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心经》有数本:鸠摩罗什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经》一卷,日本弘法之心经秘键,即此本之解释也,但其题号为佛说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在玄奘译出前有《摩诃般若波罗蜜神咒》(旧题《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一卷,旧传为鸠摩罗什译。现存异译本6种:
1、唐法月译《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2、唐般若、利言等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3、唐智慧轮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4、唐法成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5、敦煌发现译本《唐梵翻对字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6、宋施护译《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
最早的英译本是毕尔(Samuel Beal)于1864年依玄奘汉译本所译。马克斯·缪勒(Max Müller)于1884年将梵文本转写成天城体及罗马拼音,并首次将广本及略本梵文心经译成英文传至欧美国家。1894年,马克斯·缪勒重将本经译成英文并编入《东方圣书》。1957年及1967年,孔睿(Edward Conze)校订广本及略本梵文心经,并译成英文。
观自在菩萨,咱们在法华经中叫观世音菩萨。我自己这两天就在想,为什么心经中要叫观自在菩萨呢?为什么法华经里头普门品中要叫观世音菩萨呢?这些圣人他们的德号是按他所做的事业来起的。这个观自在是不是自己在修?修成了,就自在了!但观世音不是这样的,他度别人,度别人修,感化、教化、教育众生的。这才叫真正的观自在。菩萨是通称,一般的菩萨叫菩提萨埵,叫觉有情,让一切有情众生都觉悟的意思。所以说菩萨是通称,而观自在则是别称,我把它分成了一个自度度他。在印度话叫婆卢枳底湿伐罗,婆卢枳底湿伐罗翻译成中国话就叫观自在。这个话咱们现在通常讲的就是,谁观,谁自在!你不观,你就不自在。观就是思想、思惟修。我们每人都在观,看你观什么?这个观是指你能观的和你所观的,所观是境,能观是智,智照境。
等你观通了,你就自在了;观不通,你就还不自在。人人都是观,但人人观的都不自在,不能够唯物,要观到十方世界圆明无碍时,那就成就了。而我们现在不能够这样的观,我们观的都是俗谛,观什么执着什么,不能够自在,也不能够解脱。就是能观的智慧(般若智慧)和所观的境,你怎么认识的。就是能观观于所观,你观的世间上的,你怎么认知的?你又是怎么认识的?你怎么知道的、怎么了解的呢?这文中说观而后又照,这一观照就见五蕴皆空,观即是照。观,看个什么?这是眼睛看,菩萨他用他的智慧照见,那个照无所不能。就象一个灯,晚上黑暗的时候,你点个灯,把屋子照亮了,能照的是灯光,所照的是屋子境界相,两个即是一个,有光明就能破除黑暗。观,就是你用智慧认识世间,乃至认识出世间。世间、出世间一法不立,万法皆空,那你这个观就是成就的。
一切菩萨圆满了就叫菩提萨埵,菩提就翻觉悟,萨埵就翻有情,让一切有情都觉悟。这样的观!一切众生都觉悟了就没有窒碍了,没窒碍就自在了。你能观的智观于所观的境,能所双亡。能观智是空的,没有实相,所观的境也是空的,这是一个空,而不是两个空。“照见五蕴皆空”,观就是照,这一照什么都没有了,唯有智慧存在。因此观自在这个名字在这个心经上纯粹是代表自己修,观世音菩萨他对于世出世间由观照而得的自在,由自在而证得的空性,也只有证得了空性才能自在。那他是怎么来观照的呢?因为什么而起的观照呢?因为他修行,观就是修行,观就是行门。那他是怎么修行的?他在行般若波罗蜜多。以般若波罗蜜多来照,这一照那问题就很多很多了。我们现在起观照,每位学佛的道友都在观照,也都在修行。为什么要修行呢?就是要解决一切困难问题。
第一个,我们什么都不知道,糊里糊涂的,不认识世间。这就是经文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五蕴皆空是指成就你这个肉身来说的,是指色身来说的,是内在;外在的一切法,都不离开“色声香味触”,一切色法、心法,也就是色心二法。在你修行的时候,你就观你的色心二法。观你自己的身体,你身体所接触的一切事物,赖以生存的一切事物,你怎么来认识它呢?譬如我们说“财、色、名、食、睡”,这五样一样也离不开。在一般佛教说“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下地狱,那是造业,造恶业的。我们把“财色名食睡”转变,色是什么色?是观诸佛菩萨的圣像,观庄严佛国土,这也是观一切色。相是什么相?是观佛像,观净佛国土,观这些相。受,是心里头领受的。依佛的教导,不领受世间,领受出世间,寂净安乐,这也是领纳为义,领受!行,就是运动义。我们这个心经常作如是观,作如是想,不想世间。行!识,我们的八识它有两种的功能,一种是净法,一种是染法。八识是含藏义,它给一切染净诸法作种子,一切法总依,都依着这个识。但我们取净的一方面,就是修行,你行般若波罗蜜的时候就是修行,假着般若波罗蜜的力量来修行,照见!
