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动物寓言故事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寓言的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植物等,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情节高度凝练的故事中得到揭示。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中学生动物寓言故事,欢迎查阅。

中学生动物寓言故事1

花草地上,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了很多小动物,它们在看啥呢?噢,一只名叫翠翠的螳螂正在表演魔术:斩蚯蚓。翠翠举起一只镰刀形的前足,喀嚓一声,把草地中间的蚯蚓斩成两段。观众的心一下子都悬了起来:斩断了的蚯蚓还能复活吗?还能长成原来的样子吗?正当大伙在这样想的时候,奇迹发生了:两截断蚯蚓都变成了有头有尾的完整蚯蚓。观众为螳螂翠翠的绝技欢呼起来。

这时,一只名叫青青的螳螂对大伙说:“这有什么稀奇的!我们螳螂都有两把天生的刀,谁不会斩蚯蚓?我马上再给大伙表演一个。”它把一条红蚯蚓放在草地中问。翠翠赶忙对它说:“先别斩,听我把要领告诉你。”青青才不相信斩蚯蚓有什么要领呢,它举起前足,照蚯蚓的后部就是一刀,翠翠连阻挡都没有来得及。

“完了!”翠翠叫了起来,“让你这么一斩,那段只有尾巴没有头的蚯蚓再也不会长出头来了,只能成为一条两个尾巴的变 态蚯蚓。”

“哼,我才不信呢!”青青不服气地说,“你斩的就能长出头来,我斩的就不能,岂有此理!”

“斩的地方不同,后果就不一样。我让你先听听要领,你偏不听。嗨!结果害了这条蚯蚓。”

“我就不信斩蚯蚓还有什么要领。”

“有。在蚯蚓前五节到八节的地方斩断,就能很快再生成完整的蚯蚓。在十五节以后斩断,后半截就不能再生头部了,只能长出尾巴来。我斩的是五至八节的中央;你呢,正巧斩断了十五节以后的地方。”

“我不信!我不信!”青青嚷嚷起来。

“那就等着瞧吧。”

观众们都紧张地瞅着断蚯蚓。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后,那段只有尾巴没有头的蚯蚓果真从切断处长出了一条尾巴,变成了一条无头的两尾蚯蚓。

青青呆住了。

中学生动物寓言故事2

事情是这样的:当狐狸感到肚皮空虚时,它在树林里看到一只小鹰正在学飞。

“呵!亲爱的小鹰,我的小勇士。”狐狸摇着尾巴,露出满脸妩媚的笑容,开始了它那动人的表演:“你飞得真不错,把我完全看呆啦!也许你还是头一次飞吧!真是新生力量,前途无限。你现在的优秀成绩,使我断定,你将是未来出色的飞行员,将造出惊人的奇迹。呵!亲爱的,到地面上来吧,我要能看到你在我面前飞,这将是我终生的荣幸……”

狐狸眯着眼,等候小鹰送到自己嘴边。可惜,事情并不顺利:小鹰并未飘飘然地、像乌鸦嘴里的肉那样落下来。

“谢谢你的鼓励”,小鹰一面继续学飞,一面谦逊地回答:“不过,你的夸奖和赞美词用的太过分了,我飞得并不怎么好,还是多指出缺点,帮助我进步吧!”

停在树叶中的老鹰,刚才听到狐狸的话,还怕自己的孩子遭到不幸哩,现在听了小鹰的回答,它飞出来时,心里是多么的喜悦啊!

“我的好孩子,你在别人对你奉承时保持清醒,这太使我高兴了。”老鹰亲切地拥抱了小鹰。它又对狐狸说:“滚开,狡猾的家伙,你的花言巧语,不亚于虎狼的牙齿和利爪。离我们远些吧,否则就别怪我对你不礼貌了。”

狐狸拖着尾巴,垂头丧气地走了。它叹了口气,心想:“我找错对象啦!可是,我永远相信,世界上像乌鸦那样的傻瓜不会是的”。

就这样,狐狸没有因在小鹰面前的失败而转变,它又跑到别的地方去碰自己的运气了!

