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测量技术总结(通用17篇)
__项目是20__年8月上场,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我们项目部负责DK103+880~DK115+366段11.5公里的施工任务。主要构造物有特大桥两座:__特大桥584米,__特大桥829米;大桥两座:__双线大桥和__大桥共550米;隧道两座:__和__隧道共20__米;路基3000多米,大小涵洞21座;现浇箱梁181片。属于较大施工项目。项目部针对结构物多、管线长分成四个管区,项目部测量队也分四个测量班,负责本管区的施工测量放样工作。测量队现有人员15人,正式职工3人,临时合同工12人。经过一年多施工大干,四个大桥中三个大桥桥墩柱等下部工程已全完成,剩余829米__特大桥完成105个墩柱,完成近80%;181片现浇梁采用6套移动模架和2套膺架施工,现已全部启动,完成现浇梁制作32片;__和__两个隧道分别剩余230米和20米,即将出洞完成开挖;路基完成近80%左右,同时水沟等附属工程业已启动。我测量队作为工程建设的开路先锋,以项目部整体大局为主,积极、主动、服务于施工现场,及时、准确的完成施工测量任务。
一、制定和落实测量管理办法
为规范测量工作行为和加强测量人员日常管理,加强测量换手复核制度,提高施工现场测量精度,明确责任。根据相关测量操作规程,项目部测量队特制定了《测量管理办法》。队班长以及测量员严格履行职责,提高责任感,增强职业素养。把复核和考核制度加入到测量管理办法中,作为测量管理中重要的内容,体现奖惩分明。
二、做好复测控制工作
20__年8月施工进场复测后,随后在11月初根据现场施工放样的方便使用,我们测量队对全管段控制点进行了加密布网联测。特别对__特大桥的加密控制点选址比较认真,因桥址位置大都处在江岸上和鱼塘边,软基地段较多,很容易发生位移和下沉。作为全线最长的桥,控制测量马虎不得。这样针对福建软基地段,江岸、鱼塘较多,点位极易发生位移的特点,我们测量队制定复测计划,3至4个月进行一次全线控制点复测,以便及时检查控制点的准确性,同时对一些不合理的、不方便施工放样的加密控制点进行淘汰重布。分别在今年1月18日、4月5日、8月27日对全线加密控制点进行了复测,精度都高于测量规范要求,同点几次复测结果都相差不大,为以后施工放样测量提供了精度保障。
三、做好工序间的检查和复核工作
测量放样依据设计图纸和技术交底书进行,接到技术交底书后,测量班长根据几何尺寸计算好所放点坐标后,要经测量队长复核后凡可到现场施工放样所用,大型桥梁放样数据有必要提请技术科长或总工计算复核。我们施工的__特大桥的钻孔桩计算坐标,测量班长和队长分别复核,又经局指测量队计算复核才进行使用的。放样完成后及时填写测量成果反馈单反馈会技术员,双方签字确认。在外业施工放样时,一道工序完成后要进行这道工序的检查,尺量实体几何尺寸和测量标高,都满足设计要求后,再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放样。这样做就可以发现错误和偏差,及时在下道工序施工时改正和调整,杜绝错误的继续和误差的累积。边施工边检查再放样,做到步步为营,确实落实好过程控制工作。为了加强测量复核,我们测量队定期每3个月对四个管区的测量班进行对调一次,达到互相检查。这样避免由于一个人、一种思维模式、一个测量方法,干到最后才发现问题的局面。这也是换手复核的一种方法。
四、测量工作的认识和目前的现状
测量是国家经济建设的先行,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发展越来越快,对测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和严格,时势进逼提高测量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对测量队长、班长的要求也很高,除具有理论知识外,还要有测量工作经验,要有组织协调能力,要有工作责任心。把工作责任心强的、能力高的、心态稳定的单位优先录用。多组织学习培训,旨在提高测量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科技发展很快,测量知识也需要更新。只有提高了个人水平,每个人每环节都能达到同等技术要求,才能整体提高测量这个团体协作工作的精度和标准。
但在我们单位乃至整个铁建系统都认识不到测量这个基础工作的重要性,对人员使用过于随便,只要有一个测量班长能带班,随便找几个人给以配合就可以了。现在项目上测量人员基本是临时工,没有受过正常正规的测量知识培训,文化水平普遍低。因为是临时工、合同工,管理问题也比较突出,部分干的好的测工给私人老板打工了,或者别的原因不干了转行了。测量人员不稳定,人才流失很是严重。
五、浅谈如何开展以后测量工作
1、最主要的先从领导这一层面上认识到测量这个基础工作的重要性,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积极指导和配合测量工作,这是测量工作开展的首要条件。
2、强化测量队伍标准,优选测量专业的大专院校生,在项目上充当测量骨干,真正肩负起测量工作。
3、组织培训测量学习,学习先进的测量仪器和测量知识,做到知识的更新,提高测量技能。象测量平差方法、围岩量测、沉降观测和回归分析知识多进行一些培训。这些测量工作和知识大部是套用别人的格式做,具体原理和方法基本上不懂。同时多开展一些测量专业间的交流,加强测量知识和测量技术沟通。
4、积极提倡测量人员学习施工技术知识、掌握施工技术标准,积极参与项目技术工作。
5、稳定测量队伍,完善测量队伍建设。培养熟练测量工,提高测量人员待遇。
六、对隧道围岩量测方法、超欠挖控制
1、围岩监控量测目的是提供准确数据,指导隧道开挖施工。所以量测仪器和设备必须精度高,这是仪器设备的配备上来保证。
2、测量人员操作上作到细致,精益求精。测量技术和围岩量测知识要有,这是人员素质上保证。
3、懂得对量测数据进行分析,特别要掌握回归分析知识。只有分析出成果才能指导施工。
4、还有最主要的现场配合,否则量测工作无法进行。施工队干扰、洞内通视、机械干扰、施工破坏等因素,都影响量测工作。
隧道洞内的围岩量测工作,是很重要。但做起来很是困难,洞内条件局限的无法开展,影响因素太多。这点应作为量测工作开展的难题来对待解决。现场条件不支持,量测工作只能是纸上谈兵,起不到量测指导施工的作用。
5、隧道超欠控制,只有测量和技术人员相互配合,施工队积极落实,才能作到超欠挖最少。测量人员勤测量、技术人员细控制、施工队及时进行调整。及时复测初支断面,提供超欠数据,以技术干部为主测量班协助来指导施工队及时纠正调整。
以上仅是我个人在施工测量中的一点体会和不成熟的想法,不妥之处敬请同行们批评指正。
1、测量放样一定要以蓝图为准,每次放样结束后,应用蓝图检查测量点位。杜绝用无签名盖章的白图检查放样点位。
2、测量工作必须进行二次复核制度,桩位坐标的提取需要二次复核,放好的桩位需现场用钢卷尺进行尺寸校核。
3、因测量放线桩位较多,工作量较大,个别工地对放样结束后基准点复核工作不到位。每次放样结束后复核工作必须进行。
4、如果工地不要求桩号排列顺序,可用软件生成桩号和坐标。直接输出上传全站仪,放样时直接调桩号即可,但是也要用不同方法对生成数据进行核对,如用ZBBZ插件、天正软件等进行坐标标注来核对。
5、采用后方交会时一定要复核第三个控制点作为检查依据,采用后交的全站仪在下次建站时,务必检查网格因子是否为1,如果不是1,应修正为1。
6、建站距离宜大于测站距离。
7、棱镜常数设置必须准确,更换棱镜头必须检验棱镜常数。
8、对于控制点数据采用多种保存方式,笔记录,电脑记录,全站仪记录,照片记录。防止数据丢失造成引点工作。
9、测量仪器要爱惜,经常擦拭除尘。
10、仍有个别工地拿棱镜杆作为拐杖来用,造成棱镜杆弯曲、气泡偏位。
11、测量工作结束后,清点工具,防止测量工具遗落丢失。
12、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自身技能薄弱的地方,应主动学习,相互讨论,不断总结,提高工作效率。
13、倡导团队—————团结、友爱、和谐、共进。
我从1984年参加工作以来,就分配到队测量分队工作,一直从事野外测量工作。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工作经验的积累,我已经从一个对测量方面没有任何实际经验的学生逐渐成为公司测量方面的主力军,先后完成多项测量工程项目。从开始对测量仪器的使用、外业地形测量的细节到室内地形图的编制,跟随一些有经验的测量工程师学习野外的编录及编写,这个过程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对测量工作有了整体的认识,知道了测量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工作,同时也锻炼了我的吃苦耐劳精神,这对我以后的工作也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也将成为我以后工作中的一笔财富。因我工作勤奋认真,实事求是,吃苦耐劳,所以我负责的测量工程项目多次受到委托方、设计方及施工单位的好评。
从1984年到1988年期间,我作为五一一队测量组的一员,在老员工的手把手教导和本人的认真学习下,逐渐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专业知识及工作技能,并开始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工程,包括从进场开始的现场踏勘、选点、仪器操作、资料整理及报告的编写。通过几年的实际操作和学习,我基本掌握了测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方法,并逐步走上了测量技术工作岗位。
从1988年至1991年,我参加了乌拉特中旗赛音呼都格铜矿普查项目的测量工作,在这里我对测量有了更好的认识和得到了更大的发挥,这个工程比较大,从地形测量到控制测量,我带领了一个队进行工作,很细心也很努力,通过认真细致的开展工作,全面系统地完成了设计的测量工作任务。
1991年在获各琦铜矿引水工程项目中,我担任水准测量组长,翻山越岭,测区地形复杂,为了保持精度,在实际测量中经常重复施测,做到了对导线控制点的高程精确测量,使控制点达到设计等级,精确地完成测量工作,保证了为输水管线提供了精确数据。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地质勘查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对各种有用矿物的勘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地表浅层矿床不断开采,人们就必须向深度找矿进军,物化探将成为地质找矿的重要手段,而物化探工作必须和测量相配合,由测量人员在矿区按规定距离布设纵横的网线。为了适应新的地质找矿形势的发展,近几年我队引入rtk定位技术及多台套gps接收机,测量的工作模式有了很大的改观。我在20__年乌拉特后旗欧布拉格铜矿普查项目中,负责控制测量方面的工作,因该项目属相对独立断点分布的矿区,我们采用了先进的测量设备和技术,工程点不再需要长远距离的测三角锁从其他地方引入控制点,只需从起算点采用边点连接跳跃式地可以直接引入到测区,极大地简化了工作步骤,节省了时间和人力。
