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项目单位简介、评价项目的委托方及评价要求和评价目的。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安全评估报告(最新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环境是对社会的承诺,也是对子孙后代的承诺;质量是对顾客(业主)的承诺;安全、健康是对员工的承诺。南方电网公司提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理念,我们的承诺如何去实施和实现?又如何进行分析评价?打个比方说:体系管理就像是跳水运动中规定动作,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而管理特色和亮点就像是跳水运动中的自选动作,充满着美的享受、折射出智慧的光芒。体系管理和实施是活动的基本,如果规定动作跳不好,连站在决赛舞台上的资格都没有,自选动作再怎么新意迭出、美伦美奂也只能孤芳自赏了!如何借助合规性评价把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工作作细作实,显得尤其重要。
在此不深入介绍体系的来历和作用,这方面有大量专家的著书立传可以阅读和参考。gb/t24001:20__标准将组织应定期评价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单独作为一个要素从1996版标准中分离出来,更加突显了合规性评价的重要性。标准在范围一节中指出:“本标准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使一个企业(或部门)能够根据法律法规和它应遵守的其他要求,以及关于重要环境因素的信息,制定和实施环境方针与目标。”在社会活动中谈安全不能脱离职业健康,谈健康同样离不开环境,在这里把体系中的冰山一角——“合规性评价” 结合体系学习、管理和现场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谈谈本人的理解,并就如何更行之有效地在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中的应用与读者探讨,试作抛砖引玉的举动。
自然辨证法的观点认为:∑部分≠全体!?分解为:部分>>全体(数量而言);同时满足,所有部分∈全体(性质)。清楚企业(或部门)的目的,规范业务让一切更合法、合理、更具效率,合规性评价必然能让千头万绪的管理决策和生产行为,在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工作中有案可稽。把管理与生产紧密结合起来,“化学反应”就彰显无遗,工作变得轻松而高效。工作按程序走、管理按规定办,杜绝芝麻大小得事情都得请示汇报,劳师动众效益不高;保持领导在与不在一个样,减少个体能力差异所带来截然不同的后果,这就是下面将要谈到的问题。
一、合规性评价的作用和应用
在体系学习、管理和现场实践中,发现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执行人员认识不够,不能把安全问题与工作业务进行有机结合,制定的管理制度不能做到有效实施和监督执行。对应该做的、能够做的、不能做的、做得到的和没做到的划分不清,没有学习改进和持续发展的突破点。
二是行为的主动性不够,对制度和文件学习理解不充分,需要别人指点和不断敲打。造成工作职责不明确,目标不具体,措施针对性不足,解决问题不能举一反三。安全工作要实现“四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不让他人受伤害)”干好本职工作还不够,应了解上一步该干什么、自己应承担什么、该对下一步创造什么,充分沟通和协调。
三是对记录和证据收集不真实、不及时、不具体。日常工作记录、总结评价和考核不充分,造成证实证据的支撑性材料的缺乏。我们要主动承担责任,必须建立在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基础上,文字是最忠诚于事实的,文字是永恒不变的演说家,它能始终如一地告诉每一个人过去、现在和未来。这就是文字的妙用。“谈”不如“看”,“看”不如“站”,“站”不如“记”,“记”不如“写”。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工作强调的是“您如何证明给我看?”而不是“您如何证明给我听?”
