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信息工作情况汇报(5篇)

舆情信息是对舆情的一种描述和反映,从理论上讲,所谓舆情信息,就是指在民众社会政治态度的收集、整理、分析、报送、利用和反馈的信息运动过程中,用以客观反映舆情状态及其运动情况的资讯、消息、音信、情报、指令、数据和信号。下面是美丽的编辑给大伙儿找到的舆情信息工作情况汇报(5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网络舆情 篇1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素质;专业人才

互联网时代自媒体的发展和壮大,使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的创造者和扩散者,而“信息的网状传播结构形成,将每个个体的信息传播能力以指数级放大,形成裂变式效应,信息传播影响力立体效应呈现”,甚至最终演变成为全民参与的社会现象。高校学生正处在对新鲜事物最热衷的阶段,喜欢标新立异,推崇言论自由,但很多大学生本身“三观”未定,尚且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最易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甚至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虚假网络舆论的推手。近年来,高校舆情危机时常发生,把高校一度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如何有效应对这种新问题,已成为高校必须要研究的新课题。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

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流行的对社会问题不同看法的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BBS论坛、微博、微信,新闻评论、跟帖及转帖等是其主要表现形式。

目前学术界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理解大致分为两种。第一种理解认为高校网络舆情是在校园网络上传播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师生对某一“焦点”“热点”问题所表现出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带有一定倾向性的共同意见或言论,载体是校园网络,行为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客体是社会“焦点”“热点”。第二种理解认为高校网络舆情是与高校有关工作相联系的网络评论或观点,载体扩展到整个互联网,行为主体涵盖所有网民,客体是高校有关工作。

不管我们怎么理解高校网络舆情,不可否认的是,每次出现的高校网络舆情都会打破高校宁静的育()人环境,对学校的教学管理产生较大且多为负面的影响。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和应对。

二、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现状

1.大学生网络素质有待提高

大学生的网络政治素质、法律素质、道德素质有待提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据我们的调查问卷显示,88.4%的大学生对国家关于互联网方面的法律、法规知之甚少,5.3%的大学生甚至是零接触。所谓知法守法,大学生对网络法律法规知识的缺乏,使得大学生使用网络发表各种言论时“不知者不畏”,没有底线,过于自由。

2.高校对网络舆情管理工作重视不够,缺乏各种机制保障

(1)对网络舆情监管重视程度不够

从意识和态度上说,大多类高校管理人员对网络舆情怀着轻视和漠视的态度,对舆情反应迟钝,对网络舆情缺乏预防和监管,一般情况下都是在网络舆情发展到事态严重、引发重大后果时,才采取措施,多部门联动,导致工作措施缺乏及时性和连贯性。对网络舆情危机的预防和监管认识不够,缺乏必要的舆情预警意识和预警措施,没有把对网络舆情的监管纳入日常工作中去。

(2)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制度缺失

据我们对河南郑州、新乡、许昌、洛阳等地几十所高校的调查发现,几乎所有高校对网络舆情没有科学合理的处置预案,尚且缺乏完整有效的制度,大多局限于国家出台的规范性法律法规。高校对于校园网上信息者的资格审查、内容的审核、传播的监控等,缺少行之有效的制度规范。在这种状态下,师生往往过于追求言论自由而对自己所发表的言论缺乏道德自律,极易引发网络舆情问题。

(3)舆情管理主体不清,专业性人才缺乏

当前,针对网络舆情的日常管理,我国大多数高校采取的模式是,学生处、网络中心、团委等多头负责,分工不清,权责不明。在实际工作中,每个部门观念上的分歧导致各部门对网络舆情的“同抓共管”演变成相互推诿,无人问津。此外,负责网络舆情的管理人员观念落后,专业知识匮乏,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信息管理的要求,直接表现在高校应对突发网络舆情时反应迟钝,不能抢占网络舆论的先机,及时消除不良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引导网络舆论的正确方向。

(4)缺乏有效的网络监管技术手段

高校对网络舆情从思想上缺乏重视,导致在行动上资金和精力投入过少。资料显示,国内仅有极少部分高校引入了比较先进的网络监控和信息过滤技术,大多数高校采用的仍然是单一的人工监测手段,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网络舆情管理的新要求。

