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书(推荐31篇)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书(通用31篇)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书 篇1

一、 指导思想:

以同学的生活为核心,以观察、访问、探索、调查、试验等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培养同学独立考虑和创新意识,引导他们学习简单的处置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同学进行社会实践的能力和必要的生活技能。

二、课程目标:

1、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同学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使同学具有基本的社会考察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置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验证的方法。

5、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三、主要工作任务:

1、构建出“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补充与拓展,以劳动与技术教育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本模式。

2、在校内和社区开辟同学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为同学提供活动的舞台。

3、提供综合实践活动备选主题和活动范围,每个班选择一个课题进行研究,注意活动过程中资料的积累,期末整理好资料上交。

四、具体要求:

1、 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

2、布置好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

3、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制定好实施计划

4、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四大领域

5、丰富综合实践活动中同学活动的方式

6、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评价工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同学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应以形成性、发展性评价为主,注重同学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和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示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的意识。评价应注意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可自评、生评和师评相结合。本学期学校将在十二月上旬举行综合实践活动评比,并在期末做好实验班级活动效果的展示、交流和评价工作

五、研究内容:

(一)、活动主题:甘甜的自来水

(二)、活动主题:平安自护我能行

通过以上活动拟达到:

1、引导同学学会与老师、同学一起生活、热爱集体。

2、具有主动探索身边环境的兴趣,并努力的想出方法去研究。(通过活动使他们获得生活的知识以和得到他人理解、友谊的技能)

3、结合“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教育同学学会有责任感的生活。(老实待人、对待自身的错误、失败、挫折的方法、战略,学会自身的事情自身做,独立、自理的生活。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书 篇2

一、指导思想:

为配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积极推进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适应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迅速发展的迫切需要,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基本精神,特拟定以下计划。

二、年级基本情况:

四年级学生经过系统的学习,在知识、技能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与进步,他们对于课上的要求都能认真的完成,课堂上他们动手动脑都很积极,一些常规已经基本养成并且纪律也相对稳定,这些为新课程的学习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为继续学习进行研究打下了一定基础。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为三章:植物王国、京剧趣赏、神奇的机器。本册教材既符合当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经验,又力求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测量以及评价等活动,进一步学习科学、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体例上大胆创新,在教学内容上敢于突破常规,语言生动活泼,版面图文并茂,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对自然界、对科学的学习兴趣。教材中创设的“信息窗”“他山石”“创新园”等导学栏目,把学生的处主学习、合作研究、激励评价等有机地融为一体,为广大教师和学生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能量和资源。

四、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3、增强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学习要求。

4、让学生联系生活与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综合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5、实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追求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融合的价值取向,真正地培养既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又具有乐观积极的人文情怀的人,使学生不仅能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而且能认识自己;不仅使自己适应社会,而且能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创新。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过程,对整个活动操作做到心中有数。

2、努力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时有所创造,有所收获。

3、利用现代化媒体,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

4、善于组织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机会。

5、注重学生对科学研究过程的亲身参与及体验。

6、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研究、激励评价等有机地融为一体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书 篇3

一、指导思想

三年级学生受年龄和学识的限制,受原来课程模式的影响,接触社会比较少,一下子全部放开,学生将会束手无策。因此,以主题活动为切入口,学生从大的主题中寻找和确定自己的研究专题,让学生初步感受研究活动的全过程。如:关于美化校园的新建议;夸夸我们的学校;课间十分钟等。教师将根据学生最感兴趣的主题给与一定的指导,体验整个专题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

二、课程目标

知识层面:通过学生的实践和探究,丰富自身的知识积累。

能力层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激发学生实践、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大胆质疑,勇于开拓的学习情操,构建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地球、关心生态环境的道德堡垒。

三、具体要求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必将彻底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落实素质教育,培养新时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四、方案实施

1、课时的确保与安排

三年级每周3节综合实践课。

3、具体形式

①集中授课:知识技能的普及等。

②实践活动课:劳动技术,社区服务等。

③方案设计课:主题的确立等。

④综合课:课题的研究等。

⑤成果交流课:体验的交流,成果的展示等。

⑥其他。

五、具体时间安排

九月份:

1、学生自组研究小队,并起一个健康响亮、积极向上的队名,针对以后的活动,制定队规。

2、进行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指导。

3、进行研究方案一般格式的撰写的指导。

十月份:

1、根据“诚信在我身边”确定主题,开展活动。

2、指导建立自己的诚信档案袋。

十一月份

1、展示“诚信在我身边”成果。

2、确立子课题,尝试研究。

十二月份

1、组织有关的录像的观看,参观,知识讲座。

一月份

1、对于未结束的活动专题继续组织开展好活动。

2、开展好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会。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书 篇4

一、活动主题:

宣传荣辱 共建和谐 崇尚科学 重视实践

深入企业 了解社会 体会亲情 完善自我

二、主要内容:

20xx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要充分发挥我系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以社会调查、志愿服务为主,我系学生在家乡就近就便参加分组进行以下社会实践活动:,

(一)为深入贯彻党的xx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全国各地农村区域经济、社会、科技和文化的发展状况,进一步加强聊大东昌学院与地方的科技合作和人才交流,开展聊大东昌学院20xx寒假大学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实践活动,形成书面调查报告,并结合此次调研成果开展关于乡情调查的主题征文活动,并进行表彰。

(二)进一步深化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竭诚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大力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我系学生可利用返乡机会,自主进入企事业单位进行就业见习和社会调查等活动,增加大学生职业体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三)广泛开展服务当地经济文化建设活动。我系青年学生应主动承担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进一步解放思想,勇敢面对挑战,把服务地方作为每一位学子的义务和责任,充分发挥我系专业学科和创新人才优势,积极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掀起青年学生广泛开展服务当地经济文化建设热潮。要围绕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新山东奋斗目标,立足山东,辐射全国,积极为当地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献言献策,要深入调查研究,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

开展广泛深入我为家乡献力量的社会调查、主题征文活动,并进行表彰。

(四)以感恩伴我成长,孝心回馈父母为主题的体会亲情实践活动和真情送万家志愿服务活动。全系学生要合理安排寒期生活,为父母及家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开展家庭亲情教育、礼仪教育活动,学会一项家务小技能,为父母减一分辛劳,添一分惬意,送一分亲情,做快乐的、有责任的家庭成员。也可深入开展真情济困进万家活动。每位经法系学生在春节期间自行组队集中开展真情济困进万家活动,为人民群众和广大青年,特别是下岗失业青年、贫困学生、农村贫困青年、残疾青年等有特殊困难的青年群体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办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办团组织的关心和帮助送到他们的心坎上,不断提高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能力。要从困难群众的实际出发,积极深入广大农村和城市社区开展真情送万家志愿服务活动。

三、活动方式:

20xx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采取点面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就近就便。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原则上要就近就便,我系学生在学校周边、学生家庭所在地开展活动。

2、重点组队。结合实际情况组队,在各地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我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理论修养优势,深入基层形成示范带头作用。

四、实施步骤:

20xx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和动员阶段。

20xx年1月中旬至20xx年1月下旬,我系从整体上对本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布置和安排,积极动员广大学生投身于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对我系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意义的宣传教育。

2、具体实施阶段。

20xx年2月上旬至2月下旬,各社会实践个人、团(队)要按照我系的要求,积极争取企事业单位的支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力求务实创新,出成果出效益,同时加强实践活动的新闻报道,提高社会效应。

3、总结表彰阶段。

20xx年3月初,我系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情况进行总结,并于下学期开学后3月10日前将调查报告和实践个人、团(队)总结材料报系团总支,对本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团(队)、优秀个人和优秀成果进行表彰。

五相关要求

20xx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是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我系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抓紧抓好。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在我系团总支、学生会的领导下,切实把今年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有计划、有动员、有指导,有考评。

(二)突出重点,讲求实效。今年寒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坚持就近就便的原则,从实际出发,保证活动轰轰烈烈、扎扎实实。

(三)创造条件,提供保障。我系各地区的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要突出重点,精心组织,组织动员学生参与活动。

(四)加强宣传工作。加强对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工作,宣传好我系社会实践活动的安排做法和我系学生表现出的奋发进取的时代风采以及文明奉献的精神风貌。重点要突出特色活动及实际效果、社会反响和主题征文、学生心得等。

(五)保障安全,严防意外。认真做好活动期间的安全教育,认真制定落实好安全纪律,严防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书 篇5

指导思想: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我校综合实践课逐步建成了一种以校为本、校内外兼承的研究性学习的道路。为了使我们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得以更广泛的铺开,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利用学校及周边有利环境,开展以学科教学为龙头,辅助实践性研究的综合实践课及以校本专题研究为主要内容的相关主题活动。因此,本学期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是:通过实践研究让学生产生情感体验、能力方法和知识经验,以学科实践活动为基点,把学科教学的知识点融进实践活动中去,产生主题性实践活动,开展系统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让更多的老师参与进来,以推动学生综合学习和实践研究的能力。

课程实施:

(一)课时安排:

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与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可以分散安排,也可集中使用,内容有分有合,灵活掌握。在具体实施时三到六年级每周安排两节,并严格规定综合实践活动的所有课时不得移作它用,教导处将不定时进行随堂听课检查。

另外,除了课表上安排的课时,鼓励指导教师要有吃苦精神,鼓励他们还要充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充足的时间资源和丰富的校外资源,指导学生以活动小组的形式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期间,不可忽视发挥校外辅导员和家长的指导作用,以保证活动的质量和学生的安全。

(二)教师落实情况: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没有现成的教材,没有专职的老师,没有统一的模式,因此对从事这门课程的任何一个教师来讲,都将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和挑战。从本校实际情况出发,目前还没有专职的教师,在这样的困难面前,我们学校在教师落实上作了如下安排:

1、三、四、五、六年级各班班主任(多数为语文教师);

2、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学生、家长及教师组成“导师团” ,共同参与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三)实施策略:

1、制定活动目标:

(1)跳出以往研究的小圈。前面的探索我们走的路可谓是举步维艰,成绩也取得了一点,经验也积累了一点,但综观综合实践活动的各个领域,我们的研究更多的还是停留在研究性学习中,通过资料探索的方法做研究的层面,具有很大的狭隘性,故我们要让学生在这学期通过观察、调查、研讨、实践等多种方法,从更广的角度去研究和开发这们课程。

(2)继续走学科整合之路。学生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自己感兴趣的、想研究的主题,所有任课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这些主题,积极参与课程内容的建设。这不是几个教师的任务,每个教师都要求带着综合实践活动的意识进入课堂。各班在整合的基础上选出2-3个有价值的研究主题开展研究活动。

(3)要充分发掘和利用学校、校外、家庭的资源服务于课程的建设,学校、校外有丰富的资源可以为我们所用,另外,我们要充分利用农村的特色,在这一块上好好地动一番脑筋,做做文章。

(4)构建出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补充与拓展,以劳动与技术教育及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本模式。

(5)三、四、五年级提供一个大的研究主题,每一个班再根据学生实际,班级实际生成小的研究主题,这作为体现学校科技特色的必选课题。之外每班还可自选1-2个课题进行研究,要充分体现“问题从学生中来”的选题原则。

