部全部赞同进行农村社区建设,主要原因在于社区建设能够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同时也对社区建设中农民投入较大,社区居住后生活成本增加有所担忧。多数人赞同多层与高层相结合的住房建设模式,户型选择在120~160m2较为集中。对社区建设工作,居委会干部认为政府解决的关键问题依次为:居民就业、拆迁安置补偿政策、村组织建设、社区公共设施配套、社区建设规划、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农业生产问题等。调查中,居委会干部同时提出了做好群众工作、先建后拆及小区配套建设问题。

村民参与社区建设意愿调查结果是基本都赞同进行农村社区建设,这说明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民有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水平的需求,同时,这与村干部及各级政府部门的'宣传是分不开的。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农民对社区建设中投入较大、生活成本增加同样有所担忧。关于社区建设方面,他们最关注的问题依次为安置补偿问题、安置房分配、生活保障、入学就医、社区规划、农业生产。经调查发现,农民对安置补偿期望较高,而自身投入能力较低,有近90%的农户选择的投入能力为5万~8万元。

选择户型集中在120~160m2,但期望补偿金能够与购房投入相抵或有剩余,房款不足部分有近60%的农户选择贷款。关于安置补偿方式,居第一期共拆迁安置185户,102户选择到小区安置,63户选择货币安置,这63户主要是居委会其他地方有住房,还有选择和子女共同生活。社区建设中,农民希望得到政府帮助的方面依次为加大拆迁补偿力度、帮助农民就业、帮助农民贷款、健全公共设施。迁入社区后,农民最关注社区生活设施要配套,从事职业多数人选择外出务工、农业和商业。

三、调查结果分析

(1)、农民支持农村社区建设

调查发现农民认识到通过村庄整合进行农村社区建设,能够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实现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共享,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因而农民从中受益,这是农民支持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原因。随着农村经济发展,调查区域农民对该项工作已经形成了较为积极、正确的认识。

(2)、反映的问题比较集中

村干部、农民对社区建设工作提出的问题比较集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拆迁安置补偿问题。这是调查中农民最关注的问题,也是整个工作推进的核心问题。当前农民自身投入能力相对较低,资金筹措途径有限,普遍对拆迁安置中的投入有所担忧。制定政府、农民都能接受的安置补偿方案是实施农村社区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二是社区建设规划与设施配套问题。农民普遍关心定居点选择、住房建设模式以及社区设施配套等问题。对于住房建设多数人选择别墅住宅,房屋面积120~160m2较为集中。社区内农民希望水、气、电、网、路等生活设施齐全,入学就医等交通方便。

三是农民就业问题。迁居社区后,农民居住环境得到改善,拓宽农民收入来源,增加收入是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在实行土地流转经营的基础上,农民渴望得到更多就业机会。

四是生活成本增加。农民到社区居住后,水、电、气、等方面的支出增多,原有的庭院经济收入减少,再加上物业管理等费用,农民生活成本增加,害怕出现越动越穷的局面。

五是拆迁安置有关问题。这也是调查中农民比较关注的问题之一,很大一部分农民希望政府能够先建后拆,即先建好居住社区后,再进行拆迁。

(3)、农民对政府期望较高

农民对政府期望较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期望有较高的拆迁补偿资金,补偿资金能够与社区新建住房房款相抵,甚至有所剩余。但是从居一期拆迁安置的185户情况看,补偿金能够到小区安置的户数有92户,有近一半农民获得的补偿金是不够购买新建住房的,需要自身投入。

二是对新建社区条件要求较高,新建社区水、电、网、气、路等生活设施要齐全,并保证就医入学等交通便利。

三是在拆迁安置上,一大部分农民希望政府能做到先安置后拆迁。

四、结语

总之,社区建设可以解决耕地保护缺动力、工业化城镇化缺土地、农民增收缺渠道、城乡统筹缺抓手、深化体制改革缺平台等一系列问题。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时期,抓好农村社区建设对于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只要密切联系实际,积极借鉴已有的成功经验,周密部署,扎实推进,社区建设工作就一定能够做好。

