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考研意向的调查报告(通用七篇)

关于大学生考研意向的调查报告(精选7篇)

关于大学生考研意向的调查报告 篇1

一、地域选择VS医院选择

对医学类毕业生的要求,不仅具体专业之间存在差别,而且地区性的差别也比较大,这与经济的发达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和城市对毕业生的需求反而越小,这主要是因为经济发达地区的医疗事业起步早,发展比较成熟稳定,特别是这些城市的公立医院,基本上都是人才饱和。而中小城市因为医疗事业正处于不断进步发展的阶段,对人才的需求量则相对较大。

很多医学界人士认为,医科类毕业生就业时不要局限于自己的求职范围。大城市的公立医院条件虽好,发展空间大,但因为进人少且要求高,应聘者多,竞争激烈,成功的难度系数比较大。而民营医院也不错,遍地开花,正处在上升发展的阶段,能够提供更多的职位,待遇方面也比较灵活,更加市场化。毕业生去民营医院就业,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就业渠道。

此外,许多中、小城市非常需要医学类人才,到这些地方寻求发展未必比留在大城市差。也许年轻的毕业生在中、小城市更易发挥自身才干,开创自己的事业。

二、医学行业:待遇不等

从待遇方面来看,由于资历和经验的影响,不同层次医学类人才的收入也各不相同。据有关资料统计,只有不到1%的资深、权威医生的月收入可以达到5万元以上,大约不到5%的医生月收入在1万元到5万元之间,约20%左右的医生月收入是3000元到1万元之间,大多数的医生月收入3000元左右,而刚开始工作的新人的工资待遇则相差不大,大概在1000元/月到20__元/月之间。

从事医学行业的新人,其职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实践。规模较小的医院可能没有大医院那么好的培训条件,但可以让新人有更多实际操作的机会,即使只是观摩,对于丰富新人的经验、启迪新人的思维都有很好的帮助。只有自身实力提升了,职业发展的空间才可能有进一步的提升。

三、药学行业:前景看好

近几年来,在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下,我国的药学事业发展迅速,制药业发展态势良好,研制出了一系列获得国际市场认可的新药,外国知名企业也纷至沓来,与我国制药企业合作办厂,整个制药业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

制药业腾飞式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对药学人才的需求。有消息表明,今年药学专业的研究生就业率高达99%。据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院就业工作负责人介绍,近几年。上述几所学校的研究生就业率接近100%,总体供需比达到1∶3~l∶4。例如,沈阳药科大学的药物市场营销研究生的供需比为l∶7,而药物制剂、天然药物化学等专业的研究生供需比甚至达到1∶10。

药学类学生毕业后从事的相关工作包括:

科研人员——在研究所、药厂的研究部门从事药物研发;

医院药剂师——在医院药剂科从事制剂、质检、临床药学等工作;

药检人员——在药检所从事药物的质量鉴定和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的工作;

公司职员——在医药贸易公司或制药企业从事药品生产、流通及贸易工作。

其中,从事药品开发、研究的职业,对专业能力的要求非常高,相应的,对毕业生学历等各方面的要求也比较高。从事生产质量保证等工作,对学历的要求虽然不是很高,但对相关专业知识的要求也是很严格的。相较之下,从事销售工作专业要求要低一些,用人单位更看重毕业生的销售能力。

四、新兴行业,前景广阔

1.营养保健师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意识到营养配餐的重要,营养配餐师也逐渐成为社会的新宠。在互联网上搜索“营养保健师”,会跳出若干闪烁着诱人字眼的网页:新职业,年薪10万元,朝阳产业等等。的确,近两年,营养保健师已成为日渐受到人们关注的新职业。

据了解,我国即将出台的《国民营养条例》规定,各大医院、集体用餐单位、所有幼儿园和学校、社区都要配备营养保健师。《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也明确规定,今后的营养保健品推销工作应由营养保健师担任,而不是推销员。由此看来,营养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就业前景一片光明。

2.私人医生

在国外,私人医生是一种很普遍的职业,收入颇高,受人尊重。在国内。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观念的更新,作为职业的私人医生也渐新浮出水面。

私人医生最重要的职责之一就是帮助人们预防疾病,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达到健康的目的。通过预防措施大大降低人们患病的机率,对病患者提供便捷和经济的就医服务。一系列的职业优势,让私人医生赢得就业市场的追捧和青睐,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一项城市“私人医生”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人群对“私人医生”的需求比较高,家庭医生高级服务前景广阔。

3.护理师

由于市场需求较大,各类学校中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一直很好,就业层面也较高,甚至有医院直接到学校“预定”毕业生。

护理职业一直是国际上地位较高、薪水丰厚的职业之一,而护理人才又是国际紧缺的人才之一。目前,国内很多大中城市的医院都开设有涉外门诊,一些合资医院以及“洋”医院更是如雨后春笋一般扎根北京、上海等地。

如果护理学人才在具备护理学、护理人际沟通、护理礼仪等专业知识外,还能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那么就业选择面将更为宽广,可以从事在华的涉外医护服务、国际技术合作交流和资料传递等。

4.口腔医生

口腔医生,是社会紧缺的专业人才。国际上公认的口腔医生与人口的比例应为l∶20__,而我国口腔医生与人口的比例高达1∶40000。在我国,现有2.5万左右的口腔医生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社会急需口腔医生。