2、开展具体工作:

(1)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

开发学校资源 :一是发挥好现有图书的功能,提高图书的流通率;二是建设好能体现科技特色、学校特色的宣传阵地。

开发农村资源 : 一是与本乡企业挂钩,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采访、调查;二是聘请关心学校教育又有特长的社会各界人士和家长担任我校的校外辅导员,定期指导学生开展活动,这一点这一学期要引起重视。

(2)定活动的主题并制定好实施计划开展活动。

本学期,各年级可以以班为单位,也可以年级为单位开展,各班、各年级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确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围绕主题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以保证活动有序深入地开展。并要教师坚持边实践边反思的原则,根据计划富有创造性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及时整理课程内容和学生在过程中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在学期末完成各班的综合实践活动资料汇编工作。

(3)加强学习与指导。

对教师的.提升,这学期不仅要加大对教师理论学习的力度,且要有的放矢地利用家长会等机会向价值大力宣传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理念等。在学期中,学期末各年级各推荐一堂面向全体教师展示,其余教师也要认真上好这门课,不得移作他用。再则,要组织教师研讨优秀案例,定期反思总结,还要开展自由式研讨活动和辩论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提升教师的素质及时对这门课程的全新认识。

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材料并加以整理,指导学生能运用调查、观察、询问、测量等方法;指导学生写好观察日记,调查报告,研究小论文等,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防止意外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研究活动安排:

1、必选课题:

现在为每个年级提供一个必选课题。各班可在这一课题下自主选择确定一个小主题展开研究。如以班为单位,班与班之间不能重复,如以年级为单位,年级与年级之间不可重复,制订好相应的活动计划:

三年级:我们的校园(历史、植物、教师、学生、食堂)

四年级:快乐的节日(由来、风俗)

五、六年级:我爱我家乡(历史故事、环境卫生)

2、自选课题:

本着“问题从学生中来,研究在学生中进行”的原则,从第一堂课开始,教师就要求每个学生从学习、生活、娱乐中,从学校、家庭、校外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或是不明白的问题,每人至少三个。然后,带领学生先来筛选,再进行整理,自主选择,最后组成研究小组开展“我想研究”的研究活动。

(五)评价措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评价以形成性和发展性评价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和个性化。建好师生成长记录袋是我们评价的主要方式。对于每个学生和教师,要能及时保存好活动过程的经历,及时总结活动过程的实际体会。主要采用汇报、成果作品展示、研究报告、观察日记、竞赛等。要求做到三个认真:一是认真准备,计划;二是认真上课;三是认真总结。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书 篇6

一、班级情况分析: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对学校的各项常规都有了较深的了解,有较强的自制力。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掌握了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确定单元活动的主题、活动的方式,在活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成果或作品。但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别较大,个别比较优秀,个别比较差。因此,教学中应从学生现有情况出发,在原有的水平上每个孩子都得到不同的发展,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二、指导思想:

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我们将进一步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目标,继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引导本年级段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深切的体验,产生积极的感情,激发孩子研究生活和科学的欲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从而进一步加强人际交往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

1. 通过活动,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

2. 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3.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四、课程实施措施:

1.重感受 促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无疑是学校课程形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而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则是其中最具人文性的部分。这些评价与我们平时的评价有很多不同,他的评价侧重于活动的过程和自己的感受,得失,是所有参与者之间的平等交流,有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为师生提供一种反思的参照,从而获取新的动力。他山之玉可以攻玉,为了使评价真正发挥其交流作用,我们将加强小组间的评价交流,将不同的活动方案进行交流,取长补短,使活动更好地发展。

2.学理论 明目标

我们将继续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理论丛书,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寻找有关理论,联系实际情况解决问题,使综合实践活动更能达到预想目标,而趋于完善。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书 篇7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是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既关注学生的现实需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又兼顾学生的长远发展。它给了学生一个广阔的天地,让学生有机会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开放的空间,并在活动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实现学生个性的张扬和健康发展。本学期,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实施、研讨、评价和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一些进展。

一、资源开发求“深入”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蕴藏于学生好奇的天性和教师敏锐的思维之中。有句诗说得好,“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就是动态变化的,它处于一个不断生成的状态,它是一种“活页资源”。本学期,我们班开设了每两月一次的主题活动,根据期初规定的十月份主题是“传统节日的研究”即开展了中秋节的研究的活动;十二月份的主题为“健康伴我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别开展了环境与健康、运动与健康、饮食与健康、心理与健康等系列活动。

二、课程实施求“鲜活”

这学期,我们在活动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均得到了提高,主要表现在这样几方面:

一是在活动中了解传统节日。

十月份适逢中秋一大传统节日,所以就组织学生开展了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研究性学习。在成果交流时,学生的汇报形式多样,不单纯是以往的以文稿形式为主的汇报,现在能用故事、介绍、朗诵、讲解等多种形式进行成果汇报。通过活动,既提高了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交流资料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对一些传统节日有了更进一步地了解。

二是在活动中培养社交能力。

如:“快乐中秋”就组织了部分学生去调查中秋节美食——月饼的销售情况;“酸奶的制作”也设计了请半数学生去调查人们对酸奶的喜好情况;“运动与健康”更是要求绝大多数的学生去采访体校生、体育老师,去调查人们的日常锻炼情况。虽然大部分同学是初次调查或采访,心里开始时都非常紧张,但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活动总结时他们都觉得自己的胆量变大了,敢和陌生人说话了,说明与人交往的能力在活动中确实得到了提高;而且在学写调查小报告和采访小报告的过程中,他们初步养成了调查统计的正确态度,发展了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三是在活动中增强心理素质。

针对现在学生心理素质较差的现状,六年级的学生开展了“了解自我、赏识自我”的主题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对自己有了更全面、更客观地了解,增强了自信心和耐搓力,增强了他们的心理素质。另外,六年级还开展了“做自己的守护神”的自我保护活动,提高了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书 篇8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市教育局“内涵提升年”活动的实施要求,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深入分析研究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以“创新、实践、发展”为主线,大力开展有效教研,推进有效教学,探索多种途径,全面提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与措施

1、强力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纳入学校考评体系,市、乡两级通过定期视导、调研、抽测等方式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监督与指导,确保完小以上学校按课程方案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积极开展网上交流,推广典型经验,实现信息共享,推动全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与进步。

2、提高任课教师业务素质和课程实施水平。定期组织举行课改论坛、教师培训、观摩研讨、优质课评选等业务活动,促使青年教师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学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引导青年教师不断反思教育、教学行为,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积极撰写“优秀教学案例”、“案例评析”、“课改故事”等,使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建立市乡两级学科中心教研组,强化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培育教师典型,有计划地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并通过定期研讨、交流、展示,加强培养与锻炼,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张扬个性,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3、开展有效教研,构建有效课堂。一是开展集体教研活动或联片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学习讨论与集体备课,使大家明确综合实践活动常态课的类型(课型分技能型、实践型、主题研究型:开题课、过程指导课、成果汇报课)及要求。通过对不同课型的研究,促进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二是充分发挥学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学校统筹规划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主题,制定三类相互衔接的计划,即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使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三是抓好专题教学研究,以课题研究带动教学研究的进行,以教学研究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质量的提高。

4、改革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各校要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性评价的研究与管理,力求使评价内容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使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动脑,融入自然和社会之中,不断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主要活动安排

八月:

制定学科教研工作计划

九月:

1、传达学科教研工作计划

2、组织学科备课会

3、开展联片教研活动

4、指导省级参评课

十月:

1、组织教学能手评比

2、下乡指导教学

3、培植创新教学课例

4、参加省优质课评选

十一月:

1、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情况调研

2、组织观摩教学活动

3、教学示范学校验收

十二月:学期教研工作总结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书 篇9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研究性活动,也是一种通过实践研究让学生产生情感体验、能力方法和知识经验的活动。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在经历每一个主题实践活动都生成了一些与学科课程相关的能力。于此,我们想以学科实践活动为基点,开展系统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让更多的老师参与进来,以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以及综合学习和实践研究的能力。

在本学期中,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面以发展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丰富学生个性,形成良好个性品质为总目标,而我们三年级教学的重点还在于培养学生关心生态环境,关心周围的人们,充分了解社区环境,体会感受自我的成长。

二、活动内容:

1、从问题开始;

2、我是这样长大的;

3、 牙齿与健康;

4、在蔬菜的王国里;

5、我们和动物朋友;

6、草地里的秘密;

7、书包的学问;

8、小小的“拍卖场”;

9、商品与品牌;

10、我的妙点子;

11、有趣的年画。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

4、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的能力,关注社会的好品质。

5、通过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掌握多渠道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

6、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社会,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态度。

四、活动措施:

1、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针对学生的实际和相关的课程资源,在活动开始阶段,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使用视听媒体、做笔记、进行访谈、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

2、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实材料,指导学生运用调查、观察、访问、测量等方法。

3、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引导学生形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

5、指导学生注意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防止意外的安全事故发生。

6、指导对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形成结论,指导学生着重对活动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书 篇10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一种以"突破文本、突破教师、突破课堂"为基本特征、以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能力的发展为基本内涵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方式应运而生,并在我区各个学校中轰轰烈烈、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效果显著。本学期,为了继续开展好此项活动,让语文教育开放而有活力,我校在认真学习《市北区语文实践活动实施指导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语文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指导,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习语言知识,形成语文能力为主要内容,把学生在校内的语文学习同校外生活及兴趣和需要紧密结合,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使学生通过综合性、开放性、趣味性的语文实践活动获得积极的、全面的、有益的发展。

二、活动重点:

1.更新一个理念——"大语文观"

笔者认为在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之前,每位语文教师应该更新理念,树立"大语文观",应该非常明确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目的。课标中已经非常明确地指出:"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是"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可见语文实践活动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游戏,不能只满足于表面上的热闹,更不能单凭教师一时心血来潮,盲目、随意地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是将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应用,又在应用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的过程。作为语文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必须熟知此活动开展的.意义、目标、重点,才能做好这项工作。

2.抓住两个重点——重视积累,强调运用

在过去强调课堂教学、阅读积累的同时,继续重视实践活动的运用,每一名实验教师都要充分认识到积累是"入口",运用是"出口",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活动中要多方设法给学生提供"用语文"的机会,建立起有"进"有"出"、可以循环流通的运行机制。

3.实现"三个突破":突破文本、突破教师、突破课堂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要让学生突破教师,突破书本,突破课堂,拓宽学习领域,开阔视野,主动求知,做学习的主人,真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能力的增强。

4.处理好四个关系——简单实践与科学实验的关系、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的关系、主动参与与减负的关系、单一突破与齐头并进的关系。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基础课的延续和必要补充,实验中正确处理好这四个关系,将能确保语文实践活动取得显著效果。

三、活动内容及形式:

1、立足教材,大胆突破教材,保障语文实践活动课的实效性。

目前我们使用的三套教材版本中,人教版教材每册在"积累运用"中都安排了两次实践活动的内容,北师大版和苏教版的教材每册的每个主题单元中都安排了至少一次的实践活动内容。语文教师要很好的凭借教材本身所提供的实践活动内容,以及本班的专题活动,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充分组织好每周一次的语文实践活动课,使实践活动成为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落实好《语文课程标准》中量化的内容,重视积累。

