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称呼礼仪【最新10篇】

商务交流中商务礼仪十分重要,不知道你是否需要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商务称呼礼仪【最新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涉外交往中的称呼礼仪常识 篇1

由于国情、文化、习俗与宗教等方面的差异,在对外交往中所宜采用的称呼,往往与国内交往中常用的称呼有所不同。对此,每一位有可能参与对外交往的职员均应引起重视。在一般性的涉外交往中,根据交往对象的职业或其他属性的不同,对对方的称呼应有所区别。

1、商界人士

需要称呼商界人士时,通常均应称呼对方为小姐、女士或先生。有时,可以同时加上对方的姓氏或姓名。例如,玛丽小姐、比尔·盖茨先生,等等。在许多国家,人们并不习惯于称呼交往对象的行政职务。

2、政界人士

与政界人士打交道时,一般亦可以小姐、女士或先生相称。此外,还有两种方式可行:

一是称呼行政职务。有时,还可同时加上小姐、女士或先生等称呼。例如,先生。

二是称呼职务较高者为阁下。在多数情况下,阁下这一称呼,可与职务及小姐、女士、先生等称呼同时使用。例如,先生阁下、大使阁下等。但在美国、德国、墨西哥等国,却并无阁下之称。

3、军界人士

在国外,人们称呼军界人士时,大都习惯于只称呼其军衔,而不称呼其职务。其基本方式有四种:

一是只称呼军衔。例如,等等。

二是在军衔之后加上先生。例如,先生、先生,等等。

三是在军衔之前加上姓氏。例如,朱可夫元帅、史密斯,等等。

四是军衔与姓氏、先生一起相称。例如,布莱德雷先生,此种全称最为正规。

4、宗教界人士

对宗教界人士,一般只宜称呼其神职。具体方式大致上有三种:

一是仅称其神职。例如,牧师、阿訇、大主教,等等。

二是神职加上姓氏。例如,谢尔盖神父。

三是神职加上先生。例如,传教士先生。

5、教育界、科技界、卫生界、司法界人士

在称呼此类人士时,一般应以其职称、学衔为主要内容。其惯用方式主要有四种:

一是直接称呼其职称或学衔。例如,教授、工程师、研究员、医生、法官、律师,等等。

二是在其职称或学衔前加上姓氏。例如,蒙代尔教授、米罗大律师,等等。

三是在其职称或学衔后加上先生、小姐之类的称呼。例如,法官先生、博士小姐,等等。

四是在其职称或学衔前后同时加上姓氏及先生或小姐。例如,里奈博士先生。

6、服务业人士

称呼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时,一般有下述两种常用方式:

一是称呼对方为小姐或先生。倘若了解对方的姓氏,有时亦可一并相称。

二是称呼对方为服务生。此种称呼,在饭店、餐馆、歌厅、商店大都可以使用。

7、社交界人士

在一切社交场合,小姐、女士、先生等称呼均最为适用。在一些国家里,称呼妇女时必须谨慎:已婚者应称之为夫人,未婚者应称之为小姐,而女士则多在不知其婚否时使用。在大多数情况下,小姐、夫人、女士、先生均可与姓氏或姓名一并称呼。与姓氏合称,适用于一般场所。与姓名合称,则显得非常正式。

8、王公贵族

称呼来自君主制国家的王公贵族时,必须采用其规范性称呼。

对国王、王后,一般应称为陛下。

对王子、公主及国王的兄妹,通常应称为殿下。

对拥有爵位、封号者,则必须直接以其爵位、封号相称。例如,大公、勋爵、爵士,等等。

对国君之母,应称之为王太后或太后。

有时,可在王公贵族的头衔之前加上其姓氏或姓名相称。在某些国家,拥有爵位的贵族亦可被称为阁下或先生。

9、社会主义国家或兄弟党人士

对这类人士,一般可以称之为同志。而同志这一称呼,大都可与姓氏或姓名构成合称。例如,卡斯特罗同志、金正日同志等。需要注意的是,所以说同志这一称呼不宜滥用。

商务称呼礼仪 篇2

职场商务中的称呼分类

在职场中,称呼一般划分为以下几类:

【职务类称呼】

在职场中最好以职务相称,如林处长、臧厅长、杨总、李经理、石主管等。

【学术类称呼】

学术类称呼如吴教授、姜博士、怀老师等。

【泛尊称】

泛尊称如金先生、郭女士、拓小姐等。

【称呼对方姓名】

称呼对方姓名时,可以称其全姓名,如张三、李四,比较庄严、严肃。

职场商务中的称呼礼仪规范

在商务活动中,称呼要庄重、正式、规范。一句得体的称呼,既能引起对方的注意,也一下子拉近了双方的距离。依照商务惯例,在商务会面中,最正式的称呼有三种,即应当称呼交往对象的行政职务、技术职称,或是其泛尊称。泛尊称,指的是先生、小姐、夫人、女士一类可以广泛使用的尊称。

在商务活动中,以对方的行政职务相称,以示身份有别、敬意有佳,是最常见的一种称呼方法。可以仅称职务,如“局长”、“处长”、“经理”、“主管”等;也可以在职务前面加上姓氏,如“李市长”、“张董事长”等。

对医生、教授、法官、律师以及有博士等有职称和学位的人士,均可单独称“医生”、“教授”、“法官”、“律师”、“博士”等。同时可以加上姓氏,也可加先生。如“李教授”、“法官先生”、“律师先生”、“张博士先生”等。这样可以表示你对他职称的认可和尊敬。

对于那些初次打交道的,或者既没有具体的职务也没有具体的职称的人,可以直接称呼他们为“先生”、“小姐”或者“夫人”,如果知道他们的姓氏,就最好在这些泛尊称的前面带上对方的姓,如“张先生”、“李小姐”等。在使用泛尊称的时候,对于男士,不管多大年纪,都可以称呼对方为“先生”,但是对于女士来说,“夫人”这个称呼可不能乱用的,必须在知道对方已经结婚的前提下才可以用。

商务会面中不适当的称呼

1、无称呼。在商务活动中不称呼对方,就直接开始谈话是非常失礼的行为。

2、地方性称呼。有些称呼具有很强的地方色彩,比如,北京人爱称人为“师傅”,山东人爱称人为“伙计”,而在南方人听来,“师傅”等于“出家人”,“伙计”肯定是“打工仔”。

3、不适当的俗称。有些称呼不适宜正式商务场合,切勿使用。“兄弟”、“哥们”等称呼,会显得使用这种称呼的人档次不高,缺乏修养。

职场称呼礼仪的重要性:

商务交往,礼貌当先;与人交谈,称谓当先。使用称谓,应当谨慎,稍有差错,便贻笑于人,恰当的使用称谓,是商业交往顺利进行的第一步。有一位商业人员,在给一家公司写信时,由于不知道对方的姓名和性别,所以,就猜测用“亲爱的某某小姐,你好”,结果他的信件被扔在垃圾箱里,原因是被称呼的人是一位男性,这说明商务礼仪中称呼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进一步交往的敲门砖。

常见职场礼仪问题:电梯礼仪 篇3

电梯虽然很小,但是在里面的学问不浅,充满着职业人的礼仪,看出人的道德与教养。

1、一个人在电梯里不要看四下无人,就乱写乱画,抒发感想,搞的电梯成了广告牌。

2、伴随客人或长辈来到电梯厅门前时,先按电梯按钮;电梯到达门打开时,可先行进入电梯,一手按开门按钮,另一手按住电梯侧门,请客人们先进;进入电梯后,按下客人要去的楼层按钮;行进中有其他人员进入,可主动询问要去几楼,帮忙按下。电梯内尽可能侧身面对客人,不用寒暄;到达目的楼层,一手按住开门按钮,另一手并做出请出的动作,可说:“到了,您先请!”客人走出电梯后,自己立刻步出电梯,并热诚地引导行进的方向。

