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与李白并称为“大李杜”。杜甫一生坎坷,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的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应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
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3、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天末怀李白》
4、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梦李白二首》
5、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梦李白二首》
6、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佳人》
7、万里尽征戍,烽火被冈峦。——《垂老别》
8、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杜甫——《曲江对酒》
9、桃花细逐扬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曲江对酒》
10、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杜甫——《曲江对酒》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赏析
诗中以饱满的热情形象地描绘了这座名山雄伟壮观的气势,抒发了作者青年时期的豪情和远大抱负。
1、开头一句“岱宗夫如何”,以一句设问统领下文。二句的“齐鲁青未了”自问自答,生动形象地道出泰山的绵延 、高大。“青”字是写青翠的山色,“末了”是表现山势座落之广大 ,青翠之色一望无际。这是远望之景。
2、三 、四句是近望之势。“造化钟神秀”是说泰山秀美无比,仿佛大自然将一切神奇秀丽都聚集在这里了,一个“钟”字生动有力。“阴阳割昏晓”,突出泰山的高耸挺拔,高得把山南山北分成光明与昏暗的两个天地 。“割”字形象贴切,给参天矗立的山姿赋予了生命力。
3、五 、六两句是近看之景,并由静转动。“荡胸生层云”描写山腰云雾层层缭绕,使胸怀涤荡,腾云而起,用“层云”衬托出山高。“决眦入归鸟”,是瞪大了眼睛望着一只只飞回山林中的小鸟,表现出了山腹之深。一个“入”字用得微妙传神,好象一只只小鸟从远处徐徐而来,又徐徐而去,足见山腹是何等深远了。
4、最后两句想象中的登山之情,仍是“ 望”,而不是“登”,是作者由望景而产生了登临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中的“凌”字,表现了作者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壮志。“一览众山小”,写诗人想象中登上绝顶后放眼四望的景象,其他的山在泰山面前显得低小,以此衬托出泰山的高大。
这首诗的题目是“ 望岳”,全篇紧紧抓住“望”字写景,写景中又处处烘托着一个“高”字。从而把泰山的万千景色、高大的气势渲染得纤毫毕现,令人如亲临其境。故此《望岳》一诗,成为历代描写泰山的佳篇,被人们传颂不绝。
1、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杜甫 《梦李白·其一》
2、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杜甫 《孤雁》"
3、 但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 ——杜甫 《佳人》
4、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5、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风》
6、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月夜忆舍弟》
7、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杜甫
8、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9、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0、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未及已,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杜甫 《赠卫八处士》
11、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 《饮中八仙歌》
12、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
1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 《望岳》
14、 明日隔山岳, 世事两茫茫。 ——杜甫 《赠卫八处士》
15、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 《登高》
16、 人生不相见, 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 共此灯烛光。 ——杜甫 《赠卫八处士》
17、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杜甫 《赠花卿》
18、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杜甫
19、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
20、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
21、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杜甫 《赠李白》"
22、 绝代有佳人, 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 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 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 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 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 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 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 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 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 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 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 日暮倚修竹。 ——杜甫 《佳 人》
23、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杜甫 《塞下曲·挽弓当挽强》
24、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杜甫"
25、 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 ——杜甫
26、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杜甫 《客至》
27、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杜甫 《江亭》
28、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杜甫
29、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杜甫 《绝句》
30、 人生有情泪沾衣,江水江花岂终极。 ——杜甫
31、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
32、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杜甫
33、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4、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
35、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杜甫 《天末怀李白》
36、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 ——杜甫
37、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杜甫 《月夜忆舍弟》
38、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
39、 霜波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杜甫
40、 攀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 ——杜甫 《洗兵马》
《登白马潭》
水生春缆没,日出野船开。
宿鸟行犹去,丛花笑不来。
人人伤白首,处处接金杯。
莫道新知要,南征且未回。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赏析:
台城,旧址在南京鸡鸣山南,原为三国时吴国的后苑城,东晋成帝时改建,自此至南朝结束,一直作为朝廷台省(即中央政府)和皇宫所在地。南朝消逝后,台城也就随之衰败,到晚唐诗人韦庄出现在它面前的时候,早已破败不堪了。