(1)开放"两室",营造读书氛围,养成读书习惯。语文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的重要途径,而语言文字的积累则是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基础。针对我校学生阅读量偏低的现状,重视积累是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地当务之急。我校的图书室规模大,藏书量大,是一块丰富的资源。本学期,学校将继续开放图书室、阅览室,给学生提供充足的书源及良好的读书环境。同时调整、落实图书借阅制度,倡导集体借阅与个人借阅相结合,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努力营造读书氛围,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每周五下午的第三节课是"扬帆书海"的读书时间,由语文教师组织好此项活动。单周1、3、5年级,双周2、4、6年级为固定的班级集体借阅图书时间,反之,教师可组织学生自带图书阅读。月末则要进行读书沙龙活动,如"好书推介"、"读书感悟"、"人物评析"、"精彩片断赏析"等。

(2)建立语文课外阅读考级制度。为了更有效地激励学生学习语文、广泛阅读的兴趣,扩大读书量,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语文综合素养,我校将建立语文课外阅读考级制度。《延二语文阅读考级方案》将发放给每一位语文教师,要求教师们认真阅读方案,明确考级目的,熟知考级内容,并督促班级学生进行阅读。考级方法将采用随时考与固定考相结合。本学期共进行三次固定考级活动,分别订于10、11、12月下旬。

(3)创设书香校园。每周二早上7:40——8:00为"快乐诵读"语文实践活动时间,各班学生将在教师的指导下,或诵读唐诗、宋词、四书、五经,或诵读名家美文。旨在培养学生高水平的朗读能力,加深文化积累,提高语文素养。建立"文海泛舟"读书交流园地。每月一期,由3—6年级承办。主题分别是:9月份"勿忘国耻,爱我中华"、10月份"秋之韵"、11月份"走近科学"、12月份"名人名言伴我行"。

3、为了贯彻区教研室的精神,提高本校学生的书写水平,我校将于11月下旬举行"好娃娃杯"硬笔书法大赛。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现场写出一篇作品,通过教师、学生共同参与,评选出"小小书法家"。

4、讲故事是学生们喜欢的一项活动。本学期我校将于12月上旬举行"好娃娃杯"讲故事大赛。活动分低、中、高三个组,内容可以是童话故事、科幻故事、寓言故事、英雄故事、名人故事等等。届时将评选出"金牌故事大王"、"银牌故事大王"、"铜牌故事大王",进行表彰。

四、活动评价:

语文实践活动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重视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收获,通过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评价,此评价将纳入学生的语文学习之中。

五、保障措施:

1、领导重视。将语文实践活动纳入学校的学期计划中,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鼓励教师开展实践活动。

2、加强培训。通过培训使全体教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将实践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贯穿于学科教学始终。

3、讲求实效。语文实践活动的内容从班级到学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操作性强,将学生在实践中的收获作为活动的唯一目标,讲求实效。

4、合理地分配时间,避免造成负担。

5、校外的实践活动安排教师或家长的监护,确保学生的安全。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书 篇11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性的综合课程;我们将始终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素质,开发人的潜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充分的发展为宗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环节,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进而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总之,通过各种途径和有效的实践方法,学生真正得到综合素质的提高,使新课程健康、快步的发展。

二、课程目标

1、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

3、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

5、使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造新生活的小主人。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三、背景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初步掌握了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确定单元活动的主题、活动的方式,在活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成果或作品。

四、研究内容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内容的多样性,这一课程形态的目标特点及我校实际情况,综合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主要围绕“爱我祖国,爱我家乡,爱我社区”这一主题开展综合活动课程,并恰当处理好新生成的目标和新的主题。

五、具体目标

1、学生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考察、调查、访问等认识人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增强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1)走进自然,增进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

(2)关心自然环境,自主探究自然问题,具有环保意识;

(3)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增强环境保护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和社区服务,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和爱心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1)走入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2)关心社会现实,主动探究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3)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养成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4)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学生了解社会上的许多职业分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1)反省自我,增进自我认识,确立自信,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

(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适应社会生活,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3)了解与认识现代生产和劳动技术,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4、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1)学会自主提出问题、制定获得方案,并组织实施;

(2)形成自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开展问题探究,体验探究过程,对感兴趣的自然问题、社会问题和自我问题进行深度探究;

(4)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形成问题意识,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5、认识家乡,通过对家乡地理、人文、风情、民俗、土特产、工农业生产等方面的调查,学生对家乡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六、实施措施

1、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

根据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线,用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者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四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

2、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开辟空间,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

3、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要打破教室的界限,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

4、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包括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班级合作探究的方式、跨班级与跨年级合作探究的方式等。

七、活动评价

1、方案卡与评价表展示

2、举行一次现场展示会,评选“先进小组”

3、项目作业展示

4、手工制作资料收集展示

5、撰写总结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书 篇12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去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增强创新意识。本学期,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课程改革。

二、课程目标

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的乐于合作的情感和善于合作的技能。

4、养成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

5、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6、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工作目标

1、课程落实。每位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各个环节都落到实处;要积极利用“本校丰富的自然资源,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

2、我校已经稳步实践,形成模式。教师依据主题,放手让学生实践,使综合实践活动有声有色,初步形成:“确定主题,搜集信息,汇报整理,定向研究,制定计划,社会实践,资源共享,交流展示,拓展延伸”的活动模式。

学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定期开展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在基地技术人员和老师的指导下,听取有经验老师的栽培技术知识介绍。

在劳动实践中,同学们尽情地交流劳动成果,分享劳动的收获,体验“丰收”的喜悦。活动不仅使同学们进一步领会了“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深刻内涵,还锻炼了同学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吃苦耐劳的意志,培养了同学们正确的劳动观念。

通过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初步形成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观。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书 篇13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依据,努力开展好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体验性课程,实践性课程,综合性课程,三级管理的课程,具有很强的生成性。因此,在课程的设计,实施过程中,十分注重教师的课程意识,形成实践的课程观,正确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切实确立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展。

二、教学目标

1. 生活实践目标——强调学生在真实生活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表现自我和验证学科学习内容。

2. 人生体验目标——重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验活动的意义,在体验反思的过程中不断增进对自己的了解,从中发现人生的意义。

3. 个别发展目标——在同一主题下针对不同能力,兴趣爱好和需求而设计多元活动内容,给学生个别发展的学习机会。

4. 学科整合目标——运用校内外的多种资源,整合学科知识。

三、工作思路

(一)加强课程研讨,整合资源优势

探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相结合,与学校课程的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专题研究,共同探讨课程的有效实施,整合各校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在协作和交流中互相沟通,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促进,共同发展,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共同提高各校师生研究和实施本学科的能力,

(二)关注师生需求、促进师生发展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把课题实验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加以开发,积极参加市级、镇级组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优秀论文评选,优秀活动案例的评比。在交流中增知,在实践中长才,注意积累综合实践活动的典型案例,丰富本学科资源。教师要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包括家长资源、社区资源开展活动,与校本课程结合,从课程的实践性、活动性、生成性出发,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推进学生对自己、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激发学生的真正兴趣,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三)完善课程管理、抓好课程实施规范

要求有关教师认真制订好“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和“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按课时认真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切忌随意挪用或占用综合实践活动课时。严格按课程理念设计教学,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要认真及时积累有关资料,对于老师,主要是实施方案、活动设计、活动案例和专题性总结等实施过程以及反思成果方面的资料;对于学生来说,主要是建好、管好“综合实践活动档案袋”,设计并用好方案卡、行动卡、反思卡等。

四、工作安排

(一)、准备阶段:

1、针对学生特点研讨并制定研究计划。

2、完成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自主选题会、确定课题。

(二)、实施阶段:

1、各课题组根据计划定时定地开展活动,做好记录,保留每次活动的各种资料。

2、引导学生进行阶段性小结,总结前段时间的实践活动中的经验和教训,分析活动中的困难及解决办法,并指导后阶段的活

3、各小组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记录,边实践边研究。

(三)、总结阶段:

1、学生整理好各自的资料,写好活动中的体验,感受及收获等内容。

2、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

3、总结交流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情况。

五、工作重点

由于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了解不深,所以我们的工作重点有:

1、 强调综合实践理论知识的传授。

2、增强在各个活动阶段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监督。

3、让学生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弄清楚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怎样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活动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

4、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积极的同周围环境接触,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综合能力。

5、加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资料积累,包括各种形式的原始资料,并逐步完善学生的综合实践个人成长档案。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书 篇14

一、活动目标:

(一)学生层面

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比较丰富经验。

2、初步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关爱和责任感。

3、初步形成主动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究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培养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初步养成合作、民主、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教师层面

1.通过对活动的参与、组织、指导和管理,转变教学观、课程观和教学方式。使教师从传统学科课堂上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主题活动中的策划者、合作者和指导者。

2.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与发展,而且要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态度的养成和价值观的确立,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世界出发,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使他们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得到不断提升。

3.改善教师结构,培养一支“一专多能”的新型教师队伍,促进教师的自身专业化成长,形成与学生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学校层面

探索一条符合本校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综合实践活动路子,建立并完善一套较为合理的具可操作性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操作模式和管理模式,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改进我校的课程结构,形成具有我校特点的课程文化和校园文化。

二、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张如

副组长:王爱东 杨瑞武

组员:王海成、王云杰、张军元、薛志平、贾小明、吴兴

三、具体安排:

1.一线任课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科特点积极开展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目标学习”、“学案学习”等课堂研究性学习,促进教学相长局面的形成。

2.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课时。此外,每周三下午第八节课开展全校性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共设立八个兴趣活动班,学生自主选择,班主任引导调配,相关兴趣班教师认真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发展个性特长,培养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3.结合道德进校园活动开展学生互帮互助志愿活动,倡议学生为我校黄春姬同学上下学提供帮助,对她学习上关心,生活上关照。

4.各班级每学期组织开展一次社区服务活动,活动记录要有活动场所负责人 签字和活动过程图片,政教处对活动材料审核记入班主任个人量化成绩。

5.成立学生校外实践活动基地,组织学生认真开展好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本年度计划组织一次到孙各庄村对烈军属的慰问,聆听老红军在抗日斗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英勇表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调查满族的民风民俗。到乡防雹站了解科学知识。利用成校掌握一些果树的嫁接知识技能。学校综合实践课教师要组织开展好教学活动,在集中组织的同时要求学生利用休息日、寒暑假等跟随家长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帮助家长做家务,跟随家长入农田,进药园等。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书 篇15

一、工作思路及目标

本学期,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教研工作仍坚持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改革;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教学常规为规范,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重点;以“厚德强能,用心研教”, 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继续提高中学两学科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与教学能力,促进两学科的教研工作和课程改革的从深发展,进一步加大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力度。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研究的指导思想

我市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重点着眼于进一步彰显课程特性,以“走向社会,走进生活,走进自然”为主题,突出课程“开放”,关注探究“过程”,不断完善课程形态。倡导在研究过程指导以及研究方法指导领域的纵深发展与大胆突破创新。同时围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和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专题研究,开展课题培训,加强指导,切实提高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领域的研究水平和专业素养,在实践中继续探寻最佳的课程实施方法。