这个是指着观世音菩萨修行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的时候,他是照见这五蕴皆空的。咱们在五蕴上不但空不掉,反而愈执愈深,也就是造的业愈来愈重,那跟菩萨是相反的。在我们一时所起的这个观行的时候,现在要返妄归真,就是依着心经来修,你能修行就成佛了。不要去依着很多法,就依着心经的法,这一法是甚深的,就照着观世音菩萨怎么样修,我们也学习着怎么样的去修。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就是修行入观的时候,观就是想,他想什么?他想的是深般若波罗蜜。深般若波罗蜜又是什么呢?是真空,般若的真空就是深。因为现在我们无知,没有认知,我们这个心所有的识是分别的,不是甚深的般若。这是识别,了义的,但是也般若。般若是智慧,以这个般若智慧,我们只能从浅入手,深的我们现在还达不到。那浅的呢?先观人空般若,以后再进入法空般若;法空般若要能够有进入了,再观实相的真空实相般若,这三种般若。我们凡夫都可以发大心,直接从真空实相入手,这就叫超二乘。
菩萨他所修的,是深般若,他是观法空,不但人我不存在,法也不存在了,一切诸法都不存在的;但有言说,都无实义。人我空就是世间相,这个般若我们能进入,但是离证得还有很大的困难。没有人我了,那你八十八使烦恼就断了,人我是非人间相全都没有了,但这个是很浅的。深般若必须得达到法空,一切法都空。佛所行的法,圣法!一切圣贤、一切经教全不是真实的,方便引你入,这是菩萨所入的。真空实相般若,那些菩萨都到究竟位了,是究竟位的菩萨,登地以上的菩萨。
在华严经中咱们讲真空绝相观、理事无碍观、周遍含融观,那你观的时候周遍含融。观理法界的时候,真空。观事法界的时候,随缘建立一切有,就是俗谛。真谛跟俗谛结合了,二谛融通,那种三昧,我们经常念偈的时候,“二谛融通三昧印”,那才是究竟的了。观自在菩萨现在他做到了,所以说观自在!他在修观的时候,他一切都看破了,他早就放下了。但众生却放不下,他为了让一切众生也放下,因此他把他自己所修的、所有观想的都传授给一切众生;就是他所证得的甚深般若波罗蜜,让一切众生也照着这样观。只要这样的去观,就能证入真空的体性;证入真空体性,就能得到诸佛的无分别智,能够照他五蕴的身心,照他五蕴的身和心。完了识,从体而起的用,用还归体;用还是体上来的,还归于体;因体而不寂然的常时起妙用,永远度众生,那就是让一切众生,度一切苦厄,但是这一照就进入了。
所以在经文上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照的是智慧光明,照!光明一有了,黑暗就破除了。你对“色受想行识”五蕴你空不掉,为什么呢?你没有这个智慧,你遇到什么执着什么。我们前几天讲金刚经,那也讲得很多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跟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还不是一个般若吗?六百卷般若就是一个般若,它对哪一类机就说什么样的法,语言、文字上不同,这是显体的。但是体无二致,体本来就是一个。假这个来形容着观自在菩萨他为什么得到自在了?因为观就是修,观就是观照的意思。我们一般想,我们坐那个地方思惟修,你想想,哪个是真实的、哪个有不坏的?没有。哪有不变的?没有。就是金刚经最后讲的,一切法如幻如泡如影,影子而已!这个观很深的,这叫行深般若。但是一法不立,不落断灭空,特别注意!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上,佛跟须菩提说可不能落断灭知见。空,不是断灭。所以在法华经、在华严经里面,它都讲真空妙有、妙有真空,这两个含义是一样的。
因为在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的时候,他以智慧来观照,就照,“色受想行识”全是空的,能入了。这个空是指般若,指他修行证得般若智慧,般若智慧是空的。那观什么呢?观五蕴,五蕴是境界相。我们这“色受想行识”全是假法,不是真实的,所以就是照见了五蕴。照是成就般若智慧了,修行成就了、证得了,证得了才有照。以什么照呢?以智慧照。这个智慧照就是般若智慧,就是观,是能观之智。这照字在果上说,观自在菩萨成就了,能够照见五蕴皆空了。在我们现在开始用功的时候,在因(我们现在是因)我们也如是照,那你要分别,分别外头一切境界相,分别它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可坏的;而生老病死苦、爱别离、五蕴炽盛,全是假的。这在因中,你这一照,根本没有,那还谈什么?你也不用起分别心,到你那个心对一切的色法,“色受想行识”的法没有分别的念头了,只是在你智慧观照之中,这你的功夫才是入进去了。但是这个观从浅入深。
譬如我们现在你感觉你哪一样的贪爱心重?爱财?爱色?这个色包括很多,凡是有形有相的物质都在色法当中。但我们一般人都把它理解成是男女关系了,在经上讲的色包括凡是有形有相的东西都叫色法。因此照见的这个见是真的,这见性,明心见性的见,不是眼看,也不是思想上一般的思惟。你要想依着心经修行,这个照字就是你下手的功夫,就在这照字上你下手修行吧!你照一照,照见哪个了,哪个不是真实的了。认识它!照见就是认知的意思,你认识它了。好比这个花,你一见到它就是它必坏,现在很茂盛,但是这是假的,短暂就坏了。它未生的时候,没有;生了之后,不住,很快就变灭,变灭就消失。生住异灭,异就是它变化当中。
因为菩萨他是以般若的智慧,以这个智慧来观“色受想行识”的。色法就是地水火风形成的假相,和合才有,不和合就不具足。受想行识是妄想境界,是从你妄想境界而生的,这叫四大妄想,生住异灭这四大幻想,都没有自己的体性。为什么呢?它可以坏性,本体本来就不是实的,是空的!所以说四大皆空,地水火风都是空的。众生不了地水火风都是假相,把它看成实的,就像水里的月亮是空华,是天上月亮的影子。