但诗歌并没有直接向读者展示台城的破败情状,相反倒是呈现出了一幅颇具江南风味的图景:江雨霏霏,江岸小草细长,鸟在清亮鸣叫,江堤杨柳茂密如同烟笼。这四样景物的组合,便是典型的“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了。然而当我们细细品味,注意到几个能体现诗人情感态度的“关键词”,就会发现本诗的内蕴并非“点染风景”可尽。
先看“空”。最容易使我们想起诗圣杜甫《蜀相》里的“隔叶黄鹂空好音”。为什么“空”?杜甫言“空”,是因为丞相祠堂无人来拜,黄鹂啼声虽美,却无人来听,进而叩出:诸葛武侯功业虽著,却已为人所忘。韦庄言“空”,则是因六朝繁华早已“如梦”消逝,人事不再,啼声虽美,同样无人来听。此一“空”字,立时点出了台城的不胜萧瑟之状。再是“无情”,草木本就无情,又何故指责它无情?可见诗人实际上是把台城柳当成有情之物来写的。而从传统的物象运用上来看,“柳”也的确与人情相关:在离别时分折柳相赠(蕴一“留”字),离别后睹柳伤情(如柳永词“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而“六朝”的衰亡正是一个时代的告别,近人毛泽东有词云“天若有情天亦老”,在韦庄眼中,为六朝的离别作见证的柳也该“老去”才是,但却“依旧烟笼十里堤”,一片枝繁叶茂。要注意此句中“依旧”两字,它使人油然想起刘禹锡《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中的“还”字,它们都形成了今昔对比,并在里面蕴含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深沉感喟。恐也正因为“柳”在传统物象中的特殊功用,才会使诗人用上了“最是”一词。“无情最是”的正常语序是“最无情是”,倒装的用意不言而喻,在强化台城柳“无情”的同时,又凸现了一个回顾历史带点“怨”气的诗人的形象。
而如果考虑到诗人生活在晚唐,则我们会发现诗人与其说是在感喟“台城”,还不如说在感喟自己这个与当年六朝越来越相像的朝代;与其说柳对六朝“无情”,还不如说柳还将“无情”地见证又一个时代的消逝。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人生贵是男,丈夫重天机。——《咏怀》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5、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6、昔闻洞庭湖,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
7、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小寒食舟中作》
8、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
9、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登高》
10、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青松寒不落,碧海阔愈澄。
2、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3、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4、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5、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6、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
7、积水驾三峡,浮龙倚长津。
8、万里长江边,邂逅一相遇。
9、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0、白露黄粱熟,分张素有期。
11、春水春来洞庭阔,白苹愁杀白头翁。
12、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13、正翮抟风超紫塞,立冬几夜宿阳台。
14、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15、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
16、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17、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18、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19、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20、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21、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22、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23、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24、梅花万里外,雪片一冬深。
25、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26、地卑荒野大,天远暮江迟。
27、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28、东藩驻皂盖,北渚凌青荷。海内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29、丈夫四海志,安可辞固穷。
30、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31、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
32、归凤求凰意,寥寥不复闻。
33、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34、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35、翻思在贼愁,甘受杂乱聒。
36、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痴儿未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37、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8、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39、名园依绿水,野竹上青霄。
40、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41、兴移无洒扫,随意坐莓苔。
42、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43、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44、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45、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46、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47、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48、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
49、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50、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寒食》
寒食江村路,风花高下飞。
汀烟轻冉冉,竹日静晖晖。
田父要皆去,邻家闹不违。
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
《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秋雨叹(其三)》原文
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⑼。
老夫不出长蓬蒿,稚子无忧走风雨⑽。
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⑾。
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⑿?
《秋雨叹(其三)》注释
⑼上句,长安布衣,亦杜甫自谓。谁比数,是说人们瞧不起,不肯关心我的死活。司马迁《报任安书》:“刑馀之人,无所比数。”下句说自己也不望救于人,所以从里面把门锁了。衡门,以横木作门,贫者之居。环堵,只有四堵墙。
⑽此句形容稚子无知的光景,大人正以风雨为忧,小孩则反以风雨为乐。
⑾此句有自比意,浦起龙说:“句中有泪。”
⑿未曾:一作“未省”。宋玉《九辩》:“皇天淫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干?”后土,大地。一作“厚土”。
《秋雨叹(其三)》赏析
第三首又从广阔的外界回到自己的斗室,“长安布衣谁比数”,少陵多有自称“布衣”、“野老”之辞,实不甘也。“谁比数”可较太史公《报任安书》言“刑余之人,无所比数”,意绝之至也。而“长安”亦不过客居之地,“反锁衡门守环堵”亦是绝望之举,路穷则独守一隅,实也不过是暂时的避世,避开内心纠结无解的困愕。将烦忧锁在门外茫茫世界,门内的心还念念不忘欲与其汇合。“老夫不出长蓬蒿”,相比隐居的寂寥,更多是郁郁不平与刻意求静的痛苦。风雨中无忧无虑奔跑嬉戏的孩子却给诗中添了新鲜的颜色:“稚子无忧走风雨”。同时也带来更多的不确定,给人以忧虑的悠长:如此单纯的孩子未来能承受多重的阴霾很难说。“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外界溢入的雨声和寒意又唤起心中恒久的幽灵,欲“奋翅起高飞”而复深觉身居此困厄、混沌之世。无奈而于末尾作楚吟:“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仇氏《杜诗详注》中言:“日者君象,土者臣象,日暗土污,君臣俱失其道矣”。杜诗中末句常作此等疑问,他一生都似在这种等待中度过。
《秋雨叹(其三)》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春望】