三、常规教研工作

1、组织教师进一步认真学习贯彻国家、省、市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相关文件精神,在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政策、指导思想和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该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提高我们自身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究能力和实施的自觉性。

2、拟定20xx年2月17日(周二)在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五楼会议室研讨综合实践活动高初中课题研究衔接有关事宜、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大集备等内容。

3、多年来,教师们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形成了大量优秀的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和优秀的教学成果,成为丰富青岛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新学期将继续开展多种区域、形式多样的现场观摩、公开课、研究课,新学期研讨活动的重点为黄岛、李沧、市南、胶南、四方、市北、李沧基地和胶州的研讨现场会。如:走进李沧基地,同学们会在基地技术人员和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各种技能培训,听取小豆腐的制作技术知识,中国结的编织方法介绍,插花艺术指导,猎狐技术指导、消防演练、野炊、田间劳作技能等等。在劳动实践中,让同学们尽情地交流劳动成果,分享劳动的收获,体验“丰收”的喜悦,陶冶情操。活动不仅会使同学们进一步领会“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深刻内涵,还会锻炼同学们吃苦耐劳的意志,培养同学们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实践创新能力。通过这些活动加强对教学过程的指导,全面推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践的发展。同时继续引导教师对已经成型的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进行分析,增强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践的理解和领悟,从而更加科学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

4、各校在参加市区培训的基础上,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校本培训的内容,定期组织教师共同研究分析活动过程中的情况,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才智,集思广益,推进全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与开展。各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要集中要体现学校的特色、区域特色,学校应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并要认真开展校际间的观摩活动,本学期各校至少要组织一次对全区学校公开的综合实践观摩活动,逐步实现“由面带点、由点带面”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跟进模式,促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再上一个新台阶。

5、各项教研常规活动希望每位老师按时、积极的参加,每次活动参加的人员名单还是在青岛普通教研网上进行公示。

四、新学期继续综合实践活动公开课和研究课的开展工作

各校确立新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还要从五种课型(选题指导课、开题课、过程指导课、过程答疑课、成果展示课)中选择,也可将已有的课题深入开展。申报公开课时要求课题成型、有明确的课型。参加具体事项另行通知

五、深化教研改革加强业务学习

加强对教学的调研与指导,走进课堂,深入开展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研究,力求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发现和总结符合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教学范例和先进教师典型。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需求,及时研究对策。力求通过各类培训会、研讨会和技能见习操作培训等活动得以解决,帮助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专业成长搭建服务平台使之迅速成长。

加强对新课程专著、专题的学习。组织学习课程标准及其解读,研究与新课程相配套的学科学分认定方案,研究与新课程相配套的学科教师评价方案,妥善解决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无教材、通用技术学科无配套操作教具等等的现实教学问题。为进一步落实课程改革扎扎实实的工作。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和经验,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课程意识,提升组织和指导课程实施的水平。

1、定期组织区级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案例和论文的评比工作,不断总结、反思和交流活动的成果,为教师提供更多更好的素材性资源。选取优秀案例和论文参加市级交流。

2、利用网络优势,形成交流的平台,建立市、区、校三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网页,为教师及时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的理论与动态、丰富教育资源、交流经验、解决困惑提供支持和帮助。

3、新学期将继续组织对全体教师进行课程实施的培训,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的专题学习或观摩研讨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继续为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教师提供交流和研讨的平台。新学期将邀请市学科中心组成员以及青年优秀专业人才下乡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专题讲座和进行大集备活动,以促进郊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和水平的提升。

六、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继续以主题(专题)研究的形式组织公开课、研究课或城乡交流的活动。本学期拟开展: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教学模式(六种)和以技能操作为主的活动主题研究课。加大城乡教育交流的力度,关注农村的综合实践活动和通用技术学科的教学工作,认真做好每一次的常规教研活动。

新学期将进一步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型转变推向深入。

继20xx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初探阶段总结性课型初步形成之后,在20xx年我市的公开课、研究课、评优课就已经顺利实现了由以往的汇报课、成果展示课为主向选题课、开题课、过程指导课的转型。近两年开设的市级公开课、研究课在此转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讨、创新,而且在理论层面上实现了很大的突破。

在新学期中我们要进一步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型转变推向深入,进一步提高各种课型的理论和技能含量,为实现学生的终生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这要求全体教师不仅要敢于将自己日常的教育指导过程展现出来,而且在观念上都要有更清晰的认识,在理论和技能方面有更加精深的掌握。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老师们潜心研究和挖掘,敢于创新,在成果展示课型上有新的突破。希望各校老师一方面继续已有的课题研究,一方面及时的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或典型课例,拓展为研究和活动课题,精心设计和组织,力争举行全市的教学公开课。我们期待着在新的学期中有更多更好的课题教研展现出来。

课堂转型资料汇集整理。

学校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前沿,在许多优秀教师的不懈努力下,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课程资源财富。各学校可以将资料以电子稿或光盘的形式上缴到市教研室林老师那里或发送到青岛市初中综合实践博客上。市教研室愿继续广纳各类课程资源,利用网络为全市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丰富教学内容,完善课程建设。

七、以课题研究作为突破口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和通用技术学科(青岛4、7、41、51、李沧基地和综合中心、城阳4所、胶南4所;青岛2、9、58、崂山一中和平度1、6中)已经申请立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课题的研究重点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模式与可行性研究》和《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研究》),XX年1月高中学校:青岛2、9、17、58、崂山教研室、胶南教研室、胶州一中、城阳一中和青岛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中心组共九各单位又申请了以“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组组长-顾建军老师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以培养学生技术素养为主要目标的我国中小学技术教育体系建构研究””的课题。我们仍继续坚持从本学期开始,向纵深发展。在搞好课题研究的同时进行专题调研,写好调研报告,为今后的教研和教学提供信息和依据。继续加大培养青年教师的力度,通过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以骨干教师为龙头,扎扎实实搞课题研究,吸引青年教师参加,努力使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与培养教师结合起来,与学科教学改革结合起来,与解决学科教学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通过以点带面,分层推进,使广大教师掌握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增强科研意识,善于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并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

八、继续深化课程的评价

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应该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协商共建的过程,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过程。它更多的是要通过评价发现和发展教师和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教师和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教师和学生深入的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所以我们要建立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真正使评价成为一个教育的过程。新学期中我们要继续把握好课程评价的准则、注重课程评价的方法研究、落实课程评价的方式。

九、月份工作安排

月份

主要活动内容

.2

1. 召开12区市教研员和兼职教研员以及“7+1”高考研究小组会;

2. 召开青岛市中心组成员会;

3. 初中综合实践常规教研;

1. 常规教研;

2. 综合实践技能培训;

3. 专题讲座;

1.常规教研;

2. 送教下乡

3. 参加省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模式与可行性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会议。

1.常规教研;

2. 组织、筛选、上报参加全国优秀创新作品。

1. 常规教研。

2. 参加全国第五届优秀创新作品邀请赛。

十、网上教研平台

青岛市初中综合实践博客。

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网,原来网址保留但是已经不再上传新文件和资料。如需查阅相关文件和资料请登陆:山东教学研究网——找到地市教研室栏目——青岛市——市教研室。

综上所述,在即将到来的新学期中,希望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能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论和实践方面更上层楼,希望更多的优秀学科教师在自身所从事的学科教学的基础上更多的关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让我们共同探索新的教学天地,尝试新的教学形式,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为有效的实施途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我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市教研室为我们搭建了创新发展的平台。作为教师,我们有必要、有责任将学生引入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来,让他们享受活动的乐趣,体验研究的收获,成为真正的学习者。

请有志教师大胆的展现你的才华,积极的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中来吧!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书 篇16

三(1)班大都是集镇周围的学生,但也有部分学生是从村小转过来的。虽然他们的综合素质与原尚小学生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他们同样充满朝气,充满活力。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这个美丽而可爱的校园。经过两年多的学习、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尤其是实践活动能力有了较快的发展。学生是鲜活的,对周围的新鲜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为了丰富学生课内外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现制订本班劳动与技术活动计划。

教学理念

(一)在动手与动脑的紧密结合中促进学生技术素养的形成

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学生的操作性学习为主要特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做中学”和“学中做”。但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旨并不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操作”层面,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技术操作过程中技术意识的形成技术思维的培养、技术能力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强调规范操作与技术创新意识的统一。学生的操作学习过程是富有生机、充满探究的学习过程,是手脑并用的过程。

(二)用作品引导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

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以形象思维为主。顺应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提倡用可感而形象的技术作品来引导、来组织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技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一个模型、一件工艺品,也可以是一盘菜、一个生长着的作物等。通过作品的制作,学生可以获得材料认识、工具运用、操作程序、技术要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通过作品引导学生的设计、评价以及作品宣传等活动。

教学目标

(一)了解劳动世界,理解劳动意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通过技术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劳动体验,形成对劳动的初步认识。

培养认真负责、遵章守纪、团结互助、爱护公物以及爱惜劳动成果的品质,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二)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学习,学会生活自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掌握生活必备的技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会生活自理。

建立生活中的主体意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三)积极参与技术实践,掌握基本的技术知识与技能

认识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常见材料,学会使用一些基本的工具。

了解设计与制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并进行简单的工艺品和技术作品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原则

1.注重基础

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劳动与技术能力培养的基础,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劳动与技术方面基础能力和基本态度的培养,应以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服从且服务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生动活泼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

2.体现综合

一是注意劳动与技术教育各个实施途径的沟通与结合。劳动与技术的课堂学习要与课外活动、常规指导、社会实践、家庭教育等途径相沟通相结合,以实现其教育目标。如学校生活中的`值日活动、环境整理,可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

二是注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各领域学习活动的统筹规划和有机协调。

三是注意劳动与技术教育各个具体项目之间的联系与衔接。

3.讲究科学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在方式和内容上应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和年龄阶段特征。

4.注重实效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有一定的条件要求,而各地的现有条件和资源优势,千差万别。因此,应从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教育的实际效果出发,选取内容,确定方式, 安排实施计划。在实现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发挥各地资源优势,形成本地区、本学校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传统和特色。

教学评价

(一)评价原则

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评价以发展性评价、激励性评价为根本宗旨。凡参与劳动与技术的学习与实践活动,完成或基本完成所规定的学习任务,都应当予以肯定。对那些劳动与技术学习表现突出,成绩优异,或有所发明与创造的应给予特别鼓励。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考核等级一般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种。

(二)评价内容

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评价是对学生多方面发展目标的整体性评价。评价内容主要有劳动态度与劳动习惯、知识的学习及其应用、设计与操作技能、实践与创造能力、学习的成果质量等。在全面评价的同时,尤其要注意学生的态度与习惯、学生的技术意识形成等方面的评价。