口腔医生的就业领域较宽,既可在大医院从事口腔工作,也可私人开设诊所,甚至可在美容院从事相关的面部整容、美容工作。毕业于正规医学院校并接受了严格培训的口腔医生,容易在行业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在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自己也能获得较丰厚的回报。

就目前来说,一些大医院口腔科医生的月收入在万元以上,如果是私人开设诊所,收入会更为可观。口腔医学在我国还有相当广阔的发展空间,选择口腔医生作为未来的职业是合乎时代发展潮流的,口腔医生的明天是非常光明的。

五、总的来说,医学类专业研究生毕业去向有以下几类:

1.基础医药类专业毕业生主要分配到高等院校和医学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医学实验研究等工作。

2.预防医学类专业毕业生主要分配到医疗防预部门和卫生检验部门,从事疾病预防、食品卫生检验和管理等工作。

3.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专业毕业生主要分配到各级医院,从事诊治和研究等工作,也可到医学高校从事教学工作。

4.中医学类专业毕业生主要分配到各级中医医院、各部门医院和康复医院,从事诊治和科研工作,也可到中医学院从事教学工作。

5.法医学类专业毕业生主要分配到各级公安、检查机关,从事法医学鉴定及有关研究工作。

6.药学类专业毕业生主要分配到制药厂和医药研究所,从事各类药物开发、研究、生产质量保证和合理用药等方面的工作。

关于大学生考研意向的调查报告 篇2

一、个人资料:

姓名:

性别:男

年龄:23岁

家庭住址:

所在学校及学院:

班级及专业:建2班

学号:

联系地址:

二、目标考研

不知不觉,我已经是大三的学生了。不久的将来我即将面临毕业,但我却不知道今后的道路该怎样走。 这两年经济状况不好,大学生就业难成了家长和我们最担心的事情。前段时间我去看了一场省里的双选会,人山人海,到处都是拿着简历求职的毕业生。‘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想到辛苦读书四年还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我真的有点害怕。父母希望我继续深造,他们觉得读研能提高学历,光宗耀祖;可是我又担心三年后研究生的就业形势也不乐观。我很矛盾,也很犹豫。更何况这个选择本身就可能对人生及发展起决定作用。于是,很多人站在这个人生重要的十字路口,不断地问自己:未来的路,我该怎么走?是向左走,直接投身六百万的大学生就业大军,在社会实践中证明自己的价值?还是向右走,在提升自身能力和拓宽发展平台等方面积蓄力量?带着家长殷切的期望,老师们善意的祝福和自己追求更高,更强的心,从大二时起便开始为考研做着复习准备。

三、考研规划

考研必须是打有准备的仗,目标坚定,准备充分才能一战而胜!

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树立职业规划的意识

成功人士与非成功人士的区别往往就在于成功人士始终有强烈的规划意识,自觉自主地进行职业规划。哈佛大学的爱德华·班菲德(Edwant·Barfield)博士对美国社会进步动力的研究发现,那些成功的人往往都是有长期时间观念的人。他们在做每天、每周、每月活动规划时,都会用长期的观点去考量。他们会规划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未来计划。他们分配资源或做决策都是基于他们预期自己在几年后的地位而定。这一研究成果,不仅仅对于刚刚跨入社会的职场人士,而且对于考研一族,都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如果我们参加工作或者决定考研前,缺乏职业规划的意识,并且从来没有对自己未来进行过长远规划,从来没有针对自己的理想和规划来选择自己适合的职业和岗位,那么很可能等我们到了30岁,仍然没有形成自己的真正专长和大三,是目前我们大学生做出职业选择的重要转折时期。因为临近毕业,并且耳闻目睹师兄师姐们在就业或者考研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和努力,

大二时起我就对自己的前途和职业理想产生关注。一方面,对自己的前途充满期待,准备摩拳擦掌大展宏图;但另一方面,又由于涉世未深,也会为前进途中含有的太多不确定因素而感到迷茫,甚至是恐慌。 摆在大学生面前的通常有四条路:就业、考研、出国和创业,而就业和考研几乎是绝大部分同学都会列入考虑范畴的两类出路。尽管就业和考研最终都是为了在事业和职业发展中有所收获,可以说是殊途同归,但在特定的时间要对两条道路进行取舍,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对自己的准确定位,到那时候,我们将会面临在现有岗位继续下去出路不大,重新转行又要花费很大力气和付出巨大机会成本的尴尬境地。

