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导处年终总结2024(精选4篇)
下半学期,是一个平常有特殊的时期,平常是因为我们的常规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特殊是因为我们的常规工作是在冰雪、车祸、火炬传递、藏青分子、地震、水灾等中进行的。
根据本学期的工作计划,我们在全面宣传的基础上,重在检查落实。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广大教师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教务处主要进行的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敬请批评指导。
一、继续加强和政教处、教科室的联系,密切合作关系,提高工作效率。
和政教处的合作主要是,营造优秀班级文化,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发挥班主任的核心作用,培养班主任协调班级学科发展的能力,坚持整体战,提高班级综合的文化课成绩。
和教科室的合作是主要的,通过和教科室的合作,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师课堂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教学效果,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二、教务上,注重教务处职员的学习
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的内容有:
1、学校教务处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明确各自的分工和责任。
2、学习党的xx大文件,领会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工作目标和要求,集合自己的工作特点,提高服务教学的思想意识。
3、组织收看收听关于四川汶川地震的系列报道,提升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组织参加献爱心捐款活动。
三、教学指导上
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以本学期__市教育局的校本教研的中心工作“学科建设”为指导,以提高教师学科能力为主线,以提高教师的教育和教学水平统领教学工作。继续贯彻《__中学科建设实施方案》
学校教务处在指导年级和教研组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以提高教师的学科能力为核心。
明确教师的学科能力主要包括设计教学的能力、实施教学的能力和评价教学的能力和要提高教师的学科能力必须使教师能够把握学科的思想、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和明确学科的课程标准(学科目标)。并把这些重点列入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之中。
为了贯彻上述教育教学改革精神,结合郑州市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中心要求,实现校本教研摈弃在光滑的冰面上,回到粗糙的地面的心理目标。学校教务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落实。
1、组织新课程标准图书,组织教师,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学习新课程标准。通过这项活动,使教师能够把握学科的思想和明确学科的课程标准(学科目标)。
2、学科组组织全体教师总结构建本学科三年教材的主干知识系统。通过这项活动使教师能够掌握本学科的知识结构和框架。
3、继续贯彻落实我校的“自主学习+调节教学”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此项活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实施能力。
4、组织大的学科教研活动。通过此项活动,实现同伴互助。
5、进行学科讲座活动,通过此项活动,实现专业引领。
6、认真落实每次大型考试的试卷分析通过此项活动,实现提高教师评价教学的能力。
7、坚持听评课制度。
8、坚持青年教师(35周岁)参加郑州市一检同步考试。
9、要求高三的教师,期末的工作总结改写为学科质量分析。
内容主要是:
依据今年的高考试题,结合自己一年的高三教学实践,认真撰写高考的质量分析,为新一届高三的教学提供一些指导性建议。(落实)
质量分析的格式:
(1)今年学科的试题;
(2)今年学科试题的特点;
