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倡议集合[11篇]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下面是勤劳的小编帮家人们收集的10篇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相关文章。
近年来,虽然“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改观,但在一些地方,不少餐饮浪费现象仍然触目惊心、令人痛心。“现在公款浪费现象少了,但随着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个人餐饮消费中存在的浪费现象还比较普遍,爱面子、讲排场的过度消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说。
——餐厅饭馆剩菜剩饭仍然不少。
“不少客人离开时,餐桌上、火锅里都剩下不少饭菜,有时得扔掉一半!”上海市杨浦区一家火锅店的服务员吴小莉说,虽然店里推出了半份菜、免费打包等服务,但一些客人在点餐时还是会多点,对服务员的善意提醒也不管不顾。
——食堂管理制度仍待改进。
“食堂的一些管理制度不合理,客观上增加了浪费现象。”北京某公司员工高朗说,单位食堂菜品没有推出半份服务,有时买了一份想吃的菜品,但其实根本吃不掉,最典型的就是米饭,只有2两、3两等标准份,现在不少员工的饭量其实更小,最后不得不浪费。“在回收处,经常看到很多餐盘里剩了大量饭菜,被倒进垃圾桶,让人心疼!”高朗说。
——家庭用餐还须倡导节约。
“每天清运的居民厨余垃圾中,剩菜剩饭浪费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北京市朝阳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第二清洁车辆场餐厨清运班长胡富祥说,疫情防控期间,人们居家用餐多了,有些人把做饭当成一种消遣,很多饭菜做出来只拍几张照片,吃不了几口就被丢掉了,还有不少人会点外卖,但外卖点餐量明显超出了实际需要量,很多外卖连包装都没拆就直接扔进了垃圾桶。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机构对北京、上海、成都、拉萨4个城市366家餐馆进行的实地调研发现,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93克/人/餐,浪费率为11.7%。据测算,我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上食物浪费量就高达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其中,大型餐馆、游客群体、商务聚餐等是餐饮食物浪费的“重灾区”。
“我国人口多、基数大,每人浪费一点,就会是惊人的量,对我国粮食生产带来较大压力,同时,餐饮浪费产生大量厨余垃圾,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较大负面影响。”赵萍说。
据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这个数字接近中国粮食总产量的6%。
一头,是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另一头,是粮食安全面临多重压力。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看国际,全球粮食市场不确定性增加。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预计,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今年全球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的人口数量可能由1.35亿人增至2.65亿人。
看国内,我国粮食安全的长期态势是“紧平衡”。尽管口粮能确保自给,但粮食生产面临成本攀升、资源约束、刚性需求大等问题。“丰收不是浪费的理由,我们必须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说。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浪费粮食虽然看上去是个人行为,但却可能产生全局性的危害。“粮食产业稍有‘风吹草动’,便会影响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只有开源节流,才能让大国粮仓的根基更加牢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说。
当《舌尖上的中国》在全国风靡的时候,当官员们把享乐、奢靡当做自己官位高低的一向指标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却在《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材料中作出指示,表示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全党以及国家工作人员乃至全社会都应该行动起来,逐渐培养这种良好品格!
