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八篇)

小学一年级学期教学工作计划(通用8篇)

小学一年级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篇1

【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有四篇课文,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读课文。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有的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的成长以及它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有的通过记述儿童攀登黄山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赞美了乡村儿童纯朴、勤俭、热爱劳动的好品质。课文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童真、童趣。三年级的学生,刚刚由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开始学习第一组课文,首先考虑的是衔接问题,这一组是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级语文教学的接口处。除了识字还是教学的重点外,还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要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过渡。把学生放在一个大的'学习情境中学习,把这个单元的语文学习变为学生语文实践的过程。

【单元学习目标】

1、学会独立识字,认识12个生字,会写37个生字和46个词语。学会正确的用钢笔写字,把字写准确写美观。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我国各族儿童间的友爱团结以及它们幸福的学习生活。培养自读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

3、运用多种方法学习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体会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感受大自然的生活乐趣。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多种方法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我国各族儿童间的友爱团结以及它们幸福的学习生活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2、培养自读能力,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

【单元课时安排】

《我们的民族小学》 2课时

《金色的草地》 2课时

《爬天都峰》2课时

《槐乡的孩子》2课时

《语文园地一》 6课时

合计13课时

小学一年级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篇2

一、学生情况分析

小学低年级学生爱唱、爱跳、爱动,对音乐有着一定的兴趣。但由于每班人数多、年龄小、组织纪律性较差,学生的音乐素质存在个别差异,对学生应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不断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湘版小学音乐一年级教材用新的理念、新的呈现方式、新的教学机制、新的评价体系,印证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1、凸现了“以学为本”的教学思想,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从教材内容与色彩都采用趣味化,鼓励和启发学生去学习。如第六课《飞呀飞》中歌词从小鸟和飞机拓展到还有什么能飞?让学生自由想象。

2、降低了音乐知识的学习难点,如声音的强和弱(f强、P弱)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比较,再如利用乌龟和小兔子的特点,让学生区分高音、低音、快速、慢速,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区分。

3、发挥了音乐教学的创新优势,在呈现上,给师生留出足够自由想象和随意发挥的空间。

4、建立了发展性综合评价体系,课后——“音乐小花在开放”包括:今天表现真棒、音乐的感觉真好、我们班的小明星、老师对我说、爸爸妈妈对我说。

三、教学资源开发

利用教师用书、录音带和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多种教学辅助资料来进行音乐课教学,还可引导学生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品自制乐器,如本册中的十二课《小乐手》串铃——钥匙,三角铁——金属条等,让学生更加有兴趣,更轻松、愉快地学习。

四、教学措施

1、把每个学生的发展摆在第一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多唱、多听、多动、多想、多说,在音乐实践中获得学习音乐的愉悦和能力。

2、要积极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音乐学习的良好氛围,让他们在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3、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泻,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享受成功,不断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

4、因地制宜地设计、组织音乐教学,发挥音乐教师各自特长,积极探索,勇于开拓,努力实践音乐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五、教学目的

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2、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自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

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4、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5、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

尊重艺术家的创造劳动、尊重艺术作品,养成良好的欣赏艺术的习惯,通过学习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作品,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热爱中化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

六、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1、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节奏和曲调有表情独唱或参与齐唱,每学年能背唱4~6首。

2、能感受乐器的声音,听辨打击乐器的音乐,能听辨童声、女声和男生,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进行模仿。

3、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做出体态反应。

4、聆听儿歌、童谣、进行曲和舞曲,能够通过模唱、打击乐对所听音乐做出反应,随着进行曲、舞曲音乐、走步,跳舞。

5、能够用打击乐器或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和高低。

6、能够运用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声音或音乐。

七、教学进度和活动安排

周 次 唱 歌 听 赏 课时

第1周 《国旗国旗真美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课时

第2周 《接妈妈》 《我爱妈妈的眼睛》 2课时

第3周 《母鸡叫咯咯》 《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 2课时

第4周 《小雨沙沙》 《春雨沙沙》 2课时

第5周 《玩具兵进行曲》 《玩具兵进行曲》 2课时

第6周 《飞呀飞》 集体舞《雁儿飞》 2课时

第7周 《望月亮》 《糖果仙人舞曲》 2课时

第8周 《山谷回声真好听》 《声音的强和弱》 2课时

第9周 《人人叫我好儿童》 《劳动最光荣》 2课时

歌表演《粉刷匠》

第10周 《龟兔赛路》 2课时

第11周 五一放假

第12周 《好房子》 《小松鼠钻树洞》 2课时

第13周 《做一做、敲一敲》 《蒙古小夜曲》 2课时

第14周 《迷路的小花鸭》 《小熊回家》 2课时

第15周 集体舞《伦敦桥》 《加伏特舞曲》 2课时

第16周 《新朋友,老朋友》 《音乐夏令营》 2课时

第17周 复 习

第18周 考 试

八、教学总结及反思

1、总结每节课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不足之处及时指出,在下一节课中增加练习,对学生感兴趣的、能提高学生积极性的方法,总结出来,加以提倡发扬。

