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教育教学培训总结(通用7篇)
上个月我有幸参加了“全国班主任工作与专业化发展高级研修班”的培训活动,在这次培训中,我们主要听取了三位资深班主任的一线工作交流。
北京房山中学的隗金枝老师与我们交流的主题是《在快乐中体验成功,在活动中健康成长》,隗金枝老师强调的教育是体验和感悟。就像她给我们讲的一个案例:《拼图》
上课了,隗老师拿着一袋拼图走进教室,告诉学生,这是她今天上班路上捡的,只有这一袋散乱的拼图,没有包装,没有图纸。学生们开始犯嘀咕了,没有图纸怎么拼?可隗老师不依,非要看看拼出来的是什么。学生们也来了劲,于是分小组想办法,不知哪位学生发现这些拼图的背面是有字母的,于是,大家赶紧按字母分类,各小组分头行动,再把各小组拼好的一个一个区域连起来。终于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奇迹般的拼成了一袋有1000块拼图组成的作品。
这还不够,隗老师还很有心的把这些过程用照片记录了下来。最终,通过活动的回顾,使学生寻找到了高效的解决问题方法:如刚开始大家一点一点寻找颜色相近的拼图拼拼凑凑,被隗老师解释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发现背后有字母后,各小组开始分字母,分头行动时,有个学生跑到别的组来看,被隗老师解释为“要借鉴”;大部分组按字母拼好后,都拼成了一大块一大块的方块,有个组却没拼成,原来字母“N”这头和这头在拼的时候有的换错了,被隗老师解释为“失之毫厘,谬之千里”;整体组合时,为了不让刚拼好的拼图散架,学生们用透明胶粘连起来,被隗老师解释为“连点成线,连线成面”;最后大功告成,被隗老师解释为“互相协作,共同进步”。
到这里,我们当然都明白了,这袋拼图绝不是隗老师捡来的,这都能让隗老师想到,我真是佩服她的智慧和用心。不仅如此,像这样的体验活动,在隗老师的班级中经常进行。如隗老师的班级每年都坚持为希望工程捐款,结对支助贫困山区的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同学们真正体验到了节俭的意义。因为他们班级里的学生本身家庭也都不富裕,所以,捐助给希望工程的钱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捐款形式筹集的,而是他们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义卖、捡拾饮料瓶等,一点一点节约下来的。所以,这次学校里提出的“每月一事”我就学了隗老师的经验,在班级里我们准备了一个储蓄罐,请同学把自己每天多余的零花钱投进去,一个多星期过去了,我今天去看时,发现我们的储蓄罐已经变得沉甸甸的了。我还在教室里放了三个箱子,一个放饮料瓶,一个放废纸,一个放废电池,虽然至今收集到的都不多。但却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我发现我们班现在每天的垃圾变少了,有时候即使一天不倒,也没关系。也许就是因为这样的体验活动,让孩子们自觉萌发了节约意识。
南京市芳草园小学的郭文红老师为我们做了《学生也是教育者》的讲座,她认为:学生作为班主任为主的班级教育者集体中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教育的客体,也是教育的主体;既是教育对象,也是教育者,做为班主任,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他们在班级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这与我们生本课堂中“生生为师”的观点不谋而合。我们的生本课堂探讨的通常是学科教育,但听了郭老师的讲座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班主任工作同样可以“生本”。
郭老师班中最有特色的两个生本活动是:学生讲座和班级日记。郭老师每周都会安排一节课,请学生来做讲座,讲座的主题由学生自己来定,可以是自己擅长的领域……正如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危机干预中心主任、儿童发展心理学专家王文忠所说:“任何孩子都可能是一出精彩的戏,但成人没有给他们创造展示的环境,所以儿童的世界被湮没了。”其实学生的智慧也好,学生的能力也罢,学生的灵感也算,与其说是可以我们培养的,倒不如说是被我们激发的。而激励、发现,只意味着很简单的一件事情——那就是给他一个舞台,给他一个机会,营造一种氛围!