我在单位里近几年参加的地质找矿项目所进行的地形测量,工程点测量,先后完成了1:20__地形测量45平方公里,1:5000地形测量80平方公里,600多个工程点测量。因为我们大量采用了gps技术,rtk,全站仪等全野外数字化测图手段,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出色地完成了测量任务,得到了合作方的认可。
工作的同时,单位在适当的时间给我们安排了基础知识及专业理论的培训,加强了我们工作的理论基础,进而提高了我们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技能。多年的工作经历,从理论的专业学习到工作实践,我渐渐地熟悉了测量及勘查的各种专业技术和技能,对本行业有较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对或大或小的各类工程的参与,使我有信心出色的完成各种大中型、复杂工程。作为一名技术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百倍的热情迎接新的挑战,继续完善技术发展体系,强化技术创新能力,形成以高、大、精、尖为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差别竞争优势,逐步建立完整高效的技术发展体系,只有不断的努力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才能无愧于社会和单位,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测量是一份细心的工作,一点也不能马虎,有一点的疏忽,误差就会很大。我们开始用的是水准仪,虽然操作简单,但是刚开始测出的数据,经过我们事后的检查,我们发现测出的数据都是有问题的,我们先是找原因,是操作失误还是我们读数有误差,然后重新测量,进行补测。看到自己组的一个站点也还没有测出来,其他组的已经熟练的操作时,我们很羡慕。但我们没有灰心;虽然我们有很多的东西都不懂,但是我们还是很认真的和老师及其他同学学习和讨论共同解决实习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在这实习的日子里,我感觉到数据处理能力在这次实习中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以前接触的数据都不是通过自己实际测量得到的结果,整理时往往误差都在允许范围内,这次通过自己的实际测量练习得到的数据由于种种问题有些是超出误差允许范围的,这就需要我们能够迅速分析错误原因来得到新的数据。进而也对数据检核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由于数据量大,而且数据计算整理是一项很繁琐的工作,需要我们在整理计算的时候要格外认真小心。另外在记录数据的过程中要随时检核数据是否可用,免得再最后整理时发现误差过大而耽误工程进度。当确定所有的所需数据都计算准确无误后可以开始进行新的操作。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顺序进行,各组员要进行明确的分工,每项工作要有专人负责。测量需要建立在准确的数据收集基础上,所以在测各角值和量距的过程中要认真仔细,边测量边校核,确保数据准确无误。如果测量结果出现超出误差允许范围,必须进行重新测量,认真科学地对待。同时我们所使用的仪器很多是很精密也很脆弱的,必须轻轻地拿、轻轻的放置,严格依照操作要求使用,必须时刻注意爱护仪器。这让我们很小心仪器,明白保护仪器的重要性。测量学这门学科要求非常高,精确度不用说了,非常讲究科学的一门课程,在用光电测距经纬仪的时候,有时不小心碰到了脚架,哎!所以重新开始整平仪器。再有时在一个测回内,有一个半测回超限了,这样又要重新补测。经过这些教训后,我们从不熟练到熟练,不小心到小心翼翼,从失误到无误。
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养成了严谨求实、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爱护仪器和遵守纪律的精神,我想这在以后对给我们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会有莫大的帮助。
通过实际的测量实习,让我们大家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很明显地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且让我们获得测量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及培养我们要有独立工作的能力,进一步让我们熟练掌握实验仪器的操作技能,提高计算和绘图能力,而且拓展了大家之间相互交流合作的能力;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的个人的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并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也让我们明白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
这次实习的目的是使我们通过综合实习活动,将课堂上的专业知识综合运用于工程实际过程,培养自己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经实习后能基本上独立操作仪器获得观测成果并能进行数据处理,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但是我觉得我们以前的动手过于简单,只有在实际工作中才能真正的熟悉操作。所以我们很珍惜这次实习的机会。让我们深刻地的明白只有真正的动手操作了才知道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
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自己能够比较熟练地对水准仪和经纬仪进行对中整平。特别是在经纬仪使用中,通过这次实习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对中整平,之前老是调平了水泡,然而却对不准所测的点,浪费了很多时间,而现在在这次实习中通过对经纬仪的大量应用,我已经熟练了经纬仪对中整平的步骤,用经纬仪测量也比较如鱼得水。
这次实习,我想最大成功之处就是我们小组的团队的合作精神。因为任何一项小的工作一个人都不能完成,必须有大伙的合心、合力、合作才能顺利完成每一项工作。应该说,没有团队就没有我们今天的比较完美的实习成绩。我们正是在这个一起努力完成好工作的目标支持下共同努力做好了每一件工作。我一直认为学习上争论我们应该给与支持,但生活上我们互相给与谅解。所以在测量过程中会争论,发生分歧后大家都实事求是,一切为了把工作做好的态度认真听取他人意见,并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坚决不能有任何私心。团队精神对于我们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积极培养自己的团队精神。团队精神的意义和目的不仅仅是完成好一项工作,我们小组这次实习的团队合作精神是品质和效率的保证,今后我们无论参加任何集体活动都用有这种团队精神。
十几天的实习很快就结束了,现在回想起实习的日子,真是让人无法忘记,我自各是永远也不会忘记我第一次测出的站点是合格时,自己是多么的兴奋,也在这实习发现自己还有很多的不足,明白自己需要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能够做到更好。今后,自己要更加努力。
一、工程概况
蛇形山矿22w-300东运输巷,22-300西运输巷是我矿二水平开拓延伸,位于井田东翼,现在两巷均在-300m水平标高。分两个作业地点,一路是22w-300东运输巷.一路是22-300西运输巷,相向贯通,测量闭合导线全长2330m。本井田东翼地质构造复杂,两巷均沿Ⅴ煤底板掘进。掘进时巷道转弯较多,由于22采区三条下山还未形成系统,22w采区轨道下山在生产,测量图形极差,闭合导线观测60站,其中5~10m的边长到10条,给测量精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两巷采用相向开拓,全断面一次光锚喷成巷的施工方法。
二、测量工作情况
按《规程》规定,巷道贯通允许偏差值水平不能超过300mm,垂直方向不能超过200mm。为了确保贯通工程测量顺利实施,观测路线井下设7级导线。以原-125东大巷首级控制导线点为起点算数据。一路径:-125东大巷22采区上部车场22采区轨道下山22-228水平车场、石门、回风横川22-228回风下山22采区-300配风巷22-300西大巷。二路径:-125东大巷22w-125上部车场、行人横川、行人下山22w-228行人横川、车场、石门、回风横川22w-228回风下山22w-300配风巷22w-300东运输巷组成一个闭合环。
1.水平角观测
使用SET210K全站仪,采用测回法测角,往返测量的方法进行测量,边长在30m以上时采用一次对中,二个测回;边长在15~30m时采用二次对中,两个测回;边长在15m以下是采用三次对中,三个测回。当一条边长边,一条边短边时,长边的长度不应大于短边的3倍。
同一测回中半测互差不应大于20,测回间互差不大于12。当采用两次以上对中时,测回互差不大于30。两次独立观测,同一水平角互差不大于20,最终导线边长方位角互差不大于±√n1+n2(n1、n2分别为两次独立观测时的总站数)。
边长丈量时,读至毫米,长度互差应小于2mm两组平均值互差不大于3mm,导线边长必须往返丈量,往返互差不得大于边长的1/6000。
井下7导线施测一次,为避免粗差,用原有30导线进行检验。
2.高程测量
平巷采用DS3水准仪往返测量,每站用变换仪器高度的方法观测器互差不大于4mm。前后视距保持大致相等,视距长度一般为15-40m。闭合差小于15√R毫米时,取两次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井下其它导线点的高程的测量,采用三角高程测量,垂直角测一个测回,在观测水平角的同时进行。仪器高和觇标高应用钢尺在测量前与结束后各量一次,互差不大于4mm,取平均值作为最终丈量结果。三角高程测量应往返观测,相邻两点高差互差不大于10+0.3Lmm取往返测量差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3.内业计算
采用主算和复算两人同时进行计算,分别使用不同型号计算器,不同程序计算,并进行核对检查,及时测绘填图。
4.中、腰线的延伸及巷道工程质量管理
巷道开掘时,中、腰线采用经纬仪指向标桩点,用拉线法向前进行延伸,发现施工因工程质量问题和巷道中、腰线偏差时,及时与施工队联系,并下发《中、腰线质量检查单》落实整改。保证了巷道按设计方位和倾角施工,当两巷贯通距离至剩下60m时,填发了《巷道贯通预报单》,及时通知施工队和有关部门,保证巷道安全贯通。
三、贯通精度
两巷于20xx年10月7日早班顺利贯通,两巷实际偏差:中线为50mm,腰线为100mm,坐标方位角闭合差允许值为±14√60=±108,实际方位角闭合差为65,坐标增量闭合差:△x=-0.05.m△y=+0.106m。高程允许闭合差为±0.2m实际高程闭合差为+0.060m,导线相对闭合精度为1/19880.