四是“规定动作”完成情况不理想,没有对制度和职责有效分解,每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不连贯,不能进行有效封闭。大多数自身管理制度中明确要求的事情都没有追溯,有些不能完成的事情、似懂非懂的写入制度建设中来。形成自己划的圈自己不能圆,可以推理出其他相关要求的执行情况了。
合规性评价是组织通过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以下简称"适用要求")对照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差距,从而规避法律法规风险,进行自我改进的一种管理措施,也是实施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承诺的证据之一,因此应充分利用好这一管理工具。同时,gb/t24001标准4.6要求组织应将合规性评价的结果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从而确保最高管理者意识到潜在的或现实存在的不符合带来的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以满足组织的守法承诺。
各企业(部门)每年都有规格不等范围不同的安全学习培训、安全考试、安全考核等等活动,制定了详尽的管理办法和评比考核机制,乍看是“令行禁止”、“认真贯彻执行精神和文件”,深入调查就成了依葫芦画瓢,形式化严重,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却事倍功半,这就是没有进行合规性评价的危害。通过对南网成立以来报道的40余起事故统计调查,我们不难发现自然灾害和人力不可抗拒因素引起的事故率不足1%,然而我们类似的事故发生率达23.7%,“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是我们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工作的目标。而这些事故的学习贯彻情况怎么样,是否能有效预防保证今后不再发生?这就是合规性评价需要实现的工作。例如:安全考试是否真实?是否及时?是否贴近生产?是否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考试的成绩是否符合正态分布(检查考试的功效)?安全只有100%而不是99%,因为:∑部分1%→∞。而这“部分1%”就成为事故发生的祸根和必然,只有把“部分1%”的问题在新一轮的培训中得到解决才能实现“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同时使得培训和考试有的放矢。
二、评价的时间(时机)、频次
标准要求组织应定期评价(periodically evaluating)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目前对“定期”的概念比较狭义,定期评价应考虑组织不同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类型和周期,不仅应考虑常规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合规性评价的时间(时机),还应考虑非常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合规性评价的时间(时机)。如组织自己规定的合规性评价时间在每年8月份进行,而组织有新工程、新项目、新技术或者工艺创新等等新型活动的合规性评价应放在活动开始之前监测后进行,而不是等到规定时间8月份之后,同样国家、地方、行业或者组织自身的法律法规修订、新颁布和实施应及时作相应的合规性评价。做到及时准确、涵盖到位、适时更新,操作性强、时效性好。
三、评价输入及评价方式
在一定周期内,组织评价的输入信息必须包括组织全部的“适用要求”。合规性评价是否能有效,输入信息的全面性、准确性是重要的前提,目前的评价输入不明确或不全面,输入信息没有很好地应用4.3.2a)条款确定的“适用要求”。
组织在进行合规性评价时也可先将同类的“适用要求”合并后作为评价的输入信息。对于同一项“适用要求”在多个法律法规均有涉及时,组织应按最详细的、最新的规定加以识别,如建设项目(新、扩,改项目)的环保验收要求在水污染防治法(13条第3款)、大气污染防治法(1l条第3款)、噪声污染防治法(14条)、固体污染防治法(14条)等均有原则性的规定,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年11月29日发布)的规定更详细,是对上述法律要求的具体展开,企业(或部门)识别“适用要求”时,至少应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具体要求进行识别,并以此作为合规性评价的输入信息。
组织应根据自身的运作模式、“适用要求”的数量种类等确定评价方式。可考虑的方式有:单独进行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法律法规符合性的评价;或与其他评价过程结合起来,如与质量保证检查、内审等结合。如与内部审核结合在一起,须明确划分两者的目的和范围,必须达到合规性评价的要求和目的。二是单独进行“其他要求”遵守情况的评价,或与管理评审等结合起来一起进行。
企业(或部门)应根据法律法规要求的性质决定对每项(类)法律法规要求评审的方法,合规性评价的结果(符合/不符合)应有相应的证据加以证实。上述方法对于合规性评价的人员来讲是比较容易掌握的,关键是要熟悉“适用要求”的内容。例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要求:“危险化学品必须储存在专用仓库、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储存方式与储存数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由专人管理”。而实际工作中危险化学品与其他化学品等放在同一个仓库,储存数量和方式也不符合要求。企业(或部门)则应将上述法规要求作为制定相关目标指标和方案的输入,而目标指标和方案的具体内容应在要素中加以考虑,同时关注顾客的期望、合作伙伴以及合同相关方是否遵守了相应的“适用要求”。