(二)进行准确的自我认知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高考以及研究生入学考试往往被喻为中国学生人生中意义最重大的两次试。高考时,对自己的职业目标是不明确的,不知道自己喜欢学什么、适合学什么,对社会的了解也很有限,因此这个阶段很难形成明确清晰的职业规划,高考志愿的选择也由家长代劳。但是,经过四年的本科专业学习,甚至还有几年的工作实践经历,在对自己以及社会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后,很多学生往往能够自主地对考研的专业和学校进行选择。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苦恼就在于选择考研的专业时过多参考了家人和朋友的'意见,而忽略了聆听自己的心声,明明了解自我对专业的态度、需求以及个人的性格特点,却不能坚持内心的需要。尽管他学的专业比较热门,但做自己没有兴趣的事情只会事倍功半,无法释放出自己所有的潜力,甚至还有可能是一事无成。假若在面临抉择时,能坚持自己的信念,或许会是另一种结局。因为,只有你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性格特征,不同倾向的人往往有不同的行为表现模式,其潜在的职业发展方向也大不相同。选择考研还是就业?我们要分析考研和就业两大发展方向是否与自我认知相匹配。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职业规划最重要的理念之一就是职业选择和职业规划要做到“人职匹配”。如果我们所选择的职业正好需要使用自己所偏好的性格和行为倾向,那我们就更容易得心应手、轻松愉快、富有成就;反之则会不适应、困难重重,给个人的发展和组织造成影响。在现今的职场中,因“性格与职业”的选择发生错位而导致职业失败,已逐渐成为职场人士面临的越来越严峻的问题。从心理学的意义上看,性格本身并无好坏之分;但从人的职业发展来看,性格类型与职业类型的匹配度,却很可能决定了事业的成功与否。例如像我这样外向、喜好社交的性格,可能更擅长从事那些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倾向于在组织或团队中充当沟通和协调的角色;而内向、喜欢研究的性格,可能更擅长对科学或文化知识进行研究和探索的工作,倾向于用理性和分析来处理问题。怎样才能让你的“个性”成为职业发展的导航者,关键在于能否正确评估自己的性格和行为模式,以及了解“性格与职业定位”之间的关联性,并进行准确而有效的职业定位。

Google(谷歌)公司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博士说,每个人都应了解自己的兴趣、激情和能力,并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兴趣是人们对特定的事物、活动及对象所产生的积极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它是一种无形的动力,不仅对人们正在从事的事情、活动、项目或工作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还为将来可能开展的事情、活动、项目或工作做好积极的准备。如果我们选择汉语言文字学这个专业作为考研的专业目标,不仅仅是因为容易考取或者容易就业等外在的吸引力,更是因为自己内心对这个专业的喜好和兴趣,那么我们就能保持长久的学习和研究热情,也容易取得良好的学习和研究效果;

如果我们选择在生物制药企业担任研发人员,不仅仅是因为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薪酬待遇,更是因为喜好研发工作的挑战性和创新性,那么我们才能忍耐一次次失败再失败的寂寞和枯燥。也就是说,只有当我们对某个职业和专业领域感兴趣,并具备足够的能力来胜任时,我们才能学会享受学习、享受工作、享受成功。

(三)加强对社会需求的充分了解

职业是社会分工的结果,因此某类职业的发展前景不仅仅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间接相关,还和这类职业与社会需求的供需情况直接相关。同时,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还促生了许多新兴行业,我们只有保持关注社会需求的高度敏感性,才能及时把握机会。像会展策划师这一新兴职业,就是随着中国经济的飞跃发展以及对外交流的迅速扩展而应运而生的,它的工作范畴涵盖了会展项目的市场调研,进行项目立项、招商、招展、预算与运营管理等方案的策划,项目销售以及现场运营管理等,是一个对综合素质要求很高的行业。像市场营销、工程管理,乃至衍生出的做布景的美术设计,做文案的中文、新闻,做广告、搞招商的广告学等专业的人士,都有可能凭着悟性和整合能力分一杯羹。

(四)保持坚持不懈的恒心

无论考研还是就业,我们都要保持一颗坚持不懈的恒心,因为任何一条道路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前进的途中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能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能不能顺利地实施职业规划,关键就在于能不能做到坚持。有些人在考研的最后攻坚阶段,因为对自己没有信心,对专业没有把握,就贸然放弃了考试,结果可能造成终身遗憾;有些人在工作初期因为受到一些小挫折、小委屈,就认为工作不适合自己,这样反反复复地换了好几份工作,最终可能一事无成。梦想离成功往往一步之遥,这一步就是坚持。美国的成功学大师安东尼?罗宾斯曾经提出过一个成功的万能公式:成功=明确目标+详细计划+马上行动+检查修正+坚持到底。从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出,我们要想成功,除了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和详细的计划之外,坚持是最终的一个关键因素。考研还是就业,这也许是一个很让人为难的选择,但只要我们拥有职业规划的意识、具备认识自我和认识社会的慧眼,同时加上永不懈怠的努力,任何困难相信都能迎刃而解。

关于大学生考研意向的调查报告 篇3

为了了解同学们的选择以及他们对考研与就业的一些看法,我们一组六人就“大学生考研与就业选择问题”于第十三周在我们校展开了问卷调查。被调查者涉及各个年级,各个专业。通过这次问卷调查我们大致了解到了我们学校学生对考研与就业的选择,以及相关的一些看法,结果如下:

(1)在这次问卷调查中,有53.3%是大三学生,18.3%是大一学生,16.7%是大四学生,11.7%是大二学生;

(2)被调查者中,有58.4%的学生选择就业,18.3%的学生选择考研,剩余23.3%的学生还没有确定;而,选择就业的原因中,有53.8%的人是想尽快自力更生;选择考研的原因中,有54.5%的人是认为考研有利于更好的工作;9.1%的人则是因为父母心愿;

