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桃花源记》写于晋、宋交替之际,当时政治黑暗,兵连祸接,民不聊生。作者虚构了一个渔人偶入桃花源的故事,借以描绘了_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劳动、自由安乐的世外桃源的生活图景,寄托了他的社会理想,也反映了广大人民要求摆脱残酷剥削和贫困境遇的意愿。这样的理想国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里固然仅是一个乌托邦,但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现实的丑恶和黑暗,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批判态度;又像一座灯塔,激励人们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桃花源”的艺术创造以其民主性的光辉照彻中古时代,�
文章以渔人行踪为序展开记叙,从他逢桃花林并入桃花源写起,以他出桃花源、再寻未果而告终。开头结尾略写,因为这些只作为引起和余韵,中间渔人在桃花源里的所见所霞是主体,就写得很详尽。有渔人眼中看到的桃花源的风貌,他与桃花源中人的对话,桃花源中人对他们款待,他们的来历和生活情景,思想感情等等,这样写,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结构完整,详略得宜。《桃花源记》总的构思带有浪漫主义色彩,这表现在故事是虚构的,桃源境界也是想象中的产物,人间并不存在等方面。但它的细节描绘又是现实主义的,不论是山外夹岸数百步的桃花林,“才通人”的入山小口,还是桃花源里的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现实生活中都不难找到,这就给人以亲切逼真之感,相信这是人间乐土,而不是神仙境界宁愿信其有,不肯信其无。特别是借助于当时的真实人物──南阳刘子骥的规往,更增添其真实感,使读者也为之神往。归根结底,世外桃源的生活理想是植根现实的沃土之中的。但渔人重寻又迷了路,“后遂无问津者”,又带有神密色彩。又实又虚,似真似幻,表明桃源虽好,但只是幻想而已。
文章语言简练生动,富有表现力。一个完整的引人入胜的故事,仅用了三百二十字,叙述得扣人心弦。“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二十二个极常壳的字眼,便勾画出一片奇景,如在目前,永难忘怀。至于桃源风貌的描绘,人物活动,对答的记叙,也是着墨不多而内含丰富,令人味之不尽。“美好而淳朴”,这是桃花源和这篇散文给我们的共同印象。
译文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林,在小溪两岸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别的树,芳香的青草鲜艳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十分奇怪。便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
赏析
本文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化的世界。在那里,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也没有勾心斗角。
桃花源记古诗翻译赏析
《桃花源记》
【前言】
《桃花源记》是东晋伟大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桃花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注释】
1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
2武陵:郡名,今武陵山区或湖南常德一带。
3为业:把……作为职业,以……为生。为,作为。
4缘:顺着、沿着。
5行:行走这里指划船。
6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
7忽逢:忽然遇到。逢,遇见。
8夹岸:两岸。
9杂:别的,其他的。
10鲜美:鲜艳美丽。
11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12缤纷:繁多而纷乱的样子。
13异之:以之为异,即对此感到诧异。异,意动用法,形作动,以······为异,对······感到诧异,认为······是奇异的。之,代词,指见到的景象。
14复:又,再。
15前:名词活用为状语,向前。
16欲:想要。
17穷:尽,形容词用做动词,这里是“走到······的尽头”的意思。
18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尽,完,没有了。
19便:于是,就。
20得:看到。
21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22若:好像。
23舍:舍弃,丢弃,
24初:起初,刚开始。
25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才,副词,只。
26行:行走。
27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然,……的样子。豁然,形容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
28平:平坦。
29旷:空阔;宽阔。
30屋舍:房屋。
31俨(yǎn)然:整齐的样子。
32之:这。
33属:类。
34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东西走向的叫陌。交通,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
35鸡犬相闻:(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36种作:耕种劳作。
37衣着:穿着打扮,穿戴。
38悉:全,都。
39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
40黄发垂髫(tiáo):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象征,用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子。髫,小孩垂下的短发。
41并:都。
42怡然:愉快、高兴的样子。
43乃大惊:竟然很惊讶。乃,竟然。大,很,非常。
44从来:从……地方来。
45具:通“俱”,全,详细。
46之:代词,指代桃源人所问问题。
47要:通“邀”,邀请。
48咸:副词,都,全。
49问讯:询问消息,打听消息。
50云:说。
51先世:祖先。
52率:率领。
53妻子:指妻室子女,“妻”“子”是两个词。妻:指男子配偶。子:指子女。
54邑人:同乡(县)的人。邑,古代区域单位。《周礼·地官·小司徒》:“九夫为井,四井为邑。”
55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绝,绝处。
56复:再,又。
57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从这里。
58遂:就。
59间隔:隔断,隔绝。
60世:朝代。
61乃:竟,竟然。
62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是两个词,不同于现代汉语里的“无论”。
63为:对,向。
64具言:详细地说出。
65所闻:指渔人所知道的世事。闻,知道,听说。
66叹惋:感叹、惋惜。惋,惊讶,惊奇。
67余:其余,剩余。
68延至:邀请到。延,邀请。至,到。
69去:离开。
70语:告诉。
71不足:不必,不值得。
72为:介词,向、对。
73既:已经。
74便扶向路:就顺着旧的'路(回去)。扶:沿着、顺着。向,从前的、旧的。
75处处志之:处处都做了标记。志,动词,做标记。处处,到处。
76及郡下:到了郡城。及,到达。郡,太守所在地,指武陵郡。
77诣(yì):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78如此:像这样,指在桃花源的见闻。
79寻向所志: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寻,寻找。 向,先前。 志,名词,标记。
80遂:终于。
81得:取得,获得,文中是找到的意思。
82高尚:品德高尚。
83士:人士。
84也:表判断。
85欣然:高兴的样子。
86规: 计划。
87未果:没有实现。果,实现。
88寻:随即,不久。
89终:死亡。
90问津:问路,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津:渡口。
【翻译】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 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向村里人告辞离开。村里的人对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去,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终于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但没有实现,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问桃花源路的人了。
【鉴赏】
《桃花源记》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陶渊明作诗,擅长白描,文体省净,语出自然。《桃花源记》也具有这种艺术风格。它虽是虚构的世外仙境,但由于采用写实手法,虚景实写,给人以真实感,仿佛实有其人,真有其事。全文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像小说一样描述了溪行捕鱼、桃源仙境、重寻迷路三段故事。第一段以“忘”、“忽逢”、“甚异”、“欲穷”四个相承续的词语生动揭示出武陵渔人一连串的心理活动。“忘”字写其一心捕鱼,无意于计路程远近,又暗示所行已远。其专注于一而忘其余的精神状态,与“徐行不记山深浅”的妙境相似。“忽逢”与“甚异”相照应,写其意外见到桃花林的惊异神情,又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两句,乃写景妙笔,色彩绚丽,景色优美,仿佛有阵阵清香从笔端溢出,造语工丽而又如信手拈来。第二段先以数语描述发现仙境经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点明已至幽迥之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暗示定非寻常去处。渔人的搜寻目光、急切心情也映带出来。及至通过小口狭道,写到“豁然开朗”,又深有柳暗花明的韵致。进入桃源仙境之后,先将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鸡鸣犬吠诸景一一写来,所见所闻,历历在目。然后由远而近,由景及人,描述桃源人物的往来种作、衣着装束和怡然自乐的生活,勾出一幅理想的田园生活图景。最后写桃源人见到渔人的情景,由“大惊”而“问所从来”,由热情款待到临别叮嘱,写得情真意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第三段先写渔人在沿着来路返回途中“处处志之”,暗示其有意重来。“诣太守,说如此”,写其违背桃源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叮嘱。太守遣人随往的“不复得路”和刘子骥的规往不果,都是着意安排的情节,明写仙境难寻,暗写桃源人不愿“外人”重来。对桃源仙境,世俗之人寻访无着也不再问津了,而陶渊明自己却从来没有停止过追求,在《桃花源诗》的结尾处就剖露了“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的心愿。他以桃花源人为志趣相合的契友,热切期望与之共同生活于桃花源中。
陶渊明成功地运用了虚景实写的手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显示出高超的叙事写景的艺术才能。但《桃花源记》的艺术成就和魅力绝不仅限于此,陶渊明也不仅仅是企望人们确认其为真实的存在。所以,在虚景实写的同时,又实中有虚,有意留下几处似无非无,似有非有,使人费尽猜想也无从寻求答案的话题。桃源人的叮嘱和故事结尾安排的“不复得路”、“规往未果”等情节,虚虚实实,徜恍迷离,便是这些话题中最堪寻味之笔。它所暗示于世人的是似在人间非在人间,不是人间胜似人间,只可于无意中得之而不可于有意中求之,似乎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有着某种微妙的内在联系。这虚渺灵奥之区始终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世人是难以揭晓的。它的开而复闭,渔人的得而复失,是陶渊明有意留下的千古之谜,“惹得诗人说到今”。可是,他又在《桃花源诗》中透露了一点消息,说“一朝敞神界”之所以“旋复还幽蔽”,乃是因为“淳薄既异源”!原来桃源民风淳厚,人间世风浇薄,惟恐“使武陵太守至焉,化为争夺之场”(苏轼《和桃花源诗序》),玷污了这块化外的净土,即使像刘子骥那样的人间高尚之士,也得不到一睹仙境的机缘。
《桃花源记》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处,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界。不过应当强调的是,陶渊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处:在那里生活着的其实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难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们的和平、宁静、幸福,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古代的许多仙话,描绘的是长生和财宝,桃花源里既没有长生也没有财宝,只有一片农耕的景象。陶渊明归隐之初想到的还只是个人的进退清浊,写《桃花源记》时已经不限于个人,而想到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陶渊明迈出这一步与多年的躬耕和贫困的生活体验有关。虽然桃花源只是空想,只是作者理想当中的社会,但是能提出这个空想是难能可贵的。