(三)评价方式

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评价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评价中可采取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小组评价、班级评价等多种方式。要吸引教师、家长以及其他人员积极参与评价工作。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评价应当注意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既要关注学生技术学习与技术操作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既要关注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习得与创新,又要关注学生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情感的进步与发展。评价应当删繁就简,方法应当灵活多样。可以采用产品展示、作品评定、撰写心得体会、相互交流、专题活动、日常观察、学期考核等多种形式。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书 篇17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需要,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更有效地提升素质教育的丰富内涵,让学生尽早地通过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学会在观察中思考,实践中体验,探究中创新,拓展知识和技能,锻炼、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实践能力、正确对待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能力,激发和养成艰苦奋斗、创新探索、勇于拼搏、不断进取、团队合作的精神,让他们有机会去探索实际问题、参与实际生活,成为一个有素养、有能力的现代中学生。

二、课程实施的原则

1、主题性原则

传统的课程类型既包含有知识,又包含有经验,并按照知识和经验的系统结构组织和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尽管也包含有知识和经验,但它是以知识和经验的现实主题为中心进行组织,以问题的形式来呈现,通过活动的方式来实施的。因此,它既不是单纯的学科课程,也不是活动课程,而是综合了各种课程优点达到了优势互补的,以主题性为主要特征的课程。

2、生活性原则

长期以来,受理想教育思想的影响,学校教育将人类迫切要求解决的现实问题与人类生活的课题置之度外,结果导致学生缺乏起码的社会生活常识。正因为如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着力解决这一问题,促使学校教育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未来与现实的统一。而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之一,在于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避免学术性、学问化,多选取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如家庭、环境、健康、交通、文化、城市建设等问题。

3、开放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的综合,决定了其教学组织形式在时间、空间上应该是开放的,而非限制于教室和课堂45分钟,教师应让学生走进生活,走向社会,引导他们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实践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4、全面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既要培养学生的认知系统,也要内化个体的心理因素,发展他们的非认知系统。所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要关注知识、能力,而且要关注学习方法和过程,关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课程的实施

(一)目标

知识层面:通过学生的实践和探究,丰富自身的知识积累。

能力层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激发学生实践、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大胆质疑,勇于开拓的学习情操,构建学生艰苦奋斗、创新探索、勇于拼搏、不断进取、团队合作的精神。

(二)内容指向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确定,应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知识以及相关的直接经验;第二,旨在培养和提高综合能力的经验和素材;第三,在整体背景和视野中形成的态度与情感。根据上述原则,我们在寻求人的发展的前提下,从文化领域的全面性和均衡性角度考虑,认为我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应包括:

(1)发展思维能力;

(2)培养读书的兴趣和读书习惯

(3)认识社会问题;

(4)发展想象力和鉴赏能力;

(5)从事劳动与技术活动;

(6)搜集信息;

(7)促进身心健康;

(8)展示个人才华。

从上述八个方面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不仅可以克服活动主义和经验主义课程的弊端,而且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活动的具体措施

1、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认真备课,收集各种资料,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并且运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运用多种评价手段,以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

2、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活动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等,让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思考、探索尝试、参与和解决的自由中获得积极的、生动活泼地发展。

4、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累感性经验,运用和验证已有的学科知识经验和技能,多思路、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5、采用独立活动和合作活动的紧密结合,让学生学会与人共处,学会沟通合作,学会互相交流,学会与大家分享研究成果。

6、发挥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又密切联系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尤其重视解决那些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实际问题,从中让学生体会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价值。

(四)、活动主题

书香伴我成长

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内容

初一:

三月份:苦难伴我成长

《童年》导读

读书活动及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

四月份:勇敢、顽强让我成功

《鲁滨逊漂流记》导读

读书活动及《成功故事》故事会

五月份:母爱

《母爱故事》系列读书活动

“好妈妈”征文评选及活动

六月份:昆虫王国探秘

《昆虫记》导读

读书活动及《科学小品》综合性学习

初二:

三月份:

《海底两万里》导读

读书活动及综合性学习

四月份:

《名人传》导读

读书活动及综合性学习

五月份:

《母爱伴我成长》系列读书活动

“好妈妈”征文评选及活动

六月份:

读书活动及综合性学习

初三:名着促我成功

三月份:

七年级名着导读

四月份:

八年级名着导读

五月份:

九年级名着导读

六月份:

名着综合阅读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书 篇18

一、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学校校本特色和地方特色,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探究“校本综合实践活动特色”为目标,贯彻新课程理念,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组织各种研究性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研究性学习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求证的方法。

5、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主要工作任务:

1、构建出“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载体,以劳动与技术教育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以非指定领域为拓展”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本模式。

2、以学校各年级为重点,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验工作,任课老师要以布置综合实践性作业为主要形式,指导学生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

3、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班级要制订好班级的活动计划,鼓励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展活动,注意活动过程中资料的积累,期末整理好资料上交教务处。

4、从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的教师要虚心请教各学科的教师,教务处会通过有效的方式将所有教师的智慧集中起来,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协同指导

5、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开发校本资源、社区资源、地方特色资源结合起来,也要与学校课题的研究结合起来,办出学校特色。

四、具体工作安排:

1、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

(1)开发学校资源。

一是学校的图书室进一步增添藏书量,并发挥好现有图书的功能,提高图书的流通率,让图书进入班级,建设好班级图书角;

二是在规定时间开放阅览室,供学生博览群书和查找资料;

三是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教会学生围绕主题在网上搜寻资料。 四是继续完善以科技、艺体教育为特色的各类专用教室和宣传阵地,在已有的基础上,本学期将进一步完善各种专用教室;

五是继承好学校传统活动,办好运动会、艺术节、科技节、篮球赛等系列活动,同时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开发社区资源。

一是探究利用现有的自然状况,开展“五化资源的调查”活动,定期带领学生进行参观、考察;

二是与我镇的部分企业联系,了解我镇经济发展情况,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采访、调查;

三是聘请关心学校教育而又有特长的社会各界人士和家长担任我校的校外辅导员,定期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2、安排好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等。在实践过程中,要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四大指定领域融合在一起实施,使之彼此渗透,形成整合。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与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

另外,指导老师要充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充足的时间资源和丰富的校外资源指导学生以活动小组的形式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期间也可发挥校外辅导员和家长的指导作用,以保证活动的质量和学生的安全。

五、规范管理,提高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水平:

1、扎实细致落实各位综合实践活动老师的行为要求:

第一:要理解、尊重、信任学生,倾听学生心声;

第二:要培养学生的各项自控能力,教会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做事有序;

第三:大胆而又真诚地指导学生,及时给他们真诚的鼓励和帮助;

第四:遇到问题,学会冷静,善于引导,运用最利于见效、最科学的方法去解决。

2、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不可随意挤占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时间。

3、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

担任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其指导任务贯穿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学生活动主题、项目确定的指导、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总结和交流阶段的指导。

(1)在活动的主题、项目的确定阶段,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基础及兴趣爱好、学生所处的特定社区背景和自然条件,引导学生确定合理的活动主题、项目。

(2)在活动实施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针对学生的实际和相关的课程资源,在活动开始阶段,可以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使用视听媒体、做笔记、进行访谈、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实材料,指导学生运用调查、观察、访问、测量等方法;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引导学生形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要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对有特殊困难的小组要进行个别辅导。同时,教师要注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开发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还要指导学生注意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防止意外的安全事故发生。

(3)在活动总结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形成结论,指导学生着重对活动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

4、丰富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活动的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每一项活动主题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活动设计、资料搜集、调查、考察、参观、访问、实验、测量、服务、制作、社会宣传、演示、表演、总结、交流、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通过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之间的整合。

5、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评价工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应以形成性、发展性评价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的意识。评价应注意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可自评、生评和师评相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采用书面考试的方法,可采用作品(手工、劳技、科技作品、调查报告、研究性学习小论文等)评价、展示与交流、成果汇报活动、技能比赛等多种方法进行。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书 篇19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依据,以“创新、实践、发展”为主线,立足于探索开放性的实践活动,探索多种途径,努力保持学生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使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能与学校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相结合,与学校课程的研究性学习相结合,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生的发展相结合。使学生能在不同程度上获得参与研究、社会实践与服务的体验,发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分享、尊重与合作,养成服务意识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

二、组织领导机构

领导小组组成:校长是第一负责人,组长由分管年级副校长担任,小组成员由学校教科室、教务处和团委等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

领导小组负责校内外指导力量的组织协调和设备利用、实施计划制定、过程落实、实施指导、检查管理等工作的统筹安排,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开展和有效实施。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学校教科室、教务处和团委等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

三、实施原则

1、综合性:强调跨学科、跨领域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重视知识、经验和技能的综合运用。

2、实践性:强调体验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亲身感受和直接经验,

并养成实践意识,形成为终身学习,获得生存能力的综合实践能力。

3、活动性:强调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活动作为教育的载体,开展丰富多彩、形成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努力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

4、开放性:强调“开放”,努力做到教育时空的开放,组织形式的开放,教学要求与内容的开放,教育资源与教师队伍的开放,教育管理和教育评估的开放。

5、自主性:强调充分尊重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设计,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自主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究能力。

四、实施方案

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和新课程实施现实的经验,依托综合实践活动形成特色鲜明的课程文化,打造学校素质教育新亮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劳动与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等领域。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做到“亲历实践,深度探究”,充分体现综合性的特点。学校围绕“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我”的关系,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各年级形成序列大主题,各班在大主题的总领下确定小主题,学生可在教师指导下,结合周边自然环境、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科学技术等领域,确定研究主题,开展调查与访谈、参观、考察等多种活动,以形成具有鲜明学校特色的课程文化,成为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一大亮点。

(一)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领域,涉及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的基本特点是开放性。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主要可以区分为两大类别:课题研究类和项目(活动)设计类。其中课题研究内容设定为七类,即生命与健康、安全与自救、自然探究、社会考察、环境保护、民族文化、科技创新;项目(活动)设计的内容设定为五类,即自我发展设计、家庭活动策划、校园活动策划、社区活动策划、创新设计制作。课题研究具体包括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等类型。项目(活动)设计一般包括社会性活动的设计和科技类项目的设计两种类型。前者如一次献爱心活动、街头宣传活动或主题班会的设计(策划),后者如对某一设备、设施的制作、建设或改造项目的设计等。

(二) 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实施策略

“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统一规划下由政教处负责牵头具体实施。领导小组在充分调研学校学生现状及其发展需要和学校特色发展的需要,综合考察学校及社区支持学生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的有效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在政教处统一安排下,采用专题讲座、观看录像等多种形式,认真开展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的有关培训,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社会实践与服务的观念,熟悉、掌握社会实践与服务的基本内容、技能,了解课程实施评价的一般方式,懂得如何处理社会实践与服务过程中的突发事件与安全问题以及如何反思和撰写实践与服务心得,以“思想先行”为健康实施“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拟开展的社会实践与服务活动如下。

1、社区社会实践活动

社区社会实践活动是指学校依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而设计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统一开展的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所接触的生活世界,从熟悉、关注的社会实际角度选取主题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校外社会实践活动。此类活动可以通过参观访问、考察调研、体验民俗、生存锻炼等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开展政治、经济类活动如“政策宣传”、“消费导向”、“呼唤诚信”、“义务书画”等进行。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必须指导学生统一纸张格式认真撰写活动体会心得留存。

