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制度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或一定的规格。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教师培训制度(优秀5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一、学校将在学科教学中崭露头角,教学效果好,业务有一定影响的中青年教师,学校确定为学科骨干教师,并加以培养。
二、建立老教师与骨干教师的师徒关系,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促进骨干教师的成长。
三、定期组织骨干教师赴省内外名校参观学习。
四、不定期邀请省内外有关专家教授来校作专题报告。
五、推选聘任骨干教师为学校学科带头人,积极培养并向市推荐市学科带头人。
六、选拔优秀骨干教师担任科、组级领导岗位。
七、骨干教师每学期上公开示范课一节,每年要撰写教学教研论文一篇。
八、学校定期召开骨干教师座谈会,,听取他们的汇报和对学校工作建议。
九、,优先安排骨干教师的业务进修。。
十、骨干教师专业引领,每年1次送教下乡(上课),记4课时。
培训考核
在培训期间,除了考核骨干教师完成规定学时情况,还要考核如下内容:
1、名师:有个性化的研修计划;有学习笔记;至少做3研讨课或观摩课;通过网络等形式解决教师即时性问题不少于30次;送教下乡累计2周并有指导记录。教育教学成绩显著,起到本学科、本地区专业引领作用。承担市级研训任务,本周期内至少提供教学活动设计或新课程案例2份,通过审查并成为教师全员培训的培训资源。本周期结束时,要求完成一部专著或研究文集(包括行动研究、教育叙事、研究论文、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等)。
2、市级骨干教师:有个性化的研修计划;有自主学习成果在区域内交流;至少做二次研讨课或观摩课;通过网络等形式解决教师即时性问题不少于20次;送教下乡累计2周并有指导记录。教育教学成绩突出,发挥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承担或参加一项市级以上(含市级)科研课题的研究,本周期内结题。在市级或市级以上有关报刊正式发表论文2篇。承担市级研训任务,培训期间至少形成1个研训专题和提供1份通过审查并成为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培训资源的教学活动设计或新课程案例
3、校级骨干教师培训:有个性的研修计划,有自主学习成果在校内交流,至少做一次研讨课,争取上一节区优课,承担或参与市级以上课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我校的教师校本培训工作也随之开始。培训抓转变教育观念,与时俱进,在搞好常规教学工作的基础上,抓好对课改的管理和教师校本培训工作,以研促教,以研促训,使课改实验能稳步向前推进。
一、加强领导、注重宣传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以分管校长为常务组长,负责学校校本培训组织、管理、服务、教学、教研、科研资料积累等项工作
2、学校教务处要把推进课改作为中心工作,为课改服好务,负责教师学科培训、教研、科研组织管理工作;要搞好《课题研究》,及时搜集、总结、报道、推广学校、教师在课改中的经验,积累、整理课改相关资料。
3、要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课改,让社会、家长、学生了解课改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努力争取社会、家长、学生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4、建立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对工作中涌现的有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课改过程中的优秀成果进行及时推广。
二、转变观念,落实措施
(一)努力转变观念树立“五个意识”
意识决定行为,观念指导课改。增强使命感,强化课改责任意识,逐步树立“五个意识”,努力完成课改实验任务。
(1)要树立课程意识,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教师要创造性地变被动地使用教材为主动地挖掘教材,成为课程的开发设计者。
(2)要树立开放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走进社会,走进生活,拉近与社会、生活的距离,让教学内容,教学时间、空间,教学策略等呈现开放性,注重科学和生活的有机整合。
(3)要树立综合意识,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教育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让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成为学生发展的双翼,在广泛的学科渗透、熏陶、体验和积累中增长知识。
(4)要树立评价意识,让每个学生能体验到成功和快乐。评价既要关注了学生的学业成绩,又发现和发展了学生的潜能;既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又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要使评价从单纯的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主对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转变为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尤其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变化与进步。
(5)要树立情感意识,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尊重学主的人格,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重视情感、意志、动机、信念等人格因素的价值;与学生情感互动,心灵沟通,共同发展。
(二)认真开展活动,落实各项措施
1、按规定开齐课程。按规定使好课程教材,教者要深入理解教材,把握编者意图,体会教材特点,灵活运用教材。在课改教学新理念指导下,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基础性的学习能力。
2、上好体育实践课,搞好校本课程开发,增强课程育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能力。学校以教师为主体,争取家长、社区人士的参与,结合本校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运用校本课程。要在积累延伸或开发性资料的基础上,编写,收集学生开发性阅读材料。
3、认真开展课改教师参加以专题讲座、讨论、案例分析、经验交流、教学观摩等形式为主,以解决观念转变问题的通识性培训;以《课程标准》解读为主要内容,结合教材,以教师实施新课程,操作新课程为目标,主要解决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为主的学科性培训。要本着“边实践、边培训、边总结、边提高”的精神,落实好平时的分散培训,在过程中为广大教师提供示范、跟踪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搜集材料,供教师们学习和讨论,以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4、大力开展以学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建立以校为本,自下而上的教学研究制度。