在“学生讲座”活动中,有些默默无闻的孩子会带给你惊喜,有时你还会发现孩子们知道的东西远远超过你的想象。例如,有个学生给大家讲《牛奶可乐经济学》,提出了三个问题:
1、为什么汽车上的加油孔有的在左边有的在右边?
2、为什么超市里的牛奶大多是方形的包装,而可乐却是圆柱形的包装?
3、为什么酒吧里的水比酒贵,但花生米却不要钱?作为老师,我们又有几个能答得上来?
隗老师和郭老师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非常注重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借用郭老师班上一位学生在“班级日记”中的一句话:“其实我们班在年级里是最特别的、最有个性的班,我们班每天什么都可以少,但是就是不会少掉“笑”这一环……”一个班集体如果除了上课便是考试是不会让学生产生感情的。一次又一次花样翻新、妙趣横生的活动,使班级内始终充满生机并对学生保持着一种魅力,学生会油然而生自豪。
与两位女老师不同的是,南京市第三中学的陈宇老师的讲座极其理性,让我俨然感觉到他们班就是一个小小的法治社会。陈老师的班级中张贴的“文件”很多,班级公约、各种形式的招标书、座位安排原则等等,班级里的任何事情都会打印成文,无论处理班中的哪件事情,都会有法可依。用陈老师自己的话说:按规则办事,不仅科学,而且公平,让规则意识成为品质,规则不是为了约束人而是为人服务的,规则来自解决问题的需要。
陈宇老师还被誉为班主任中的乔布斯,因为他创新的点子太多了。这里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他自我评分为五星的一个点子——巧排值日生。
在安排之初,陈老师先会制订一张“卫生工作承包招标书”,按班级人数,将班中的事务分成相应的份数,编上编号,项目就是学生要完成的工作,如擦黑板,拖走廊等;时间也很明确,但不固定,有的工作只需每周一次,但有的却要求每天都做;陈老师还会在要求栏里清清楚楚写明白各项工作的具体要求;但这样一来,我们都不难发现,这些工作的分配是不均衡的,有的工作量很少,有的却很多。所以陈老师在悬赏分上作了区分,工作量大的相应的悬赏分也较高,这就使得各项工作都有人喜欢做;承包人是指这样工作的负责人,在投标会上由学生自己申报。至于备注栏,那可是陈老师的秘密武器。这一栏上面往往会对某些工作做一些特殊的要求,如擦玻璃窗仅限女生,拖地仅限男生,打扫包干区仅限7:30分之前到校的同学等。陈老师说这样做的好处就是造成一项工作的稀缺性,让孩子觉得自己做的工作不是人人都能做的,这些工作也不是谁求着你去做的,而变成他们抢着要做的。我不得不佩服陈老师对儿童心理的了解了,因为听完讲座后,我也在自己的班上试了一下,还真如陈老师说的,有些岗位大家都是争着想做,谁举手慢了没得到心仪的工作,还能瞧见孩子们一脸失望的样子。
像这样的招标会在陈老师的班上很多很多,如出黑板报,用招标的形式把自己的需要变成学生的需要,变烫手山芋为香饽饽……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金点子,那天我还买了陈老师的一本书叫《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有兴趣可以向我来借。
11月23日,组织了班主任培训。从威海古寨小学的于青老师和塔山中学的原凤英老师的报告中,学习了很多好的班级管理经验,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一、于青老师演讲的是《让每个孩子都充满希望》,
1、爱在关键处,做为一个老师要坚持3个原则:平等、尊重差异和激励的原则,理解、尊重孩子。教师要敢于向学生说“对不起”,还要不厌其烦地给孩子以动力。做最好的自己,就是新的钢铁论。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完美,每人都有闪光点。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孩子的名字叫今天,教育的名字叫今天,抓住了孩子的今天,便成就了成功的教育。
2、爱在智慧中,需要一位倾听者去俯下身子倾听他们的心声,需要一位智者去扣开他们紧锁的心灵,更需要一位长者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指点迷津,为他们插上奋飞的翅膀。教师要作孩子的朋友,母亲。
3、爱在等待中,我们教师应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体现在耐心的等待,热切的期待,教学行为上,教师一个微笑的脸庞,期待的眼神,鼓励的话语。
二、原凤英老师演讲的是《管理的智慧》
一个管理者,最重要的不是付出自己的体力,而是拿出自己的智慧。管理宗旨为制度化,民主化,科学化。方法为量化管理分类推进。态度为爱而不溺,严而有格。用人机制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育人原则为严爱细实。管理的任务为合适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要求为准确而不生硬,规范而不呆板,朴实而不乏味,风趣而不庸俗。语言文字力求深入浅出,专而不涩。
1、量化管理,分类推进。戴尔老板说“所谓执行力就是每个员工在每个阶段都一丝不苟的工作,事事有章可循,事事有据。