评价的结果如发现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问题,企业(或部门)应根据问题的性质和环境影响的严重性采取相应的纠正/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当不符合超过了轻微、暂时的偏差时,企业(或部门)应建立由适宜指标和管理方案支持的、能够达到符合性的目标。
检查评价的输入是否已覆盖了所有已识别出的法律法规要求,如未能覆盖所有“适用要求”,应了解其原因,确定是否可按受。抽样验证企业(或部门)针对具体法律法规要求所开展的守法性评价:从输入要求→评价时所依据的记录→评价的结果。审核员在验证评价结果时,尤其是符合的结果时,应检查其符合的支持性证据(除检查/评价记录外,还应关注事故记录、违反法律法规的记录以及与政府部门相关往来信函的记录),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其评价结果;收集其他评价活动中有关符合或者不符合的证据(如运行控制的审核等),以证实企业(或部门)自我评价的有效性。查阅相关的证据并通过合规性评价的过程及结果,评价从事合规性评价的人员是否具备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及应用知识。
当审核发现存在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时,应关注其是否采取了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在任何情况下,当一个企业(或部门)没有完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时(不包括轻微的、暂时的偏差),为了证明符合标准,企业(或部门)应建立由适宜指标和管理方案支持的、能够达到符合性的目标(4.5.3、4.3.3)。
对于不符合法律法规的纠正措施/管理方案的实施需进行到什么程度,审核方可认为其实施了守法承诺,符合了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对于此问题,iaf《is014001管理体系符合性评价与法律符合性之间的关系》(以下简称iaf白皮书)给出了明确的原则:“认证机构评价组织对符合性的管理时,应基于已证实的体系实施结果,而不仅仅是计划的或预期的结果”。同时又指出“is014001要求组织做出遵守法律要求的公开承诺。但它并不把组织实际的法律符合性作为颁发证书或保持认证资格的先决条件”。应关注企业(或部门)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否具备可控和/或可管理的方式来解决不符合的能力以及环境管理体系的整体有效性及实现企业(或部门)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的能力。同时判断纠正措施/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的合理性,纠正措施/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实施后是否可达到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如针对污水超标现象制定了新建或扩建污水站的管理方案,审核应根据污染物进水浓度以及污水站的污染物处理率来判断该方案实施后是否可满足相应排放标准的要求(硬件方面);然后判断企业(或部门)是否已开始实施整改,如果还只是停留在计划上是不符合iaf白皮书的精神。但是不是一定要看到整改的最终结果(如验收报告、监测报告等)方可以通过认证,根据iaf白皮书的精神,我认为不一定,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但必须要有实质性的实施证据以保证继续实施管理方案,并能很快地完成,如已采购了必要的设施设备或已施工等证据。但是,对有意不遵守法律法规的企业(或部门)(如明知故犯的问题),视为未能执行方针中守法承诺的严重缺陷。
因此对企业(或部门)合规性评价及其不合规时整改措施的审核,需要审核人员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熟悉企业(或部门)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特点和环境影响,并具备判断相应法律风险和环境风险的能力。
四、辩识危险源和辨别危险因素,使预防工作高效实用
合规性评价的内容一般应包含以下一些基本要素:
1、管理方针中合规性承诺及内涵;
2、与公司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法律法规、其他要求的收集、分发、执行评价;
3、现存及潜在不合规情况及纠正、纠正措施、预防措施;
4、方案中涉及合规性要求的目标、指标实现途径及效果评价;
5、涉及确保资源符合性要求的评价(“三同时”、人员资格、器材储存等);
6、合规性的内部沟通;
7、违规/不符合的报告、处置措施及反馈结果;等等。
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主要问题如下:
1、识别的法律法规不适用企业(或部门)的活动、产品、服务。如南网安全生产令以及电力行业安全生产规程等,是否进行了逐条合规性评价,并作出有效控制措施;又如某组织不存在危险废物焚烧炉,组织的环境因素清单中也没有危险废物焚烧废气的排放,但其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中却出现了《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经询问组织并不了解《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的适用对象。该标准是针对危险废物焚烧炉的选址,炉子的要求及焚烧温度、停留时间,焚烧废气排放限值等提出的要求,因此该标准是与该组织的活动不相适宜的。