前言
经过一学期的测量学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基础测量的相关理论知识,虽然安排在课程里的测量实验让我们能够将理论付诸实践,但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得知此事要躬行,庭院里毕竟是练就不出千里马的。因此,学校为我们安排了临安浙江农林大学和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两个场地的测量任务,任务包括等高线测绘(临安)和平面图测绘(同济),其中在同济的测量任务还有图根水准测量、图根导线测量以及放样。这些看起来熟悉又陌生的任务让我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将测量学掌握并运用得更加熟练,提高了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也必将直接促进我们的专业课学习以及今后的工程实践和工作。
任务概述
一、浙江农林大学(临安)
在浙江农林大学,我们分配到了图书馆西侧的测区,整体呈现出一片南北较长、东西较短的小山丘,北侧和东侧环大路,南侧和东侧环小路,还有一条山路穿过整个山坡。坐标已知的控制点就布置在这些路上,通过利用这些坐标已知点使用全站仪建立坐标系,从而测定山上的每个点的三维坐标,再将数据导入老师带的笔记本中,在测绘学院以cad为基础开发的新型cad中导入数据,自动生成点图和三角网,从而形成等高线。最后按照1:500的比例尺将图纸打印出来,图纸大小为50cm×50cm。
二、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
回到学校算是有四个任务要做。
首先是水准测量,我们从已知水准点209出发,在指定测区附近选取了一段大于1.1千米的闭合水准路线,设置21个导线点,用双面尺法沿水准线进行水准测量。
然后是图根导线测量,我们围绕我们的测区(南楼附近)布置了一条闭合导线,天前半天进行了踏勘选点。测量时使用全站仪代替经纬仪进行角度测量,用光电测距来测量导线点之间的距离,并记录在已经设定的表格中。
接下来是指定区域的平面图绘制。根据已知控制点将全站仪进行定向和建立坐标,测定校园分配测区的地物的坐标然后把记录在全站仪的数据数据导入cad中形成散点图,直接用线条勾勒出来就好。
最后是放样的考核,要求每个人都要测设一个点。我们在前一天晚上将自己要测设的点位P大概在已经形成的电子版平面图上找出,并确定P的坐标。然后计算该点到坐标已知点A的方位角和距离,再计算另一已知点B到点A的距离和方位角,从而求得测设点A与点A的连线相对AB的转角,以及AP的长度。从而第二天使用全站仪对P进行了放样。
主要仪器
实习中我们使用的主要仪器为全站仪(型号SET230R)和水准仪(型号DS3),各项任务仪器使用情况为:
等高线测绘:全站仪
图根水准测量:水准仪(配卷尺)
图根导线测量:全站仪
平面图测绘:全站仪
放样:全站仪(配卷尺)
测设方案及技术标准
一、浙江农林大学(临安)
在浙江农林大学,我们分配到了图书馆西侧的测区,整体呈现出一片南北较长、东西较短的小山丘,北侧和东侧环大路,南侧和东侧环小路,还有一条山路穿过整个山坡,我们要完成这块测区的等高线测量。坐标已知的控制点就布置在这些路上,通过利用这些坐标已知点使用全站仪建立坐标系,从而测定山上的每个点的三维坐标,从而将数据导入老师带的笔记本中,在测绘学院以cad为基础开发的新型cad中导入数据,自动生成点图和三角网,从而形成等高线。最后按照1:500的比例尺将图纸打印出来,图纸大小为50cm×50cm。
由于这座小山的坡度很小,并且植被比较茂盛,很多地方不能直接看到,,一些地貌特征点不太明显,实地根本没法看出来,因此布点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们在山顶以及上山的石阶路上分别布置了支导线,尽量选择视野宽阔并且能够测到关键部位的区域进行布置支导线,提高测量效率,还要在山脊线,山谷线和坡度变化明显的地方多设点进行测量。
在导出数据饿的时候我们发现虽然我们测量了500多个点,但有些点测量的意义不大,比如一些点完全平行于等高线,这样在根据三角网绘制等高线的时候基本不起作用。因此选择测量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起作用,能够与其他点共同形成三角网和等高线。另外还有一点便是被测量的相邻两个点不要间距太小,否则会只能加工作量但对整体上的成图效果不会产生积极作用。
二、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
如任务概述所述,我们设定好闭合导线,总长1.1千米,设定并在地面上标注21个水准点,每相邻两个水准点的间距为50米。水准仪置于两根水准尺的中间(拉皮尺加以确定,以消除大地曲率对高程测量的影响),按“左手大拇指规则”进行粗平,然后将望远镜瞄准水准尺,进行目镜和物镜调焦,十字丝和水准尺像十分清晰,并消除视差,旋紧制动螺旋,再转动脚螺旋进行精平,最后便是读数了。测量是应注意按照“后-前-前-后”的顺序进行读数,对立尺面而言,其次序为“黑-黑-红-红”。测出个导线点的高程,经计算求得闭合水准差,分配到各处的高程差。需要注意的是,每次测量黑尺高程差与红尺高程差的差值不应超过5mm,否则应该重新测量。最终测量总误差不超过40mm,计算公式为
然后是图根导线测量,我们围绕我们的测区(南楼附近)布置了一条闭合导线,天前半天进行了踏勘选点。测量时使用全站仪代替经纬仪进行角度测量,用光电测距来测量导线点之间的距离,并记录在已经设定的表格中。其中全站仪也要进行左盘和右盘的读数。将测定的角度和距离进行计算,形成各导线点的坐标,再处理其误差分配。在这次测量中,由于后面平面图的绘制所用的细部点的确定要用这些导线点,所以需要非常精确才行,由于标杆越长,一旦标杆不严格铅直的话,所带来的误差会越大,为了使结果更加准确,只要能看到,我们就直接把棱镜从标杆上拿下来放在点位上,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误差。在测量的时候我曾经估算过,假如在测量50米远处的棱镜,一旦棱镜发生了仅仅5mm的移动或者对准时仅有5mm的偏差,便会造成所测角度产生20”的误差,这对最终要求小于40 误差来说简直是要命的'。对于出现这种情况,只有一个解决方法:反复重测,知道测量得到符合要求的正确结果为止!一测回左右盘转过角度差值不应大于6”。
接下来是指定区域的平面图绘制。地物在地形图上的表示原则是凡是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则将他们的水平投影的几何形状相似地描绘在地形图上。而地物测绘主要是将地物的形状特征点测定下。.因此细部测量的选点也是一个很关键的工作。应特别注意地物的转折点,交叉点,曲线上的弯曲变换点、独立地物的中心点等。因此我们主要对墙基外角、道路边缘及交叉处和房屋的凹凸较大的地方进行了选点勘测。我们首先从南楼北侧开始测量,测完南楼北侧基本上测量任务就完成了一大半了。然后依次是南楼东侧,南楼南侧,南楼西侧。在测量过程中我们有很多不确定的地物不知道要不要进行测量,例如井盖有很多种,有混凝土的,有铁的,有带文字的也有不带的。后来指导老师发来短信对我们的地物测量进行了统一规范:路边树木、路上路障、广播柱、草丛中假山等、不带字的井盖都不需要测量;小的煤气井盖要测量。还好当初我们测量过的树木不是很多并且即使被我阻止了,不然徒做无用功。因为电子全站仪已经全部记录下所有导线控制点及细部的坐标,所以我们只需将他们全部导出来,用cad进行绘制,非常方便。参照测量时自己绘制的草图,将各建筑物拉线成型,对那些不太确定的还可以实地勘察一下,不断完善。即可得到一幅比较符合实际的校内局部平面图,之后再用大于50cm×50cm纸打印出来即可,因为南楼本身长度超过了200米。
放样考核,实际是对我们这段时间测量实习以来所学所练内容的强有力证明,涉及到仪器调平,后视定向,测距,角度测量等。在前一天晚上我就把自己将要测设的点位计算出来了,并求出相应的距离和转角。现场操作非常熟练,规定的误差标准为距离误差1cm,当时我在队友的协作下直接测设到4mm,顺利通过。
成果
1. 完成手绘等高线图(见个人附件)
2. 完成浙江农林大学一组测区等高线图的测绘电子版及打印版(见全组附件)
3. 完成图根水准测量(具体数据见个人附件)
4. 完成图根导线测量(见个人附件和全组附件)
5. 完成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一组测区平面图(见全组附件)
6. 完成放样(见个人附件)
总结
经过这是甜的测量实习,我对测量学这门古老而不断创新的学科产生了新的认识,也深刻认识到了测量学无论对于工程建设还是日常生活都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从最初的看到等高线就开始眼花缭乱到后来自己根据散点绘制三角网和等高线,从最初的不知道全站仪如何使用到后来熟练地调平定向放样,从最初的不知道什么叫做先控制后局部到后来不知不觉的设计和运用,都见证着我这段时间的进步。不停的遇到困难,不断地想办法解决,一位优秀的工程师也就是从这样的不断实践中成长起来的!