此文艺术构思精巧,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采用虚写、实写相结合手法,也是其一个特点。增添了神秘感。语言生动简练、隽永,看似轻描淡写,但其中的描写使得景物历历在目,令人神往。文章有详有略,中心突出。
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了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浅谈《桃花源记》
川端与陶渊明的自然观
陶渊明的诗充满田园气息,是参与其中的田园山水,川端把小说人物放在一种被自然怀抱的位置,与自然融为一体。两者都体现了物我相融,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而川端受“物哀”影响,既从桃源中得到审美的惬意,又抒发莫名的哀愁和颓伤,陶渊明的田园诗则在自然与哲理间架起一座桥梁,将生活的困苦与田园乐趣达成一种和解,平和而淡泊。
不难看出,在川端对自然风光的描写中,美丽与哀愁是非常突出的特色。这与日本传统的物哀思想是分不开的。关于“物哀”,我们并不陌生。川端作为日本传统文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审美情趣,更多地继承了日本传统艺术美的物哀精神。他经常强调“平安朝的物哀成为日本美的源流”,“悲哀这个词,同美是相通的”。可以说,“物哀”在他的审美对象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陶渊明的田园诗源于田园生活,他把对田园生活的切身感受,融入诗歌之中,就在他的生花妙笔下,连平常的草屋,绿树,村庄,都透露出着勃勃的生机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恍若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心向往之。
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感情、美景、哲理三者交融,飞鸟,草木,山水等都饱含着强烈的思想感情。而且,诗人又善于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把情感与哲理、与景物紧密结合起来,使人既有能享受到审美的愉悦也能从中获得启迪,说理不但毫不枯燥反而给人以新奇自然之感,读之沁人心脾。
川端与陶渊明的虚无观
1968年川端康成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在颁奖典礼上,他发表了题为《我在美丽的日本》的纪念演讲,分析了日本文学的渊源与发展,探索了日本人的自然观与宗教观,他还说:“要使人觉得一朵花比一百朵花更美。”可以说川端在这里所提及的一朵花所留下的空白和空间与中国古代的虚实理论有着紧密的联系。
众所周知,日本古代文学是在中国文学的影响下发展的。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这种特殊的地理条件和社会状况,使两国形成了关系密切的文化圈。日本许多作家都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川端也不例外。魏晋时期继承和发展的老庄之学,虚无观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魏晋名士的代表,陶渊明也表现出对虚无观的深刻的理解。
川端康成对“虚实”不仅从理论上进行论述,也将它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不仅运用它来塑造人物形象、描写自然景物,而且将高度提升到精神方面和哲学思想方面、可以说虚实理论影响到川端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在川端笔下,甚至于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都会给人一种虚实对比的感觉。
“火车开动之后,候车室里的玻璃窗豁然明亮了,驹子的脸在亮光中闪闪浮现,眼看着又消失了。这张脸同早晨雪天映在镜中的那张脸一样,红扑扑的。在岛村看来,这又是介于梦幻同现实之间的另一种颜色。”
虚实理论不仅表现在艺术技巧上,而且体现在精神实质上。川端康成崇尚虚无, 虚无观的终极意义体现在死生观上,这并非完全否定生命,川端相信轮回转世,即“死生不灭”,在他眼中,死并非彻底地消亡,而是转化成另一种形式存在着。
“女人的身体,在空中挺成水平的姿势。岛村心头猛地一震,他似乎没有立刻赶到危险和恐惧,就好像那是非现实世界的幻影一般。”“不知为什么,岛村总觉得叶子并没有死。她内在的生命在变形,变成另一种东西。”
所以在川端笔下,这场火灾可以说描写得很浪漫,不见一丝血腥,灿烂的银河竟与飞舞的火花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川端之所
陶渊明曾不止一次在他的作品中表达这种对“死”的看法。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挽歌》)
死去有什么可说的,他的身体已经托付给永远的山丘。陶诗对生命之终极意义的思考,不止为田园,更在于对活着的追问。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杂诗》)
尽管命运变幻莫测,人生漂泊不定,但仍执著地在生活中寻找着友爱,寻找着欢乐和希望。这大概就是生之意义吧。
结论
本文以川端康成的《雪国》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着眼点,尝试从自然观和虚无观的角度来欣赏川端和陶渊明的代表性作品,分析二者在自然观和虚无观上存在的相似性。可以看出,陶渊明与川端康成都崇尚自然,都体现了物我相融,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同时,都深受虚无观的影响,认为“无”是绝对的,永恒的。川端康成崇尚虚无, 虚无观的终极意义体现在死生观上,这并非完全否定生命,川端相信轮回转世,即“死生不灭”,在他眼中,死并非彻底地消亡,而是转化成另一种形式存在着。“无”是魏晋玄学的核心,作为魏晋名家,陶渊明深受其影响。而虚无观又从根本上影响人的死生观,陶诗对生命之终极意义的思考,不止为田园,更在于对活着的追问。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间隔 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林,在小溪两岸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别的树,芳香的青草鲜艳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十分奇怪。便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的好像有点光亮。(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进去。最初,山洞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的人们,男女的穿着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样。老人和小孩,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都详细的一一作了回答。村中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做饭来款待他。村子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所以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这里的人)问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拿出酒菜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他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说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最终迷路了,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有个名叫刘子骥的人,是位高尚的读书人,他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地计划着前往桃花源。但是没有实现,他不久就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伟大的中国文豪留给湖南两篇名文,一篇是《桃花源记》,另一篇是《岳阳楼记》。桃花源植根于武陵的桃源,岳阳楼定位于巴陵的洞庭,游客前来问津、赏花、访古、探幽,在不知不觉中,灵魂得到洗涤,境界得到升华。
花开两朵,先表一枝。《桃花源记》倾注了陶渊明一生的深情和心血,并与诗人的品德、气质、经历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经历了一系列政治上的纷扰。他发愤读书,在《拟古》诗中说:“少年壮且厉,抚剑独行游”,颇具“大济苍生”的抱负。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至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先后出任祭酒、参军等职,意欲通过做官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正直耿介的性格与黑暗腐朽的官场如水火冰炭,几次都抛印而去,最后一次挂冠彭泽令,结束仕途。“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对于混迹官场,他追悔莫及。
《桃花源记》
作者:陶渊明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注释:
1、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6)
2、武陵:郡名,现在湖南常德市一带。
3、为业:把……作为职业,以……为生。为:作为。
4、缘:沿着,顺着。
5、行:前行,走。
6、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
7、忽逢:忽然遇到。逢:遇到,碰见。
8、夹岸:溪流两岸。
9、杂:别的,其他的。
10、芳草鲜美:芳香的青草鲜嫩美丽,芳:花;鲜美:鲜艳美丽。
11、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12、缤纷:繁多的样子。
13、甚:很,非常。
14、异之:即“以之为异”,对见到的景象感到诧异。异,意动用法,形作动,以……为异,对……感到惊异,认为……是奇异的。之,代词,指见到的景象。
15、复:继续。
16、前:名词活用为状语,向前。(词类活用)
17、欲:想要。
18、穷:形容词用做动词,穷尽,走到······的尽头。
19、林:代指桃花林。
20、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尽:消失(词类活用)
21、便:于是,就。
22、得:发现。
23、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24、若:好像……似的。
25、舍:舍弃,丢弃,文中指离开。
26、初:起初,刚开始。
27、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才:副词,仅。
28、复:又,再。
29、行:行走。
30、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然,……的样子。豁然:形容开阔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
31、平:平坦。
32、旷:开阔;宽阔。
33、屋舍:房屋。
34、俨(yǎn)然:(古今异义)古义:整齐的样子。今义:形容很像;形容齐整;形容庄严。
35、之:这。
36、属:类。
37、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东西走向的叫陌。交通,交错相通。
38、鸡犬相闻:(村落间)可以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39、种作:指世代耕种劳作的人。
40、衣着:穿着打扮。
41、悉:全,都。
42、外人: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有更好的翻译:另外一个世界的人,因为桃花源人从秦到晋一直与世隔绝)
43、黄发垂髫(tiáo):指老人和小孩。黄发,古时认为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是长寿的象征,这指老人。垂髫,古时小孩不扎结头发,头发下垂,这里指小孩子。(借代修辞)髫,小孩垂下的短发。
44、并:都。
45、怡然:愉快、高兴的样子。
46、乃大惊:竟然很惊讶。乃:竟然。大:很,非常。
47、从来:从……地方来。
48、具:全都。
49、之:代词,指代桃源人所问问题。
50、要(yāo):通“邀”,邀请。(通假字)
51、咸:副词,都,全。
52、问讯:打听消息。
53、云:说。
54、先世:祖先。
55、率:率领。
56、妻子:(古今异义)古义:指妻子、儿女。“妻”“子”是两个词,不是现代汉语的“妻子”今义:男子的配偶。
57、邑人:同县的人
58、绝境:(古今异义)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明显出路的困境;进退维谷的境地。绝:绝处。
59、复:再,又。
60、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从这里。
61、遂:于是。
62、间隔:隔断,隔绝。
63、今:现在。
64、乃(乃不知有汉的乃):竟,竟然。
65、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是两个词,不同于现在汉语的“无论”(古今异义)。
66、为:给。
67、具言:详细地说。
68、所闻:指渔人所知道的世事。闻:知道,听说。
69、叹惋:感叹,惋惜。
70、余:其余,剩余。
71、延至:邀请到。延,邀请。
72、至:到。
73、停:停留。
74、辞:辞别。
75、去:离开。
76、语:告诉。
77、不足:不值得。(古今异义)
78、为:介词,向、对。
79、既:已经。
80、便扶向路:就顺着旧的路(回去)。扶:沿着、顺着。向:从前的、旧的。
81、处处志之:处处都做了标记。志:动词,做标记。(词类活用)
82、及:到达。
83、郡下:太守所在地,指武陵。