2、严字入手,养成习惯。制度形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教师要有严格的要求,严谨的作风,严密的组织。
3、用心育人,营造氛围。认真做事,可以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可以把事情做好。上海师范大学范国才的“四发“即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力量,发挥人的个性。用爱心鼓励,着力培养每个学生的进取意识。用诚心启迪,妥善矫正个别学生的过失行为。用耐心哺育,特别注意学生品行的潜移默化。用爱心感化,逐步树立班级优秀群体形象。
择善书而读,择善人而交,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严出于爱,爱寓于严,严爱相济才能教育好学生。
今天下午,专家团的伙伴们为我们学校的班主任进行了“与学生共成长,做幸福教师”的团辅活动。参加的人数虽然不多,但效果很不错,每个人都有着各种各样的感受,像最后交流时一位老师说的,总的收获就是知道了要接纳自己目前的状态,能够接纳自己目前的状态,才不会患得患失,才不会徒增不必要的烦恼。
活动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我在哪里”,从图中的十个小人中,来觉察自己当下的状态。交流中,我们发现,同一个人物,不同的人理解是不一样的。比如我与马老师同时选择了5号人物,她的理解是按照自己当前的年龄应该过这种悠闲的生活,但因为还不能退居二线而还感觉有些遗憾。而我的理解却是,现在做着让自己比较舒心的工作,却还巴望着一个让自己更向往的方向。这与我们当下的状态很类似,马老师关注的是孩子悠闲的坐在树杈上的状态,认为在这种状态中已经比较安逸了,不认为孩子的目光是在追求另一个方向,而我却认为在当前的舒适状态中,还有让自己更向往的天空,所以,我注意的是孩子那向往的眼神。
后来,让链接一下班级里的孩子,我的内心非常沉重,因为我们班有三个很特殊的孩子。先天性脑瘫的壮壮,特别像10号孩子,重重地摔倒在地上,抚摸着受伤的身体,眼巴巴地望着树上的孩子,孩子内心的羡慕与痛苦,或许只有他自己能够明白;家庭特殊的莹莹,特别像6号孩子,躺在树杈上,过着自己悠闲自在的生活。莹莹跟着姑姑生活,姑姑只是保证孩子的吃穿,对精神世界的东西几乎不过问,孩子在家里是孤独一人,就是喜欢摆弄各种各样的小玩意,有时候一个粉笔头,一张塑料纸都能给她无穷的乐趣。除了摆弄东西,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吸引人的注意,所以,当她玩足玩够的时候,往往就是违反纪律的时候了,即使把老师气得火冒三丈,她还是一副可爱的样子往我身上贴。团辅活动刚结束,我回到教室看到她举着英语试卷向我跑来,边跑边炫耀:“老师,我考了100分!”看着那曾经令我头疼的小脸,我特别想抱抱她,就把她温暖的抱在怀里快乐地说:“你可真厉害!”在我怀里,莹莹兴奋地向我炫耀英语老师怎么夸的她,谁谁谁进步了,谁谁谁考及格了,全都是汇报的喜讯。莹莹需要的就是这种关爱,所以她用尽招数来吸引你的关注,我能给她的就是发自内心的爱。我默默地告诉自己,去用心的爱这个孩子吧。最后放学铃声响了,全班最特殊的一个孩子曦曦出现在我的视线,我问他:“我们阳光体育玩了一节课,你跑哪去了!”他叹了一口气:“唉,我改错呢!”原来,他被英语老师留在了教室改试卷错题了。曦曦是被所有代课老师公认为多动症的孩子,上课总是想说话就说话,作业几乎没完整的完成过,每天有问不完的问题,对于集体游戏,从来不愿意遵守规则……但他是一个特别爱探索的孩子,最近迷上了人类进化知识,抱着我从图书馆帮他借的书,不停地和我分享他的收获,然后提出许多我也弄不明白的稀奇古怪的问题。感觉他特别像4号孩子,无论脚底下的`孩子是成功是失败是进取还是原地踏步,对他都没有任何影响,他就站在一个让自己舒服的高处,登高望远,追求自己更感兴趣的空间。感觉目前的教育体制不适合他的发展,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帮助他,只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去引导他。这棵大树上三个挺特殊的位置,链接上这三个特殊的孩子,其实,他们无论是哪一种状态,都需要老师的关心与爱护。想起徐老师说过的,对于孩子的成才教师的作用只是占到8%,孩子未来无论是否成才,我的百分值无论能发挥多少作用,我都会去爱这些孩子,用心去做自己爱做的事情,与孩子们共同快乐成长。
第二个内容是觉察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感觉这一次比上一次的支持系统多了许多内容,或许有了上一次的觉察让自己有所觉醒,所以潜意识里开始扩展自己的圈子了。
活动中,同事们的表现也不一样,有的人是专注其中,用心体验感悟,那么他的一个下午将是人生旅途中一个重要的下午;有的身在此山中,心神无觅处,看着手机,望着窗外,他的人生再一次收获了一个无聊的下午;有的嘻打哈笑,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我相信,他的内心应该也会掀起许多波澜,只是那不安全的感觉促使她要拼尽全力保护自己……无论何种状态,我们要做的就是接纳。
