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美德少年自我总结【推荐三篇】

三年级美德少年自我总结(精选3篇)

三年级美德少年自我总结 篇1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个人文明一小步社会进步一大步,做文明美德少年,我觉得我们应该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记得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一次轮到我们组值日,我在走廊里拖地的时候,发现教室里没人值日。我心想今天就算只有我一个人值日,也要把教室打扫干净。我拖完了地又去屋里扫地,扫完地后又去擦墙,擦完墙后又去倒垃圾,最后虽然我有点累,但我心里很高兴,因为我们班卫生分得了10分。

在学习上,我是一个努力勤奋人,一日之计在于晨;我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开始早读;我每天都做好预习、复习,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不折不扣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我知道只有努力勤奋地学习,才能成取得优异的成绩,掌握丰富的知识,丰富的知识是我们翱翔的翅膀。

在学习之余,我爱好广泛,经常参加各类活动。我从五岁开始学习跳拉丁舞和拉小提琴。由于老师的辛勤培育和我的刻苦训练,我多次在各类才艺比赛中获得荣誉。通过参加这些活动,不仅使我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也增强了我的自信心。

我认为做一个美德好少年,还要品德优良,尊老爱幼,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向雷锋叔叔学习,很多时候帮助的是别人,快乐是自己。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坐公交车的时候主动给老人让座。在家里孝敬父母,帮父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我相信只要我们从小事做起,从我们自身做起,就一定能成为美德少年!

三年级美德少年自我总结 篇2

“六一”国际儿童节期间,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关工委联合开展“学习和争做美德少年”活动,宣传、展示百名美德少年事迹,引导未成年人学习身边榜样,争做最美少年,以实际行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英雄扬美德。中央文明办等部门宣传、展示百名美德少年,每个人的事迹,都闪现出人性道德的光辉,都是一首人类文明的颂歌。这些美德少年,集中体现了当代未成年人有理想、讲文明、守公德,爱祖国、爱人民、爱学习、爱劳动的良好精神风貌,是同龄人成长的榜样和动力。

少年成长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应当说,广大少年儿童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下,正在健康生活,茁壮成长。但我们不能否认,少数少年儿童在学习、生活、成长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自我为中心、集体观念差,心理脆弱、易发脾气,意志薄弱、害怕困难,只爱听好话、不愿意接受批评,学习动力不足,时间观念不强,自主意识淡漠、自立能力差,等等。校正少年成长的轨迹、保证少年健康成长离不开榜样的引领,而学习美德少年,正是医治上述顽症的良方。中央文明办等部门宣传、展示百名美德少年“有的品学兼优、全面发展;有的自立自强、乐观向上;有的孝老爱亲、倾心侍奉;有的爱护同学、助人为乐;有的恪守诚信、拾金不昧……”一个美德少年就是一面旗帜。广泛宣传美德少年的事迹,大力弘扬美德少年的精神,引导广大少年儿童去认同、去学习、去传承,崇德向善,见贤思齐,使大家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形成崇拜美德少年、学习美德少年、争当美德少年的良好导向和氛围。

关心、关怀和帮助未成年人成长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让我们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响应中央文明办的号召,把“学习和争做美德少年”活动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形式,“引导未成年人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在点滴积累中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养良好道德行为习惯。”

三年级美德少年自我总结 篇3

12岁的青岛男孩齐鲁豫,5年来坚持为患小儿麻痹症的同学当“拐杖”;西安高二学生夏雨含,跳入近2米深的河水勇救4人上岸……“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中央文明办等五部门联合开展“学习和争做美德少年”活动,通过百名美德少年的事迹展示,引导孩子们追求美好品德。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美则中国美。从青少年抓起,传承美德,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精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和教育广大青少年在良好家风的熏陶感染中养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的道德风尚。良好的家风和健康的成长环境是青少年茁壮成长的基石。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能够让青少年耳濡目染的'接受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积极向上的性格特征及良好的道德素养。而传统文化的熏陶是促进青少年心灵成长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催化剂,传统文化润物细无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得以践行,进而带动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发展和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

“美德少年”荣誉称号不仅激起少年们的积极进取的时代风貌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而且也给其他青少年树立了可信可学的典范作用。在“美德少年”的引领示范之下,更多的青少年将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做一个助人为乐的人为荣,从而更好地推动整个社会文明的建设。

青少年的传统文化建设不仅关系他们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更关系国家的未来;这不仅需要“美德少年”的示范引领作用,更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言传身教。只有两者携手共助、润物细无声,“美德”之花才会开得更长久、绚烂。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