84、诣(yì)太守:指拜见太守。诣,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85、如此:像这样,指在桃花源的见闻。
86、即:立即。
87、遣:派遣。
88、寻向所志: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寻,寻找。向,先前。志(名词),标记。(所+动词译为名词)
89、遂:终于。
90、复:再。
91、得:取得,获得,文中是找到的意思。
92、高尚:品德高尚。
93、士:隐士。
94、也:表判断。
95、欣然:高兴的样子。
96、规:计划,打算。(词类活用)
97、未:没有。
98、果:实现。
99、未果:没有实现。
100、寻:不久。
101、终:死亡。
102、问津:问路,这里是探访,访求的意思。津:本义渡口。
103、世外桃源:比喻理想中环境幽静、不受外界影响、生活安逸的地方。现用来比喻一种虚幻的超脱社会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境界。
104、业:职业。
翻译: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林,在小溪两岸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别的树,芳香的青草鲜艳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十分奇怪。便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的好像有点光亮。(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进去。最初,山洞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的人们,男女的穿着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不一样。老人和小孩,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都详细的一一作了回答。村中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做饭来款待他。村子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所以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这里的人)问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拿出酒菜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他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说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最终迷路了,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有个名叫刘子骥的人,是位高尚的读书人,他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地计划着前往桃花源。但是没有实现,他不久就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赏析:
本文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化的世界。在那里,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也没有勾心斗角。甚至连一点吵吵嚷嚷的声音都听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那么平和,那么诚恳。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作者没有明说,但从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已隐约透露了消息:原来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一个高踞人民头上为私利互相攻伐的统治集团。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简净笔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当然,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过对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桃花源中的家庭多为主干家庭(三代同堂),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从“男女”、“黄发”、“垂髫”这三个词便可以看出此点。
文章的'结构也颇有巧妙之处。作者借用小说笔法,以一个捕渔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这就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把读者从现实世界引入到迷离惝恍的桃花源。相反,如果一开头就是“山在虚无缥缈间”,读者就会感到隔远,作品的感染力也就会大打折扣。“不足为外人道也”及渔人返寻所志,迷不得路,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文末南阳刘子骥规往不果一笔,又使全文有余意不穷之趣。
我们常说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八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概括和归纳的能力,有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加之,本文言文篇幅不长而且语言较为流畅易懂,文本理解上难度不大。我将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着重引导学生学习“事物的美”的归纳方式以及引导学生学习透过背景看文章抽象的情感的方法。
晋朝太元年间,有位武陵人以捕鱼为生。(有一天)他沿着一条溪流划船前行,忘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两岸几百步内,里面没有别的杂树。地上芳草鲜嫩茂美,满地落花。渔人见到这片景色很是惊异。于是又向前划去,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在溪水的发源处没有了,只见那里有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似乎有光线(透出来)。(渔人)就离了船,从洞口进去。初进时,洞口很窄,只能勉强通过一个人,再走几十步,就突然开阔敞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整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交锗畅通,鸡鸣狗叫声彼此都能听到。这里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男女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人。(无论)老人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他们)看到渔人,竟大为吃惊,问从哪里来。(渔人)详细的回答了。就(有人)邀请(渔人)到他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款待。村中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向他)打听消息。(他们)自称祖先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和外面的人断绝了往来。(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这位渔人一件件的给他们详细讲述自己所知道的事情,(大家)都感叹惋惜。其他人各自再请(渔人)到他们家去,都拿酒饭款待。(渔人)在这里住了几天,就告辞离开。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事)不必对外面的人说起。”。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来路划出去,一路上处处做上标记。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前往,寻找原先所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没有再找到那条路。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德行高尚的人,听到这件事,高兴地打算前往,计划还未实现,不久因病去世。后来就再没有去探访的人了。
【题解】
这是一篇虚构的用来寄托作者社会理想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它描绘了一幅没有战乱、自给自足、鸡犬之声相闻、老幼怡然自得的世外桃源的图景。尽管这样的社会在当时根本不可能存在,但从中透露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否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广大农民的愿望。全文叙述委婉曲折,层次分明,语言质朴自然,写景明丽如画,虽幻似真,虽虚似实,用艺术的手法展示了一幅古代东方“乌托邦”的图景。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4],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5];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6],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7],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8];黄发垂髫[9],髫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10],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11],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12],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13],处处志之[14]。及郡下[15],诣太守说如此[16]。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17],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18]。未果,寻病终[19]。后遂无问津者[20]。
东晋太元年间,有一个武陵人以捕鱼为业,一天他沿著溪流划船前行,竟然忘掉了路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夹著溪水两岸有数百步之长,其中没有其他树木,地上的芳草鲜嫩优美,遍地是掉落的桃花瓣;渔人觉得十分惊奇。又继续向前走,想走完这片桃花林。
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走到那里便发现有一座山。山有一个小的洞口,洞口好像有亮光;渔人就离开小船从洞口进去。刚进去时洞很狭窄,仅能容得一个人通过;又朝前走了几十步,突然开阔明亮起来。里面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排列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及桑树、翠竹一类东西;田间道路交错相通,彼此可以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桃花源中的人往来、耕种、劳作,以及男女穿的衣服,都同外面的人一模一样;老老少少都很安适快乐。他们看到渔人以后,大为惊异;问他从什么地方来,渔人全都作了回答。他们就邀请渔人到家里去,备酒杀鸡热情款待。村民听说来了这样一个人,都来探问外界消息。他们说自己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小孩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从此以后不再出去;于是就跟外界隔绝了。又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不知道有汉朝,更不要说魏朝和晋朝了。渔人就详尽地讲了自己所知道的事情,他们都十分感叹。其他的人也都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拿出酒食来款待。住了几天,渔人要告辞回去,桃花源中的人对他说:“这里的事不必对外人讲。”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著老路回去,一处处都做了标记。到了郡城,就往见太守说了自己进入桃花源的经过。太守立即派人跟随渔人前去,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结果竟然迷失方向没有能够找到原来的道路。南阳的刘子骥,是个高尚的隐士,听到这件事情,就高兴地计划前去探访。但没有能够实现,不久就生病死了。以后就再也没有去寻找的人了。
【注释】
[1]太元: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年号(376—396)。这里年代是假托的。[2]武陵:郡名。郡治在今湖南省常德县。[3]缘:沿著。[4]夹岸:两岸。[5]落英:落花。[6]才通人:仅能供一个人通过。[7]阡陌(qiān mò千莫):田间小路。南北叫阡,东西叫陌。[8]外人:指桃花源外的人。[9]黄发:指老人。老年人发白转黄,故以代称。垂髫(tiáo条):指儿童。儿童垂发为饰。[10]要:同邀,请。[11]邑人:同乡人。绝境:指与外界隔绝的地方。[12]延:邀请。[13]扶:沿著。向路:旧路,指来时的路。[14]志:标记。[15]郡下:指武陵郡治所在地。[16]诣(yì义):往见。太守:郡的行政长官。[17]南阳:郡名。郡治在今河南省南阳市。刘子骥:名诣之,隐士,好游山水(见《晋书·隐逸传》)。[18]规:计划。[19]寻:不久。[20]问津:问路。指探访。津;渡口。
