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读后感1000字范文(精选3篇)
有些人看了那些带点爱国主义的东西总觉得仿佛是一种口号与宣传,总觉得很假很空洞。生在这个时代,你不能怪他们。但是我相信老舍在1944年写下这本书时他是真诚的,对北平,对国家,对未来,对中国人他是饱含着感情和希冀的。
理想也好,爱国也好,传统的教养和流传下来的美德在今天看来似乎都不值一哂。小羊圈胡同现在在哪儿呢,大概在推土机的轰鸣下变成了一地瓦砾废墟,然后变成了一座四方的高楼,卖十万一平。那里有没有祁瑞丰李四爷,有没有冠晓荷大赤包?我不知道。似乎有又似乎没有。但是我隐约觉得祁瑞丰看到冠晓荷可能会很亲热地打招呼,大赤包和李四也说不定在业主微信群里很聊得来。在这个变化的时代,再固守那些迂腐老旧的东西好像有点不合时宜了。毕竟我们要发现人性中好的东西发扬正能量,何必搞得嫉恶如仇势利短见盯着那点短处不放呢。大家一团和气说不定什么时候还能帮上忙呢不是,毕竟都是住在十万一平房子里的人。
祁瑞丰幸而能吃上英国饭而不用吃日本饭得以保全清白,钱默吟也幸而没有饿死也没有被抓得以保证他脊梁的挺直。尽忠尽孝两难之愁百转千回,刚烈贞节的话说出来铮铮有声。我佩服他们。但我知道不是所有人都有那么多幸运。小崔有什么千愁万绪我们不知道,就糊里糊涂地被砍了头,孙七还没来得及说点豪言壮语就给一脚踹进活埋坑里了。日本人那,残暴极了。国破城亡,就为了这你们二位先上路吧。
大赤包李空山高亦陀,是人人唾弃的汉奸。大赤包疯死在狱中,另外两位不知去向,如果老舍有余力顾及到他们想必下场不会很好。今天的大赤包,凭着她这心狠手辣不要脸不要皮和交际场上的如鱼得水饭局麻将桌上的巧舌如簧,即使也下了狱可能也是在秦城。至于李空山高亦陀我毫不怀疑他们会坐在某个上市公司的老板桌后面继续着那一套把戏。小日本子确实可恶!
我愿意老舍不朽,继续说着老北京的故事,让我看到还有一些东西是不变的。然而老舍死了,像天佑一样自溺在了太平湖,太平湖也找不到了。站在车水马龙,霓虹耀眼的大街上,北京已经不是那个北京,中国还是那个中国。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各种文学作品中,表达亡国之痛的作品有很多。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诗圣杜甫用诗表达的亡国之痛。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这是南唐后主李煜用词表达的亡国之痛。
但这些作品中绝大多数都是表现帝王将相或才子佳人的亡国之痛,而表现普通人民亡国之痛的作品却少之又少。只有到了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笔下,到了《四世同堂》这部巨著中,普通人民的亡国之痛才得到全面细致地描写和表现。
《四世同堂》描写的是抗日战争期间,北平沦陷后小羊圈胡同内祁家四代人,以及其他六七家普通人家的亡国生活。刚开始,除了作为知识分子的祁家老大瑞宣和老三瑞全之外,小羊圈的其他人几乎都没感觉到北平沦陷带来的痛苦,大家都和祁老太爷一样,坚信“咱们北平的灾难过不去三个月”。他们没有想到,等待他们的将是八年漫长的亡国奴生活。
中国的普通人民特别是北平人民,是善良而温顺的。他们像羊一样,认为只要自己温顺不惹事,日本人是不会平白无故来欺辱更遑论来宰杀他们的。但结果却是无论他们信奉什么哲学,从事什么行业,个人什么性格,甚至是选择做了汉奸,结局无一例外都是悲惨的。
祁家,信奉和气生财的小商人祁天佑,被辱跳河自杀;做了汉奸的小职员瑞丰被日本人杀头;最小的重孙女妞子活活饿死……
钱家,淡泊名利的钱诗人入狱遭受酷刑,大儿子和钱老太太相继因病痛而亡,二儿子下落不明,孙子后来也被抓进了监狱……
冠家,甘心做汉奸走狗的旧官僚冠晓荷、老婆大赤包分别被日本人活埋和折磨毒死,女儿招弟做特务被暗杀……
跑车的小崔被无辜砍头示众,唱戏曲的小文夫妇双双被杀,说书的黑毛方六遭受酷刑折磨,老实本分的农名常大爷,好心的李受辱抑郁而亡,好心的李四爷受辱憋屈而死,汉奸蓝东阳死于***爆炸……
可以说,覆巢之下,无有完卵;国亡了,家也一个个跟着遭到灭顶之灾。
那原因何在呢?为什么好好的国就亡了呢?老舍先生在小说中也做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首先是教育特别是现代爱国教育的缺失。小羊圈的大部分人都没有受过现代教育,民族国家的概念淡薄,不知道家和国的关系,这就使得他们在国家面临危难时,只会做“看客”,甚至是汉奸败类。相反,最先觉醒并积极参加抗战的是受过现代教育的瑞全,接着觉醒的是受过旧式教育又受过日本酷刑的钱先生。这也是促使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根本原因。没有受过现代教育的觉醒的新人,就不可能摆脱亡国灭种的危险。