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注释
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破:陷落。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
城:长安城。草木深:指人烟稀少。
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溅泪:流泪。
恨别:怅恨离别。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三月:正月、二月、三月。
抵:值,相当。
白头:这里指白头发。搔:用手指轻轻的抓。
浑:简直。欲:想,要,就要。胜:受不住,不能。簪:一种束发的首饰。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鉴赏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写今日景物,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将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国破”和“城春”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时存在并形成强烈的反差。“城春”当指春天花草树木繁盛茂密,烟景明丽的季节,可是由于“国破”,国家衰败,国都沦陷而失去了春天的光彩,留下的只是颓垣残壁,只是“草木深”。“草木深”三字意味深沉,表示长安城里已不是市容整洁、井然有序,而是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这里,诗人睹物伤感,表现了强烈的黍离之悲。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春天的花儿原本娇艳明媚,香气迷人;春天的鸟儿应该欢呼雀跃,唱着委婉悦耳的歌声,给人以愉悦。“感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这两句的含意可以这样理解:我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泪落潸然;我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人内心痛苦,遇到乐景,反而引发更多的痛苦,就如“营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那样。杜甫继承了这种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并赋予更深厚的情感,获得更为浓郁的艺术效果。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想到: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唐玄宗都被迫逃亡蜀地,唐肃宗刚刚继位,但是官军暂时还没有获得有利形势,至今还未能收复西京,看来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子儿女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要能得到封家信多好啊。“家书抵万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战争是一封家信胜过“万金”的真正原因,这也是所有受战争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定的美好愿望,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连月,家信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不觉于极无聊赖之时刻,搔首徘徊,意志踌躇,青丝变成白发。自离家以来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为稀疏,用手搔发,顿觉稀少短浅,简直连发簪也插不住了。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头发白了、疏了,从头发的变化,使读者感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读者更加体会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这是一个感人至深、完整丰满的艺术形象。
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 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春夜喜雨】
唐代: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译文
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
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
明早再看带露的鲜花,成都满城必将繁花盛开。
注释
1.知:明白,知道。说雨知时节,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
2.乃:就。发生:萌发生长。
3.发生:萌发生长。
4.潜(qián):暗暗地,悄悄地。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随风而至。
5.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6.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7.晓:天刚亮的时候。红湿处:雨水湿润的花丛。
8.红湿处:指有带雨水的红花的地方。
9.花重:花沾上雨水而变得沉重。
10.重:读作zhòng(重在这里的意思是:沉重。所以读作第四声。)
11.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赏析
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赞美雨,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接下去,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其中“知”字用得传神,简直把雨给写活了。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它的确很“好”。
颔联写雨的“发生”,进一步表现雨的“好”,其中“潜”、“润”、“细”等字生动地写出了雨“好”的特点。雨之所以“好”,好就好在适时,好在“润物”。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随着和风细雨地滋润万物的。然而也有例外。有时候,它会伴随着冷风,受到冷空气影响由雨变成雪。有时候,它会伴随着狂风,下得很凶暴。这时的雨尽管下在春天,但不是典型的春雨,只会损物而不会“润物”,自然不会使人“喜”,也不可能得到“好”评。所以,光有首联的“知时节”,还不足以完全表现雨的“好”。等到第二联写出了典型的春雨──伴随着和风的细雨,那个“好”字才落实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仍然用的是拟人化手法。“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如果有意讨“好”,它就会在白天来,就会造一点声势,让人们看得见,听得清。惟其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它才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
雨这样“好”,就希望它下多下够,下个通宵。倘若只下一会儿,就云散天晴,那“润物”就不很彻底。诗人抓住这一点,写了颈联。在不太阴沉的夜间,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见,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如今放眼四望,“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只有船上的灯火是明的。此外,连江面也看不见,小路也辨不清,天空里全是黑沉沉的云,地上也像云一样黑。看起来这雨准会下到天亮。这两句写出了夜雨的美丽景象,“黑”与“明”相互映衬,不仅点明了云厚雨足,而且给人以强烈的美感。
尾联是想象中的情景,紧扣题中的“喜”字写想象中的雨后之晨锦官城的迷人景象。如此“好雨”下上一夜,万物就都得到润泽,发荣滋长起来了。万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带雨开放,红艳欲滴。诗人说: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个锦官城(成都)杂花生树,一片“红湿”,一朵朵红艳艳、沉甸甸,汇成花的海洋。“红湿”“花重”等字词的'运用,充分说明诗人体物细腻。
浦起龙说:“写雨切夜易,切春难。”这首“春夜喜雨”诗,不仅切夜、切春,而且写出了典型春雨的、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表现了诗人的一切“好人”的高尚人格。
诗人盼望这样的“好雨”,喜爱这们的“好雨”。所以题目中的那个“喜”字在诗里虽然没有露面,但“‘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浦起龙《读杜心解》)。诗人正在盼望春雨“润物”的时候,雨下起来了,于是一上来就满心欢喜地叫“好”。第二联所写,是诗人听出来的。诗人倾耳细听,听出那雨在春夜里绵绵密密地下,只为“润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着觉。由于那雨“润物细无声”,听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门去看。第三联所写,是诗人看见的。看见雨意正浓,就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其无限喜悦的心情,表现得十分生动。中唐诗人李约有一首《观祈雨》:“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和那些朱门里看歌舞的人相比,杜甫对春雨“润物”的喜悦之情自然也是一种很崇高的感情。
