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 《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优质(最新10篇)

春秋时期是生产力飞跃进步、社会制度大变革、政治局面大变动的时代。

学习重点 篇1

春秋争霸。

学习难点 篇2

春秋争霸战争产生的历史影响。

七年级上册 《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优质 篇3

教 学

目 标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知道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并掌握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三家分晋、合纵连横的史实。填充“春秋形势图”“战国形势图”,并结合地图讲解有关史实,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

难 点 体味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乐趣,再现这段历史,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从史实中体会、分析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特点。

教、学具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导入:出示西周社会网络示意图,复习提问:这是西周的什么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周王与诸侯的关系是怎样的?

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历史进入了春秋战国时期,这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争霸斗

一、 齐桓公称霸:

1. 春秋五霸:

春秋时期的起止时间:前770年~~前476年。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春秋名称的由来。

提问: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的关系为何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指导学生回答,帮助理解诸侯争霸的目的,成为霸主,就可以在政治上号令诸侯,在经济上从小的诸侯国榨取财物。所以诸侯争霸的实质是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享受的政治、经济特权。

诸侯争霸中先后出现了五个霸主: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提问:你还知道另一种说法吗?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2. 齐桓公称霸:

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最早称霸的诸侯。指导学生观察《春秋形势图》,提出问题:� 齐国位于今山东北部;盛产鱼盐,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为其争霸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基础。

在群雄并起的年代,仅有经济上的优越条件是远远不够的。大家知道“一箭之仇”、“管鲍之交”的故事吗?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的成语故事

在此基础之上,齐桓公当政后,为加强齐国的实力还采取了其它的一些措施,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进行归纳:在政治上重用管仲,改革内政;在外交上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经过这些措施,齐国在政治上、经济上、外交上的实力逐渐强大起来,在诸侯中树立了强大的威信。

归纳知识点:前651年,葵丘会盟。

齐桓公大会诸侯,周天子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齐桓公的霸主地位确立了。

二、 问鼎中原:

晋文公是与齐桓公齐名的一个霸主,他做国君以后,发展生产,整顿内政,训练军队,晋国很快成为北方的一个强国,为霸主地位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当时楚国的势力已经发展到黄河流域。前7世纪后期,双方爆发了著名的“城濮大战”,这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

鼓励学生讲述“退避三舍”的故事。

晋楚争霸持续了百余年,后来楚庄王北进中原,长驱直入周天子所在的伊水、洛水流域,并乘机向周王室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看插图《楚国王子午鼎》,提问:九鼎代表了什么含义?

楚庄王大有取代周天子地位的架势,后来楚庄王的野心在再次北上与晋国的交战中得以实现,楚庄王成为霸主。

鼓励学生阅读课文小字部分,了解宋襄公、秦穆公的争霸活动,以及吴越两国的争霸经过,“卧薪尝胆”的故事。

三、合纵连横:

归纳知识点:前475~~221年,战国时期。

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与原有的齐、楚、燕、齐并称“战国七雄”。指导学生观察《战国形势图》,明确七国的地理位置。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更加频繁,各国除了使用武力外,还展开了政治、外交上的攻势,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归纳出“合纵”、“连横”的含义,并在地图上指出“合纵”、“连横”的大致方向。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合纵”、“连横”政策的中心是秦国,了解这一时期的著名外交家,也是纵横家,:如秦国的张仪、魏国的公孙衍等。

“合纵连横”政策结果怎样呢?

学生讲述“朝秦暮楚”的成语故事,了解秦国的实力逐渐壮大,为后来秦灭六国打下基础。

小结:指导学生完成课后材料阅读。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夏 商 西周 东周 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1. 春秋时期指的是___年到_______年。

2.春秋五霸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秋时期,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

①任用_______为相, 改革内政,发展经济。使齐国富强起来。

②以_______〞为口号,积极开展对外活动。

4.齐桓公称霸的标志是:公元前651年,在 举行诸侯会盟。

5.请找出晋、楚两国争霸中原的重要战役发生的地点及结果:

①晋国在________打败楚国军队,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②后来,楚军在 打败晋国,_______跃升为霸主。

6.向周王室询问九鼎轻重的是____.。

7.战国时期:公元前 年至前 年

8.战国初年,晋国分裂成 _、 、 三个国家。

9.战国七雄是指

、 、 、

、 、 、

10.什么是合纵、连横?

七年级上册 《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优质 篇4

【课标要求】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学习目标】

1.掌握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春秋大国争霸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

2.通过学习春秋时期大国争霸战争的进程,培养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

3.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学习重点】

春秋争霸。

【学习难点】

春秋争霸战争产生的历史影响。

【学习过程】

本课的内容设计为二部分:第一部分“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第二部分“王室衰微”与“诸侯争霸”。

一、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材料一

牛耕 铁器

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获取了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了什么?