(3)学生考试的基本情况描述(通过了解学生);
(4)自己一年教学过程的得和失;
(5)对本学科高三复习的建议。
10、高三在最后要求各学科依据对高考信息的把握,整理出最后学科对学生参加高考的指导建议(落实)
11、组织讲评课的观摩活动,提高讲评课的效率,提升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能力。
12、考试过程中,任课教师集中做题制度。
四、工作中的困惑
在进行校本教研的活动过程中,我们力争关注普通教师的心理感受。我们发现,我校大部分的教师,其专业水平能够引领新课改;其内心世界认同新课改;其专业能力能够支撑新课改;其课程能力也能够解读新课本。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仍然实施的是传统的教书育人的方法,学生的主体被教师的主导取代;仍然以讲代学,以讲代练;以抢时间、大量布置作业等方法提高自己本学科的教学成绩。这些观念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现象,在一些年级的管理者中叶根深蒂固,使教学改革举步维艰。
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校长室的正确领导下,教导处全面贯彻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工作计划,全面落实学校工作意见,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师生、学校的共同发展。
一、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1、继续开展教师读书工程活动。
老师们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人的学习计划。鼓励教师建立教学博客,将学习与写作相结合,将学习与反思相结合,将学习的收获应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来。
2、教研活动中开展学科微课题研究。学校语文教研组开展了《小学写字教学微课题研究》,数学组开展了《小学数学课前3分钟及导入环节优化研究》,英语组开展了《让评价伴随学生成长》,品生社组开展了《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研究》,科学组开展了《如何解决探究活动器材使用的研究》。在微课题研究中,各教研组的教师们加强理论学习,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积极反思,开展研究。
二、加强教学工作的常规化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落实课程管理,迎接了历城区教研室的教学视导。加强学校课程规划设计的基础上,将学校校本特色课程与国家课程的综合实践、美术、体育、地方课程等课程相结合,积极开展了国家课程的校本化研究。
2、各教研组认真学习历城区教研室下发的各科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评价方案。通过学习加强对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教学辅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等教学常规的落实。教导处加强常规教学工作的检查,每次检查有记录,并且每次检查后及时反馈。
3、借鉴市区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各学科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基本规范,开展高效课堂研究。通过“教科研活动月”,开展了课堂教学研究。
4、教研组每学期初制定教研计划,每月有教研总结。每次教研活动在尝试“确定主题——制定目标——设计方案——实施研究——总结提升”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下,将教研活动落到实处,开展教研活动的课程化研究。
5、完善学生评价方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各位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尊重个体差异,关注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开展无分数评价。李若彤和张思文同学在历城教育局开展的智力七巧板比赛中,分获一二等奖;孙熠同学在历城区教研室开展的品生社学科学生学习成果中,两项成果《寻迹孔子故里》和《学孔子明道理 促成长》均获一等奖。