三、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

1.加强高校师生网络素质培养,提高师生网络道德自律能力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自觉的网络政治素质和道德意识,增强网络言论的道德自律是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关键。在实践中倡导大学生用科学唯物论的观点分析问题,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做到文明上网,不浏览不良的内容,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不发表违反国家法令、违背社会公德的言论。躬行道德实践,做到知行合一,切实增强网络道德意志。

高校还应把对学生的网络素质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当中,定期组织与网络舆情相关的座谈、学术报告,通过专家授课、讨论辨析,引导大学生把加强网络素质统一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切实加强他们的网络道德意识。

2.建立健全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

(1)提高认识,完善制度

要想管理提升,必须理念先行。当前形势下,高校必须转变观念,首先要在思想上对高校舆情工作进行再认识,充分重视网络舆情。其次要主动了解网络舆情,要组织人员针对高校网络舆情个案进行剖析、总结,分析网络舆情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制订针对性强的制度,建立行之有效的诸如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监控预警制度、队伍建设制度、应急处置制度、追究问责制度等,以规范网络舆情管理的各个环节。

(2)加强队伍建设,做好人员保障

建立一支既有过硬的技术水平又有坚定政治信仰的专职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监控队伍。一方面要加大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充分借助网络监控系统、网络搜索引擎等现有技术手段并大力研发新的防控技术。对相关网络信息有针对性地浏览监控,定期对所监控信息进行整理、汇总,形成网络舆情监控分析报告,制订网络舆情警示信息,及时掌握当前师生的舆论信息热点并及时予以引导,消除不良影响。另一方面积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通过搭建贴吧、微信公共号、校友论坛等方式大家关注的社会热点敏感问题,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掌控舆论宣传的主动权。还要通过宣传高校师生在学术、科研、竞赛中的新成就,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和优良的校风学风,把高校师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育教学、科研进步等正能量上来,形成积极向上的网络舆论氛围,抢占网络舆论高地。

3.加大硬件投入力度,做好技术保障

危机管理的关键是预防危机的发生。高校应当了解并研究借鉴国内外较为先进的网络舆情监控技术,建立较为完善的高校网络舆情监管系统,成立专门的高校网络舆情监测室,形成分级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捕捉和识别具有较高敏感性和较强倾向性的网络舆情信息,进行预测评估,及时做出预警反应,实现对网络舆情安全态势的把握。

总之,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高校必须脚踏实地,切实转变观念,加强网络舆情管理意识,着力加强和完善舆情管理制度机制,提高管理人员业务技术水平,积极引导学生舆论导向,并加强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主流舆论引导的研究和探索,努力构建文化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为高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唐涛。网络舆情治理研究[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2]刘彤。网络舆情的传播载体[J].硅谷,2014(12).

[3]方然。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现状与治理模式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4).

[4]丁义浩,王铄。当前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

网络舆情 篇2

关键词:市场交易;网络舆情;心理基础;疏导对策

中图分类号:F713.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4-0177-02

引言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网络的逐渐普及,网络环境及网络主体的行为模式对新生代这一网络核心群体产生了重要影响,网络社会的匿名性和信息畅通性两个特征为市场网络舆情的产生提供了通道和便利条件。新生代作为价值观和人生观逐渐形成过程中的群体,很容易受到现实世界的一些观点和意见的影响,在网络的迅速传播下,容易形成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行为模式,对新生代员工的行为和心理都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同时给管理部门也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课题。新生代尤其是在校大学生所处环境较为封闭,与现实世界接触较少,造成了新生代集体行动模式容易受网络事件的影响,一些情感和社会焦点问题都可能诱发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从而对其行为模式和价值观的形成造成正面或负面影响。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受制于自身思想活动的多样性以及价值观的不稳定,同时受到市场网络舆情特点的影响。新生代网络行为模式和网络舆情主要体现了诱因多元化、内容复杂化和传播方式多渠道等特点,新生代作为网络虚拟世界的最活跃分子,其个性化特征更加明显,其行为和思想更加敏感,情绪更容易因外界事件影响而产生波动,各种现实热点问题都可能诱发新生代网络舆情,加上就业难、家庭生活困难、心理压力较大等问题都可能导致市场网络舆情成为新生泄情绪的一种渠道,这种发泄行为又因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如BBS、微信、QQ、博客、贴吧等,造成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影响更加严重。