(1)要发挥好教研组的作用,认真要研究课程。要做好学生学习情况调查,确立教学的起点和重点,了解学生学年内的变化;要开发课程资源,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教师要形成互动教研,教学反思,课后案例分析的习惯。
(2)教师要认真开展好“八个一”活动:每课写一次教学反思;每周一次集中教研,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每学期向学校提供一个典型教学案例分析;每学期上一节研讨课;每学期写六篇学习《课标》或专业理论学习的心得体会;每期至少写一篇课改研究论文;每人建一个班级学生成长记录袋;每学期订好学科实验计划,计划内容的制定,可从学情分析、教材的理解、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进度五个方面入手,计划要简明实用。
(3)形成课改例会制度,搞好集体备课工作。集体备课时间要保证,每周活动一次,每次不少于一节课,要人人参与,讲究实效。集体备课主要解决老师们在钻研教材中的困惑和疑问,交流处理教材的方法,探讨如何创造性使用教材,及时解决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点滴问题。
(4)大力开展“一课多教”“一课三研讨”的教研活动,研讨时要谈理念、谈观点、找问题、讲困惑、提建议。
5、改革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师观念转变的载体,是新课程实验的关键环节。教学中,教师既要让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又要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
6、走“科研兴校”之路,教师要强化搞课改就是搞科研的意识,紧紧围绕课改深入研究实验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要通过科研提升教师的认识水平与研究能力,使教师在实践与理论的对接中逐渐实现教学行为的转变。学校要通过调研,将课改的关键点,困难点纳入教育科研内容。在课改实验过程中解决教师面临的具体问题。教师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总结,写出经验论文,积极投稿。
7、评价要突出“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的课改基本理念。在按照区教育局评价体系对学校、教师、学生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根据本校的实际积极有本校特色的评价方法,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校本部对各校的评价主要看发展,注重在实际考察过程中;对教师的评价重在看发展、看变化,不把教学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教师要积极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记录下学生在学习期间的各种变化、发展和进步。
三、培训要求
(1)强化理论学习。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针对教育教学改革的动态和学校工作实际,重点学习基础教育改革的文章,使全体教师明确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了解当前教育科研与教改新动向,更新观念,逐步使其养成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①、教师职业道德和执教规范:如《教师法》学习与辅导、《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宣讲、优秀教师事迹演讲、“廉洁从教”、“文明执教”案例分析与讨论。
②教师职业技能和教科研方法:如教师基本功训练与比赛,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考评,教研方法讲座,课题研究方法案例分析等。
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课改专家讲座;各科《课程标准》学习;校内课改经验交流会;教学行为反思辩析会等。
④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研究与学习。
⑤列入培训计划的校级和校际教研活动:如有培训目的和研究专题的全校性公开课、研究课活动;跨学科的综合性教学研究活动、校级“优质施教”说课、评课活动;由学校组织的教材教法研讨会、教材比较分析会;优秀教案评比。
⑥青年教师培养:如师徒结对活动、“关心青年教师成长”座谈会、青年教师论坛等。
(2)强化能力训练。
能力训练重点放在培养与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的能力、教学能力,教科研能力、教师基本功和活动课组织能力上。
(3)突出岗位竞争。
根据各级继续教育培训进程,有机地开展课堂教学评比、教案评比、硬笔书法竞赛,教师课件制作展示
四、培训措施:
1、参训人员按时参加培训,迟到或旷会者按有关规定处理。
2、外出学习调研的教师应按时参加会议,并记录详细过程,回校后向相关负责人汇报。
3、外出参训的教师向本学科或本年级组人员传达会议内容,学习、领会会议精神,并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4、参训人员每次培训后应及时写出心得体会,交教科室存档。
5、教科室每年对参训人员进行年度考核,并记入年终量化考评
五、抓好全面考核,落实奖惩
根据教师的理论学习和实际工作情况,学期末进行全面考核,由校长、主管校长、主任和大教研组组长一起统计考核结果,记入档案,优秀者给予奖励
教师是教育思想、方向、方法最集中的体现,他不仅决定教育质量而且制约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所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明确指出“振兴民族教育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
因此,为适应当前全国素质教育形式的发展要求,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我校教师的道德、业务水平,加快知识更新,完善知识结构,增强创新意识,适应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搞好我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教师校本培训管理制度:
一、校本培训的目标:
努力建设一支“爱岗敬业、务实勤业、博深精业、开拓创新”的符合我校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家长学生满意,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二、明确职责:
1、领导小组职责
1)制订本校教师培训计划、建立评估考核措施、建立参培教师业务档案。
2)定期检查指导培训教师的学习与教学、帮助教师解决学习与教学中的疑惑困难。
3)期末总结师训情况、评估考核。
4)经费和时间保证。积极投入资金,为顺利开展校本培训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开展培训时,领导要大力支持各个负责人的总做,确保教师的培训时间,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阻碍教师参加各式培训。