根据《教育部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意见》和班主任工作基本规程。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班级管理的水平,努力达到班主任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促进班主任争做一个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奉献精神强、个性特征明显的优秀班主任。我校今年以“送给班主任的智慧故事”为主题,利用班主任例会时间开展了为期一年的班主任培训。
本年度培训,重视班主任的教育理论学习,以“送给班主任的智慧故事”为主题,并结合学习《合格老师的18个细节》以及阅读《第56号教室的秘密》等,力争做到内容贴近班主任工作实际,帮助班主任老师学会如何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使班主任从理论上得到了提升,从实际操作中学会工作方法!
培训中,首先进行理论学习,要建立良好的班集体,班主任必须具备较高的管理能力。提高班级管理的水平和质量,学习和吸收古今中外教育教学理论,深入领会大政方针是班主任做好工作的有力保障。然后请经验丰富的老班主任结合自己多年来的班级管理的经验,交流总结,这样有利于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通过培训,班主任的工作实效性更强。
雨果先生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班主任工作就是甘为绿叶的工作。
本学期的班主任培训工作还存在以下问题,形式稍显单一,应力争采取多种让班主任喜闻乐见的方式使班主任真正从工作实绩上提高实效;班主任参与的积极性不够,很多班主任不重视学习的机会,以后还要经常创造班主任外出学习的机会,让班主任更多接触新信息,使班主任能够意识到提高自身的重要性。
班主任的地位在学生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班主任的话对学生是最具号召力的。在众多任课教师中,学生对班主任老师是最崇拜的、最信赖的。要搞好班主任工作,就得多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工作方法,并且不断完善班级管理制度。这次听了一些新老班主任老师经验交流,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我深深感到活学活用班主任工作的经验,能使我们的工作更轻松有效。
联系到我的实际工作,思考一下,的确我的工作中还有很多不足。首先,我的工作热情还不够,前段时间工作状况不是很佳,缺乏热情,办事效率也不高,有什么事不是积极对待,而是拖拉懒散,所以学校吩咐的事不够积极主动。今后一定要以饱满的热情去对待工作,主要迎接挑战。下面我简单的说一说我关于班主任培训会后的总结:
一、用无私的爱去关心每一位学生。
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塑造美好心灵的力量。老师应该怎样爱自己的学生呢?平等的爱,理解的爱,尊重的爱,信任的爱,民主的爱等等,这些都是老师爱的真谛。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关心和帮助。还要抽时间和他们谈心、交流,共同活动,缩短师生距离。只要有了问题时应及时处理,处理时方法得当,注意和学生沟通,学生就会信任你,喜欢你,也就喜欢上你的课。
爱学生,还表现在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关心学生,既统一严格要求,又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程度、水平不同的学生,我们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一个班主任能得到学生的信任,使自己的工作顺利进行,使学生能健康活泼的成长,是自己最大的成功和欣慰。只有注入了爱的教育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达到最佳的效果。老师如果能够给予学生以足够的爱,那么你就会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你才能走近学生的心灵,成为一个成功的教育者。
二、走进孩子的心灵,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育人先要育心,只有走进孩子心灵世界的教育,才能引起孩子心灵深处的共鸣。老师要善待、关爱每一个学生,把学生当作人,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多与每一个学生接触,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与学生“打成一片”,切实走进学生心灵,做学生最信任的引路人。记得有一句名言叫“蹲下来看孩子”,我们老师就应该蹲下来与孩子保持一样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就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才更有心去主动地创造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了解、剖析、关爱孩子,为孩子提供最适合的教育。