【望岳】
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曾通: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
神奇自然会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
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注释
⑴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夫:读“fú”。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语气词,强调疑问语气。如何:怎么样。
⑵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青: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未了:不尽,不断。
⑶造化:大自然。钟:聚集。神秀: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
⑷阴阳: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南北。割:分。夸张的说法。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昏晓:黄昏和早晨。极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晓与黄昏,明暗迥然不同。
⑸荡胸:心胸摇荡。曾:同“层”,重叠。
⑹决眦(zì):眦:眼角。眼角(几乎)要裂开。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决:裂开。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⑺会当:终当,定要。凌:登上。凌绝顶,即登上峰。
⑻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语气助词,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可谓匠心独具。
接下来“齐鲁青未了”一句,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它没有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也不是像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的地理特点,在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特别提出这句诗,�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一个“钟”宇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这力量不是别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里诗人此用笔使静止的泰山顿时充满了雄浑的力量,而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也在此得到显现。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决眦”二字尤为为传神,生动地体现了诗人在这神奇缥缈的景观而前像着了迷似的,想把这一切看个够,看个明白,因而使劲地睁大眼睛张望,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这情景使泰山迷人的景色表现得更为形象鲜明。“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末句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写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仙字精神。此联号为绝响,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这两句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的原因。正因为泰山的崇高伟大不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的极顶的想望本身,当然也具备了双重的含义。
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可见诗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这首诗寄托虽然深远,但通篇只见登览名山之兴会,丝毫不见刻意比兴之痕迹。若论气骨峥嵘,体势雄浑,更以后出之作难以企及。
1、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2、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二首》
3、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杜甫《春宿左省》
4、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杜甫《宿江边阁》
5、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二首》
6、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杜甫《春宿左省》
7、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杜甫《宿江边阁》
8、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
9、杖锡何来此,秋风已飒然。——杜甫《宿赞公房》
10、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11、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杜甫《月夜忆舍弟》
12、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13、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杜甫《春日忆李白》
14、寸步曲江头,难为一相就。——杜甫《九日寄岑参》
15、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杜甫《端午日赐衣》
16、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杜甫《春日忆李白》
17、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杜甫《房兵曹胡马诗》
18、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杜甫《狂夫》
19、叶润林塘密,衣干枕席清。——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20、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杜甫《野老》
1、暂时花戴雪,几处叶沈波。——《蒹葭》
2、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送远》
3、卷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客夜》
4、初月出不高,众星尚争光。——《成都府》
5、红稠屋角花,碧委墙隅草。——《雨过苏端》
6、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
7、风林纤月落,衣露净琴张。——《夜宴左氏庄》
8、花落辞故枝,风回返无处。——《得舍弟消息》
9、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前出塞其七》
10、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後出塞其二》
11、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梦李白其一》
12、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南邻》
13、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丽人行》
14、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悲青阪》
15、皮干剥落杂泥滓,毛暗萧条连雪霜。——《瘦马行》
16、夜阑接软语,落月如金盆。——《赠蜀僧闾丘师兄》
17、冉冉柳丝碧,娟娟花蕊红。——《奉答岑参补阙见赠》
18、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城西陂泛舟》
19、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20、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21、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秋雨叹其一》
22、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咏怀古迹其一》
23、赤县官曹拥才杰,软裘快马当冰雪。——《投简成华两县诸子》
24、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
