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使用和维护公司的办公电脑及相关办公设备,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延长电脑的使用寿命,根据目前公司的实际情况,现就公司办公电脑及其配套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作如下规定:
一、为提高办公自动化的水平,各部门均配备电脑,按要求由专人负责操作、维护,设备不得串用或随意调整。
二、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个人必须严格操作规程,保证电脑正常运转,严禁使用来历不明的软盘及光盘,以免病毒侵蚀。
三、严禁外来人员使用电脑,以免资料丢失、失密,确需查阅有关资料,需经领导同意后,监督查阅。
四、计算机使用完毕后,按规定程序及时关机,并保持机器的清洁,周围环境要通风、防尘、防潮。
五、计算机硬件设备管理。
计算机硬件包括:主机和外部设备(输入、输出设备;辅助存储器、传输设备及其它相关设备)。
1、所有硬件设备,必须由公司统一配置、安装、调试,各部门及工作人员不得自行增配、拆卸、调换任何设备。
2、电脑的开关机和使用应该依照正常的流程,以保证电脑的正常使用。
3、公司将定期对计算机、电源线路、网络线路、设备接口等辅助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分析处理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使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4、设备使用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因个人原因造成设备损坏的,应予以赔偿。
六、在不影响业务的情况下,员工应努力学习,争取熟练地进行电脑操作。
七、公司禁止任何人使用、传播、编制、复制电脑游戏,严禁上班时间玩电脑游戏,家属不得使用公司电脑。
八、电脑维护
1、为了保证电脑的正常使用,每台电脑必须安装相应的电脑维护软件,推荐使用360安全卫士。
2、公司确立专(兼)职人员负责电脑系统的维护。
3、电脑发生故障时,使用者作简易处理仍不能排除的,应立即通知电脑管理人员。
4、电脑维修维护过程中,应首先确保对公司信息进行拷贝,防止遗失。
5、电脑软硬件更换需经领导同意,如涉及金额较大的维修,应报公司领导批准。
6、对重大电脑软件、硬件损失事故,公司会进行专门的调查处理。
7、凡因个人使用不当所造成的电脑维护费用和损失,酌情由使用者赔偿。
九、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1、为防止病毒破坏,无论数据文件还是应用软件,应备份系统软盘和写保护口,及时对备份软件进行保护,以防止病毒感染。
2、控制软盘流动,严禁使用不明来路的外来软件。对输入的软盘和来源不清的软件,要交电脑维护员进行严格检测处理。
3、计算机游戏是计算机病毒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禁止在计算机上安装、使用、传播、复制计算机游戏。
4、每部计算机必须安装防病毒软件,各部门要经常利用防病毒软件对所使用机器进行检测,建议每周检测一次,发现病毒应尽快消除。
十、耗材料的管理
1、各部门计算机及附件上的消耗材料(包括:磁盘、光盘、打印纸、墨水、碳粉等),一律由公司统一购置,按需发放。
2、办公室必须建立严格的消耗材料收、发制度,并记入登记薄。各部门使用时,必须填写领取表后方可领取。
3、有关人员必须本着节约的原则,管好、用好各种消耗材料,对因使用管理不当,造成丢失、损坏、浪费者,要进行严肃批评和处理。
4、各部门对所应用的重要程序、重要文件和数据备份磁盘应严格保管,以防止机器故障的发生给工作带来的不便。
十一、用户离职或取消使用电脑
1、应该收回该用户电脑,并查看电脑基本情况,如有损坏必须赔偿。
2、离职人员应将公司所用的网络账号及密码交还公司相应人员。
为了规范办公室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依据公司《行政管理规范》制定本制度
一、上班时着装整齐、服装统一、坐姿端正。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和个人形象。
二、办公室谢绝吸烟、严禁大声喧哗,吵闹、严禁闲聊。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三、未经许可,员工不得随意进入办公室,有事情统一由管理人员或文员办理。维护办公室的权威性。
四、办公室须有专人值班,不得空缺。负责接听电话,接发传真和来访接待。
五、禁止使用公司电话打私人电话或用公司电话聊天,包括打入的电话。接拨电话言语尽量简洁,做到长话短说。
六、办公室人员在工作接触中或在接听电话中要使用文明用语: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
七、办公室传真机、复印机由专人负责,出现问题及时通知专业人员维修。不得用传真机拨打电话,不得传真复印个人资料。
八、行政人事部及时打印话费清单,掌握和报告公司业务电话及私人电话的拨打情况。
九、办公室人员要树立服务意识,要在上级与下级、部门与部门之间起桥梁作用。
十、公司电脑专人使用,并有保密措施。上班时间不得使用电脑练习打字、玩游戏、上网浏览与工作无关内容。