2、识别的法律法规是否完整,如明火作业必须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的相关标准,同时满足行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等;如火电厂"废气排放"这一环境因素执行排放标准应满足《工业炉窑大气排放标准》同时要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3、法律法规没有识别到具体要求。如化学分场的环境因素有苯、甲苯和二甲苯的排放,只是在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中列出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名称,没有识别出与苯、甲苯和二甲苯排放有关的具体要求。
4、“其他应遵守的要求”是指除应遵守法律法规要求之外,还应遵守企业(或部门)签署(subscribes)的一些适合其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环境因素的要求。这些要求可包括:和政府机构的协议、和顾客的协议、非法规性指南、自愿性原则或业务规范、自愿性环境标志或对产品的护理承诺、行业协会的要求、和社区团体或非政府组织的协议、企业(或部门)或其上级组织对公众的承诺,另外其他应遵守的要求还应包括本单位的要求等。
通过法律法规以及其他规范制度的合规性评价,找出危险源和危险因素,制定的预防方案和纠正措施有的放矢,使预防工作高效实用。我们可以体会到:合规性评价是通过科学技术确保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源头。利用现有的科学手段和集体智慧,把生产劳动的过程逐一审视和推敲,与法律法规和自然发展是否相适应。合规性评价是组织通过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以下简称"适用要求")对照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差距,从而规避法律法规风险,进行自我改进的一种管理措施,也是实施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承诺的证据之一,因此应充分利用好这一管理工具,是“一切事故均可以预防”的根基,是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科学依据,从而确保最高管理者意识到潜在的或现实存在的不符合带来的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以满足组织的守法承诺。
为认贯彻落实上级的文件精神,加强学校消防安全工作,我校对学校消防安全情况进行了分析评估,具体评估情况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1、占地面积:学校位于天津市河北区月纬路21号,占地面积15675.55平方米。
2、建筑面积:学校总建筑面积7291.08平方米,现有2幢主要教学楼,属框架结构,都按要求配备了消防栓和灭火器。第一教学楼4798.40平方米,第二教学楼2492.68平方米。
3、人员情况:学校现有教学班级32个,在校师生1230人。
二、分析评估情况
1、学校依法通过了消防行政许可;
2、学校建立了消防安全组织,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员;
3、学校制定了消防安全制度、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4、学校每天开展了防火巡查、每月开展全面消防安全检查;
5、学校按规定配备了消防设施、器材、消防安全标志,定期组织维修保养;
6、学校内部、外部装饰装修符合相关技术规范要求;
7、学校安全出口、疏散通道不存在锁闭、占用、堵塞现象;
8、学校防火间距、防火分区、消防车通道符合相关技术标准,不存在占用、堵塞现象;
9、学校没有学生宿舍和教师宿舍;
10、学校定期组织员工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和灭火应急疏散演练;
11、学校外墙门窗上没有设置影响逃生、灭火救援的障碍物;
12、学校不存在违章用火、用电、用气现象;
13、学校没有自动消防设施;
14、学校没有消防控制室;
三、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情况
(一)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
学校成立了消防安全领导小组,设立了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值班人员每天巡查,领导小组每月一次消防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二)组织扑救初级火灾能力
师生熟悉自己的逃生路线,教师能正确使用灭火器。
(三)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
学校制定了详细的疏散逃生预案,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演练,教职工明确职责,学生熟悉逃生的路线。
(四)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
1、重点部位、疏散通道设置了安全出口标志,消防设施器材设置规范。
2、利用班队会、5分钟安全教育提醒不定期对学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
专业工程要使用专业的评价方法。通常需要介绍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评价方法概念及实施步骤进行详细介绍;之后对危险性评价法的实施步骤进行说明,设计公式计算部分要说明公式及各个字母的含义,如有需要须引用数据表格;最后是专项风险评估。
安全评价报告
安全评价是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的综合评价和预测,并根据其形成的事故风险大小,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达到系统安全的过程。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全评价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安全评价报告格式
