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心,酝酿着独立与成熟,而它的原料,却是叛逆,叛逆心理酝酿到一定的时间,就会发酵成为独立和成熟。但是酝酿的容器又是一个问题,孩子是原料的提供者,父母则是对容器进行加工并对原料进行发酵者,父母的加工决定着孩子的这个容器——“心”的好坏。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我该何去何从作文优秀8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提起笔,想写点什么,觉得也没什么可写,放下笔,又觉得想写点什么。还是写点吧,算是一些无稽之谈了。
在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其实我们一无所知;我们所知的只有玩和永无止境的学习了。当我们步入社会后,我们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创,以至于撞的头破血流,这时才对社会有了一个基本认识,于是我们随波逐流,结婚生子,像蜜蜂一样勤勤恳恳的工作,走完最后的人生。
一直到死都没明白自己为什么活着。当我们每天工作时候,是否是认真的;当我们过上二人或是吉祥三宝的生活,我们是否真心的对待另一方;当我们走向辉煌时,是否还记得当时的困窘。
当云南大学的带血的四刀砍来时,我们是否仔细想想,没有,我们淡然处之;当南京大学那封带血的信出现时,我们是否又该想想,很幸运,还是没有;当非典来时,我们恐惧,庆幸,伤心,甚至悲痛欲绝,有人极致于对猫进行了转移,还是没好好想想;当二次非典又来临时,我们又恐惧,庆幸,开放(含性开放),大喜大乐,男的更喜,女的也乐,弄钱的弄钱,抢女人的抢女人,争权的争权,一片大战的情景;然而二次非典又过去了,我们还是安之若泰,还是没好好想想;当云南爆恐案发生时,我们又庆幸,伤心,然而还是没有好好想想;当马来西亚的大飞机失联时,我们又在庆幸,伤心,恐惧,然而又没去想想。
我们要么活在工作的日子里;要么活在纸醉金迷的日子里;要么活在争权夺利的日子里;要么活在寸金寸利的买卖里;要么活在生活的琐事中;要么活在无聊寂寞中;要么活在烧杀抢掠中或是坑蒙拐骗偷里;要么活在整人中,看如何好好让一个好人变得像他们一样的坏。
我们何去何从?谁知道?也许会更加疯狂,更加享乐,更加拜金,更加性开放,更加集权,更加去共同害一个连自己都不认识的人吧。也许,也许。你身在何方我不管不管,请为我保重千万千万。
我们可以在闲暇之时,坐一把长椅,品一壶香茗,捧一卷古书,与历史一起回顾初唐的雁落平沙、晚清的凄凉渔歌。而此中意境,是中国几千年不朽的精华,必将世代流传!
时光流转,有了光纤,信息可以一日千里;有了卫星,图文转换可以万里传音;有了飞船,我们可以飞向太空。
可是,文化可以在时空中穿越吗?卫星换不到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唤不到柳永的“寒蝉凄切”,唤不到曹雪芹的“一把辛酸泪”。
信息的数字化,让青铜器般的华夏艺韵变得浮夸,让唐诗、宋词、元曲的赞歌流于形式,这时文化就在悄悄迷失,就连我们母语现状也令人担忧。
某校为鼓励学生学习外语,规定早餐时间禁止使用外语;综艺节目中叫嚣的是诸如“好好可爱”般错位的形容词;中国人对于外语学习的热情让你一闭眼就以为自己到了牛津,睁开眼才发现自己是在天津;广告、报纸上更是错字连篇……
又如二胡,在重金属充溢的时代,谁还会为一把二胡叹息,为一首二胡曲而掬一把廉价的眼泪呢?人们一窝蜂地追求潮流、流行文化,而视古典文化如草芥,不禁令人扼腕叹息。
不过,社会上也不乏一些拯救中国文化的现象。例如,央视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更是以一种非常单纯、简朴的方式,吸引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让中国汉字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
家风传承,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传统中国式大家庭中,对家族观念的营造、对祖先的追缅是维系家庭伦常的重要手段,也是家风的重要载体。现代社会,随着传统大家庭的解体,家庭成员的流动日趋普遍,尤其是社会价值观的转变,家风传承逐渐式微。当然,传统仪式我们没有必要完全复制,但如何传承家风的确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提起四大名著,不禁让人感慨万千,位于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竟被列于“死活读不下去”之榜首,实在是令人心寒。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中国传统是否还有立足之地,中国文化到底将何去何从?