2、校内社会实践活动

校内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指由学校学生广播站、各类文艺社团、学科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舞台,开设“理想、人生”、社会人文、科学实践、时事专题以及劳动技能如摄影等校本课程包括讲座、第二课堂兴趣小组活动等,以学生自愿参加为原则所开展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

各年级必须根据年级师资和可供支持的教育资源选择开展适合本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符合学生兴趣爱好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必要时有些活动可以考虑跨班级或跨年级进行,以达到“师资等教育资源的共享,跨班级或跨年级学生互动交流”的目的。各年级应及时总结所开展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升活动的质量,同时指导学生认真做好参与活动的过程体验、经验总结等个人资料的归档工作。

3、社区服务活动

社区服务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对他人、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此类活动通过学校统一组织和学生自行组织相结合的方式开展。

学校统一组织的活动可以是大型社会公益义务活动,如配合创建卫生城市的环保卫生公益劳动、大型社会活动的义务宣传等;也可以是社会重大活动日如“学雷锋日”、“消费者权益日”、“教师节”等,开展“访贫问苦送温暖”、探望敬老院、福利院之类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学生在积极参与上述各类活动的基础上,必须利用节假日、寒暑假,以个人或自愿结合的活动小组,开展如到父母单位服务当义工等社区服务活动,完成学生活动体验小结将载入***袋,并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考评的重要内容之一。

4、校内服务活动

校内服务活动主要有“帮困助学”、定期义务劳动等。学校将统一课表,安排一定的课时确保每天有一个班级在校内开展义务劳动。全体学生在积极参与班级值日卫生、卫生包干区整洁、自行车排放等工作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与条件有选择的参与开展“不让一个同学落伍”一帮一、一对红活动,爱心帮困活动;竞争参与学校图书馆、专用馆室管理服务活动和“学生文明示范岗”、“常规管理学生服务团”等服务管理工作。各班主任应指导学生将所参与开展的服务活动以书面形式及时总结以载入“***袋”。

五、课程实施的管理

1、落实课程计划:按照课程计划的要求落实好课时,课时列入课表,采用集中与分散的形式进行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根据情况可以临时调整,但确保学期总课时,不得挤占挪用。

2、日常管理:各年级段要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计划表,按照“一人负责、团体协同”的原则配备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教师。每个班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要有专人负责。学校、年级组织学习、集思广益,集中教师的智慧在具体活动中实施协同教学。各年级及时做好活动记录,并收集原始活动资料(如活动教案、调查报告、评价表、总结论文等)统一归档,期末上交教导处。

3、加强教研活动,重视教师培训。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开设综合实践课程的重大意义,要认真学习国家、省有关课程改革的文件与书籍,明确综合实践课程的目标及实施、操作的方法,提高对各个学科的认识。学校将派出骨干教师外出培训,在校内开展看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的录象,听课等活动,采用内外并举的策略。

4、课程评价:课程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评价以形成性、发展性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学生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评价注意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可以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不采用书面考试的方法,主要采用作品(手工、劳技作品、调查报告、研究性小论文等)评价、展示与交流、成果汇报活动、技能比赛等多种方法进行。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书 篇20

本学期,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主题为:基于“越文化”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和实施。

常规工作:

要求各班围绕本教研主题,结合班级实际,根据相应的课程资源,进行具有校本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和实施。每周举行一次,共16次。

1—3年级要求使用《人 自然 社会》为主,也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与“越文化”相关的中队实践。活动本学期重在课程实施内容的开发;4—6年级可以使用教材《人 自然 社会》,适当插入使用《越文化教育读本——魅力绍兴》,把读本使用好,也可以适当结合学校校本特色开展实践活动。

请指导老师在学期初制定好活动计划,以保证活动的有序和有效。在操作过程中,可以进行更改和调整。

每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学校将组织人员对各班的上课情况进行检查,并登记各班的活动主题。各班的活动主题还将在校门口公布,一方面为督促各班能做到专课专用,一方面也便于各班对活动内容进行参考和借鉴。

特色活动:

1.9月 承办越城区小学综合实践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2.在三年级开展教师精备一课,轮流上课的活动;

3.11月参加绍兴市综合实践录像课比赛;

4.12月成果展示活动。

小学教育集团综合实践活动大组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书 篇21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将以本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的有关要求,结合本年级实际,认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发挥学生主人翁的意识,在活动中展示个性和才华。以“实践、开放、自主”为主线,使学生通过综合性、开放性的实践,获得积极的、全面的发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活动目标: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了解绿色植物对环境的保护作用,学会种植一种植物的方法,为学校提供一株花苗或一棵树苗,美化校园环境,逐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初步能力。

2、了解母亲的辛劳,在母亲节期间为母亲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培养学生孝敬长辈的优良品质。

3、关注文明、卫生的校园环境建设,通过调查,知道校园浪费的现象与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培养良好的卫生的习惯,形成自觉保护校园环境的意识,积极投身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为校园文化建设出一份力。

三、活动安排:

三月份:万紫千红总是春

1、发动学生在家前屋后种花植树,美化周边环境

2、为学校提供一株花卉,了解其种植方法,栽种在校园里观察其生长,保证成活,为美化校园出力

四月份:亲近自然

1、 春游:欣赏家乡的自然风光,陶冶学生情操

2、 游正润生态园:通过正润生态园二日游,让学生感受集体活动的快乐,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的观念

五月份:感恩母亲

1、 举办“三个一”活动:为母亲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制作一份贺卡,写一篇赞颂母亲的作文

2、参加学校举办的征文、演讲活动,推荐优秀作品报县参赛

六月份:学校是我家,爱护靠大家

1、开展“清理一处杂草,拾起一张废纸,清除一处墨迹”活动,净化校园环境

2、从我做起,不吃零食,不乱扔废纸,不随意涂抹墙壁,不踩塌花草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书 篇22

一、学术条件分析

六年级四班39人,因为学生来源复杂,基础不同。所以他们虽然是大四学生,但是有一定的实践能力,但是不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设置。因此,在这一学期中,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有趣的活动话题,在小组学习中尽量与学生合作,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潜力。

二、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

总体指导思想:一是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为指导,积极探索课程改革新途径,着力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整合的现状,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满足学生成长需要,培养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促进办学特色形成。二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体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现实的、综合性的、实践性的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的学习模式,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开设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通过个人经验学习,并结合实际生活和社会现实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责任感;拓展教学活动的空间和内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实践和应用,积极参与社会和生活。它为学习知识、生活和技能的整合建立了一个操作平台,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了可能。

三、活动要求的目的

1、增强学生对自然的认识,增强他们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和能力。

(1)走进自然,增强对自然的认识,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

(2)关心自然环境,独立探索自然问题,有环境意识;

(3)参与环保活动,增强环保能力。

2、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社区服务,增强对社会的理解和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1)进入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关注社会现实,积极探索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3)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培养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和工作;

(4)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具有服务社会、对社会负责的意识。

3、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能,具备自我意识的能力,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1)自我反思,自我意识,自信,人生理想,积极上进。

(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适应社会生活,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3)了解和认识现代生产和劳动技术,正确劳动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4、进行课题实验和课题研究等。在广泛的调查、采访和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丰富的各种知识,撰写实践性的记录和报告、论文等。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1)学会自主提出问题、制定获得方案,并组织实施;

(2)形成自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开展问题探究,体验探究过程,对感兴趣的自然问题、社会问题和自我问题进行深度探究;

(4)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形成问题意识,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课程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亲身体验实践,开阔视野,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索,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践实证的方法。

4、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的良好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五、实践途径和活动安排

我们将在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三部分内容中筛选出一些有价值的实践活动以竞赛或专题汇报的形式展开,再综合生成出一些专题实践活动,其具体安排如下:

研究性学习:尝试以研究性学习为重点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合作精神,培养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本学期开展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甲型H1N1调查。

活动侧重:留心周围的一切,善于观察与思考,从生活中产生问题,转化成课题,让学生自己动手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参加社会实践,解决问题

社区服务:参加社区服务,定期为环保做力所能及的事,并能做好宣传工作,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活动侧重:绿色环保、慰问孤老、创建知识宣传、卫生清扫等志愿服务活动。

社会实践:近社会、学习知识、开阔眼界;为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提高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本学期开展的社会调查活动是:《走近中秋》。

活动侧重: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接触生活,了解祖国日新月异的计划,了解经济改革的情况,了解我们的国情情况。

六、活动措施和注意事项

1、课题的选择力求从本地资源入手,从培养学生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综合能力进行全盘考虑,要对提出的课题进行反复的论证,在开展活动课之前,要尽可能地激发。

2、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积极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初步形成具有本地、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4、注重与其它学科领域的合理整合,提高综合实践活动实效。

5、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发具有学校特色、本地资源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内容,与教导处、德育处联手,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6、努力探索对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活动情况的评价机制,注重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性评价。

7、努力体现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活动评价方面

1、注重过程性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生评价以过程评价为主,看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的深浅、经历的状态。因此,我们要认真搞好每次活动,不搞走过场,不做表面文章,以学生的真实体验、具体收获为目标,多角度,多层面的合理、客观地评价学生。

2、注重多元化评价。教师对学生活动评价就注重多元化评价。采用教师点评、学生互评、班级互评、请家长评等多种方式进行。在评价的内容上,应分别从能力、知识、品德、技能、情感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书 篇23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四班共有39名同学,因为学生来源复杂,基础不一。所以虽然是高年级学生,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在本学期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二、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四部分内容。

总的指导思想:一是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为指导,积极探索课程改革新路,着眼于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培养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促进办学特色的形成。二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责任感;拓展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并主动参与社会、生活。为学知识、生活、技能的整合建立了操作平台,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可能。

三、活动目的要求

1.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增强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1)走进自然,增进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

(2)关心自然环境,自主探究自然问题,具有环保意识;

(3)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增强环境保护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和社区服务,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1)走入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2)关心社会现实,主动探究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3)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养成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4)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1)反省自我,增进自我认识,确立自信,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

(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适应社会生活,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3)了解与认识现代生产和劳动技术,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4.进行课题实验和课题研究等。在广泛的调查、采访和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丰富的各种知识,撰写实践性的记录和报告、论文等。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1)学会自主提出问题、制定获得方案,并组织实施;

(2)形成自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开展问题探究,体验探究过程,对感兴趣的自然问题、社会问题和自我问题进行深度探究;

(4)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形成问题意识,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课程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亲身体验实践,开阔视野,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索,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践实证的方法。

4.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的良好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五、实践途径和活动安排

我们将在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三部分内容中筛选出一些有价值的实践活动以竞赛或专题汇报的形式展开,再综合生成出一些专题实践活动,其具体安排如下:

研究性学习:尝试以研究性学习为重点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合作精神,培养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活动侧重:留心周围的一切,善于观察与思考,从生活中产生问题,转化成课题,让学生自己动手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参加社会实践,解决问题

社区服务:参加社区服务,定期为环保做力所能及的事,并能做好宣传工作,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活动侧重:绿色环保、慰问孤老、创建知识宣传、卫生清扫等志愿服务活动

社会实践:近社会、学习知识、开阔眼界;为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提高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本学期开展的社会调查活动是:《走近中秋》。

活动侧重: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接触生活,了解祖国日新月异的计划,了解经济改革的情况,了解我们的国情情况。

