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年味,舌尖上的家。老家的年味是中国人深入骨髓的味道,在位于中国浙江省东部的安吉,正上演着舌尖上的年味。
腊月一到,挨家挨户开始了上演打年糕的戏码。
妇女们将早早泡好的糯米洗净,放入锅灶中烹煮。几个年轻力壮的汉子排着队打年糕。只听叫唤声“出锅了!”妇女们将煮熟的糯米放入石臼。一个壮士立马抡起木槌,捶向石臼中的糯米,旁边有一人需要配合的翻动糯米团。你一锤,我一翻,如此默契,如此和谐。
大约十分钟后,一颗颗糯米粗糙小子在木槌的造化下,形成了一个个俊俏的白面书生。光滑的糯米团从石臼中被请上了案板上,下面的活就要交给有着二十年经验的老师傅了,只见他双手不停地搓,揉,按,面团好像和他很投缘,乖乖地随他折腾。等到圆鼓鼓的面团化身成长长的条子,只见他拿着一根细细的白线,用力拉紧后,三下五除二就把一块糯米团拉成了几块大小长度,宽度一模一样的年糕。
流水线似的工序还没有完结,最后的画龙点睛之笔就要交给我了。我拿起刻有福字的印章,沾上红水(可食用的)轻轻地印在年糕上,阳光下,洁白的年糕镶着鲜艳的福字,寓意来年日日高。
大人们憧憬着来年的美好愿望。馋嘴的我却一手抓起一块没有成形热气腾腾的年糕,往芝麻糖碗了重重的沾了一下,急切切地放入口中。小嘴巴包着年糕,用力地咀嚼着。年糕的韧劲有道,芝麻的唇齿留香,好吃的让我无法启齿。
大年初一,年糕就粉墨登场了。炒年糕,汤年糕,煎年糕……但这些并不能抓住我的味蕾。我的最爱――炜年糕。生起熊熊烈火,去大缸里取几根自家打的年糕,洗净,擦干,放入火炉中,年糕开始了它独特的处子秀。竹排霹雳啪啦的作响,大火中的年糕脱去了白面书生的模样,摇身变成了黑脸大汉。掰开烤好的年糕,外焦里嫩,再沾上细腻的白砂糖。咀嚼,品味,绵滑的年糕久久在口腔打转,似乎不舍下肚。
焦糯的年糕味,伴着淡淡的柴火味,和着浓浓的幸福味,新年开始了。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虽然平时已经有各种食物让我的味蕾得到满足,但我最期待的仍是除夕的年味。
故乡的年味是融入血液中的印记,不仅已深深融入身体,更让我魂牵梦绕。
今年除夕夜的年味活动依然是两大件:一是做沔阳三蒸,二是包饺子。
外婆在厨房里麻利地处理蒸菜有关的食材,我偶尔往厨房里窜窜头,想帮也帮不上什么忙。
我便缠着外公聊天。外公说,在湖北仙桃,过年总是少不了沔阳三蒸,即蒸鱼、蒸肉、蒸菜。做法其实很简单:先处理鱼块、肉块以及蔬菜;再把这些食材腌制半小时;最后再放到笼屉里蒸熟。
由于高温蒸汽让菜品受热均匀,成熟较快,所以在蒸制过程中不需时时翻动,这样更容易保持食物的形状和风味。蒸菜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食材的营养,集鲜、嫩、烂、香于一身,原汁原味,清淡、绵软、风味醇厚。
不一会儿,屋内就开始飘出蒸菜的阵阵香气了。“太香了!”我时不时往厨房瞄一眼,馋意大发的样子,惹的外婆止不住地笑,“一会吃个够。”
包饺子的食材丰盛:大块的新鲜猪肉,肥瘦适中;饱满的虾仁;硕大的白菜;绿油油绿色作文网的韭菜;圆不溜秋的香菇;香葱、姜末等各种配料也一起备足。
外婆备好馅后,一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我有模有样地学着大人们包饺子,把放了馅儿的面皮由边缘开始,右手一只大拇指向前推,另一只食指向前压,一个褶皱就好了,就这样重复几次,一个玲珑可爱的、似月牙的小饺子就诞生啦!原来包饺子并不是很难哦,我心中成就感满满!
外公告诉我,沔阳三蒸是仙桃特有的民俗美食,象征蒸蒸日上的美好祝愿;饺子因为寓意“更岁交子”,除夕吃“饺子”是中国人的过年标志,是任何山珍海味所无法替代的盛宴。
吃年夜饭的重要时刻到了。我们一大家子围在一起,一边吃着美味的蒸菜和饺子,一边说说笑笑。满屋子都是浓浓的年味,而比这年味更浓的是亲人欢聚的喜悦!