一、市场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网络舆情监管主体不明确

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在新生代中的普及,使新生代网络舆情监督逐渐成为新生代尤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作内容,但是大部分高校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控体系。目前,新生代网络舆情监督的部门主要是各高校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以及政治课教研室。除此之外,还有高校各个院系的辅导员以及学生会干部,加上大学生自身的修养和约束。这些不同的监管主体之间存在着职能划分不清、多头管理的情况,并且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管理体制。

(二)市场网络舆情监管机制不完善

教育管理部门和各个高校对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问题均建立了各自的管理机制,但由于市场网络舆情监管部门职责划分不清,加上利益问题,导致了高校在进行网络舆情监督中不愿投入人财物等资源,从而出现了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监管过程中机制不够完善,仅仅停留在网络舆情的事后治理,很少进行预警机制设计和舆情提前防范。这就使各部门之间丧失了网络舆情监管的主动权,加上各管理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机制,更进一步造成了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监管体制形同虚设,仅仅是事后补救。

(三)市场网络舆情监管的手段和技术落后

传统新生代思想政治教育还停留在培养德才兼备人才方面,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和技术难以跟上新生代思想变化,网络舆情的产生更是对监管手段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新生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手段主要有两种,一是一对一和面对面的政治教育,二是群体性的思想动态把握和舆论倾向引导,这两种手段在网络时代都丧失了适应性。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加上网络匿名狂欢等特性,导致了传统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监控手段和技术难以有效发挥作用。从最近几年的网络舆情事件可以看出,传统监控手段和技术在遇到紧急网络舆情时,就显得迟钝无效。在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的产生初期未能通过先进手段进行甄别和介入,等到舆情发展到一定地步再进行监控和疏导,就已经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市场网络舆情存在问题的成因

(一)管理工作中对市场网络舆情重视不够

教育管理部门对新生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还停留在传统说服教育,从个体角度对新生代进行监管,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新生代的思想和价值观受到网络影响的程度越来越大,教育引导和现实的差别导致了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管理中存在各种问题。管理部门对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监控的不够重视是导致网络舆情问题的首要原因。教育管理部门在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管理中缺乏有效的引导机制导致新生代意见发表渠道的不畅通,甚至对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视而不见、放任自流,加上移动互联网的瞬间通达性,从而很容易在新生代之间形成负面舆情,影响新生代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以及积极学习氛围的塑造,出现新生代的过激言行和负面行为,不仅对教育管理造成障碍,也对新生代适应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

(二)市场网络舆情主体自身价值观和心理不稳定

大学生活是大学生步入社会之前的半社会化过程,作为新生代的大学生群体是价值观和自我认同最不稳定的一个群体,其价值观处于逐步形成的过程之中。新生代的心理和行为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影响和引导。因此,这种不稳定的价值观和心理行为更加剧了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的影响程度以及造成负面网络舆情的可能性。在新生代获得了丰富的知识之后,自身主体意识逐渐增强,新生代就需要自我表达和输出渠道,实现自我的独立人格,尤其是一些新生代意见领袖。

(三)网络舆情监控体系与现实脱节

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的内容多元化和复杂化以及传播方式的瞬间通达性对市场网络舆情监控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现实中市场网络舆情监控体系的迟钝和不完善导致了其与现实的脱节,从而造成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负面影响以及各类问题的产生。首先是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监控中的引导队伍不够健全,现实的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管理还处于思想政治教育阶段,而互联网技术很少介入,这就导致了网络舆情管理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其次是高校网络舆情监控体系还局限在互联网基础之上,而对移动互联网和自媒体关注较少,这就导致监控往往很难落地,无法实现全面监控。最后,市场网络舆情监控中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各监控部门之间又缺乏协调性,从而导致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监控中的各类问题的产生。

三、市场网络舆情的疏导对策

(一)市场网络舆情疏导中的行为心理把握

在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疏导中,首先要把握其网络行为的心理基础,这才是有效市场网络舆情疏导的前提。新生代市场网络行为是为了获取知识和认可,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形成了一套共同遵守的规范,这些规范引导着新生代的网络行为。新生代的网络行为基础主要表现为满足自身探求外部世界的需求、满足自己宣泄情绪的需求、满足自己情感的需求以及满足自己追求娱乐和时尚的需求。因此,在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疏导中,首先要通过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让新生代树立正确科学的网络认知,正确利用互联网,吸收积极因素,屏蔽各类负面影响。其次是分析新生代迷恋网络的动因,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进行总结,为新生代树立正确的上网态度和行为做出指导。最后是培养新生代健康和成熟的网络舆情防范机制,通过丰富学习生活,培养新生代积极的兴趣和个人适应能力,通过合理方式实现情绪宣泄和面对挫折,转移消极情绪,从而实现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的有效疏导。