十一、公司电脑及网络统一由专人维护保养,任何个人不得私自带盘上机操作及安装。
十二、做好保密工作。尊重别人隐私和公司制度。做到不听、不问、不传。
十三、下班时随手整理自己的办公桌。关闭空调,关窗,断电,锁门。
(一)总则
l.为加强公司行政事务管理,理顺公司内部关系,使各项管理标准化、制度化,提高办事效率,特制定本规定。
2、本规定所指行政事务包括档案管理、印鉴管理、公文打印管理、办公及劳保用品管理、库房管理、报刊及邮发管理等。
(二)档案管理
3、归档范围:
公司的规划、年度计划、统计资料、科学技术、财务审计、劳动工资、经营情况、人事档案、会议记录、决议、决定、委任书、协议、合同、项目方案、通告、通知等具有参考价值的文件材料。
4、档案管理要指专人负责,明确责任,保证原始资料及单据齐全完整,密级档案必须保证安全。
5、档案的借阅与索取:
(1)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借阅非密级档案可通过档案管理人员办理借阅手续,直接提档;
(2)公司其他人员需借阅档案时,要经主管副总经理批准,并办理借阅手续;
(3)借阅档案必须爱护,保持整洁,严禁涂改,注意安全和保密,严禁擅自翻印、抄录、转借、遗失,如确属工作需要必须摘录和复制,凡属密级档案,必须由总经理批准方可摘录和复制,一般内部档案经总经理办公室主任批准方可摘录和复制。
6、档案的销毁:
(1)任何组织或个人非经允许无权随意销毁公司档案材料;
(2)若按规定需要销毁时,凡属密级档案须经总经理批准后方可销毁,一般内部档案,须经公司办公室主任批准后方可销毁。
(3)经批准销毁的公司档案,
档案人员要认真填写、编制销毁清单,由专人监督销毁。
(三)印鉴管理
7、公司印鉴由总经理办公室主任负责保管。
8、公司印鉴的使用一律由主管副总经理签字许可后管理印鉴人方可盖章,如违反此项规定造成的后果由直接责任人员负责。
9、公司所有需要盖印鉴的介绍信、说明及对外开出的任何公文,应统一编号、登记、存档以备查询。
10、公司一般不允许开具空白介绍信,如因工作需要或其他特殊情况确需开具时,必须经主管副总经理签字批条方可开出,持空白介绍信外出工作回来必须向公司汇报其介绍信的用途,未使用的必须交回。
1l.盖章后出现的意外情况由批准人负责。
(四)公文打印管理
12、公司公文的打印工作由决经理办公室负责。
13、各部室打印的公文或其他资料须经本部门负责人签字,交电脑部打印,按价计费。
14、公司各部、室所有打印公文、文件,必须一式三份,交总经理办公室留底存档。
(五)办及及劳保用品的管理
15、办公用品的购发:
(1)每月月底前,各部、室负责人将该部门所需要的办公用品制定计划提交总经理办公室;
(2)总经理办公室指定专人制定每月办公用品计划及预算;经主管副总经理审批后负责将办公用品购回,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有计划地分发给各个部、室。由各室主任签字领回;
(3)除正常配给的办公用品外,若还需用其他用品的,须经总经理办公室主任批准方可领用;
(4)公司新聘工作人员的办公用品,
办公室根据部、室负责人提供的名单和和用品清单,负责为其配齐,以保证新聘人员的正常工作;
(5)负责购发办公用品的人员要做到办公用品齐全、品种对路、量足质优、库存合理、开支适当、用品保管好;
(6)负责购发办公用品的人员要建立账本,办好人库、出库手续。出库一定要由领取人员签字;
(7)办公室用品管理一定要做到文明、清洁、注意安全、防火、防盗、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不允许非工作人员进人库房。
16、劳保用品的购发:
劳保用品的配给,由总经理办公室根据各部、室的实际工作需要统一购买、统一发放。
(六)库房管理
17、库房物资的存放必须按分类、品种、规格、型号分别建立账卡。
18、采购人员购入的物品必须附有合格证及入库单,收票时要当面点清数目,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如发现短缺或损坏,应立即拆包清点数目,如发现实物与入库单数量、规格不符时,库房保管员应向交货人提出并通知有关负责人。
19、物资人库后,应当日填写账卡。
20、严格执行出入库手续,物资出库必须填写出库单,经公司办公室主任批准后方可出库。
2l.库房物资一般不可外借,特殊情况须由总经理或副总经理批准,办理外借手续。
22、严格管理账单资料,所有账册、账单要填写整洁、清楚、计算准确、不得随意涂改。
23、库房内严禁吸烟,禁止无关工作人员入内,库房内必须配备消防设备,做到防火、防盗、防潮。
(七)报刊厦邮发管理
24、报刊管理人员每半年按照公司的要求作出订阅报刊计划及预算,负责办理有关订阅手续。
25、报刊管理人员每日负责将报刊取回并进行处理、分类、登记,并分别送到有关部门。有关部门处理后,一周内交回办公室由报刊管理人员统一保管、存档备查。
26、任何人不得随意将报刊挪作他用,
若需处理,需经总经理办公室主任批准。
(八)附则
27、公司办公室负责为各部室邮发信件、邮件。
(1)私人信件,一律实行自费,贴足邮票,交办公室或自己送往邮局。
(2)所有公发信件、邮件一律不封口,由收发员登记,统一封口,负责寄发;
(3)控制各类挂号信。凡因公需挂号者,须经各部室主任批准,总经理办公室登记后方可邮发。
28本规定如有未尽事宜或随着公司的发展有些条款不适应工作需要的,各部门可提出修改意见交总经理办公室研究并提请总经理批复。
29本规定解释权归总经理办公室。
30本规定从发布之日起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