在教育学生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在融洽的师生情感中,学生才会把老师的批评看作是对自己的爱护,把老师的表扬看作是对自己的鼓励,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自觉把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转化为自己的心理定势和良好的习惯,收到“亲其师,信其道,受其术”的效果。教师不要老是摆着一副高高在上的面孔来威慑学生,以维护自己“神圣”的地位。教师要用真诚的情感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富于同情心,这样就会受到学生的爱戴,就能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灵,学生就会亲近班主任,从而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目标就是方向,有了方向才有动力。班主任老师可以根据学校工作和本班的实际情况,拟定全班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让每一个学生明确我们全班正在努力奋斗的目标是什么,以避免盲目、低效地学习和生活,从而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动力。而且要将集体的目标动力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帮助和鼓励每一个学生进步,使每一个学生都在明显而又易于承受的压力下自爱要求自己。
比如,对于初一年级刚入中学的孩子,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适应校园生活,怎么听课,怎么发言等一系列常规问题,然后再考虑怎样培养孩子们爱护环境,团结同学,讲文明礼貌等习惯。当然每个年段都有每个年段的目标。目标的制定不是主要的目的,而是如何通过努力去实现这个目标,提高学生的素质才是最主要的目的。所以,我们在制定目标时要根据中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征来制定,目标必须要有激励性和切实性,要让学生能“跳一跳就摘到苹果”,不能好高骛远,以免丧失学生们的信心。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班会活动,净化学生的心灵。
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孩子们心灵成长的营养素,而孩子们能从活动中获得这些营养素,因为班会是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健康心理素质、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阵地,也是一个班级的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班主任之间进行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重要方法,班主任要通过成功地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班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能说出心声,能从别人的交流中收获到许多有益的东西,从而使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五、班主任应该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渊博的相关学科修养。
优秀班主任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它表现在两个方面,精通和知新。一方面是对已掌握的知识达到滥熟于心的程度;另一方面是不断获取新的知识。精通就是对所教学科要掌握其基本理论,了解学科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和社会作用,掌握重点、难点,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运用自如,在教育教学中,不仅是传授这些知识,而且要运用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知新就是要不断学习新知识,讲课要有新意。
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心中要有一种永不衰竭的求知欲望,像一个永不疲倦的探险家,对未知充满渴望。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论,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首先就要做一名优秀的学科教师,因为越是课讲的好,业务能力强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就越大,越容易受到学生的崇拜。优秀班主任的工作来自不断的学习。列宁的那句话:学习,学习,再学习,对于我们来说没有过时。