又到了一年的假期,这也许是三年高中以来我们最长的假期,但是面对长长的假期我却不知道到底做什么。
差点和老爸吵起来,我认为吧,既然是假期就应该去做稍微轻松的事而不是一直想上学期间那样(其实我一直很松散)绷着一根玄,玄绷紧太久稍不小心就会断还是该松松该紧紧,不要在假期里把自己弄得太紧张。因为都以为假期会很短,所以没有出行计划。我的原想法是在这个假期里作息时间稍有改变,就是早上定晚半小时,早上去跑早操或者打会球做运动在吃饭,然后写写作业看看书,累了就玩会电脑或者打会球,下午还是那样。一个假期平平淡淡也没什么不好,既可以好好的学习学习扩充知识又可以好好运动强化健康。但是(重点是但是),老爸不这么认为,他是想让我在假期的时候去英语补习。虽说我的英语很有补习的必要了不过我认为英语虽是我的当务之急但可以慢慢来不能操之过急,补习吗就不要去了。
有些后悔之前没有为这个假期做两个预案,只是做了假期时间短的计划。现在想了无数个可能,但是都只是一纸空文。其实这也许就是对我的一种惩罚,一个唯美的假期如果有一个唯美的计划就是一个完美的假期。本来很早以前就想在假期的时候和同学的爸爸学习计算机编程,但是那是需要时间的,现在有了时间但是没有预约好;本来想要出国去玩,但是因为顾忌假期时间段来不及所以没有提前去办护照签证,现在却也来不及了;其实原本我还是想到处跑跑的但是因为没计划没安排,所以现在连自己想去哪都不知道。其实现在的我有时会想,如果现在我们没有假期会怎么样,上学的日子虽然有点累但是至少是充实的,因为我知道我要做什么。面对空空的假期,我只能问自己我的假期该何去何从,难道真的要听爸爸的话去补课吗?
现在有些想通的是?这个假期我还有点事可以做——看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现在我也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了,还好有书,还好有看书的习惯。希望在这个假期里,我能在书中找到我缺失的那一部分,在运动中忘记这些,其实作为我这个假期就算整天宅在家也不会太寂寞,但是还是对这样的假期好失望。同时为了坚持自己并相应老爸要好好的学学英语了,坚持我的立场假期绝对不补课,应用老爸的方针在假期里尽力补好自己的薄弱项英语。
下一个假期还是未知,但是从这次教训,我决定了以后要严谨一点,做假期计划要像做作战方案一样为了应对战场上的一切未知(假期的一切不安定因素)多做几个方案以便使用。
一滴水,有千百种人生,或河、或雾、或雪……从固态到气态,从高空到
深海,处处都有。尽管它们同根同源,但依旧有不同的用处,就像人,不会有相同的人生。
若是没有了依附,会怎样呢?
庄子曾说:“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可见,是没有绝对的自由的,万物都要有所依凭才是。哪怕是“不知其几千里”的鲲鹏,也要依附于六月海动,凭借着风力离开。面对大自然,我们是如此的微小,有什么是我们可以依附的呢?而我们又将何去何从呢?
我们能依靠的只有才华与学识,正所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在书中,我们可以增长知识,扩展视野,增强自己对世界的认知。正处于青春期,也许我们会感到无所适从,一片混沌,但只要加紧学习,在不久的将来就一定会知道自己的去向。也许你会说,我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目标,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那就更要去努力学习,实现它,完成它。
未来总是未知的,你不可能预知明天,更不可能预知人生。即便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但应该知道下一秒自己要做什么。明确自己的方向,明确自己的目标,明确自己的对手,每天对自己说一句,加油!你可以的!每天都总结自己的过失与不足。在一次次摔倒中成长,在一次次失败中找到对策。就像滴水成河一样,在未来的某一天,你一定会感谢今天的自己。
花蕾依附于枝条,所以开出了绚烂的花海;水滴依附于寒风,所以生成了片片耀眼的是冰晶。一个人的成功,总是有依附的,可能是多年的苦练,可能是成山的卷子,也有可能是不尽的“伤疤”……
