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精选4篇)

本页是细心的小编枫为家人们收集整理的文言文(精选4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文言文范文 篇1

一、 读出文言韵味

文言文相对现代文而言,更加注重韵律,有一种和谐的音律之美。朗读起来,声情并茂,书声琅琅,不失为一种艺术的享受。文言文要想读出美感,读出韵味,还须做到以下几点。

读准字音。教师可以范读,给学生最直观的指导。文言文中,通假字、古音字、多音字较多,比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入则无法家拂士”中的“拂”同“弼”,读bì,《出师表》中,“陟罚臧否”的“否”读pǐ,《郑人买履》中,“先自度其足”中的“度”解释为量长短,读duó。学生从老师的范读中受到熏陶,进而掌握朗读技巧。

读好停顿。学生可以自主朗读,培养语感。文言文中的语句,如何处理也需要技巧。首先,发语词后要停顿。比如,《曹刿论战》中,“夫战,勇气也”一句,发语词“夫”后应停顿。其次,单音字变双音词要停顿。比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今齐地方千里”一句,“地”是土地,领土;“方”是方圆。不同于如今的“地方”之意,所以两字中间应停顿。再次,语法决定停顿。文言语句中,主谓宾之间一般需要停顿。

读出语气。学生可以分角色朗读,加深理解。比如,《愚公移山》中,请两位学生读智叟和愚公的对话,读出话中的弦外之音,从而体会人物心理,剖析人物形象。

二、析出文言滋味

实词和虚词是构建文言文的砖瓦,只有积累一定的词汇量,才能读懂文言文。初中阶段(包括诵读欣赏)共有三十多篇文言文,涉及的实词和虚词多不胜数。单靠死记硬背,既劳神劳力,也效果不佳。对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析字法。每个汉字由字音、字形、字义组成,教师可以按古汉语的六书知识,根据字形析义。《狼》中,“顾野有麦场”中的“顾”从“页”,是“头”的意思,本义是“回头看”。从文言文的活化石――成语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端倪,如左顾右盼、义无反顾等。这样析义识记,要比机械识记有效且有趣得多。

归纳法。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教师不是让学生“学会”,而是“会学”。学生学完文言文,应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整理一字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如“之”字,初中阶段常见的几种意思:代词:指代具体的人、事、物;动词:去,往;助词:结构助词“的”,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宾语前置的标志,音节助词。学生边学边归纳,就可按具体语境判断字义。总结规律,整合零散的知识,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读法。文言文用单音字表情达意,而现代文用双音词。初中生刚接触文言文的翻译,应了解这方面的差异,并熟练进行“单双”的相互转换。比如,《幼时记趣》中,“必细察其纹理”中的“察”字,如何用猜读法翻译呢?第一步组词:观察、察觉、勘察等,第二步根据语境,判断最合适的解释,察觉或者勘察“纹理”,显然不合适,在这个句子中,应该解释为观察。

三、品出文言美味

古典文学中不乏精粹美文,文言之美,不一而足。

韵律美。唐诗是古典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讲究句式整齐,每句的字数相同,中间两句多用对仗;讲究音律和谐,要求平仄,不得改变韵脚。杜甫的《望岳》,结构工整,韵律和谐,读来抑扬顿挫,雅趣横生,将文字的韵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精炼美。文言文语言简炼,《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既交代了夜游承天寺事件的六要素,又勾画了庭中月色的空明澄澈,最后借助“闲人”一词,精妙地道出了自己的心境。真是叙事、写景、抒情三结合,而全文仅八十几个字,可谓字字珠玑。

画面美。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引领读者身临其境,譬如《三峡》。文章开头“略无阙处”和“隐天蔽日”,连绵高峻的群山画面就此展开,“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湍急的水流画面跃然眼前,“清荣峻茂”,又将画面切换到山青水秀的景象,“属引凄异”,将画面定格在凄凉的氛围。

