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策划书的时候,你一定要明白为什么要做活动,活动的目的是什么?然后在策划整个方案时时刻想着活动的目的,每个细节都向目标靠拢,跟目标没有关系的一概砍去,这样才能主题明确。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文化活动策划方案5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一、活动主题
宣传中国传统文化
二、活动宗旨
1、增加校园生活的乐趣,构建和谐校园,丰富新生的校园生活。
2、让同学们更加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社会现实问题,具有较强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情感。
3、培养同学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4、表现同学课余生活的丰富多彩。
5、进一步提高广同学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有利于同学们道德建设的发展。
6、深刻理解中华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树立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价值理念。
7、加强同学负责积极向上的态度。
三、活动要求
1、充分展现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健康的生活态度。
2、设计形式自由,不可铺张浪费,避免一次性装饰。每个小活动要有自己独特之处,吸引同学们的目光。
3、要能够让同学们体会到活动的快乐。
4、主题鲜明,文化气氛浓郁。
5、遵守制度,互帮互助,举止文明,勤俭节约,遵守学校的管理条例,有序展开活动。
6、整个过程的环节要以传统文化教育为中心,从而真正实现此次活动的目的。
7、多以自主制作为主,尽量避免直接商业化的装饰。
四、活动时间
_月_日,29日
五、活动地点
学九前主干道
六、活动对象
__学院全体学生
七、活动宣传
1、召开部门例会,下发通知。
2、在学三楼前挂传统文化活动宣传海报(提前一周)
3、在学生宿舍楼下张贴传统文化活动的小海报
4、在微信平台上进行宣传。(提前一周)
八、活动内容策划
1、名句知多少(编辑部1-3人)
自制一些树枝制成小树之类,然后将部门人员自制的手写卡片名句挂在树上,由同学们来猜下一句,或者是做事先准备好的趣味小题,答对即可以获得小礼物。
2、绚烂中华(编辑部1-3人)
由主办方提供纸笔,供同学们涂鸦,画好后可以夹在主干道的绳子上面,合影,并且我们可以挑选一些好的作品发送到微信平台上。与此同时还可以猜民族服饰,猜对即可以获得精美小礼品。
3、传统文化展板(设计部1-3人)
二十四孝,诗词曲赋,以道家、法家、儒家的思想文化为主题,由各系提供,在主干道进行投票活动。
4、书法展示(设计部1-3人)
宣传工作室与法协会携手,由书法协会提供书法作品供同学们欣赏。
5、奖项兑换(网宣部1-3人)
参加活动兑换得小礼品,让参与者扫描二维码。
九、活动流程
6:30外联部悬挂海报
8:00网宣部全体男生班桌椅
8:30布置现场
9:00-9:30活动开始
12:30各活动内部安排人员吃饭
16:00活动结束
十、奖项设置
参加活动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得抽奖机会。
特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十一、人员安排
现场总负责:闫可、何伟进
前期宣传:设计部、网宣部、编辑部
会场布置负责:外联部
秩序负责:部门干事
计分负责:部门干事
现场拍摄:设计组
十二、可能存在的问题
1、宣传工作不到位。
2、音响设备不能正常使用。
3、主干道人多杂,容易造成现场混乱。
十三、活动预算
气球、彩笔、彩带、纸、书夹、小礼品绳子、海报、彩印图片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宣传工作室
以人为本,以德弘艺,以文化人的观念,找准公益文化的独特视角,是公益文化活动策划能否成功的基本点。
公益文化活动一般属于群众文化性质,以社会效益为第一位。因此,在选择活动主题时,应将群众参与性、传导正确的人生观和高雅的艺术享受紧密结合。
有人一提起公益文化活动,就想到找些明星来参与,那是极其肤浅的思维方式。
公益文化活动有多种表现形式
1、一般型公益文化活动,如广场文化活动、艺术节、文化宣教等。
2、捐助型公益文化活动,如慈善拍卖、义演、主题捐赠等。
3、高雅型公益文化活动,如诗会(朗诵)、读书会、书画展等。
4、竞赛型公益文化活动,如歌咏比赛、征文比赛、书画比赛等。
5、交流型公益文化活动,如城乡交流、城市交流、国际交流等。
6、名人主导型公益文化活动,如社会名流、政要、热点人物参加的文化活动等。
7、学习型公益文化活动,如讲座、夏令营、特殊训练班等。
8、旅游型公益文化活动,如参观、考察、探险等。
9、民族文化型公益文化活动,如少数民族凤情展、古代文化研讨会、文物展等。
10、重大事件型公益文化活动,如与奥运、突发事件、重大工程相关的文化活动等。
在歌星、影星、体育明星被滥用的时代,多考虑些其他形式的文化活动,会更容易产生效益,且花费较少。
公益文化活动的主办单位
公益文化可以由政府机关、军警单位、媒体、文化艺术专门机构、企业等主办。