实习目的:
工程测量是测量学教学的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和实验中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必要环节。通过测量学实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树立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劳动态度以及团结协作的集体观念。通过测量教学实习可以将已学过的测量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综合起来进行一次系统的实践,不仅可以巩固,扩大和加深学生从课堂和实验环节所学的理论知识,系统的掌握测量仪器操作,施测计算,地形图绘制的基本技能,获得测量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经验,还可以了解基本测绘工作的全过程,使学生在业务组织能力和实践方面得到锻炼,为今后从事测绘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任务和要求:
1、熟练使用常规测量仪器和工具,要求在规定时间范围内完成水准仪、经纬仪的技术操作。
2、能独立组织与实施导线测量、普通水准测量,观测值和成果均符合精度要求。
3、能熟练用经纬仪测绘法测绘大比例地形图。
4、能进行道路纵、横断面测量,并能够绘制道路纵横断面图。
5、能场地平整的测量工作,并计算工程土方量。
6、能运用极坐标法计算放样元素,并运用经纬仪和钢尺进行点位放样。
7、高程测设。
实习组织:
实习期间的组织工作应由主讲教师全面负责,每班除主讲教师外,还应配备2~3位辅导教师,共同担任实习期间的辅导工作。
实习工作按小组进行,设组长1人,负责组内实习分工和仪器管理。负责借还和保管本组的仪器设备,负责本组实习,监督考勤工作,保管本组的测量成果资料。
实习过程中各组要在组长的统一指挥下,分工协作,每项工作要求由组员轮流担任,不要单纯追求进度,注意提高工作质量,按时完成实习任务。
实习内容:
1)实习项目名称:河南城建学院6号教学楼1:500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2)任务来源:工测量学指导教师
3)实测目的与精确度要求:本次测量主要是对本学期测量学学的学习进行实践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总结。
一、对测量实习的理解
(一)实习目的:“教育非实习不能得真谛,非实践不能探精微”土木工程是一门重严谨,讲协作,偏实践的工程学科。为了巩固和加深测量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与应用,熟练掌握全站仪、水准仪和经纬仪等测量工具的使用,系统全面的学习到小地区大比例地形图成图原理、成图工程和方法、施工放样等,进行为期两周的测量实习从而丰富我们测量的实地经验,提高我们在今后工作岗位上面的竞争力。
(二)实习基本内容
1、地形控制测量外业
1)平面控制:选用闭合导线。
2)高程测量:三角高程测量、闭合水准路线测量。
2、地形控制测量内业
1)平面坐标计算
2)三角高程计算
3)水准测量高程计算
3、碎部测量外业
全站仪数据采集,测绘1:500地形图
4、地形图绘制与整饰
CASS软件电子绘图5、施工放样
(三)测区概况
1、地物:我们土木一班被分配到的测区主体是学生公寓(三号楼、五号楼、筒子楼、八号楼由北向南平行排列)。测区整体是一个矩形,建筑物形体上对称,五号楼、筒子楼还有八号楼围城的区域构成了一个矩形对称结构的小花园,测区内不乏行树、路灯、井垃圾桶等市政园林公共设施。
2、地貌:测区整体平坦,部分路段有小于20度的斜坡。
3、天气状况:实习期间降温明显,测量时间段的温度基本维持在0~10度之间,风力较大,期间还存在两三天的雨雪天气,对测量工作影响较明显。
二、测量的实施
(一)控制测量外业
一)所需仪器:全站仪、水准仪、罗盘仪、两个棱镜、两把标尺、卷尺、铁花杆
二)控制测量的意义、实施过程、精度和心得
1、意义:该测量工作分为控制点平面位置测量和高程测量两部分。控制点坐标的测定是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先决条件,是为以后碎部点坐标的测定及展野外高程点制图的基础。
2、实施过程:
A、在侧区内选取8个相互通视且距离彼此差别不大的控制点,8个点围成一条闭合导线,其中A1控制点的坐标(520,520)和高程20、000已知。
B、将全站仪在A1点对中整平,然后分别在A8与A2号控制点放置棱镜,再用卷尺分别量出两棱镜及全站仪高度,将全站仪(盘左)对准A8点棱镜,将起始角度设置为0度,然后观测记录下竖直角角度以及平距,然后将全站仪顺时针旋转瞄准A2,记录下竖直角角度、平距和水平角度数。半测回结束后,将全站仪调整到盘右状态,对准A2同样读出竖直角角度、平距和水平角度数,记录完毕将全站仪逆时针旋转至对准A8读出竖直角、平距及水平角度数。一测回结束。数据合格后将全站仪对中整平至A2点,将两棱镜分别放置在A1和A3重复上述操作,8个控制点要逐一测量。
C、将标尺分别竖立在A1与A2控制点上,将水准仪整平在两控制点之间的某位置,然后读出后视点度数a前视点度数b,然后调整水准仪高度正负10CM以上再重新读出后视点度数和前视点度数,后视变前视,8个控制点高差逐一测量。
D、将罗盘仪对中整平至A1,铁花杆放置在A2,用罗盘仪对准铁花杆记录度数α1,然后将罗盘仪对中整平至A2将铁花杆放置在A1,用罗盘仪对准铁花杆记录度数α2,α=(α1+(α2±180))/2
3、精度要求
A、一测回结束后要进行允许误差检测,要求水平角观测半测回角之差小于等于正负24秒。水平距离双向测距,相对误差应小于1/3000
B、高差h=a—b,两次仪器高法要求两次测算出的高差之差小于等于5MM。
C、α1—(α2±180)小于等于2度4测量心得
全站仪的对中整平要熟练,要求精度要高,不要测完一站将数据记录在纸上就紧接着测下一站,要做到站站对数据进行误差允许计算,不合格立马对本站返工,不要抱有侥幸心理,等到业内计算时发现误差很大无法闭合,届时返工无处着手,这是致命的。
(二)控制测量内业
一)所需仪器:无
二)意义、计算过程、精度和心得
1、意义:通过计算处理控制测量外业得出的数据从而得出控制点坐标,是为碎部点坐标的测量做好准备工作。
2、计算过程
A、平面坐标计算:角度闭合差计算,调整分配好误差后得出相邻两条导线间的水平角βi,接下来进行方位角推算,保定地区的磁偏角大约为6度,所以在导线磁方位角的基础上减去6度即为导线真方位角度数αi,由αi=α(i—1)+βi±180推算出各控制点导线前进方向的方位角大小,然后进行坐标增量计算△X=Dcos(αi);△Y=Dsin(αi),及闭合差调整得到改正数并计算得出改正后坐标增量,最后进行坐标计算,有A1(520,520)得出所有控制点的平面坐标。
B、三角高程计算:由三角高差h=tan(竖直角)+仪器高棱镜高,计算出往测高差与返测高差并得到平均高差,求得改正数最后得到改正高差,由A1点高程为20、000得到所有控制点高程。
C、水准测量高程计算:得到各控制点高差,并进行闭合计算,根据平距与总长度的比值反号分配改正数得到改正后高差,并计算出各控制点高程。
3、精度
A、平面坐标计算要求Fβ容=±40√N=113、14秒然后反号平均分配给βi;∑L/f大于等于3000,然后将fx和fy反号萍将军分配给△Xi和△Yi。
B、指标差小于等于正负25秒,,对象观测高差较差的绝对值不应该大于400Lmm(L为公里数),高差闭合差要求不超过正负40√∑Lmm(L为公里)
C、要求三角高程测量的数值能和水准高程测量的数值吻合上。
4、心得
一份正确的数据对业内计算是至关重要的,这里就能看出之前控制测量站站误差允许检验的重要性,同时要多个人一同进行内业计算并彼此核实,以免出现计算错误。
(三)碎部测量外业
一)所需仪器:全站仪、三角棱镜、移动棱镜、卷尺
二)意义、测量过程、精度和心得
1意义:碎部点坐标数据是制图展野外坐标点的数据基础,碎部点是绘制地物地貌的组成部分。碎部点:地形、地貌的平面轮廓由一些特征点决定,这些特征点统称碎部点。
2测量过程
A、在全站仪中建立控制点坐标文件,将控制点坐标键入到文件之中等待调用,然后再建立一个碎部点文件以待记录碎部点坐标。
B、将全站仪对中整平到控制点上,量取全站仪的高度,先进行测站设置调用本控制点坐标、后视点设置调用后视控制点坐标。结束后开始进行碎部测量。
C、安排一个人拿移动棱镜去选点,一个人负责绘制草图并标记碎部点点号,另一个人负责操作全站仪记录碎部点。
D、如果存在不可通视的碎部点,要考虑控制点的加密工作。
3、精度
首先对中整平全站仪不能马虎,确定正好,设置后视时,一定要将全站仪对准后视再设置后视点坐标,为了保险也可以将后视点作为第一个碎部点进行测量。
4、碎部点测量的心得
老师讲授完碎部点测量注意事项后不要急于去进行碎部测量,下课后我带着副组长去每个控制点实地考察,让其余组员回宿舍休息,然后我让副组长站在每个控制点上分别向后视点和前视点拍一张照片,工作进行完毕后,我将拍摄的照片放在电脑上一一浏览用一张A4纸制作出了一张完整的测区地物图,然后仔细观察每个控制点上面的视野情况判断哪些碎部点可以在哪个控制点处通视,哪些碎部点无法通视但是可以利用对称找到,哪些点可以隔一点做直角,哪些碎部点无论如何都无法捕捉到然后考虑加密控制点,经过比对后,发现需要在8号楼和5号楼之间、5号楼和3号楼之间分别加密一个控制点A9和A10,最终以控制点为单位,根据哪个碎部点在哪些控制点意捕捉,有选择性的将测区划分为10个小测区,并交给组员去将这10个小测区放大到10张A4纸上,这样不但不用经历所有控制点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也会做到有条不紊心里有数。
在利用A6控制点加密A10控制点时因为操作失误导致高程出现了问题,但没有发现,等到测完A10区域时核对数据时发现碎部点高程达到了59点几米,我们没有惊慌,用A10控制点重复测量了一下用其他控制点测过的碎部点,发现平面坐标基本吻合,高程却相差40M左右,然后检查所有的碎部点数据,发现高程是从A10开始包括以后的碎部点的高程都增加了约40M,所以我们断定是A10的高程输入错误,为了弥补高程的巨大误差,我们利用三角高程测量将A10的真实高程计算出来然后减去错误高程得出额外增加的高程,结果发现与前面检查同一碎部点高差相同,于是我们将出错的所有碎部点的高程都减去了这个差值得到了错误碎部点的真实高程,挽救了一下午的劳动成果。从中我们也学习到了,要边测碎部点边观察坐标各项数据,以免出现错误导致后面所有碎部点都出现错误。
(四)地形图绘制与整饰
一)所需仪器:全站仪、CASS制图软件
二)意义、制图过程、心得
1、意义:得到测区的地形图(1:500)
2、制图过程:
A、将全站仪与计算机连接,导出控制点与碎部点(数据文件的扩展名是、DAT)
B、展野外测点点号,输入相应的坐标文件回车即可在屏幕上看奥所展文件坐标点号。
C、屏幕上的点号与草图上的点号应该一一对应然后将平面图精确绘出。
D、地物绘制检查无误后,将点号全部删除,展开所有的高程点,地势平坦的确不绘等高线需注记散点高程。
E、对重要地物加注记F、给图加框并命名存盘。
(五)施工放样
一)所需仪器:全站仪、移动棱镜、水准仪、两个标尺
二)意义、放样过程、精度和心得
1意义:放样就是将图纸上设计出来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精确地在地面上进行位置定位的测设。
2放样过程(平面坐标放样和高程放样)
A、用CASS在制作出的地形平面图上设计一个矩形房屋,并记录下房屋拐点处的坐标及边长。
B、在全站仪中建立放样文件输入临近两个控制点坐标以及房屋四个拐点的坐标。
C、像测量碎部点的工作类似,在控制点上对中整平全站仪,测站设置,后视设置,调用放样点坐标。放样开始
D、一个人拿移动棱镜去跑点,用全站仪瞄准去度数,全站仪自动计算出观测点与设计点的坐标差距,然后观测人员指挥跑棱镜人员移动从而找到放样点。