所以我们平常执着五蕴,把它当成实有的,因你有很多苦难是从这个而产生的,如果你知道它是幻化的,没有一个实在的东西,苦难就不存在了。这个东西就是使你迷了的,你的本性中的体性,把这一切幻有的东西当成真实的,这个是由你妄想心分别的,那真空就愈离愈远。所以你的修行就又翻回来了,以你的智慧照见五蕴皆空。那我们没有这个智慧呀?你可以学呀!现在我们学心经就是要产生这个智慧的,如果你把这一切都当成空的,那就什么苦难都没有了。所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也就是度那苦,就什么也都没有了。
我们经常感觉很苦,我经常跟我们道友说:当你烦恼最厉害的时候,你静下来,你找找根源,烦恼从什么地方生起的,怎么会让自己心不安?等你一找原因的时候,烦恼从何起?何者是烦恼?你就拿不出来了。拿不出来就是没有,因为它不是个实在东西。你能把你烦恼拿出来给别人看一看吗?办不到。真正要你找烦恼,你就感觉不烦恼了。所以你最烦恼的时候,你找一找,那你就不烦恼了。
但是这也是依着经上所说的,你要想离苦得乐,多一些苦,那你就照一照;一照了,苦就离了。
上面是总体上将《心经》的段落大意给各位提示一下,下面稍微具体地讲一讲。但是要在两小时以内把这260字讲得浅显明白,也不容易。
我们先讲经题。经题由四部分组成。
(一)般若。
梵语“般若”中译为慧、智慧、净慧。不管译成什么,都不能完全表达般若一词在梵文中的含义。为了不以智慧二字局限“般若”这个名称,所以仍然保留梵音。一般说有三种般若: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
由经教所显示的道理,比如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而获得的智慧为文字般若。
在文字般若的基础上,随文入观,随文生解,随文起行,进行正思惟所获的智慧为观照般若。经文中的“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就是讲观照般若。所谓观照般若,就是把文字所显示的般若在修行生活中具体运用。
第三是实相般若。我们观照什么呢?观照诸法的实相,诸法的实相是什么?“五蕴皆空”,空的道理就是实相,实相无相。由现实而悟证的智慧为实相般若。
窥基法师是玄奘法师的弟子,他说:实相般若就是真理,观照般若就是真慧,文字般若就是真教。真教、真慧、真理就是三种般若。由真教产生真慧,由真慧而证得真理,是为三种般若的相互关系。
上面说到,般若是佛母。一切诸佛从般若生,由此而言,即是诸佛之母。《仁王护国经》说:“般若波罗蜜多是诸佛母、诸菩萨母。”又说:“般若能出生一切佛法、一切菩萨解脱法、一切国王无上法、一切有情出离法。”一切诸佛之所以成佛,是由般若而产生;一切菩萨要成佛,必须依般若而成就而解脱;一切世间事业,好事、善事、利益众生的事,都是从般若而产生;一切有情必须依止般若波罗蜜多才能出离生死苦海,到达涅槃彼岸。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般若,犹汉语所言之智慧。波罗蜜多,犹汉语所言之彼岸,这里指人生的终极目标,即人生的真理。五蕴,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就是尘世间所有物质与生命现象的总和。其中,色蕴是指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所认识的物质形态,包括固体、液体、气体、光与温度以及各种味道。受蕴,是指由于和外界各种物质形态的接触,所产生的种种心理感受,如苦乐酸甜等。想蕴,是指由于心理感受所产生的种种性情反应,如善恶憎爱等。行蕴,由于苦乐酸甜等种种心理感受和善恶憎爱等种种性情反应,而采取的行为方式,佛教把这些行为分为善业和恶业。识蕴,人体对物质形态、心理感受、性情反应、行为方式所产生的意念或意识的活动。因此,所谓五蕴,乃是指我们具有精神作用的身体。
这句经文的大意是:观世音菩萨在深入思考人生的终极目标问题时,他透过纷繁的俗世生活,看清了生命的真实意义,因此超脱了一切的痛苦和厄运。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是梵语SARIRA的音译,即遗骨之意,特指那些德行高尚的人在去世后(火化)遗留于世的灵骨。这种灵骨质地坚硬,呈结晶颗粒形状,堪称神物。所以,舍利非一般凡夫俗子之遗骨,乃是有修行者生前以无量功德结晶所成。从这个意义上讲,舍利是一个人在走完他的人生旅程之后的成功象征,舍利子是对成功者的一种尊称。观世音菩萨在这里告诉未来的成功者: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俗世的生活需要生命真义的指引,生命的真义也需要通过俗世的生活去实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俗世的生活中有生命真义的存在,生命的真义也体现在俗世的生活中。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色蕴,也同样适用于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等尘世间所有的物质与生命现象。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观世音菩萨告诉未来的成功者:真正的自然法则是永恒的,既不会消亡或更新,也不会由于人的好恶而有任何改变,也不会增加和减少这些法则中某些条款。所以,生命的真义不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捶。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有所得者,有也;无所得者,空也。