古典文学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叙事描写之美,给现作提供完美的模式。阅读欣赏是基础,理解运用才是根本。学生在阅读大量文言作品的前提下,多品味,多借鉴。在写作中,如果能够从中汲取精华,或套用结构、或仿写诗句、或化用意境,将语言转为自己的语言,将手法转为自己的手法,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激发自身创造力。

四、悟出文言情味

学习文言文,不单是简单地识记几个文言实词,吟诵、欣赏几篇美文而已,更要挖掘文言作品内在的思想性和人文性。文言文蕴涵着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民族的精神。《晏子使楚》中,晏子的不卑不亢和能言善辩,《治水必躬亲》中,海瑞的为民请命和清正廉洁,《陋室铭》中,刘禹锡的安贫乐道,《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的与民同乐,《鱼我所欲也》中,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这些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源头。学习古文,才能了解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传统。

学习文言文,不仅有利于了解传统文化,也有利于传承。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通过点拨,让学生获得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将古训化为内在的精神力量。

教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时,我曾经问学生:“你如何看待苦难?”学生众说纷纭,有的说是试金石,可测出是强者还是懦夫;有的说缺乏苦难的人生很单调;有的说苦难激发斗志,挖掘潜能。顺着学生的回答,我追问:“如果一生没经历困境和苦难,会怎样?”学生回答,会贪图安逸,会好逸恶劳等等。我最后总结:我们怎样看待苦难?人生处于顺境时如何自处?处于逆境时,又如何应对?在一次次的追问中,拉近了学生和文本的距离,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

作为教师,努力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用教材中的真善美去感化学生,丰富学生的美好心灵,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也是文言文的优势所在。

文言文范文 篇2

由于语言的古今演变,读文言文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语言的疏通理解问题。学习文言文的目的之一就是能够积累一定的文言词汇和文言知识,为以后自己能独立进行课外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语言的积累不是简单地等同于对课文的“肢解”,而是在对课文进行语言分析的过程中培养文言意识和语境意识,能够站在历史的角度理解古今词义的异同,能够根据语境合理推断词义。具备这样的能力,才具备了“读”文言文的基础。

从文化和思想的层面去解读文本,从文言文中汲取精神的营养,这是读文言的关键一环。文言文以简约凝练的语言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华与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的结晶,读的时候要学会用“泡”的方法去丰富还原,从而获得精神上的陶冶与心理上的愉悦。如孟子的“性善论”与“仁政”思想,荀子的“性恶论”与“劝学”的关系,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古代知识分子“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的对立统一,魏晋士人的生死观、韩愈“抗颜为师”的开拓性等等,如果在这些方面多少有了自己的一点儿感悟,那就是最大的收益。

文言阅读的目的之三是品味鉴赏古人为文之精妙,学习古人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叙述描写、人物刻画等方面的为文之道。选入教材的文言文是从几千年的文化宝库中优中选优的精品,含英咀华,学习借鉴,无疑是提高审美与写作能力的一个捷径。如《勾践灭吴》的详略取舍就很耐人咀嚼,详写勾践“十年生聚”的具体措施,尤其是勾践的言行可以说是神情毕肖,但对灭吴的战略部署与作战经过却写的很略,详略的安排并不与“时间”成比例(勾践积蓄力量用了十二年的时间,灭吴之战断断续续打了近十年)。为什么要这样写?这就要结合作者写作的目的去分析,作者的目的是要突出“谁得到百姓的拥戴说就能成就大业”这一历史经验。

那么,高考文言文考查什么呢?

文言文测试以语言考查为基础,但更加关注对内容的理解、分析。

文言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特殊句式等方面。高考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考查很大程度上设置在文言基础知识上。

学习文言文的第一要着就是积累。而积累的最好办法就是背诵,把文言文中的若干章熟记在心,文言的实词的意义、虚词的运用、各种句式的变化等也都已经包含在其中了。更重要的是,可以学到古代名篇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语言修辞等方面的要义,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那么,需要背诵多少篇章呢?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对已有明确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这“一定数量”,在大纲中规定为《蜀道难》《声声慢》《长亭送别》等诗词曲30首,《劝学》《滕王阁序》《前赤壁赋》等古文10篇(段)。这些是对每一位高中生的最起码的要求,随着诵读篇目数量的增加,你对文言的语言感知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文言的阅读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这是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的根本途径,除此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不能把背诵课文的目的归结为为了高考试卷中得到4分的成绩。

