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为您整理了刻舟求剑文言文翻译【优秀8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关键词: 荆楚文化 成语典故 翻译策略
一、引言
所谓典故性成语,指的是出自历史事件、寓言、神话、传说等的成语,其特点是源远流长,有较浓厚的民族色彩,在民间广泛使用。成语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语义的统一性,二是结构的固定性。成语在语义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其整体意义往往不能从组成成语的各个词汇的意义中推测出来。从结构上看,成语是经受时间的考验,是千锤百炼形成的,其各个组成部分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意更动。根据《中国成语大辞典》统计表明,成语故事中涉及“楚国”、“楚人”的特别多,达一百多条。先秦时期跨度长达两千多年,其中大大小小的国家有一百多个,而来自楚国、楚人的成语占了几近三分之一,可见楚国以典故多、语言丰富成为当之无愧的“成语大国”。楚国楚人不仅有成语这一语言的数量优势,而且成语质量也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许多成语历经几年流传,仍然生动活泼。成语及其故事流传广泛到这种程度的并不多,作为历史故事一部分的成语典故是当时政治文化的折射。来自荆楚文化的成语反映了楚国风情和楚人风格,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典故性成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要将孕育于中国文化背景中的成语典故译成英语又不产生文化冲突,确实并非易事。荆楚文化中的成语更由于其来源的复杂性,加深了翻译难度。下面列举一些负载荆楚文化的成语典故的翻译进行探究。
二、荆楚文化成语典故的翻译方法
(一)直译法
所谓直译法,是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原成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对于含义比较明确、寓意不太深、英译后不会引起文化冲突的成语或典故,译者一般采用直译法。直译法单刀直入,用词简练,意思明了,既转达了原义,又令外国读者了解了我国某些传统的比喻方式和文化内涵。汉语中有不少成语可以采用直译法进行翻译。例如,“百发百中”翻译成“shoot with unfailing accuracy”;“班荆道故”翻译成“squat on the grass and chat of old times”;“名列前茅”翻译成“be among the best of candidates”;“人莫予毒”翻译成“no one dares to harm me”。
(二)意译法
意译指从意义出发,只要求将原文大意表达出来,不注意细节,译文自然流畅即可。有一些成语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直译,则令人费解,只好根据上下文意译处理。我国典故源远流长,蔚为大观,往往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可又藏头露尾,云遮雾障,急切间难以吃准其本义。对于这类典故,意译才是上策,省却外国读者不熟悉的我国历史人物、地名或事件,免得拖泥带水,混淆不清。如“班门弄斧”翻译成“teach one’s granny how to suck eggs”;“鞭长莫及”翻译成“too far away for one to be able to help”;“南风不竞”翻译成“the opponent is not strong enough”,“日暮途穷”翻译成“approaching the end of one’s days”;“若敖鬼馁”翻译成“without offspring”(“若敖”指楚国境内的若敖氏,“馁”指饿了,该成语是说楚国境内的鬼饿了,意指该族无后人);“杀妻求将”翻译成“seek fame and wealth through sinister and cruel means”;“上下其手”翻译成“act in collusion with sb.”;“射石饮羽”翻译成“have the strong willpower that can make an arrow pierce even stone”;“兔死狗烹”翻译成“trusted aids are eliminated when they finish their mission”;“退避三舍”翻译成“retreat to avoid a conflict”;“畏首畏尾”翻译成“be overcautious”;“下里巴人”翻译成“popular literature or art”;“尔虞我诈”翻译成“mutual mistrust with both parties playing tricks”;“刻舟求剑”翻译成“take measures without attention to the changes in circumstances”;“曲高和寡”翻译成“too high to be popular”。
(三)直译参半法
所谓“直译参半法”,就是很多情况下成语只能一部分直译,一部分意译,这样做既可以保留原文形象,又可以使译文畅达。例如:“死不瞑目”翻译成“die with a grievance or everlasting regret”,“死”直译成“die”,而“不瞑目”意指“遗憾”,因此意译成“a grievance or everlasting regret”;“问鼎中原”翻译成“find for the tripod in the central plain―attempt to usurp the throne”(问是询问;鼎是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中原指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问鼎中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吴市吹箫”翻译成“beg about the streets by playing an instrument”,前半部分意译,后半部分直译;“阳春白雪”翻译成“The Spring Snow―a highbrow song”,前半部分直译,后半部分意译;“一瞑不视”翻译成“close one’s eyes and die”,close one’s eyes是直译,die是意译;“优孟衣冠”翻译成“tread the board―carry out designs under a false cloak”。
(四)套译
套译指以英语中相应或同义的习语或谚语,将原著中的成语之类进行对等翻译。此时,汉英成语或谚语之间文化价值相当,别无旁义或歧义。汉语典故成语与英语典故成语各有其民族文化渊源,相同之处甚少,即使可以找到一些含义近似的典故,用在译文中也往往因民族色彩不协调而显得不伦不类,一般说来,翻译中不宜用典故成语套译典故成语,但是不能绝对化,可以套译的情况并不是完全没有。凡可作套译成语,译者需信手拈来,贴切自然;若有细微差异,译者便要略加变通,使之平稳移植,不留痕迹。例如:“亡羊补牢”对应翻译成英语谚语“better late than never”。
(五)借用法
借用译法是翻译习语的常用方法之一,即借用目的语中相似的习语套译原语中的习语,它能使译文言简意赅、易于理解。如“画蛇添足”翻译成“gild the lily”;“风马牛不相及”翻译成“apples and oranges”。
三、结语
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文化现象,成语具有较大的文化信息负载量。在翻译成语典故译过程中,必须将成语典故放到特定文化加以考虑分析,结合特定历史年代进行翻译。因此,对于汉语成语的翻译,我们要充分考虑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融合,汉语成语的翻译应该更多地注入文化信息,才能更好地进行。我们大量列举了源于荆楚文化的成语翻译实例,讨论了典故成语翻译的几种方法,在实际翻译中,应做到译文和原文最大限度的语义对等,但我们不可能任何时候都只使用某一、两种手段,而应该从具体情况出发,得其义,传其神,选择最合适的手段准确表达原文的意义。一方面尊重源语文化,忠实地将习语承载的文化信息传递给目的语读者,另一方面尊重目的语读者的文化心理,考虑他们对异语文化的理解力和承受力,争取在保留源语文化和译文可读性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
参考文献:
[1]陈文伯。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2]黄发恭。楚人的成语和成语中的楚人[J].湖北社会科学,2005.1.
[3]方梦之。译学词典[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惠宇。新世纪汉英大词典[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5]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辞典[Z].牛津大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1992.10.