25、稠花乱蕊裹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江畔独步寻花其二》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7.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9.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1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13.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
1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15.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
1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17.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18.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杜甫《月夜》
19.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0.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古诗原文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译文翻译
我来这里终究是为了什么事?高枕安卧在沙丘城。
沙丘城边有苍老古树,白日黑夜沙沙有声与秋声相连。
鲁地酒薄难使人醉,齐歌情浓徒然向谁。
我思念您的情思如滔滔汶水,汶水浩浩荡荡向南流去寄托着我的深情。
注释解释
沙丘:指唐代兖州治城瑕丘。沙丘城一说为位于今山东肥城市汶阳镇东、大汶河南下支流洸河(今名洸府河)分水口对岸。而根据1993年出土于兖州城东南泗河中的北齐沙丘城造像残碑(又名沙丘碑),兖州古地名为沙丘,又名瑕丘,于唐代为鲁西南重要治所,李白应于此居住。由于此重大考古发现,学术界基本上认同兖州为李白居住之沙丘城。
来:将来,引申为某一时间以后,这里意指自从你走了以后。竟:究竟,终究。
高卧:高枕而卧,这里指闲居。《晋书·陶潜传》:“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
夕:傍晚,日落的时候。连:连续不断。秋声:秋风吹动草木之声。
“鲁酒”两句:古来有鲁国酒薄之称。《庄子·胠箧》:“鲁酒薄而邯郸围。”此谓鲁酒之薄,不能醉人;齐歌之艳,听之无绪。皆因无共赏之人。鲁、齐:均指山东一带。空复情:徒有情意。
汶水:鲁地河流名,河的正流今称大汶河,其源有三:一发泰山之旁仙台岭,一发莱芜县原山之阳,一发莱芜县寨子村,流经兖州瑕丘县北,西南行,入大野泽。耿元端说汶水在曲阜之北七八十里处向西流,“思君若汶水”只是联想到汶水,不能认为沙丘城就在汶水之旁(参见《百家唐宋诗新话》)。
浩荡:广阔、浩大的样子。南征:南行,指代往南而去的杜甫。一说南征指南流之水。
创作背景
根据裴斐编制的《李白年谱简编》,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四载(745年)秋,时李白四十五岁。天宝四载秋,杜甫李白分手,杜甫西去长安。李白在鲁郡东石门送别杜甫后,南游江东之前,曾一度旅居沙丘城。因怀念杜甫,写下此诗寄赠。
诗文赏析
李白与杜甫的友谊是中国文学史上珍贵的一页。在李白传世的诗歌中,公认的直接为杜甫而写的只有两首,一是《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另一首就是这首诗。
沙丘城,位于山东汶水之畔,是李白在鲁中的寄寓之地。诗人送别了杜甫,从那种充满着友情与欢乐的生活中,独自一人回到沙丘,倍感孤寂,倍觉友谊的可贵。此诗就是抒发了这种情境之下的无法排遣的“思君”之情。诗人一开始用很多的笔墨写他自己的生活,住处的周围环境,以及他自己的心情。诗的前六句没有一个“思”字,也没有一个“君”字,给读者以山回路转、莫知所至的感受,直到诗的结尾才豁然开朗,说出“思君”二字。诗中无一句不是写“思君”之情,而且是一联强似一联,以至最后不能不直抒其情。前六句的烟云,都成了后二句的烘托。这样的构思,既能从各个角度,用各种感受,为诗的主旨蓄势,同时也赋予那些日常生活的情事以浓郁的诗味。
诗劈头就说:“我来竟何事?”这是诗人自问,其中颇有几分难言的恼恨和自责的意味。这会引起读者的关注,并造成悬念。“高卧沙丘城”,高卧,实际上就是指诗人闲居乏味的生活。这句话一方面描写了眼下的生活,一方面也回应了提出上述问题的原因。诗人不来沙丘“高卧”,原因就在于怀念杜甫这位友人。这凌空而来的开头,正是把诗人那种友爱欢快的生活消失之后的复杂、苦闷的感情,以一种突发的方式迸发出来了。
一二句偏于主观情绪的抒发,三四句则转向客观景物的描绘。“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眼前的沙丘城对于诗人来说,像是别无所见,别无所闻,只有城边的老树,在秋风中日夜发出瑟瑟之声。“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这萧瑟的秋风,凄寂的气氛,更令诗人思念友人,追忆往事,更叫诗人愁思难解。“别离有相思,瑶瑟与金樽。”然而,此时此地,此情此景,非比寻常,酒也不能消愁,歌也无法忘忧。鲁、齐,是指当时诗人所在的山东。“不可醉”,即没有那个兴趣去痛饮酣醉。“空复情”,因为诗人无意欣赏,歌声也只能徒有其情。这么翻写一笔,就大大地加重了抒情的分量,同时也就逼出下文。
汶水,发源于山东莱芜,西南流向。杜甫在鲁郡告别李白欲去长安,长安也正位于鲁地的西南。所以诗人说:“我的思君之情犹如这一川浩荡的汶水,日夜不息地紧随着你悠悠南行。”诗人寄情于流水,照应诗题,点明了主旨,那流水不息、相思不绝的意境,更造成了语尽情长的韵味。这种绵绵不绝的思情,和那种“天边看绿水,海上见青山。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的开阔洒脱的胸襟,显示了诗人感情和格调的丰富多彩。
在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中,古体先于律体。但是,律体的盛行对于古诗的写作也不无影响。例如李白的这首五古,全诗八句,中间四句虽然不是工整的对仗,但其中部分词语的对仗以及整个的格式,却可以见到律诗的痕迹。这种散中有对、古中有律的章法和句式,更好地抒发了诗人纯真而深沉的感情,也使得全诗具有一种自然而凝重的风格。
《滟滪堆》
唐代:杜甫
巨积水中央,江寒出水长。
沈牛答云雨,如马戒舟航。
天意存倾覆,神功接混茫。
干戈连解缆,行止忆垂堂。
《滟滪堆》译文
在瞿塘峡那湍流之中,巍然立着一堆巨石。到了江寒水浅之时,巨石出水很高。
把牛沉于水中,以祭山林川泽。即使得到保护,在滟滪堆如马时也绝不可行船。
这是上天有意使航船存在倾覆危险,于是造物神功设此石立于茫茫水中以戒行。
把系船的缆绳解开。因靠近堂屋的屋檐之下,堂屋屋檐檐瓦坠落可能会伤到人。
《滟滪堆》注释
滟滪(yànyù)堆:长江瞿塘峡口的险滩,在四川省奉节县东。
巨积:谓物品成堆。
出水:出自水中。
沉牛:亦作“沈牛”。谓古代沉牛于水,以祭川泽。
如马:形容滟滪堆之大。舟航:行船。
倾覆:倒塌;翻倒。
神功:神灵的功力。混茫:亦作“混芒”,指广大无边的境界。
干戈:指战争。《史记·儒林列传序》:“然尚有干戈,平定四海,亦未暇遑庠序之事也。”
垂堂:靠近堂屋檐下。
《滟滪堆》创作背景
杜甫在寓居成都时,得到好友严武的照顾。而严武去世后,也不得不离开成都,离开寄居已久的草堂,再次过着漂泊的生活。杜甫沿长江顺流东下,于唐大历元年(公元766年)至奉节,也就是当时的夔州。本诗就是过瞿塘峡滟滪堆时,触景生情所作。
《滟滪堆》赏析
《滟滪堆》出自《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九,此诗描绘了滟滪堆雄浑险恶,表达了诗人对国运衰微,仕途不济命途多舛的忧虑与无奈。
首联“巨石水中央,江寒出水长。”开门见山,突出滟滪堆之大,接着下句表现了滟滪堆之高,其中一个“巨”字和一个“长”字,不但突出了滟滪堆之高之险,而且给人以望而生畏之感。
颔联“沉牛答云雨,如马戒舟航。”这两句化用了当时的谚语之意。谚曰:“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滪大如鳖,瞿塘行舟绝,滟滪大如龟,瞿塘不可窥,滟滪大如袱,瞿塘不可触。“这一联承上而来,突出了滟滪堆的险恶之势。
颈联“天意存倾覆,神功接混茫。”在诗人看来,这是上天有意使航船存在着倾覆的危险,于是就使造物神功设此巨石,立于茫茫水中以戒行船。在此,把滟滪险滩化为水候(即水在不同季节变化的情状,�
尾联“干戈连解缆,行止忆垂堂。”诗人在战乱中,漂泊不定从成都乘船辗转至夔州,一路走来险象环生。故最后一句写道:“行止忆垂堂。”“垂堂”因檐瓦坠落可能伤人以此喻危险的境地。从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以及以“忆垂堂”为结,不仅写出诗人无尽的忧虑,同时也反映出当时动乱的现状。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平息叛乱,社会归于安定。
在艺术上,这首诗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借物抒情,从诗歌来看,好似在写“滟滪堆”的自然险恶,而实际上诗人抒发了“行止忆垂堂”的忧虑心情。其次,侧面描写,诗人在诗歌中,多次引用典故谚语,从侧面突出了要表现的情感。
《滟滪堆》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2、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4、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咏怀古迹五首》
5、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
6、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抒怀》
7、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8、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9、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10、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11、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客至》
12、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春日忆李白》
13、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兵车行》