欢聚的快乐和美食的味道互相掺和,就如空气一般悄无声息地进入我的身体,享受这舌尖上的美味,也享受着这浓浓的亲情。
中国人看重过年。长大后渐渐明白,舌尖上的年味,或许不在于美味佳肴,不在于形式花样,这年味是每个人根植于心的血脉亲情,也寄托着千家万户对祖国大家庭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年,是除夕夜震耳的鞭炮,是烟花闪耀飘进鼻内的一股幽香,是攥在手心的压岁钱,是甜到心里的快乐幸福……可对我来说,过年最开心的还是吃。今年春节,我在临海老家,跟着外公进行了一场在美食中寻找年味的旅程。
一盘蒸香肠、一张麦油脂、一碗糟羹,听外公说这是老临海人过年从来不会“缺席”的三道美食。每到年关将近,只要看到家家户户的阳台、窗前挂起一节节让人垂涎欲滴的香肠,那么,属于这个城市的“年味”就已经在鼻尖走起。所以,第一道舌尖上褪不去的年味就是手作香肠。
选料、调料、灌肠、晾晒,在阳光、风、盐的作用下,腌制的香肠从原本的胖鼓鼓变得干巴巴,粉嫩的颜色也逐渐加深。它包裹着时间的味道,成就了最浓最醇的年味美食。年夜饭的餐桌上,当外公端上蒸熟切片的香肠,我迫不及待地吃上一口,唇齿间溢满了肉香。我明白了:年味,就是这种记忆的味道!
第二道“年”的最佳伴侣,当然是过年必备的糖果了。每年春节,外公总是会买上一些花生糖、芝麻糖、炒米糖来招待客人。而我最开心的就是在炒米糖的小摊前,看着师傅把一整块热气腾腾的炒米糖划开,切成小块,装进口袋里。每一次等到炒米糖冷了,我就迫不及待地掏出来,咬在嘴里甜甜的脆脆的。我想:年味,就是这种幸福的味道!
俗话说无糕不成年,所以第三道年味美食非年糕莫属。当热气腾腾的年糕出锅后,拿上一根,趁热蘸上红糖,就可以直接塞进嘴里吃了。屋子里米香扑鼻,嘴巴里年糕软糯,这大年二十五蒸年糕,祈求来年高升的习俗,让我明白了:年味,就是这种期盼的味道!
一份份年货美食,藏着时光的记忆,透着甜蜜的幸福,更是凝聚了一家人一年的期盼。这些大概就是年的味道,它是一种传承、幸福和希望。它会沉淀在岁月里,传承在祝福里,珍藏在每一个人的欢声笑语里。
舌尖上的中国,这个名字大家应该耳熟能详,而我家,也上演了一出“舌尖上的中国”。
听说爷爷奶奶正做饺子,我一个名副其实的大闲人,也是该露露手了,便赶过去帮忙。我摩拳擦掌,把时时刻刻不离手的手套都脱了,随手抓一个饺子皮,学着爷爷的样,转转捏捏,往里头添馅。最后似变魔术一样捏了一道边,馅就老老实实地“躺”了里面。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饺子上会出现“皱纹”。我开始“加工”了起来,越捏越糟,适得其反,还破了一个洞。我把饺子扔给奶奶,想让奶奶帮忙“整容”,“不行,你的自己做,”老爸喝止了我,“刚刚某人还说…”我的脸瞬间涨的似滴出血来,一把抓过饺子,道:“看好了,我会!我是清白的!”“我看你的脸色的却是青一块白一块!”表哥调侃我道。我冷哼一声,学着奶奶的样,把饺子放水里滚来滚过去,一个光滑无比的饺子响当当地诞生了!我向爸爸看去,他却站不远处笑吟吟的看着我,顿时明白他用的是激将法,向他投一个坚定的眼神,我便继续埋头苦干。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子阳大师的手下,白白嫩嫩的饺子花样百出,改头换面,成了小兔子的形状,爱心的形状,成了我“蒋氏的创意饺子组!”