学会科学管理班级工作,做一个时尚的班主任;放平心态,轻松而为;快乐工作,享受教育;理解人性,顺性而为。工作一定要有记录,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围着孩子们转,用文字、相片这些记录下孩子们的成长故事,如果没有记录那将是悲哀的。所以,我们以后开展了班级活动后要及时记录,日积月累,就会形成自己的总结,为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的服务对象不仅仅是一个个学生,它联系的将是一个个家庭的全部;影响的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一代人甚至是几代人。班主任工作神圣而伟大;任重而道远。要做好一个班主任,就必须勤学习,多思考,多交流,多反思。以上我这次学习的一点总结,希望得到老师们的批评、指正。
转眼一个学期就快过去了,作为一名六年级班主任,现将我做的一些工作做一番总结。
一、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净化学生的心灵,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重视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多与学生谈心。利用一些零碎的又不影响学科学习的时间开短小精干的班会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不必长篇大论,班主任把及时发现的不良思想的苗头一针见血地指出来,对事不对人,进行警示性的引导教育,往往能把一些影响班风、学风的不良思想消灭在萌芽阶段。重视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多与学生谈心,注重的是学生的个性和因材施教。我常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促膝谈心,及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在这个时候,我就是他们的好朋友,尽量为他们排忧解难,也正因如此,我得到了班上大多数学生的喜爱和信任。
二、加强班级管理,培养优秀的学风、班风,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努力培养"赤诚、严格、活跃、奋进"的班集体。
在这个学期里,我主要加大了对学生自治自理能力培养的力度,通过各种方式,既注意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让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进取心,逐渐形成良好的思想行为品质;又注意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放手让他们自我设计、自我组织各种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把教育和娱乐融入一体;还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服务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规划、料理、调控自己,使自己在集体中成为班集体的建设者,而不是"包袱"。通过班干部管理班级,让学生自治自理,却不等于班主任可以完全不理,这关涉到班主任的引导、指导和调控问题。当学生对事情的理解是非不分明,对班级事务的处理欠妥当,不能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达成共识的时候,班主任就应该及时的给予引导和指导。
三、积极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后进生的教育和管理历来是班主任工作的难点,却又是影响班级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至关重要的一环。我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后进生表现其优点和长处,及时赞扬他们,及时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欢乐和喜悦。的确,老师的关心、关怀和关爱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金钥匙,老师主动与后进生沟通,多了解他们的思想状态,用真诚的心去关怀、去帮助他们,他们是知道的、懂得的,最终也会被感动。
周三下午短短几个小时的会议里,一个词语频频地出现在耳边,那就是“仪式感”。什么是仪式?在法国童话小说《小王子》一书中有很好的解释,小王子问:“仪式是什么?”狐狸说:“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这只聪明的狐狸告诉了我们与众不同的来源:要对事物抱有仪式感。