节俭是维持人类生存的必需;节俭是持家之本;节俭是安邦定国的法宝;勤劳节俭有利于防止腐败;节俭能降低社会生产成本。节俭更是一种美德,是一个人有教养的体现,也是我们每一个不可或缺的优良品质。如果一个社会奢靡之风蔓延,无论物质上如何发达,也难免会造成巨大的浪费,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甚至使社会风气败坏。如果奢侈豪华、骄奢_逸成为一种“时尚”,那就是一种悲哀了。
成由勤俭败由奢。狠刹奢侈浪费之风,大兴勤俭节约之风。不论职位高低,不论岗位差异,都必须身体力行: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广大党员干部更是要率先垂范。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在生活中不放纵自己,做群众身边的好党员。
不少党员涉及工作问题比较严谨,但在个人生活上却对自己格外宽容。这既是两面派作风,又可能会因自身某些不当言行而使得民众对党的印象大打折扣。因此,既然主动自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就要有一定的心理觉悟和行为规范,在生活中同样严厉。而具体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行动上,则有许多行为都需要我们去推广,比如:
节约用水,不浪费每一滴水资源,如淘米水可以洗碗;节约粮食,能吃多少买多少、炒多少,尽量食用新鲜的食物,以免造成不新鲜食材的浪费;家中能用的电器或其他物件,没有安全隐患不需要换新的可以不买新的;若是空调、冰箱等物件不得不买新的或换购的话,就可以购买节省电、对空气污染少些的;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筷子、饭盒,不适用塑料袋等,这些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
习总书记所提出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仅仅是一种约束,一种修养的体现,更是带领我们尽早更快实现“中国梦”的一种积极向上、吃苦耐劳的精神!让我们带着节约去追逐自己的“中国梦”吧!
浪费是可耻的行为。不管是浪费钱,还是浪费粮食,都属于不文明的行为。朱熹曾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每一粒米都是来之不易的,所以要格外珍惜。
在生活中,浪费是随处可见的,如食堂、餐厅、饭店等地方。在学校食堂里,尽管每天喊着“光盘行动,从我做起”的口号,但还是有不少同学,甚至老师倒饭倒菜这种浪费粮食的现象时常出现。有些人挑食,也许是吃惯了父母弄的饭菜,食堂弄的大锅菜不合他们胃口。食堂阿姨给他们打的一碗菜,他们仅仅是挑一挑,吃一两口就不动了,有的甚至是一动不动,依旧“保持初心”,原封地倒进垃圾桶中。这是对那些辛勤耕作的劳动者的不尊重满分作文网,也是对地球上的有限资源的巨大浪费。
其实我以前也是一个爱浪费粮食的人,直到后来的某一天,我一如既往地去倒剩饭菜,一抬头对面几个极其醒目的大字映入眼帘---积米成河,积米成谷,这令我心头为之一颤,心里想着:中国的某个角落、世界的许多地方有多少人还吃不饱穿不暖啊!如果我们人人都节约一粒米,世界上就少一些人挨饿,这样一想,我又有什么理由去浪费呢?我把剩下的饭菜默默地吃完了。从那之后,我不再浪费了。
除了浪费粮食,还有浪费纸张 、浪费金钱等现象也是屡见不鲜。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我们要传承这种传统美德,从小做起,从我做起,勤俭节约,杜绝浪费!
有一种炽热的情愫在弥漫,有一种深切的怀念在升腾,有一种崇高的精神在召唤。
雷锋你是一粒希望的种子,把嫩绿与金黄无私奉献给大地。
雷锋的成功并非不可再现。这样的偶像,并非让人望而却步或遥不可及。在关注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关心一下集体利益;在追逐利益的同时,把公共利益放在眼中;在看到别人有困难时,力所能及地伸出援手,这样你也会获得雷锋的快乐,赢得雷锋那样的尊重,成为雷锋那样的榜样。
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迎着困难前行,这也是我们革命青年的必经之路,有理想的﹑有出息的青少年必须是乐于吃苦的人。