三、积极承办各项活动,促进师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学校开展“教科研活动月”、“读书节”等校级活动的同时,积极承办各项活动,促进师生综合素质的发展。20xx年,我校先后承办了市级体育优质课磨课活动,港沟教育办综合实践优质课评选活动,港沟教育办科学优质课评选活动,历城区数学优质课评选活动,历城区优秀社团分片展示活动和港沟教育办语文课堂展示暨优秀作业展评活动。
四、加强教师专业化成长研究,促进教师成长。
在教师的课题研究、青年教师培养等工作中,教师们也获得了很大的收获。在20xx年中,我校 张芳华老师评为历城区教学能手;黄运玲等六位老师评为历城区中心组成员;曹莉燕、王蕾等五位老师发表论文九篇;曹风华老师获国家级展示课一等奖;张芳华老师和赵文建老师获历城区优质课一等奖;丁传江老师获历城区素质大赛一等奖;胡世红老师和张喃喃老师获省级科研成果二等奖。
本年度教务处围绕学校工作总目标(争创省四星级高中)和学校工作具体目标(增强“四个意识”,做好“八项工作”),在教学管理上,继续在“严”、“细”、“实”上狠下功夫,带领全体教师扎实苦练教学内功,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
在完成常规工作的基础上,本年度重点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一、切实加强了学校教学全过程的监管力度
1、针对学校教学现状,多方听取意见,起草并制定了教学常规“五认真”的细则及考核办法,组织学科组、备课组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对教师的评价不单纯以成绩来论成败,而更注重过程。学校又一次蝉联了无锡市常规管理先进学校。
2、对认真上课这一环节,实行了“推门听课制”。配合校长室及时做好具体的组织工作、评议工作和信息反馈工作,促进了每一位一线教师充分重视每一节课的教学,努力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3、对认真批改作业和认真辅导学生两个环节,采取了三条监控措施。一是凡有学生、家长举报,教务处必一查到底,本年度三位学生家长有反映的老师,都得到及时的提醒和警告;二是不定时向学生问卷调查及开座谈会调查,本年度共调查了三次;三是由教务处直接抽查,做好评估记录。
4、根据不同年度,提出了不同教学目标达成度,加强了各年级教学质量的监管,责任到备课组,责任到个人。
二、切实抓好提升教学质量的工程
1、本年度,我们开设了44个研究性学习课程,完成了82本校本课程的编写工作。
2、各科教学做到“低起点,小坡度,生基础,多辅导,勤反馈”,控制难度,讲究效度,切实提高了教学质量。高一高二市统考成绩均列同类学校的前茅。
3、打好了高考攻坚战,确保了__年高考本科一次性进线率和各科总均分名列城区第四。录取本科学生338人,专科144人,升学率为92.2%。
4、打好了中招争夺战,确保了__级生源有了进一步的改善。今年的招生我校位于城区第四。
5、抓好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学科竞赛中,学生获省化学奥赛三等奖2人,省生物奥赛二等奖3人、三等奖27人;全国英语竞赛三等奖14人;全国中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获二、三等奖7个;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一等奖1名;在江苏省第__届“海中杯”机器人大赛中,学校代表队获高中组团体奖一个,单项二等奖3个、三等奖1个。
1、完成了高二信息技术省会考的工作,通过率达95.1%,完成了高二理化生实验会考和高一、高二省劳技会考,通过率都为100%。
三、积极稳妥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
1、本年度是我省全面介入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第一个年头。一年中,我们在教育观念、教师培训、课程管理、物质保障、实际操作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先后组织近200人次的老师参加了全国、省、市新课程培训。
2、在新课程教学管理中,我们努力做到多思考、善交流、勤总结。制定了《市北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先后召开年级研讨活动2次,组织教师论坛活动1次。
3、成功地组织了带有新课程教学理念的27节大型对外公开课,扩大了教师、学校的影响。
4、连续7次组织每批12人以上的老师到兄弟学校听课学习。
5、由于我校对于新课程思考的较多、较早,各项工作相对在兄弟学校的前列,教研中心14次学科的研讨活动选在我校进行。
6、近半年来,我校共有生物、历史、政治等8门学科10位教师对外开设新课程研讨课与观摩课,其中历史教师沈璐逸代表无锡市历史学科面向全省开设了新课程示范课。