“煮饺子喽!”随着爷爷一声大喊,饺子被端到了厨房,我们把饺子放入了锅里,饺子一个挨一个的锅里沸腾。
等着,盼着,新出锅的饺子来喽!几分钟后,众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魔爪伸向盘子,狼吞虎咽。我也不例外,辛苦了这么多时辰,就坐等这一刻了,我一人就占了一盘,不一会儿就吞了下去,这么几个都不够塞牙缝,便捅了捅表哥:“看!灰机!”趁表哥的目光天空中飘荡,我抓住机会夺过他盘中的萝卜馅的饺子,迅速往嘴里一个接一个的送,滑溜溜的进了我的肚子,等表哥发现时,盘中已经空了,我也早已逃之夭夭。
奶奶家的饺子,香香浓浓,无比美味,有种清香直达人心扉,淡淡的清香环绕舌尖上,更有种年味,舌尖上的年味!
过年是每一年都会发生,也必须会发生的事,在我的家乡过年,只有三天天不准确的说是一天加一个上午和一个下午是两天,在你们那里过年都有哪些习俗呢?我们这儿过年30号下午就要做糍粑,初一的时候我们要去拜年,初二的时候我们要去祖堂,让我细细道来。
30号
30号下午奶奶都会准备好面粉去做糍粑,但我们家乡做的糍粑是很特别的,好吃极了,奶奶将面粉倒入一个大一点的盆子里,再把中间弄出一个洞来,在往雪白的面粉中倒入热水,便成形了,你再用手揉一揉,变成了一个圆润的面团子了,在还未成形时,我便和奶奶说让她给我也揉一下,奶奶说你不会揉,还是别捣乱了吧?我会揉,就让我揉一下吧,我说,奶奶无可奈何,只好让我揉,我一掌下去,球上便出现了一个大掌印,并不像奶揉的那样好,奶奶在一边笑到说, 就说你不会吧,这可是需要技术的,这句话里带着一点点骄傲,好了,成形了之后揉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放进蒸笼里,出来之后,那糍粑,软软糯糯的,十分好吃,30号晚上,我们小孩子和大人都要去祖堂,大人们在说话,打牌。我们小孩子便聚在一起玩游戏。
正月初一 拜年
初一了,一年的第一天,终于到来了,我们都穿着新衣服,早上你是绝对不会起不来的,因为早上许多人会放烟花,放炮竹,所以你不会睡得着的,像我,就是被烟花叫起来的,起来之后你要拿出事先准备好了的大袋子,然后去每家每户拜年,说新年好,如果是抽烟的大人的话,他们的家人便会发烟,如果是小孩子的话,大人们就会拿出许多零食放进这个袋子里,不一会儿你会发现这个袋子根本装不下,这样你就收获了很多好吃的。
正月初二
初二早上我们便早早起床,与父母一起去下面的祖堂,把初一从我们这儿拿走的旗子拿回来,然后再放进我们的祖堂里,然后众人一起下跪,拜一下,以求好运。
这就是我在家乡过的春节,既有趣又不无聊,因为那里有很多人。
或许是因为第一次在外地过年吧!别样的年味,让我感动、憧憬、期待。这里没有了往年家里的那么多忙碌。家乡过年最注重吃,从腊月二十镇上的年集开始后,就要开始忙碌准备食材。到过年家家都要准备带有地方色彩的“臊子、肘花、带鱼块、麻辣鸡块等”多种美食。小时候最期待的是过年,简单原因——吃好吃的、挣压岁钱。这样的节奏伴随着我长大。
“妈,今年你就随便准备点,不让自己太劳累了。去年就因为太累感冒都住了好几天医院。”“没事,就累那么两三天,再说过年不就是个吃啊!只有吃好了大家开开心心的才有年味呀!就是你今年回不来,吃不上最爱吃的臊子面了,你在那边要吃好,睡好…”。听着母亲慈祥的关心话语,我的心暖暖的。我知道母亲特别累,因为家里的亲戚特别多,每年都需要准备大量的美食。春节前的那几天,是母亲最忙碌的时候。这些年因为油烟吸的太多使她容易感冒,身体越来越不好,但是固执的母亲从来不听我的劝解,每年总是这样的忙碌着,为过年准备着大量的美食。每当看着大家高兴的吃着饺子、臊子面,小孩子欢乐的领着压岁钱时。我觉得或许就是因为母亲的忙碌,家的年味,在母亲的臊子面中得到了挽留,在母亲可口的饭菜下被升华。
如今家的年味在工作与距离中慢慢消散,入口的饺子失去了专属于母亲的那种味道,但是也具有了别样的滋味。远离家的我们给予了饺子思念的味道、祝福的味道、责任与义务的味道。别样的滋味让我们拥有了别样的年味,我们因为品味它,我们才懂得了、成长了好多好多。
年味,或许就是我们一年的工作累了、困了,回到家或在聚在一起去寻找最初的心灵的港湾,去停靠那里,在哪里吃、喝、玩对自己压抑内心的一种释放,去寻找最原始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的东西,从其中去品味珍惜。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这春色萌芽之际,是幸福的莫过于相聚一堂,共享美食之乐,除夕年夜饭承载了一家人团团圆圆、吉祥平安的美好祝福。
前年,我在江西外婆家过春节。除夕那天一大早,外婆就忙活起来了,整整一天,我就在旁边看她忙前忙后准备着年夜饭。天色浙派暗下来,家家户户灯火通明,都开始吃年夜饭了。看看我们家的年夜饭:红烧大鸡腿、酒糟鱼、年糕、粉蒸肉……香气喷喷,热气腾腾,满满地一大桌,让人口水“直流三千尺”。桌子正中央的一口大陶锅里咕嘟咕嘟地炖着各种各样的山珍,有山上刚挖来的冬笋,有地里刚拔来的大萝卜,有新鲜摘来的香菇,还有碧绿碧绿的窝笋和黄瓜,一块块、一朵朵、一片片地在浓香的腊肉汤里翻滚。每样都来一口,好一锅山里的味道啊!