“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雷锋就给我们树立了如光盘一样的榜样。记得有一次雷锋去参加运动会,由于天气炎热,又热又渴,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人排队买汽水,他也是其中的一个。一小时又一小时过去了,终于轮到他了,这时他突然改变主意,心想:一瓶汽水可以解渴,两瓶汽水可以使空巢老人不空,三瓶汽水可以使失学儿童重回课堂……于是他毫不犹豫的转身就走了。这小小的举动是他厉行节约的铁的见证,是“螺丝钉”精神的践行,看,在另一旁的“官二代”“富二代”迅速露出鄙视的目光,喊出“小气”的恶语。可雷锋他只是觉得东西哪怕只浪费一点儿,他也会特别心疼。为了充分利用每一件物品,雷锋自己动手制作了一只木箱子。打开木箱子里面全是厉行节约铁的见证有螺丝钉,牙膏皮,破手套,废铁丝……纯粹说它就是一个“百宝箱”,里面的东西要么是雷锋捡来的,要么是用坏了有不舍丢掉的。每当工作或者生活中缺少了哪样东西,他都是先到“百宝箱”里去翻找,找到合适的替代品。当汽车缺少螺丝钉时,“百宝箱”里有;当擦车布破旧的不能再用时,“百宝箱”里有……而那些牙膏皮和废铁丝雷锋就收集起来卖废品,得来的钱他也都交给了部队。他用实际行动响应有关“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号召。
“积少可以成多,积德可以成河”所以我倡议全世界的人以“光盘”为荣,“剩宴”为耻,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厉行节俭,反对铺张浪费;让我们从生活细节入手,争做“光盘行动”的实践者和推行者,并将良好的生活习惯带入每个家庭,让更多人了解参与“光盘行动”。在此我希望全世界的人参与进“光盘行动”中都能从自身做起,坚决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厉行节约,时代的主流。
厉行节约,不朽的丰碑。
食品浪费一直是个严重的问题,全面脱贫攻坚战进入收官之年,按政府的相关规划文件,接下来中国的发展是新的开端。但有数据表明,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这些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相关调查显示,一人每天至少消耗粮食一公斤,而针对中等规模以上的相关城市在一天之内就要浪费掉大约64000公斤的饭菜,而64000公斤的饭菜其数量之大至少能满足一天内6万人的口粮,但目前的情况是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人口、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
就在今日,《反食品浪费法》的发布让该问题有了法律解决方式。《反食品浪费法》分别从食品浪费的定义、关于反食品浪费的原则和要求、关于政府及其部门职责、关于各类主体责任、关于实行社会共治、关于加强监管及完善约束措施等有关的具体方面构筑起了关于反食品浪费的法律途径。
比如,《反食品浪费法》中规定,公务的相关活动用餐不得超过有关的规定标准、可奖励“光盘行动”消费者、点餐浪费可授权收取厨余垃圾处理费、商家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最高可罚款1万、食品生产经营者严重浪费最高罚五万、制作发布传播暴饮暴食视频节目最高罚10万的有关行政责任。另外,法律对餐饮服务经营者还赋予了一定权利,即餐饮服务经营者可以对造成明显浪费的消费者收取处理厨余垃圾的相应费用,但收费标准应当明示。消费者产生食品浪费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反食品浪费法》把“适量、适度、适中”的原则贯穿到与食品生产、经营、消费全过程。
随着餐饮外卖平台和饭店营销模式的发展,餐厅、外卖平台将在食品浪费上被进一步规范是大势所趋,因此在《反食品浪费法》中,餐厅及外卖平台方面压实了主体责任。至于政府方面,则压实了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关于反食品浪费的相关责任,建立、健全反食品浪费的工作机制,确定反食品浪费目标的总体任务,加强监督管理,推进反食品浪费工作与反食品浪费监督检查机制。《反食品浪费法》同时构建了政府的领导方式、部门的相关协作、行业的具体引导、媒体的舆论监督、公众积极参与的一种涉及反食品浪费的社会共治机制。《反食品浪费法》着重于通过法律途径加强宣传、教育的良性引导,并最终培养良好的节约习惯和风尚。