本文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化的世界。在那里,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也没有勾心斗角。甚至连一点吵吵嚷嚷的声音都听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那么平和,那么诚恳。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作者没有明说,但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已隐约透露了消息:原来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一个高踞人民头上为私利互相攻伐的统治集团。这个幻想中的桃花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简净笔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当然,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过对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桃花源中的家庭多为主干家庭(三代同堂),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从“男女”、“黄发”、“垂髫”这三个词便可以看出此点。
文章的结构也颇有巧妙之处。作者借用小说笔法,以一个捕渔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这就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把读者从现实世界引入到迷离惝恍的桃花源。相反,如果一开头就是“山在虚无缥缈间”,读者就会感到隔远,作品的感染力也就会大打折扣。“不足为外人道也”及渔人返寻所志,迷不得路,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文末南阳刘子骥规往不果一笔,又使全文有余意不穷之趣。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以田园生活为题材,开创了田园诗歌新的艺术境界,使田园诗歌在唐宋以后成为诗歌的重要内容。陶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伤风而进入更纯更熟的境地,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他创造了中国诗歌意境中一种新的,美的类型,一种意韵极为醇厚而又朴实无华的冲淡美,这一切的取得与其丰富的人生体验分不开的,如果没有田园生活的体验也写不出这些�
缘:循,沿着。
落英缤纷:落花繁多的样子。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缤纷,繁多的样子。
异:惊异,诧异。这里的意思是“对……感到诧异”。
穷其林: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穷,尽。
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的不真切的样子。
才:仅。
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豁然,宽阔明亮的样子。开朗,开阔而明亮。
旷:空阔,宽阔。
俨然:整齐的样子。
属:类。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南北小路叫阡,东西小路叫陌。
鸡犬相闻:(村落间)能互相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着:穿着
悉:全都。
黄发垂髫(tiáo):指老人和小孩。黄发,黄|色*的头发,旧说是长寿的象征。垂髫,垂下来的头发。
从来:从……地方来。
要:同“邀”,邀请。
咸:都。
问讯:打听消息。讯,消息。
邑人:同县的人
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间隔:隔绝,不同音信。
乃:竟然。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为具言:为(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说出。
为:对,向。
具:同“俱”,完全,详尽。
延:邀请。
语云:对(他)说。“语”后面省略了代渔人的“之”字或告诉
既:已经,以后
便扶向路:就沿着原来的路(回去)。
扶:沿着、顺着。
向:原先。
处处志之,志:名词作动词,做标记。
郡下:指武陵郡城下。
诣:拜见
说如此:说明了像这种情况。
寻向所志: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志,做的标记。
得:取得,获得,文中是找到的意思。
刘子骥:名驎(lín)之,《晋书·隐逸传》里说他“好游山泽”。
规:计划,打算。
未果:没有实现
寻:不久。
遂:终于。
问津:问路,访求。
津,渡口。
古今异义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妻子(古义:(两个人)妻子和儿女;今义:(一个人)男子的配偶,指妻子)
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鲜美(古义:鲜嫩而美丽(多指植物);今义:滋味好)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四通八达;今义:各种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不足(古义:不值得、不必;今义:不够)
间隔(古义:断绝来往; 今义:两个地方分隔开)
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 今义:形容很像)
缘(古义:沿着 ;今义:延长。延伸)
津(古义:渡口。问津指探访。 今义:口液)
外人(古义:特指桃花源外的人;今义:局外人)
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
仿佛(古义:隐隐约约;今义:似乎,好像)
开朗(古义:地方开阔,光线充足;今义:乐观,畅快)
桃花源记
陶渊明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诗人。桃花源记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木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
陶渊明(魏晋)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白话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叫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设酒杀鸡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向村里人告辞离开。村里的人对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去,报告了这番。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以前所做的标记,终于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地计划前往。但没有实现,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问桃花源路的人了。
赏析:
陶渊明作诗,擅长白描,文体省净,语出自然。《桃花源记》也具有这种艺术风格。它虽是虚构的世外仙境,但由于采用写实手法,虚景实写,给人以真实感,仿佛实有其人,真有其事。全文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像小说一样描述了溪行捕鱼、桃源仙境、重寻迷路三段。第一段以忘、忽逢、甚异、欲穷四个相承续的词语生动揭示出武陵渔人一连串的心理活动。忘字写其一心捕鱼,无意于计路程远近,又暗示所行已远。其专注于一而忘其余的精神状态,与徐行不记山深浅的妙境相似。忽逢与甚异相照应,写其意外见到桃花林的惊异神情,又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两句,乃写景妙笔,色彩绚丽,景色优美,仿佛有阵阵清香从笔端溢出,造语工丽而又如信手拈来。第二段先以数语描述发现仙境经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点明已至幽迥之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暗示定非寻常去处。渔人的搜寻目光、急切也映带出来。及至通过小口狭道,写到豁然开朗,又深有柳暗花明的韵致。进入桃源仙境之后,先将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鸡鸣犬吠诸景一一写来,所见所闻,历历在目。然后由远而近,由景及人,描述桃源的往来种作、衣着装束和怡然自乐的生活,勾出一幅理想的田园生活图景。最后写桃源人见到渔人的情景,由大惊而问所从来,由热情款待到临别叮嘱,写得情真意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第三段先写渔人在沿着来路返回途中处处志之,暗示其有意重来。诣太守,说如此,写其违背桃源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叮嘱。太守遣人随往的不复得路和刘子骥的规往不果,都是着意安排的情节,明写仙境难寻,暗写桃源人不愿外人重来。对桃源仙境,世俗之人寻访无着也不再问津了,而陶渊明自己却从来没有停止过追求,在《桃花源诗》的结尾处就剖露了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的心愿。他以桃花源人为志趣相合的契友,热切期望与之共同生活于桃花源中。
陶渊明地运用了虚景实写的手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显示出高超的叙事写景的艺术才能。但《桃花源记》的艺术成就和魅力绝不仅限于此,陶渊明也不仅仅是企望人们确认其为真实的存在。所以,在虚景实写的同时,又实中有虚,有意留下几处似无非无,似有非有,使人费尽猜想也无从寻求答案的话题。桃源人的叮嘱和故事结尾安排的不复得路、规往未果等情节,虚虚实实,徜恍迷离,便是这些话题中最堪寻味之笔。它所暗示于世人的是似在人间非在人间,不是人间胜似人间,只可于无意中得之而不可于有意中求之,似乎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有着某种微妙的内在联系。这虚渺灵奥之区始终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世人是难以揭晓的。它的开而复闭,渔人的得而复失,是陶渊明有意留下的千古之谜,惹得诗人说到今。可是,他又在《桃花源诗》中透露了一点消息,说一朝敞神界之所以旋复还幽蔽,乃是因为淳薄既异源!原来桃源民风淳厚,人间世风浇薄,惟恐使武陵太守至焉,化为争夺之场(苏轼《和桃花源诗序》),玷污了这块化外的净土,即使像刘子骥那样的人间高尚之士,也得不到一睹仙境的机缘。
《桃花源记》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处,描写了一个的世外仙界。不过应当强调的是,陶渊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之处:在那里生的其实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难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们的和平、宁静、,都是通过自己的取得的。的许多仙话,描绘的是长生和财宝,桃花源里既没有长生也没有财宝,只有一片农耕的景象。陶渊明归隐之初想到的还只是个人的进退清浊,写《桃花源记》时已经不限于个人,而想到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陶渊明迈出这一步与多年的躬耕和贫困的生活体验有关。虽然桃花源只是空想,只是作者理想当中的社会,但是能提出这个空想是难能可贵的。
1、①穷尽,走完 ②丢下,房屋 ③全 ④类 ⑤整齐的样子 ⑥沿
2、①渔人对此感到很奇怪。
②(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
③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④男女的穿戴,都和桃源外的人一样。
⑤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⑥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懑意足。
3.A 4。武陵一条两岸是桃花林的小溪的水源处。
5、活动,穿戴,心情
6、夹岸……缤纷 甚异之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7.略
8、生活环境 社会风尚 9。世外桃源,无人问津,豁然开朗,不足为外人道
10、略
11、以前未见过桃花源;桃花林面积之广;桃花林没有其他树种;景色优美。
12、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3、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
【难点】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我国东晋末年,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战争频繁。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元代诗人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一诗中发出了这样的慨叹: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可以说,和平,是每一个民族共同的向往。有一个成语就是这一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它就是──世外桃源!