3、上下班时,电梯里面人非常多,先上来的人,要主动往里走,为后面上来的人腾出地方,后上的人,要视电梯内人的多少而行,当超载铃声响起,最后上来的人主动下来等后一趟。如果最后的人比较年长,新人们要主动的要求自己下电梯。

商务称呼礼仪 篇4

1、主动与被动

主动要求与对方握手是表示尊重与友好,但要视具体环境、对象、气氛而定,并非每个人都主动伸手。男女之间,男方要等女方先伸出手后才握手。如果女方不伸手,男方就只能点头或鞠躬致意。如果男性是女性父辈的年龄,男性先伸手是适宜的。宾主之间,主人应向客人先伸手,以示欢迎。离别时,应由客人先伸手,表示再见。主人先伸手等于催客人离开,不礼貌。长幼之间,年幼的要等年长者先伸出手;上下级之间,下级要等上级先伸出手。平辈相见先伸手者有礼、主动。

2、握手的力度

握手要紧,表示诚意或感激之情,但不要握痛对方的手;也不可抓住对方的手使劲的摇动。而漫不经心、缺乏应有的热情和力度,不仅对别人是轻蔑、失礼,而且也表现了自己缺乏教养。

3、速度与时间

伸手的快慢,说明自愿或勉强,握手时间一般3~5秒。

4、身体弯度

对长者握手时要稍弯腰,对一般人握手时虽不必弯腰,但也不要腰板笔挺,昂首挺胸,给人造成无礼、傲慢的印象。

5、面部表情

握手时面部要露出真挚的笑容,以友善的眼光看着对方。千万不能一面握手,一面斜视他处,东张西望或和他人说话。

6、其他

站在离对方有一胳膊远的位置。握手需用右手,一般伸出左手与人握手是不礼貌的。如果正在干活的人,对方主动伸出手,这时可以一面点头致意,一面摊开双手,表示歉意,取得对方谅解。如果正在干活的人,一时疏忽,伸出脏手与你相握,这时你应以热情相握,切不可当着对方的面擦拭自己的手。

①、握手力道不宜过重,也不宜过轻

见面握手时,要防止有气无力地握手方式,同样地,霸道的用力握住对方的手也绝不可取。对女性朋友来说,这两方面都要注意。当你有气无力地和别人握手时,对方也许会猜测你轻视他。所以,这样的情况要避免。特别要注意的一点,那些握着别人的时候猛摇的做法千万不要做。这不是热情好客的表现,相反地,别人会觉得你太不礼貌了。一般握手时,手只需要轻轻点三下即可。

②、点到为止

� � � 握着不放也是一大禁忌。轻轻点两下之后就要把手缩回来。即使对方是你仰慕已久的人,也不要留恋地握着不放,这会让别人产生对你不利的印象。

③、女士要先伸手表示友好

� � � 如果你是男士和女士见面的握手,女士就要先大方地伸出自己的手。假使对面的男士是你希望认识的对象,就不要羞于把你的手伸出来。因为在握手礼中,男女间的握手必须是女士发起,这是男士对女士尊重的表现。如果对方想都不想就要和你握手,这说明他还不是一名绅士。

常见职场礼仪问题:道歉礼仪 篇5

即使你在社交礼仪上做得完美无缺,你也不可避免地在职场中冒犯了别人。如果发生这样的事情,真诚地道歉就可以了,不必太动感情。表达出你想表达的歉意,然后继续进行工作。将你所犯的错误当成件大事只会扩大它的破坏作用,使得接受道歉的人更加不舒服。当只有你一个人存在时,就是你最能体现道德的时候,是你最能体现境界的时候。职场角落常常是最能让一个人原形毕露的地方,平时西装革履、文质彬彬、相貌堂堂、温文而雅。都不能足以体现一个人的真正素质,而在职场角落的时候,才能体现礼仪所在,道德所在。

职场中的称呼礼仪常识 篇6

一、工作中的称呼

在职场上,职员所采用的称呼理应正式、庄重而规范。它们大体上可分为下述四类。

1、职务性称呼

在工作中,以交往对象的行政职务相称,以示身份有别并表达敬意,是公务交往中最为常见的。在实践中,它具体又可分为如下三种情况:

一是仅称行政职务,例如,董事长、总经理、主任,等等。它多用于熟人之间。

二是在行政职务前加上姓氏,例如,谭董事、汪经理、李秘书,等等。它适用于一般场合。

三是在行政职务前加上姓名,例如,王惟一董事长、滕树经理、林荫主任,等等。它多见于极为正式的场合。

2、职称性称呼

对于拥有中、高级技术职称者,可在工作中直接以此相称。如果在有必要强调对方的技术水准的场合,尤其需要这么做。通常,它亦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仅称技术职称,例如,总工程师、会计师,等等。它适用于熟人之间。

二是在技术职称前加上姓氏,例如,谢教授、严律师,等等。它多用于一般场合。

三是在技术职称前加上姓名,例如,柳民伟研究员、何娟工程师,等等。它常见于十分正式的场合。

3、学衔性称呼

在一些有必要强调科技或知识含量的场合,可以学衔作为称呼,以示对对方学术水平的认可和对知识的强调。它大体上有下面四种情况:

一是仅称学衔,例如,博士。它多见于熟人之间。

二是在学衔前加上姓氏,例如,侯博士。它常用于一般性交往。

三是在学衔前加上姓名,例如,侯钊博士。它仅用于较为正式的场合。

四是在具体化的学衔之后加上姓名,即明确其学衔所属学科,例如,经济学博士邹飞、工商管理硕士马月红、法学学士衣霞,等等。此种称呼显得最为郑重其事。

4、行业性称呼

在工作中,若不了解交往对象的具体职务、职称、学衔,有时不妨直接以其所在行业的职业性称呼或约定俗成的称呼相称。它多分为下述两种情况:

一是以其职业性称呼相称。在一般情况下,常以交往对象的职业称呼对方。例如,可以称教员为老师,称医生为大夫,称驾驶员为司机,称警察为警官,等等。此类称呼前,一般均可加上姓氏或姓名。

二是以其约定俗成的称呼相称。例如,对公司、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人们一般习惯于按其性别不同,分别称之为小姐或先生。在这类称呼前,亦可冠以姓氏或姓名。

商务称呼礼仪 篇7

称呼他人为一门极为重要的事情,若称呼的不妥当则很容易让他人产生立即的反感,甚至嫉恨在心久久无法释怀。

认识之人:对于自己已经认识的人多以Mr。Ms。或Mrs。等加在姓氏之前称呼,如Mr。Chang,Ms。Tsing,Mrs。Huang等,千万不可以用名代姓。

例如说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人们一定称之为华盛顿总统、华盛顿先生,因为这是他的姓,如果称他为乔治先生,保证震惊全场,因为只有以前的黑奴才会如此称呼主人的,此点国人都常常弄不清楚,所以也让别人惊异连连。

重要人士:对于重要人物最好加上他的头衔,如校长、大使、参议员、教授…等,以示尊重,当然也如前述是以头衔之后加上其人之全名或姓氏称呼之,千万也别接上名字。

一般而言有三种人在名片上和头衔上是终身适用的,这三种人是:大使Ambassador、博士Doctor以及公侯伯子男皇室贵族爵位。在称呼他们时一定要加头衔,否则表示十分不敬,甚至视为羞辱,务必谨慎小心。

不认识之人:可以Mr。Madam称呼之,国人有不少一见外国人就称为"Sir",这是不对的,只有对看起来明显十分年长者或是虽不知其姓名但显然是十分重要的人士方才适用之,当然面对正在执行公务的官员、警员等也可以Sir称呼以表尊敬。而相对于女士则一律以Madam称呼之,不论她是否已婚。

对于年青人:可以称之为Youngman,年青女孩则称为YoungLady,小孩子可以昵称为Kid(s),较礼貌地称之为YoungMaster,在此Master并非主人之意,有点类似国语的「小王子」之类的称呼法。