可以想到的是,当《反食品浪费法》正式落地施行之时,这场涉及了法律、宣传,教育等多方面职责合力全民餐饮习惯的变革将会有一个新的开始与起点,这也是落实全面素质提升的新战线。
节俭是维持人类生存的必需;节俭是持家之本;节俭是安邦定国的法宝;勤劳节俭有利于防止腐败;节俭能降低社会生产成本。节俭更是一种美德,是一个人有教养的体现,也是我们每一个不可或缺的优良品质。如果一个社会奢靡之风蔓延,无论物质上如何发达,也难免会造成巨大的浪费,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甚至使社会风气败坏。如果奢侈豪华、骄奢淫逸成为一种“时尚”,那就是一种悲哀了。
成由勤俭败由奢。狠刹奢侈浪费之风,大兴勤俭节约之风。不论职位高低,不论岗位差异,都必须身体力行: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广大党员干部更是要率先垂范。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在生活中不放纵自己,做群众身边的好党员。
不少党员涉及工作问题比较严谨,但在个人生活上却对自己格外宽容。这既是两面派作风,又可能会因自身某些不当言行而使得民众对党的印象大打折扣。因此,既然主动自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就要有一定的心理觉悟和行为规范,在生活中同样严厉。而具体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行动上,则有许多行为都需要我们去推广,比如:
节约用水,不浪费每一滴水资源,如淘米水可以洗碗;节约粮食,能吃多少买多少、炒多少,尽量食用新鲜的食物,以免造成不新鲜食材的浪费;家中能用的电器或其他物件,没有安全隐患不需要换新的可以不买新的;若是空调、冰箱等物件不得不买新的或换购的话,就可以购买节省电、对空气污染少些的;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筷子、饭盒,不适用塑料袋等,这些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
习总书记所提出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仅仅是一种约束,一种修养的体现,更是带领我们尽早更快实现“中国梦”的一种积极向上、吃苦耐劳的精神!让我们带着节约去追逐自己的“中国梦”吧!
在当今的社会中,家家户户的生活都日渐富足了,但是人们也日渐和“节约”说“再见”了。如今大人没有养成节约的习惯,造成自己的孩子也不会爱惜资源!因此,国家的栋梁一一儿童都渐渐地养成了浪费的坏习惯。
学校饭堂里,“食不净,则多病;食不尽,则多蝇”“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标语高挂在墙上,大部分的同学都“熟视无睹”,而大量被倒在餐桌上的饭菜也“熟视无睹”,且招来了不少的苍蝇。所有的剩饭剩菜堆在一起,就是一笔巨大的浪费啊!
水龙头里的水“哗哗”不停地哭泣,开水的同学却不知去向。被浪费的水要是用瓶子装起来,又可以装多少瓶呢?
宿舍里的灯闪闪发光,房间里却空无一人,这样难道不耗费电吗?真是可怜又可悲!
我们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并以此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要以史为鉴,像隋朝那样,隋文帝是位尚俭戒奢的帝王,就创造了繁盛一朝的历史局面;到了隋炀帝时,十分奢侈消费,作风和他财劳民而不得民心,最终结束了隋朝。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把它发扬光大。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有些人总认为节约是扣门的另一个代名词,那么我们就把这种扣门成为公认的褒义词。
每个人节约一粒饭米,可能不会饿死一个人。
每个人节约一滴水,可能会多出一条清河。
每个人节约一度电,可能会照亮全中国。
让我们手牵手,肩并肩,走向山头,用铿锵雄壮的嗓子对天空发誓:“我身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我们一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我们都会背诵,也都理解诗的意思,但能在现实生活真正体现它的又有几个人呢?