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祸,安乐而美好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 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三、检查预习情况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开朗屋舍俨然阡陌交通
黄发垂髫便要还家
刘子骥诣 太 守
四、课文分析
1、朗读课文。(或听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后齐读课文)
2、同学齐读课文。
3、利用工具书及课后注释,笔译全文
五、小结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林,在小溪两岸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十分诧异。便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然后洞里隐隐约约的好像有点光亮。(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进去。最初,山洞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然后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的人们,男女的穿着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样。老人和小孩,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都详细的一一作了回答。村中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做饭来款待他。村子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人隔绝的地方,然后不再从这里出去,所以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这里的人)问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拿出酒菜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然后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外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然后就顺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他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说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最终迷路了,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有个名叫刘子骥的人,是位高尚的读书人,他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地计划着前往桃花源。但是没有实现,他不久就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一)导入新课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伊始,是课程学习的第一步。良好导入往往充满激情、引发互动。我将通过提问学生问题来导入课题:提问学生——“有没有在行程中突然迷路的经历以及在没有前进之路时,突然发现三两处美景,顿时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又是怎样的心情?”通过提问,引出今天的课题《桃花源记》。
(二)整体感知
通过问题导入,学生对文章产生一定兴趣,新授环节也水到渠成了。整体感知是学生对文章进行的整体的、宏观的解读。此环节主要分为以下两步:
1、首先,安排学生初读文章,找出关键词句,解决基本问题——“俨然”“叹惋”“垂髫”;
2、安排学生再次阅读全文,疏通文意,感知课文内容——通过对桃花源这一理想世界的描绘,展现了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的生活。通过世外桃源的刻画,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以及对当时的现实生活的不满。此程序的设计在于让学生自主学习疏通文意,提高整理与概括信息能力。
(三)深入研读
深入研读环节是教师传道授业、答疑解惑、解决重难点问题的重要环节。我将设置如下重难点问题:
重点问题1:
桃花源是旷世美景,更是世外桃源,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学生自主研读相关段落,教师启发学生可以分为两部分回答,学生随后给出自己的见解——
①自然风光美:“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等体现优美的自然美景和纯粹无暇的世外花源;
②人文社会之美:“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等体现出热情好客和淳朴的民风。在如此之世外美景中,令人充满无限向往和沉醉。教师随即补充——此外,还可酌情答“朦胧的意境”之美等。
重点问题2:
桃花源总是令很多人赞不绝口,不同人有什么态度和做法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态度?
此问题具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准确定位给学生答题区间,学生找到答题范围且进行尝试归纳,教师提问学生并转述回答
①渔人——甚异,欲穷其林——好奇,惊奇以及想要一探究竟;
②太守——遣人随其往却不复得路——向往,急切之情,无功而返;
③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期望。教师顺势补充——正是由于:当时社会,百姓居无定所,朝野动荡不安,人们对现实社会感到失望与无奈,充满了对虚幻世界的向往与期盼。才会有幻想出来的“桃花源”。
难点问题。作者写这篇文章,重点是要体现怎样的意旨?此问题属于文章主旨情感类的难点问题,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且相互补充。教师提问学生并转述学生回答——“桃花源”是不存在的,是虚构出来的图景。教师随即补充——虚构桃花源,主要是为了反衬社会现实的黑暗和不堪和寄托自己对于和平、安稳和淳朴的社会生活的向往。陶渊明心怀大志,想要“救济苍生”,但是,政治黑暗,相互倾轧,赋役繁重,一腔热血无处施展、壮志难酬,加之其性格耿介、清正廉明,不愿攀附权贵,因此,自我与现实之间产生极大的隔阂和矛盾,这才想要一个脱离人间的世外桃源。最后,学生总结归纳出——文章体现了作者——对和平美好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对当时军阀混战、赋役繁重的黑暗社会的不满与批判。
(四)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环节:拓宽了学生的视野,由课内到课外,由理论到实践。此环节,我将讲解渗透有关“世外桃源”的成语。启示学生——如果用成语概括文章,是“世外桃源”。世外桃源指的是与世隔绝、不受战乱危害的美好世界,更是我们向往的精神家园或者美好愿望。
(五)小结作业
小结作业环节是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的课程回顾、收束与总结过程,小结是收束和总结课文的过程,课下作业是巩固学习成果的过程。于此,我将采用通过板书总结本次课程:请同学捋顺板书内容。课下作业可以布置为: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中渔人从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再到离开桃花源的行程。
《桃花源记》虽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为其《桃花源诗》所作的一篇“序文”,却早已被人们视为精美的散文而推崇备至。这篇短文以简炼的文字、委婉的文笔、非凡的文采虚构了一个“没有君主,没有赋税,没有战乱,人人劳作,家家快乐”的理想社会,这就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向往的人间仙境——世外桃源。今天,在首届中国·常德桃花源旅游节开幕前夕,笔者再次品读《桃花源记》这一流传千古的名篇,倍感其意境兼美,文情俱佳,内涵丰富,魅力无穷。
追求浪漫的杰作
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国家濒临崩溃。同时,朝廷承袭旧制,保护士族特权。因而年轻时的陶渊明,尽管有着“大济苍生”之志,但在如此背景下为官,必然“壮志难酬”。加之其性格耿直,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很快就成了官场上的异类。于是,仅当了81天彭泽县令的他,便于义熙元年(405年)不得不辞官挂印,从此长期隐居田园,躬耕僻野。元熙二年,刘裕弑君篡位,建立南朝。这更激起了陶渊明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在无可奈何中,他只好借助文学创作来虚构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抒发自己的情怀,《桃花源记》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问世了。
“桃林景色,秀丽诱人;桃洞入口,神秘离奇;桃源仙境,与世隔绝;出之桃源,不可复得”;“这里虽然没有长生不老的神仙,没有唾手可得的财宝,但一群避秦难世的普通民众却享受着自给自足、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这一切都为“世外桃源”涂上了一层神秘而浪漫的色彩。如此完美之仙境,怎不令人陶醉,难怪渔人也要为此而流连忘返。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美好的心愿,若述之笔端,犹如七彩云霞。显然,《桃花源记》就是陶渊明在残酷的现实生活基础上,为寻求心灵慰藉、追求理想境界而撰写的一篇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神奇杰作。我们不难看出,这篇文章所描写的景象既有现实社会的影子,又是陶令心中的梦想;它既不同于神话传说,又具有一定神话传说的色彩。有必要强调的是,陶渊明所设计的这个理想社会,与老子的“小国寡民”式社会是有着根本区别的。老子主张复古、倒退,并希望人们永远停留在原始社会极低的生产力水平上;而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则是与东晋黑暗现实相对立的理想社会:那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这与老子的“老死不相往来”的境界绝然不同,就是《礼记·礼运篇》所描绘的“大同世界”,也不可与陶渊明的理想王国混为一谈。因为前者只是幻想的抽象理论,而后者则是折射现实社会生活的具体蓝图;前者仅仅是儒家宣传空想观点而提出的一种假设,而后者则是封建社会广大人民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直接反映。正因为陶渊明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如此完美地结合起来,才使得《桃花源记》这一名篇具有了永恒的魅力。
令人心怡的美文
《桃花源记》之所以能成为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美文,还因为陶渊明秀丽的文笔将“世外桃源”描绘得既神奇美丽又扑朔迷离。笔者以为,其创作艺术特点主要有三:
一是叙事简练,惜墨如金。在当时一味讲究辞藻、雕琢字句、形式主义盛行的氛围中,陶渊明却以清新、朴实的语言来描绘自己的理想境界,全篇文章既没有典故的堆砌,也没有字句的雕琢,语言朴素,明白如话,风格明快,委婉得体。尤其是作者仅用三百多个文字就把发现桃花源的始末以及桃花源中的景物、环境、风土、民情、来历、交往等描写得清清楚楚,历历在目,真可谓惜墨如金。可以说《桃花源记》就像一朵“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奇葩,如此独到的文字功夫真是令人称奇。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取如下教学方法:朗读法、自主研读发、小组合作探究法和圈点勾画法等方法,实现课堂的生动高效。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制定,我确定了如下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自主研读和小组合作探究法,学会概括桃花源的自然美景和淳朴民风。
2、教学难点:学生通过分析桃花源的描写语句,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对和平美好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对当时军阀混战、赋役繁重的黑暗社会的不满与批判。
魏晋: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间隔 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林,在小溪两岸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十分诧异。便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然后洞里隐隐约约的好像有点光亮。(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进去。最初,山洞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然后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的人们,男女的穿着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样。老人和小孩,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都详细的一一作了回答。村中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做饭来款待他。村子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人隔绝的地方,然后不再从这里出去,所以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这里的人)问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拿出酒菜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然后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外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然后就顺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他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说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最终迷路了,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有个名叫刘子骥的人,是位高尚的读书人,他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地计划着前往桃花源。但是没有实现,他不久就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间隔 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并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等现象。