常见职场礼仪问题:职场温馨提示 篇8

现代社会中,职场礼仪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职场礼仪不仅可以有效的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气质和魅力,还能体现一个人对社会的认知水平,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礼仪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还体现在工作中,通过职场礼仪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持冷静,按照礼仪的规范来约束自己,通过职场礼仪中的一些细节,会得到领导更多的信任,使人际间的感情得以沟通,与同事间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友好合作的关系,从而使自己的事业进一步发展,能在职场中如鱼得水。它除了可以体现个人的综合素质和修养,在全球化商务竞争中,也将成为企业形象的一部分而日益受到重视。所以学习正规的职场礼仪是进入社会工作时要走好的一步。

商务称呼礼仪 篇9

商务礼仪包括哪些方面

在商务活动中,为了体现相互尊重,需要通过一些行为准则去约束人们在商务活动中的方方面面,这其中包括仪表礼仪,言谈举止,书信来往,电话沟通等技巧,从商务活动的场合又可以分为办公礼仪,宴会礼仪,迎宾礼仪等。

商务礼仪作用

商务礼仪的作用:内强素质,外强形象

具体表述为三个方面:

一、提高个人的素质

商务人员的个人素质是一种个人修养及其表现,如在外人面前不吸烟、不在大庭广众前喧哗。

【例】佩戴首饰的4个原则:前提:符合身份

1、以少为佳,提倡不戴,一般不多于三种,每种不多于两件;

2、善于搭配,如穿无袖旗袍、高筒薄纱手套去参加高级晚宴,戒指应该戴在手套里(新娘除外);少女穿短裙去Party,脚链戴在袜子外(建议腿型好的或走路姿势好的少女才戴脚链);

3、同质同色;

4、习俗原则,如配玉坠男戴观音女戴佛;戒指戴左手;戒指戴在食指表示想结婚、戴中指表示已有爱人,戴无名指表示已婚,戴小拇指表示独身,拇指不戴戒指。

二、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

【例】秘书接听找老总的电话,先告对方要找的人不在,再问对方是谁、有何事情。

【例】拜访别人要预约,且要遵时守约,提前到可能会影响别人的安排或正在进行的事宜。

三、维护个人和企业形象

商务礼仪最基本作用是“减灾效应”:少出洋相、少丢人、少破坏人际关系,遇到不知事情,最稳妥方式是紧跟或模仿,以静制动,如西餐宴会上女主人是第一次序,女主人就座其他人才能就座,女主人餐巾表示宴会开始,女主人拿起刀叉其他人才可以吃,女主人把餐巾放在桌子上表示宴会结束。

商务礼仪知识共享礼仪是人际交往的艺术,教养体现细节,细节展现素质,愿以下社交礼仪知识能帮助你提高自身修养。

握手礼仪

握手是一种礼仪,但人与人之间、团体之间、国家之间的交往都赋予这个动作丰富的内涵,一般说来,握手往往表示友好,是一种交流,可以沟通原本隔膜的情感,可以加深双方的理解、信任,可以表示一方的尊敬、景仰、祝贺、鼓励,也能传达出一些人的淡漠、敷衍、逢迎、虚假、傲慢。团体领袖、国家元首之间的握手则往往象征着合作、和解、和平。握手的次数也许数也数不清,印象深刻的可能只有几次:第一次见面的激动,离别之际的不舍,久别重逢的欣喜,误会消除、恩怨化解的释然等等。

把握住握手事项中的一点或几点,可以讲述自己的经历,可以针对现实发表议论,可以展开联想,表达感悟,可以从虚入手,倾诉感情,表达方式可以根据情景需要而定。握手最早发生在人类“刀耕火种”的年代,那时,在狩猎和战争时,人们手上经常拿着石块或棍棒等武器。他们遇见陌生人时,如果大家都无恶意,就要放下手中的东西,并伸开手掌,让对方抚摸手掌心,表示手中没有藏武器。这种习惯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握手”礼节。