所以,自然法则是真切可信的,于是我们能够觉悟到自然法则给予众生的那种公正无私的恩情。因此,我们应该做到心无挂碍,去追随人生的真理。因为心无挂碍,我们就不会畏惧任何困难,就会远离那些乱七八糟的妄想,最终让自己超脱尘世的烦恼。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观世音菩萨举证说明:三世诸佛,就是因为坚定不移地追随了人生的真理,最终成了高尚而又正直、待人平等友好、知道自己何去何从的觉悟者。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从这些成功者的故事中,你就可以知道,人生的真理乃是能够消弭生活烦恼的大神咒,是能够破除人间愚昧的大明咒,是能够带来光明前景的无上咒,是无可替代的无等等咒—它是如此真实灵验,绝不虚无。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所以,《心经》的主题就是告诉各位:去吧!去吧!让我们一起去追求人生的真理吧!希望我们中间的每一位,都能够尽早地成就自己的一生。
因为这种原因,所以说空中无色。空里头哪有色相呀?没有!是没有色相的,也没有受想行识。不但没有色法,心法也没有,眼耳鼻舌身意都没有了。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色声香味触法是六尘,乃至于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这叫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三六一十八。所以“是故”,是故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发明了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就是这个道理。但是举的法相名词也很多,就是在法相形相当中讲,说这些形相全是空的。六根跟六尘,根对尘相合了,叫根尘相合。根尘相合没有识变化,识的认识,没有识变化什么效果都没有,因为识才起作用。识是能起作用的。,大概没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识就没作用了。没根了,还有作用吗?所以识必须得因根。六根得对待外边的六识境界、得对六尘形相,如过失掉一方,这方也就不立了。我们一般的讲界说此疆彼界,要划个界限;你不能超过这界限。但是你达到了,能超过界限。例如我们眼睛能看而它不能听,但是你要达到了眼根圆通就行了,眼能代表耳,眼能代表鼻,眼即是法界性。但你得证得了,不证得就不行。在楞严经上讲二十五圆通,观音菩萨用耳根闻什么都知道,不要用眼睛看,耳根一闻就知道红黄蓝白黑,六根互用。为什么?圆融了。六根,一根通,六根都通了,达到究竟了。为什么?那个就是证得空相。你从耳根入证得空相,从眼根入证得空相,这都是一样的意思。例如说我们在那烧水,我们的眼睛看见水冒泡了,知道这水烧开了,是这个样子的,水冒泡才开。你看那泉水永远冒泡,是开的吗?不是开的。这个含义说眼睛看的是虚假的,那个认知指挥的眼睛。一般的我 在这个道理,眼见的有时候是假的,你看的这个现相,这个现相却不是真的。
刚受身的时候,名色。佛说这个名色,名就是心,色就是身,名色就是身心二法。你将投入母胎的时候,这个中间七天一变、七天一变,七七四十九天。最初只是精和血,只有这么个名字,没有实体,名就是心,色就是身。就是初投到了母胎之后,必须经过五个七天,已经一个多月,五七三十五天,这才有个形,刚起一个身的形,就是根的形,有生出小手小脚,有那个身体,没有实体,所以叫名色。光有个名,叫名色。但是七天一变、七天一变,变到七七四十九天,这时候有眼根,才产生叫六入。从名色,第七个七日,七七四十九天之后,六根开始了。开始之后,根对着尘,这时候妈妈要喝热的,你感觉着烫,不舒服,有感触,难过;妈妈要吃冷的,感觉着冷。从识投胎,叫名色,名色转成六入,六入转触,触是相对的。妈妈每个动作,你在里头感觉着难受,这叫触。受,是领纳,领纳外边的境界相。就是生了之后领纳外边境界相,那时候你的六根对着外头六尘,有的苦不愿意受,你不愿意受也不行,也得领受。喜欢受的产生快乐,这个时候就有爱憎,有爱有憎,刚起贪爱。喜欢,就是前生的业带来的。喜欢的就想得,不喜欢的就想把它离开。因此就有取,爱缘取。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就想得到,爱就缘取。这一取,给未来生又做基础了,就有了。有是后有,一切善恶因果从这产生。有就生,生再受生,受生之后就有老死,就有衰坏。有了衰坏,有了老死,在这个中间你的贪爱心、分别心、缘影心很多,这是人生一个过程。
以下就说般若波罗蜜多秘密的神处,把般若波罗蜜多行咒。大家不是要念咒吗?这就是形容咒,作秘密讲,赞叹般若功德的意思。这以下是赞叹般若波罗蜜的功德,就是它有什么功能、产生什么作用。因此在诸佛菩萨他证得般若波罗蜜多,那就不可思议了,神了!咱们称什么事说可神了,说不出来,有一种神妙的意思。因此就把它说成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大家都要学密,神秘,就是咒,神秘的!把这些咒说成这么多,就是前头的般若波罗蜜变成这个咒,变成秘密义。依此深般若证得了涅盘的菩提,这是般若的功用。这个功用不可思议,没法显现,数量非常之广,怎么说都可以。
这上说四种咒,秘密来比喻,比喻什么?这都是比喻般若波罗蜜多的,一个大神咒、一个大明咒、一个无上咒、一个无等等咒四种。把大般若六百卷缩减成心经八十几句话,又把这个缩减到成一个咒语。什么咒?无等等咒。说它神也好,说它明也好,神明都是照了的意思、都是不可思议的意思,没有与它相等的。那就是把大般若变成咒了,没有与它相等的,浓缩。咒,你好记!