【关键词】文化视角 文化负载词汇 含义 汉译英 翻译方法
引言
中国与西方国家具有不同的历史传统、民族文化特点、社会发展阶段、由此导致了不同国家的人民在交往中具有翻译的障碍。因此,对于一个翻译者来讲,不了解其中具有的文化含义,就无法有效的突破其中存在的交流障碍,掌握真正的语言、进行准确的翻译。其中,对于文化负载词汇来讲,更需要应用合理化方式进行翻译,增强跨文化交际的质量和水平。具体来讲,我们需要对于文化负载词汇的含义、文化负载词汇汉译英翻译的方法问题进行全面性研究和分析工作,提高翻译的准确性。
一、文化负载词汇的含义
文化负载词汇是最能承载语言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词汇。文化负载词汇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文化个性。一般来讲,文化负载词汇主要有五个类型。第一,生态学中的文化负载词汇。比如:季风、洋流、丘陵等、一些特定的动物和植物等。第二,物质文化方面的文化负载词。比如:衣食住行方面的特定称谓。我们以中餐为例子,其中大量的菜肴具有特殊称谓。第三,社会文化生活方面的。中文中有大量的身份称谓词汇和社会文化活动特定民族项目称谓。比如:关于对父亲、母亲等就有众多的称谓、有书面语言、有口头上的语言,也有私下的语言。众多的民族都有自己的一些特定文化项目、体育项目,它们都有特殊的称谓。第四,各种类型的机构具有特殊的文化负载词。比如:各类的国家机关、政府部门、经济组织等都具有特定的名词称谓。第五,形势语言学的文化负载词。
二、文化负载词汇汉译英翻译的方法
1.开展有效性的社会文化负载词汇翻译。依据有关的统计,中文和英文可以进行直接翻译的对等词汇只有40%左右。其中,在翻译中最为困难的是大量的社会文化负载词汇。比如:中西方之间的宗教文化具有非常大的差异。中文中的天、玉帝、阎王、龙王等与英文中的God具有非常大的差异。因此,对于翻译者来讲,需要在翻译中注重对话的引申含义,进行目的性的翻译。同时,在中文中还具有大量的特有文化习俗。如:传统文化语言表达中应用到的花轿、生肖、阴阳五行、哭丧棒、福礼等在英文中没有对应的词汇,需要翻译者依据这些词汇的含义进行恰当的语言表达。
2.称谓类型文化负载词汇翻译。在中文中有大量的称谓词具有相同的含义、但是却有不同的词汇进行表达。比如:在中文中对于父亲的称谓就众多。还可以称谓爹、爸爸等,而别人对其的称谓也可以说令尊。中国有众多的城市,它们在发展中也具有一些特定的称谓,需要进行有效的了解,否则非常容易在汉译英中出现一些笑话。如:北京简称为京、上海简称为沪、广州又名穗城、羊城。这就要求翻译者在翻译中需要翻译为西方人最为熟悉的称谓、地名,避免出现歧义,造成理解中的困难。在中国还有一些在特定历史年代出现的特殊词汇,需要翻译者结合时代特点进行有效性的翻译,提高翻译的水平和质量,有利于西方人更好地理解。如:“”如果仅仅翻译为“the cultural revolution”,不利于理解。这时翻译者可以适当的结合一些人名、特定的历史事件等对于“”进行深刻的诠释。“大锅饭”也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中一个特有的名词。对于翻译者来讲,需要充分的结合时代背景来进行翻译。在中文中还有一些是党的方针政策,因此应用了简略性的语言。比如:“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中国梦”“两个一百年”发展目标等等。这些词汇需要翻译者将这些理论和方针进行有效性的展开,结合中国现阶段发展的情况来进行翻译。
3.特有词汇的翻译。在中文中有大量的特有词汇是英语中不具有的,因此需要翻译者提高翻译的技巧和能力。比如:成语、歇后语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中文中大量的成语,如:三顾茅庐、刻舟求剑、愚公移山、完璧归赵等不能进行直接性的翻译,需要以其深刻的思想寓意为翻译的内容和目的,进行展开性的解释,有利于西方人更好理解。对于大量的歇后语我们同样需要应用这样的方法。比如: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外甥打灯笼-照旧,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等需要进行含义的翻译方式,采用直译会闹出大笑话。在中文中还有大量的俗语,比如:“穿小鞋”如果直接的翻译为“to put on a pair of little shoes”就无法准确的表达其中深刻的含义,因此可以把其翻译为打击报复“to make things hard for somebody”。
三、结论
对于文化视角看翻译中文化负载词汇的汉译英的问题进行分析,有利于我们依照中文有的含义或者是表达方式,文化习俗、固有观念等进行良好的汉译英翻译,提高汉译英翻译的水平,使得西方人更好地理解其中含义。
参考文献:
[1]李丽敏。从文化视角看翻译中文化负载词汇的汉译英[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03:134-138.
[2]w华。从文化翻译论角度看文化负载词汇的解读[D].南华大学,2008.
[3]李源。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看新闻中文化负载词汇的汉英翻译[D].四川师范大学,2013.
同一句话,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反应有时是不同的,甚至会截然相反。究其原因是说话双方没有真正了解对方的文化。因此,完全有必要对中西文化差异进行研究。习语是各国文化的精髓,反映各国的风俗习惯。它作为语言的精华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充分反映出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因此,本文从最能体现中西文化差异的习语着手,论述习语在文化上六个方面中所反映的中西文化差异,即生存环境、生活习俗、、历史典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数字习语的差异。从总体上看,英汉习语在表现语义和文化特征方面,主要有三种类型,即对应关系、半对应关系和不对应关系。在翻译时,对应关系的习语可采用直译的方法。半对应关系和不对应关系的习语应该首先弄清它们的文化内涵和实际意义,再根据上下文的意思灵活处理。因此,英汉习语的翻译不应只是两种语言的简单转换,更应是文化的交流。掌握习语的翻译,对于培养语言的领悟力和跨文化的交际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习语;文化差异;翻译
abstract
different 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es may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of the same sentence because they are ignorant of target cultures.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study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some field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idioms, which reflect customs, are the essence of culture in every country. idiomatic phrases, the essence of languages, are loaded with rich cultural information and serve as a mirror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therefore,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will discuss the idioms reflecting the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in six levels: living environment, custom, religion, allusion, the acknowledge of objective thing. when expressing linguistic meanings and cultural features, there are mainly three types of idioms: correspondent, semi-correspondent and non-correspondent. for the correspondent idioms, we can translate them word for word into the target language .but for the semi-correspondent and non-correspondent idioms, it’s better to make sure first of their cultural connotations and practical meanings, and then translate them appropriately according to the context. therefore, translation of idiomatic phrases is mor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an simple translation of these two languages. the mastery of the technique for translating idiomatic phrases is a must to the cultivation of linguistic comprehension and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key words: idioms; cultural differences; translation
语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作为语言精华的习语更是如此。英汉两国人民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形式固定、简洁明快、寓意深刻、颇具民族特色的习语。这些习语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是语言的核心与精华,是语言反映社会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本民族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化是复杂体,包括实物、知识、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和习惯。”[1](p308)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社会风俗、思维方式无不在习语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一、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
关于习语,“<牛津>的解释是把idiom分为两义:(1)language of a people or country ;specific character of this (一个民族或国家的语言,这种语言的特殊之点);(2)(gram)succession of words whose meaning is not obvious through knowledge of the individual meanings of the constituent words but must be leant as a whole([语法]连串之词表示整体意义而不表各词单个的意义)。”[2](p1)因此,习语包括成语、谚语、俗语、惯用语、俚语和典故。