六、活动措施和注意事项

1.课题的选择力求从本地资源入手,从培养学生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综合能力进行全盘考虑,要对提出的课题进行反复的论证,在开展活动课之前,要尽可能地激发。

2.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积极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初步形成具有本地、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4.注重与其它学科领域的合理整合,提高综合实践活动实效。

5.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发具有学校特色、本地资源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内容,与教导处、德育处联手,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6.努力探索对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活动情况的评价机制,注重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性评价。

7.努力体现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活动评价方面

1.注重过程性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生评价以过程评价为主,看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的深浅、经历的状态。因此,我们要认真搞好每次活动,不搞走过场,不做表面文章,以学生的真实体验、具体收获为目标,多角度,多层面的合理、客观地评价学生。

2.注重多元化评价。教师对学生活动评价就注重多元化评价。采用教师点评、学生互评、班级互评、请家长评等多种方式进行。在评价的内容上,应分别从能力、知识、品德、技能、情感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书 篇24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南”有关要求和本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为指导,结合本年级实际,认真开展综合时间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强调“整合”,注重“实践”,突出“开放”,关注“过程”,提倡“民主”,积极进行专题研究,不断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促使我校课程改革不断走向深入。

二、学段目标: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发展人际交往,养成合作品质,融入集体。

3、了解基本的生活技能,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从事科学研究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书 篇25

一、指导思想

xx大精神为指针,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为重点,实现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努力打破学校的封闭性,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社会、生活和学科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动手动脑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活动,加强与现实社会的沟通和联系,让学生及时了解时代的最新信息,紧跟科技迅速发展的步伐;使他们在情感态度、综合知识、实践能力、学会学习等方面得到较大较快的发展,增强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活动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它的总体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

三、具体实施步骤与措施

依据“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标准,参考我校教学工作计划,根据本年级的实际,调整本学期的目标任务。加强管理,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切实有效。教师是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关键。为此,我们学习相关文件、政策,树立正确的观念,深化自身的科学素养和专业水平,做到爱岗敬业、见多识广、多技多能。同时,充分了解本课程的特点,掌握它的实施规律,为学生营造支持、鼓励与开放的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更新教师观念、端正学生态度。在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能力的基础上,还要协调各学科的关系,做到个别主管、全员协作,把所有的智慧集中起来,对综合实践活动协同指导。尽可能是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教学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工作以班为单位,以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班委会为主阵地,以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为主体,以研究性的学习为主线,由课任老师负责,各班班主任协助,各科任老师参与。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景,引导学生选择主题,帮助学生探究、展示、实践、创新,整合、提高学生的各科知识及学习、生活、精神世界,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要引导学生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全的发展。教师引导时,要体现本课程的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主题的确定,探究方式的选择,成果的展示及评价,都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决定,鼓励学生进入探究过程。

组织活动时,主题尽可能与学校的活动安排相一致,融为一体,相互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渗透到板报、广播、值日劳动、学科竞赛、传统节日等方面,让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力在各项活动中得升华,让学校各项活动、目标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切实奏效。

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参加劳动,拓宽学生的活动空间。对有限的课堂,尽可能地发挥其作用。在内容设计上侧重激发活动动机,辅导活动方法,引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和观察、发现、探究、实验、的研究方法,尽可能养成研究性学习的习惯,为课外活动的开展、延伸奠定基础。

综合实践活动要调动师生的协同合作,更要借助家庭、社会的力量,对活动进行督促、指导、检测、形成多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利用本校、本地的资源优势,利用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激发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兴趣。

在这个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自主的、合作的研究活动,从搜集信息,到处理信息,最后分析信息,解决问题,掌握了方法,增强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了知识,情感、态度、意志品质上都得到了培养。 四、成果展示阶段

学生将自己或与他人合作,经过实验、实践和亲身体验得到的收获进行整理、加工和总结,并进行成果交流及展示。教师引导学生着重对活动过程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

四、活动评价

1、学生的评价

(1)评价原则:应当重视学习过程、重知识技能的应用、重亲身参与探索、重全员参与。评价与指导相结合,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评价要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2)评价主体:教师、学生、家长、集体。

(3)评价内容:学生的态度、学生的体验、方法和能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

(4)评价方法:激励性评价为主、管理性评价为辅;过程性评价为主、结果性评价为辅;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和对口头报告评价相结合;定型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2、教师的评价

整体评价与分段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文件分析、实地考察、课堂观察、问卷、访谈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必将彻底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落实素质教育,培养新时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书 篇26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是学生思想的过度时期,这时的学生比较敏感、自我,为此,本学期,我计划通过细致的思想教育和各种有益的活动,使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帮助他人。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树立正确的集体荣誉感,为创建良好的班集体而努力。

二、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是一门与各学科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它不是其它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它与其它课程具有互补性。

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鉴于以上认识,结合学校实际,我们围绕三条线索开展活动,即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我。使学生通过综合性、开放性的实践活动,获得积极的、创造性的人格发展。

三、教学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习得和智力的发展,更关注他们情感的体验、良好的'个性品质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在情感态度方面:重点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心地球、关心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态度,培养合作精神和自我发展的意识。

2、在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种形式的表达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在知识方面:主要是通过学生探究学习,发现和获得知识。四、教学重难点: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个方面。在活动中,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方式渗透于活动的全部内容之中。四个方面的内容是以配合的形态呈现的。因此,我们依据校特色活动,地方特色,以及时令,季节等,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

五、教学措施:

1、统筹规划,制订出综合实践活动整体实施计划。

2、加强向社会、家长的宣传。引导社会和家长了解综合实践活动不但不会影响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反而会因为活动能增强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学会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有益于学科课程的学习。

3、活动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的评价必须采用全新的评价理念和评价方式。强调评价的指标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4、学生评价:对学生的评价注重过程评价。一方面建设学生个人档案袋,使学生能随时对自己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另一方面,重视学生的阶段性评价。

六、课时安排:

1、人物访谈活动4课时2、社会调查活动4课时3、科学探究活动4课时4、发明创造活动4课时5、问题研究活动4课时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书 篇27

一、活动目标:

1、组织学生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2、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提高通过探究活动来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3、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生活自理的态度,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习惯。

二、活动内容:

1、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组织开展以“实验探究”、“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为核心的科学探究活动及技能活动。

2、利用课间操、升旗仪式、重大节日、法制报告等方面的活动, 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遵守学生守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组织观念和集体观念,增强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感情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及措施:

1、认真组织教学,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按计划实施教学活动。

2、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有效的教学思路,及时进行教学反思,适时调整教学思路。

3、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书 篇28

一、指导思想

密切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英语综合实践的认识和体验,发展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英语思维能力和联系英语和生活进行创新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实施内容于方法

根据王集地区英语 ——起步晚,底子薄,各小学英语发展不均衡,期中庞居小学英语实力略强,其他小学英语能力明显不足——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 条方案

(一)确定英语兴趣小组。

作为实践活动的第一部分,英语小组的确定十分重要,英语小组的确定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

① 小组人数不可太多,也不可太少,一般为6、7人为宜。我们班是6人一组,一共11组。

② 小组成员要注意男生女生混合搭配,这样的搭配能极大的调动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③ 小组成员的英语能力也要合理搭配,分组前对学生各项基本能力的准确测定也十分重要。比如,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等。分组时要注意多维度的平衡搭配,这一要求看起来容易,实施起来还是有难度的,我一般要花两个星期的时间来最终确定小组成员。

④ 小组成员的性格也要相互补偿,开朗与内向的要适当搭配。

以上是关键的一步,不可马虎。

(二)角色扮演

为锻炼实践能力,体验奉献快乐,丰富班级文化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丰富的角色体验培养合作团队精神,借十一、元旦等活动的契机,与英语学科知识相连,形成人人学英语的良好氛围,在活动中是学生和老师学会利用一些英语购物或问路等日常用语,增加交流机会,锻炼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在假设英语街内买卖双方或问路尽可能用英语交流,英语老师提前做好购物常用语的使用指导,各小组培训英语翻译者,为在英语街购物的不会说英语的顾客当中翻译,及英语问路者,回答者,导购员,促销员,收银员,市场管理员,活动取得了学生们的特别喜爱,也取得了让我这个设计者及组织者都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一部分老师一定要做好资料的审核和对基础差学生的补习工作否则角色扮演将会很死板和断断续续。

(三)、开展竞赛

小学生思维活跃,有强烈的好胜心和表现欲望,我们便利用这一特点将竞争机制引入活动,组织不同层次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个个聪明才智,显露身手,检查自己学习成果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学习乐趣横生,变幻无穷,竞争活动系列可以以个人或 组为单位开展,竞赛内容从现有学生水平出发,可略有提高,竞赛的主持,评制及整个竞赛过程的组织全由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主完成,英语课成了学习乐园,没有了以往的古板生硬死记,有了新鲜灵活的快乐场所,学生们兴趣盎然,学英语蔚然成风,其主要形式有:

(1)制作英语手抄报比赛

(2)英语朗读演讲比赛

(3)英语小品表演比赛

通过竞赛,获胜者受到了鼓舞,心中充满了成功的喜悦,未获胜的学生也受到了鞭策和激励,暗下决心,要超过竞争对手,这种积极的竞争氛围转化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提高了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保持对语言学习的极大热情,在英语竞赛活动中,我们要尊重差异性、多样性、创造性,要面向全体学习,以正面评价为主,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英语的潜力,我们还要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使每个学生充分参与、不断进步。

三、活动的反馈及评价

这部分被是很多综合实践探索者所忽略的,很多人错误的认为学生的比赛或者表演的完成就是整个活动的结束,其实反馈和评价的作用不亚于前面两个部分。无论是在角色扮演还是竞赛的过程中对学生英语水平及时准确的掌握是最终目的,并且要对新出现的问题及时的予以重视和解决。在活动和竞赛中可以设立一等奖二等奖优秀奖等奖项来刺激学生的积极性。对胜利组的奖励与表杨,对失败组的鼓励与引导,这些都是与实践活动成功与否息息相关的。

四、循环、可持续活动的建立

在上一次实践活动结束后,要及时的奖学生凸显出来的问题予以解决,并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出新的目标,在新目标的指导下再设计下一次实践活动的内容和方法。这样实践活动和学生的能力水平结构便能够可持续的发展。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书 篇29

指导思想:

继续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思想,实施素质教育,更好的培养学生各方面综合实践的能力,带领学生走入更广阔的社会活动空间,丰富学生的知识、情感等方面的体验。活动课程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和真实的社会环境,并有一定的研究难度和研究意义。课题的选择要从培养学生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综合能力进行全盘考虑,要对提出的课题进行反复的论证,并兼顾到有哪些学科的参与,重点要解决什么问题,最终的研究价值是什么等等。在开展活动课之前,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活动要求:

与综合实践活动相适应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探究学习,要体现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

2、形成从自己周边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3、培养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4、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活动的常识。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表现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活动重点:

引导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让学生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个性。

周次主题主要内容

翰墨飘香确定活动研究对象、制定活动方案、人员分工

收集资料、调查和采访、收集展示书法作品

活动汇报、活动总评

我的双休日明确主题、明确活动步骤、准备活动工具

调查活动方案、汇总调查情况

活动交流、评价与反思

我喜欢的电视节目提出活动主题、制定活动方案、设计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电视歌曲比拼、漫画人物设计