7、历史、地理人教版新教材无锡地区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我校过健、徐晶两位老师开设了大市新课程研讨课,受到好评。
四、认真细致做好搬迁的各项准备及四星级高中申报的有关材料
1、图书馆、实验室、现代信息技术室、文印室积极主动做好各和仪器设备的清理、盘存、捆扎等工作,思考了迁入新校后自身的管理方案。
2、一丝不苟的完成了四星级高中申报的有关材料工作,核对各种数据,收集了有效信息,对照标准,查漏补缺。
不足与需要改进的方面:
1、学生课业负担还比较重,极少数老师投入和产出之比失衡现象还较严重;
2、在提倡主备课的前提下,个性化的教学风格还需要进一步的强化。
3、搬入新校后,如何管理考虑的方案还不够成熟。
教导处的工作总结,在教研室检查的时候我听了赵主任的教学工作汇报,已经将南校区的工作也都涵盖在内了。总结我本身就写的不好,我只是把赵主任的总结没有涉及到南校区的部分写了出来,写的不好的地方,不够全面的地方请您谅解。
一、目标完成情况
学期初制定的南校区教学工作目标是目标(第二次质量预测和中招考试):一是全区中学排名争取区前三名;二是各学科平均分优秀率均达到区前三名。虽然我们没有完成学期初的目标,但是能在一校制的第一年取得这样的成绩也是很好的,二测第四名,中招第四名,(具体的看二测成绩分析,据了解中招成绩是原马寨二中区第五名,原马寨一中区第四名)
二、常规工作
本学期南校区教导处在楚校长和赵主任的带领下按照学期初制定的工总计划按部就班的做着各项常规工作。坚持每一个月的学请调查,并及时反馈给各位老师;教案检查和作业检查基本和北校区的同步进行检查反馈;为老师们做好后勤服务和各项教学需要的保障工作,打印各类文件、资料,本期在教导处只有我和张伟老师两个人的情况下,保证老师们需要的试卷、资料的及时印刷、打印。没有耽误过老师的教学工作的需要。
三、几项具体工作
体育训练工作,今年在教导处的牵头下,体育训练工作有序的进行,在平时的训练工作中每一个班级保证有一个带队的老师,领导们也都带头训练,南校区的几位领导和申校长几乎每一天都及时到位参加九年级的体育训练工作,再加上北校区的谷军军、吕翔宇、闫军亮三位体育老师的加盟让我们的训练力量更强了,同时也保证了训练的效果,李蕊老师和国文书记两人在周六早上训练结束后并没有离开,而是等到课间操的体育训练结束后才会离开,他们这种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精神很值得我学习,但是最终的成绩还是不够理想,据说,我们的体育成绩排在区第四名,我想我们如果在平时的训练中如果对那些训练不认真的同学会要求再严格一些我们的成绩可能会更好一些,我们能够吸取今年训练中的教训来年我们的体育成绩会有大的进步。
理化生实验操作训练方面。在有北校区高主任和曹翠红老师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实验操作训练有条不稳的进行着,在考前一周的时间进行了模拟实验操作考试,当时成绩很不理想,我和几位老师商量过后,采取新的训练方式加强训练,在最后两天时间里让每一位同学将所有的实验进行至少一遍的操作,这样保证了成绩的稳定,几位老师那两天是从早到晚一直呆在实验室里,辛苦程度是可想而知的,有老师说闻那些药品、燃烧物品的气味时间长了,到了吃饭的点,一点都不想吃法了,马晶老师说如果再在那里呆上一天的话可能真的受不了了,其他几位老师也是累的够呛。老师们的辛苦换来的丰硕的收获,我们的满分达到了三分之二,这是前两年没有的,成绩是相当的喜人,到目前为止知道的消息只有81中比我校高出不到0.1分。我代表学校感谢几位老师的辛勤付出。
在联考方面,在申校长的沟通下我们参与了有郑州回民中学组织的13校联考,并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成绩;另外教导处还组织了两次学校的质量检测,并做了及时的总结和反馈工作,达到了以考促教的目的。第二次质量预测取得比较好成绩,数学、化学平均分区第三名,其余学科都是区第四名,总评第四名,优秀率:语文、数学、化学、历史、总评是区第三名,其余学科是第四名,但是还没有完成学期初制定的目标。
明确目标。结合学生实际,确保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实现目标。注意培养“尖子”学生,同时对“偏科”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下大力气转化后进生,争取大面积提升学生成绩。为了加强思想引导,教导处曾多次召开九年级学生思想动员会,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增强学生的中考意识,激发学生奋斗的热情与激情。我们在上期进行九年级全体师生的远足活动,在活动现场老师们同学们,交流了近期的学习心得体会,以及需要向老师和其他同学请教的在学习上有困惑、疑惑的之处,从后期效果看活动开展的很是有效。学生的思想工作方面,在平时及时的召开全体学生会议,及时的进行思想的引导,根据需要还多次进行年级前60名会议,年级前120名学生会议,在中招倒计时100天的时候与政教处、团委共同协作进行了100日誓师大会,用各种办法引导好学生们的思想工作,为教学工作的稳步推进提供有力的保障。