从语言的世界观的角度来看,各民族生活的地球只有一个,因此,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化之间必然存在着共性。但是,“不同民族的语言,因物质环境和所处地域不同,社会文化的哲学渊源不同,因而也必然存在各自独特的民族个性。无论如何,文化差异是现阶段普遍存在的现实。”[3](p66)
(一)生存环境的差异
由于英国地处岛国,英国人历来善于航海,航海业曾一直占据重要位置,因而英语中产生了大量的来自航海用语的习语,这些习语原来是水手用的术语,后来陆地上的人也渐渐使用起来。如:all at sea(全在海上,比喻不知所措),hang in the wind(在风中摇摆不定,比喻做事犹豫不决),three sheets in the wind(三条帆脚都摇晃,比喻酩酊大醉),all hands to the pumps(所有人都去抽水,比喻事情危急,要全力以赴),in the same boat(本是水手说的“与。同舟”,后来是人们用来表达“与。境遇相同”)等等。我国地域辽阔,虽然也临海,且海岸线也很长,但是航海业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因此与航海有关的习语虽然有一些,但数量不多,如“同舟共济”、“风雨同舟”、“灭顶之灾”等。而汉民族主要生活繁衍在亚洲大陆,是个内陆国家,土地对人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人们的生活离不开陆地,所以汉语中有许多与土地、农业有关的习语,如:“土洋结合”、“土嘣瓦解”、“斩草除根”、“土生土长”、“卷土重来”等。
“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夏天常常是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的,有许多描述夏天炎热的习语,如:“骄阳似火”,“赤日炎炎似火烧”等等。而英国地处北温带,属海洋性气候,夏季气候凉爽宜人,常与可爱、温好、美好等词语联系在一起。在莎翁的一首著名的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了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另外,英国地处西半球,报告春天消息的是西风,而在汉语中,报告春天的是东风。”[4](p43)
(二)习俗的差异
习语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岁月中逐渐形成的文化意识的反映和表现,受民族心理状态的支配。民族风俗是丰富多彩的,它构成了习语的底蕴,是习语赖于生存并获得顽强生命力的深厚土壤,许多习语就是出自民俗。比如apple-pie是美国百姓的传统食品。有的妇女习惯在每周开始时,先烤制7个苹果馅饼,然后把它们依次排放在食品架上。星期一吃第一格的饼,星期二吃第二格的。照此类推,有条不紊。因此apple-pie order(苹果派的次序)又成为整齐而有序的代名词。例如:before her guests arrived, the hostess had put her house in apple-pie order.(在客人到来前,女主人将房间收拾得整整齐齐。)
汉语习语“小菜一碟”和英语习语a piece of cake(一块蛋糕)都表示一件事情很容易。在这种意义下,汉语的“小菜”与英语的“蛋糕”都含有“容易的事情”的意思。但是在习语中,两个民族对同意思想的表达采用的形式完全不同,这与两国的饮食习惯有关系。蛋糕是英国饮食文化中非常常见的一种食品,英国人在生活中经常使用,所以他们就用a piece of cake 表示容易做到的事情。在中国,蛋糕是近百年才出现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是一种比较高档的食品,一般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能吃到。而小菜一直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有重要的地位,吃一碟小菜对中国人来说易如反掌,因此我们长用“小菜一碟”来形容一件事情很容易。
正因为这种饮食风俗习惯的不同,汉英习语在表达同一种源于饮食文化的意义时,采用完全不同的形式。
(三)的文化差异
宗教方面的差异是心理文化差异的典型。宗教在各民族的发展中均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西方人信仰的基督教,而中国人信仰的是佛教。因此,与有关的习语也大量的出现在英汉语言中。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习语如: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上帝帮助自助的人。”,也有go to hell.“下地狱去。”,这样的诅咒等等。
《圣经》被基督教奉为经典,因为《圣经》讲述了许多具有宗教色彩的神话和有关犹太人的传说故事、法典、宗教教规以及部分的史实等等。它反映了古人的喜怒哀乐,乞求与理想。因此,有大量的习语出自《圣经》。如:job’s patience “极有耐心”,judas kiss “犹大之吻”,a daughter of eve“女人”, as wise as solomon “智慧超群”等等。由此可见,《圣经》对英语语言的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是在西汉末年,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汉语随之出现一些来自佛教或与佛教有关的习语。因此人们相信有“佛祖”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习语也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五体投地、回头是岸、顶礼膜拜、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等等。”[5](p52)
(四)历史典故
英汉习语中,有一些习语的来源有历史的习语的来源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的是出自寓言,神话传说,他们的结构简洁,但意义很深远。因此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源自希腊神话的achilles’ heel 让人想到了“唯一致命的弱点”;cat’s paw 直译为猫爪子,源于《伊索寓言》,用来比喻“被人当作工具使用”或“受人愚弄的人”;between scylla and carbides 译为“进退维谷”,出自荷马史诗; pandora’s box 直译为潘多拉的盒子,意思是“无穷的灾难”。
汉语中的习语和成语主要是来源于中国经传典籍、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例如守株待兔、叶公好龙、愚公移山、刻舟求剑等是源于寓言故事;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画龙点睛、精卫填海等是出自神话传说。这些习语成语充分体现了汉民族独特的古代文化,很难在英语中找到对等的习语,表现了与英语民族文化的巨大差异。
(五)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同
英汉两种语言中,有习语表现出来的各种动物的文化意义不同的有很多。这一点从两个民族的人们对待动物的态度上可见一斑。两个民族都有养狗的习惯,但在中国,人们从心理上讨厌这种动物。因此,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多含有贬义,如:狗腿子、狗眼看人低、狗头军师、狗急跳墙、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著名文人鲁迅就曾经号召人们要“痛打落水狗”。由此可见中国人对狗讨厌之至,对狗没有任何赞美之意。
然而,对西方人而言,狗既可以看门或打猎,也可以视作人类的宠物、朋友或伴侣。所以西方人对狗有极其哀怜的情感。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绝大多数没有贬义。法国大革命时期名人罗兰夫人有句名言:“我越观察人,我就越爱狗。”可见“狗”在西方人的价值观念中是一种为人钟爱的动物,是“忠实”的象征。英语中带“狗”的词语多含褒义,其中既有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a top dog (优胜者,左右全局的人);a gay dog(快活人);a sea dog(老练水手);a water dog (水性好的人);to 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助人于危难) 的真情流露,也有you are a lucky dog.(你真幸运)的由衷赞叹。更有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宁为鸡头,勿为牛后)的警示格言。再如:“熊”在中国人和西方人头脑中产生的联想意义更是大相径庭。中国人一谈到与“熊”有关的词汇就会想起“窝囊、没本事”等文化内涵,如“瞧他那熊样”、“真熊”等贬义词。而在英语中的bear 可形容有特殊才能的人,如:he is a bear at maths .他是个数学天才。有此可见,同一动物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给人带来的联想截然不同。
二、习语的翻译方法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内容变为另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内容的过程和结果。”[6](p266)由于大部分的习语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有的意思一目了然、有的意思在外、有的有很多层的意思,翻译时必须根据上下问的具体要求来确定它的意义。“王佐良先生说过:‘翻译工作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7](p67) 译者在翻译习语的时候不仅要忠实地传达原文的语言意义,还要准确地阐述原作的文化内涵。通过对两中语言文化的对比,尽可能的保持原文与译文的等效或等值,使得读者能够获得与原文如出一辙或大致相同的感受。“因此,翻译习语时必须兼顾两面,一则求其易解,一则保存原作的风姿。”[8](p267)要翻译好习语,本人认为有以下具体的方法:
1、 直译
有的英语习语与其对应的汉语习语在意义和用法上基本一致,当然,基本对应并不是说完全对等,两者有可能存在某些差异,但这并不影响对原文的理解,因此,可采用直译的方式,以保持原文的特点。
例:(1)in ancient times if a man’s eye was put out by his enemy ,he might get revenge by putting his enemy’s eye out. this was the rule of 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
(古时候要是一个人的眼睛被敌人挖了,他可以把敌人的眼睛挖出来当作是报复。这就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原则。)
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 出自《圣经》的《旧约·出埃及》二十一章。这一习语被汉语吸收,成为汉语习语中为数不多的外来语之一。既然英语习语和汉语的习语同出一辙,意义未变,就可以直译。
(2)think carefully before you resign—if you do that you will have burnt your boats.