(3)被调查者中,有40%的人认为就业形势有点严峻,但比其他低学历人群要容易;有58%的人认为就业形势严峻或十分严峻

(4)被调查者中,有27.3%的人选择职业时乐于从事挑战性强,成长空间大的工作;有22.7%的人选择稳定的工作,也有22.7%的人选择高收入的工作,仅1.1%的人选择体面的工作;

(5)被调查者中,有68.1%的学生做过职业规划,但认为对就业的指导作用不大;19.1%的学生没有做过,认为没有实际意义;有12.8%的学生做过,且认为职业规划有重要依据;

(6)被调查者中,问及就业准备时,有27.9%的学生很茫然,觉得自己的就业竞争力没有明显优势,处于困惑和无奈之中,或者是还没有做任何准备,认为“车到山前必有路”;有49.5%的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参加各种职业培训,拿到了若干职业技能证书;或者是多方寻求实习机会,弥补经验不足的缺陷,增强求职的自信;关注社会就业市场动态,随时调整自己的就业策略;有10.8%的人更新了就业观念,不去参与一些热门职位的竞争,准备相应政府号召,去社会底层锻炼;

(7)选择考研的学生中,72.8%的人是现在大二大三的学生;81.8%的人对考研已有了大概的学习计划,剩余的18.2%还没有准备;

(8)选择考研的学生中,有72.7%的人对研究生就业不太了解或不了解;

从上面的结果,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有将近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已经就“大学生考研与就业选择问题”做出了属于自己的选择。而且,很明显,接近六成的同学都是选择大学毕业后就业的,而选择考研的只有近两成的学生,剩余的`是摇摆不定,还不知道该何去何从的人。

在实施问卷调查时,我们发现,比较明确自己的选择的就是大三的学生。当给我们的同学递上调查表时,只有在年级一栏在大三这一选项打勾的同学可以快速的完成的我们的问卷,而大二尤其是大一的同学,则还要深思熟虑,犹豫许久。在这里,我们一组人对我们的同学们的耐心配合和认真对待表示深深的感谢。

针对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得出的上述结果,我们把选择就业理由归纳为:最简单的理由:考研太苦。

最有眼光的理由:在经历了十几年的读书生活以后,走向社会实践一番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最现实的理由:有过工作经验后,学习比目前的直升会更有针对性,最有经济头脑的理由:考研是需要成本的,即使能够上研,还是要付出机会成本,因为两三年的时间可以做很多事情,而毕业后面临的就业压力是一样的。

最无奈的理由:有一大笔上大学的欠款要还,而考研需要更多的投资。

考研理由归纳如下:

最直接的理由:为了高学历,容易找到好工作,本科生的薪水太少了,一个月薪水还买不到一平方米的房子。

最有挑战性的理由:考研只是一种尝试。

最现实的理由:学校级别不高,自己平时表现平平,本科生找工作难,考研积累资本。

最没有主见的理由:考研已成为一种潮流,别人都考,我也跟着考。

最避世的理由:找工作难,社会复杂,通过考研继续享受校园生活。

无论是先考研,还是先就业,都各有利弊,不能一概而论。如果你是学工科的,理论和实践都搞得不错,那么工作应该不难找,所以考研没有太大的必要。如果你是学实践型经济类学科的,如会计、国贸等,本科学的理论在实践中应该够用了,去社会上锻炼比在学校学理论要好的多,所以考研也没什么必要。如果你是学理论型学科的,那么考研还是一条比较好的选择。总的说来,如果你在毕业后能直接去你想去的行业,则应先就业;若你估计将来只能进一个很没有前途的行业,待遇也很差,那你还是先考研为好!有条件考研还是在学校直接考研为好。因为有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优势。从某种意义上说,考研是一次成年人的考试。从做出这个选择的开始,就要明白地为自己的将来负责。大学生其实不管是选择考研还是就业,未来都充满不确定性,都有风险。在面临选择的时候,最关键的是自己要有清晰的职业规划。现在的用人单位,除了像高校或者科研单位对学历有较高的要求以外,其他用人单位越来越强调实践经验,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力。而考研只是提高了学历水平,并不代表着实践能力也提高了。所以,并不是学历越高就越好,考不考研,重要的是要根据自身情况,做好职业规划,树立人生目标,然后再根据实现目标的需要,选择是否考研。

到底是先考研还是先就业,见仁见智。不过,无论是选择考研还是就业,首先都要从自身情况出发,理性地选择,不要盲目地跟风。考研之前一定要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考研?是找不到工作而考研,还是想深入研究专业而考研,或者是其他原因。如果想通过考研逃避就业压力,就是不现实的。一旦决定考研,首先要对考研的各个流程熟练掌握。不过,考研还是就业也要根据大环境,如果大环境对就业有利,不如先就业。人生时时刻刻都在选择。人生的每个选择并非一定都是正确答案,这是一个动态博弈的过程。不同的人做出相同的选择,付出不同努力会有不同结果。真正的问题不在你做了哪种选择,而是你做了选择后如何去做。如果没有行动,那么一切思考都是空想。无论是哪条路,只要肯付出,都走得通。无论哪条路,不肯付出努力,都走不通。