中学生动物寓言故事3

非洲大草原上生活着一群斑鬣狗,斑鬣狗的首领都是母狗,一,是因为母狗比公狗体型大;二,是因为母狗比公狗更具有组织和领导才能。并且,斑鬣狗的首领是世袭制,首领不幸死亡,它的女儿(相当于公主)就很自然担当起首领的职责。

很不幸的是斑鬣狗群不远处有一个狮群,从单个的实力来说,斑鬣狗不是任何一头狮子的对手,但是斑鬣狗生殖能力和存活能力都比狮子要强,因此,斑鬣狗群体力量强大。如果说草原上敢跟狮群一争高下的只有斑鬣狗,它们可以以多胜少敢从狮子嘴里抢夺食物,当然狮群也时常从斑鬣狗嘴里抢夺食物,在这方面充其量就是双方打一个平手。

一天,一头母狮打猎杀死了一头非洲野牛,正欲进食,一只哨探的斑鬣狗追踪而至,随后它就通过叫声通知其他的鬣狗,斑鬣狗们蜂涌而至,它们采取游击战麻雀战骚扰母狮,母狮最终不得不忍痛割爱把刚刚猎获的野牛拱手让给了斑鬣狗。

另一天夏日的午后,天气炎热异常,狮群不耐酷热找到一处大树下酣然午睡,斑鬣狗首领带领它的种群不断狂吠,搅扰得狮群不得安宁,大约动物与人在报复心方面有相同之处,狮群尽管不得安寝,然而身体倦怠乏力,只有隐忍不发。

日头西下,气温渐渐下降,狮群逐渐恢复了活力,可是斑鬣狗却浑然不觉,它们仍然狂吠着继续搅扰狮群,雄狮终于发怒了,怒吼一声,声如春雷,一跃而起疯狂奔向斑鬣狗首领,那只母狗只顾得落荒而逃,但是,雄狮一个鱼跃,几乎是泰山压顶之势把斑鬣狗的首领压在身下,只一口就咬断了母狗的脖子,其他的斑鬣狗只恨爹娘少生两条腿,但是雄狮余怒未消,它又迅速赶上斑鬣狗首领的女儿,这个刚刚继任首领也在一眨眼的功夫就随着它的母亲见阎王了。

斑鬣狗的厄运不是因为它们与狮群争夺食物,而是因为它们的狂吠。现在网络上有些人别的没学到,对所有的阔人都摇尾乞怜,对所有的穷人都狂吠倒是学的很好,真是不明白这些人放着好好的人不做,干什么一定要做狗呢?

中学生动物寓言故事4

燕王有收藏各种精巧玩物的嗜好。有时他为了追求一件新奇的东西,甚至不惜挥霍重金。“燕王好珍玩”的名声不胫而走。

有一天,一个卫国人到燕都求见燕王。他见到燕王后说:“我听说君王喜爱珍玩,所以特来为您在棘刺的顶尖上刻猕猴。”燕王一听非常高兴。虽然王宫内有金盘银盏、牙雕玉器、钻石珠宝、古玩真迹,可是从来还没有听说过棘刺上可以刻猕猴。因此,燕王当即赐给那卫人享用30方里的俸禄。随后,燕王对那卫人说:“我想马上看一看你在棘刺上刻的猴。”那卫人说:“棘刺上的猕猴不是一件凡物,有诚心的人才能看得见。如果君王在半年内不入后宫、不饮酒食肉,并且赶上一个雨过日出的天气,抢在阴晴转换的那一瞬间去看刻有猕猴的棘刺,届时您将如愿以偿。”

不能马上看到棘刺上刻的猕猴,燕王只好拿俸禄先养着那个卫人,等待有了机会再说。

郑国台下地方有个铁匠听说了这件事以后,觉得其中有诈,于是去给燕王出了一个主意。这匠人对燕王说:“在竹、木上雕刻东西,需要有锋利的刻刀。被雕刻的物体一定要容得下刻刀的锋刃。我是一个打制刀斧的匠人,据我所知,棘刺的顶尖与一个技艺精湛的匠人专心制作的刻刀锋刃相比,其锐利程序有过之而无不及。既然棘刺的顶尖连刻刀的锋刃都容不下,那怎样进行雕刻呢?如果那卫人真有鬼斧神工,必定有一把绝妙的刻刀。君王用不着等上半年,只要现在看一下他的刻刀,立即就可知道用这把刀能否刻出比针尖还小的猕猴。”燕王一听,拍手说道:“这主意甚好!”