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篇20

**村距**县城东38公里,300户,998口人,耕地面积9236亩,党的__届五中全会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劲东风吹到了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使这个昔日的革命老区焕发了勃勃生机,是什么原因使这个贫困的小山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又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启示?今后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县新农村建设?带着这个问题,近日我同县经科委和祥顺镇的政协委员,对**村几年来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调查。

一、把发展生产放在首位,增强农民和村集体的造血功能是新农村建设的治本之策;

经济发展不仅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而且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若村集体捉襟见肘、农民囊中羞涩新农村的建设就无从谈起。

**村原本旱田面积较大,种植的是传统的粮食作物,但由于**村的土壤结构、地势和传统粮食价格的低弥,致使农民增收缓慢,村集体经济脆弱。如何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是摆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面前的新的课题。于是村两委便动员群众将各家旱田地改为水田地种植经济效益较好的水稻。光说种,水哪来?技术谁会?谁敢先吃这第一只螃蟹?于是,村两委在秋收后首先组织党员干部、有积极性的部分农户和干部的亲属做示范。把旱田率先改成水田,并新修了水渠把西北河水引到地边作为灌溉之用。另外,利用冬闲的时间请县、镇的农业专家来村里讲授水稻种植的技术和田间管理的方法、技巧。通过几年的示范、带动和辐射,先改地的农户得到了甜头,其他农户也消除了疑虑,便纷纷改地,截止到20xx年**村所有能够适宜种植水稻的地块均改成了水田,面积以达745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80%以上。水稻调优调绿达到97%,水稻种植技术标准不断提高,中棚育秧达到90%。

二、发挥村两委班子的主导作用,凝心聚力促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活力之源;

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拽,若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村两委班子和一支能干事的干部队伍新农村建设就是无本之木。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在农村普遍推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是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

**村两委班子首先从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实行了点题公开的村务公开制度,群众关心什么就公开什么,群众要求公开什么就及时公开什么,使村务公开变单向式为互动式,由原来的公开什么看什么,变为想看什么有什么。紧紧抓住还权于民这条主线,有效解决了谁来掌权、为谁掌权、怎样掌权等关键问题,找到了一个从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转变的支点,有力推动全村基层民主建设。全村在原有的村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制定了符合全村实际情况,具有本村特色的村务管理制度。按照公开、公正、民主、科学的管理原则,对村务进行严格规范、严格操作。全村的各项村务工作都由两委和广大村民代表集体商定。同时还建设宣传栏接受民众的监督。每季度按公布要求、公布内容进行村务公开活动,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村进一步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各项制度,规范村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间和程序,规范村级事务民主决策的事项、形式和程序,建立健全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完善民主评议村干部工作制度,克服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中的主观随意性,推动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不断深入,同时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所以在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中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

三、依靠政策、争取国家支持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在20xx年全国税费改革之后,国家对三农日益关注,首先是免除了农民延续历朝历代几千年的赋税,并逐步取消了以往的乡统筹、村提留、两工、建勤费等收费,与此同时,还相继出台了对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柴油补贴、打井补贴、大棚补贴、秋翻地补贴等等一系列的惠农政策,这一方面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另一方面促进了农民发展生产极性的提高,这也使得广大**村的父老乡亲敢放开手脚、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了。党的政策这么好,我们没有理由不把自己的日子过的更红火,我们不仅要脱贫,我们还要致富,这是淳朴**人的铮铮誓言。村两委班子和群众一道通过对本村的实际情况的客观分析和准确定位,果断提出了抢抓机遇、调整结构、拓宽渠道、乘势发展的经济发展思路。在社会保障事业方面,为了能让村民的生活得到保障,**村通过宣传使越来越多的村民自愿自主地参加了各类社会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他们享受到了社会保障事业的`保障性和优越性。据统计,全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村民共计950位,占总人口数95%。在义务教育方面,**村入学儿童享受九年制度义务教育率为100%。同时**村紧紧抓住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时机,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县的惠农政策,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撑。

四、从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抓手是新农村建设的务实之举;

党的__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是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重大决策,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同时也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具体体现。**县祥顺镇**村必将成为千万个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建设的梭影和典范。勤劳、质朴的**村人民正在党的政策指引下,不断发扬超越自我、争创一流的精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进!