2、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反思,想相应的对策,可以向其他老师请教并交流。

小学一年级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篇3

教学目标:

教材要注重教学策略、过程和方法的体现,广泛吸收、吸取我国的、外国的优秀教学经验和方法,丰富教学形式和手段,使学生在这个非常重要的学习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艺术与生活、与情感、与文化、与科学的关联中、在多种艺术形式和多种感官的相互作用下,使学生愉快并有实效的进行学习。

教材分析:

(1)融音乐、美术、舞蹈、戏剧于一身,为学生营造音乐、视觉艺术、戏剧、舞蹈等学科相互支持和相互补充的艺术学习环境。

(2)初步掌握一些简单的节奏和时值,并能正确运用为歌曲伴奏。认识打击乐器,增加学生学习乐器演奏的兴趣,并能根据它们不同的音色,正确选择,为歌曲伴奏。

(3)与学生的艺术生长环境紧密联系,从其兴趣、需要、情感表达、人际交流出发,使学生丰富多彩,培养学生的兴趣。

(4)引导学生接触各个时期的艺术,了解他们如何模仿生活、如何表达情感、如何受到当时文化习俗和科技新发现的影响,自觉地把艺术学习与人类生活、人类情感、人类文化和人类科学的发展联系起来,加深对艺术的理解。

(5)在游戏中获得尊重、关怀、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启蒙每个学生的真性情,促进个性的完善发展。

(6)在艺术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和鉴赏能力。

(7)能进行简单的绘画与表演的能力,在观察、模仿中创造。

(8)引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逐渐培养具有热爱自然、亲近自然、表现自然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每一单元的歌曲。

2、让学生学会表现美的能力。

3、分别从不同的文化,对世界不同的民族的了解。

4、激发学生对用心灵美去爱世界。

5、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进度:

单元教学内容

课时1

《红眼睛》、《小蚂蚁》、

《小胖胖》、《小雨沙沙》

《可爱的家》、《布娃娃》

《森林深处的杜鹃》、《赛马》

《猜调》、《木偶的步态舞》、

《摇船调》、《一支短笛轻轻吹》

《游击队歌》、《苗岭的早晨》

《匈牙利舞曲》、《那不勒斯舞曲》

《我是小小音乐家》《嘹亮的歌声》

《剪羊毛》

《牧童短笛》

《孤独的牧羊人》

《小小羊儿要回家》

《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红旗颂》

《一个妈妈的女儿》

《救国军歌》《只怕不抵抗》。

《我爱米兰》

《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甜甜的秘密》

《小小白鸽》《每人伸出一只手》《友谊花开万里香》《欢乐颂》

《苗家娃娃吹芦笙》《乡下的阳乐》

《数蛤蟆》、《藏猫猫》

《小猫钓鱼》。

小学一年级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篇4

一、情况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的操作,需要合作怕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其实状况。因此对学生,我们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学会数学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减法、认识图形、100以内的数,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进行恰当的描述,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作业分层设计。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小学一年级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篇5

一年级语文学期教学计划一、大纲要求:

识字写字教学:

1、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160个汉字。

2、加强写字指导,保证写字质量。

阅读教学:

1、重视朗读的指导,要求读的正确、流利、有感情。

2、课文教学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给学生质疑问难发表见解的机会。

3、重视课外阅读指导,选择好的读物,创造交流课外阅读成果的机会。

口语交际教学:

1、重视创设情景,使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口语交际。

2、重视日常活动中的口语交际。

3、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二、教材内容:

1、入学教育。 2、汉语拼音。

3、识字(一)、(二)。 4、课文20篇。

5、语文园地六个。

三、教材要求:

1、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160个汉字。

2、加强写字指导,保证写字质量。

3、重视朗读的指导,要求读的正确、流利、有感情。

4、课文教学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给学生质疑问难发表见解的机会。

5、重视课外阅读指导,选择好的读物,创造交流课外阅读成果的机会。

6、重视创设情景,使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口语交际。

7、重视日常活动中的.口语交际。

8、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四、教材的重点、难点。

重点:

1、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160个汉字。

2、阅读和说话训练。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难点:

1、掌握常用的汉字的基本笔画。

2、理解课文内容,进行思想教育。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本班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2人,男生22 人,女生20 人。

智力好的有

智力差的有

自制力差的有

六:本学期应注意的问题及改进的措施:

(一)、识字

1、鼓励他们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识字。

2、加强生字的复习和巩固。

3、每节课都让学生写几个字,保证质量。

( 二)、阅读

1、避免单调枯燥的朗读,指导读书感情。

2、课文教学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给学生质疑问难发表见解的机会。

3、重视课外阅读指导,选择好的读物,创造交流课外阅读成果的机会。

(三)口语交际

1、重视创设情景,提早布置准备工作。

2、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进行口语交际。

3、开展丰富多采的语文实践活动。

七、教学时间安排

小学一年级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篇6

一、基本情况分析:

我班王艺涵、陈娇娇等同学能够遵守纪律,自觉学习,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并且思维活跃。我把她们定为我的培优对象,以带动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做到培优促特,真正发挥优生的内在潜力,体现优生优培的原则,特制定如下优生培养计划。

二、培养目标:

1、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在老师的指导下,纠正学习上的一些不良习惯。进一步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质疑问难。

三、具体措施:

1、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他们在语文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2、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注意在教学中教给一些阅读方法和技巧,而且在每节课前都要进行预习,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

3、帮助优生认识自己。帮助优生超越某些具体的考试分数和名次,通过和其他优秀学生的比较,通过对自己求学过程中的经验与失败的冷静分析,通过各种具体的课内外实践活动,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进而有针对性地发展自己。

4、严格要求。每个老师都喜欢优生,但也不能放松对优生的要求。当优生出现问题时,在保护他们自尊心的同时要严肃地指出他们的问题所在,帮助他们进步。在日常的学习中教师要一视同仁,不能搞特殊化。

小学一年级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篇7

一、指导思想:

通过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树立数学到处可见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

1、数一数;

2、比一比;

3、 1—10的认识和加减法;

4、认识物体和图形;

5、分类;

6、 11—20的认识;

7、认识钟表;

8、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9、数学乐园;

10、我们的校园。

三、教学内容分析:

1每一单元后面都跟有综合练习,形式灵活多样,能很好的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2、数学乐园很好的体现主体性原则,能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4、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5、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6、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7、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四、教学目标:

1、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组的组成,会读、写1~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人士证实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6—10的加减法。

2、20以内的进位加法。

难点:

1、10以内数的组成。

2、凑10法。这是学生学习20以内仅为加法的计算方法之一,学好这部分内容将对学生计栓产生积极影响。

六、主要教学策略:

1、加强直观教学,增强操作、观察、时间等教学手段的应用。

2、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数的组成,以及20以内的家法的计算方法。

3、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知识的迁移作用,降低难度,分散难点,减小教学步子。

七、教学进度:

周次

时间

内容

1 8.26-8.30数一数比一比

2 9.2-9.6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3 9.9-9.1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4 9.16-9.20认识物体和图形

5 9.23-9.27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

6 9.30-10.4分类

7 10.7-10.11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8 10.14-10.18期中复习

9 10.21-10.25期中复习以及期中测试

10 10.28-11.1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1 11.4-11.8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2 11.11-11.15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3 11.18-11.22 11—20各数的认识

14 11.25-11.29 11—20各数的认识

15 12.2-12.6认识钟表

16 12.9-12.13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7 12.16-12.20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8 12.23-12.27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9 12.30-1.3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0 1.6-1.10期末复习

21 1.13-1.17期末复习

22 1.20-1.24期末测试

小学一年级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篇8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1)班数学教学工作,一(1)班学生男女比例均等,但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差,所以一节课虽然传授的知识不多,但组织纪律上花费的时间不少。

一年级的小学生刚进入校园,他们天真烂漫,对学校的一切都充满着好奇,因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很高。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心理和年龄特点:注意力维持时间较短(一般为10~15分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爱表现自己;自控力差等。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较大(不少本地的学生都上过幼儿园;而许多外来人员的子女,由于种种因素,没有接受过幼儿教育)。所以,我在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已期更好地完成这个学期的教学任务。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十个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习和二个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本册的教学重点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难点是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的实验教材,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的实验课本,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

(一)教学重点与难点:

会读写20以内的数 , 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理解20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领会“个位”和“十位”的含义。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

1、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更丰富的知识。

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2、认数和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3、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4、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5、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7、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8、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三、教学总目标

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主要的教学措施和教改思路

1 、改进教学方法。通过学习,改变自己呆板的形象,使用儿童化语言,寻找适合低年级儿童的方法,使学生喜欢上我的课。发展学生能力,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2 、重视培养习惯。好的习惯使学生学习数学事半功倍。在平时的教学中想方设法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快速口算,使用尺子,认真思考等良好习惯,形成自觉行为。

3 、提高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效率,合理利用时间,在课堂上获取方法,解决问题,实现解决问题能力和基础知识同步发展。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 、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数学实践活动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自主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形式上要活泼有趣,课内外结合,巩固所学知识,逐步提高数学能力。

五、课时安排:

1、数一数……约1课时

2、比一比……约2课时

3、1—5的认识和加减法……约10课时

4、认识物体和图形……约3课时

5、分类……约2课时

6、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约22课时

7、11—20各数的认识……约6课时

8、认识钟表……约3课时

9、20以内的进位加法……约16课时

10、总复习……约10课时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