E、找到四个放样点后,将四个放样点围成闭合导线去计算其每个点的水平角大小和平距和设计值去比对。
F、高程测设中以某控制点为后视点(高程为20.000),用水准仪在控制点周围建筑物上测设若干个比该高程高0.5M的点位,由h=a—b得出b=a—h其中h等于0.5,水准仪观测的后视度数为a,通过计算得到前视度数b,从而在观测时改变前尺高度来得到高程点,并沿着尺子底部在墙上做一条线表明20.500的高程位置。
3、精度
A、水平夹角与90度的差值小于±30度。B水平距离的相对误差小于1/20xx。
4、心得
放样看似简单,真正干起来需要测量员与跑移动棱镜的人员默契配合,否则效率很低。
三、测量实习总结
忙忙碌碌的两周测量实习过去之后,我为我们组取得的成功倍感骄傲。我们熟练地掌握了全站仪的使用、明白了控制点碎部点测量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接触并学会了利用CASS制图软件绘制地形图、见识并尝试了施工现场的放样工作,这期间,我们成功过也失败过、欢笑过也流泪过,我们逐渐的从一名只具备测量理论知识的懵懂大学生成长为集理论与实践一身的合格当代大学生。在收获宝贵实践经验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一个彼此团结协作的优秀团队对测量工作重要性,从而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将团队的合力发挥到极致,为祖国城市化建设添砖加瓦!
时间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过去的一年里,在项目领导的指导关怀下,在项目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地完成了x年的工作任务。为x年能更好地开展工作,百尺杆头,更进一步,特对自己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程管理
本人于x年x月任职工程部副主任(兼测量队队长),主要负责工程部内部协调管理、施工测量、工程计量。
在项目领导的部署下,通过各部门同事的共同努力,在过一年,先后完成了标路基土石方开挖20余万m3、隧洞土石方约4.5万m3.6号施工支洞贯通,下水库进出水口边坡土方开挖及边坡锚杆喷护完成,尾水主洞进尺100余米。顺利完成年度施工计划。获得业主、监理认可。
工作中我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做好本职工作。
1、制定具体目标,编制计划,认真执行。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注重合同对工程管理的作用,分类归档各种工程技术资料, 加强对合同是学习理解。在工程建设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严格遵守合同。对于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办法,确保施工计划顺利推进。
3、测量管理工作
工程测量:累计完成x项目上、下库连接公路施工布置控制网加密、上、下库连接公路原始地形测量及报审、8号施工支洞控制网加密、6号施工支洞控制网加密、尾水主洞控制网加密及现场各项施工测量放样。及时高效的完成项目领导安排的其他各项工作。
4、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①、建筑技术日新月异,规范、规程更新频繁,必须加强自身业务素质培训,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加强图纸、行业法律法规、常用规范、规程的学习工作。
②、部分协作队伍管理、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较差,比如:对施工图纸不熟悉,安全意识较差、自检体系不健全、管理投入不到位等,需要更多的指导监督。
二、廉洁自律
严格遵守国家和公司有关廉洁自律方面的各项规定。在本部门内部评价评比活动中、对参见各方的交流沟通中以及对现场协作队伍的组织管理上,严格要求自己,廉洁自律。
三、结语
通过学习和年终工作总结来加强自身素质,总结经验,扬长补短,锐意进取。 20__已经到来,我将以饱满的精神、昂扬的斗志、十足的`信心面对新一年的工作。
一、工程概况
主斜井下部车场周边情况分别为:西为正在回采的10103工作面,
南北为未开拓区,相应地表为季节性农田,对掘进基本无影响。主斜井下部车场起算坐标为:X=4140298.226,Y=518008.528,顶标高为953.619,落底高程924.100,先以120°方位,倾角20°掘进约84米后,平巷掘进10米,再调整8次方位后约124米与主斜井贯通。由掘进一工区于20xx年1月20日开始施工,施工至42m下山后由掘进五工区施工50米,后由川煤矿基本建设公司于20xx年6月18日继续施工,后由四川煤矿基本建设公司编制贯通措施,完成贯通措施。为了保证该巷道的准确贯通,技术科承担了主斜井下部车场的贯通测量工作。20xx年9月8日实现了对向贯通。
二、测量概况
1.井下导线测量
1.1井上下起始边的检校测量
采用索佳陀螺仪对井上下起始边进行检校,在该起始边可靠的前提下,作为导线测量的起始边。1.2井下导线测量
井下导线采用尼康全站仪7"导线精度施测,水平角观测两个侧回,边长观测两个侧回,并进行往返观测,各种测量数据限差符合技术要求,平差计算导线坐标。
2.井下高程测量我矿副井井下高程测量以井下车场水平起始基准为高程基点,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施测,观测垂直角2个侧回,测斜距,精确量取仪器高。
三、贯通精度
根据所采用的精量仪器角中m=±7",及测距仪侧边平均中误差m1=±15mm,计算获得理论上的水平方向误差为Mxk预=±0.230(m)。顺利贯通以后,进行了导线联测,测得最后边的方位角中误差m1=±15mm,计算获得理论上的水平方向误差为Mxk预=±0.230(m)。顺利贯通以后,进行了导线联测,测得最后边的方位角闭合差为74",坐标闭合差为fx=+0.012m,fy=-0.010m,f=-0.025m,小于预计误差,满足贯通容许偏差值,以较高的精确完成了主斜井贯通。
四、技术结论
1.通过顺利贯通后的误差计算证明,贯通测量采用的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等符合设计书和相关规程的各项要求,达到了技术设计的目的,满足了贯通工程的需要。
2.导线点测量的平面和高程成果准确可靠,符合各项技术要求。
为了进一步落实国家七部委《关于加强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和全国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工作座谈会精神要求,同煤集团云冈矿在做好井下员工应知应会培训的基础上,XX年11月初特专门下发云煤培字[]第246号文件《关于对井下员工进行应知应会培训的通知》,有针对性地对采、掘、机、运输和地质测量工种进行安全技术应知应会培训,旨在巩固前一阶段的工作,全面提高井下员工的安全生产素质,为云冈矿10~12月份的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此次应知应会培训学习人员按时到位,职工学校严实管理,达到了预期目的,受训员工的安全意识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知识巩固加深。现将第二阶段(XX年10月16日至XX年11月17日)的应知应会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安全形势教育,普及安全基本知识。
井下人员必须时刻树立安全生产的意识,保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观念,任何生产环节不得马虎,心存侥幸,在思想意识必须高度重视。职工学校把此次应知应会培训的第一堂课定为安全形势教育课,校长孔骋亲自主讲。他分别从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各类频发事故的汇总分析和构建社会、企业、家庭的安全文化氛围并结合我矿安全生产的特点等方面深刻剖析和诠释了安全生产的内涵,井下员工思想上又一次深受洗礼。应知应会就是要全面了解井下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特别是井下员工本职岗位的安全生产知识,只有了解才能有效避免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职工学校以次为契机,继续普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负责讲授的郑树茂老师,业务精、工作踏实勤勉,授课灵活多样,语言生动风趣,贴近工人兄弟,易于接受,深受学员的喜欢。
二、“一通三防”——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
“ 一通三防”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内容,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若“一通三防”工作做好了,就能极大地扼制煤矿特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职工学校历来十分重视“一通三防”的培训,并把它做为此次复训的切入点,继续巩固、加深、提高,目的是要达到人人都是通风员,人人都员三防员,把不安全因素消灭于萌芽状态。辛宏老师是职工学校一位通风三防的技术尖子,他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就通风的设备设施、重要性意义、风速风量配给、防瓦斯、防煤尘,防火做了深刻的阐述,尽可能地把井下复杂工作面形象生动展现在课堂上,与大家一起讨论研究。工人们系统地了解井下一通三防的知识,在工作实践中真真切切得到“实惠”。
三、观摩直观实验演示,效果显著。
此次应知应会培训最亮丽的一点就是实验室的直观演示。工人们走进今年新建成的实验室,分别观摩了瓦斯爆炸直观演示、风电闭锁演示、安全避灾演示和通风系统演示。这些实验设备再现了井下瓦斯爆炸、风电闭锁、通风系统、安全避灾的场面,工人们对井下各种系统的工作运行,灾害发生有了鲜明的认识,对于提高工人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帮助甚大。职工学校张富荣老师负责的实验课,讲解专业精辟,演示直观有效。特别是瓦斯爆炸的威力和避灾路线的选择对井下员工的心灵震撼颇深。
四、撰写学习体会与跟踪调查。
经过学习,受培训的每位井下员工全部通过考试,成绩合格。培训班结业时,职工学校组织学员撰写了个人学习体会。为确保培训的质量,做到培训一个会一个,会一个就没有一例违章行为。职工学校为每位参加培训的井下员工建立了跟踪调查表,经职工学校下基层摸排调查,受培训的井下员工全部没有违章行为,达到了培训预期效果,为我矿的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培训说明及特点。
此次应知应会安全培训为井下一、二线及生产辅助单位的主要工种专业,分通风类、机电类、地质类、运输类、工掘类,共举办12期,539人参加,学习形式为半脱产,时间30天,培训合格率为100%,跟踪调查反馈显示违章率为0%。此次应知应会培训,职工学校负责授课的每位老师翻阅了大量的参考资料,精心备课写教案,课堂教学扎实有效。工人们则真正走进课堂,认真聆听,仔细做笔记,课下多次留步主动与职工学校的老师交流探讨,学习氛围很浓。另外,培训班学习其间张存富矿长亲临职工学校检查指导工作并提出了建议。