燕王把那卫人召来问道:“你在棘刺上刻猴用的是什么工具?”卫人说:“用的是刻刀。”燕王说:“我一时看不到你刻的小猴,想先看一看你的刻刀。”卫人说:“请君王稍等一下,我到住处取来便是。”燕王和在场的人等了约一个时辰,还不见那卫人回来。燕王派侍者去找。侍者回来后说道:“那人已不知去向了。”

这两件事中的虚伪,在实际验证之前即被一个铁匠用推理方法迅速戳穿,从而显示了劳动者的智慧;也嘲讽了封建统治者的无知无能。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正确的推理方法跟实践活动一样,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法宝。

中学生动物寓言故事5

传说古代有一个非常喜爱骏马的国君,为了得到一匹胯下良骑,曾许以一千金的代价买一匹千里马。普天之下,可以拉车套犁、载人驮物的骡、马、驴、牛多的是,而千里马则十分罕见。派去买马的人走镇串乡,像大海里捞针一样,三年的时间过去了,连个千里马的影子也没有见到。

一个宦宫看到国君因得不到朝思暮想的千里马而怏怏不乐,便自告奋勇地对国君说:“您把买马的任务交给我吧!只须您耐心等待一段时间,届时定会如愿以偿。”国君见他态度诚恳、语气坚定、仿佛有取胜的秘诀,因此答应了他的请求。这个宦官东奔西走,用了3个月时间,总算打听到千里马的踪迹。可是当宦官见到那匹马时,马却死了。

虽然这是一件令人非常遗憾的事,但是宦官并不灰心。马虽然死了,但它却能证明千里马是存在的;既然世上的确有千里马,就用不着担心找不到第二匹、第三匹,甚至更多的千里马。想到这里,宦官更增添了找千里马的信心。他当即用500金买下了那匹死马的头,兴冲冲地带着马头回去面见国君。宦官见了国君,开口就说:“我已经为您找到了千里马!”国君听了大喜。他迫不及待地问道:“马在哪里?快牵来给我看!”宦官从容地打开包裹,把马头献到国君面前。看上去虽说是一匹气度非凡的骏马的头,然而毕竟是死马!那马惨淡无神的面容和散发的腥臭使国君禁不住一阵恶心。猛然间,国君的脸色阴沉下来。他愤怒地说道:“我要的是能载我驰骋沙场、云游四方、日行千里的活马,而你却花500金的大价钱买一个死马的头。你拿死马的头献给我,到底居心何在?”宦官不慌不忙地说:“请国君不要生气,听我细说分明。世上的千里马数量稀少,不是在养马场和马市上轻易见得到的。我花了3个月时间,好不容易才遇见一匹这样的马,用500金买下死马的头,仅仅是为了抓住一次难得的机会。这马头可以向大家证明千里马并不是子虚乌有,只要我们有决心去找,就一定能找到;用500金买一匹死马的头,等于向天下发出一个信号。这可以向人们昭示国君买千里马的诚意和决心。如果这一消息传扬开去,即使有千里马藏匿于深山密林、海角天涯,养马人听到了君王是真心买马,必定会主动牵马纷至沓来。”

果然不出宦官所料,此后不到一年的时间,接连有好几个人领着千里马来见国君。

这则寓言通过价值500金的马头使国君众望所归,招至卖马人纷至沓来的故事,说明为了做成一件大事,首先必须要有诚意和耐心。而一个人谋事的决心,不仅仅是反映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应该用实际行动来体现。


中学生动物寓言故事相关文章: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