适时的召开九年级考试分析会,每一次考试(月考、中考、13校联考、二测)之后都要认真分析召开分析会,找出问题,研究对策,改善措施,完善教学。定期进行学情调查,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
在体育考试结束后,我们南校区调整了早上的时间,6:30开始早读,我们有早读的老师没有抱怨,有问题都是自己克服解决,没有老师因为自己的原因而耽误我们的早读,上早读的老师们都能够在6:30之前到班进行早读辅导,老师们的及时到位,给学生们带了很好的头,同学们的情绪也稳定了许多,早读的质量也有了保证,这也为我们取得良好的成绩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另外三位数学老师虽然没有早读,但是也会经常看到他们6:30之前进入教室稳定学生,催促学生打扫卫生,及时的进班开始早读。我不会忘记周勰、杨光、刘慧贞、赵蕾等老师放学后为给同学们辅导而忘记了吃饭(还有其他的老师也都做的很好,我就不再一一列举)。中午很少看到老师们中午到自己的住室休息,吃完饭后就在办公室,不累的时候在辅导学生、或是在批改作业、或是在商量下面要上的课,真是累了,就趴在办公桌上迷糊一会儿。晚上自习结束后住校的老师,第三节晚自习仍可以看到赵蕾、张申宁、周勰、杨光、吴姗姗、李春丽、马晶晶、王丽贞、李耀辉等等老师在班级给学生辅导,或是在给我们的部分学生谈心的身影。正是有了这些不计报酬、认真工作的各位老师才有了马寨一中今天赢得的别人的尊重。
本学期还进一步加强了同学科老师们之间的集体备课,集体备课让我们的新九年级老师成长的很快,比如耀辉老师和杨朝伟老师,我经常可以看到他们在一起备课的身影,马晶晶老师和刘慧珍,赵婉冰老师和曹富英,三位数学老师,我看到他们在一起集体备课的次数也是很多,其他几个学科做的也不错,但是我负责任的说,相比较而言那几个学科做的更优秀一些,本学期南校区的老师们自己总结、出题的多,我在教导处看到他们印刷的试卷大多数都是老师们集体商量后的手写的和在电脑上整理后的资料和题目,老师们对学生们认真负责的态度,也是我们的成绩能够进步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这方面除了语文、和英语学科的几位老师做的不是太好之外,其余学科的几位老师都做的很好,从成绩也可以看出来。很遗憾的是由于我的失误没有将集体备课资料进行及时的收集、整理,没有为来年的毕业班老师留下宝贵的资料。在下期的工作中,开学初首先要求所有老师都要参与集体备课,并且在出台导学稿前每一个备课组坚持填写集体备课记录,并整理完整的备课资料存档,在学校教导处统一要求使用导学稿后,坚持每一节新课所有的老师都要使用导学稿,在前面的检查中发现各学科的导学稿使用情况都比较好,只是由于语文学科课程的特殊性,导学稿使用情况不是很好,其余的学科都积极的使用了导学稿。
听评课方面,由于本身我的水平不高,不能给老师们做出好的指导,南校区的教师指导工作都一直是楚校长在做,我只是随他听课的较多。在下学期南校区做了一项较大的工作,给每一位老师都录了一节课,并且刻录成光盘后返还给各位老师观看自己的课堂后,每一位老师都写出了深刻的反思,通过录像课活动每一位老师都能意识到自己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想办法进行改进,对老师们的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起到了推进作用。
认真总结多年来带考经验,深入细致的进行应考指导,善始善终做好九年级进城中考的带考工作,大部分学生都正常或超常发挥了应有水平,没有一个学生带着遗憾毕业。
加强教师的培训:在楚校长的指导下,就学习目标如何指定、怎样指定最有效进行了培训学习,同时进行了自学指导的学习培训,并统一了自学指导的书写格式。并且对早读目标提出具体的要求,要求要有时间、范围、具体的目标要求、在规定时间内需要达到目标要写的具体详细;为了让早读目标制定的更加实用、有效,在下学期要求各位有早读的老师提前将早读目标写在小黑板上,第二天直接出示给学生,不至于早上写太过于盲目。
20xx工作打算:
1、 加强毕业班管理:继续发扬年级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充分调动全体班主任及授课教师的积极性,加强教师特别是首轮经历毕业班教师的教法指导,最大程度消除薄弱学科对高中招的影响;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和心理辅导,最大程度减小非智力因素对成绩的影响;狠抓毕业班的教学常规工作,加大对毕业班教学常规检查和教学反馈的力度,发现问题及时纠偏。
2、 狠抓常规工作不放松。
3、 完善导学案建设和作业建设工作。
4、 努力做好理化生实验培训工作和体育训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