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篇21

前言:

党的__届五中全会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而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同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其目标和要求是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此我对海南省万宁市东兴村做了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调查,现就调查结果做以下分析报告。

一:政策效果

(一) 村容村貌有了新变化。以前村里的路都是土路,凹凸不平。总之是怎么走都不舒服,骑车就更不要提了。那时侯村里养鸡的特别多,每条巷都堆着满巷的鸡粪,一到夏天更是苍蝇漫天,臭气熏天。还有随意堆放的垃圾堆。每天都呼吸着混杂着各种味道的空气。还有墙上那各式各样小孩们的“涂鸦作品”。

而如今,在全国范围建设新农村的总动员下,通过环境整治,目前各村主干道路基本上达到道路的硬化、村庄的绿化、河道的净化、路灯的亮化以及断墙残壁的拆除,彻底改变了农村的“脏、乱、差”现象,卫生保洁制度的健全,使环境卫生得到长效管理机制的保障,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二) 群众环保意识有了新提高。通过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群众不但对庭院卫

生意识有了转变,对公共卫生也有了讲究,树立起讲卫生、美环境的新意识,形成“人人讲文明、个个爱清洁、户户讲卫生”的良好氛围。现在垃圾不随处乱扔,家禽的粪便也不随处乱倒,都有了统一的安排和处理。现在到哪都是干干净净的水泥地,让人的心情也十分的舒畅。

(三)

物质生活得到新突破。以前农村人就只会守着那一亩三分地过日子,吃穿用都很简单随便,只要不饿着肚子,不冻着就很满足了。而如今在中国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农民也意识到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物质水平,开始不断寻求致富的道路。现在我们村里不仅发展了养殖业,还有很多小型的铁厂,煤厂等厂矿,同时给一大批的妇女门提供了就业岗位,现在每家都是两个人在赚钱,手里的钱多了,物质生活便有了提高,每天来村里卖东西的多的犹如赶集似的.。什么饺子,鱼,鸡之类以前只能在过年吃上的东西现在随时都可以吃了。穿衣服也开始追求起名牌来。用的就更不用说了,什么电热锅,微波炉之类都上了农民的锅台。

(四)

精神文明建设得到新发展。物质生活上去了,精神生活也随着提高了,以前一到秋收后,不论大人小孩,都是在赌博。现在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夏天晚上在大队部跳舞,冬天则是扭秧歌,不仅扭正了村里的风气,还愉悦了每个村民的身心。

(五)

团结协作精神有了新转变。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群策群力,齐动手,齐出工,做了大量的工作。集体出资和群众集资紧密结合,全村上下拧成一股绳,团结协作精神得到进一步发挥。村领导还坚持把宣传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先导工程来抓,组织乡村干部深入一线,以对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充分利用会议、横幅、标语、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形式,宣传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

二:存在问题:

(一)

宣传发动工作不够深入,群众认识不到位。主要是宣传的力度和广度不够,再加上当

前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没有具体的标准,从而导致于少数村干部在认识上存在偏颇,误认为只要搞好村庄规划,建成小康新村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还未正确看待,有的认为这是政府的“形象工程”,领导的“面子工程”,误认为又要搞创建,又要搞验收。

(二)

村级积累薄弱,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配套资金大多要靠地方财政投入,而乡村两级财力有限,有的还背着沉重的农村债务(如普九欠债、历年欠款),有的村连村干部工资也难以正常兑现),部分解决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但仍然捉襟见肘,特别是诸如公共服务与活动陈地建设就没有列入发展规划。

(三)