公益文化活动的策划与执行程序
1、确立活动目标。
2、评估活动的可行性和取得的效果。
3、产生创意主题,包括主题词、宗旨、口号等。
4、搜集活动相关的资料。
5、撰写方案。
6、评估方案,核算价格。
7、修改方案。
8、成立活动组织机构。
9、撰写活动执行计划和实施细则。
10、准备活动物料、节目和现场布置。
11、检查准备情况。
12、活动正式举办。
13、活动总结。
一、活动名称:
冲出重围、穿越火线
二、活动简介
(一)活动时间:
(二)活动地点:
(三)参赛对象:
(四)活动项目:
参与方式:本次活动共分四组,每组15人、每队选出一名队长,在接到任务后,队长和队员充分发挥大家的智慧,广纳建议,制定作战计划,共同协商协作,制定本队口号并把每个队员安全顺利的护送至比赛终点。本次活动以最终计时时间最短的队伍为获胜者。
1、突出重围
比赛赛距:30米
需要道具:PVC防滑地垫或其他用品
游戏方法:在起点处,由第一名队员向前搭放“小地毯”,后面的队员不断地把身后的“小地毯”传给第一个队员,共同踩着“小地毯”前进30米,要求脚不能触地,待全部到达终点后迅速进入下一个游戏“穿越火线”。
游戏规则:(1)参赛队队员在起点线外准备。(2)比赛过程中只要有脚触地的情况,均视为犯规。并按触地次数对比赛用时给与增加(每触地一次加15秒)。(3)全员通过后迅速进入穿越火线区域进行穿越。
训练意义:本游戏旨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战略战术,训练团队内部的协调能力。
2、穿越火线
道具要求:网绳、框架
游戏方法和规则:全员必须穿过密密麻麻用网绳编织的火线区域。
游戏的意义:整个游戏凸显的就是团队合作,无论多么好的网一个人是不能保障通过的,而大家认为很难过的网,在大家的合作下也都顺利通过了,可见团队的作用是很大的,一些看似无法做到的事情,在合作好的队伍中都是可以完成的,这个道理让大家在游戏中能认识的更深刻。
3、向着胜利开火
需要器材:气球
游戏方法和规则:每一个从火线出来的队员迅速跑到指定位置吹气球,直到吹到指定大小,每人两个,全体队员共吹30个,可以由别人帮忙吹和协助(已经提前跑至终点的队员不可以协助),吹完的队员跑至比赛终点,直至所有队员到达终点,整场比赛计时结束。气球必须吹至指定大小,不合格一个扣时15秒。
游戏意义:本活动旨在挑战心理极限,增强对他人的信任和对自己胆量的锻炼。
一、在学校粘贴栏上设置“社团文化节倒计时牌”,并由指定人员每天做好更新。
在学校大量粘贴海报、悬挂横幅,宣传社团文化节的开展。
二、中期打造声势。
此阶段主要是文化节开展期间,对所举办的活动进行及时报导。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海报,校园广播站等宣传。在宣传正在开展的活动的同时,也做好对即将开展活动的社团的预告,让同学们了解文化节的信息,并做好参与活动的准备。在此阶段,由广播站每天诵读几篇社团文化节的通讯稿,让大家参与文化节的报道。
三、后期突出效果。
此阶段主要是社团文化节闭幕式的前一周和后两周,主要是对活动节整个的开展情况作系统的宣传,并对所取得的成果进行集中展示。
(1)、将文化节期间的优秀活动制作展板或海报,集中展示。
(2)、对文化节的闭幕式进行系统宣传。
(3)、闭幕式后,对获奖社团进行风采展示,对先进个人事迹进行宣传。
一、活动宗旨
为积极传播先进文化,挖掘校园人文资源,进一步丰富广大师生的业余生活,提升校园文化艺术品位,让每位师生在高格调的校园文化的浸润下,发挥个性特长,拓展综合素质,推动我校科技、体育、艺术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创建德育特色学校。
二、活动主题
秉承校园文化精神,展示校园文化魅力,拓展校园文化内涵,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三、活动时间
20__年2月―20_年元月
四、活动内容
本届校园文化节系列活动由健身篇、艺术篇。活动形式为学科比赛活动、体育竞技活动、文化艺术活动。
(一)校园文化节系列活动之学科竞赛活动
项目:
1、一至五年级语文、数学竞赛(6月下旬)
2、一至五年级语文、数学竞赛(__月下旬)
(二)校园文化节系列活动之健身篇――体育竞技活动
项目:
1、校园风筝节(4月中旬)
2、“我健身我快乐”师生趣味运动会(五月下旬)
3、广播操比赛(10月中旬)
(三)校园文化节系列活动之艺术篇――文化艺术活动项目:
1、“春之歌”朗诵比赛(4月上旬)
2、迎“六一”文艺汇演(6月1日)
3、迎“国庆师生歌咏比赛”(9月下旬)
4、3---5年级小学生作文竞赛(10月中旬)
5、一至五年级优秀作业展(__月下旬)
6、“迎新年”全校黑板报设计评比大赛(__月下旬)
7,“庆元旦”文艺演出(__月28日)
8、经典诵读(2013年元月下旬)
五、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班级要充分认识本次活动的重要性,落实专人负责,精心制定实施方案,提高活动的质量。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加强活动的宣传工作,多角度、多渠道为活动的深入开展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全校师生积极参与,扩大活动影响面。
3、注重协作,形成合力。各承办部门要加强联系协作,整合各种资源,形成整体合力,扩大活动效果。加强与老师、学生、家长的沟通,动员全社会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