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作文3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这里是编辑给大家收集整理的春节的作文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关于过年的作文 篇1

春节,一个绵延数千年的传统节日,代表着旧的结束新的开始,对中国人而言,它有着特殊的意义和祝愿,同样记忆中那些过年才有的味道也在我们的回忆和憧憬中不断轮回。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无论富有还是贫穷,无论年长还是年幼,过年今古未变的就是讲究“年的味道”。听父辈说,他们年轻的时候,过年垂涎欲滴的味道就是白面馒头和红烧肉的香味,平常家里穷,尤其农村的孩子基本都是粗粮和咸菜,猪肉是他们那个年代最重要的荤菜。无论平时生活多艰辛,口袋里的钱再少,大人们在过年都是要多少买点猪肉见见荤的。

我的家乡是江苏徐州市里的一个小县城,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我小的时候他们便去县城里打工,记得每年快过年的时候,才能看到他们。在我的记忆中,我们儿时过年的餐桌上就已经很丰盛了。到了年三十,一家老小团聚在一起吃个团圆饭。桌上摆满琳琅满目的食物,很多食物都是就地取材,因为是农村,自家都养了鸡鸭,集市上买一些猪牛羊肉,做上一桌子菜。记忆中总会有那么一大盘红烧鱼放在桌子中间,鱼头是一定要对着长辈的,浓浓的汤汁,飘香的鱼肉常常让我们小孩子情不自禁地伸手去夹。这时大人们划拳喝酒,小孩子们喝着饮料,围着桌子东吃一口菜西喝一口汤,开开心心地说着笑着闹腾着。天刚黑,五颜六色各种烟花在漆黑的天空中不断闪烁,老人、孩子玩得不亦乐乎。吃完团圆饭后,一家人围在一起看春晚,其乐融融。

到了初一,总会吃饺子,我们一大家十来口人,奶奶起个大早开始和面拌馅,早上吃素馅,中午肉馅,素馅一般韭菜鸡蛋豆腐,饺子馅是水芹菜和猪肉馅的。猪肉的`肥而不腻与水芹菜的鲜嫩多汁融合在一起,别有一番风味。饺子皮必须要用死面的,男的擀皮,女的包馅,奶奶在土灶上烧起满满一大锅水,满满一屋子热气。饺子蘸上醋、香油、大蒜拌起来的调味料,会让整个人胃口大开。每当吃完饺子,奶奶总要让我们喝上一碗煮的饺子汤,说是面汤好消化。喝完汤,我们都会感到全身上下热乎乎的。当然也少不了各种腌肉,我们那最出名的就是香肠,无论谁家都会在门口挂上几斤香肠,在阳光照射下香肠里的水分会不断蒸发,肉变得更加紧实有嚼劲,再用蒸笼蒸熟切片,咸香四溢,越嚼越香。除此之外,还有各种瓜果蜜饯、桃酥点心、干果坚果,在闲暇聊天之时细细品味……

每年过年都是爷爷奶奶最开心的时候,他们都是经历过穷日子的人,在土地上默默耕耘了一辈子,最大的念想也就是子孙能够幸福安康,忙碌了一年的孩子们围在父母身边,对于年迈的老人来说,比什么都让人开心。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中我们度过了一年又一年,慢慢感觉到好像年味变了。其实,细想起来,变的不过是方式,不变的是过年的内涵:记忆中我们的拜年是作揖磕头说祝福,现(☆)在则是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发祝福;记忆中的压岁钱是必须向长辈磕头才能获得,而现在孩子们在手机上争抢红包不亦快哉;记忆中的年夜饭是长辈们老早就一样一样地准备好,而现在到饭店提前定制就可以事半功倍,还能省去洗碗刷盘子的时间,解放双手的辛劳;记忆中的过年是走亲访友闲唠嗑,而现在则是说走就走全家游……