就解释这四句咒,在大智度论里讲得可广了,大家有时间就看看大智度论吧!在大智度论里讲大明咒专门破外道的,种种的念咒。咒语就是浓缩的,很短很短,念个咒就利益人了。如果有些个脑子也不大清楚,记忆力也不好,讲很多经文他没办法摄受,那念个咒吧!不求解了。一般的人批评这个,果亲王他批评“口念糊涂咒”,为什么?你问他这什么意思,不知道,这不是糊里糊涂。“口念糊涂咒”,心里想的“财色名食睡”,那这个咒就念得糊里糊涂,他不知道咒是什么意思。你给他解说咒是什么意思?心经。心经不懂,大般若。大般若再不懂,三藏十二部。就是一句话,一个咒。
在这个时候有苦、有集、有灭、有道,讲四圣谛法,就讲未来你的心怎么建立的。生死就是你感的果,这个果就是苦,有生死本身就是苦。这个苦怎么来的?你自己做的业,你起惑造业。起了惑,造业是因,这个因一定感到苦乐之果,这叫世间因果相,你是离不开的。任何人,释迦牟尼佛的化身是佛,佛也经过这一样的,他也是投胎入生,这叫示现,他是示现的,示现跟人类一样的。苦是怎么来的?你过去的因召感来的,这叫集。不是一个业两个业,你一生做很多的事积聚一起来算总帐,这是你惑业的因,一定感到世间的果报,就是苦集是世间的果报。我们信佛求道,乃至于成道,就感到灭的果。灭的果是什么?涅盘,了了生死。这个果怎么得的?从哪个因得的?道的因。修道,或念经、拜忏、礼佛等,了了生死了,断烦恼所证得的道。这就是苦、集、灭、道。
这是我们最初佛教授的方法,要想断世间的苦果,先断因;这个因断了,修道的因就成了;修道种下乐因,乐因就出世间了,就感到灭的果。这叫苦集灭道的两重因果。我们经常说先断烦恼,咱们不是感觉烦恼很重吗?你先把它断了,把烦恼的因,感苦果的因,你把它断了,你不烦恼了。怎么断呢?修道,灭烦恼的方法就是要修道。你修道的时候,才能把贪瞋痴的这些烦恼断了;断了,苦果就没有了,那你一修道所感的是乐果。这是佛最初说的法,叫四圣谛法,给凡夫说的,给一切凡夫说的。四圣谛法没有主宰意思,主宰是你的心,如果相灭了,性也灭了。那个性不是那个性,是你生活习惯性,这叫惯性。大乘起信论讲有习种性、有性种性,这种性是熏习来的,是习种性。当你一修道,养成道种性,修道成了种性,常时相续,然后断生死,证涅盘。就像我们晚上睡觉,很疲劳睡得很熟,一定要作梦,在你作梦的当中这是虚幻的,梦中里头那个梦境全不是真实的,是虚幻的。但是梦中做的好事、做的生灭,或者捡了黄金,或者是丢了东西,醒了什么都没有,因为是作梦。那这个你作梦能懂,你在人生这个梦,人生大梦你就不懂了,你认为都是真实的;这个也是假的,什么也得不到。这就是在你思想上、修行当中,不是一下子就证得空性了。咱们讲的是有多劫累劫修行的,修佛道不是投机取巧,不会占便宜,没有,没有便宜的。什么是便宜?方便智慧,你得到方便智慧,那是最便宜的了。
因为佛说这种意思,知道苦了,你别召感,断因,把集断了。所以想修行,入佛门,想证得,证得什么呢?断烦恼,证菩提。羡慕灭,羡慕涅盘,羡慕佛所说的教法,那就要修道,修道就能证灭,把根本的苦本给它断除。这种道理很深,究竟涅槃乐,得证佛的究竟涅盘。不是二乘人,声闻、缘觉是不了这种道义的,以为他证得的就是实证了,那个不是的,所以苦集灭道是给二乘人说的法。
1、揭示主题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一小段是全文的主干,也就是要解决苦厄的问题,解决烦恼、痛苦的问题,佛教就是这么实际。
“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就是观自在菩萨现身说法,对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深入的观察以后,就会产生一种觉悟,这种觉悟就是“照见五蕴皆空”。照就是观照、照看。本光法师开始教我们不是教知识,先教做人。他说:“你们都很聪明,才高八斗,但是你们缺乏自我观察,显得很不自觉,你们表面很聪明,但不能就认为水平很高。”自觉的人,人格才会高,可以一下把所有的聪明才智全抛下、放下,而进行自我观察。说起来很惭愧,我好像也能说两句,但自我观察还大有可为,自己觉得还需要深入学修,深入地进行自我观察,以达到深般若波罗密多境界。现在虽然讲观音法门,但讲到深般若时,文殊法门就出来了,文殊菩萨讲智慧、讲深般若,应达到一切法空灵无垢的境界。观要一步一步地观,虽然是观自在法门的观法,但也包括普遍观察的意思,这样普贤菩萨的广般若法门又出现了。我们不能只观察一下,今天观察了,明天就不观察,他要我们时刻观察,一直保持下去,这就带有普遍性,即进入了普贤法门。
五蕴,对一个人而言叫五蕴身,对外而言叫世界、五蕴世界。五蕴即色、受、想、行、识。色,就是一切色法,指一般的物质。其他四蕴属于心理方面、主观方面,虽然是主观方面,但是能接受外面的信息。受,就是对外境接受、领纳,有苦受、乐受、舍受之别,就是我们眼、耳、鼻、舌、身的感官觉受。想,就是念头,念头延续的那些意识流,想能摄持感官觉受。行,是把想变成计划、实行,行是一个微小、微细的东西,一般讲行是指身、语、意的造作、行动,行有时也� 行是我们的身、语、意在制造我们自以为是的真实。色、受、想、行综合起来也就是识。
佛教讲五蕴身是小我、肉身我,我们自认为这个“我”很重要,我很难受、我很快乐等等,其实我们凡夫想得那么执着,以为真有个究竟确实的“我”,其实主观的“我”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真实,执着人我是有问题的。外面的“我”,佛教称为法我,即一切作为对象存在的事物,看、听、想象这些精神作用都很真实,房子、天地、音乐也很真实。如果以肉身的我为界线,以内的是小我、人我,以外的是大我、法我。那么我们都是很伟大的创造家,制造了人我与法我这两个伟大的执着,并迷信其为真实,确实是真实的吗?观自在菩萨让我们在修证时去发现这种真实不过是一种假相,这说明了“行”的作用。行就专司造作,造作就有假相,�
识就是在缘起假有的过程中积累了经验,形成了知识,这就是识蕴。唯识宗认为识可以分为八个识,其中第八识阿赖耶识最重要。第八识也叫藏识,有贮藏的意思,它好比是个大容器,我们人生的一切就装在里面,人从生下来到死亡的一切情趣、活动、感受都是阿赖耶识的表现。第八识管辖其他的识。第七识称末那识,专司认识的“识”,其实是专司认假成真,它专制造“我”,制造“人我”与“法我”。末那识伴随着其他的识而共生,往往是有一个概念或境相,马上就会产生出“对,它是真的”这种信念,这就是第七识在起作用。第七识是个“执我”的意根识,恒常执着一切识为实有实我,但它的这种执为实有是不真实的,所以第七识的心态为非量。第六识是意识,指概念、判断、推理甚至梦境等。现在意识活动是越来越高级、精密、复杂,但从现在的'心理实况进行审察,不外乎还是那些概念、推理、判断而已。它能概括前五识,并给各种境相按上名称,比如诗词、文章、新发明等等,都是意识层的内容。但这些新的、复杂的所谓知识大爆炸的东西,使我们感到很难受,刚学会一点,新的东西又出来了,好像老赶不上趟,这就是意识的特点与作用。前五识分别为眼、耳、鼻、舌、身,按现代哲学叫感性认识,佛教叫现量,是直接的用不着加什么,如我一下子看见这盆花,颜色是红的,是用不着去推理、比较。前五识是属于自己的感觉,不能拿来与别人分享,同样的东西,并不见得所有的人感觉都一样,各有各的感觉,如眼睛,我有三年多的老花眼历史,近的东西就看不清楚,而同学们就看得很清楚;听觉也是如此,音乐家对每个音节之间的十六分之一的差别都能听得出来,而普通人对半音就有些分辨不清。因此,每个人的现量是不一样的。前五识叫自受用境,也叫自相。第六识叫比量,它的特点就是分享,譬如说,我们讲名相——椅子,大家都会明白是什么含义,所以是概念共享,第六识的境界也叫共相。
五蕴,我们看得很真实、很重要,而观世音菩萨通过深般若就发现了问题,特别是第七识照破后,它的实执性就被取消了,世界原来是一种空相,并不是实在的,包括内缘“人我”、外缘“法我”并不见得是实在的,都是缘起法产生的假相,这是很深的实际。当然我们也要努力,走观音菩萨指的这条路,深入地观察、深入地努力,希望我们都能照见五蕴皆空,勘破我们内心的第七识、第六识。在缘起法中,把主观感想认作客观事实,纯粹是颠倒梦想、自作多情,错认主观境相为外在实有,能如是觉照,就能体会到五蕴皆空,不再认假成真,从痛苦中解脱出来。说直接些,就是第六识、第七识对我们的执着封闭得很凶,通过我们的观察,打破这个封闭,即打破认五蕴为实有的执着,就可以度一切苦厄。
2、达到的境界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一段是观世音菩萨向我们介绍他观察的成就,即所达到的清净安宁的境界。
舍利子又叫舍利弗,是佛的大弟子之一,智慧第一。我们所看到的色是有实体的物质,把物质看空是有难度的,如何说色不异空呢?这就要通过深入的观察。关于色与空的关系,我可举几个例子,也是我的学习与理解。我们看这些柱头,离我们近的,看起来要高些,离我们远的,看起来就矮些,这说明我们的观察不太客观,看见的色并不是外面的存在。假如我患有白内障,看东西的边缘是模糊的,于是我就认为那些东西的边缘是模糊的,同学们会觉得可笑,一定说那是我的眼睛有问题,并非外物生毛。佛经上就用患白内障的人看见月亮是长毛的东西来做比喻。现代学术上也提出:眼睛所看到的境界不是外面的东西,而只是这些东西在视觉上形成的一个图像。所以,实际境相的显示只是自己的一种视觉现象,或者叫视觉的精神现象,学过心理分析的人对此应该很容易理解,唯识宗叫识所变现。如果我们迷信看到的就是外面的真实,这就有问题。大家仔细地想想,既然我们看到的不是我们以为的那个外面的真实,那么所谓的外在真实就不成立,将因为外在境是看不见的,外在感只是第六、第七识虚拟出的存在。六识、七识专门我们的主观视觉图像虚拟为外在的,这是不折不扣的颠倒见,将主观境认作外在境。六、七识的虚拟是不能真正成立的,不成立就是空的。如果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我就以为世界的真实就是黑的,这肯定不对,这只是我自己主观的一个概念与印象而已。“以为是黑的”只是自己的假设、内心的虚拟,是不成立的,也就是“色即是空”。
反过来,我们总要见点境界,即使是盲人,也有黑的境界,黑的境界也是一种境界,就像镜子里面的东西,动物园里的大猩猩总往镜子后面去捞却什么也捞不着,我们知道镜子里面没有实质性的东西,但所映的相还存在着,也就是“空即是色”,所以我们的眼界都有空性的一面。这就有问题了,这就有强将主观当客观的“颠倒梦想”的大问题。当然,耳、鼻、舌、身、意都有类似的情况,不仅看见的有很大的问题,摸着的也有很大的问题。心理学家做试验,用三个水盆倒入不同温度的水,左边是烫水,中间是温水,右边是凉水,他把左手放在烫水里,右手放在凉水里,左手感到烫,右手感到凉,这种感觉好像很客观,然后他同时把两只手放进中间的温水中,左边的手则会感到凉,右边的手则会感到热,同样的温水,同样是自己的手,伸在同样的水里,感觉却不同。这说明我们触觉的外面真实也一样有问题。外面的存在归根结底是我们第六识、第七识执着感官境虚拟出来的概念境,而我们往往不知不觉,这在佛教上叫摄、所摄计着。摄是第六、第七识能摄持感官境界之心,所摄就是前五识的境界,可以被第六识的概念、第七识的实有感所摄持,计着就是第六、第七识摄前五识和合产生外在实有感。这就是缘起法的最大奥秘,所谓的外在实有是假的,故缘起性空。