提高阅读文言文水平仅停留在积累上面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迁移能力,即在阅读背诵课文的基础上,能够阅读其他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就是要掌握一些文言的学习规律和方法。

实词主要掌握古今异义的词、多义词、通假字和词性活用的词。

古今异义的词的难点,是那些古今都有的、但在意义上却有了较大变化的词。初学者往往用它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去套。多义词的难点是一个词往往有多种意义,多的达十多种义项,怎样选准其含义并不容易。

词性活用是文言语言的一大特点,它主要体现在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三类词上,且有一定规律。

如2003年第11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讽帝大征四方奇技

讽:劝告。

b.咸私哂其矫饰焉

哂:讥笑。

c.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 遇:优待。

d.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 务:致力。

答案为c。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意义。所考查的四个文言实词,在课内都学过。“讽”,见“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张衡传》),都作“规劝”讲。“哂”,见“夫子哂之。”(《论语·侍坐》)作“微笑”(含讥笑义)。“遇”, 见“不如因善遇之。”(《鸿门宴》)“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屈原列传》)都作“对待”,与“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中的“遇”同义。“遇”在文言中不作“优待”;如果遇“殊”结合,“殊遇”那就是优惠的待遇了。“务”,见“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作“致力”。 由此可见,高考涉及到的常用实词,一般在课内都见过,只要学好课文,掌握这些常用实词,解答高考试题还会有困难吗?

文言虚词,主要掌握虚词的语法功能。虚词在文言文中虽然数量较少,但使用的频率高,用法灵活,语法功能突出,因此也是学习难点之一。由于虚词常常分属于几类词性,故学习时首先要注意分清其词性,然后弄清其意义和语法作用。《大纲》规定要掌握15个虚词,《考试大纲》规定要掌握18个虚词。我们可以把这些虚词分为若干类来把握:以代词为主的有“之、其”等,以副词为主的有“既、但”等,以介词为主的有“以、于”等,以连词为主的有“而、则”等,以语气词为主的有“也、矣”等,另有兼词“焉”等。只要有了诵读的基础,掌握虚词应该比较容易。但仅掌握着18个虚词也是不够的。

如全国题第12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 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b.尝哀泣外门,因谢病去

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c.宜戮讼者,以谢冤魂

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d.即刑讼女而祭扫墓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答案为c。 c项上句的“以”为连词,表示后一行动是前一行动的目的;下句的“以”也是连词,表修饰关系。考查“遂”“因”“以”“而”四个虚词,其中“遂”字虽属常用虚词,但不在《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范围之内。这就说明高考命题是以文本为基础,只要文本中出现适合考查的词,就可能突破考纲的限制。

文言中的句式与现代汉语大体是相同的,我们只需掌握其不同的部分。这不同的部分主要是: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倒置句式和省略句式。

近几年高考文言文试题加强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试题比例也有所增长;2003年试卷中更有“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评价”设题明显,还有“对作者评价的评价”等,这就说明高考在对考生的素质要求上又上升了一步,进一步开拓了考生的思维空间。这一导向将会影响到今后的命题方向,值得考生重视。

读懂古文,这是高考对文言文的基本要求。用于考查的文本,一般式,一段四五百字的纪传性文字(如2004年全国题《后汉书·孟尝传》片断),写了某人(东汉孟尝)的几件事。再看全国和其他各省市的试卷,文言文的文本最具传统性:与往年(甚至可以推到十年前,1995年古文的测试文本《郑善果》、1994年的《何子平》等一直到前两年的如2003 年的《裴矩传》、2002年的《李将军列传》等)的文言文测试文本没有太大区别 www. ,都属于浅易文言文。

考试的基本要求主要是读懂文字。把一长段划分解阅读。

2004年《孟尝传》这段文字说了四件事:

第一件在先介绍孟尝是一个怎样的人后,介绍了上虞的一位寡妇在婆母去世后,受小姑子的诬告负冤屈而死,以致郡中大旱,孟尝挺身而出,为她洗白冤情,最终天降大雨,五谷丰登。第二件事,孟尝在当合浦太守时,革除前任留下的弊病,移风改正,终于使失去的珠宝又回来了,百姓安居乐业。

第三件事,孟尝深受百姓爱戴,当要离任时,百姓牵着他的车请求他留下,他只能登上乡民的船趁着夜色偷偷地离开。隐居在偏远的湖泽,亲自种田做工。邻县的士人民众仰慕他的道德,到他那里定居的有百余家。

第四件事,写尚书杨乔十分赏识孟尝,并竭力向桓帝推荐他,但没有受到重用,最后老死于家中。

读懂了这段文字,其中两道题会一目了然。

学习文言文还要明确文言翻译的要求——“信”“达”“雅”

所谓“信”,就是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增添,不遗漏,不走样;所谓“达”,就是要求明白通畅,符合现代汉语习惯,没有语病;所谓“雅”,就是文字考究,能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富有表现力。一般考试的要求,能达到前两条,即可得分。

一是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增添,不遗漏,不走样。如全国卷第15题,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l)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

答案为:郡中不产粮食,而海里出产珠宝,同交?接界,常常互相通商,购买粮食。

答案要点是:实——果实(草木之实,足实也《采草药》); 比——并列,挨靠在一起;比境,两地很靠近; 贸籴——贸易,买进粮食。籴,买进粮食。

(2)隐处穷泽,身自耕佣。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

答案为:隐居在偏远的湖泽,亲自种田做工。邻县的士人民众仰慕他的道德,到他那里定居的有百余家。

答案要点是:穷泽——贫困的湖泽,自——亲自, 就——来到

二是明白通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无语病。如乙卷第15题,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乃疑迁特雄文善壮其说,而古人未必然也。及得桑怿事,乃知古之人有然焉,迁书不诬也,知今人固有而但不尽知也。

这个句子分两句翻译,整段文字分为“乃疑……然也”、“及得……知也”两句。

答案为:于是怀疑司马迁只是文笔雄健,在叙事中善于渲染,而古人不一定就是这样。等到了解到桑怿的事迹,才知道古时的人也有这样的情况,司马迁的书并没有说假话,知道今人中本来就有,只是未能全都知晓而已。

要点:“特”“壮其说”“得”“诬”“本”“但不尽知”

文言文范文 篇3

2003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文言及古诗词接近阅读内容的一半,高中语文现行实验教材中文言的学习也占据了相当多的份额。那么,高中语文中的文言文应该教什么?学生应该从中学到什么?这是一个不得不明确的问题。走进现在的语文课堂会发现:许多教师只在大讲之乎者也,师生都在忙于“字字落实,句句清晰”,有人甚至将其等同于外语的教学。文言文中所积淀的古人灿烂的文化、深刻的智慧以及不朽的文采都不见了,剩下的只有文言字词。好一个枯燥了得,师生好一个“累”字了得。究其依据,原来是考试题型中有考实词、虚词、词法、句式。殊不知,这种教学则是在艺术、文化的殿堂门外磨蹭却不能够登堂入室,更不能取其瑰宝、汲其智慧来丰富自我的精神家园。也背离了语文课的课程目标。那么如何给文言文教学进行目标定位呢?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确立的课程目标为:学生要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修课程根据“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组织教学,“阅读与鉴赏”的目标中具体规定了“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选修课中的“诗歌与散文”系列的目标为:“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诗词格律的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由此可见,文言文教学是不能只停留在文言知识教学的层面上,还要在鉴赏、领悟、拓展、创新上提升文言文学习的境界。简而言之,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应为文言、文学、文化三个层面。文言文课堂教学应由文言知识这个语言基础的层面上升到语言所承载的内容——文学鉴赏,感受领悟古文中的思想和艺术的魅力。最后再进一步引领学生去发现古文中的民族精神、文化内涵,进而构建学生自己的对传统文化的审视能力、传承能力,构建学生自己的生存智慧。