每天在学校用餐,你是否看到那一桶桶被浪费的饭菜在“哭泣”?你是否了解这是多少农民伯伯辛勤的汗水换来的?你是否知道还有很多人在为家人的温饱而奔波劳累?你是否知道还有很多人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我国人口众多,因而每个人的平均量就很低,这就要求我们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节约每一粒米,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张纸……只要是能够节约的,我们都不应该去浪费。有些同学虽然嘴上说着节约,但行动却恰恰相反:馒头吃了几口,扔了;饭菜吃了几口,倒了;一张纸写了几个字,撕了……难道他们丢掉仅仅是馒头、饭菜、纸张吗?不!他们丢掉的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是做人的最基本品质。
在伦敦、巴黎这些大城市,人们都把在饭店吃剩的饭菜打包后带回家中再吃,我先前对这种现象感到奇怪,但后来我就明白了,这些大城市的人们之所以如此“小气”,是因为他们深知浪费粮食就是浪费自己的金钱,同时,他们也都知道劳动的辛苦。然而,在我们中国,并不是为个人都知道粮食的得来不易,在我们这个小城镇的饭店里,很多顾客不知是摆阔还是炫耀,吃不了这么多却偏偏点这么多,吃不完就扔了。在他们看来,这或许很潇洒,但是他们不一定知道,那些被倒掉饭菜就是辛勤劳动的农民的汗水。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一生主张勤俭节约,从不浪费一饭一菜,周总理吃饭时,总把碗里的饭吃的一粒不剩,散落在桌上的饭粒也把它夹起凡在嘴里,一个国家总理尚且这般节约,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浪费呢?
我们的___在“八荣八耻”中也提到“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国家领导人尚且能做到,我们又怎会做不到呢?
同学们,请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吧!这样,我们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就会多一份成功的可能性。但愿所有的同学都能领会“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勤俭节约、反对浪费,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在小学阶段,是我们小学生养成各种习惯的重要时期。大家要知道:“成由节俭败由奢”,我们小学生应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现在,我们小学生互相攀比的不良行为屡见不鲜:什么旧的、过时的衣服我不穿;什么不新的、不时髦的鞋子我不穿┅┅否则的话,别人都该笑我老土帽了。另外,洗手不随手关闭水笼头;吃剩的镘头随手扔;离开教室或房间不随手关灯┅┅这些喜闻乐见的事例反映了我们小学生的奢侈浪费的严重性,同时也告诉我们要警惕起来,提倡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由此,大家理应纷纷出主意,想办法,使生活中的各种资源循环利用。就象洗完手的水,可以浇花;掏完米的水可以冲便池;穿小了的衣服可以当抹布;用过的旧作业本,背面还可以当演抄纸演算……以此来响应“四个一”活动: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和一粒米。努力做到人走灯灭、人离扇停、一纸多用,学会节约粮食、节约用水,减缓地球资源的浪费及过度开发的行为。并且通过我们的言行宣传,感染自己的家人、朋友,唤起更多人对地球的关爱、对环境的重视。
我决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继承和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做勤俭节约的义务宣传员和践行者。
以后应该不浪费一粒粮食,不和大家比吃比穿。
以后我要节约每一滴水,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
以后洗手的时候不把水开太大,擦肥皂的时候,关上水龙头。
以后洗澡时,尽量不用浴缸洗,尽量缩短洗澡时间。
以后看见别的同学浪费水,我要上前制止。
以后尽量使用双面用纸,不能双面使用的背面当作草稿纸使用。
以后少用餐巾纸等一次性用品。
以后一个人在教室的时候,只开自己头顶的灯。
以后最后一个离开教室或房间的时候,关灯,关电器。
当今社会上的许多人都很浪费。据统计,中国一年浪费的粮食相当于一些小国家几年的粮食,这是多么的吓人,浪费的危害是多么的大呀!
是以前不懂得节约,吃饭的时候总是浪费了许多饭和菜。还有乱花钱,一天就花掉上十元的零花钱,丝毫不懂得父母赚钱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直到有一天父亲和我讲了他小时候的生活情况,他说他那时没有零花钱,一年才吃同回肉,没有吃过苹果、香蕉等一些水果。
回家后还要帮助父母挑水、煮饭、做菜等一些事情。听了父亲的这一番话。我再想想自己过的生活,真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跟父亲小时候的生活状况相比,真是一个天上初中,一个地下。再想想自己的那些浪费的行为,真是对不住父母的辛苦劳动,我为自己的浪费行为感到惭愧。从此,我就再也不浪费了,变得节俭、节约。知道了赚钱不易和粮食的来之不易。
我希望社会上的人不再浪费变得节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