去年,满分作文网我回福建奶奶家过年。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我奶奶在福建的海边,我吃到一大锅“海的味道”。同样的除夕,一样的忙 www.baihuawen.c n 碌,奶奶家的年夜饭桌上,摆着和鱼外婆家截然不同的美食,福州鱼丸、海蛎煎蛋、清蒸大螃蟹、面线糊、花蛤豆腐汤,还有一道压轴菜——海味全家福。这道菜是奶奶家的传统年夜饭的主打菜,每年仅有除夕可以吃到。奶奶告诉我,这道菜的海鲜要特别新鲜,根据海鲜的特点踩着火候依次放入,先放海参、虾仁、鱿鱼、再放鲍鱼、海螺和扇贝丁。这一锅海的味道,被全家吃了个底朝天。
外婆的山珍,奶奶的海味,这就是舌尖的年味,有不同地方的特色味道,有一家团圆的亲情味道,有传统文化的传承味道,有美好生活的展望味道。这是最珍贵的年味,伴着幸福沁入心间,回味无穷,令人难忘。
现在是2022年1月31日的下午1时30分,还有10小时30分钟,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了,我和外公把过年的传统——贴春联贴完以后,外公给我讲起了他小时候过年的故事……
“我小时候过年也没什么特别的,只是多了几样肉菜,比如红烧肉、带鱼什么的,加起来不超过5个,而且这些菜在年三十晚上也不能吃多少,因为要用来在年里招待客人,所以我们那时候是真苦啊”,外公说。“你们那个时候也太不容易了吧!,我平常吃的对于你们来说已经很好了,过年时更不用说,菜和肉把桌子挤得水泄不通,好多人一起猛吃也吃不完呢!”
“对了,你们小时候过年穿的怎么样啊?”我问外公,“我们过年时候也没什么穿的,通常是哥哥穿完弟弟穿,姐姐穿完妹妹穿,补丁打了又打,好几年才有机会穿一次新衣服,所以特别珍惜”外公一边回忆着过去的日子,一边和我说着;我听着外公说的,不禁想到自己,平常衣服已经多的数不清,别提过年了。
外公停了一会,若有所思的说:“现在杭州人民都已经实现共同富裕了,不仅城里富了,你小姑奶奶临安的乡下也都富起来了,她本来不是住的也是土屋子,现在也造了三层的小洋楼了呢!”