这个弯子一下子不好拐,我只是想把这些问题提出来,告诉大家我们所感觉的外面的真实世界是有问题的,是一种错觉。我们一旦达到了观世音菩萨启发我们的空灵境界以后,即悟入五蕴皆空后,就会有一种定的感觉,定在空灵的境界上,那我们原来糊里糊涂以为外面是真的,突然觉得不那么真,所谓的真很大部分是由我们的知见、概念制造和虚拟出来的。外在世界的真实性只是我们的知见、概念的虚拟,一旦把它打破,就有一个空灵的境界,观世音菩萨把这个空灵的境界如实地给我们展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就像镜子一样,虽然有相,但后面没有实体,这就是所谓的性空。外在真实性空,有相而没有实体,到了性空这个定的境界,就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能说它是垢,镜子里的大粪,能说它是垢的吗?能说它是净的吗?但它确实是大粪。如何理解不增不减?将我们的生命看成是个容器,那它既没有遗漏孩提的时候,也没有遗漏少年、成年、老年的时候,不会减少一点,也不会增加一点,虽然小孩让位少年、少年让位成年,但都只是在展现,全面展现我的空相;就像一年四季,春天到了,就好像冬天没有了,实际冬天一样是有的,并不由于被代替而没有;现代科技的全息观念,四度空间就有这些理念。这些比喻只是为了方便理解,比喻归比喻,与实际证悟是两回事。
观音菩萨达到觉悟后,启发我们一个空的定相,空就是定相,定相就是空,而这个定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死板。如果我们人生是八识的一个容器,它不是一个僵化的容器,它在运动里容纳运动,用人生来观察人生,用过程来容纳过程,用禅宗的话讲叫“全程是空,全空是程”,所以说这个空是活的。观音菩萨到了八地以后,是不动地,是动中的不动。就算我们达到这种境界,但还是不够的,因为八地以后还有九地、十地、如来地,还得努力。
3、悟后起修
经文先讲世间法的空性,包括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空性;然后再讲出世间法的空性,包括缘觉乘十二因缘也是空性,不可执于教条;接着讲声闻乘的空性,也不可以执着教条;最后是大乘、菩萨乘的空性,对六度也不可执为僵化的教条,《金刚经》也说“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从而彻底地破除一切心理偏执,才“是名般若波罗密多”。“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这一段就是一般人讲的悟后起修,虽然我们没怎么悟,但还是要修,因为这里面讲的还是人世间的问题。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菩萨。即能修之人。甚深般若。即所修之法。照见五蕴皆空。则修之之方。度一切苦厄。则修之实效也。以此菩萨。从佛闻此甚深般若。即思而修之。以智慧观。返照五蕴内外一空。身心世界洞然无物。忽然超越世出世间。永离诸苦。得大自在。由是观之。菩萨既能以此得度。足知人人皆可依之而修矣。是故世尊特告尊者。以示观音之妙行。欲晓诸人人也。吾人苟能作如是观。若一念顿悟自心本有智慧光明如此广大灵通。彻照五蕴元空。四大非有。有何苦而不度。又何业累之牵缠。人我是非之强辩。穷通得失之较计。富贵贫贱之可婴心者哉。此上乃菩萨学般若之实效也。言五蕴者。即色受想行识耳。然照乃能观之智。五蕴即所观之境。皆空则实效也。
舍利子。
此佛弟子之名也。然舍利亦梵语。此云鹙也。此鸟目最明利。其母目如之。故以为名。此尊者乃鹙之子也。故云舍利子。在佛弟子中。居智慧第一。而此般若法门。最为甚深。非大智慧者不能领悟。故特告之。所谓可与智者道也。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此正对鹙子释前五蕴皆空之意。而五蕴中先举色蕴而言者。色乃人之身相也。以其此身人人执之以为己有。乃坚固妄想之所凝结。所谓我执之根本。最为难破者。今入观之初。先观此身四大假合。本来不有。当体全空。内外洞然。不为此身之所笼罩。则生死去来。了无挂碍。名色蕴破。色蕴若破。则彼四蕴可渐次深观。例此而推矣。而言色不异空者。此句破凡夫之常见也。良由凡夫但认色身。执为真实。将谓是常。而作千秋百岁之计。殊不知此身虚假不实。为生老病死四相所迁。念念不停。以至老死。毕竟无常。终归于空。此犹属生灭之空。尚未尽理。良以四大幻色。元不异于真空耳。凡夫不知。故晓之曰色不异空。谓色身本不异于真空也。空不异色者。此句破外道二乘断灭之见也。因外道修行。不知身从业生。业从心生。三世循环。轮转不息。由不达三世因果报应之理。乃谓人死之后。清气归天。浊气归地。一灵真性还乎太虚。苟如此说。则绝无报应之理。而作善者为徒劳。作恶者为得计矣。以性归太虚。则善恶无征。几于沦灭。岂不幸哉。孔子言曰。游魂为变。故知鬼神之情状。此正谓死而不亡者。乃轮回报应之理昭然也。而世人不察。横为断灭。谬之甚耳。然二乘虽依佛教而修。由不达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不了生死如幻如化。将谓三界之相以为实有。故观三界如牢狱。厌四生如桎梏。不起一念度生之心。沈空滞寂。沦于寂灭。故晓之曰空不异色。谓真空本不异于幻色。非是离色断灭之空。正显般若乃实相真空耳。何也。以般若真空。如大圆镜。一切幻色。如镜中像。苟知像不离镜。则知空不异色矣。此正破二乘离色断灭之空。及外道豁达之空也。又恐世人将色空二字话为两橛。不能平等一如而观。故又和会之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耳。苟如此观。知色不异空。则无声色货利可贪。亦无五欲尘劳可恋。此则顿度凡夫之苦也。苟知空不异色。则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不动本际而作度生事业。