(你对辞职的事须三思----辞了职就断了自己的后路。)
“to burn one’s boat”破釜沉舟,出自古罗马凯撒大帝出征作战时为士兵下定决心,决一死战,使士兵无退路,烧毁战船。汉语的破釜沉舟,出自楚霸王项羽,两句成语的寓意和构词上相似,所以可保留原文形象,采用直译。英汉数字习语中有很多对应的习语,也可以直接采用直译的方法,如:“ a stone’s throw一箭之遥,fall in love at the first sight一见钟情,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箭双雕,as like as two peas一模一样,be on the verge of breaking out一触即发,get something done once and for all一劳永逸,in a complete mess一塌糊涂,in two minds, half-hearted三心二意。”[9](p147)
2、 直译加意译
英语和汉语习语在用法和意义上存在着差异,但是仍然有共同之处,也就说部分对应,这种情况下,可采用直译加意译的方式将英语转换成汉语。
例:(1)to play dance music at a funeral is to put new wine into old bottles.
(在举行葬礼时候演奏舞曲就像旧瓶子装新酒一样不协调。)
“to put new wine into old bottles”直译为“旧瓶装新酒”,虽然完整地按照原文的语言习惯进行表达,但是读者有可能误解其寓意,故需要补充“不协调”加以说明。
(2) he is a really shedding crocodile tears.
(他真的是鳄鱼掉的眼泪,假慈悲。)
“to shed crocodile tears”直译为“掉下鳄鱼的眼泪”,英语国家的人们无须说明就很清楚“鳄鱼的眼泪”为何物,但是对于汉族人们来说就习惯用“猫哭耗子”来表示同一的寓意。因此,在直译的基础上加上一注,可避免发生歧义。
3、代换法
由于中西文化传统、审美情趣、社会结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不同,有些英语习语在意义、用法、文化特征上对读者来说比较陌生,所承载的寓意无法在汉语中找到相对应的词来体现。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改换喻体,即采用读者较为熟悉的形象,从而产生与原语相近的或相似的寓意来,达到与原作相同或相近的表达效果。
(1)a penny’s worth of quality, a penny’s worth of price.
翻译这句话,涉及到英语国家的货币单位。如果直译就成了“一便士的钱,一便士的货”。但如果换成中国的货币单位中“分”来表达,译为“一分钱一分货”,既通俗又易懂,又符合汉语的习惯。
(2)the proof of the pudding is the eating.
如要译成“要检验布丁,就要吃一吃”也无可非议,但是“布丁”毕竟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没有的东西,译成“亲身下河方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更赋予汉语的色彩。
在使用其他形象时,凡是含有明显的民族色彩或地方色彩,或赋有人名、地名的习语,翻译的时候就不能拿来互相替换,否则就会不伦不类,失去原文的特色。如: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head.虽然和“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含义有相同,但是在汉译的时候不能套用,因为诸葛亮并非所有的西方人都很熟悉的中国历史任务,与原作上下会形成矛盾。如果把它译成“一人不及二人智”就较为合适,意思既不走样,也避免因民族色彩而引起的矛盾。
4、意译
由于英汉两中语言的差异和不同的文化背景,原语包含的信息在特殊的历史、经济、政治和地理环境下人们的特殊需要毫无共同之处,如果硬译,不仅会显得繁冗拖沓,而且对于不了解文化背景的读者来说也会感到莫名其妙。这时翻译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拘泥于原文,另可舍去形象,重在原文的表达,即在透彻理解习语的基础上舍弃原语中的形象对寓意进行意译,用非形象性的语言表达将原语中的信息表达出来,以使读者能准确理解和欣赏原文的美妙之处。
(1)knowing fully well the importance of the tournament, all the players pulled their socks up.
(队员们十分清楚锦标赛的重要性,因此,人人精神振奋、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英语习语“to pull one's socks up”意为“鼓起劲儿”,若按字直译为“挽起你的袜子”,虽然形象鲜明,但是读者对译语不能接受。因此,用“精神振奋、摩拳擦掌”直接转译原语语义,增加译文的感染力,尽可能的缩小译语和原文对读者产生的效果之间的差异,就好多了。
(2)it is a long lane that has no turning.
(路必有弯,事情必有转机。)
若直译为“没有转弯的小巷的确是一条很长的小巷”正好与所要的意思相反,这样就会贻笑大方。
5、移植法
为了更多的保留原文风格,对于英语中的习语,只要符合汉语规范,而且形象又为中国的读者所了解,不妨大胆的移植过来,保留英美文化有的形象,这样有助于将英美文化介绍到汉语中来,丰富汉语的词汇,提高汉语语言的表达能力。但是这种移植的形象,必须能够为读者所接受和理解,不会产生错误的联想。这种译法的优势在于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语言的融合,提高译语语言的表达能力。如:
(1)he went about the job like a bull in a china shop.
(他干这种活就想公牛进了瓷器店那样莽撞。)
(2)he was very thin and his skin hung on his bones like an old suit much too large for him.
(他瘦得皮包骨,那样的皮肤像一件大的不合身的旧衣服一样耷拉在骨架上。)
上面的两句习语的翻译不但为汉语表达此类意思提供了一个新颖别致的语言形式,而且也使译文更加的生动形象,既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力又反映了原文文化特质。
6、补译
有些英语习语常以缩略的形式出现,但是寓意并没有改变,翻译时若只译出其缩略形式,中国的读者很可能不太明白其意义,若将原文的部分补译出来就比较好懂。如:
(1) it's the old story of the stitch in time.
(还是那句老话,及时补一针,可以省九针。)
这里the stitch in time 是习语a stitch in time saves nine 的缩略形式。
(2) henry had a wild party at his home when his parents were out of town .one of his neighbor shook his head and sighed, “when the cat's away .”