(二)市场网络舆情疏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结合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实现有效疏导效应。首先是管理部门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把握市场网络舆情的特点、趋势和规律,利用传统思想政治手段和理论,因势利导,化解情绪,从而使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中的负面影响得到有效疏导。其次是主动占领新生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和建立一些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网站来对新生代市场网络行为和网络舆情进行引导,积极主动地占领网络宣传的阵地,把握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的动向和导向。最后是加强新生代思想教育工作者自身网络管理的技能和素养,通过培养一批了解和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人员或教师实现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的实时监控,把握网络环境下的新生代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和规律,实现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的有效疏导和监测。

(三)市场网络舆情疏导中的管理机制建设

除了新生代自身心理因素和外部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之外,管理机制的完善也是实现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疏导的有效措施。首先,需要对当前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管理的部分分割进行整合,把党委宣传部门下的网络舆情监督部门与行政管理体系下的网络舆情监督部门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单独机构,受党委宣传部门统一领导,并对该机构进行职能界定,从而在组织机构实现有效的市场网络舆情管理。其次,建立起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对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汇集机制、研判分析机制、预防监控机制和舆情干预机制以及舆情追踪反馈机制进行全方面的构建,借助于网络管理部门实现多功能联动进行有效的市场网络舆情监测和疏导。最后,建立立体性的市场舆情监测网络,实现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的事前、事中和事后以及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现实世界的全方位监控,并及时采取有效的疏导对策。

参考文献:

[1] 陈姣娥。基于扎根理论的网民公共政策态度形成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0,(3):89-96.

[2] 杨文娇。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及其人格特征的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39-42.

[3] 谭丽华,李林红,董毅明。互联网上涌现的群体智能及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J].公共管理学报,2009,(4):89-97.

舆情 篇3

xx年,全县外宣工作在县委宣传部的领导和市委外宣办的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年初中央、省市和全县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生态立县、工业富县,以城兴县”发展战略和“跨越发展、幸福城乡”的总体目标,肩负起xx对外形象的塑造、管理和公关职能,克服人手不足的困局,日常工作重规范提升,重点任务求创新突破,在把握外宣舆论导向、做好对外新闻发布、新闻发言人队伍建设等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 推进全县新闻发布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组织全县党委、政府新闻发言人,学习贯彻上级文件精神,通过理论、案例、实战相结合,全面增强新闻发言人把握舆论导向、应对突发事件、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学以致用。10月份,按照市委外宣办要求上报了“鄢陵新闻发布”政务微博筹办情况,并按时开通了“鄢陵发布”政务微博。

(二)、善待、善管、善用媒体,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舆情。 外宣办克服人手严重不足,积极参与突发事件舆情处置,坚守事发现场,做好媒体沟通协调处置,给媒体留下主动合作、热情服务的良好印象,为避免炒作、有效化解舆情危机打好基础。一些突发事件的媒体处置过程中,严格按照部长要求,做到了在岗值班、信息通畅、口径一致、无缝对接。有来鄢采访突发事件的媒体记者,外宣办都按部领导要求第一时间当面接触;所有电访突发事件的媒体记者,外宣办都按部领导要求第一时间回电对接。用善待赢得理解,用诚意化解质疑。去年,没有出现恶意炒作鄢陵的媒体,全县对外舆情导向保持有序、可控状态。

(三)、十四届花博会的新闻发布会及开幕式的外宣工作任务,圆满完成,达到了预期效果。 在总结历届花博会新闻发布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承担的花博会新闻发布会组织工作,严格按组委会统一要求,向省市外宣办做好汇报沟通,把握时间节点,方案细节细化,杜绝漏洞失误,任务圆满完成。涉外媒体发稿质量和数量均创历届花博会纪录。

(四)承担的其他工作

1、全市“百村整顿、百村提升”陶北驻村工作队。作为工作队长,总体抓了两项工作:一、建工作机制,确定了x北驻村整顿工作的思路、方案和台账。二、办惠民实事。,既立足当前帮扶,又注重长远发展。设身处地主要做了四件事:第一件:畅通信息,缓解卖瓜难。第二件:集约土地,筹建农民合作社。第三件:更会进市场,村民走上顺畅路。第四件:筹备硬化学校操场、建设村民文体服务中心,为x北长远发展夯根基。 xx年春节前腊月26,按照部长安排,由副部长带领外宣办和办公室,在陶北进村入户,慰问看望了全村老干部、老党员代表,送去米面油、方便面等慰问品。