居空而万行沸腾。涉有而一道清净。此则顿超外道二乘之执也。苟知色空平等一如。则念念度生不见生之可度。心心求佛不见佛果可求。所谓圆成一心无智无得。此则超越菩萨而顿登佛地彼岸者也。即此色蕴一法能作如是观。则其四蕴应念圆明。正如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故云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也。诚能如是。则诸苦顿断。佛果可至。彼岸非遥。只在当人一念观心成就耳。如此之法。岂非甚深者哉。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此又恐世人以生灭心。错认真空实相般若之法。而作生灭垢净增减之解。故召尊者以晓之曰。所言真空之实相者。不是生灭垢净增减之法也。且生灭垢净增减者。乃众生情见之法耳。而我般若真空实相之体。湛然清净。犹若虚空。乃出情之法也。岂然之哉。故以不字不之。谓五蕴诸法。即是真空实相。一一皆离此诸过也。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此乃通释般若所以离过之意。谓般若真空所以永离诸过者。以此中清净无物。故无五蕴之迹。不但无五蕴。亦无六根。不但无六根。亦无六尘。不但无六尘。亦无六识。斯则根尘识界。皆凡夫法。般若真空。总皆离之。故都云无。此则离凡夫法也。然般若中。不但无凡夫法。亦无圣人法。以四谛十二因缘六度等。皆出世三乘圣人之法也。苦集灭道四谛。以厌苦断集慕灭修道。乃声闻法也。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乃十二因缘流转门。即苦集二谛。无明尽至老死尽。乃还灭门。即灭道二谛。此缘觉所观法也。般若体中本皆无之。极而推之。不但无二乘法。亦无菩萨法。何也。智即观智。乃六度之智慧能求之心。得即佛果。乃所求之境。然菩萨修行。以智为首。下化众生。只为上求佛果。良以佛境如空无所依。若以有所得心而求之。皆非真也。以般若真空体中本无此事。故曰无智亦无得。无得乃真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良由佛果以无得而得。故菩萨修行依般若而观。然一切诸法本皆空寂。若依情想分别而观。则心境缠□。不能解脱。处处贪着。皆是挂碍。若依般若真智而观。则心境皆空。触处洞然。无非解脱。故云依此般若故心无挂碍。由心无挂碍。则无生死可怖。故云无有恐怖。既无生死可怖。则亦无佛果可求。以怖生死求涅槃。皆梦想颠倒之事耳。圆觉云生死涅槃犹如昨梦。然非般若圆观。决不能离此颠倒梦想之相。既不能离颠倒梦想。决不能究竟涅槃。然涅槃亦梵语。此云寂灭。又云圆寂。谓圆除五住。寂灭永安。乃佛所归之极果也。意谓能离圣凡之情者。方能证入涅槃耳。菩萨修行。舍此决非真修也。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谓不但菩萨依此般若而修。即三世诸佛。莫不皆依此般若。得成无上正等正觉之果。故云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梵语也。阿云无。耨多罗云上。三云正。藐云等。菩提云觉。乃佛果之极称也。由此而观。故知般若波罗蜜多。能驱生死烦恼之魔。故云是大神咒。能破生死长夜痴暗。故云是大明咒。世出世间无有一法过般若者。故云是无上咒。般若为诸佛母。出生一切无量功德故。世出世间无物与等。惟此能等一切。故云是无等等咒。所言咒者。非别有咒。即此般若便是。然既曰般若。而又名咒者。何也。极言神效之速耳。如军中之密令。能默然奉行者。无不决胜。般若能破生死魔军决胜如此。又如甘露。饮之者能不死。而般若有味之者。则顿除生死大患。故云能除一切苦。而言真实不虚者。以示佛语不妄。欲人谛信不疑。决定修行为要也。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由其般若实有除苦得乐之功。所以即说密咒。使人默持。以取速效耳。
揭谛 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此梵语也。前文为显说般若。此咒为密说般若。不容意解。但直默诵。其收功之速。正在忘情绝解不思议之力耳。然此般若所以收功之速者。乃人人本有之心光。诸佛证之以为神通妙用。众生迷之以作妄想尘劳。所以日用而不知。自昧本真。枉受辛苦。可不哀哉。苟能顿悟本有。当下回光返照。一念熏修。则生死情关忽然隳裂。正如千年暗室。一灯能破。更不别求方便耳。吾人有志出生死者。舍此决无舟筏矣。所谓滔滔苦海中。般若为舟航。冥冥长夜中。般若为灯烛。今夫人者。驱驰险道。泛滥苦海。甘心而不求此者。吾不知其所归矣。虽然。般若如宵练。遇物即断。物断而不自知。非神圣者不能用。况小丈夫哉。
心经,就是六百卷般若的心,就像我们人的心似的,所以你要是把六百卷那么广阔的,用极简单的观照,能够进入它的中心,六百卷般若的中心。其实般若就是心,般若即是心,智慧是没有形相的,慧有什么形相?没有的。但是因为这个心有体、有相、有用,这就是我们讲大方广佛华严经的体、相、用,就是般若,三 譬如我们讲大乘起信论(讲华严经之前跟大家讲过大乘起信论),自己的心来起个信,信自己心!什么意思?因为我们从来没相信过自己的心。佛教导我们,我经常问道友们,或者问人家:你信佛没信佛呀?一般的人说你得信佛,信佛是信佛的像吗?信佛的心吗?信佛的经典妙用吗?我们经常问人家有信心没有?这个不是信佛了,说你自己相信你的心不?就这么个意思。心即是佛,信心即是佛。我们在华严经里头常常讲智,智是理的用,理上的用,就是把自体、心体变成智慧的妙用,完了心还照于理,这就是般若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