结束语

社会实践是结束了,但是我们的选择还在继续,希望我们大学生不管选择就业还是考研,现在都踏踏实实努力做好准备,因为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严寒过后是春天,何不轻松地踏上征程,去实现自己的选择。

关于大学生考研意向的调查报告 篇4

摘要:

自20__年以来,考研大潮一浪高于一浪,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今天,考研已成为大多数学生的首选,他们一部分是为了更好的就业,一部分是为了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总而言之,考研这个话题已经深入到大学生的群体中,因此特调查了百位大学生对考研问题的看法以及对考研的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

大学生、毕业、考研、就业

引言:

随着中国高校的不断扩招,在学生少学校多的今天,大学生已经不足为奇了,更没有15年前那么的珍贵。俗话说的好“物以稀为贵”,15年前大学生毕业包分配,考上大学就等于终身不用愁工作了,幸福美好的生活随着大学生活的到来而相继来临。可惜那样的时光很短暂,时下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千军万马趟过独木桥,却没有换来一份满意的工作和收入。中国大学精英式的教育因大量扩招和商业需要而从此变了味,为此,从20__年开始考研究生成了广大大学生的首选之路,尤其是我们这些普通的本科生们。那么如今的我们到底该何去何从呢?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该做出何种抉择呢?是继续深造还是面对现实?

调查对象:

100位大学生

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

1、对考研的认识和了解、是否有考研的打算、考研的价值。

2、考研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考研的动力和阻力分别是什么。

3、考研专业和学校的选择如何、考研的复习情况如何等等。

调查结果:

部分调查结果明细

调查结果分析:

1、对考研的认识与了解

大多数同学对以考研这件事情还是有所了解的,他们在一进入大学时就有意向报考研究生,但考虑还处在低年级就没有做过多的准备。而大二的学生们正好处于做选择的时候,他们主要是结合自身的能力咨询相关的老师以及学姐学长一些考研的事宜,开始着手准备考研。大三的学生们,大都都已经处在考研的队伍中,正在积极准备。无论处在哪个年级,同学们都对考研有个大概的想法,大家都觉得在目前就业形势这么严峻的情况下,研究生会给自己增加一点就业的筹码,毕业后找工作会顺利一点。同时大家还觉得考研是一场考验心理承受能力和耐力的战斗。而对于研究生考试到底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低年级的学生知道的要少一点,而高年级的学生则都知道。对于考研的认识与了解,大多数同学都能正确地认识与看待,了解的也不少。

2、考研同学的选择

对于专业的选择,绝大多数同学选择和自己本科专业相一致的专业继续深造,因为他们考虑到以后就业很多岗位都会要求本科和研究生专业要相符。少数同学还是坚持自己的兴趣,选择跨专业考研,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认为感兴趣的专业会更有意思更好学一点。对于学校的选择,80%以上的同学都觉得要考就考名校,考普通院校对以后的就业还是没什么作用。对于学校间的调剂,多数同学会选择服从调剂,除非真的不能接受比预想中差的学校,只要能拿个学位证书都行。还有同学不服从调剂的会选择继续考或者放弃而去做别的事。

关于大学生考研意向的调查报告 篇5

一.导论

现如今,由于人才供过于求,企业在招聘时对于人员的选拔要求也在不断提升。然而,在招聘过程中,有一些企业侧重于求职者所具备的工作经验,另一些企业却更重视求职者的学历,那么,能否拥有一张研究生毕业证在有些时刻就成为了一个人是否能获得某个工作的决定因素。

二.调查方式及时间: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方式,时间为一月二十五日至二月一日。此次问卷主要针对的是大学二年级的学生。

三.调查结果:

所发出的问卷一共有50份,其中有效问卷有48份。

经过我对回收的问卷的统计,所得到的结论有以下几方面。

1.考研动机方面:

A,为了增加自己求职的砝码而考研,有34位(占问卷总数的71%以上)同学考研的单纯动机仅仅为了找工作更方便,这些同学认为本科学历已经难以适应高层次人才的要求,竞争力不够强,在有的单位甚至连机会都得不到一个,所以希望通过考研来提高自身的素质,增加竞争的本钱。

B,为了转换专业,获得第二次选择的机会。选择这一原因的有11人,占问卷总数的23%,这一部分同学多半是在于目前的专业不是他们自己本身所喜欢的,因而想要通过考研以偿夙愿。也有少部分同学是认为自己本科专业是一个冷门专业,想换一个更适应社会的专业。但跨专业考试的艰难程度大于一般的考研,成功率毕竟不高,所以这些同学纵然都很努力,但是却信心不足。

C,仅仅为了尝试一种经历,跟随大众。这部分人比较少,只有1人,占总数的0.02%,这位同学有不考白不考的心态,决心不是很强,态度也不是很认真。

D,确确实实对专业有兴趣,希望通过进一步深造,献身科学搞研究的人。这一选项有2人选,占总数的0.04%。这类同学一般都是热衷于做研究的人,个人认为他们考研的动机最纯洁。

2.考研准备方面:

A,从大一开始准备。选择这一选项的只有3人,占总数的0.06%。造成这一情况最主要的原因是刚刚经历过残酷的高考以后,很多同学都将大一作为一个休息的阶段,没有认真对待,次要方面则是由于多数同学在大一的时候还没有一个明确的人生计划,还未将考研列为一个既定目标。