4.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材分析:
诗人“以文为辞”,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美好的理想境界,这同他本人的经历有密切关系。他因厌恶统治阶级的腐朽和官场的营私舞弊而三次辞去官职。生活虽然穷一点,但和老百姓一起生活,陶渊明深深感到心情放松愉快。正是在这种情感的驱使下,诗人以洗炼的笔墨,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没有尘世羁绊的人间乐园——世外桃源。
这篇文章有着自身的特点:首先,故事性强,颇具传奇色彩。其次,作者借虚构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全文笼罩着似有若无的神秘虚构的色彩。后文章的语言优美隽永,琅琅上口,值得品味。因此,我觉得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为: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2.使学生理解本文写作的顺序、详略,体会优美、精炼的语言。3.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学习文言文得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来不得半点的偷工减料。同时,学习起来又不能过于琐碎、教条,还得动脑筋让学生在积累基础知识之余,感受到学文言文的乐趣。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好的文章更是要在读中去体会它的美,在说中去挖掘它的美。因此,我准备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指导学生“美美地读”“美美地品”“美美地说”“美美地听”,力争通过这些环节使学生感受本文的意境之美,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习的能力。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欣赏图片)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的美景时,脑海中会想到哪个成语?(引出“世外桃源”)“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包含着一个神奇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是晋代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后来,人们便利用“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比喻生活安乐、环境优美的理想境界,现在也用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
这篇课文是怎样具体描绘桃花源美好境界的?作者为什么创设这么一个理想的美好境界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2.板书《桃花源记》,齐读课题。《桃花源记》的主体本是“诗”,而“记”仅是诗的一个序言,一个注脚,原题是《桃花源诗并记》。
二、作者简介,了解背景
1.交流作者的有关资料(生先说,师后补充)。
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因其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他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其祖父、外祖父都做过官。他受家庭教养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时值东晋和宋的易代之际,社会动荡不安,壮志难酬,二十九岁开始,先后做过几任小官,他在几次仕途中,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终于在41岁辞官回乡,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其志。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做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愿与农民来往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2.写作背景。
此文作于宋永初二年(421年),当时陶渊明约57岁。他拒绝了东晋政府的征招,又拒绝同刘裕宋政权的合作,作《桃花源诗并记》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诵读课文
(1)范读课文,清楚(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速适中等)、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停顿分明,不读破句子等),要求学生认真听清,仔细记。
(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朗读要求:①字音要读准。②句读要分明。③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
(3)指名读,学生或老师进行点评。
(4)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桃源意境。
2.感知课文
(1)文章以为线索,以为顺序,从桃花源,到桃花源,再到桃花源(或桃源——桃源——桃源——桃源——
桃源),一线贯之,层次分明,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富有“传奇”色彩。
明确: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发现——访问——离开(或发现——进入——作客——辞别——再寻)(意思对即可)。
(2)请用简单的语言讲讲这个故事,并说说自己感兴趣的地方。
四、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
1.结合注释了解文意,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并质疑。
2.重点掌握:
(1)书中注释及补充的重点字词
(2)古今异义字词
鲜美古:鲜艳美丽今:(味道)新鲜
交通古:交错相通今:指运输事业
妻子古:妻子和儿女今:专指男子的配偶
无论古:不要说,更不必说今:连词,不管
绝境古: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不足古:不值得今:不充足,不满
如此古:像这样今:这样
延古:请今:延长。延伸
(3)通假字要:通“邀”,邀请。
(4)一词多义
舍:舍弃房子乃:于是,就竟然
具:都详细地志:作标记所作的标记
遂:终于于是,就寻:寻找随即,不久
(5)同义词
具、悉、咸、皆:都缘、扶:沿着云、道:说乃、遂:于是
(6)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鸡犬相闻、怡然自乐、无人问津等。
3.课文翻译,讲述桃源故事。
五、本课回顾,各说收获
这节课学到现在,相信大家都有收获,请你将本课所采摘的知识之果与大家分享吧!
六、布置作业,巩固迁移
1.查字典,弄清文中成语的意思。
2.用现代汉语把《桃花源记》改写成一个故事,或就其中的某个部分,加以想像,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
3.练习背诵课文,能背多少是多少,尽自己努力。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陶渊明)
线索:渔人的行踪、顺序:时间
渔人缘溪行,欲穷桃花林(发现)
舍船从口入,欣赏桃源景(进入)
应邀得酒食,了解桃源人(访问)
既出说如此,不复得其路(离开,再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如作者、字词句的意思和用法、线索、顺序、故事内容等方面。
2.展示背诵成果,此时的你,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二、品读课文
第一段:故事开端,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1.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豁然开朗。渔人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他以前未曾所见,因此“渔人甚异之”。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为写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神秘气氛,也为写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3.如此奇异幽雅的环境,假如你来到这里,你会有何感想?你又有何推断呢?
(学生大胆想像,尽情诉说。)
第二、三段:故事的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1.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
(自然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鸡犬相闻。
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作者的这些描写叙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社会?作者写这个理想的社会有什么用意?
(一个和平安宁、丰衣足食、人人劳动、安居乐业的社会。这个理想的社会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
成了鲜明对比。现实社会生活中,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却是一派优美、安宁的景象。
作者明写桃花源,暗里却在讥讽现实,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3.你能用一句诗句来概括渔人进入桃花源过程的感受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
(“大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这与下文“自云……无论魏晋”相呼应。“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
5.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为何“不复出”?
(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不复出”说明桃花源人安居乐业,也反映了他们饱受战乱之苦,对外界的战乱抱“厌而远之”的态度。)
6、村人“皆叹惋”,是为什么?当渔人要离开时,桃源人为何嘱咐“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一句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
(因桃源不易被外人发现,加之桃源人“不复出”“与外人间隔”,故为世上的*黑暗、秦朝以后
的朝代变化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过着的痛苦生活而叹惋。他们不愿外面的人来干扰他们宁静、和平、幸福的生活。这一句为下文无法找到桃花源埋下了伏笔。)
第四、五段:故事的结局和尾声,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
1.渔人既然“处处志之”,但“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
(不矛盾,这样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圣地,可遇而不可求。这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而更主要的是可能激起读者的惋惜之情,从而更加向往这美丽的世外桃源。)
2.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后一节写刘子骥是否多余?
(像刘子骥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听到后,也高兴得想去探访,可见真实极了!这一节对桃花源令人向住和不可寻觅作了渲染,使人产生确有其事的真实感,增强了表达效果。)
3.后两段与前又哪句话相呼应?(“不足为外人道也”)
三、鉴赏写作特色、体悟主旨
1.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序,线索清楚,重点明确,详略分明。本文重点是作者借“桃花源”以表达社会感想,所以中间部分对桃花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详细描写,而对“忽逢桃花林”和归来得寻“遂迷”“未果”的传奇性开头、结尾,则写得清晰简略。
2.课文在情节的安排处理上有什么特点?请具体谈谈。
(情节的曲折、跌宕。表现在:①渔人迷路了,会怎样?②桃花林又大又美,是个神奇之地。③渔人“欲穷其林”,再往下走是什么地方?④渔人进入桃花源的道路扑逆迷离,引人好奇:里边到底有什么?⑤桃花源的景致为何如此幽美,人们的生活为何这般自由幸福?⑥渔人辞去时,桃源人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有什么用意?⑦为什么人们再寻桃花源却屡屡无功而返?这些一连串的问题环环相扣,使课文情节充满曲折离奇之感,读者也随之兴趣愈浓。)
3.你是怎样评价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这一理想社会的?
(言之有理即可,如这一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战争,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是一种美好愿望的寄托。)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有人说陶渊明定作《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他是消极逃避现实,你怎样评价?