过本次实习,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了全站仪的基本操作,还有学会了很多测量的方法,获得了测量实际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了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进一步熟练了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提高了测量的速度和精度,并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了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课堂上很少接触、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础的知识。从而积累了许多经验,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
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这次测量实习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我们完成这次实习的原则也是让每个组员都学到知识而且会实际操作,而不是抢时间,赶进度,草草了事完成任务。所以,我们每个组员都分别独立的观察,记录每一站,并准确进行计算。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我们怀着严谨的态度,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直至符合测量要求为止。我们深知搞工程这一行,需要的就是细心,做事严谨。
例如:
(1)立标尺时,标尺除立直外,还要选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选点就非常重要,点一定要选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时要注意并非点越多越好,相反选取的无用点过多不但会增加测量,计算的劳动量,而且很费时间,而且会因点多而杂乱产生较大的误差。
(2)在测试测量时,要先将道路和主要建筑物确定下来,然后再用偏心的方法测量树、电线杆之类的,这样不但条理清楚,有利于作图的准确和随时进行实物和图形的对比从而检验测量数据的准确与否。
经过每个组员的团结工作,我们完成了侧全站仪测量的工作,看到我们画好的草图大家都兴奋不已。在我们组的同学交流测量中的经验时,大家感觉收获都很多,有的说仪器的对中很重要关系到误差的大小,有的说仪器精平很重要,等等吧。想想大家每天早8点多就起床背上仪器去测量,算出误差大的大家一起讨论和修改,并重新测量。有了团结的力量我们还是干的很有劲的。我也从别人那里学到了以前不是太清楚的东西,比如横断面测量、偏心测量以及一些作图的疑问都在测量中得到了答案。
测量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对以前零零碎碎学的测量知识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对全站仪的使用过程有了一个良好的了解。学会了一些在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以及更熟练的使用全站仪等测量仪器与工具。很好的巩固了理论教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之间的交际合作的能力。当然其中不乏老师的教诲和同学的帮助。当我们每个组都在测量数据时,老师每个组的检查,出现问题就让我们及时改正。其实想想每天在校园中那些测量的我们也算是一道不错的风景。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实习,因为一个站点的错误我们不得不重新测量,忙了半天大家连中午饭都没来得及吃。总之,两周中我们也体会了不少酸甜苦辣,有的测量很顺利甚至零误差,有时测量处处碰壁,但也算过去了。完成了测量还是很高兴的.虽然测量中大家也有懒的时候不想测了,但挺过去都好了。
但这两周实习也给了我们不少教训:由于某个数据的读错、记错及算错都给我们带来了不少麻烦,从而让我们知道了做任何事都要认真。一个组的团结也是至关重要的,它关系到整个组的进度。先前我们组由于配合不够默契,分工也不够合理,整体进度受到极大的影响,后来通过组内的交流,彻底解决了以上问题。实习进度有了很大的改观,进度和效果自然就提上来了。
我很珍惜学校为我们安排实习这理论与现实连接的重要环节,更深刻的体会了理论与实践之间那种密切的关系,明白了有些东西是课本上学不来的,有些问题是在实践中解决的。总之,要谢谢学校在为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所安排的这段实习,我将永远珍惜这段经历。同时这段实习生活也是我一生中最值得难忘的。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是职业学校机械、机电类专业必学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这门课程在较强的理论性基础上,与生产实践联系非常紧密,学科知识是生产一线工作者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好这门课程,对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根据在职业学校从事《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课程教学的体会,从几个方面总结了优化教学的方法,对教学效果有着较好的提升效果。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课程具有概念多,述语多,公式多,内容抽象,涉及面广的特点,而职业学校的学生的特点是基础知识薄弱,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够,学习积极性较差,学习过程中一旦遇到概念不能理解,就容易产生厌学心理,但愿意动手学习技能。职业学校教育的宗旨是坚持以能力为本位,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根据教育宗旨和学生实际情况,按照理论知识“必须”、“够用”的原则,减少学术性强,与专业培养目标关系不大的内容,抓住与生产实践联系紧密,关系到学生技能水平的内容,将教学重点放在“光滑圆柱形结合的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和“表面粗糙度”三个章节上,其中“光滑圆柱形结合的极限与配合”一章的重点突出在与一线生产实践联系紧密的基本概念及国标规定上,弱化与精度设计相关的公差带与配合的选用内容;“形状和位置公差”一章的重点放在对公差项目的理解和标注的识读上,“表面粗糙度”一章重点放在轮廓算术平均偏差的理解和标注的识读上。这样经过合理整合了教学内容,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联系实际操作,有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保证。
二、启发式教学的应用
对于《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这样一门多概念、多术语、多公式的课程,如果只是教师平铺直叙地讲,学生按部就班地听,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心理,教学效果很难保证。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式教学的应用,效果就完全不同。启发式教学除了重视课前提问,还可以在课中、课后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知识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再引导学生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来检验自己的答案是否合理,最后教师再在总结学生方案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引出正确结论。例如:在讲解完有关尺寸的概念后,学生通常很容易理解:判断零件是否合格的方法就是比较实际尺寸与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实际尺寸≤
最大极限尺寸是零件尺寸合格的判断条件。紧接着给出学生一个问题:如果给出已知条件:实际尺寸=基本尺寸,能否判断出零件是否合格?这时不少学生会轻率地给出“合格”的结论,教师就在实际尺寸=基本尺寸的基础上增加条件: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这时学生自然又会得出“不合格”的结论,这样两个结论就自相矛盾了,教师再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如果加工后的实际尺寸=基本尺寸,工件不一定合格。
三、重点、难点的优化教学
对于重点和难点的教学,教师要善于总结和提升教学方法,用最简单、最便捷、最有效的方法,带领学生巧妙地抓住重点、跨越难点。
“光滑圆柱形结合的极限与配合”一章是《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课程中的最重要的'内容,概念和公式比较集中,如果不理解概念的本质和概念之间的内在关系,单凭死记硬背,很难掌握所有概念和公式,对于学生技能的提高也毫无益处。因此,掌握概念和公式的最好办法,就是引导学生理清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公式自然而然地就会记住了。比如在关于极限尺寸、极限偏差与公差的概念中,极限尺寸是由设计人员给出的用来控制实际尺寸的两个界限值,这两个值在图样上是不直接注出,而通过偏差的形式给出的,这就形成了极限偏差的概念:实质上是以基本尺寸为基数,反映了极限尺寸偏离基本尺寸的方向和大小,极限尺寸有最大和最小极限尺寸两个值,那么偏差随之就自然有两个:上偏差为最大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之差,下偏差为最小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之差,为了反应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的大小关系,所在一定是有正负之分,也可能为零。而与之相比较,公差的概念是允许尺寸的变动量,由于误差的客观存在,因而这个允许的变动量一定是一个客观上能够实现的绝对值,因而不能为负,也不能为零。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课程中另一个容易让学生产生困扰的地方就是三种配合类型中的特征值的计算,如果没有一定的思路,公式记忆就会非常困难和混乱。这里可以这样来梳理:由于工件加工误差的客观存在,每一种配合类型的实际实现结果都会产生松紧的差别,特征值的计算其实就是计算最松和最紧状态时孔与轴尺寸之差。那么允许的最松状态一定是在孔的尺寸最大轴的尺寸最小时出现,所以最松状态的特征值就是孔的最大极限尺寸-轴的最小极限尺寸,又等于ES-ei; 而允许的最紧值一定是在孔最小轴最大时出现,所以最紧状态的特征值就是孔的最小极限尺寸-轴的最大极限尺寸,又等于EI-es;再进一步理解了间隙配合的最松值为最大间隙,最紧值为最小间隙,过盈配合的最松最紧值为最小过盈和最大过盈,而过渡配合的最松最紧状态为最大间隙和最大过盈,这样一来,特征值的计算公式就不须背记自然形成,而且也不会忘记了。