( 亨利的父母出城了,他在家搞了个狂欢晚会。一个邻居摇摇头,叹气道:“爸妈不在,无法无天了。”)
这里when the cat's away是习语when the cat's away, the mice will play.猫儿不在,鼠儿乐翻天的缩略形式。
三、结语
本文对习语的差异性及翻译方法进行了探讨。习语是文化的产物,他们蕴涵了太丰富的文化知识。“尽管英汉习语在起源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在影像的选择和内涵意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10](p89)从习语中可反映出中西文化的差异,这些差异要求我们在学习和应用习语的时候,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不但要具备双语能力,而且还要有双文化知识,只有这样,在真实的语言交际中,才能准确的理解他人的思想,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参考文献:
[1]王德春 姚运。 社会心理语言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 p308。
[2]陈文伯。 英汉成语对比与翻译[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5. p1。
[3]乐黛云。 跨文化之桥[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p66。
[4]吴瑾瑾。 实用英汉翻译[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p43。
[5]彭晓蓉。 从学习汉英习语中了解中西文化差异[j]. 宣传与文化,1999.p52。
[6]向明友、徐玲。大学英语语言教学与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p266。
[7]范思勇。 汉英习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探析[j].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 2005年第一期: p67。
[8]贾德江。 英汉语对比研究与翻译[m]. 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 p267。
[9]卢梅。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第二期:p147。
由于初中与高中文言文教学的侧重点不同,初中要求理解意思即可,高中翻译时要求以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以高中文言文的学习变得繁重了,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因此,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提高中文言文教学效率呢?
一、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有了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更好地掌握文言知识。
1.借助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导入时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比如学习《鸿门宴》时,课前播放一段《鸿门宴》的影视片段,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急不可待地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在学习《赤壁赋》时,配以音乐画面让学生阅读,学生感情时而激昂时而低沉,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不知不觉中轻松完成了背诵的任务。
2.采取多种形式的诵读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古人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之说,反复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主要方法。课上,我采用听读、范读、领读、自由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比赛读……等方法,在反复的朗读中感受文言文的意趣,理解课文的大意,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借助学生的想象分析课文,增强学生记忆,拓展学生的思路,提高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项羽之死》细读思考:细心阅读复述项羽之死的过程,人们对项羽之死各有各的看法,结合课后的诗歌,谈谈你的看法(可以用诗、小小说、议论文、杂文等形式)学生们各尽其长、热情高涨、各抒己见,争得面红耳赤。这样既提高了他们学文言文的兴趣,又提高了他们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记忆力。
二、文言文的重点在于理解翻译,所以要掌握好文言文翻译的标准、原则和方法
学生之所以对文言文有抵触情绪,大概还是因为古汉语的晦涩难瞳给他们的阅读理解造成了很大的语言障碍。其实我们学习文言文的核心就是“译”,我们想尽千方百计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顺利地读懂文言文、翻译文言文。
首先,要掌握好翻译的标准:信、达、雅。所谓信,就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不歪曲、不遗漏、不增减;平时学生翻译时做不到“信”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漏译、误译和赘译上。所谓“达”,就是指译文要通顺明白无语病,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和用语习惯,做到字通句畅,不得出现病句。所谓“雅”,就是指译文语句要规范、得体、生动、优美,力求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文笔流畅富有表现力,这是翻译较高层次的要求。
其次,要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就是严格按照原文的词句进行翻译,有一词一句就直译一词一句(除无实意的虚词外)。意译,是指按照原文的大意灵活变通地进行翻译。意译不拘泥于原文的词句,根据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可用与原文差异较大的表达方法。由于文言文句式灵活,有时直译会使句子不通顺或表意不明,这时应采用意译,使句子语气顺畅,意思明确。
再次,要W会文言文翻译常用的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留”: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比如:国号、年号、地名、人名、物名、职称、器皿等,可照录不翻译。“删”:把没有意义或不必译出的衬词、虚词删去。比如“五亩之宅,树之以桑。”这里的“树之”的“之”为衬字,起调整音节的作用,翻译时应该删去。“补”:补出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或隐含的成分,如句子中省略的主、谓、宾以及介词等,从而使句意完整。“换”:翻译时应把文言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古今异义词换成古代汉语的意思,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将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调”:按现代汉语的习惯,在对译的基础上,将特殊句式的语序调整过来,使译句畅达。如:沛公安在?自觉调成“沛公在安?”“变”:指根据语境,灵活变通地翻译,特别是碰到古文中的修辞或典故时,更应学会变通地翻译。如:“金城千里”可译为:辽阔的国土,坚固的城池环绕,牢固可靠。
三、用学生喜欢的成语故事,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轻松愉快地去学习古汉语知识
我国古代很多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含义深刻,富有教育意义,往往被概括为成语。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刻舟求剑等;许多著名的历史故事和历史事件,后人把它们凝缩成成语。卧薪尝胆、负荆请罪、四面楚歌、完璧归赵等;我们学习的文言文中也包括好多成语。一鼓作气、劳苦功高、缘木求鱼等……学生非常喜欢这些成语故事,我们鼓励学生准确地翻译这些成语故事,正确理解它的含义,效果更佳。
一、多读,做到熟能生巧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在以往的文言教学中,学生读的机会较少,课堂中更多的是教师在讲,因学生不熟悉文言文本,在翻译和理解时也就容易遇到困难。应该说,读是理解的基础,在文言教学中,加强引导学生多去读文言文本,在读准、读通的基础上理解,更胜于教师不厌其烦的讲解。
首先,要保证读的时间。在文言教学实践中,先要在课前安排相应的朗读任务而引导学生去读文言文本,进入课堂后,要在检查课前读的情况基础上再预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去读。在读的方式上要多样化,如除了让学生自主朗读外,可两人为一组,相互朗读并纠正错误。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在节奏上要注重指导。如《曹刿论战》中“可/以一战”,可,可以。以,凭借。即“可以之一战”意为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故而要在“可”和“以”之间断开。
其次,从读的要求上看,要让学生能在读准的基础上读流利,能读出一定的感情。在朗读过程中,对于文言生僻字,要让学生能自主通过查阅工具书标出其音,尤其是通假字和古今字,要让学生在读准的同时辨析其意义。如《马说》的“一食(shí)或尽粟一石(dàn)”中“食”为“吃一次食物”,而“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中的“食”通“饲”,译为喂养,对于这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教师要在学生读的时候给予指导。然后组织学生展开朗读,在熟读的基础上再进行翻译。
二、多说,促进自主感悟
说即表达。在以往的初中文言教学中,学生说的机会较少,更多的是听教师将其翻译、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而没有机会去参与表达。提倡在文言教学中引导学生多去表达,即要以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围绕文题、句子、内容、文言虚实词的用法而去表达, 说出自己的理解,说出自己的感悟。
首先,在探究前要注重以情境引导学生展开表达活动。如《刻舟求剑》的教学中,对于刻舟求剑的故事很多学生都听说过,教学中,先围绕题目,让学生说说对题目的理解,然后以问题“楚国人是否能打捞起自己的宝剑?”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活动,学生都很容易理解楚人无法打捞起自己的宝剑,那么,原因何在呢?接着就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对文本的阅读活动,然后再深入辨析。又如《晏子使楚》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晏子的了解而说其人,让学生初步感知晏子的机智勇敢、灵活善辩的特点。
其次,要注重围绕内容引导学生说感悟。虽然学生在读中尚不能完全理解其内涵,但却容易生成自己的体会,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展开表达对理解作品的内涵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如又如《记承天寺夜游》中围绕“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而引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说起感悟,体会月光之美,这对感悟作者的心境就起到了极好的作用。又如《桃花源记》中渔人在回来的路上“处处志之”,又“诣太守”,高尚士刘子骥听了也“欣然规往”,而结果却或迷路,或病终,未能再找到桃花源,可引导学生说说桃花源是否真实的存在,如果不存在,那么,作者又想告诉我们什么?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追求平等、自由、幸福生活的追求。
三、多议,合作探究理解
议即讨论。文言作品不等同于现代文,需要经过翻译才能更好地理解其内涵,而在翻译过程中,因学生文言知识有限,翻译也就容易出现问题。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为压缩时间,课堂中多采用讲授的方式向学生讲解其翻译、内容,虽然学生也能通过记忆的方式记住一些,但不牢固,且应用能力不高。提倡让学生在文言学习中多讨论,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去翻译、去理解,在合作中去感悟,从而真正了解作品的内容,理解作品的内涵,为问题解决奠定基础。
首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和同伴合作,弄清其基本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对基本的文言词汇,要注重引导学生根据文言工具书而尝试理解,对于不能理解的同桌合作交流,依然不能解决的问题则可提出由教师指导。如《人琴俱亡》中“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中的“因”很学生都会翻译为“因为”,而通过合作辨析,学生很容易就记住应该翻译为“于是”,再联系其整句话来翻译也更容易理解。教学中对于特殊的文言词句,教师要重点讲解。如《捕蛇者说》中“君将哀而生之乎”中的“生”是形容词作动词,翻译为“使……活下来”,教学中就应该向学生讲解。
一、课堂语言力求生动鲜活
文言文教学课堂语言乏味,某种程度上跟教师为了考试一板一眼,根据教参照本宣科,有极大关系。如此一来,教授的内容是高度准确标准化了,然而由此却败坏了学生学习的胃口,低落了他们的兴趣。
比如学《刻舟求剑》时,有学生问“是吾剑之所从坠”中的“之”如何解释。这个问题涉及到语法,初中文言教学并没有很高的要求,本来可以不必深究。然而既然学生问了又不能不解答。常规的讲解方法是从主谓宾的语法角度让学生明确“之”的用法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是,这么专业、抽象的讲解怎么能让这些刚进初一初识文言文的学生明白呢?