2.亲历桃源:假如你亲身到了桃花源,请展开想像,描述一个特定情境,展现桃源之美。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陶渊明)
发现桃花源: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景色优美)
进入桃花源:所见:土地平旷……怡然自乐。所闻:避秦时乱,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环境良好、生活安定)
作品简介《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于永初二年(421年)作,文章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给自足,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是当时黑暗社会的鲜明对照,是作者与世人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想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作品原文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xíng),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qiān m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jiàn)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jí)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字词注释
1、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7)
2、武陵:郡名,1913年更名武陵县,湖南常德一带。
3、为业:把……作为职业,以……为生。为:作为。
4、缘:沿着。
5、行:划船。
6、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
7、忽逢:忽然遇到。逢:遇见。
8、夹岸:两岸。
9、杂:别的,其他的。
10、鲜美:鲜艳美丽。
11、落英:坠落的花瓣。
12、缤纷:繁乱,交杂。
13、异之:以之为异,即对此感到诧异。异,意动用法,形作动,以······为异,对······感到诧异,认为······是奇异的。之,代词,指见到的景象。
14、复:又。
15、前:名词活用为状语,向前。(词类活用)
16、欲:想要。
17、穷:尽,形容词用做动词。穷尽,这里是走到······的尽头的意思。尽:走完。
18、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尽:完,没有了(词类活用)
19、便:于是,就。
20、得:看到。
21、仿佛:隐隐约约,看不真切。
22、若:好像。
23、舍:舍弃,丢弃,24、初:起初,刚开始。
25、才通人:只容一个人通过。才:副词,只。
26、复:又,再。前:名词活用为状语,向前。
27、行:行走。
28、豁然开朗:形容由窄小幽暗一变而为开阔明亮。然,……的样子。豁然:形容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
29、平:平坦。
30、旷:空阔;宽阔。
31、屋舍:房屋。
32、俨(yǎn)然:(古今异义)古义:整齐的样子。今义:形容很像;形容齐整;形容庄严。
33、之:这。
34、属:类。
35、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东西走向的叫陌。交通,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
36、鸡犬相闻:(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37、种作:耕田劳作。
38、衣著:著,通“着”。穿着打扮。
39、悉:都。
40、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人。
41、黄发垂髫(tiáo):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象征,用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子。(借代修辞)髫,小孩垂下的短发。
42、并:都。
43、怡然:愉快、高兴的样子。
44、乃大惊:竟然很惊讶。乃:竟然。大:很,非常。
45从来:从……地方来。
46、具:通“俱”,全,详细。
47、之:代词,指代桃源人所问问题。
48、要(yāo):通“邀”,邀请。(通假字)
49、咸:副词,都,全。
50、问讯:打听询问消息。
51、云:说。
52、先世:祖先。
53、率:率领。
54、妻子:(古今异义)古义:指妻室子女。“妻”“子”是两个词,不是现代汉语的“妻子”今义:男子的配偶。
55、邑人:同乡的人。邑,古代区域单位。《周礼·地官·小司徒》:“九夫为井,四井为邑。”
56、绝境:(古今异义)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明显出路的困境;进退维谷的境地。 绝:绝处。
57、复:再,又。
58、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从这里。
59、遂:就
60、间隔:隔断,隔绝。
61、世(“问今是何世”的世):朝代。
62、乃(“乃不知有汉”的乃):竟,竟然。
63、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是两个词,不同于现代汉语里的“无论”(古今异义)。
64、为:对,向。
65、具言:详细地说出。
66、所闻:指渔人所知道的世事。闻:知道,听说。
67、叹惋:感叹、惋惜。惋,惊讶,惊奇。
68、余:其余,剩余。
69、延至:邀请到。延,邀请。
70、至:到。
71、去:离开。
72、语:告诉。
73、不足:不必,不值得。(古今异义)
74、为:介词,向、对。
75、既:已经。
76、便扶向路:就顺着旧的路(回去)。扶:沿着、顺着。向:从前的、旧的。
77、处处志之:处处都做了标记。志:动词,做标记。(词类活用)
78、及:到达。
79及郡下:到了郡城。郡,太守所在地,指武陵郡。
80、诣(yì):诣,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81、如此:像这样,指在桃花源的见闻。
82、寻向所志: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寻,寻找。 向,先前。 志(名词),标记。(所+动词译为名词)
83、遂:终于。
84、得:取得,获得,文中是找到的意思。
85、高尚:品德高尚。
86、士:人士。
87、也:表判断。
88、欣然:高兴的样子。
89、规: 计划。(词类活用)
90、未:没有。
91、果:实现。
92、未果:没有实现。
93、寻:随即,不久。
94、终:死亡。
95、问津:问路,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津:渡口。
96、世外桃源:比喻理想中环境幽静、不受外界影响、生活安逸的地方。现用来比喻一种虚幻的超脱社会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境界。
原文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以捕鱼为业。(一天他)沿着小溪划船,忘记了路途的远近。忽然遇见一片桃花林,在岸的两旁有数百步远,中间没有其它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十分诧异,又向前行走,想要走到桃花林的尽头。
桃林在溪水发源地就到头了,(渔人)就看见了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好像有点亮光。(渔人)便舍弃(他的)船,从洞口进入。起初十分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又往前走了几十步,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齐有序。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事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和狗的叫声可以互相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男女女的穿着与桃花源外的人一样。老人和小孩,都十分悠闲,各得其乐。
(村中人)看到渔人,于是都十分惊讶,问(渔人)从哪儿来。(渔人)详细地回答。(村中人)就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去。准备酒、杀了鸡做饭菜(招待他)。村民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来往。(村民)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详细具体的讲述给村民听。(村民)都感叹惊讶。其余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家中(做客),都拿出酒和饭菜来款待他。(渔人在桃花源中)逗留了几天后,就(向村里人)告辞离开。临别时村民嘱咐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原先的路回去,一路上到处作标记。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禀告了这段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他一同前往,寻找从前做的标记,最终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
南阳的刘子骥,是个高尚的隐士,听说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因病去世了。以后就再也没有去探寻桃花源的人了。
【破题】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是游记和碑记(或铭记)。《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时间先后顺序,把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离奇的情节贯串起来,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理想社会。
创作背景
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像陶渊明这样一个祖辈父辈仅做过一任太守一类官职,家境早已败落的寒门之士,当然就“壮志难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义熙元年(405年),他坚定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后决裂,长期归隐田园,躬耕僻野。
他虽远在江湖,仍旧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棉被闷死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内容评析
1、第一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和沿途所见的美景。
第二段:总写渔人的感受和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社会风尚。
第三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花源家里做客以及辞去的经过。
第四段:写太守派人寻找桃花源,因迷路而不复得。
第五段:写桃花源没有人再找到。
2、作者的愿望: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
3、中心思想:表达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动乱、和平生活的向往,对平等和谐自足的幸福生活的追求。
4、桃花源是理想社会的原因: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人人各尽所能的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友好。
作品鉴赏
《桃花源记》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陶渊明作诗,擅长白描,文体省净,语出自然。《桃花源记》也具有这种艺术风格。它虽是虚构的世外仙境,但由于采用写实手法,虚景实写,给人以真实感,仿佛实有其人,真有其事。全文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像小说一样描述了溪行捕鱼、桃源仙境、重寻迷路三段故事。第一段以“忘”、“忽逢”、“甚异”、“欲穷”四个相承续的词语生动揭示出武陵渔人一连串的心理活动。“忘”字写其一心捕鱼,无意于计路程远近,又暗示所行已远。其专注于一而忘其余的精神状态,与“徐行不记山深浅”的。妙境相似。“忽逢”与“甚异”相照应,写其意外见到桃花林的惊异神情,又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两句,乃写景妙笔,色彩绚丽,景色优美,仿佛有阵阵清香从笔端溢出,造语工丽而又如信手拈来。第二段先以数语描述发现仙境经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点明已至幽迥之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暗示定非寻常去处。渔人的搜寻目光、急切心情也映带出来。及至通过小口狭道,写到“豁然开朗”,又深有柳暗花明的韵致。进入桃源仙境之后,先将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鸡鸣犬吠诸景一一写来,所见所闻,历历在目。然后由远而近,由景及人,描述桃源人物的往来种作、衣着装束和怡然自乐的生活,勾出一幅理想的田园生活图景。最后写桃源人见到渔人的情景,由“大惊”而“问所从来”,由热情款待到临别叮嘱,写得情真意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第三段先写渔人在沿着来路返回途中“处处志之”,暗示其有意重来。“诣太守,说如此”,写其违背桃源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叮嘱。太守遣人随往的“不复得路”和刘子骥的规往不果,都是着意安排的情节,明写仙境难寻,暗写桃源人不愿“外人”重来。对桃源仙境,世俗之人寻访无着也不再问津了,而陶渊明自己却从来没有停止过追求,在《桃花源诗》的结尾处就剖露了“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的心愿。他以桃花源人为志趣相合的契友,热切期望与之共同生活于桃花源中。