握手是在相见、离别、恭贺、或致谢时相互表示情谊、致意的一种礼节,双方往往是先打招呼,后握手致意。

1、握手的顺序

主人、长辈、上司、女士主动伸出手,客人、晚辈、下属、男士再相迎握手。

2、握手的方法

(1)一定要用右手握手。

(2)要紧握双方的手,时间一般以1~3秒为宜。当然,过紧地握手,或是只用手指部分漫不经心地接触对方的手都是不礼貌的。

(3)被介绍之后,最好不要立即主动伸手,年轻者、职务低者被介绍给年长者、职务高者时,应根据年长者、职务高者的反应行事,即当年长者、职务高者用点头致意代替握手时,年轻者、职务低者也应随之点头致意。和年轻女性或异国女性握手,一般男士不要先伸手。男士握手时应脱帽,切忌戴手套握手。

(4)握手时双目应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或问好,多人同时握手时应顺序进行,切忌交叉握手。

(5)在任何情况拒绝对方主动要求握手的举动都是无礼的,但手上有水或不干净时,应谢绝握手,同时必须解释并致歉。

(6)握手时首先应注意伸手的次序,在和女士握手时,男士要等女士先伸手之后再握,如女士不伸手,或无握手之意,男士则点头鞠躬致意即可,而不可主动去握住女士的手;在和长辈握手时,年轻者一般要等年长者先伸出手再握;在和上级握手时,下级要等上级先伸出手再趋前握手。另外,接待来访客人时,主人有向客人先伸手的义务,以示欢迎;送别客人时,主人也应主动握手表示欢迎再次光临。

(7)握手时一定要用右手,这是约定俗成的礼貌,在一些东南亚国家,如印度、印尼等,人们不用左手与他人接触,因为他们认为左手是用来洗澡和上卫生间的,如果是双手握手,应等双方右手握住后,再将左手搭在对方的右手上,这也是经常用的握手礼节,以表示更加亲切,更加尊重对方。

仪表礼仪

一、化妆的原则

1、扬长避短

突出美化自己脸上富有美感之处,掩饰面部的不足,以达到化妆的最佳效果。

2、淡妆适宜

一般来说,化妆有晨妆、晚妆、上班妆、社交妆、舞会妆等多种形式,他们的浓淡程度都存在差别。因此,化妆的浓淡要根据不同的时间和场合来选择。如工作妆要简约、清丽、素雅,而舞会妆则可浓艳。

3、化妆避人

化妆或补妆应该遵循修饰避人的原则,选择无人的地方,如化妆间、洗手间等,切忌在他人面前肆无忌惮地化妆或补妆。一般情况下,女士在用餐、饮水、出汗等之后应及时为自己补妆。

二、化妆禁忌

1、化妆的浓、淡要视时间、场合而定;

2、不要在公共场所化妆;

3、不要在男士面前化妆;

4、不要非议他人的化妆;

5、不要借用他人的化妆品;

6、男士不要过分化妆。

三、服饰及其礼节

1、要注意时代的特点,体现时代精神;

2、要注意个人性格特点;

3、应符合自己的体形。

四、白领女士的禁忌

1、发型太新潮禁忌;

2、头发如乱草禁忌;

3、化妆太夸张禁忌;

4、脸青唇白禁忌;

5、衣装太新潮禁忌;

6、打扮太性感禁忌;

7、天天扮“女黑侠”禁忌;