考虑到这一点,我在运用简单的语法知识对这个句子的结构进行分析后,便用形象的语言向他们解释“之”的用法。我指着这个句子说,这个句子是我们党中央,而这后面呢,是某个地区,它本来是完全接受党中央的领导的,可是它壮大起来后就有了野心,想要另立门户,从而脱离国家的统治。党中央意识到这个问题,就派了一个人打入它的内部,去瓦解它。这个人的名字叫――“之”,所以,它―― “吾剑之所从坠”这个句子,“最后只能乖乖臣服于党中央。经过这番演绎后,学生便彻底明白了“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的意思,他们再也不用头疼地去死记硬背了。
简而言之,我们应着力改变文言文教学课堂刻板的授课语言,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致,文言文才不会让学生那么恐惧。
二、解读思路突破教学常规
因为担心学生不理解课文内容,所以常规文言文教学囿于课文内容,讲究字字落实,译讲翻来覆去,方法单一,程序单调。如此学习,学生怎会不感到窒息?如果我们打破常规,创新方法,朝着课外推开一扇窗,逆向思维打开一扇门,那我们的课堂就有了源头活水。
比如讲《出师表》,不要急着进入文本,先让学生讲讲或给学生说说诸葛亮六出祁山、七擒孟获以及有关刘备摔阿斗和乐不思蜀等的故事。这一个个故事吸引着他们的目光,他们会发现课文还联通着课本之外一个个精彩的桥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诸葛亮和刘禅的为人有了初步的了解,于是在学习课文时,他们就更能理解诸葛亮的良苦用心和再三叮嘱之意。
因为年代相去久远的缘故,我们常担心现在的学生无法理解文言文,因此千方百计地想办法让学生译讲课文。其实对于一些浅显的文言文,或者随着学生文言学习的积累,只要给他们一定的文言语境,他们已经可以意会,达到以文言解文言的程度,甚至不必以现代汉语言传。
比如在教《郑人买履》时,我设置了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想象郑人与旁观者对话的情景,然后进行填空练习。
郑人( )曰:“吾忘持度。”
人( )曰:“何不试之以足?”
郑人(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结果学生纷纷填了好多令我惊异的答案,尽管答案各一,但都无一例外地突出了郑人的迂腐、固执。然后,我又趁热打铁,让他们仿照刻舟求剑的结尾,用古代文言给郑人的行为续写一句评价。原想学生初学文言,这样的要求恐怕有些高了,恐怕要曲高和寡了。谁知学生反应竟非常热烈,有学生这样写道:“度即足长,信度而不信足,买履若此,不亦惑乎?”
逐字逐句译讲课文,然后再由段到篇解读课文,这是我们常规的文言文教学方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未必一定要完全这样做。有时,我们反弹一下琵琶,就会给我们沉闷的课堂引入一道道活水,就会让我们的课堂荡起阵阵涟漪,激起朵朵浪花。我们的课堂因此才会打破沉寂,焕发生机。
三、学习形式力求丰富多样
教师一言堂,学生整堂听。再精彩的讲解也扛不住长时间听讲的疲劳。这种单一的讲听模式必须得到改变。只有打破旧窠,引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文言课堂的沉闷气氛才能得以扫除。学生文言虚实词的掌握和句子内容的理解,并非只有译讲一条路可走。
比如在教《晏子使楚》时,为了落实文言字词的教学和文句的疏通,变“教师译讲学生听记”为“学生自主学习掌握”,我让各小组根据课文内容,自行组织角色表演。学生为了完成表演,通过自查注释,讨论疑难,演练磨合,不知不觉间就把晏子和楚王之间的文言对白全部译讲出来了。
师:楚王设宴款待晏子。席上玉盘珍馐,金樽美酒,琳琅满目。其间推杯换盏,觥筹交错。正在酒酣耳热之时,有两个小官吏绑着一个犯人走到楚王跟前。楚王说……
生1(楚王):(恼怒地)哎,你们干什么的?真是扫兴,没看见寡人正在和晏大夫喝酒吗?嗯……那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
生2(二吏):(恭敬地)禀陛下,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
生1(楚王):(嘲讽地)你们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吗?
生3(晏子):(严肃地)我听说橘子生长在淮南就是橘子,到了淮北就成了枳了,它们只是叶子很相似而已,果实的味道却完全不同,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水土不同啊。现在老百姓在齐国不偷窃,到了楚国就偷窃,难道是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善于偷窃吗?