2.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有什么历史作用?

3.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

(1)农业

(2)手工业

(3)商业

二、王室衰微与“诸侯争霸”

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王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

【影视中的历史】

一些影视作品往往反映了某个时代的历史特点,影视作品也是我们熟悉和掌握历史的途径之一,我们通过经典影视作品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

1.影片所示的“春秋”时期属于哪个朝代?春秋时期有哪些诸侯先后成为中原霸主?春秋战国的纷争是西周哪一制度埋下的祸根?

2.在电视剧《东周列国。春秋篇》中,东迁后的周平王,摄于郑国的威力,竟与郑庄公做了交换太子互为人质的荒。唐交易。这种情况反映了什么问题?

3.结合课本内容总结春秋五霸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教学环节与活动

教学资源

基本流程

授课思路

具体目标

史料来源

史料运用

导入

播放关于青铜器的一分钟视频

认可青铜器的史料价值

纪录片《台北故宫》

概念界定

地图演示和文字说明

说出春秋战国的分期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农业)

展示春秋牺尊,提问:一,这件文物是以什么动物为原型制作的?为什么要在鼻子上挂一个环?二,你知道牛怎么耕地吗?

从史料中收集信息,推断春秋时期牛耕已经出现

上海博物馆

观察文物器形,获取信息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农业)

提问:普通劳动者选择农具的标准是什么?展示史料,引出铁器在春秋时期的使用情况

分析铁器的优点,讨论铁器和牛耕带来的变化

《国语》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手工业)

界定手工业的概念;展示历史遗存,出土文物和文字资料,归纳春秋时期手工业发展概况

树立证据意识

潍坊新闻http://www.wfn

-12/03/content_558805.htm;宜昌博物馆;《诗经

归纳史料的来源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商业)

展示空首布,观察器形;运用晏子使楚的故事突出齐国都城的繁华

认可农业、手工业与商业密不可分

上海博物馆;齐国历史博物馆;《晏子春秋》

观察文物造型,获取信息;辩证分析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

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

讲述铁器和牛耕的出现如何瓦解分封制,诸侯如何应对分封制的瓦解

认可春秋时期生产力发展和王室衰微之间的因果关系

王室衰微(周天子势力下降)

对比周天子在西周时期和春秋初年所控制的土地和兵力,提问:通过这组数据,观察到什么现象?得出什么结论?

比较相关数据,提供结论:周天子势力下降

《周礼·夏官·职方氏》;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徐中舒《禹鼎的年代及其相关问题》

王室衰微(朝贡制度破坏)

展示宗周钟,讲述铭文大意;展示史料,对比分析,提问:什么制度破坏了?

比较史料,归纳信息,提供结论:朝贡制度逐渐破坏

台北故宫博物;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左传·隐公三年》

了解铭文的价值,获取信息;

诸侯争霸

(主要诸侯)

讲述争霸的含义;展示地图,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主要的霸主

尝试从地图中归纳历史信息

诸侯争霸

(齐桓公首霸)

根据称呼分类;由楚齐之争引出齐桓公首霸

收集并讲述齐桓公的故事,欣赏齐桓公胸怀宽广的个人风采

诸侯争霸

(争霸影响)

展示越王勾践剑,由作战方式的变化分析春秋时期战争频繁。提问:你愿意生活在这样一个年代吗?结合材料,归纳战争影响

分析史料,归纳战争的影响

湖北省博物馆;《孟子·告子下》;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分析文物信息,尝试归纳文物产生的社会背景

观察方法总结归纳

展示部分本课所选用的青铜器图片,提问:我们是如何从青铜器中获取信息的?以子仲姜盘为例,尝试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回忆第五课、第六课所学内容,归纳观察青铜器的方法;尝试应用这些方法欣赏一件青铜器

上海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

七年级上册 《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优质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了解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观察分析争霸战争这种历史现象,比较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确立霸主地位的过程,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分析争霸战争对中国的深远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兴人是兴国的关键,做人做事要有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才能成功,培养他们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齐桓公称霸和诸侯争霸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

【导学过程】

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听说过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没有?(学生看课件讲故事)。

师:周幽王导致了西周的灭亡。之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被迫东迁,史称东周。东周又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这是一个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动荡的春秋时期。

【自主预习】

学生结合课文和学习春秋争霸,战国七雄的有关知识

一、春秋争霸

(一)、齐桓公称霸

1、春秋时期为什么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

2、春秋时期出现了哪些主要霸主?最早称霸中原的是谁?