14、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前出塞九首》
15、朱门九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1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1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18、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19、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四首(其三)》
20、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绝句二首(其一)》
2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22、昔闻洞庭湖,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
2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4、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
25、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26、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赠化卿》
27、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小寒食舟中作》
28、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登高》
29、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30、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
31、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阁夜》
32、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咏怀古迹五首》
33、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江村》
34、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
3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蜀相》
3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37、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天末怀李白》
38、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梦李白二首》
39、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梦李白二首》
40、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佳人》
41、万里尽征戍,烽火被冈峦。《垂老别》
42、桃花细逐扬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曲江对酒》
43、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曲江二首》
44、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曲江二首》
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
2、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阁夜》
3、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咏怀古迹五首》
4、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咏怀古迹五首》
5、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
6、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抒怀》
7、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8、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四首其三》
9、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绝句二首其一》
10、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绝句二首其一》
原诗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赏析
此诗是杜甫飘泊西南时期的名作。
花卿,名叫花敬定,有的书写作花惊定。他是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梓州刺史兼东川节度副使段子璋谋反,花敬定前去平叛,斩杀段子璋后将其首级亲自掷献给崔光远。随后,花敬定率部奏凯而旋。当时,杜甫有关写花敬定的诗歌还有一首七言古诗《戏作花卿歌》,较详细地描写了这次平叛。在那首诗中,杜甫称花敬定为猛将,并说“学语小儿知姓名”,可见花敬定当时在成都的影响。卿,是古代对男子的敬称,也作夫妻之间或朋友之间的爱称。在这里,无论是敬称或爱称,都是杜甫出于对花敬定的尊重。从诗的题目看,花敬定应该算作杜甫的朋友。
锦城,又称锦官城,古为主管织锦之官府所在,故城在今成都西南。锦城的另一层含义是景物华美的城邑。在此代指成都。丝管,是指代两种乐器。丝,指可弹奏的弦乐器;管,指可吹奏的管乐器,如萧、笛之类。纷纷,本意是既多而乱的样子,此指各种乐曲相互糅和,和谐动听。“半入江风半入云”,字面的解释是,一半乐声随江风飘荡,一半乐声升入云霄。这里是写诗,是诗人的想象,当然不是科学的计量。音乐无形,眼睛是看不见的。但是诗人在此借助于风和云,将抽象的音乐描绘得有形有色,似乎能让人看得见。前两句写音乐之美,是实写。但这里须指出的是,实写与虚写,只是相对而言。如果第二句与第一句相比,第一句是实写,第二句属虚写。如果将前两句合起来,再与后两句相比较,三四两句为虚写,一二句全成了实写。从这一点来看,对诗的表现方式的看法就如同中医辨证论治一样,须具体问题具休分析。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这首诗用反问作结,极赞音乐之美。美到什么程度?美到只有在天上才会有,而人间极难听到,诗人通过夸张,使诗意得以升华到一个暂新的高度,给人以无限暇想。
对于这首诗,千百年来,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生于杜甫之后数百年的明代杨慎说:“花卿在蜀,颇僭用天子礼乐,子美作此讥之,而意在言外,最得诗人之旨。”僭的意思是超越本分。古代等级制度森严,地位在下者不得冒用地位在上者的名义、礼仪或器物,如果冒用了就是僭越,必须治罪。大约杨慎臆定花卿僭用了皇帝礼乐,杜甫写诗来讽刺他。另一种观点则以为杜甫只是赞美乐曲之妙,并无嘲讽之意。不少学者即持此说。笔者 这首诗是一篇赠言,就是杜甫与花敬定分别时写给对方的话。我们可以就此诗作一下延伸,花敬定平叛之后,肯定兴奋异常,一些社会名流前去为其祝捷,花敬定欢喜不尽,盛情款待。在宴会上除了唱酒吃肉外,再奏一些音乐,这都是情理之中的事。从“赠”和“卿”两个字都不能认定此为讥讽之作。哪有吃了人家的、喝了人家的以后,再费尽心机写一首名传千古的讽刺佳作!这于理于情都说不通!是否杨慎将“天上”误认作“天子”了也很难说。
诗人这样写,只是为了夸张。正如大思想家王充在《论衡·艺增》中所云:“誉人不增其美,闻者不快其意;毁人不益其恶,听者不惬于心。”夸张是诗人的惯用手法,杜甫曾在诗中多次运用,如赞誉章彝为“指挥能事回天地,训练强兵动鬼神”。赞誉苏涣诗时更是极尽夸张之能事,如读苏诗的感觉是“乾坤几反复”,“胜食斋房芝”,“余喜发却变,白间生黑丝”等等。在赞誉李白时不仅用了“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而且夸他“斗酒诗百篇”。别的不说,但说“李白斗酒诗百篇”就够夸张了。李白说自己“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又说“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好了,如果杜甫是写实的话,李白一天该写多少诗?一生又该是多少呢?因此,杨慎所说杜甫用诗讽刺花卿之事,纯属臆断。我们只把这首《赠花卿》当作赞美音乐的妙诗来读就行了。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2、花飞有底急?老去愿春迟。——《可惜》
3、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後游》
4、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北征》
5、青荧陵陂麦,窈窕桃李花。——《喜晴》
6、花落辞故枝,风回返无处。——《得舍弟消息》
7、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杜位宅守岁》
8、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遣意·其一》
9、花径不曾缘客扫,篷门今始为君开。——《客至》
10、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卜居》
1、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2、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3、清霜洞庭叶,故就别时飞。
4、嵯峨白帝城东西,南有龙湫北虎溪。
5、宠光蕙叶与多碧,点注桃花舒小红。
6、冥冥甲子雨,已度立春时。
7、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