生1(楚王):呵呵,晏大夫,朕刚才跟你开了个玩笑而已,不必当真。晏大夫不愧为齐之习辞者也,今天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学生生动活泼地再现了晏子与楚王交锋的场面,既避免了单纯译讲的枯燥,而且还增加了情趣,增强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表演力,可谓一举多得。
但凡是场景化的文言文几乎都可采用这种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的形式来驱动学生主动积极地进入文本,学习形式自由活泼,学习状态兴奋昂扬,极大地改善了文言文学习沉闷无趣的现状。文言文学习形式的选择,我们也可以因文制宜,譬如一些游记或写景的散文,可以让学生尝试写导游词或景点介绍;一些议论性质或带有思辨色彩的文言文,我们还可以开展辩论……多样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至少文言文在他们眼中不至于那么可怕。
这类考题常见的题型有如下三种。
一、文言词语解释
词语解释题对实词和虚词都会考查。答题方法、步骤如下:
1.课文迁移。联想课文中学过的有关此词的用法和意义,经过认真比较,确定其含义。如果从课文中找不到可迁移的词,可以用“组词推测”的办法,即在单音节词的前或后加词,组成双音节词来推测其词义。
2.语境检验。将推测到的词义代入原句,放回语段,看是否契合。
此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a.词类活用的,要解释活用后的意义。例如,“策之不以其道”中的“策”是名词做动词,要解释为“用鞭子打”。
b.使动用法的,要用“使(让)……怎样”的格式。例如,“无案牍之劳形”中的“劳”应解释为“使……劳累”。
c.意动用法的,要用“以……为……”“认为……”等格式。例如,“父利其然也”中的“利”属于名词意动用法,应解释为“认为……有利可图”。
d.通假字解释的格式为:“×”通“×”,“……”的意思。例如,“选贤与能”中的“与”通“举”,“举荐、选拔”的意思。
例如2016年广西桂林卷考题:
言 志
《论语》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第10题)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盍各言尔志(助词,无义)
B.衣轻裘(名词活用为动词,穿)
C.敝之而无憾(弄坏,使……破旧)
D.无施劳(功劳)
A项的“尔”是一词多义词,其意义,我们在课文中学过的有“尔辈不能究物理”(《河中石兽》)、“问君何能尔”(《饮酒(其五)》)、“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卖油翁》)等三种,其中第一种为人称代词“你”;第二种为代词“这样”;最后一种为助词“罢了”。把这几种意义放回语句中检验,经对比后可知,该项的“尔”意应为“你”,故基本可确定A项有误。再看其他三项:B项“衣”与名词“轻裘”搭配,“衣”应活用为动词“穿”才合语境,选项的解释正确;C项,我们在课文《公输》中学过“邻有敝舆而欲窃之”,此处的“敝”为形容词,意为“坏、破旧”,但选项中的“敝”是做谓语,后面带宾语“之”,因此应为动词或使动用法才符合语法,该项也是正确的;D项中“施”为“表白”的意思,运用组词推测的方法,“劳”可组词为“功劳”,放回语境中检查也契合。因此答案为A。
二、重点句子翻译
句子翻译的考查涉及词义、句式等知识。答题方法、步骤如下:
1.解词。先弄懂重点词语,明确其含义和用法,再以直译为主,字字落实。
2.串意。将词义串联成句意。
3.顺意。梳理句子,使其连贯、通顺。
此外还要关注特殊句式,如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省略句等,在翻译时或调或换或扩或补,既要保持句式语气与原句一致,又要使之尽可能地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
例如2016年广西来宾卷考题:
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第7题)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本句的重点词语有“予”“子”“而”“为”。根据文意推测:“予”意应为“给予”;“子”与《公输》中“愿借子杀之”的“子”同义,意为“您”;“而”字放在“予子天下”和“杀子之身”两个动词短语之间,表示承接,可译为“然后”;“为”放在主语“子”与宾语“之”之间,做谓语,可译为“做”。从句式看,“乎”放在句末,这是疑问句。综上分析,可以连词成句翻译为:送给你天下,然
后杀害你的
身躯,你这样做
吗?再将文字梳理顺畅后,得出答案:送给你天下,然后要你的性命,这样做你愿意吗?
三、文意理解
中考课外文言文的文本,一般会选写人、记事及寓言等三大类文体。具体题目会因文体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侧重点。写人的文章一般要求围绕事件分析人物性格,对人物做出评价;记事类文章一般要求掌握事件发展的脉络,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寓言故事则要求从中悟出相关道理,或谈谈自己从中得到的启示等。此外,常见的考查角度还有谈个人观点看法、归纳文章的主旨、分析写作特色等。
(一)概括人物性格、评价人物
解题方法、步骤如下:
1.抓住文中评论性或描写性的语句,如人物说话的语气、神态的变化、动作的指向、细节描写等,这些都与人物的性格内涵有关。
2.说明以上内容体现了人物哪些精神品质。
例如2016年江西卷考题:
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h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之,又不得。_甚,复于地取内口中,破即吐之。
谢无奕性粗强,以事不相得,自往数王蓝田,肆言极骂。王正色面壁不敢动。半日,谢去,良久,转头问左右小吏曰:“去未?”答曰:“已去。”然后复坐。时人叹其性急而能有所容。
王述转尚书令,事行便拜。文度曰:“故应让杜、许。”蓝田云:“汝谓我堪此否?”文度曰:“何为不堪?但克让自是美事,恐不可阙。”蓝田慨然曰:“既云堪,何为复让?人言汝胜我,定不如我。”
(第11题)结合三则短文内容,说说王蓝田是一个怎样的人。
第一则,首句“王蓝田性急”就直接点明了王蓝田的性格特点,紧接着的动作、神态描写就更生动地再现了这一特征。第二则,通过时人的评论(最后一句),可了解王蓝田是一个“能有所容”的人,即“宽容”。第三则对王蓝田的语言进行了描写:“既云堪,何为复让”,他认为既然能够胜任,就不必谦让,从中可看出他坦率直爽的一面。答题时,既要明确指出王蓝田性急、宽容和坦率直爽的性格特征,同时也要举出原文内容为论据。
(二)分析写作特色
可从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入手进行分析。
例如2016年广西梧州卷考题:
滇游日记
徐霞客
忽见层崖之上,有洞东向,余竟仰攀而上。其上甚削,半里之后,土削不能受足,以指攀草根而登。已而草根亦不能受指,幸而及石。然石亦不坚,践之则陨,攀之亦陨。间得一稍粘者,绷足挂指,如平贴于壁,不容移一步。欲上既无援,欲下亦无地,生平所历危境,无逾此者。久之,先试得其两手两足四处不摧之石,然后悬空移一手,随悬空移一足,一手足牢,然后悬空又移一手足,幸石不坠。久之,幸攀而上。
(第18题)阅读选文和《三峡》两篇文章,指出它们在描写山势的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选文并没有对山势特点进行直接描写。“仰攀而上”“以指攀草根而登”“绷足挂指,如平贴于壁,不容移一步”“然后悬空移一手,……然后悬空又移一手足”等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攀登的艰难,从侧面凸显了山势的高、险。而《三峡》一文,“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从正面写出了山势的高大;“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则是从侧面写出了山的陡峭。对比二者可知,选文描写山势侧重以侧面描写体现山之高险,《三峡》则是以正面、侧面结合的方式来写山势。
(三)领悟故事启示
寓言故事多是通过故事角色(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植物等)的言行反映人生或社会现象,隐含劝喻或讽刺意义,让人们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获得一定的启示。答此类题注意不要就事论事,应从个案中归纳出普遍性的道理:一个人要上升到所有人;一件事要上升到所有事;如果是物,要上升到人的角度展开论述。
例如2016年广西南宁卷考题: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第19题)这个故事启示我们
,初中阶段所学的文言故事《 》也说明了类似的道理。
此题不能就找剑方法不正确来谈怎样才能找到剑,而应该指出这一事件所反映的道理。舟行剑不行,说明事物已发生变化,“契其舟”说明静止地看待问题,结果肯定失败。故本文的启示是:做事不能拘泥固化,要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灵活变通。我们学过的《河中石兽》一文,通过对讲学家这类一知半解又自以为是的人的辛辣讽刺,指明了认识事物不能主观臆断,要全面深入地调查,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其道理与“刻舟求剑”类似。
(四)阐释个人观点
答这类题,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再结合材料以及生活实际阐述理由。
例如2014年广西南宁卷考题:
王罴性俭率
王罴性俭率,不事边幅。尝有台使,罴为其设食。使乃裂其薄饼缘,罴曰:“耕种收获,其功已深,舂爨造成,用力不少,乃尔选择,当是未饥。”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愕然大惭。又有客与罴食瓜,客削瓜侵w稍厚,罴意嫌之。及瓜皮落地,乃引手就地,取而食之,客甚有愧色。
一、富矿山上不长草
十多年前,一位来自南方的女记者采访《美文》主编贾平凹,见他满头乌发已被秃顶所取代,便为他呕心沥血写作使青春不再而感伤。贾平凹便“安慰”她说:“富矿山上不长草嘛。你长发飘飘是女性的象征,我谢顶也有诸多好处,如省去了洗理费,也无小辫子可抓,有虱子也可一眼看到,还不会被削发为民,即使愤怒起来,也无怒发冲冠……”
听到秃顶还有这么多好处,女记者突然想起《阿Q正传》中的名言:“和尚动得,我动不得?”便想伸手去摸贾平凹的头,贾平凹连忙说道:“秃顶男人的高贵就在于这颗头只许看,不许摸!”