(六) xx年工作打算:

外宣办肩负着全县对外形象塑造、展示、提升和维护的职责。 xx年的全县外宣工作要以学习、贯彻和落实中央、省市和全县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为统领,坚持“两个始终”,就是始终围绕县委“生态立县、工业富县、以城兴县”战略,这一工作大局不脱靶;始终抓住“创新工作思路,拓展工作内容,改进工作方法”, 这三个外宣工作重点不松劲儿。突出“两个着力”,着力提升鄢陵良好形象,着力提升舆论引导水平。提升“两个度”,就是提升鄢陵知名度和美誉度。努力实现鄢陵对外形象“四好”目标。要把我们的花木、生态、旅游、平安和健康等几大鄢陵品牌,擦得更靓、叫的更响,塑造好鄢陵形象;要牢固树立公关理念,热心推进媒体互动,展示好鄢陵形象;要精心谋划外宣活动,用心讲好鄢陵故事,提升好鄢陵形象;要健全和规范党政部门新闻发布制度,强化突发重大公共事件和热点舆论引导,努力提高与媒体打交道能力,维护好鄢陵形象。以卓有成效的工作,营造良好的外宣舆论氛围。

重点从以下方面努力工作:

1、专业外宣队伍与社会外宣力量并重,凝聚外宣合力,构造“大外宣”格局。 加强与上级外宣领导部门沟通联络,协调全县广电、文化、旅游、外事、招商等部门,建立外宣联动机制,培育包装丰富鄢陵外宣资源,把全县各种经济的商贸的民生的展会活动策划运作成一次次外宣项目,力争适时组织邀请县外媒体莅鄢采访报道,争取每一次活动的宣传效果最大化。

2、外宣内容与外宣形式并重,强化外宣品策划制作,丰富充实外宣载体。争取在花博会前,组织精干力量,策划、收集、编写、制作鄢陵外宣品,更全方位、更多角度、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推介鄢陵。

3、治标与治本并重,增强党政部门领导干部的“外宣意识”,找准部门意愿与新闻规律之间的平衡点。一方面,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工作的引导、协调、应对处置,确保外宣部门在重大舆情面前不缺位,关键时刻不失语。但,灭火工作仅只是治“标”,要更深层次“治本”,就必须要强化党政部门、特别是部门领导“一把手”的“外宣意识”养成,召开重要会议、组织大型活动、开展重大工作、处置重大公共事件的同时,单位部门“一把手”都要统筹考虑新闻发布和对外舆论工作,避免各类大小媒体的误读炒作现象。

4、 新闻发言人队伍的作用发挥与能力提升并重,强化素质提升,解决好“外宣舆论导向”谁来做的关键问题。进一步强化我县新闻发言人队伍培训和新闻发布活动规章制度规范化建设,提升全县党政部门开展新闻发布工作的内涵和效果。争取适当时机与上级外宣培训部门结合,组织全县党政部门新闻发言人队伍参加业务培训。

5、外宣规定课题与自选课题并重,强化外宣干部自身价值体现,努力争取工作成效与干部成长双丰收。

6、继续按部领导要求做好驻村工作和其他工作。

舆情信息 篇4

2020年来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紧密结合本公司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建立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以网络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舆情信息质量为重点,收集报送有代表性、典型性、倾向性、苗头性的舆情信息,加强对舆情走势的深入分析,提出有效得力的对策建议,对涉及本单位工作内容及时进行跟帖回复,围绕重点、跟踪势点、把握难点,为领导服务,为决策服务。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一、建立了舆情信息工作网络。

成立了本单位舆情信息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XX同志担任,副组长由XX同志担任,成员为各部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XX兼任,负责单位舆情信息工作的统筹管理及编发《XXX舆情信息专报》。