关于配合类型的判断,理论上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比较孔与轴公差带的位置,孔的公差带在轴以上为间隙配合,在轴以下为过盈配合,孔轴公差带交叠为过渡配合。第二种是通过比较孔与轴的极限偏差,EI≥es时为间隙配合,ES≤ei时为过盈配合,两个不等式都不成立则为过渡配合。这两种方法需要画出公差带图或知道孔和轴的极限偏差,在实际的读装配图应用中不太方便,因为装配图中通常只会给出配合代号。通过观察比对孔轴的常用和优先配合代号表,可以总结出仅通过配合代号来判断配合类型的方法:在基孔制(H)中,如果轴的偏差代号为a~h区间时为间隙配合,代号为js、k、m、n时为过渡配合,代号为q~zc区间时为过盈配合,只有代号为p时,配合类型与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有关,可能为过渡配合,也可能为过盈配合,需查表确定;而在基轴制(h)中,如果孔的偏差代号为A~H区间时为间隙配合,代号JS、K、M、N时为过渡配合,代号为P~ZC区间时为过盈配合。
这种判断方法只需记住偏差代号的三个区间的分界点H(h)和P(p)就很容易记住了,利用这种方法来判断配合类型方便快捷,学生使用起来效果很好。
四、理论联系实际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是一门与生产实践联系非常紧密的课程,理论学习得再好,不会应用于生产实践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因而其教学过程离不开生产实践,教学内容可以用实际的零件图和装配图为载体,结合学生的实习课题、工艺过程,再根据各专业的不同特点,有目标地进行教学,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总结优化教学的方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采用科学的方法,抓住重点,克服难点,理论联系实践,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提高,教学目标得到充分实现。
时间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过去的一年里,在项目领导的指导关怀下,在项目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地完成了x年的工作任务。为x年能更好地开展工作,百尺杆头,更进一步,特对自己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程管理
本人于x年x月任职工程部副主任(兼测量队队长),主要负责工程部内部协调管理、施工测量、工程计量。
在项目领导的部署下,通过各部门同事的共同努力,在过一年,先后完成了标路基土石方开挖20余万m3、隧洞土石方约4.5万m3。6#施工支洞贯通,下水库进出水口边坡土方开挖及边坡锚杆喷护完成,尾水主洞进尺100余米。顺利完成年度施工计划。获得业主、监理认可。
工作中我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做好本职工作。
1、制定具体目标,编制计划,认真执行。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注重合同对工程管理的作用,分类归档各种工程技术资料, 加强对合同是学习理解。在工程建设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严格遵守合同。对于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办法,确保施工计划顺利推进。
3、测量管理工作
工程测量:累计完成x项目上、下库连接公路施工布置控制网加密、上、下库连接公路原始地形测量及报审、8#施工支洞控制网加密、6#施工支洞控制网加密、尾水主洞控制网加密及现场各项施工测量放样。及时高效的完成项目领导安排的其他各项工作。
4、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①、建筑技术日新月异,规范、规程更新频繁,必须加强自身业务素质培训,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加强图纸、行业法律法规、常用规范、规程的学习工作。
②、部分协作队伍管理、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较差,比如:对施工图纸不熟悉,安全意识较差、自检体系不健全、管理投入不到位等,需要更多的指导监督。
二、廉洁自律
严格遵守国家和公司有关廉洁自律方面的各项规定。在本部门内部评价评比活动中、对参见各方的交流沟通中以及对现场协作队伍的组织管理上,严格要求自己,廉洁自律。
三、结语
通过学习和年终工作总结来加强自身素质,总结经验,扬长补短,锐意进取。 20__已经到来,我将以饱满的精神、昂扬的斗志、十足的信心面对新一年的工作。
我于20____年__月毕业于____工程学院____系测绘工程专业,现就职于______第一工程有限公司。经过三年的学习和工作经验的积累,我已经从一个对测量方面没有任何实际经验的学生逐渐成为公司测量方面的主力军,先后完成几项测量工程项目。因我工作勤奋认真,实事求是,吃苦耐劳,所以我负责的测量工程项目多次受到委托方、设计方及施工单位的好评。毕业后,我来到葛洲坝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就职,被安排到湖北恩施大龙潭项目部,第一个月从中学到了最基础的东西,从对测量仪器的使用、外业地形测量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及室内的地形图编制有个系统的认识,接着跟随一些有经验的测量工程师去学习野外的编录及编写,这个过程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对测量工作有了整体的认识,知道了测量工作基本方法和基本工作,同时也锻炼了我的吃苦耐劳精神,这对我以后的工作也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也将成为我以后工作中的一笔财富。
后两个月,在老员工的手把手教导和本人的认真学习下,逐渐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专业知识及工作技能,并开始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工程,包括从进场开始的现场踏勘、选点、仪器操作、资料整理及报告的编写。之后经常去基础施工工地进行观摩与学习,负责工程的施工放线,对基础的施工放线。
经过一年的学习和琢磨,20____年__月从______项目部退场去了______项目部,在这里我对测量有了更好的认识和得到了更大的发挥,这个工程比较大,分上下库,下库主要是一个大坝和引水隧洞,上库有两个主坝、两个副坝,一条永久性公路等,从测量控制网复测开始,再是原始地形测量,植被未全清理,跑棱镜的同志比较辛苦,交通没有车子,每天从早上6点出发,下午6、7点回来,开始我心理有点不平,别人都没这么苦,不过慢慢的也就习惯了,既然自己选择了这个岗位,就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干下去,惟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前期测量工作完后,我带领了一个队进行工作,我很细心也很努力,开始了开挖阶段,准备开挖边线、各建筑物边线等施工放样,土石方收方,内业成图,这些工作不是很辛苦,就是量大,要花时间和精力谨慎的完成。
20____年____月,我从______回到了公司后方,参加了公司国际工程培训,不久就通知我出国去______,我甚是高兴,从那时到现在我一直在________项目部,准备项目部的相关测量资料,看图纸、学习合同、国际通用的规范等,第一次接触国际工程,我很期待,我将以饱满的热情去迎接它。
工作的同时,公司在适当的时间给我们安排了基础知识及理论力学的培训,加强了我们工作的理论基础,进而提高了我们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技能。三年的工作经历,从理论的专业学习到工作实践,我渐渐地熟悉了测量及勘察的各种专业技术和技能,对本行业有较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对或大或小的各类工程的参与,使我有信心出色的完成各种大中型、复杂工程。但是我知道我前面的路还很长,还有很多东西要我去学习,只有不断的努力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才能无愧于社会和公司,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一、 综述
电子测量技术泛指以电子技术为基本手段的一种测量技术。除了对各种电量、电信号以及电路元器件的特性和参数进行测量外,它还可以对各类非电量进行测量。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采用国际单位制,包括基本单位、导出单位和辅助单位。
1、 电子测量技术分类:
按性质分:时域测量、频域测量、数字域测量、随机量测量。 按测量手段分: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组合测量。
2、测量仪器分类:信号发生器(信号源)、电压测量仪器、波形测试仪器、频率测量仪器、电路参数测量仪器、信号分析仪器、模拟电路特性测试仪器、数字电路特性测试仪器
3、电子测量仪器的性能指标:频率范围(有效频率范围)、准确度、量程与分辨力、稳定性与可靠性、环境条件、响应特性、输入特性与输出特性
二、 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
误差来源:仪器误差、使用误差(操作误差)、人身误差、环境误差、方法误差 测量误差在所难免。
测量误差分类:根据性质的不同,可将测量误差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三类。
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Δx =测量值x–实际值A
相对误差:
1)实际相对误差 A
2)测量值相对误差
测量结果表示方法:有效数字、有效数字加安全数字 数据处理:
用数字方式表示测量结果时,应该根据要求确定有效数字。不可以随意更改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在对多余数字位进行删略时,必须遵循数字的“四舍六入五成双”的舍入规则。对数据进行近似运算也应遵循相应规则。
三、 常用电子元器件
1)标称值和允许误差是电阻、电容、电感等常用被动元件的两个主要参数。标称值的标识方法有直标法、色环法、数字法等。允许误差的标识有字母法、百分数法、分级法等,用字母F、J和K表示的常用允许误差值。
2)半导体器件以其封装形式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两类,常见的半导体分立器件有二极管、三极管和场效应管等。
3)贴片元件体积小,容易集成,但是它并不能够完全取代传统的直插式元器件。
四、 测量用信号源
直接式频率合成技术: 优点----频率转换速度快,具有较好的近载频相位噪声性能。
缺点----谐波、噪声和寄生频率难以抑制。