二、我可不是“假平凹”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废都》在法国获了大奖,法国驻华大使专程到西安拜会贾平凹。据贾氏的乡党孙见喜转达,具体联络方法是:“下午四时,在西安夏威夷酒店正门,会站着五位法国人,其中四个都打领带,只有一个打领结的,打领结的那个就是大使先生。”
这种联络方式有点像特务接头,贾平凹开始不同意,但后来还是按时赴约了。大使先生看来赴约的这位其貌不扬的小个子,穿的衣服都可以榨出油了,厚厚的嘴唇上还叼着一根香烟,远不是他想象中的样子,便怀疑他是水货,于是就通过翻译问他有什么东西可以证明自己就是贾平凹。贾平凹眨了眨他的单眼皮,说:“我会算卦看相。”大使先生说:“那你就给我看看相吧。”当翻译把大使先生的话翻给贾平凹后,就见贾平凹不慌不忙地从衣兜里掏出一叠小纸片,让大使先生从中抽取一张。大使先生抽出的纸片上写着“第27卦,上上,岁稳”,随后,贾平凹就云里雾里地瞎说了一通,反正他的陕西方言对方也听不懂。
待他说完,大使先生还是觉得这位突然冒出来的“大师”笨嘴拙舌的,一点也不像是个大作家,便越发怀疑起眼前这个贾平凹很可能是个“假平凹”。贾平凹又掏出身份证来要对方验明正身,不想大使身边的翻译又连忙提醒说:“中国每个城市都有专门做***的,不可完全相信。”幸亏这时,突然走来了几位文学青年,他们一眼就认出了贾平凹,便立刻围了上来,并拿出《废都》要他签名。大使先生这才相信对面这位就是他要找的贾平凹,连忙请贾平凹坐上了他的专车。
据《非常关注》
杜威大话说早了的后果
1948年,纽约州长杜威和杜鲁门一起竞选美国总统,一个民意调查表明:杜威占有绝对优势。选举之前,杜威志得意满地对夫人说:“你就要跟美国总统同床共枕啦,你觉得怎么样?”夫人说:“非常荣幸啊。我都有点儿等不及啦!”
但是最后的结果是杜鲁门再次赢得了大选。杜威夫妇在吃早餐时看到了报纸。夫人瞟了丈夫一眼,问:“现在是我上华盛顿去呢,还是你让杜鲁门到我这儿来?”
麦克阿瑟:罗斯福终于死了
罗斯福和麦克阿瑟之间互不信任。一向自视甚高的麦克阿瑟对罗斯福充满了嫉恨。1945年4月,罗斯福在他的办公室里与世长辞了,听到这个消息后,麦克阿瑟转身对参谋说道:“罗斯福终于死了。他是一个能用谎言来粉饰太平,而绝不会说一句真话的人。”所有听到这句话的人,都感到极为震惊。
基辛格:要我长时间表示谦虚是很困难的事
一次,基辛格应邀演讲。当他走上讲台时,人们都站了起来,鼓掌不断。最后,掌声终于停了下来,人们也都坐了下去。“我要感谢你们停止鼓掌,”基辛格说,“因为要我长时间地表示谦虚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以上据《外国名人轶事大观》
胡适:只有责己是生路
胡适曾给即将离开校门,走向社会的青年开过三个药方。他说:“我要根据我个人的经验,赠予青年们三个防身的药方。第一个方子是:‘总得时时寻一个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第二个方子是:‘总得多发展一点业余的兴趣。’第三个方子是:‘总得有一点信心。”’
但很快就有一个大学毕业生写信来说:“胡先生,你错了。我们毕业之后,就失业了!吃饭的问题不能解决,哪能谈到研究问题?职业找不到,哪能谈到业余?求了十几年的学,到头来不能糊自己一张嘴,如何能有信心?所以你的三个药方都没有用处!”
对于这样失望的毕业生,胡适又说:“那我就要贡献我的第四个方子了:‘你得先自己反省,不可专责备别人,更不必责备社会。’你应该想想,为什么同样一张文凭,别人拿了有效你拿了就无效呢?还是仅仅因为别人有门路'有援助而你没有呢?还是因为别人学到了本事而你没学到呢?……那“毕了业就失业”的人又怎样才可以救援自己呢?没有别的法子,只有格外的努力,让自己多学一点可靠的本事。且二十多岁的青年,若能自己努力,就没有不能长进的。是以只有责己是生路。”据《文史博览》
曾国藩论交友
善于交友的曾国藩有个著名的“八交九不交”。“八交”就是要交胜己者、盛德者、趣味者、肯吃亏者、直言者、志趣广大者、惠在当厄者、体人者的朋友。“九不交”就是不交志不同者、谀人者、恩怨颠倒者、好占便宜者、全无性情者、不孝不悌者、愚人者、落井下石者、德薄者的朋友。据《读者》
梅兰芳的创意广告
上世纪30年代,梅兰芳初到上海,虽然他唱功绝顶,但要在大上海“一夜成名”,实属不易。梅兰芳首先想到了在报纸上做广告。
经过一番筹划,他决定在报纸上只印三个字――梅兰芳。
广告就这样登出去了。
第一天就开始有人议论:“这梅兰芳是谁呀?”
第二天报纸上,还是在广告版面只印了三个大字――梅兰芳。
连登几天之后,街头巷尾就都在议论了:“您知道梅兰芳吗?”
梅兰芳这个名字很快就传遍了上海滩。
因为好奇,大家都想见到梅兰芳。一天,报纸上又登出了一则广告:“梅兰芳――京剧名旦,今晚在上海戏剧院登台献艺,欢迎观看。”广告一出,票立刻卖了个精光。
就这样,梅兰芳一炮而红。据《文史月刊》
钱钟书评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是“书呆子之作,根本不屑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