聊着聊着,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下午三点多了,马上要准备年夜饭了,我帮着把碗筷都摆好,坐等吃年夜饭啦!年夜饭丰富极了:第一道菜要财源滚滚,这是一盘生菜,因为生菜的谐音是生财,所以它经常会出现在年夜饭的菜单里,图个好意头!第二道菜是清炖鱼头和鱼尾,我把它叫做年年有余;第三道菜是竹笋炖肉,它的名字叫做节节高升,因为竹笋的节很多,所以它有了这么个名字;第四道菜是外婆自己做的肉丸,象征着团团圆圆;第五道菜是茄子夹牛肉,我把它们五个一组摆成了灯笼的形状,不仅好看,也很好吃,所以我叫他们张灯结彩……
最后,我听到外婆说了声:“好啦,大家开饭啦!”我便兴冲冲的开始品尝一道道美味,这顿全家欢聚一堂的大餐就在鞭炮声的伴奏中悄然开始……
“金风送喜来,紫荆花已开,二月大地春雷锣鼓敲起来……”世纪联华超市里人山人海,大家都在“大采购”,我和妈妈也忙着在置办年货。《欢乐中国年》的歌曲营造了浓浓的过年味和欢乐祥和的气氛。
我和妈妈大包小包的一走进家门就闻到了一股香味扑鼻而来,我满怀好奇地走进奶奶的厨房,原来是奶奶在大油锅里炸油豆腐。白嫩的小正方体豆腐在油锅里洗个“油水澡”,瞬间成了圆滚的“黄胖子”,我记得老一辈曾说过,圆圆滚滚的油豆腐寄托着人们盼望来年一切圆满的愿望。这时我脑海中突然想到“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的儿歌。
终于做馒头了,我起床的时候,大妈妈和奶奶已经做了两大笼屉了,我也跃跃欲试。这看似简单其实是个技术活,尝试了几个都严重“翻车”了。“这大过年的为什么还要蒸馒头?”大妈妈笑呵呵的说;“这你就不懂了吧,过年发面蒸包子寓意来年会发财,会蒸蒸日上。”“哦”我似有所悟。
盼星星,盼绿色作文网月亮,终于盼到过年的重头戏上场了——吃年夜饭,今年的年夜饭的菜谱来了个“大变身”,妈妈烹饪了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到的色、香、味俱全的“吉祥发财树”、“一帆风顺”“年年有余”“鸿运当头”“合家欢乐”……年夜饭,是我们中国人非常重视的一顿饭,在一年的忙忙碌碌之后,人们放下一切烦恼齐聚一堂享受丰盛的美食。年夜饭的每道菜都是精心准备的,不仅好吃,还有美好的寓意,预示来年的好运与平安。一家人聚在一起互相祝福,在欢声笑语中享受着满桌的佳肴盛宴,也享受着那份欢乐的气氛。
百节年为首,年节最隆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穿新衣买新货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大家对过年没有了过去那种强烈的期待,觉得年味越来越淡了。什么是年味?年味就是全家欢聚一堂的喜乐气氛;是亲人们之间相互传递的美好祝愿;是对未来的期盼和憧憬;正如冯翼才先生说:年味,并不是物质的丰盛,而应该是文化的丰盛,它蕴含着中华民族千年来的文化习俗。
“过年咯!”随着妹妹一声大喊,新年伊始,礼炮升空,亲朋好友齐欢聚。邻里一片灯火通明,红红的火焰亮透了半边天空。
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每个地方过年总有一些必备的美食,给我们的舌尖来一次灵魂的洗涤。第一个舌尖上的年味就是咱们三都鼎鼎有名的麻糍。想起小时候,每到过年的那天晚上,红灯笼高高挂起时,大家总会围聚在一起,妈妈和外婆会把麻糍放在铁夹子上,再把夹子放到火炉上烤,麻糍在烤的时候会发出滋滋的声音,我可喜欢吃这样烤出来的麻糍了,外皮酥酥脆脆的,咬下一口,甜甜的豆沙包裹了我的味蕾。我很喜欢,那个时候麻糍就是年的味道。现如今,在外远行的爸爸和守望的奶奶紧紧的相拥,幸福的泪水缓缓滴落,亲人相聚就是年。不久,爸爸妈妈在厨房和餐桌间走来走去,手上捧着一道道美味的佳肴,所有人都整整齐齐地围坐在餐桌前。一声开饭了,大家就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我夹起一块年糕给妹妹,说:“祝你年年高升。”妹妹夹了一块鱼肉,转过头问奶奶:“奶奶,鱼肉可以讲什么?”大家听了都笑了起来。我夹起一块爸爸烧的鱼肉放进嘴里,嗯,鱼肉表面有一点点辣椒的味道,慢慢的品尝,竟然能感觉到鱼肉在慢慢的融化掉。这种味道是多么的神奇呢,吞下去之后又回味无穷,看来这个鱼肉不仅吃起来很神奇,也包含着大家暖暖的爱呢!
接着,我和妹妹跑到外公面前,对外公甜甜地说:“外公,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外公就大方的给了我们两个一人一个红包,妹妹开心地拿着红包一蹦三尺高,大家看着妹妹这囧样都哈哈大笑起来,还有的人笑得直不起腰。我和妹妹开心地蹦出家门边说:“我要去买鞭炮玩啦!”我们从店里买来烟花,我拿着打火机点燃了烟花的引线,只见烟花在天空中绽放开来,一朵朵五颜六色灿烂的“花”为夜幕添加了一点色彩,火光点亮了外婆脸上的沟壑,是那样的自然与温暖。这样看来,过年除了有好吃好玩的,最重要是家人可以相聚在一起,这些幸福的时光,真好!我要牢牢的记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