8、秋枯洞庭石,风飒长沙柳。
9、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
10、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11、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12、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13、司源到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14、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深岩居。
15、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17、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18、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19、司源到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20、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21、脱身簿尉中,始与捶楚辞。借问今何官,触热向武威。
22、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车鳞鳞,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23、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
24、雨露之所需,甘苦齐结实。
25、不敢长语临交衢,且为王孙立斯须。
26、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27、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
28、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29、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30、客愁那听此,故作傍人低。
31、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32、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熳开何益?
33、德尊一代常坎坷,名垂万古知何用!
34、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35、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
36、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37、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38、草深迷市井,地僻懒衣裳。
39、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40、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1、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丽人行》
2、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赠化卿》
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5、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6、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客至》
7、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江村》
8、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
9、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蜀相》
10、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1、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杜甫《阁夜》
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3、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杜甫《阁夜》
4、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杜甫《狂夫》
5、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6、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杜甫《悲陈陶》
7、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杜甫《羌村三首·其三》
8、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杜甫《贫交行》
9、见轻吹鸟毳,随意数花须。——杜甫《陪李金吾花下饮》
10、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11、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杜甫《岁晏行》
12、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杜甫《赠花卿》
13、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二首·其二》
14、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杜甫《羌村三首·其三》
15、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16、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杜甫《百忧集行》
17、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杜甫《曲江对雨》
18、魂来枫叶青,魂返关塞黑。——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19、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杜甫《曲江对雨》
20、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1、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夜喜雨》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5、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6、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
7、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江村》
8、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夏夜叹》
9、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10、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1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12、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13、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14、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八月十五夜月》
15、万国城头吹画角,此曲哀怨何时终?《岁晏行》
1、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2、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
4、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5、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独步寻花》
6、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春日忆李白》
7、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兵车行》
8、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前出塞九首》
9、朱门九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10、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1、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曲江二首》
2、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曲江二首》
3、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
4、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杜甫——《水槛遣心》
5、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杜甫——《春运》
