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下面是小编收集推荐的描写家乡的春节作文600字,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照往常的规矩,我家乡的春节大约在立春前一天就开始了。这天,家家户户很是忙碌,都要灌香肠,晒腊肉,然后贮存起来,等到新年过后再吃。
都说腊月是最繁忙之时,果不其然。一月之内要大扫除、置年货、准备过年的食物用品……每一家都不例外,可不累坏了呢!
过年的需求准备完了,也就差不多到除夕了。
三十这晚,最是团圆。人们都会和至亲的人或好友一块儿吃美味的年夜饭,好不热闹。屋里热闹了,外边儿也不闲着。不一会儿,便是鞭炮声响彻云霄。这声音不仅响,而且连绵不断,似是在提醒着人们今晚要为长辈守岁。就这样,每年我都昏昏沉沉地熬了一夜。
守完岁,就想睡个好觉?可没那么容易!正月初一这天,要早早的起床,向长辈问好、祝福呢!
清早,必是先要将早餐送入肚中。早餐,两字听起来熟悉又简单。但在我的家乡,正月初一的早餐可是有讲究的:要吃鸡蛋,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如意;还要吃菜包,象征着这一年会招财进宝;当然,吃我家乡的特产灯芯糕是最必须的,因为这象征着一年的职业学习节节高升。
吃完这复杂的早餐,就该去给长辈们拜年了。说实话,其实我最喜欢做这“奉承”事儿了。因为,只要对长辈说句新年祝词,便可得到压岁钱和长辈给予的幸福平安,岂不甚好?
正月初一至初七,都是奔波之日。这七天,要去向每一家亲戚拜新年、话祝福。
终于,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这天。大家都将年前准备好的汤圆和腊月晒的香肠腊肉拿出来与亲戚朋友分享品尝。储藏过一月有余的香肠腊肉,此时已是色香味俱全了。就闻一下、尝一口,便是如何都无法停筷了。品尝完这至高的美味后,便该去逛庙会,猜灯谜。与朋友们开开心心地过完这春节的最后一天。
正月十六早上,已是春节离去之时。大人该去就职工作,小孩也要背起书包上学去。虽然春节过完了,可我还在回味之中……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灿烂辉煌的文明中,积淀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春节是大家最熟悉最喜爱的一个传统节日。
传说从前有个怪物叫“年”。它喜欢吃人,某天它又去吃人的时候反而被人们吓住了,匆忙逃了回去,人们便把这天叫做“过年”。
快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忙着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帖、对联、对子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字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各家各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以增加喜庆气氛。
除夕的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于西晋。除夕之夜,大家终夜不眠,以待明天,称为“守岁”。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因为形似元宝,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
新年的第一天,也就是大年初一,人们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新衣服,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新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族长带同族挨家挨户拜年,有的是同事相约去拜年,还有的是大家伙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
怎么样,同学们?听了我的介绍你是否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你是否为身为炎黄子孙而倍感自豪呢?
“小朋友不用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拉拉二十三……”每每唱响这首歌谣,我们都一阵欢喜,因为过年啦!
快过年了,大人们早就开始买年货了,尤其是这几天,超市里的人比平时要多的多。你看!收银台处早已排好了长长的队伍,再往里看,人们都在货架前挑选着自己要买的东西。“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新鲜的蔬菜降价了,快来抢购吧!”蔬菜区的某位售货员在大声地吆喝着。我和老妈来到零食区,琳琅满目的零食令人目不暇接,我随手挑了几样我喜欢吃的放进了小推车里。“妈妈,我要吃虾条。”一位小女孩在央求她的妈妈。“宝贝,家里不是还有吗,咱们下次再买好吧!”“不嘛,我就要,”说着坐在地上哇哇大哭起来。“好好好,妈妈给你买……”瞧,这小孩儿多可爱!
菜市场里的人更是多之又多,叫卖声和砍价声此起彼伏,各种新鲜的蔬菜看着就让人眼馋,“妈,看这土豆多好,买些吧!还有这西红柿多新鲜。”老妈买了这样儿买那样儿。我和妈妈拎着大包小包满载而归。
放鞭炮
谁说放炮都是男孩子干的事,我们女孩儿照样也玩。不信,前天我就过了一把放炮的瘾。那天下午,我们小区的几个小伙伴聚在一起,每人拿一个打火机和一些炮。随着我一声令下,几根炮“嗖嗖嗖”地窜出去,“砰”地一声同时,真过瘾。别急,我们还放了好几种花炮呢,像窜天猴,二踢脚,麻雷子等,我最喜欢放的要数窜天猴了,为啥?那个简直太安全了,只需点着以后高高举起就可以了。不过,伙伴们都笑我太胆小了,不,这可不叫胆小,这叫安全第一嘛!