活动交流、评价与反思

唱响“绿色”包装的旋律明确主题、调查建议、制定方案、人员分工

收集资料、做资料卡

活动交流、评价与反思

校园节能有妙招确定研究对象、制定方案、工具准备

调查采集资料、写活动日记

活动交流、评价与反思、成果推广活动安排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书 篇30

一、指导思想:

英语综合实践课程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扩展学生知识突破,课堂教学和教材的时间、空间以及资料范围的限制,引导学生直接潜入知识的海洋去寻求各种珍宝。使学生的智慧、个性和才能得到充分的展露和体现。为此,我们学生所能接受的节奏,以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为本,以提高全体学生的英语素质为纲,做到All for students, for all students and for students all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有效的课外活动,从小培养学生对英语及英语学习的兴趣。

2、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

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听说读写全面发展。

4、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日后学习英语打好基础。

三、活动内容:(每次确定一个主题)

1、进行课文朗读训练。

2、讨论英语学习方法,让学生用英语去表达,根据话题,进行讨论,编对话及表演。

3、英语词汇大比拼训练。

4、自由对话(用英语交流)。

四、活动要求:

每位同学必须按时参加兴趣小组活动。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团结协作。

五、活动措施:

1、充分利用点读笔进行朗读训练,并积极开展朗读比赛。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书 篇31

一、主题的确定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差的问题。对生活中一些简单作物的栽培与管理缺乏一定的了解和实践,对社会基本运作方式缺乏认识,缺少社会生活经验。

绿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杂粮之一,绿豆的发芽,周期短,见效快,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可适于在家庭或学校进行发芽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实验结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小豆芽》主题的确立,就是从学生生活中最简单的绿豆发芽切入,通过学生实践种绿豆,体验营销过程,进而产生种植兴趣为线索,展开系列实验、调查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

1、学习绿豆种植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尝试掌握种植小植物的基本技能;

2、了解"绿色食品"的加工制作及保鲜技术和一些农副产品的贮藏与加工技术,进行绿豆芽销售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3、通过绿色食品的研究,培养学生具有独立制定研究方案的能力和自主获取信息的能力,养成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态度和能力,具有较强的探究意识。

4、通过出售绿豆芽活动,进入社会情境,接触社会现实,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等途径,使学生理解社会基本运作方式,人类生活基本活动,积累社会生活经验。

三、活动内容

本次主题活动共设计《种植绿豆》、《出售绿豆芽》、《绿色食品探密》、《绿色行动》等四个活动专题。其中《种植绿豆》是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掌握绿豆的种植方法,了解对比实验的方法;《出售绿豆芽》是教师引导学生设计绿豆芽的营销方案,让学生在体验绿豆的销售过程中,积累社会生活经验;《绿色食品探密》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研究方案,在调查、访问、上网查询资料等活动中了解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有关绿色食品及保鲜技术的相关知识,并能撰写出相关主题的调查报告;《绿色行动》是在学生已掌握种植绿豆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自己种植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花卉、蔬菜),在种植中了解一些家用工具及农用工具的使用与保养方法,知道安全操作。通过此项活动,开拓学生的知识领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

四、活动实施:

活动一:种植绿豆(2课时)

活动目标:

1、学习绿豆种植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学会用"水生法"或"播种法"种植绿豆,初步了解种子生长所需要的条件,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也为掌握种植技术奠定基础;

2、了解对比实验所需要的条件,掌握实验方法,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在观察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及随时记录的学习习惯。

3、展示绿豆的发芽成果,养成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态度和能力。

活动过程:

教师讲解、演示"水生法"种植绿豆和"播种法"种植绿豆的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教学建议:最好教师与学生都进行种植绿豆的对比实验,第一可以提供给教师最直接的实验结果,第二,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师生的平等,有利于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2、学生在家里进行对比种植绿豆实验;一个盆用"水生法"种植绿豆,一个盆用"播种法"种植绿豆。有条件的也可在学校进行,统一管理,同一时间观察,这样,对比实验的可信度会大大增加。

3、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这两种实验的结果,如:出芽时间,芽叶的形状,根茎的形态等,并可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写出观察日记

4、绿豆出芽后,以展览会或交流会的形式,让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及活动体验,对学生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引导学生进行新的主题研究。

评价:评价方式可以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家长评价为主,也可以让每个学生谈谈自己在这一活动中的表现,然后全班选出表现最突出的学生进行奖励。评价的侧重点应以学生种植绿豆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和观察记录为主。

设计意图:《种植绿豆》活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这是以种植绿豆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活动二:出售绿豆芽(2课时)

活动目标:

1、通过以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绿豆芽的销售,了解销售的基本程序及方法,在教师指导下,设计绿豆芽的销售方案,初步理解社会基本运作方式,积累社会生活经验;

2、通过销售绿豆芽,在和他人接触、交流中,体验销售过程,懂得尊重人、体谅人;

3、鼓励学生在体验销售过程中,产生求异设想与思路,增强探究欲望,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和探究意识。

活动过程:

1、销售活动前,教师可指导学生设计绿豆销售方案。

这个方案可以包括:销售的任务,公关项目(市场摆摊、向小商贩兜售或其他困难)人员分工、场合、地点、……

2、在销售过程中与人接触、交流,体验销售过程,并将这种体验及时作以记录。

3、销售后,教师组织学生将销售过程中的问题或体验进行交流,并将学生在销售中生成的其它问题引导学生他们展开思路,形成活动主题。这里应让学生了解"绿色食品"的加工制作及保鲜技术和一些农副产品的贮藏与加工技术的相关知识。

学生在听讲和发言时,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学会倾听,学会提问,要重视培养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民主氛围。

评价:可以将学生在出售绿豆芽的过程记录和体验记录作为评价依据,教师可对能产生求异设想与思路的学生给予口头或书面表扬,以此鼓励学生新的想法和创意,努力激发学生参与研究活动的热情,并在学习中积极实践、勇于实践创新。

设计意图:初中生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对周围的世界已形成了初步的认识,《出售绿豆芽》活动,就是要把学生认知为主的生活与体验为主的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尝试、体验等各种实践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形成基本的社会生活能力

活动三:绿色食品探密(2课时)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独立设计、调查研究方案,学会用调查、访问、上网查询等方法来收集并整理绿色食品相关资料,通过问题探究,体验到研究的乐趣,并能自主地撰写有关绿色食品的研究报告,得出结论,培养学生信息整合的能力。

2、通过在探究绿色食品的活动中与其他学生的合作、交流,汇报研究过程的体会与心得,大胆地向他人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养成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态度和能力。

活动过程:

1、可根据学生的选题情况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小组划分,选出组长,并根据小组成员的意愿,选择适合自己或自己感兴趣的主题,确立为小组的研究主题。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教学建议:小组活动是综合初中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鼓励初中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合作能力、合作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小组的构成由学生自己协商后确定,教师不过多介入他们的选择,小组成员的组成不限于班级内,为使实践与探究走向深入,允许并鼓励各班之间,不同年级之间,甚至不同学校,不同地域之间学生的组合。

2、教师在学生对选题进行调查研究之前,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方法的简单培训。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调查法,调查法的主要步骤有哪些,并要具体介绍一些主要的调查方法,如访谈、观察、测验等。对于访谈的方法,建议学生在访谈前,要注意做好相关知识的准备,对于有特定目标的访谈,要准备一份详细的采访提纲,要与计划采访的专家或单位取得联系,争取获得人员的协助和必要的资料,保证采访的顺利进行;在调查采访过程中,要注意礼貌,遵守被访者规定,做好访谈记录,填写"访谈记录表"。

3、教师要提示学生外出活动时注意安全问题。

4、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访问与调查,教师可以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指导。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进行资料的查询。在研究活动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并将收集的资料进行整合,完成调查研究报告,还可以让学生以《我的收获》为题,写一篇小短文。

5、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安排汇报程序。可以是个人自由发言,谈个人在整个活动中的体会和收获。也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汇报的内容不仅仅包括研究成果,还应该包括整个活动的过程,组员的参与程度,活动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如何克服的,活动的收获等。在汇报时,尽量将本组所收集的各种文字、图片、声音、影像资料都向同学们展示,以供大家分享。汇报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鼓励创新,既可以是成功的经验,也可以是失败的体验。

评价:评价的内容可以是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态度;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合作精神:是否乐于助人、主动与同学配合、认真倾听同学的观点和意见,为小组的学习做积极的贡献等;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进行评价:如:查阅资料、实地观察记录、调查研究、事理材料、运用工具等方面。

评价的方式可以是表格式评价、等级评价等,体现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取向,促进研究活动目标的达成。

设计意图:《绿色食品探密》活动的设计是在学生劳动实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绿色"进行研究,体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学习和掌握研究的方法。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这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的集中表现。

活动四:绿色行动(1课时)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掌握植物(花卉、蔬菜)的栽培技术,初步学会家用工具或农用工具的使用与保养方法,知道安全操作;

2、在种植花卉、或蔬菜活动中培养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收获期间,将种植成果服务家庭,奉献社会,愿意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而不懈努力。

活动过程:

1、教师、家长或学校在活动前,为学生提供喜欢的植物或种子,让学生选种进行种植和管理。在这期间,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而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2、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经验成果交流,让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或师评。

3、学生学会了简单花卉或蔬菜的种植技术,服务于家庭或社会。

4、教师可引导学生针对《小豆芽》活动过程及心得体验写一篇感想。

评价:可采用家长与相关人员(专家、技术员、服务人员)评价的方式进行。

设计意图:《绿色行动》活动的设计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而开放和实施的,它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而对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对学科的逻辑体系的超越。具体实施中,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为其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

五:活动评价

评价提示:

《小豆芽》的评价要在每个专题活动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可将学生在各项活动中的态度表现、取得的实践成果等,以有效的形式加以呈现。评价的重点是指导学生实践方法的改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参考资料】

"生豆芽"步骤和方法

1、选豆:清水洗净,洗时注意将全部漂浮的绿豆全部去除,这些是未成熟或者已经变坏的豆子,它们的发芽率很低。

2、准备容器:托盘、缸或大塑料盒,或其他容器(材料无所谓,干净无油即可,底部可排水)。

3、种植:铺一层约5厘米厚度的干净沙子,将洗净并已泡至膨胀开裂的开口子在沙子上均匀地铺上一层。豆子上再均匀覆盖一层干净沙子,厚度约为1厘米即可。没有沙子的,可在豆芽上边放一块湿布,布上面放重物,越重越好,这样长出来的豆芽比较粗。

4、每天浇水数次,保持湿度。

5、数天后豆芽就会钻出来。在清水中将沙子洗去即可。

技术要点:

1、生豆芽的容器不能有油。

2、清洗时去掉坏豆。

3、要维持足够的湿度,容器排水状况要好,还要让豆子泡在水中。

4、豆子见阳光,马上就会变绿。覆盖沙子可以避免阳光,也可以用盖子盖住容器。

5、豆子发芽以后生长很快,因此,收获要及时。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