6、鸡鸣风雨交,久旱云亦好。——《雨过苏端》
7、风鸳藏近渚,雨燕集深条。——《朝雨》
8、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贫交行》
9、酒尽沙头双玉瓶,众宾皆醉我独醒。——《醉歌行》
10、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饮中八仙歌》
1、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杜甫《房兵曹胡马诗》
2、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杜甫《阁夜》
3、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5、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杜甫《月夜》
6、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7、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一》
8、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登岳阳楼》
9、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甫《曲江二首》
10、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杜甫《春日忆李白》
11、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12、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二首》
13、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杜甫《月夜忆舍弟》
14、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杜甫《石壕吏》
15、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杜甫《孤雁》
16、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17、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18、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19、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20、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二首》
21、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二首》
22、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23、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杜甫《孤雁》
24、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25、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杜甫《曲江二首》
26、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7、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二首》
28、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杜甫《江汉》
29、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杜甫《江汉》
30、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
31、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杜甫《赠花卿》
32、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33、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34、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5、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36、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杜甫《春日忆李白》
37、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杜甫《贫交行》
38、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杜甫《房兵曹胡马诗》
39、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
40、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41、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杜甫《赠卫八处士》
4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3、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杜甫《八阵图》
4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45、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46、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
47、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杜甫《客至》
48、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
49、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
50、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
5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52、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53、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54、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
55、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二首》
56、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57、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杜甫《赠卫八处士》
58、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9、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60、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杜甫《石壕吏》
61、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杜甫《石壕吏》
62、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6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64、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杜甫《野望》
65、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杜甫《房兵曹胡马诗》
66、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67、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68、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杜甫《客至》
69、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7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71、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72、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73、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7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75、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76、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77、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78、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79、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杜甫《登岳阳楼》
8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