安全评价报告是安全评价工作过程形成的成果。安全评价报告的载体一般采用文本形式,为适应信息处理、交流和资料存档的需要,报告可采用多媒体电子载体。电子版本中能容纳大量评价现场的照片、录音、录像及文件扫描,可增强安全验收评价工作的可追溯性。 目前国内将安全评价根据工程、系统生命周期和评价的目的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和专项安全评价四类。但实际上可看成三类,即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和安全现状评价,专项安全评价可看成安全现状评价的一种,属于政府在特定的时期内进行专项整治时开展的评价。在本节中简单介绍一下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和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的要求、内容及格式。
一、安全预评价报告 (一)安全预评价报告要求
安全预评价报告的内容应能反映安全预评价的任务:建设项目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评价;建设项目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应重视的重要安全对策措施;建设项目从安全生产角度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 (二)安全预评价报告内容
安全预评价报告应当包括如下重点内容。 (1)概述:
①安全预评价依据。有关安全预评价的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建设项目相关文件;安全预评价参考的其他资料。
②建设单位简介。
③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选址、总图及平面布置、生产规模、工艺流程、主要设备、主要原材料、中间体、产品、经济技术指标、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等。 (2)生产工艺简介。
二、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一)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的要求
《安全验收评价报告》是安全验收评价工作过程形成的成果。《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的内容应能反映安全验收评价两方面的义务:一是为企业服务,帮助企业查出安全隐患,落实整改措施以达到安全要求;二是为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服务,提供建设项目安全验收的依据。
(二)安全验收评价报告主要内容 1.概述
(1)安全验收评价依据; (2)建设单位简介; (3)建设项目概况; (4)生产工艺;
(5)主要安全卫生设施和技术措施;
(6)建设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管理制度。 2.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1)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相关作业场所分析;
(2)列出建设项目所涉及的危险、有害因素并指出存在的部位。 3.总体布局及常规防护设施措施评价 (1)总平面布局; (2)厂区道路安全; (3)常规防护设施和措施; (4)评价结果。 4.易燃易爆场所评价
(1)爆炸危险区域划分符合性检查;
(2)可燃气体泄漏检测报警仪的布防安装检查; (3)防爆电气设备安装认可;
(4)消防检查(主要检查是否取得消防安全认可); (5)评价结果。
5、有害因素安全控制措施评价 (1)防急性中毒、窒息措施; (2)防止粉尘爆炸措施; (3)高、低温作业安全防护措施; (4)其他有害因素控制安全措施; (5)评价结果。
6、特种设备监督检验记录评价 (1)压力容器与锅炉(包括压力管道); (2)起重机械与电梯; (3)厂内机动车辆; (4)其他危险性较大设备; (5)评价结果。
7、强制检测设备设施情况检查 (1)安全阀; (2)压力表;
(3)可燃、有毒气体泄漏检测报警仪及变送器; (4)其他强制检测设备设施情况; (5)检查结果。 8.电气安全评价 (1)变电所; (2)配电室;
(3)防雷、防静电系统; (4)其他电气安全检查; (5)评价结果。
13、安全验收评价报告附件 (1)数据表格、平面图、流程图、控制图等安全评价过程中制作的图表文件;
(2)建设项目存在问题与改进建议汇总表及反馈结果; (3)评价过程中专家意见及建设单位证明材料。 14.安全验收评价报告附录
(1)与建设项目有关的批复文件(影印件); (2)建设单位提供的原始资料目录; (3)与建设项目相关数据资料目录。 (三)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的格式 (1)封面;
(2)评价机构安全验收评价资格证书影印件; (3)著录项; (4)目录; (5)编制说明; (6)前言; (7)正文; (8)附件; (9)附录。
三、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一)安全现状评价报告要求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的内容要求比安全预评价报告要更详尽、更具体,特别是对危险分析要求较高,因此整个评价报告的编制,要由懂工艺和操作的专家参与完成。 (二)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内容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一般具有如下内容。 1.前言
包括项目单位简介、评价项目的委托方及评价要求和评价目的。 2.评价项目概况
应包括评价项目概况、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工艺过程、生产运行现状、项目委托约定的评价范围、评价依据(包括法规、标准、规范及项目的有关文件)。 3.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