8、脚踏“松糕鞋”。

五、举止礼仪

1、要塑造良好的交际形象,必须讲究礼貌礼节,为此,就必须注意你的行为举止。

举止礼仪是自我心诚的表现,一个人的外在举止行动可直接表明他的态度,做到彬彬有礼,落落大方,遵守一般的进退礼节,尽量避免各种不礼貌、不文明习惯。

2、到顾客办公室或家中访问,进门之前先按门铃或轻轻敲门,然后站在门口等候,按门铃或敲门的时间不要过长,无人或未经主人允许,不要擅自进入室内。

3、在顾客面前的行为举止

(1)当看见顾客时,应该点头微笑致礼,如无事先预约应先向顾客表示歉意,然后再说明来意,同时要主动向在场人都表示问候或点头示意。

(2)在顾客家中,未经邀请,不能参观住房,即使较为熟悉的,也不要任意抚摸或玩弄顾客桌上的东西,更不能玩顾客名片,不要触动室内的书籍、花草及其它陈设物品。

(3)在别人(主人)未坐定之前,不宜先坐下,坐姿要端正,身体微往前倾,不要跷“二郎腿”。

(4)要用积极的态度和温和的语气与顾客谈话,顾客谈话时,要认真听,回答时,以“是”为先,眼睛看着对方,注意对方的神情。

(5)站立时,上身要稳定,双手安放两侧,不要背在背后,也不要双手抱在胸前,身子不要侧歪在一边,当主人起身或离席时,应同时起立示意,当与顾客初次见面或告辞时,要不卑不亢,不慌不忙,举止得体,有礼有节。

(6)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克服各种不雅举止。不要当着顾客的面,擤鼻涕、掏耳朵、剔牙齿、修指甲、打哈欠、咳嗽、打喷嚏,实在忍不住,要用手帕捂住口鼻,面朝一旁,尽量不要发出声响,不要乱丢果皮纸屑等。这虽然是一些细节,但它们组合起来构成顾客对你的总印象。

(7)需要说明一点的是:当众化妆是男士们最讨厌的女性习惯,关于这一点,惯例放宽了,女性在餐馆就餐后,让人见到补口红,轻轻补粉,谁也不再大惊小怪。不过,也只能就这么一点,不能太过分。需要梳头,磨指甲,涂口红和化妆时,或者用毛刷涂口红时,请到化妆室,或盥洗室进行。在人前修容,是女性使男性最气恼的一个习惯。

(8)同样,在人前整理头发、衣服及照镜子等行为应该尽量节制。

六、谈吐礼仪

1、交际用语

(1)初次见面应说:幸会;

(2)看望别人应说:拜访;

(3)等候别人应说:恭候;

(4)请人勿送应用:留步;

(5)对方来信应称:惠书;

(6)麻烦别人应说:打扰;

(7)请人帮忙应说:烦请;

(8)求给方便应说:借光;

(9)托人办事应说:拜托;

(10)请人指教应说:请教;

(11)他人指点应称:赐教;

(12)请人解答应用:请问;

(13)赞人见解应用:高见;

(14)归还原物应说:奉还;

(15)求人原谅应说:包涵;

(16)欢迎顾客应叫:光顾;

(17)老人年龄应叫:高寿;

(18)好久不见应说:久违;

(19)客人来到应用:光临;

(20)中途先走应说:失陪;

(21)与人分别应说:告辞;

(22)赠送作用应用:雅赠。

2、令人讨厌的行为

(1)经常向人诉苦,包括个人经济、健康、工作情况,但对别人的问题却不予关心,从不感兴趣;

(2)唠唠叨叨,只谈论鸡毛小事,或不断重复一些肤浅的话题,及一无是处的见解;

(3)态度过分严肃,不苟言笑;

(4)言语单调,喜怒不形于色,情绪呆滞;

(5)缺乏投入感,悄然独立;

(6)反应过敏,语气浮夸粗俗;

(7)以自我为中心;

(8)过分热衷于取得别人好感。

3、损害个人魅力的错误

(1)不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经常以不悦而且对立的语气说话;

(2)应该保持沉默的时候偏偏爱说话;

(3)打断别人的话;

(4)滥用人称代词,以至在每个句子中都有“我”这个字;

(5)以傲慢的态度提出问题,给人一种只有他最重要的印象;

(6)在谈话中插入一些和自己有亲密关系,但却会使别人感到不好意思的话题;

(7)不请自来;

(8)自吹自擂;

(9)嘲笑社会上的穿着规范;

(10)在不适当时刻打电话;

(11)在电话中谈一些别人不想听的无聊话;

(12)对不熟悉的人写一封内容过分亲密的信;

(13)不管自己了不了解,而任意对任何事情发表意见;

(14)公然质问他人意见的可靠性;

(15)以傲慢的态度拒绝他人的要求;

(16)在别人的朋友面前说一些瞧不起他的话;

(17)指责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

(18)评论别人的无能力;