3、假如你是齐桓公,应该怎样作才能成就霸业?请同学们充当谋士,为齐桓公献计献策。小组讨论,选出代表发言。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鼓励,然后概括总结。

1、齐国东方,盛产鱼盐。出示春秋形式图,显示齐国的位置。

2、 任用管仲,改革内政。

3、“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尊王攘夷”的含义是什么?

过渡:齐桓公以后即起参与争霸的是晋国和楚国。晋楚数次联合盟国在中原地区的对决,先后持续百余年,是春秋时代最壮观的景象。

(二)、晋楚争霸

1、这两国争霸的情况怎样?哪位同学能说说看?(培养学生概述历史事件,口头表达的能力)

2、奠定晋文公成为霸主的战役是什么?

3、为什么本处于劣势的晋军能取得胜利?

4、想一想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今天有哪些历史启迪?

5、除了中原各国的争霸,还有哪些国家也加入了争霸战争?

春秋时期的两百多年间,诸侯们打了四百多场大战。到春秋末期,初期的一百多个诸侯国锐减到二十几个了。到战国时期主要只有七雄,这说明了什么?(出示春秋战国形势图。此题有些难度,可对照地图,学生讨论,然后回答。)

二、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形成七雄并立的局面,出示战国七雄示意图,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地理位置,说出有什么特点?(教师总结口诀:“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这七雄中,哪些国家变化最大?谁能指图说说看?(如果学生能回答出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可不作讲解)

1、战国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引出军事家孙膑庞涓,学生了解桂陵、马陵之战。

2、战国七雄的局面是怎样被打破的?长平之战中秦取胜的原因是?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把握,但是一定要强调长平之战的作用,即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对抗秦军的进攻了。

【合作探究】

1、争霸战争带来哪些影响?

2、春秋战国战争的不同点有哪些?

3、请大家想一想,身处春秋战国一个环境中,一个国家怎样才能避免被消灭的厄运呢?

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小结提升】

出示历史歌谣,小节本课。

春秋诸侯齐首霸,尊王攘夷管助他,晋楚争霸在中原,此时旧制如碎瓦。

战国七雄并立打,桂陵马陵留史话。长平战后秦无敌,横扫六合统天下。

学习过程 篇6

本课的`内容设计为二部分:第一部分“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第二部分“王室衰微”与“诸侯争霸”。

一、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材料一

牛耕 铁器

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获取了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了什么?

2、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有什么历史作用?

3、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

(1)农业

(2)手工业

(3)商业

二、王室衰微与“诸侯争霸”

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王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

七年级上册 《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优质 篇7

教学目标

(一)知道与了解

1.知道东周的概念。

2.说出铁农具和牛耕在我国出现的时间。

3,指出王室衰微的表现。

4,结合地图指出主要诸侯国的名称及地理位置。

5,讲述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的故事。

(二)理解与运用

1,分析铁农具、牛耕出现的历史意义。

2,分析诸侯争霸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春秋时期的典故欣赏君王胸怀宽广的人物风采。

2,尝试归纳从青铜器中全面、准确、有效地获取历史信息的方法,养成爱护文物的习惯。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三个内容: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三个内容是因果相连的递进关系。运用唯物史观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能科学地阐释和理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的社会现象。

本课重点: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本课难点: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如何引起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变化。

学情分析

刚进初一的学生依然保有孩童的天真,难以理解严肃的专业名词和概念。因此,需要具体、直观的教学资源帮助他们理解历史现象与历史逻辑。

研讨主题

“隐藏在青铜器中的秘密——培养从文物中全面、准确、有效地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春秋时期,青铜工艺虽然不复商朝晚期鼎盛,但依然是这个时代手工业生产水平的代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出社会的变化。本课试图通过展示春秋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青铜器,引导学生从青铜器中获取历史信息,树立证据意识。学生逐步认可文物的史料价值,并尝试准确地收集文物信息,证明所做的猜测。

教学过程

影视中的历史 篇8

一些影视作品往往反映了某个时代的历史特点,影视作品也是我们熟悉和掌握历史的途径之一,我们通过经典影视作品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

1、影片所示的“春秋”时期属于哪个朝代?春秋时期有哪些诸侯先后成为中原霸主?春秋战国的纷争是西周哪一制度埋下的祸根?

2、在电视剧《东周列国。春秋篇》中,东迁后的周平王,摄于郑国的威力,竟与郑庄公做了交换太子互为人质的荒唐交易。这种情况反映了什么问题?