说明针对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和生产特点选用的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
4、危险性预先分析
应包括工艺流程、工艺参数、控制方式、操作条件、物料种类与理化特性、工艺布置、总图位置、公用工程的内容,运用选定的分析方法对生产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逐一分析。 5.危险度与危险指数分析
根据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的结果和确定的评价单元、评价要素,参照有关资料和数据用选定的评价方法进行定量分析。 6.事故分析与重大事故模拟 结合现场调查结果以及同行或同类生产的事故案例分析,统计其发生的原因和概率,运用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重大事故模拟。 7.对策措施与建议
综合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与建议,并按照风险程度的高低进行解决方案的排序。 8.评价结论
明确指出项目安全状态水平,并简要说明。
2、加强与公安部门的联系,及时与110联网。
3、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核与辐射的安全监管,确保辐射环境安全,针对20xx年医用射线的安全和防护状况进行了年度评估,具体评估如下:
我诊所现有医用诊断x射线设备2台,其中口内压片机一台,口腔CT机一台,放射科工作人员1人,使用本单位x射线设备。现对20xx年度具体辐射安全工作和防护状况评估和报告如下:
一、辐射安全和防护设施的运行和维护
放射科有x线机房一间,机房配置有辐射防护门、辐射警告标志等辐射防护设施。机房及其附属防护设施,经检测符合国家放射防护标准,并经平顶山市监测站环境影响评价,同意在医院内使用。
20xx年,辐射安全和防护情况指定专人负责检查和记录。检查每月一次。辐射防护情况自查后,在《辐射防护工作定期检查记录》上记录。每月自查的内容包括:x射线装置的使用、运行、故障、停用、检修和完好情况;机房防护门、防护窗完好情况;工作指示灯和电离辐射警示标志完好情况;防护用品的使用和完好情况;辐射防护安全操作规程和防护制度执行情况等。20xx年,每月辐射防护工作自查结果良好,射线装置未发生故障,使用正常;辐射防护用品完好,正常使用。20xx年度内,未发现射线装置故障现象。
二、辐射安全防护制度
诊所的辐射管理制度包括:放射科工作制度,放射防护安全保卫制度,放射工作岗位职责,x光机的操作流程,放射诊疗设备维护维修制度。放射防护人员培训计划,放射性监测方案,射线装置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等。
20xx年在医院放射防护委员会的领导下,在县环保局及卫生监督所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医院相关辐射管理制度健全。对制度的执行情况,有科室兼职辐射防护人员进行自查,每月一次,同时接受卫生监督所等相关部门以及医院职能部门的日常检查。医务人员自身防护方面,日常工作时,要求检查病人时隔室操作,禁止直接暴露在照射野内,辐射工作人员均规范佩戴个人剂量计,对个人年接受外照射的剂量进行准确监控。
在辐射对健康潜在影响的告知方面,在放射科机房门前张贴关于x线辐射相关方面的警示及安装红色警示灯。
(三)辐射工作人员变动及接受辐射安全和防护知识教育培训情况;
我院暂无工作人员变动,对工作人员均采取持证上岗,加强了从事射线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
(四)场所辐射环境监测和个人剂量监测情况及监测数据;
我院使用Ss-x9010Dpro-3DEx光设备,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个人防护,配有个人防护辐射监测仪,定时向南京瑞森辐射安全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检测,有检测记录。同时对我院机房进行了环境辐射剂量监测,并发放了检测报告书。
(五)辐射事故及应急响应情况;
我诊所制定了对各种辐射事故及应急响应的应急预案,并成立以院领导为组长的预防辐射事故的应急小组。
(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其整改情况:
我诊所的x光室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意见及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组建,经上级部门及我工作人员的自查,未发现不安全隐患。
(七)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落实情况:
我诊所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操作,任何工作人员都不得违反规定,对工作人员定期组织学习和培训。
根据公司安质部《关于开展“安全生产月”及应急预案演练周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今年_月份,我队精心组织、全面部署、认真落实、注重实效,以宣传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知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教育,增强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事故的本事为重点。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进一步强化了全员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完善了安全管理机制,提高了安全生产的质量水平和防范事故的本事,有效的控制了各类事故的发生,取得了必须的成效,保证了安全生产。现将“安全生产月”活动评价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强化管理