“嗤——啪”花炮又响了。响出了一阵尖叫,也响出了我们的欢声笑语。
走亲戚
“一百,二百,三百……”我美滋滋的数着手中的钞票,光这几天,原本空空如也的手中竟多了一摞钞票。哦!别以为我是个小财迷,过年了,长辈给晚辈发红包是应该的嘛。这不,大年初二这天,我整装待发,拎着礼物跟着爸爸妈妈去走亲了。“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刚进姑奶家,我便对姑奶拜年了,“好好,新年快乐”说着姑奶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红票递给了我,“不用了,我都长大了。”虽然我嘴上这么说,可手还是不由自主地接过了钞票,我那个心里美得哟!
随后几天里,我和老爸老妈又去了姑姑家,舅舅家,我和表哥表妹们在一起唧唧喳喳的讨论着谁的压岁钱多。“哈哈哈……”听,这是我老妈的声音,老妈的嗓门最响亮。笑啥呢,原来大人们在一起聊家常谈孩子哩!
过新年,喜洋洋,人人脸上乐开花。
今年春节,我是在姥姥家过的。春节里的那些事,每每想起来仍意犹未尽。
年夜饭——其乐融融
趁着吃年夜饭的空挡,我们一家人搞了个词语接龙游戏,结果到我这卡壳了,没办法,只好给大家表演个节目。“下面,我给大家唱一首歌,来纪念我终将失去的童年!我清了清嗓子。“我唱了!”“你唱吧!”大家满怀期待地看着我。“我真唱了啊!”“算了,你别唱了,替你费劲儿。”“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咦!表妹与我来了个二重唱。这时,悠扬的歌声传了过来,表哥也把口琴拿出来给我门伴奏。表妹高兴滴说:“老姐,啥时候咱俩也弄个组合,像羽泉一样登上《我是歌手》的舞台。”“哈哈哈……”餐桌旁,一家人吃着热气腾腾的年夜饭,大家心里乐开了花。
压岁钱——虚惊一场
“一百,二百,三百……”我坐在沙发上乐滋滋地数着压岁钱,知道吗,小财迷的我可是最爱毛爷爷的。嘿嘿,今年的收成还是很不错的,我把压岁钱妥妥地放进衣兜里就和小伙伴们玩起了扑克。无意中瞥见姨妈笑着和老妈说了什么,还偷偷的撇我一眼呢,没太在意,一会儿,我下意识地摸了摸我的口袋,神马?我的压岁钱呢,我顿时慌了手脚,左摸摸,右瞧瞧,姨妈看我十分焦急,便装出好奇的样子说:“别着急,想想放哪了。”再看看老妈,尤其淡定,这显然不是她的性格。突然我想起刚才发生的那一幕。原来是姨妈看到我兜里的钱快掉出来了,就偷偷地抽出来交给了老妈。哦,原来如此。呵呵,真是虚惊一场。
礼花炮——五彩斑斓
“嗤,咚,啪——”。除夕夜,姥姥家的院子里响声一片,我急忙捂着耳朵躲在姥爷背后,就连平时胆大的四眼儿也夹着尾巴躲到一旁。“咚,啪——”又来了,天空中盛开了几朵鲜花,五彩缤纷,犹如流星雨一般,美极了。原本漆黑的天空顿时变得一片通明,像是被明亮的彩灯照耀着,随着鲜花的盛开,院子里不时传来一阵阵惊喜的欢笑声。
过新年,喜洋洋,人人脸上笑开颜。
每一个地方都有各自的民风民俗,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城市,不管在家还是在外,都要过春节。
北京的除夕是热闹、喜庆而隆重的。每家每户的在赶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挂年画,还要点灯、放鞭炮。在外忙碌的人除非工作非常忙,必定赶回家。这一天除小孩外,都要守岁。北京人过除夕非常热闹、喜庆,对除夕非常重视。他们过除夕到处张灯结彩,穿着火红的衣裳非常喜庆。
虽然北京的除夕非常的热闹、喜庆,但是我们家乡的除夕也不甘落后。
我们家乡过节的时候也要做年菜,穿上漂亮的新衣裳、贴上红红的对联,也要守岁。做年菜的时候是最忙的。早上太阳探出头就要起床了,我外婆就忙忙碌碌地准备起来。等我起来时已经开始做第一样年菜了,那就是豆腐、豆浆。机器发动了,突突突……的真像是一位勇士正挺着枪杀敌。等一会就开始做豆腐,那豆腐看上去像一团团白云,摸上去软嘟嘟的,像一颗果冻。啊!炸油豆腐了呢,香香的,终于完成了,开始做第二样年菜——馒头、包子。我也去帮忙做馒头、包子,我弄的鼻子雪白雪白的。做好了放进蒸笼里,才过一会儿,一大团雾就飘了出来。哈哈,在这其中我好像是一个腾云驾雾的孙悟空,真想一下子飞出十万八千里。
到了晚上,我家的人也来齐了,大家围成一个圈像是把团圆包住不分开。一天的辛苦在这一刻全部释放了,一边吃着自己的食物,一边看着春晚。到了十二点大家一起到门前,突然碰的一声,新的一年来临了,大家在那一刻跳的很高。过了很久我在鞭炮声中进入了美丽甜蜜的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