3、结合课本内容总结春秋五霸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七年级上册 《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优质 篇9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春秋时期从经济发展到社会制度的深刻变化,政治局面上诸侯争霸斗争及其影响。

2.通过学习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以及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状况,使学生认识春秋时期是生产力飞跃进步、社会制度大变革、政治局面大动荡的时代,培养学生从历史现象到历史认知的思维能力。

3.通过学习春秋时期大国争霸战争的进程,培养学生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诸侯争霸

难点: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王室衰微

三、教学策略

1.重点突破:通过春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相关材料分析,让学生认识到伴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生产技术的进步,春秋时期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各个诸侯国由于地理位置、统治者的政策等因素,出现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齐国、晋国、楚国、秦国等国利用优势相继争霸。

2.难点突破:通过对比铁器和石器、青铜器的优劣,让学生认识到生产技术的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突破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难点。

四、教法学法指导

教法:讲述法、问题启示法、图片展示法、文本分析法、视频分析法、分组讨论法

学法指导:观察图片、阅读文本、分组讨论、观看视频、材料分析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

多媒体网络设备、投影仪

素材准备

地图册、战国和春秋时期的形势图、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关视频、多媒体课件、教学插图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烽火戏诸侯》,让学生讲述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思考这个故事反映了什么?

西周时,遇到敌情靠烽火台传信报警。周幽王昏庸无道,为了取悦王妃褒姒,竟下令燃烽火。后来,犬戎真的来攻西周。幽王派人点燃烽火,诸侯没有再来救援。结果,幽王被杀。

这个故事反映了西周分封制的崩溃,说明周王室的势力逐渐衰微。

春秋时期社会动荡,那么春秋时期的经济有哪些发展?出现了什么动荡的局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一起去了解这些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小故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带着问题进入本课学习,激发学生求知欲。

(二)自主学习,知识建构

结合以下几个问题阅读教材,抓住问题中的关键词语,边读边勾画,完成后,形成知识网络。

春秋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诸侯争霸的目的是什么?齐桓公首先称霸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评价诸侯争霸?

动荡的春秋时期中,动荡的表现有哪些?

自主学习完成后,小组之间交流答案,并互相讨论,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找出疑惑。

设计意图: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把握有效信息,并学会分析和总结历史问题。

(三)合作探究,解疑释惑

1.解释春秋战国的由来: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春秋时期指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战国时期指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春秋”取名于孔子编订的鲁国编年史书《春秋》,“战国”取名于西汉刘向编注的《战国策》,是因当时各个诸侯国争战不休而得名。

2.列表归纳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

3.小组讨论

(1)铁农具与以前的青铜器、石器相比较有哪些优势?有什么作用?

与青铜器、石器相比较,铁农具更加锋利,而且比较便宜、可用,促进了农业的深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2)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对当时的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

各地经济得到发展,各诸侯国实力不断增强,导致分封制逐渐瓦解。

设计意图:生产工具的改进是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通过分析生产工具的变化,理解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对当时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为下一步学习分封制的衰弱奠定基础。

4.阅读材料,论从史出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 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思考: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的什么现象?

答案:材料反映了王室衰微、诸侯混战。

阅读课本,找出 “王室衰微”的表现有哪些?

王室衰微的表现:

(1)分封制瓦解:一些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也不再世袭,由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这样就使分封制逐步瓦解。 (2)周王室实力大减: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势力大减,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洛邑一带。周王虽然名义上仍是天下“共主”,但已无力控制诸侯。诸侯国势力崛起,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也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致使周王室在财政上陷入困境,甚至要依赖诸侯国的经济支持。

(3)诸侯崛起,竞相称霸。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材料,提高分析与总结能力,体现论从史出的观点。

5.小组讨论并总结诸侯争霸和齐桓公争霸的原因

诸侯争霸的原因:

(1)王室衰微

(2)各诸侯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3)各诸侯国争夺土地、人民、财产和政治上的对别国的支配权

齐桓公称霸的原因:

(1)齐国在山东北部,盛产鱼盐,经济富庶。

(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齐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增。

(3)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旗号,扩充疆界。

6.讨论:如何评价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春秋争霸,既要看到其弊端也要看到其客观作用)

一方面:春秋争霸给人民带来种。种灾难。另一方面: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与此同时,中原的华夏族与周边的少数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评价历史事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既认识到春秋争霸给社会带来的灾难,同时认识到它给社会带来的客观作用,全面客观评价春秋争霸。

(四)反馈拓展,总结收获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二是周王室衰微,三是诸侯争霸,要梳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由于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各诸侯国经济得到发展,开始摆脱周王室的控制,分封制开始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开始进行争霸战争,从而使春秋时期出现社会动荡的局面。

六、板书设计: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农业

2.手工业

3.商业

二、王室衰微

1.分封制瓦解

2.周王室衰微

三、诸侯争霸

1.诸侯争霸的背景

2.齐桓公首先争霸的原因

3.评价诸侯争霸

课标要求 篇10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