河流之流不动,山垸之梦无醒,秋意早来,花香迟到。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古村落如同睡着一般,安详于尘世之外。
当古村落的美在不经意间流落人间,我何其庆幸那位驴友未曾透露她沉睡的地点。曾几何时,我们还能感受秦淮河畔的桨声灯影,回想朱自清先生的感叹——平伯是初泛,而我是重来了;曾几何时,我们还能品味江南园林檐角斜飞的一抹悠然;曾几何时,月牙泉的粼粼波光还闪耀着千年前的梦幻,莫高窟飞天的壁画还未曾斑驳……太多太多的美好被草率地揭开面纱,呈现在众人面前,猝不及防惊醒时发现自己已满身伤痕,再不复从前。
作家纪伯伦曾写道:“美在向往她的人的心里,比在看到她的眼里,放出更绚丽的光彩。”人类的劣根性即在于此。而我所担心的,是沉睡多年的古村落再一次回到繁华的人间,会遭到愚昧之人的践踏,会受到商业烟火的侵蚀,正如沈从文先生的故乡凤凰古城。如今的凤凰,岂是先生笔下那个“野性且温存,质朴且斑斓”的湘西小城?傩送定然是回不去的了,因为翠翠守着的湘西已经不在了。
若没有完善的保护制度,我宁愿古村落永不苏醒。卢浮宫依旧伫立,翡冷翠的风华依旧如昔,漫步于剑桥之上,笔者仍敢断言:“红桥与翠藤可以为证,半部英国文学史,不过是这剑河的回声。”时间似乎格外宠幸这些古迹,似水流年漫漶而过,仿佛不过给她们增添一缕风情。也许有人认为西方名胜之所以能淌过千年时光至今熠熠生辉,全在于她们本身顽强的生命力。然而在我看来,这更在于当局的重视和维护,更在于每一位公民的日常呵护。而我们盼望的所谓文化自信力也就有这点滴生活催生而出。
如果有一天,当我们每个人有一颗慈悲之心,来欣赏古村落的宁静古韵,包容她不合时宜的破败与残缺,懂得残缺背后时光的底蕴;如果当局能做好充分的维护工作,我想,此时我们才有权利将沉睡的古村落唤醒。
惟有在众人的呵护中,经岁月雕琢的美才能再现往日荣光;惟有在向往她的人的眼里,古村落才能绽放更绚丽的美。此时,当河流之流已动,山垸之梦初醒,秋意自然晚来,花香岂会迟到?
何去何从?任性而从。
——题记
我在二三十岁时,就已经非常热衷于政治了,一边游学,一边向那些高官名士自荐,或许是因为我太傲岸不拘了,便迟迟没有向皇上引荐我。我开始借酒消愁,“举杯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即便是这样他们不引荐我,但我仍有一丝丝的希望去效命朝廷,做一位“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的丞相,我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现在想来也挺可笑的。后来我的诗也有些名气了,我费力地想进官场生活,却毫不费力的成为了一名诗人。经过吴筠的举荐,终于可以做官了,我的报复马上就要实现了。当时我就立刻回家告别儿女,当时我还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我便收拾去长安了。
可是进宫之后,却是另一个世界,看不尽的美人玉佩,艳饰绮装,赏不完的霓裳羽衣,舞袖歌弦。日子是过的很安定,可是在宫中,我对政治地狂热却没有得到一点儿满足,皇上把我召进宫来只是与那些所谓的文官一样颂假功德的,可寄人篱下,只有听命,可是我想与帝王建立“非师即友”的愿望也被击得粉碎。我便又开始了曾经寄情于酒的洒脱生活,我便经常喝的大醉,我要超脱、我要摆脱别人的控制,我要自由。可我的抱负还没有实现,我要实现我的抱负。三年过去,我突然发现我的棱角要被磨掉了,我要失去自我的,这个朝廷已经没有正义了,只有那万人唾骂的丞相和女生女气的太监在掌朝,皇帝也疏远了我了。对,不能再丢失自己了,我的心要有自我,可是,我的报抱负呢?在无用的朝廷与我之间,我现在要义无反顾的选择自我,朝廷只是一个繁华的梦。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我的失望已去,或者我已经不会再失望,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又回归了自然,找回了自我。我此生无憾!