三代人之差,也就是四五十年,其变化最大的也就是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从爷爷奶奶辈的年味,到父母辈的年味,以及我们这一代的年味,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每一代人的生活都在发生巨变。我采拾这些零星记忆,是想说,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生活在变好,但是人们对美好的追求也在不断地提高,我们在欣慰人民群众享受发展成果的同时,也应该为他们追求更健康、更浓厚、更有文化品位的“年味”而点赞。

关于过年的作文 篇2

清晨,寒风习习,却挡不住阵阵炮声的喧闹。我和爸爸也大大的放了一把。不过我确实不知道今天为什么要起得这么早,又为什么一定要放点炮。

回来我们就上网去查,原来这炮是在驱赶"五穷"。据说上古时代,人们为了赶走"邪、怪、病、灾、穷",免受他们的烦扰,就在正月初五这天组织"扫五穷"的仪式,由十四五岁的小孩扮演天官、财神、土地神、孙悟空、毛女人等等挨家挨户去"扫五穷"。其实这和关于年的一系列传说、传统是那么相辅相成。

首先是除夕。据说是为了驱赶一种吃人的猛兽"年"。年兽怕红色,且只在除夕这天吃人,所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贴上红红的对联,穿上红红的新衣服,放些红红的大鞭炮,还要吃点象征元宝的年夜饭---饺子。不过,我相信一定没有什么年兽,这红色、这炮声只是送给旧年的里程炮,更是寄予新年的祈福炮。

再说初一。炮就不用说了,好吃的'那也不用说了,年年如此。就说压岁钱吧,那当然也是每年的必修课---当然我是最喜欢这一课的。据说初一包括整个正月大人们见了孩子都会给一些压岁钱,而且一定要给新的,为什么呢---其实就是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传说,古时候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字叫"祟",每年的年三十夜里出来害人,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头上摸三下,孩子吓得哭起来,然后就发烧,讲呓语而从此得病,几天后热退病去,但聪明机灵的孩子却变成了痴呆疯癫的傻子了。人们怕祟来害孩子,就点亮灯火团坐不睡,称为"守祟"。在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掌上明珠。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逼着孩子玩。孩子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拆开包上,包上又拆开,一直玩到睡下,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到枕头边。夫妻俩不敢合眼,挨着孩子长夜守祟。半夜里,一阵巨风吹开了房门,吹灭了灯火,黑矮的小人用它的白手摸孩子的头时,孩子的枕边进裂出一道亮光,祟急忙缩回手尖叫着逃跑了。管氏夫妇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大家也都学着在年夜饭后用红纸包上八枚铜钱交给孩子放在枕边,果然以后祟就再也不敢来害小孩子了。原来,这八枚铜钱是由八仙变的,在暗中帮助孩子把祟吓退,因而,人们把这钱叫"压祟钱",又因"祟"与"岁"谐音,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称为"压岁钱"了。

初二以后的几天主要内容就是"串亲戚"。 姥爷、舅舅、姑姑、姨姨甚至还有大人们的同事、朋友都挨着个走一走,拜个年、问声好。好像没什么特别,不过良好的祝愿同样是不可或缺的。

到了初五就是"扫五穷",过了初五,从初七开始,就是筹备元宵节了。最早的传说据说源于汉代的道教祭祀天官,天官赐福,和他相对的还有赦罪的地官和解厄的水官分别生于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所以正月十五作为一年当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和天官的诞生日就格外被人们推崇。当然了还有吃元宵、逛花灯、猜灯谜、放烟火等等习俗的多种传说。

不过依我看,这种种的习俗、传统其实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就是通过不同的方式来祈求新的一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生活和谐,不同的只是方式,而百无一外相同的却是普天之下的祥和生活。这就是我们的传统、我们的文化赋予我们的过年。

关于过年的作文 篇3

过年了。我很开心,因为我要和父母要回爷爷奶奶家过年了,我们包饺子放鞭炮。过年奶奶给我五张一百元大钞,我很开心。我和哥哥用压岁钱买了冲天炮和烟花,晚上的烟花很好看,飞上天很高好像飞上了太空。我喜欢过年又有钱花又有炮放。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