(19)当着他人的面,指正部属和同事的错误;

(20)请求别人帮忙被拒绝后心生抱怨;

(21)利用友谊请求帮助;

(22)措词不当或具有攻击性;

(23)当场表示不喜欢;

(24)老是想着不幸或痛苦的事情;

(25)对政治或宗教发出抱怨;

(26)表现过于亲密的行为。

4、社交十不要

(1)不要到忙于事业的人家去串门,即便有事必须去,也应在办妥后及早告退;也不要失约或做不速之客。

(2)不要为办事才给人送礼。礼品与关心亲疏应成正比,但无论如何,礼品应讲究实惠,切不可送人“等外”、“处理”之类的东西。

(3)不要故意引人注目,喧宾夺主,也不要畏畏缩缩,自卑自贱。

(4)不要对别人的事过分好奇,再三打听,刨根问底;更不要去触犯别人的忌讳。

(5)不要拨弄是非,传播流言蜚语。

(6)不能要求旁人都合自己的脾气,须知你的脾气也并不合于每一个人,应学会待人宽容。

(7)不要服饰不整,肮脏,身上有难闻的气味。反之,服饰过于华丽、轻佻也会惹得旁人不快。

(8)不要毫不掩饰地咳嗽、打嗝、吐痰等,也不要当众修饰自己的容貌。

(9)不要长幼无序,礼节应有度。

(10)不要不辞而别,离开时,应向主人告辞,表示谢意。

正式场合的称呼礼仪的忌讳 篇10

在公务交往中,有一些称呼是职员所忌讳使用的。它们的共同之处是:失敬于被称呼者。这类忌称主要有下述五种。

1、绰号性的称呼

在一般情况下,一名有教养的职员绝对不可擅自以绰号性称呼去称呼别人。不论自己为别人起绰号,还是道听途说而来的绰号,都不宜使用。一些对他人具有侮辱性质的绰号,则更是应被禁止使用的。

2、不适当的'称呼

有一些称呼如果在正式场合使用,均为不适当的称呼。此类称呼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替代性的称呼。在正式场合,若以下一个、12号等替代性称呼去称呼他人,亦为不适当的做法。

二是跨行业的称呼。学生喜欢互称同学,军人往往互称战友,工人可以互称师傅,专业造诣高者可称之为大师。但此种行业性极强的称呼一旦被用来称呼界外之人,通常则会给人以不伦不类之感。

三是不恰当的简称。某些同事之间使用的非正式的简称,例如,把范局长简称为范局,把沙司长简称为沙司,把周校长简称为周校,均不可使用于正式场合。

另外,与他人打交道时,不使用任何称呼,也是极不礼貌的表现。

3、不通行的称呼

有一些称呼,仅仅适用于某一地区,或者仅仅适用于国内。一旦它超出一定范围,就有可能产生歧义。此类非通行称呼主要有两种:

一是仅适用于某一地区。北京人称别人为师傅,山东人则习惯于称呼别人为伙计,这类地区称呼在其他地区往往难以畅行无阻。

二是仅仅适用于国内。一些中国人常用的称呼,例如,可以称为同志、爱人等,绝对不宜用于称呼一般的外国人。

4、庸俗性的称呼

在公务交往中,一些庸俗而档次不高的称呼,绝对不宜使用。动辄对他人以朋友、兄弟、死党、哥们儿、姐们儿相称,往往只会贬低自己的身份。

应当指出的是,在正式场合,不论对外人还是自己人,最好都不要称兄道弟。要是张口闭口张哥、李姐、王叔,不仅不会使人感到亲切,反而会让别人觉得称呼者的格调不高。

5、错误性的称呼

它们均是称呼者粗心大意、用心不专所致。常见的有两种情况:

一是误读。其原因在于不认识被称呼者的姓名,或者念错了对方的姓名。我国人名中的一些姓氏,例如,翟、冮、郇、眭等,就很容易被人误读。

二是误会。在此,它是指对被称呼者的职务、职称、学衔、辈分、婚否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例如,把一名未婚妇女称做夫人,显然就属于重大的失误。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