我——还是那个狂傲不拘,飘逸洒脱,极具个性和浪漫气质的李白。有人说,明月清风寂寞锁不住金樽空对,我笔墨纵横,用立体的字醉倒了大唐江山。
可是,不管别人怎么说,我都是寄情于山水的李白,任性而从,不再迁就。
青少年的心,酝酿着独立与成熟,而它的原料,却是叛逆,叛逆心理酝酿到一定的时间,就会发酵成为独立和成熟。但是酝酿的容器又是一个问题,孩子是原料的提供者,父母则是对容器进行加工并对原料进行发酵者,父母的加工决定着孩子的这个容器——“心”的好坏。
容器做得好,那么这就是一个成功的作品,孩子就会是一个成功人士,如果做得坏,那么质量问题使得容器过早的破裂,里面未成熟的原料流露了出来,不论是对父母还是对孩子,都会产生糟透了的后果。
而我恰恰就是这些失败的作品中的一个,我不否认父母对我一直很负责任,潜心钻研,细心雕琢,花费了大量的心血。也许是父母失败的雕琢方法,也许是我本身就带有极强“腐蚀性”,我心中的容器过早地碎裂,里面可怕的腐蚀物控制了我的思想,我不能控制自己的言行,我本能地知道我该怎么做,可它却控制着我反着做。
那一夜,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夜。因为在同学家玩得有些晚了,恰巧家里面房门又没关,劳累了一天的母亲回到家里勃然大怒,本来就在气头上,加上今天是考试,而我又是毕业班,她更为光火,叫我回去的声音弄得满车的人都听得到。其实我本来早就想回去的,结果却碰上了堵车这样的烦心事,害我回到家都六点了,我早就知道会挨一顿打,可母亲她……
霎那间,我脑子里一片空白,我干了什么?我究竟干了什么?母亲摔倒在地,眼睛里的神情,是什么?是惊讶?是恐惧?是憎恨?是悲痛?我不知道,我只记得我愣愣地站在那里,手僵硬地定在空中,这是什么感觉?是……恐惧吗?眼泪,无声地流了下来,我全身颤抖着,母亲在隔壁的房间闹翻了,一边哭一边叫着要剁了我,要赶我走,要断绝母子关系,父亲为了安抚母亲和袒护我,挨了好几棒,还得不停地忍着痛给她做思想工作,为什么?父亲什么事也没做,却要替我顶着我该受的鞭子?
道歉、下跪没有丝毫的作用,母亲没有原谅我,地面满是摔碎的物品,父亲在训我,母亲在哭泣,可我什么也听不见,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感与无助,我害怕,我后悔,我不是一个懦夫,但我还是很害怕,想想看,有一个近在眼前却不再相认的母亲,比起那些失去母亲的人还要难受,就如同看到希望破碎,比绝望更加残忍一般。
那一夜,我背上了不孝之子的骂名,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后果?是父母吗?还是我本身就是一个不配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诅咒之子?我感到绝望与无助,想到了死,可我不敢,我下不了那一刀,哈,我果然是个懦夫啊,明明知道一刀下去,一了百了,可就是下不了手,望着磨尖了的匕首,我笑了,我真的想笑啊,笑什么?笑我的愚蠢,笑我的鲁莽,笑我的白痴……泪水还在不争气地流,我害怕孤独,害怕没有母爱的世界;我更后悔那一拳,为什么不偏不斜落在了母亲的身上?为什么不打在自己的身上?打在自己身上,或许更加舒服一点。
背上了不孝之子的我,该何去何从?
时光,让一切变得措手不及。
我站在初二的门槛前,回望初一懵懂无知的清纯,怀揣着对初二生活的好奇与向往,用嘴角一抹微不可察的轻笑,掩盖心中淡淡的惆怅与不舍,轻推那扇成长的大门,迈步走向属于自己的另一片明天。
教室里,人声嘈杂,女生们聊着明星八卦,谈着暑假的热播剧,男生们则炫耀着自己的游戏操作,吐槽着“神坑”队友,更有几个班中典型的调皮蛋,上窜下跳,追来逐去,仿佛在进行一场惊心动魄的短程赛跑。
还是一样的座位,一样熟悉的脸庞,只是,我茫然。望着眼前这似曾相识的一切,初一的种种画面,如老旧的黑白电影般在我脑中卡壳地放映心中又被某种翻涌而来的感情溢得充实,谈不上是悲是喜,恍若丢失了某种重要的东西的那种心慌而又无可奈何的感觉。一想到碌碌无为的两个月暑假,这感觉便愈加强烈,仿佛要把整个胸膛冲撞开来,喷涌而出。但我知道,丢失了的东西,就再也找不回来了,就像这炎炎的夏日,还没能好好感受它的热情洋溢,而秋天却已踩着雨声翩然飞舞。
曾经满心期待的而又带着几丝畏惧的初二生活,在紧张、急促的学习氛围中匆匆而来。每天仍旧是两点一线,细数着时间,苦赶着作业。感觉一切如故,可又物是人非。我不再是曾经的那个我,褪去了一身青涩,少了没心没肺地大笑,和肆无忌惮地玩耍。如今,仿佛全身心都被来自四面八方的铁链所束缚,前路更是一片灰暗,竟不知何去何从,带着对未知恐惧的心理,动弹不得。
回家路上,夜深了,听着小雨洒在伞面上的滴哒声,嗅着雨水冲刷万物后的清香,凉凉的,又有一丝温润,充盈着鼻腔。迎面而来的冷风冷得有些刺骨。不经意地抬头,天上不见月亮的影子,它躲在厚厚的云层中,眼底映出的只是一片黑暗和深沉。我看向前方的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不禁一遍遍低声问自己:我到底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