B,从大二开始准备。选择这一选项的有10人,占总数的21%。这一部分的同学比较能懂得未雨绸缪,知道应该早做准备,为考研打基础。而这一部分同学中,与考研动机中选择A及D选项的人重叠最多。

C,从大三开始准备。选择这一选项的有31人,占总数的65%。多数同学认为,考研应该从大三开始做准备,太早则会有过分大的压力,以致不能在大一大二打好基础,甚至有一点惊弓之鸟的感觉,而若是准备的太晚,到大四才准备,则会导致准备不充分,难以在考研大军中突围成功。而且到大三人也更成熟,更能确定自己需要一个怎样的发展方向,给自己一个回旋的余地。

D,从大四开始准备。选择这一项的有4人,占总数的0.08%。这类同学认为,没有必要过早的浪费精力在准备考研上,若有意外情况出现,如改变主意准备先工作,或者最终选择出国,也不用后悔浪费了那么多时间。况且现在考研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到时候到底是不是要继续考研都难以确定,无需过早花费心力。

3.家庭支持情况:

有96%(46人)的同学获得了来自家庭成员的支持,并且这其中有过半的同学都是有于父母的原因才决定考研。有一部分是迫于父母的压力要考研,有一部分是与父母商量后得出的要考研的结论,剩下的则是自己原本就打定主意要考研,得到了父母的全力支持。

这反映出家长普遍的具有一种希望子女可以得到更进一步的学习以适应社会,适应目前社会的强大竞争市场。

而剩下的两人之所以得不到父母支持,其中一位是由于家庭财力状况的原因,父母希望那位同学能尽快步入工作岗位已支持家庭的开支,另一位则是由于其父母希望她能在社会中得到锻炼,而不是仅仅只局限于学校的小圈子中,他们说,不想让这位同学只读书读成书呆子,不能适应社会。这反映了考研的局限性,其高消费使得一些愿意读研的贫困学子受到一定的阻碍,而其基于学术性的保护则可能会影响学生融入现实社会。

四.所引发的思考:

根据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发布的20xx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来看,通过对全国11所普通大学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截至7月底,毕业生就业率(“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达62.07%;普通大学的研究生就业时和本科生相比优势并不明显。

而目前研究生考试人数也在不断下降,但是为什么这么多的大二学生依然有着要考研的打算呢?我认为,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目前多数大二学生依然没有明确的未来发展方向,而考研作为一个替代“高考”的标志性建筑就成为了他们一个最简单有效的目标,激励他们继续努力学习。二是,目前许多家长依旧认为,研究生就绝对比本科生更具有竞争优势,因此部分家长会强迫自己的孩子考研,以求有迈入更高求职门槛的机会。殊不知,当他们的小孩考上研究生以后,在工作经验上将比与他同期毕业的本科生四年之久。这反而会成为一个竞争方面的劣势。

为了解决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学校应该肩负起重要的职责,一方面要多为大学新生做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指导,引导刚进校的大学生有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向去奋斗。另一方面要借学生之口向家长宣传,考研并不是万能,从而侧面缓解学生考研的压力。而社会舆论也应该注意,不要过分神话考研,让父母和学生都可以冷静的选择,这个“研”,是“考”还是“不考”。

关于大学生考研意向的调查报告 篇6

近几年来,考研热是一浪接着一浪,高校研究生在扩招,考研人数也是几创新高。如今考研已成为多数高校毕业生的首要选择。这主要是由于近两年来就业形式严峻,大多数毕业生要找份工作已不容易,更别说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社会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对于全校不同年级的同学进行了调研。

调查目的

通过此次调查,了解在校大学生对于考研以及就业的看法,并且对于现实形势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贴近现实的结论。

调查简介

本次调查以网络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问卷一共设置了18道题,其中包括12道单选题、4道多选题、1道程度题和1道开放题。

调查时间:

调查对象: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取网上发放问卷的形式

调查范围:

样本量:本次调查共回收了16份有效问卷

调查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本次调查设计一份调查问卷通过网络发放。这种调查方法不但节省时间和经费,还可以避免与被调查者面对面接触,减少被调查者的心理负担,从而能够更客观地答题。问卷调查在取样上也不受限制,可以选取大样本也可以选取典型样本。但问卷设计比较麻烦,回收率较低,会影响其代表性。

(二)典型调查法

本次调查选取的对象是在校大学生。是一些既有可能会选择考研又可能选择就业的人群。这种调查方法缩小了范围,具体深入。

调查数据及其分析

就业与考研的比例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大学生中大部分会选择直接就业,而只有少部分同学会选择考研。这与现实形势是符合的,大部分同学还是希望能够趁早找到工作从而步入社会接触社会。而小部分同学则追求更高的学历,为自己的未来做进一步的打算。

(二)考研的目的

从上图可以看出,考研的同学相当一部分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知识与更高的学历。少部分同学则是为了增强就业能力。这说明同学们还是以知识获取为主,方便就业为辅进行考研。