间接频率合成技术: 优点----易于得到大量的离散频率。
缺点-----频率切换时间较长、相位噪声也较大。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直接合成所需波形,频率分辨率高、相对带宽宽、具有任意波形输出能力和数字调制功能,但是输出信号杂散抑制差。
1、信号发生器的作用:
1) 作为电子设备的激励信号
2) 作为信号仿真
3) 作为标准信号源
2、信号发生器的分类
1)按输出信号的波形特性分:正弦信号发生器、非正弦信号发生器
2)按产生频率的方法分:谐振式信号发生器----由频率选择回路控制正反馈
产生振荡 、频率合成式信号发生器----由基准频率通过加、减、乘、除组合一系列频率
3)按输出信号频率覆盖范围分:低频信号发生器、高频信号发生器、微波信号发生器
4)按应用领域分:混合信号发生器——针对模拟信号;逻辑信号——针对数字信号
5)按调制方式分:调幅、调频、调相、脉冲调制等;
3、信号发生器的综合性能指标
1)频率特性:主要包括有效频率范围、频率准确度和频率稳定度
2)输出特性:主要包括输出阻抗、输出电平及其平坦度、输出形式、输出波形及谐波失真
3)调制特性:高频信号发生器能输出调幅波和调频波,有的还带有调相和脉冲调制功能锁相环频率合成技术:
五、 电子示波器
1、 示波器的作用:将人眼看不到的电信号描绘成可见的图形曲线;水平轴表示时间,垂直表示电压
2、 示波器的分类
按示波器对信号的处理方式不同分:
①模拟示波器:通用示波器、多束示波器、取样示波器、记忆示波器和专用示波器等
②数字示波器:数字存储示波器、数字荧光示波器和采样示波器三种类型。
3、 示波器的技术指标
1) 扫描速度:显示屏上单位时间内光点水平移动的距离,单位为“cm/s” 2) 偏转因素:在输入信号作用下,光点在荧光屏上的垂直(Y)方向移动1cm(即1格)
所需的电压值
3) 耦合方式:直流(DC)、交流(AC)和接地(GND)三种方式 4) 工作方式:Y-T,X-Y或ROLL显示模式
4、 模拟示波器:示波器核心部件是阴极射线示波管即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的部件
1) 示波管的结构:
①电子枪:作用-----发射电子并形成很细的高速电子束,轰击荧光屏使之发光
②偏转系统:电子的位移与所加电压的大小成正比
③荧光屏:将电信号变为光信号,是示波管的波形显示部分
2) 示波管的作用:将电信号变换为光信号而加以显示
5、 数字存储示波器的存储方式
1)特点:波形的采样/存储与波形的显示是独立的、能长时间地保存信号、先进的触发功能、测量准确度高、很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外部数据通信接口
六、电压测量
1、电压测量的特点:电压测量具有频率范围宽、输入阻抗高、被测波形多样、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2、电压测量的方法和分类
根据测量频率范围分为直流电压测量和交流电压测量;根据测量原理分为模拟式电压测量和数字式电压测量。
1)按频率分:直流电压测量和交流电压测量
2)按被测信号特点分:脉冲电压测量、有效值电压测量等
3)按测量原理分:模拟式电压测量和数字式电压测量
3、交流电压的表征量
1)峰值:周期性交流电压在一个周期内偏离零电压的最大值;分为正峰值UP+、负峰值UP–;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纯交流电压,数值上存在UP+ =UP-
2)有效值:交流电压的大小通常是指它的有效值U
3)平均值:波形中的直流成分。
4、电子电压表的分类:模拟电压表、数字式电压表
七、频域测量
1、频域测量的特点:
1)信号的频域测量与频谱分析具有广义和狭义双重含义
2)时域测量和频域测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2、频域测量的分类
1) 频率特性测量:静态测量法和动态测量法
2) 选频测量:利用选频电压表,借助调谐滤波法,选出并测量信号中某些频率分量的大小
3) 频谱分析:利用频谱分析仪,分析信号中所含各频率分量的幅值、功率、能量和相位关系等
4) 调制度分析
5)谐波失真度测量
3频谱分析仪:实时频谱仪和非实时频谱仪
以频谱分布图的形式来表示被测信号中所包含的频率成分。
4、失真度:失真度是原始信号经过传输设备以后所得的输出信号与原始信号的比值。失真度仪分为基波抑制式和频谱分析式两种
八、数据域测量
1、 数据域的概念:数据域测量技术用来测试数字量或电路的逻辑状态随时间而变化的特性。
2、 数据域测量的目的:确定系统是否存在故障、确定故障的位置。
3、 数据域测量的特点:数字信号按时序传递 、传递方式多种多样、单次或非周期性的信号、被测信号速率变化范围宽、数字信号为脉冲信号、被测信号故障定位难
4、逻辑笔:主要用于逻辑电平的简单测试,测试结果较直观。 红灯指示高电平,即逻辑1;绿灯指示低电平,即逻辑0
1)工作原理:被测信号由探针接入,经输入保护电路后,同时加入高、低电平比较器,比较结果分别加到高、低脉冲展宽电路进行展宽。也可以检测频率高达50MHz、宽度最小至10ns的窄脉冲。
2)应用:通常兼容TTL逻辑电平和COMS逻辑电平两种逻辑电平的形式。
5、逻辑夹:可以同时显示多个被测点的逻辑状态、输入信号为高电平时发光二极管亮;否则,发光二极管不亮。
6、 逻辑分析仪:只对逻辑门限电平进行检测。
1)特点:输入通道多、多种触发方式、较大的存储深度、显示方式多样、负的延迟能力、限定能力
3) 工作原理: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触发、数据显示等
4) 逻辑分析仪 =数据捕获+示波器
5) 分类:逻辑状态分析仪、逻辑定时分析仪
5、主要性能指标:
1)输入通道数:数据通道和时钟通道两种
2)定时分析最大时钟频率:可以是实际采样时钟最高频率,也可以是等效采样速率,对采样结果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3)状态分析最大速率:通常为50~200MHz
4)存储深度
5)触发方式:触发方式是评价逻辑分析水平的重要指标。
6)显示方式
7)输入信号最小幅度
8)毛刺捕捉能力
京沪高速铁路主要采用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设计最高运行时速380 km,初期运营时速300 km。为达到这一要求,在设计和施工中对线路的平顺性要求相当高,测量工作的地位尤为重要,而健全的组织管理机构,严格的规章制度,科学的实施方案,合格的人员、设备是圆满完成一项测量工作的前提。
第一章测量组织管理机构设置
一、高速铁路测量工作共分局指挥部、工区项目部和作业组三级进行管理图1测量组织机构图
1、根据施工进度,局指挥部适时建立各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领导小组,如线下工程测量工作领导小组、无砟轨道测量领导小组、轨道精调领导小组等,组长由副经理担任。
2、局指挥部成立测量队,配置八名专业测量人员,其中高级测量工程师二人,工程师三人,技师三人。
3、各工区成立测量分队,人员按照工区承担的施工任务每公里不少于一名专业测量人员进行配置。最小的测量分队,专业测量人员也不能少于六人,其中测量工程师不少于二人。
4、工区测量作业组,各工区根据工程进展情况组建各施工阶段测量作业组,人员按照各施工阶段的具体情况配置,一般每个测量作业组配置专业测量人员三名。
二、各级测量机构工作职责
1、局指挥部测量工作领导小组,总体负责全局管段内测量工作的领导和管理,负责测量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在局指挥部测量队的协助下制定、签署各项管理制度和专项测量方案。
2、局指挥部测量队职责:
①负责组织CPⅠ、CPⅡ控制网及二等水准点的定期复测工作。
②负责组织实施CPⅢ控制网的建网和定期复测工作。
③负责全局管段内测量数据的计算、复核工作。
④负责编制局管段内各施工阶段的专项测量方案。
⑤负责对各工区测量工作进行技术交底及培训。
⑥负责对各工区测量工作进行复核。
3、工区项目部测量分队职责:
①负责组织实施各级控制网的建网、复测及相关工作。
②负责组织实施管段内各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
③负责测量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和移交,按时完成测量总结和报告。编制各自管段内的测量方案和测量计划,建立仪器设备台帐,负责所使用仪器设备的定期检查和检定;
④完成局指挥部测量队交办的其他测量工作。
4、工区项目部各测量作业组职责:
①负责各施工阶段测量工作的具体实施;
②负责测量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
③负责对接收的测量数据进行现场复核;
④负责对所使用仪器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工作。
第二章测量制度建设
一、测量成果交接制度测量成果包括测量原始记录,内业成果,测量桩橛,点之记和各种精度分析、评定资料等。要做好测量成果交接工作。
1、与设计单位测量成果的交接局指挥部、各工区施工技术部门收到设计文件后,必须于开工前会同设计、监理单位到现场点交测量桩橛,补齐丢失、松动的测量桩橛,办理相应手续。测量队及时组织全线复测和贯通测量。复测完成后,一周内向各工区办理测量成果交接。
2、内部控制测量成果交接及交接方式局指挥部组织完成的控制测量,须在完成后一周内向使用控制测量成果的各工区办理测量成果交接。工区应核实成果内容和现场桩橛实际情况,并在接收成果后一个月内将复核情况上报测量队。
3、竣工测量成果移交工程竣工后,根据有关要求完成竣工测量桩橛、标志桩、测量标志、永久水准基点的设置和测量,各项成果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4、交接范围:
(1)CPI、CPII、CPIII、GRP、水准基点以及各种加密控制桩点等。
(2)控制桩坐标资料、水准基点高程资料、曲线要素资料、逐桩坐标计算资料、点之记,所有控制测量桩橛精度评定资料等。
5、交接要求
(1)桩位交接必须按测量资料和交接桩表在现场逐点交接。交点时,桩橛标志应核实无误且桩点稳固方可接受,对松动或破坏、丢失的桩橛,应由交方补齐。交接的桩橛应向管区外延伸至少2个桩。
(2)交接要做好详细记录,各种数据要反复核准。
(3)桩位标志要明显,符合规定,刻画工整,标准统一,交接时必须附有必要的说明资料。
(4)交接的坐标资料必须真实、精确,接收单位应进行现场复核,复核无误后方能正式采用。
二、测量数据管理制度
1、线路理论坐标管理
(1)对各工区能够独立计算的坐标数据(如桩基、承台坐标等),首先由各工区测量分队工程师进行计算,工区总工程师进行复核;工区复核无误后报局指测量队再次进行独立复核,测量队复核无误后,报监理组专业测量监理工程师审批;只有通过审批的坐标数据才能用于现场测量。该数据一式三份,各方审核、签署完毕后监理、局测量队、工区各一份。
(2)对工区无法计算的坐标数据(如精调数据等),由测量队负责利用符合规定的软件进行计算。测量队的数据计算由两个人进行独立操作计算,经比对、复核无误后报监理审批,最后才能下发各工区使用。该数据一式两份,各方审核、签署完毕后监理、局测量队各一份,复印件下发各工区。
(3)各工区对接收的坐标数据必须进行现场复核,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反馈到局指测量队,由测量队对问题进行分析处理。
(4)杜绝现场不进行数据复核,而直接进行测量的一切行为。
2、各级控制网测量数据管理。
(1)对各工区自己完成的控制网,如线下工程施工控制网,各工区将技术总结报告和原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