劳动力转移滞后,农民难以“洗脚上岸”。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农民工转移培训和农民知识化工程,培养了一批适应进城务工的新型农民。但其效果仍然很不明显,所从事的主要行业依然是从事简单劳动的建筑小工、家政服务和制造行业,而且外出务工人员年龄参差不齐,大至60岁,小至15、6岁,究其原因还是现行农民知识化工程不贴近农村,不贴近农民,与农民的需求造成了脱节,因此培育新型农民任重道远。

(四)

农村公共文化事业严重“贫血”,塑造新风貌困难重重。在调研中我发现,农村电话、手机、广播、电视覆盖率虽然较高,但农村科技培训和文化生活相对脆弱,许多设施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使农村文化活动停留在自发的、散乱的、无组织状态,难以发展壮大。再加上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农村基本上在家的是儿童和老人,少数人仍沉迷于“赌码”等陈旧的习气主,难以跟上现代文明。

(五)

村干部队伍不稳,后顾之忧难以解决。年轻农民多数外出务工,村里仅有的几个年轻党员主要是复员退伍军人,存在后继乏人的问题。村干部待遇比较值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积极性,村组干部缺乏必要的保障,既担心退下来后遭他人打击报复,又没有养老等社会保障,年轻的村干部想外出务工、想打工致富心切。

三:对策建议

如何调动和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如何引导农民群众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结合对我村的调研,我提出几点肤浅的看法和思路:

(一)

加强村级班子组织建设,提高村级班子凝聚力。一是要从农村党员中选拔政治觉悟高、致富本领强的党员干部担任主职领导。在对我村调研中我了解到,本村之所以班子比较团结、有战斗力和凝聚力,在群众中有威信,关键是有一个好的“班长”,村党支部书记在村组合并前就是我村的当家人,是全县第六届专业技术人才,不仅在群众中有威信,更重要的是能够为农民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技术和服务。二是要过基层组织“五好”创建等活动载体,完善村级党组织制度建设,在农村乡土能人、经营人才中发展党员,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三是要关爱村组干部,建议多方筹资建立养老保险基金和年老生活补助制度,解除村组干部的后顾之忧,稳定农村干部队伍。

(二)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着重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继续采取对上争取、多方筹资的办法,争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推进包括末级渠系、农村能源、田间道路、土地平整等基础设施建设;要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在巩固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成果,全面创新农村公益性服务机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现有农村科技服务设施功能,积极探索与农业科研单位和院校的合作,引进适合本地自然资源的“三新”(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项目,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要围绕全县农业“34111”工程,大力发展农村中介协会组织,增强带动、辐射能力,网络更多的农户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就是要围绕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不断拓展增收空间。要引导农民群众利用现有资源优势与条件,把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支撑;要继续发展打工经济,关键在于建立健全外出务工的服务网络,为外出务工农民提供法律救助、信息服务、转移培训,为打工经济创造宽松的环境和条件;要结合落实中央农村政策、建设节约型社会,落实惠农政策增收、强化农资市场监管增收、科技增收、抗灾增收、节本增效增收等综合措施,不断拓展农民增收的渠道和来源。

(三)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建设小康新村。要坚持规划先行、试点示范、分步推进的原则,引导有条件的农民在规划区内通过整理集聚、拆旧建新、移民迁建等途径,开展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搞好配套设施建设,搞好村庄绿化美化和环境卫生,不断提高居住环境。要开展扶贫开发、巩固农村义务教育和新型合作医疗成果、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农民群众养老等社会保障,不断提高生活质量。要注重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救助体系建设,关注弱势群体,实现共同致富。

(四)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新型农民。首先,是要加强农民群众的教育、宣传与引导,解决好农民群众的认识问题。其次,是要增强农民致富的本领,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培育尽量多的农村种养大户、乡土能人,提高农民群众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综合素质。第三,是要围绕精神文明建设,培育综合素质较高的新型农民。通过农民培训、加强文化等基础设施和阵地建设,开展农村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构建和谐农村。

(五)