2、骨干教师职责
根据骨干教师的具体情况,骨干教师要协助学校,承担教师培训任务。并能上好示范课、专题讲座,做好分工,承担教师的传帮带工作。
3、教师职责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活动。不得无故缺席和迟到、早退,活动考勤纳入教师每回目标管理考核之中。
2)认真学习新课程的有关理念,提高自己理论水平,做到读书有笔记,学习有体会,教研有案例,研究有论文,课题有成果。
3)新理念要与教学实践研究反思相结合,学习实践,反思提高,探索新课程理念,并把新课程理念从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
4)整理自己的业务档案。
三、培训内容:
1、有关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能力、教研科研能力的培训。
2、师德培训。通过各种形式加强教师的师德培训,培养造就一支品德高尚的教师队伍。
3、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的培训,要求教师普遍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
4、各教研组日常教研活动。
四、培训形式:
1、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点面相结合。
每学期开学初的教师会上,由教科处布置本学期培训的重点内容要求、方法。以组为单位组织学习;通过集体备课、教研活动,专题讲座等方式组织教师集中学习。把握好“点”与“面”的关系,将培训的主要内容合理科学地化解为若干部分,组织教师分块学习。
2、专家指导
在校本培训过程中,应切实避免闭门造车现象,主动邀请优秀教师来校指导。
3、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开展校本培训。教师可以通过专家讲座,上网查阅教改信息等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方式参加校本培训。
4、开展师徒结对子活动。通过以老带新,师徒结队的方式,提高青年教师的师德素质、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
五、检查评估
具体要求以《校本培训考核细则》为准。
一、培训目标
1、每个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2、进一步发展每个教师的个性特长,培育每个教师的教育、教学个性,力求每个教师创造出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特色。
3、掌握最前沿的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4、提高每个教师对教育教学专题的研究探索能力,提高每个教师的科研水平。
5、在培训中建立健全本校的校本培训制度,使校本培训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
二、 管理与考核
1、学校建立教师培训发展绩效认定小组,负责对教师的培训发展情况(中期培训监管和培训发展结果认定)作评估考核。
2、每个教师学年初要制订个人进修计划,每学期结束要认真写好学习体会或经验总结,并报学校行政和教导处备案。
3、每个教师严格按照自己的培训发展计划选择最适合的形式参加学习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业务素养,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完善调整自己的能力结构。(中师以下学历的青年教师必须参加学历进修,对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学习班,必须服从学校安排,认真参加学习,做好笔记,学校组织检查、交流。)
4、每期末,学校将对集中培训的内容进行测试,教师人人必须参考。学校教师培训发展绩效认定小组将根据测试成绩对教师的培训发展结果作出认定,认定结果将作为该教师评优、晋级、评职等的重要依据。
5、教师必须按规定的时间参加集体学习和各教研组组织的听课、评课、集体备课、业务讲座等活动,必须遵守纪律,聚精会神,做好学习记录,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因病、因事不能参加学习的要提前履行请假手续。学习时不看与学习无关的书报,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学习时间要关闭手机和呼机,不得会客。
6、外出学习的教师必须精心做好笔记,认真整理材料,回到学校要作评细汇报并进行汇报开课。
一、培训目标
1、每个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2、进一步发展每个教师的个性特长,培育每个教师的教育、教学个性,力促每个教师创造出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特色。
3、掌握最前沿的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4、提高每个教师对教育教学专题的研究探索能力,提高每个教师的科研水平。
5、在培训中建立健全本校的校本培训制度,使校本培训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
二、培训内容
1、新的最前沿的涉及到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的教育思想、理念、理论等。
2、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教育理论知识。
3、教育科研知识及能力培训。
4、有利于促进学校课程改革、教师课堂教学改革的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教育教学经验。
5、选择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专业,以实现学历跨越为目标的各种培训、进修。
6、学科业务知识,专业知识及专业基本功。
7、师德师风建设。
8、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9、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三、培训形式
1、教育论坛。(教研沙龙、网上论坛、专题探讨等)
2、专题讲座。
3、自学、短期培训、离职培训。
4、实践反思。(合格课实践反思、示范课实践反思、研究课实践反思、专题课实践反思等)
5、帮教网络培训的学科带头人带骨干教师,骨干教师带成长型教师,老教师带新教师等。
四、管理与考核
1、学校建立教师培训发展绩效认定小组,负责对教师的培训发展情况(中期培训监管和培训发展结果认定)作评估考核。
2、每个教师每学年必须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出自己的培训发展计划,该计划报学校行政和教导处备案。
3、每个教师严格按照自己的培训发展计划选择最适合的形式参加学习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业务素养,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完善调整自己的能力结构。
4、学校教师培训发展绩效认定小组将定期对教师的培训发展状况作调查,并协调学校行政,为教师的培训发展提供各种支持。
5、学校教师培训发展绩效认定小组将按照一定周期对教师的培训发展结果作出认定,认定结果将作为该教师评优、晋级、评职等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