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是公民必有的道德情操,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主要的部分。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爱国诗人和诗句【优秀7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1、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病起书怀》)
2、寸寸山河寸寸金,瓜离分裂力谁任。(清。黄遵宪。《题梁任父同年》)
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4、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战国。屈原。《国殇》)
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7、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8、为祖国倒下的人,他的死是光荣的。——[古希腊]荷马《伊利昂记》
9、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10、归老宁无五亩田,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读书》)
1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1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3、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宋。陆游。《金错刀行》)
14、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竞陆沉?(宋。郑思肖。《二砺》)
1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屈原。《离骚》)
16、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汉。曹操。《蒿里行》)
17、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18、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1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20、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们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
21、忧国耻为睁眼瞎,挺身甘上断头台。——《革命烈士诗抄。熊亨瀚诗》
22、爱国如命,见义勇为。——蔡锷《致柏文蔚电》
23、爱国,是一种极高贵的感情活动。——茅盾《给青年作家的公开信》
24、爆裂同拚歼贼臣,男儿爱国已忘身。——秋瑾《吊吴烈士樾》
25、祖国陆沉人有责,天涯飘泊我无家。——秋瑾
26、要想着收咱失地,别忘了还我河山。——冯玉祥
27、在你把爱国之心从人类中间驱除之前,不会有一个太平的世界。——[英]萧伯纳《V.C.奥弗菜厄蒂》
28、爱国者的'话是最有价值的。——鲁迅《论辩的魂灵》
29、爱国的主要方法,就是要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谢觉哉《爱厂如家》
1、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清·龚自珍《漫感》
2、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3、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4、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6、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7、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园》
8、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清·徐锡麟《出塞》
9、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10、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1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1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13、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康有为《出都留别诸公》
14、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清·秋瑾《对酒》
15、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16、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毛泽东
17、四海翻腾云水路,五洲震荡风雷激。——毛泽东
18、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9、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
20、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21、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22、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23、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24、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25、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洪秀全《吟剑诗》
26、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27、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2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29、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立刻行。——明·戚继光《立刻作》
30、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
31、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32、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唐·聂夷中《咏田家》
33、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清·郑成功《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34、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35、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
36、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毛泽东
37、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鲁迅
3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39、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唐·令狐楚《少年行》
朝代:宋朝|作者:文天祥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於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阗鬼火,春院闭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
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江西吉州庐陵(今属江西吉安)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状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于五坡岭兵败被俘,宁死不降。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十二月初九,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朝代:明朝|作者: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明朝大臣。于谦诗作归隐情怀的表达与慷慨悲凉的风貌预示了诗坛风气的转向。在台阁体流行的高峰期,文人们是忌讳表达激烈的情怀与悲伤的情感的,从而保持了其创作风格的雍容,以便发挥其鸣盛的政治作用。
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2、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孔夷《南浦旅怀》
3、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龚自珍《漫感》
4、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5、国破山河落照红。朱敦儒《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
6、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7、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戚继光《望阙台》
8、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9、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郑思肖《二砺》
10、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11、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严武《军城早秋》
12、更持银盏起,为君寿。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13、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张祜《集灵台其一》
14、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15、天厌虏,臣离德。史达祖《满江红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怀古》
16、堂上谋臣尊俎,边头将士干戈。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17、万国奔腾,两宫幽陷,此恨何时雪。黄中辅《念奴娇炎精中否》
18、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19、中原事业如江左,芳草何须怨六朝。纳兰性德《秣陵怀古山色江声共寂寥》
1、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高適《塞下曲》
2、从臣皆半醉,天子正无愁。——李商隐《陈后宫》
3、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杨继盛《就义诗》
4、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聂夷中《咏田家》
5、渐老念乡国,先归独羡君。——简长《送僧南归》
6、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孟浩然《他乡七夕》
7、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屈原《国殇》
8、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罗隐《西施》
9、天时地利与人和。——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10、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孔绍安《侍宴咏石榴》
11、朝市不足问,君臣随草根。——高適《登百丈峰二首》
12、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秋瑾《对酒》
朝代:宋朝|作者: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其一生笔耕不辍,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南宋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