(三)考研的专业选择

考研的同学在选择专业方便更倾向于社会对专业的需求。大部分同学考研是为就业做准备,考研则是为了未来在就业岗位上发挥出更好的.能力和影响。

就业过程中毕业生的注重点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最为关注的是薪酬的高低。其次是个人在就业过程中的发展空间。而对于公司的名气与岗位的好坏则没有过多要求。总体而言,大学生注重的还是眼前的切实利益或者是说在未来能有更多可能性获得更好的利益。

大学生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哪些条件

从上图可以看出,大学生认为用人单位最为关系的是毕业生的综合能力与专业技能。社会经验、发展潜力、思想品德也是很重要的条件。而专业成绩、学校名气相比起来则没那么重要。这说明大学生更多会想在专业技能以及综合方面充实自己,以达到用人单位认可的水平。

综合分析

通过问卷我们了解到,在校大学生中大部分选择毕业后直接就业,而少部分同学则会选择考研。选择考研的同学认为从大二开始准备考研最为合适,而他们考研的目的大多是为了获取更多知识或者更高的学历。但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于考研还没有过多的了解。如果下定决心要考研,则因尽早了解考研相关讯息,不能等到大四要考研时再匆忙学习。大部分同学都不会选择参加考研辅导,选择自学来考研。而对于考研要选择的专业,相当一部分同学会考虑社会对专业的需求,为毕业踏入社会做准备。选择就业同学在就业过程中会考虑薪酬高低与个人的发展空间。大部分同学毕业后通过实习直接就业或是校外招聘会,在网上投递简历或者是去公司直接应聘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刚就业时薪酬过低、专业能力不足、就业发展情景不好是就业大学生最为担心的。论是考研,还是就业,应届毕业生都应为自己的前途做好打算和准备,抓住现有的时间,扬长避短,准确定位,客观的把握自己,不要给以后留下难言的失落。

风险预测

就业前景不乐观

大学生比以前增长了20倍,也就说找工作的难度要增加20倍。大学生市场的饱满,用人单位常常面临几十人同时竞争同意岗位。

(二)大学生专业实力不足

如今大学生自由无管束,打游戏、玩占主业,而学习反倒成为副业。以至于专业实力明显不足,无法在就业时胜任所在职位完成工作,这也成为大学生就业一大难题。

我们的建议

(一)对考研同学的建议

考研的决定要尽早下,越早你准备的时间越多。时间安排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而定,感觉哪个不行就多花点时间。但是大致是初期侧重数学和英语,后期更要侧重数学和英语,当然另外两科也要保证过线。一天的安排大致应该固定早上学什么,下午学什么,晚上学什么,不要把时间拆得太零碎,要集中时间才有效果。

对直接就业同学的建议

面对现实,自己的前途,自己来把握。

当我们追求理想时,当然不能忽略了实际问题。 最完美的是能将理想和实际相结合,找一份你最爱的工作。 当理想和实际有分歧时,你要分三步走。

(1)面对现实,只要能得温饱,有了一定的收入,你能从中得到物质的享受

(2) 从实际出发,做你不是最喜爱的工作。把不爱做的工作做得“足够好”,然后再说去追逐什么理想。

(3)逐步实现理想,做你不是最爱的工作,而在你不爱的工作上拚命,赚够了钱,解决了吃饭的问题,再去做你最爱的工作。理想与实际是可以兼得的。但是你必须有计划,必须付出,必须执著。

关于大学生考研意向的调查报告 篇7

“毕业等于失业”记得这是现在在大学校园里普遍流行的一句话。

是啊,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多,社会竞争也越来越大,毕业和工作无疑还是摆在大学生面前的一大难题。

在度过无忧无虑的大一、大二生活之后,很多同学在大三阶段开始为自己的前途担忧,大学毕业后是工作还是考研,同学们开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力进行着取舍。国家对研究生招收政策的放宽,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金融危机的到来,使得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开始迷茫。是该就业还是继续深造就成了他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据了解,在前几年的高校研究生大扩招背景下,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不仅放宽了专科生考研的条件,还放宽了考研能力要求,而对体检的放宽及自主招生的相关规定也无疑刺激了扩招规模的增长。

对于面临毕业的大学学子来讲,考研还是就业,成为一个现实的两难问题。如今,大多数选择考研的学生早已不是单纯做学问的心态,而是各种性格、价值观、人生态度交织在一起产生的综合反映,当今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了。

据此,作为一个也即将走向大四,面临选择的大学生,我在暑假关于当代大学生对于考研的态度进行了实践调查。

一、调查目的及对象: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考研的情况,以及了解大学生对考研的态度,也为更多有志考研的同学提供一些信息,我们小组特对衡阳市各大本科院校进行了一个关于大学生考研倾向调查。调查是由我们同学承担,调查时间是20xx年7月,经过几周时间,我们完成了对本科在校的大学生的调查,调查方式为问卷式访问调查,本次调查选取的`样本总数是150份回收149份,回收率99%,有效数146份,有效率98%。各项调查工作结束后,我们将调查内容予以了总结。

在随机进行的150份调查中,涵盖了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同学,其中,男生人数81人,占总数比例55%,女生人数65人,占总数比例45%。调查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代表性。但因为样本容量较少,造成的数据准确性不强,所以仅供参考。

二、调查结果分析:

以下是对我们小组对大学生考研情况的调查结果及简要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根据不同的年级调查显示,会考研与不会考研有明显的区别,考研所占的比例也不一样:

由结果可知,大三的选择考研的比例明显比其它年级的要高。这说明在大三同学对考研的意识比较强,比较突出。

根据调查显示:

68%的同学不打算考研,占了被调查人数的大多数。“是否考研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入学门槛、读研成本及就业前景。”有关专家表示,通常而言,如果考研的入学门槛及读研成本增加,但如果有一个好的就业前景,那么考研报名还可能稳定,甚至增长。“但现在,读研难度增加,又找不到好工作,那么考研的人数当然就要下降。”其中,81.8% 的同学选择毕业后就工作;17.1% 的同学认为考研费用太高,而家庭经济状况不好,不打算考研;1%的同学选择其它途径深造;11.1%的同学则不想再读书,因此对考研不作考虑。另外,也有3.7%的同学持保留意见,认为自己离考研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现在对它没有太多的想法。

32%的同学选择考研,从侧面反映出了当代大学生趋向于继续深造的意向。在这部分同学中,30%的同学的考研动力是为了将来找工作更具有竞争力,通过考研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个人价值。这说明我校大学生已经具有相当高的忧患意识,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已有准备。当然,同样是选择考研,许多人都有不同的想法。

由考研人数的显示,21.3%的同学,认为目前的就业压力大,不想就业,而选择考研也是一种途径。63.8%的同学是为了继续深造,一种观点是为了以后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考研女生人数增加的比例大大超过了男生,尤其是女生,就业更加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女大学生不得不通过继续读书,求得一个高学历,为以后的就业寻找更好的机会,女大学生报考研究生增加,其中就业压力大是一个原因。另一种观点是基于对某所大学的向往;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己的能力还不够,现在不想参加工作。由此可见,现代大学生的思想观点多元化,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的道路。

关于考研专业问题,60%学文科的同学,认为考研没有必要,而对于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研究生和本科生是有本质区别的,研究生的专业素质的确要比本科生高很多,所以认为理工科学生考研还是有必要的。所占比例也是相当大的。65.3%的同学选择报考本专业,34.7%的同学选择报考外专业。而调查到报考该专业的原因:37.7%的同学表示自己的兴趣、爱好为第一位;33%的同学则考虑到报考专业的热门程度,就业前景是否看好。也有20.3%的同学选择相对容易考的专业报考,还有8.7%的同学综合各方面因素,选择自己既喜欢又热门还有把握的专业报考。但这种三全之事并不多见,因此,报考专业时仍应谨慎考虑。

根据研究生收费改革的相关规定,20xx年,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内的17所高等学府都取消了公费研究生制度,而两到三年的研究生学费也要在开学的时候全部一次性交齐。尽管部分高校有替代办法,如北京大学就采取了奖励助学金的方式资助优秀研究生的学费和生活费。但是,一次性拿出这笔钱(一般都在万元以上)对于很多考研者来说依然困难。“要看到考研的人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农村,太高的学费负担他们往往承受不起,只能选择放弃。”

在我们被调查者中有45%的同学来自农村,33%的来自县城,22%的来自于城市。而他们的月生活费在300元以下的占8.9%,300---500元的占48%,500—800元的占34%。由此我们看出,对于当今物价的不断上涨趋势。生活费还是处在一种中下的阶段。在考研的同学当中45.1%同学对考研信息了解不多,40.4%了解一些,仅有4.5%同学非常了解,还有10%的同学表示自己不了解。对此,希望广大的同学对考研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从而更好、更充分地准备考研。如果考研没有考上,其中,27.2%的同学认为应该全心投入明年考研,47.7%的同学想先找个工作,抽空复习明年在考。25%的同学不想考了,直接找工作。当然还有13.6%的同学没有想好。

调查的最后一项是“你对考研的看法”。大多数同学认为考研是个人的原因。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考研是为了继续深造,是为了有更好的工作,更好的将来。上研究生是大学生不错的结局,有理想的情节,找工作地情节去考研。同时,他们认为考研也是一次人生经历,努力过,奋斗过,即使结果不一定尽如人意,那考研过程中丰富而充实的记忆也足以让自己好好珍惜。在此,我们深深地祝福那些志在考研的同学:英雄无畏,越飞越高!

三、调查结果:

在这次的调研当中绝大部分的同学表示不会选择考研,其中个人自身原因是促使他们不考研的最大因素,也有很多同学表示读研还要读三年,只是为了把就业往后推迟三年而已,既浪费钱又浪费时间。况且等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就业情况谁也无从知晓。还有一小部分的同学认为早点出到社会工作会比继续还在校学到的知识还要多,最起码动手能力会有所提高。更多的同学表示,不是只有通过读研究生才可以学到知识,出到社会的时候还可以以其他途径深造,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

总的来说,考不考研那是因个人条件而定。从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在金融危机加剧的今天,很多学生还是选择勇敢的面对这强大的就业压力;还是比较理性和慎重的。而选择考研的大部分同学目标也比较明确,不盲目不随大流。借以此篇此文,预祝我们考研的同学能够在即将到来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而选择直接就业的同学也要确定好自己的目标,坚定信念,抓实专业知识,能够在即将到来的就业之旅中占有一席之地。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