陶渊明成功地运用了虚景实写的手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显示出高超的叙事写景的艺术才能。但《桃花源记》的艺术成就和魅力绝不仅限于此,陶渊明也不仅仅是企望人们确认其为真实的存在。所以,在虚景实写的同时,又实中有虚,有意留下几处似无非无,似有非有,使人费尽猜想也无从寻求答案的话题。桃源人的叮嘱和故事结尾安排的“不复得路”、“规往未果”等情节,虚虚实实,徜恍迷离,便是这些话题中最堪寻味之笔。它所暗示于世人的是似在人间非在人间,不是人间胜似人间,只可于无意中得之而不可于有意中求之,似乎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有着某种微妙的内在联系。这虚渺灵奥之区始终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世人是难以揭晓的。它的开而复闭,渔人的得而复失,是陶渊明有意留下的千古之谜,“惹得诗人说到今”。可是,他又在《桃花源诗》中透露了一点消息,说“一朝敞神界”之所以“旋复还幽蔽”,乃是因为“淳薄既异源”!原来桃源民风淳厚,人间世风浇薄,惟恐“使武陵太守至焉,化为争夺之场”(苏轼《和桃花源诗序》),玷污了这块化外的净土,即使像刘子骥那样的人间高尚之士,也得不到一睹仙境的机缘。
《桃花源记》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处,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界。不过应当强调的是,陶渊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处:在那里生活着的其实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难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们的和平、宁静、幸福,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古代的许多仙话,描绘的是长生和财宝,桃花源里既没有长生也没有财宝,只有一片农耕的景象。陶渊明归隐之初想到的还只是个人的进退清浊,写《桃花源记》时已经不限于个人,而想到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陶渊明迈出这一步与多年的躬耕和贫困的生活体验有关。虽然桃花源只是空想,只是作者理想当中的社会,但是能提出这个空想是难能可贵的。
此文艺术构思精巧,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采用虚写、实写相结合手法,也是其一个特点。增添了神秘感。语言生动简练、隽永,看似轻描淡写,但其中的描写使得景物历历在目,令人神往。文章有详有略,中心突出。
文言现象
通假字
要:通“邀”,邀请 如:“便要还家”
一词多义
出:
(1)不复出焉:出去。
(2)皆出酒食:拿出。
寻:
(1)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2)寻病终:副词,“不久”。
舍:
(1)便舍(shě)船:丢下。
(2)屋舍(shè)俨然:名词,房屋,客舍。
中:
(1)中无杂树:“中间”。
(2)晋太元中:“年间”。
(3)其中往来种作:“里面”。
志:
(1)处处志之:名词活用为动词,“做标志”。
(2)寻向所志:志,独字译为标记或者是标记的符号。与所连用,译为:所做的标记。
之:
(1)忘路之远近: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
(2)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3)处处志之:语气助词,不译。
(4)渔人甚异之:代词,“这种景况”。
(5)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
(6)具答之:代词,代指桃花源人,另有说法为代之误入的渔人。
为:
(1)武陵人捕鱼为(wéi)业:动词,把······当作。
(2)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3)此人一一为(wèi)具言所闻:读wèi,介词,对、向。
遂:
(1)遂与外人间隔:“于是”。
(2)遂迷:“终于”。
(3)后遂无问津者:“就”。
得:
(1)便得一山:得到,引申为看见。
(2)得其船:得到,引申为找到。
闻:
(1)鸡犬相闻:听见。
(2)闻有此人:听说。
作:
(1)其中往来种作:劳作
(2)设酒杀鸡作食:制作(食物)
其:
(1)复前行,欲穷其林:那,那片
(2)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他,指代渔人
(3)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他的,指渔人的
多词一义
(1)缘溪行、便扶向路:沿,顺着
(2)便要(yāo)还家、延至其家:要通“邀”,邀请。
(3)悉如外人、咸来问讯、皆叹惋、并怡然自乐:都
(4)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说
(5)便扶向路、遂与外人间隔:于是,就
古今异义
缘溪行(古义:沿着,顺着 ;今义:缘故,缘分)
芳草鲜美(古义:花;今义:气味芬芳)
芳草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菜肴等新鲜美味)
欲穷其林(古义:尽头;今义:贫穷)
林尽水源(古义:溪水发源的地方;今义:指人们饮用的水的来源)
仿佛若有光(古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今义:似乎,好像)
豁然开朗(古义:开阔明朗;今义:乐观,畅快 多形容性格)
屋舍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 今义:形容很像)
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悉如外人(古义:全,都;今义:熟悉)
问所从来(古义:从哪里来;今义:向来)
便要还家(古义:邀请;今义:表示意愿)
咸来问讯(古义:全,都;今义:一种味道)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成年男子的配偶)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遂与外人间隔(古义:间离隔绝; 今义:空间或时间上的隔绝)
无论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不管)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古义:邀请;今义:延伸,延长)
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不值得; 今义:不充足)
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特指桃花源外的人;今义:指没有血缘,亲友关系的人)
说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
便扶向路(古义:沿、顺着;今义:搀扶,用手按着或把持着)
既出(古义:已经;今义:关系连词,既然)
处处志之(古义:动词做标记;今义:志气,志向)
便扶向路(古义:以前的,旧的;今义:方向,对…)
未果(古义:实现;今义:果实,结果)
寻病终(古义:随即,不久;今义:寻找)
后遂无问津者(古义:渡口,路,探访。文中指访求、探求的意思。今义:唾液)
词类活用
尽(林尽水源):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失。
异(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前(复前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穷(欲穷其林):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焉(不复出焉):兼词,从这里。相当于“于之”,“于此”。
志(处处志之):名词作动词,(做;进行)标记。
果(未果):名词作动词,实现。
语(此中人语云):名词作动词,告诉
黄发(黄发垂髫):旧说是长寿的特征,所以用来指老人
垂髫(黄发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重要实词
缘、异、穷、具、咸、妻子、邑人、绝境、间隔、无论、语、足、及、诣、津、鲜美、属、阡陌、黄发垂髫、叹惋、语云
成语释义
1、世外桃源
成语释义: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成语出处:晋·陶潜《桃花源记》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没有遭到战乱的美好地方。
成语例句:在这儿,在这世外桃源的仙境中,有了人世喧嚣的声音。(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
2、豁然开朗
成语典故: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成语出处:晋·陶潜《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成语例句:宝玉豁然开朗笑道:“很是,很是。(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一回)
成语释义 从黑暗狭窄变的开阔明亮。比喻领悟到一个道理
3、怡然自乐
成语释义:怡然,喜悦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成语出处:晋·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死后友人私谥“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现江西省九江)人)《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成语示例:这简直是不伦不类的态度,但他却怡然自乐,认为是义薄云天,忠贯日月,大有关云长“降汉不降曹”的气概。--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复辟谬说》
刘厚守听了,怡然自乐,坐在椅子上,尽兴地把身子乱摆,一声也不响。(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4、无人问津
成语释义:没人探问渡口。比喻事物已被人冷落。津:渡口
成语出处:“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示例:这部传记小说,虽然摆在书架上,却根本无人问津、
结构:兼语结构
用法:常作谓语、定语、宾语
近义词:置之不理
反义词:门庭若市
古意为渡口,今意为唾液
5、鸡犬相闻
成语释义:每家鸡和狗的叫声互相听得到,表示很近的距离,也表现一种和睦的景象。
成语出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成语例句:乡下景色很美,鸡犬相闻,呈现出一派和谐的景象。
6、阡陌交通
成语释义: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
成语出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成语例句:那一片片水稻田中,阡陌交通,掩映着农家的自在。
7、黄发垂髫
成语释义:指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象征,所以用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成语出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8、落英缤纷
成语释义:落花纷纷。缤纷,纷纷。
成语出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9、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成语释义:形容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也形容知识贫乏,学问浅薄。
10、与世隔绝
成语释义: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
成语出处: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1、不足为外人道
成语释义:不值得跟外面的人说。现多用于要求别人不要把有关的事告诉其他的人。
原句:“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2、屋舍俨然
成语释义:房舍整整齐齐。屋舍:房屋圈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成语出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5 古语句式
(1)判断句
例: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表判断。句意:南阳刘子骥是高尚的名士。)
(2)省略句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是“(村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的省略。句意:(村人)看见了渔人,都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回答(村人),于是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准备食物款待他。)
省主语:
例一: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是“〈小口〉仿佛若有光”的省略。句意:山上有一个小洞口,〈小口里面〉隐隐约约好像有些光亮。)
例二:便舍船,从口入。(是“〈渔人〉便舍船,从口入”的省略。句意:〈渔人〉就丢下船,从洞口进去。)
本文省略主语有多处,如:“(小口)初极狭,才通人。”“(武陵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其中,(人们)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招待渔人)。”“此人 ”翻译时一并补出。
省宾语:
例一:问所从来(是“问之所从来”的省略。“之”代“渔人”。句意:问〈渔人〉从哪里来。)
省介词:
例二:林尽水源(是"林尽于水源"的省略、)9、四个“然”①豁然开朗(豁然):开阔的样子②屋舍俨然(俨然):整齐的样子③怡然自乐(怡然):愉快的样子④欣然向往(欣然):高兴的样子。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末期南朝宋政治家、初期诗人、辞赋家、田园诗人、隐逸诗人,归隐后写了大量田园诗,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创始人。自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因为好喝酒,又被称为酒圣陶渊明。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有《陶渊明集》。陶渊明的诗和辞赋散文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开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境界。作品平淡自然,出于真实感受,影响唐代诗歌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