二、及时上报舆情信息。

各舆情信息员负责收集舆情信息,一旦在网络上发现反映本单位相关问题的信息,将其拷贝后注明报送单位、时间、报送承办人、审核人,发送到本单位舆情信息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每一周上报一次。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收集各单位报送的舆情信息,定期进行筛选,编辑《XXX舆情信息专报》,并送单位领导批阅。对单位领导批阅后的舆情信息,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领导批示内容进行处理,分送各相关部门阅办,对相关部门处理舆情的情况组织文字回应,送相关领导审批后在网络上予以回复。

三、建立了健全的网络发言人工作制度。

本单位的网络发言人即为单位的新闻发言人。各舆情信息员发现涉及本单位工作的论坛贴文后及时上报,网络发言人对涉及本单位工作或上级舆情信息部门布置的重大网上舆情撰写引导主帖,进行跟评,并转帖正面报道或贴文,同时参与网上日常讨论及策划重大网络宣传活动。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1、进一步建立完善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机制。

由于网络传播主体泛化分散的特殊性,同时网上信息能够得到广大网民的重视并予以接纳,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网络舆论予以正确的引导。我单位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网络舆情工作机构,明确网络舆情专职工作人员,实行分级负责制;网络舆情工作实绩纳入年终考核。单位各部门明确工作重点和任务,特别是要针对网络舆情反应强烈、内容集中的问题制定应对措施并细化工作目标,做到责任到人,确保网络舆情落到实处。

2、严格规范网络舆情回帖的工作内容

及时对网民反映的相关问题及时回应,加强对回复内容的审查,确保相关回复内容既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又符合相关文件的要求,同时杜绝在回复内容中出现错字、别字以及语意不通等问题。要增强回复内容的针对性,确保回复内容既一语中的,又切实可行,坚决杜绝用应付式、程序化语言回帖或含糊其辞的现象。

网络舆情 篇5

一、基础数据采集

网络产生巨大的数据量,例如2013年,每天平均产生两百多万TB的数据量而且信息来源多样,这些信息都是获取有效舆情的数据基础,我们首先要尽可能全面地收集到这些信息。网络数据获取可以采用网站提供的API或网络爬虫工具获取。使用API方式是通过网站提供商获取数据信息,为了避免频繁调用对网站服务产生影响,一般调用API次数都会有一定限制,同时网站对于获取数据权限有各种限制,由于种种限制,目前普遍研究和使用的网络爬虫都不使用API。网络爬虫指从一个或多个指定的网页开始,在全网范围搜索获取网络信息资源,通过简单设置目标网站、爬行间隔和存储位置等就能够自动批量获取网页内容,为数据获取提供极大便利。常见的网络爬虫有传统网络爬虫和聚焦网络爬虫。传统网络爬虫获取的数据有一定盲目性,获取的信息很大一部分都不符合要求,造成时间、资源的浪费。而传统网络爬虫的并行机制也带来数据重复抓取、页面质量下降等问题。但传统网络爬虫具有获取数据完整、速度较快的优点。聚焦网络爬虫增加了页面相关度评价和URL价值评价功能进行信息过滤和分析,利用主题相关度评价模型过滤掉与主题无关的网页,利用URL主题相关度控制爬虫爬行过程,不遍历和主题无关页面,提高爬行效率。聚焦网络爬虫数据相关性高,但速度较慢。在舆情采集过程中合理利用网络爬虫,可以在短时间获取大量网络数据,但这些数据存在大量冗余,数据针对性不高,需要后续提取分析。

二、冗余数据清洗

网络舆情分析的主体是与主题相关的数据信息,通过网络爬虫程序获取的是由HTML和各种脚本语言构成的web页面,web页面由与主题相关的网页正文和与主题无关的数据组成,与主题无关的数据也称为网页噪音。由于web页面的形式多样,正文与噪音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而大量存在的网页噪音造成资源浪费,对正文分析也造成很大干扰。我们需要对页面进行处理,剔除网页噪音,比如页面中的广告、导航信息、说明文字等,提取正文、链接、作者、点击量等主题相关信息。通过去噪处理得到的文档一般包含大量重复信息,互联网信息频繁的转发、复制以及不同URL地址指向同一页面等情况都导致信息重复,重复信息成倍增加工作量,去除重复文档也是进行正文提取、分析的必要步骤。我们可以对文档进行向量化处理之后,计算各个特征词的权重,利用相似度算法计算词语与词语之间的相似度,通过计算文档相似度,去除重复信息。当前网页去重算法有很多,但大多数都是基于shingling和LsH的思想,比如对shingle生成策略的改进,对LsH指纹间海明距离计算的改进,以及对这些算法本身参数设置不同而带来性能变的研究等。