本次活动,我队成立了由队长任组长,副队长、技术主管任副组长,调度和施工员、各班长组成的“安全生产月”活动领导小组。围绕活动主题,与深化标准化管理活动相结合,我队抓落实,保实效,进取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从上到下建立起了监督、监管体系,对活动真正做到了职责明确、逐级管理,使全体员工思想上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认识转变为自觉行为融汇到日常生产工作中去,构成人人关系安全,安全关系人人的良好氛围。
二、加大培训教育力度
活动期间,我队根据实际情景,主要以设备操作安全和预防自然灾害的相关资料组织全体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大力宣传各种安全知识、预防事故的方法和自我保护的相关知识,全面提高了全员的安全生产素质,保证了安全生产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针对洞内施工和特殊岗位、工种、作业人员,进行了专项培训管理,提高其专业技能。
三、创立无隐患岗位活动
活动期间,开展反违章指挥、反违章操作、反违反劳动纪律的活动;人人参与事故隐患和安全问题大排查,对查出的隐患及时进行了整改,彻底消除了安全死角和盲区,坚决杜绝了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现象。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以人为本”思想。
四、注重实效,力抓自检自查工作
为了将本次安全月活动落实到实处,使活动的开展有成效,我队管理人员经常到现场进行安全检查,针对活动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及时指导、督促,并认真落实对所查出隐患的整改工作,保证了活动的正常开展。在安全月活动中,,我队将原先的设备周检查调整为全员日巡检和普检,要求队领导、技术、领工员、班长、司机、修理工在任何场合都有职责和义务对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技术室统一安排处理。对于检查设备发现的问题,技术室制定统一的整改方案和要求,要求相关职责人限时完成整改,对于操作保养中存在职责问题的个人或设备,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促使设备随时都处于可控状态,确保正常使用。经过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定期检查和不定期巡查,使我队安全月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更加全面,有力地推动了安全工作。
经过本次活动的开展,在我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全体员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职责心,安全生产人命关天,安全无小事,安全职责重于泰山等意识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员工们在开展工作中研究安全问题的意识明显增强,各项安全措施得到进一步落实。
摘要:如何提高安全评价报告的质量问题,归根到底也就是如何提高评价人员能力问题。只有从源头抓起,提高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对法律体系及标准的学习,不断总结、交流,并充分运用评价报告的编写技巧,才能确保评价报告的质量。
关键词:安全评价;报告;质量
随着安全评价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安全评价技术也在逐渐地提高。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的安全评价,可以减少和控制企业生产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降低生产中的事故风险,减少生产事故,有效保护企业的财产及其相关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全面提高企业的本质安全程度和安全管理水平。
在进行安全评价的过程中,评价人员的技术能力,直接影响了评价质量。因此,提升安全评价人员的个人技能,可以说是安全评价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安全评价的行业特点,决定了评价人员必须具备多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对不同行业的评价对象进行评价。而目前某些评价报告中,存在着评价人员对报告罗列的评价依据不熟,工艺介绍不清,选用的评价方法不能满足工程工艺要求甚至评价结论与实际不符等问题。下面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谈一下如何提高安全评价报告质量。
一、提高技能,保证评价质量
提高安全评价人员的能力是安全评价开展的前提保证和关键环节,要从源头上提高安全评价报告质量,安全评价人员的技能提升应放在第一位。
1、打好专业基础,保证安全评价顺利开展
安全评价人员的专业基础好比是大厦的地基,地基不牢盖不起大厦,必须提高人员的专业水平,才能确保安全评价的顺利进行。安全评价涉及的范围较广,要求全面掌握各种专业技术,熟悉各种工程工艺或装置系统的专业要求。但是,一个评价人员不可能对所有行业、所有工程工艺都精通,只有分工合作才能保证评价质量。
2、认真学习法律体系和标准,做到言必有据
熟悉被评价单位所属行业的相关法律体系和标准。法律体系和标准是安全评价的依据,安全评价只有依据它才能够可靠、有效的实施。所以评价人员必须认真学习被评价对象所涉及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掌握其使用范围及具体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对被评价对象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结论。