推进民主管理,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一是规范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保障群众“四权”。二是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民主理财制度、村级财务依法委托乡镇管理制度,健全“一事一议”制度,探索“联户议事”、“联组议事”、“联村议事”等农村事务决策的议事新形式,把权利交给人民群众,真正做到事由民理、家由民当。三是各级干部要转变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巩固送政务下乡成果,强化农村公益性事业服务的质效,提供能够满足农民群众实际需求的实实在在的便民、惠民服务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该调查发现,当今社会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是越开越快。这是我国政策及国情所决定的。我希望在这个步伐下,新农村人民应该保持着自己正确的民生和民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新农村建设能否发展好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由于我的调查是口头形式的,所以没有统计出详细的数据,该报告只是反映了调查中出现的问题和好的方面,故不能作为有力结论。

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篇22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一、教育问题不容忽视。

在农村,可以说教育问题仍然是一个大问题

1、费用大。从三年前农村中就开始执行两免一补政策,即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段家庭贫困学生实施“两免一补”(免费提供教科书,免收杂费,逐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这是又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的好政策。可是就在我们的身边,乱收费现象,仍然时有发生。费用大就会导致困难学生上不起学,从而会造成人才流失。这对于国家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而且不可估计的损失。

2、水平低,打工成为一种流行。就我走访调查的农民来看,居民的教育程度普通偏低,而且低得叫人痛心。就连九年义务教育也成问题。许多青少年甚至时儿童在外打工,而这些童工们的工资最高者每月拿不到1000元,除去生活费及其它费用,有的连回家的路费也赚不到;而21至40岁的'100人中有超过60%的人出门打工在外,没有文化,没有技术的他们几乎所有的人都靠出卖苦力赚钱,而且是加班加点地干,省吃俭用地过。真正能赚到的钱少得可怜;甚至,有不少40岁以上的农民也赶着外出打工。在农村,外出打工似乎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二、农村污染浪费问题

农民收入低、受教育水平有限,这就很有可能造成一连串的连锁式反映。农民收入低对于一些化肥之类的农用物品就没有钱去买好的选优的,而受教育水平有限,在农民中,小农意识很有可能膨胀,自私、浪费、环境污染等为题也就随之而来。面对这样的情况,还谈什么“新农村建设”呢,又何来和谐社会?

三、农民的就医问题

农民就医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的问题。我认为应当赶快解决这一问题。,农民就医难主要表现在很多家庭看不起病,还有很多家庭因病致贫,或者因病返贫。对此,各级政府也做了很大的工作和努力,也确实加大了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定好位,找准位置,使其真正起到初级医疗卫生保健的功能;

第二、要建立农民看病的统筹制度,对于一些特困患者,政府应该考虑解决部分款项,减免他们的就医负担,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第三、要进一步改善农村医疗条件、提高农村医疗水平,可以选派一些有培养前途的高考分数较低的高中毕业生送医学院校进行培养,入学前与他们签定合同,毕业后回农村基层卫生院工作。有条件的县、市医院还可以定期为农村培养实用性医疗人才,进一步充实农村医疗队伍;

第四、要增强责任感,进一步关注农民兄弟的身体健康,有条件、有优势的医院和医护人员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地开展各种有利于农民就医的活动。

四、对于调查报告中的一些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1、对于政府部门,要注意选拔人才和任用人才的方法,做到任人唯贤,举才适用。政府部门应该坚决避免搞重复建设、形象工程,杜绝照搬照抄,应根据当地情况结合当地居民的意志,真心真意地位农民办好事、办实事。坚决不乱收费、乱摊派。充分调动居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

2、宣传部门,应该切实走进农民内部,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并及时把国家的政策、方针传达给农民,这样不但可以增加农民对国家对政府的信任,还可以有效地对当地的干部进行监督。

3、规划部门做好相应的规划工作,避免重复建设。

4、积极普及农民的法律知识,让广大农民群众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新农村”建设可谓任重道远,但是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光荣领导下,在中央领导人的关怀下,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带动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因此,我坚信,“新农村”建设,指日可待!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