同理,班级管理也是如此,也需要有仪式感。通过几位教师的报告,让我明白了“仪式感”在班级管理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一个工作一年的新教师来说,仪式感这个词汇还太陌生,尤其是要将其加入到班级管理中,更是让我摸不着头脑,无从下手。每当与优秀班主任比较起来,都非常惭愧,总觉得自己的班级日常管理都太过粗糙了,缺乏深入人心的力量。所以很多时候,我的工作总是会显得很繁琐,流于形式。
所幸今天听了几位优秀班主任的报告,让我对仪式感有了一些小小的领悟。这让我对过去一年的班主任工作也有了一定的反思,也给接下来的班主任工作带来了一些启发。
在此次报告中,余成芝老师的“让“仪式感”润化班级活动”报告更是让我印象深刻。余老师的班级活动、班级管理处处都充溢着仪式感,让学生在仪式感中茁壮成长。还记得余老师她给班级取了个名字叫:小绿芽,孩子们的成长则是小绿芽成长记。私人订制的班徽,为小绿芽成长提供养料的积分卡……无一不将仪式感一点一滴地渗透入班级活动管理中。
在报告中还有一位王老师汇报的“班级管理也需要仪式感”中也对仪式感有深入的阐述,尤其是在低段中要如何运用仪式感。在班级中我们经常会让孩子们结成“学习互助组”,原意是希望优生能够帮扶后进生,但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小老师”教得随意,“小徒弟”学得散漫。仪式能赋予时间正式感和权威感。所以王老师就参照我国传统的拜师仪式,展开一次别开生面的拜师仪式,按照“师傅赠言——徒弟表态——徒弟鞠躬”的形式,最后由老师总结,提出希望。经过仪式后,无论是“师傅”还是“徒弟”,都会对彼此之间的这段关系重视很多。所以小老师教得认真了,小徒弟更是学得投入。由此可见,仪式在我们日常教学工作中是何其重要的。
在我们的班级工作中,可能都会有喧嚣、杂乱、无序、甚至叛逆、敌对的情况出现。那么这时候,试着慢下脚步,给它加入一点仪式感,这就如同在苦涩的咖啡里加入了糖,回味无穷,美妙非常。
作为班级,每天都面临着老师上课下课的仪式,开始上课,学生起立向老师问好,表达感激之情:“老师好”;下课了,学生起立,向老师表达感谢之情:“老师,您辛苦了,老师再见”。有些老师觉得繁琐,觉得可有可无。可是,这正是“教育”的体现,通过这种仪式,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课堂的开始,让他们停下手头的其他工作,从思想上进入课堂;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老师、或者仅仅是对一个劳动者的尊重,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一份感恩之情,培养学生对秩序的尊重。缺失了这个仪式,也就缺失了教育契机。长期的这种仪式教育,可以让学生以感恩之心生活,可以让学生遵守秩序,养成自觉和自律的习惯。而自觉和自律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最优秀的品质。
反思我自己,平时在班级的管理上确实缺乏了必要的仪式。仪式可以传递一种归属感。在班级管理上,我只是让学生的理念和思想默认听从于我,默认学生可以无条件执行我们的要求;而事实上,在实践中,很多的理念和思想会碰壁,因为总会有一部分同学自动切断和老师的一切沟通,阻断交流的桥梁。这时候,一切的理念都是摆设,你所谓的引领和推动也丝毫不起作用,因为这从未真正影响到他们。这可能是我的班级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叶圣陶指出:“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说一个人有能力,无非是他的好习惯多一些;说一个人没能力,也无非是说他的坏习惯多一些。”仪式感的力量,就在于“塑造”,而不是“灌输”,通过日常固定的小仪式,引导学生心存敬畏,认真读书,积极生活,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形成越来越多的好习惯,形成越来越大的能力,得到心灵的纯净。
缺乏仪式感的教育只有说教就会事倍功半。如同一所没有升旗仪式的学校就没有完整的教育,升旗仪式如果缺乏庄严、肃穆的氛围就会将“仪式”活生生地变成“形式”,消极情绪会在学生中间快速蔓延,从此学生的听课、作业、实践活动也将沾染“走过场”的风气。
其实种种“仪式”在一定程度上就和一个个新奇的按钮似的,当你开始仪式的时候就是在暗示自己:我要开始进入另一种状态了。仪式是一种经历和体验,是一种行为的约束,它承载和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育人价值。“与平常日子不同”,这就是仪式感给人最直观的感受。每一场仪式,对于一个学生来说,都代表着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都代表着自己心灵深处的独特成长。
这次培训平台让我收获良多,听了这么多优秀班主任的汇报,更是让我醍醐灌顶。让我明白了“仪式感”在班级管理中的价值与作用,更让我明白了它在孩子们的成长道路上扮演着什么角色。我平时的工作管理中需要学习与改善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我今后学习探索的道路还很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