三、正文文本提取

通过去噪去重处理,修剪掉网页多余数据,如何快速有效地提取出需要的正文就需要正文提取技术。正文提取技术也是网络舆情发现的一项重要技术。当前常用的网页正文提取算法包括基于DOM树的网页正文提取技术、基于内容规则的网页正文提取技术、基于统计学特征的网页正文提取技术和基于神经网络的网页正文提取技术等。各种提取技术各有优劣,比如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基于DOM树的网页正文提取技术,它利用HTML的各种标签信息,将网页内容转化成规范的树形结构,通过遍历DOM树的节点,裁剪与正文无关的节点而得到正文内容。这种算法依赖于HTML标签,对于HTML规范性要求很高,而且解析过程效率也较低。利用统计学特征的正文提取技术将HTML代码解析后以行或段为单位保存,统计单位文本和HTML代码的字节数,通过计算文本和字节数比例得到文本密度,如果密度大于事先设定好的文本阈值,则该部分内容判定为正文。这种算法不需要分析源码,判断准确度较高,但限制性也较大,对于正文集中的内容效率较高。实际应用中需要针对舆情来源及其特点,结合使用各种网页正文提取技术,以达到最佳提取效率和准确度。

四、信息分类与关联

网络信息数据多样,来源复杂,数据分布离散。通过文本处理抽取的正文数据往往是相互没有关联的数据,这些文本在使用时就面临无法分析、统计等诸多问题。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将文本经过分类、聚类、关联规则发现等一系列处理,从海量数据中发现主题相关的信息,发现其中的模式、规律等,从而为舆情分析与预警提供依据。文本分类指按照预先定义好的类别集合,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文本自动分类的过程。是一种有监督的机器学习问题。当前的文本分类技术,大多数是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用规则的向量来表示不规则的文本数据。文本分类一般分为训练和分类两个阶段,训练阶段需确定类别集合,并在类别集合选取代表性文档计算特征矢量。分类阶段则计算待分类文档特征矢量,通过与各集合特征矢量比较选取相似度最接近的集合。文本聚类在没有类别集合的情况下进行文本分类。主要依据文档相似度,通过计算将相似文档进行归类。不同的聚类算法采取不同的文本向量组织调度策略,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相似或相异的比较,将大量无序的文本划归为若干类簇,使得不同类簇描述不同事件,得出不同的话题。文本聚类是一种无监督的机器学习问题,不需要预先定义集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较高的自动化处理能力。网络获取的数据类型多样,比如对于一个舆情热点事件,我们可能从网页获取事件过程,从论坛、博客等获取关注度和转发量,从公安部门获取人员、关联信息等,这些数据我们需要通过关联规则发现关联关系,将数据整合为相关的数据网。关联规则挖掘过程主要包含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获取的复杂数据聚合中找到出现频率高的数据组,第二阶段在这些高频数据组中产生关联规则。有效的关联规则对于舆情分析有重大意义,但目前我国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应用尚不深入。

五、话题检测与追踪

话题不同于主题、事件等概念,话题是由某一个特定事件和与该事件相关的一系列事件共同构成的。在大量网络信息中,发现某一话题并按照该话题收集与其相关的信息,对信息重新组织,可以有效了解话题的发展与演变。信息的采集、处理、分类、关联等方法将网络中存在的大量无序数据整合为统一的、存在映射关系的数据网,这个过程以网络中已经存在的各类信息为主体进行简单检索和归类。随着网络规模的几何增长,网络信息多样化,网络舆情具有隐蔽性、突发性、自由性等特点。话题发现与跟踪技术的关注点不仅仅在网络已有信息的收集处理上,还要在大量信息基础上,自动分析判断,发现值得关注的深层次的、新的信息并进行追踪,更倾向于新信息的发现,话题跟踪依据与某话题相关的少量事件,判断出后续新闻报道流中与该话题相关的报道,并将相关报道收集起来实现跟踪。通过大规模文档自动聚类建立话题。话题检测与追踪对复杂无序的网络事件进行深入分析,总结事件中的特征规律。当某一网络事件特征符合其中规律时,就可以预测该事件的发展结果,并对于预测可能导致重大后果的事件进行舆情预警。网络监控人员可以根据预警提前对网络事件进行预防疏导,避免产生严重后果。

六、信息定量评估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