3、加强交流,不断总结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交流学习,吸取他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缺点,提高专业技能,扩充自己的知识面。专业技术的交流学习,可以方便自己进行专业总结,从总结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改进和提高安全评价技术。加强交流,不断总结是提高个人能力和促进安全评价技术迈上新台阶的一个支撑点。
二、科学评价,确保评价报告质量
安全评价报告是依据安全评价结果编制,要确保评价报告的质量,应保证评价过程科学、公正、客观,并具有合法性和针对性。评价过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安全评价过程策划;界定评价范围;危险源辨识;评价方法的选择;安全评价结论。因此,确保安全评价质量应从这几个方面开展:
1、提高安全评价过程策划能力
安全评价过程策划是实施评价前的准备工作,评价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策划能力,才能步步为营的展开评价。做好安全评价过程策划,评价人员必须对被评价对象的工艺流程及特点熟悉,以确保现场勘测数据齐全,资料收集全面,安全评价单元划分合理。安全评价过程策划是否合理的关键是专业的业务能力,这需要评价人员不断学习、总结和交流才能提高。
2、合理界定评价范围
在进行安全评价时,评价范围应尽量覆盖企业危险作业的所有场所、所有危险设施(设备)和所有危险货物和高风险作业的人员。企业安全评价的内容一般包括:
(1)安全管理对确保安全生产的适应性,说明现行企业安全管理模式是否适应安全生产要求;
(2)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系统性、充分性和实用性,明确其是否能够适应安全生产的要求;
(3)各生产系统和辅助系统及其工艺、场所、设备、设施是否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
(4)识别生产中的重大危险源,评价这些重大危险源的危险性;
(5)分析生产系统和辅助系统,明确是否形成了完善的安全生产系统,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3、分重点辨识危险有害因素
辨识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是开展有针对性安全评价的基础,它对确定评价重点、划分评价单元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危险、有害因素存在于生产工艺流程之中,如化学危险源,电气危险源,机械危险源,辐射危险源,噪声、振动、强光、高压、高温、湿度、生物危害等。这些危险、有害因素对于安全管理工作来讲,都是事故隐患,都有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应正确全面的辨识出来。但在进行划分危险、有害因素单元时,可以抓大放小,重点分析和预测能够造成生产安全重大事故的危险、有害因素。例如,易燃液体罐区防火措施不足和储存设备缺陷,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所造成的后果远远大于储存设备维修时人员不慎发生的机械伤害事故。
4、科学选择评价方法
选择适合企业特点的安全评价方法进行评价是安全评价成功的关键。只有训练有素且经验丰富的安全评价人员,才能得心应手地使用各种安全评价方法,辅以丰富的经验,合理可靠地进行评价,得出正确的评价结论。为此安全评价人员应不断总结经验,吸取他人优点和特长,不断提升个人能力,以确保能合理选择评价方法可靠地实施评价。
5、安全评价结论
通过界定安全评价范围,识别危险有害因素及选择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安全评价人员应能综合归纳出被评价对象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对不符合项是否采取了相应措施,最后做出安全评价结论。影响安全评价人员做出安全评价结论的重要因素主要有以下两点:
引用安全评价依据是否正确可靠
各类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性文件都是开展安全评价工作的依据,在编制安全评价报告中应予以引用。但是,在引用时应注意几个问题:
(1)引用最新版本,保证最新的安全法规得到及时落实;
(2)引用应具有针对性,并在报告中列细、列全,报告中没有用到的,不应罗列;
(3)引用要书写完整,不应使用简略方式;
(4)引用基本法规和文件时,要根据评价项目的需要优先选择最合适的法规;
(5)严禁引用废止的法规和标准。
评价人员应加强对安全评价依据的收集和整理,确保其齐全、有效。通过在安全评价报告编制中的正确引用,克服编制报告时的照搬照抄现象,就能有效地提高安全评价报告的质量。
安全评价人员的计算数据和评价参数必须准确
由于评价人员或多或少都可能存在缺点,所以在评价参数的选择及数据的计算上,可能会存在着错误或差别。在此,计算机技术作为辅助工具,起到了关键作用。因安全评价而产生的安全评价软件在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写过程中,可以系统地为评价人员提供评价参数,可以避免由于评价人员的知识缺陷而导致评价内容不足,或评价过程出现漏洞等。然而安全评价软件在国内才刚刚起步,安全评价人员应不断提高计算机水平,争取研发出可靠、全面的自动化安全评价软件,以推动安全评价技术的发展。简而言之,只要明确了评价要求是怎样,而实际评价结果是怎样,两者一对照就可以科学合理的判定工程或系统的危险程度。
三、结束语
安全评价人员作为安全评价的实施体,其能力及技术决定了安全评价的有效性,要确保安全评价能“客观公正”,“服务企业”,必须提升安全评价人员的专业技术和个人技能,只有提高了评价人员的业务技能,才能保证安全评价报告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