文言文范文 篇4

[关键词]文章 文言 文化

一、“文章”――写什么和怎么写

好文章要言之有物,还要言之有序。所谓言之有物就是写了什么,言之有序就是按照什么章法写、怎么写。并且了解“怎么写”之前应当知道“写什么”。因此做如下设计:

说杨巴是“好嘴”,其实作者就让他说了一次话。杨巴的嘴到底“好”在何处?该问题属于把握全篇的主线问题,可将它分解为几个小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理解“好嘴”的内涵:

1.杨巴在何种场合下出场?在此时此刻说话最需要什么?

2.杨巴这句话在李鸿章发怒后多长时间内说的?

3.倘若杨巴这么对中堂说:“中堂大人息怒!那上面不是脏土,是碎芝麻!”行不行?为什么?

教师总结:“好嘴”之“好”敢(勇气)、快(机敏)、巧(智慧)。

“文章”

怎么写

如何塑造“好嘴杨巴”这个人物的“好”呢?尝试用课文中的其他人物与杨巴进行比较联系,采用“比较”阅读法探讨写作的章法。

1.“自此,杨巴在天津城威名大震。那“杨家茶汤”也被人们改称做“杨巴茶汤”了。杨七反倒渐渐埋没,无人知晓。”杨七的精湛手艺和杨巴的“好嘴”,到底谁更厉害?

教师明确:衬托手法。

2.比较在场官员和杨巴的表现,说说为什么这么写?

“当官的一个比一个糊涂”Vs“这就透出杨巴的明白”

“在场官员吓懵了”Vs“杨巴的脑筋飞快地一转两转三转,主意来了!”

“在场所有人摸不着头脑”Vs“心里头却一清二楚全明白”

教师明确:对比。

除此之外,还可以补充:李鸿章的心理活动描写与好嘴杨巴有何关系。

3.为什么要写李中堂的心理活动?

“李中堂这才明白,刚才茶汤上那些黄渣子不是脏东西,是碎芝麻。明白过后便想,天津卫九河下梢,人性练达,生意场上,心灵嘴巧。这卖茶汤的小子更是机敏过人,居然一眼看出自己错把芝麻当做脏土,而三两句话,既叫自己明白,又给自己面子。”

教师明确:间接描写。

教师总结:“文章”之“好”-衬托、对比、间接描写。

二、“文言”――短句和方言

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本文的语言非常有特色。主要体现在短句和方言的使用。

1.短句。冯骥才先生的《俗世奇人》在创作语言上受古代白话小说的影响很深,而白话小说的语言大多采用短句。教师出示白话小说中常见的几种短句的结构类型,让学生在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反复朗读,联系已学课文中曾出现的短句,体会短句的妙处,并尝试仿写。

2.方言。冯骥才描绘的俗世奇人之一

杨巴,在津门胜地做茶汤生意。因此,他小说中的语言也极富天津地方特色,甚至有很多天津当地的方言。播放冯巩小品《狗不理包子》片段,感受天津方言的魅力,然后在文中寻找相关方言。最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家乡的一些有趣方言。

设计意图和反思

《好嘴杨巴》并不缺乏精彩课堂设计,但授课教师普遍将着力点置于评析“好嘴”之上,对于冯骥才深受白话小说影响的创作语言以及他对民间文化的关怀这两个方面关注度不够。本单元的主题是民间文化,白话小说中的短句和天津地方的方言也属于文化的范畴。因此,笔者的课堂设计最大的创新在于对文本进行有层次的、全面的解读,开掘文本丰富的文化价值,紧密贴合民间文化的主题。

个人认为,教师关于文本的课堂设计不能总停留在文章的表层,不能总指望学生“窥一斑而知全豹”,学生掌握阅读方法的前提应该是见过“全豹”,然后模拟教师的解读之法进行广泛阅读,反复操练。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