其次是尚武精神的衰退。中国民族在汉唐及以前是具有非常强尚武精神的,但由于宋代之后“重文抑武”的错误政策,以及和平日久的影响,使得大部分中国普通民众慢慢丧失了尚武精神和斗争精神,慢慢变成了任人宰割的温顺绵羊。比如,小说中好几个人的名字中都有“顺”字;祁天佑等人受到日本人的凌辱后,宁可自杀也不选择反抗。拥有这种精神状态的国民,在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上,这样的国家是很难不被侵略欺凌的。
再次是组织涣散。中国人虽多,但却经常是一盘散沙,在遭遇危难时,无法有效组织起来反抗。后来,由于受了苦难现实的教育,小羊圈的不少人都想进行反抗,但由于没有组织,也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斗争。即使是最先起来斗争的钱诗人,开始也只是单打独斗,后来才意识到必须组织起来、团结起来进行斗争。
另外就是糟粕旧文化的毒害。这种糟粕文化最主要的就是罔顾廉耻、升官发财的思想,而受这种文化毒害,结出的恶果就是生出了一大批汉奸败类。其中的代表就是冠晓荷(谐音官小哦)、大赤包、祁瑞丰、胖菊子、蓝东阳,这些人的眼中只有升官发财,为此不惜卖国求荣,甘心做狗。老舍先生在文中直斥他们是中华民族的渣滓,没有礼义廉耻,只有男盗女娼,并直言中华民族要振兴,必须全面彻底地清除这些渣滓。
原因找到了,救亡图存之路在何方。最根本的在于创造新文化、培育新人。这种新人的代表,一个是钱先生,他是半旧半新之人,前半生是旧人,后半生是新人,也可以说是新觉醒了的旧人。另外一个是祁瑞全,他是完全的新人,接受的新式教育和思想,既有知识,又有勇气;既敢于斗争,又善于斗争;既善良,又坚强;既机敏,又果断;既熟悉城市,又熟悉农村;既爱家,又爱国;用书中的话就是“老三已经不是祁家四世同堂的一环,而是独当一面的一个新中国人。”
在无数像钱先生和瑞全一样的新人的前赴后继的艰苦努力下,中华民族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建立了新中国,开启了中国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一个又一个新征程。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中,每一个当代中国人都应像老舍先生期望的一样,努力做一个新人,努力做一个独当一面的新中国人,唯有如此,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实现伟大复兴。这是老舍先生所著《四世同堂》给我们的启示,也是近现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对我们的期望!
“假若北平是树,我就是花,尽管是一朵闲花,北平若是丢失了,我想我就不再活下去了。”就是这样朴实而又非常到位、形象的话语,深深吸引着我,引领着我一口气读完了老舍先生的巨作《四世同堂》。小说描述了日本人占领北平,侵略中国期间,四世同堂的祁家人和居住在小羊圈儿的普通市民的生活和命运。
老舍在《四世同堂》中对于人物性格的刻画逼真传神,栩栩如生。在描写汉奸时,老舍先生显示出充分的讽刺与幽默才华。冠晓荷与蓝东阳是小说中的汉奸形象代表,“无事乱飞是苍蝇的工作,而乱飞是早晚会碰到一只死老鼠或一堆牛粪,冠先生是个很体面的苍蝇。”而老舍先生用极妙的笔法对蓝东阳做伪日汉奸时道:“蓝东阳的相貌先引起试官的注意。他长得三分像人,七分倒像鬼。日本人觉得他的相貌是一种资格与保证——这样的人,是地道的汉奸胚子,永远忠于他的主人,而且最会欺压良善。东阳的脸足以引起他的注意,恰好他的举止与态度又是那么卑贱的出众,他得到了宣传处处长。”
作者对于动词是精益求精——“对大赤包,在表面上,他无微不至的去逢迎。他几乎“长”在了冠家。” “长”这个动词的运用,不仅刻画出瑞丰没有出息,死皮赖脸的无耻形象,而且将大赤包、冠晓荷的势利眼表达的清清楚楚。——“看见一个熟人,他的脖子探出多长,去勾引人家的注意。”一般下,“勾引”一次用在女人上,而此处,用在瑞丰上却极为恰当,瑞丰好吃懒做,没有本事却想要大家关注他的不劳而获的形象。
老派市民形象中,刻画的最成功、最富有感染力的是祈老人,他是“四世同堂”中祁家的长者,是守着“老规矩”坐着“老生意”的旧式商人代表。他思想守旧,胆小怕事,顽固地想照陈旧的法规维持全家族的生计。当侵略者点燃的战火烧到家门口的时候,他还一厢情愿地力图包住自家的安宁。国家和民族的危亡,他似乎置若罔闻。当战争初期时,他认不清侵略者的野心,但随着残酷的战争击碎了他晚年无忧无虑的幻梦,在心中逐渐萌生了仇恨、反抗的种子。
我最喜欢里面的祁家第三代祁瑞宣。他善良、正直、具有爱国思想却又软弱忍从,既想“尽孝”又想“尽忠”,在他身上体现家庭观念和民族意识之间的矛盾,还好,最终还是从矛盾、苦闷解脱走上反侵略的新生之路。
而对于北平,几乎每一段都有作者对于北平季节、风俗、建筑、文艺等等深情描述.如老舍先生描写北平的夏天:“假若不愿在家,他可以到北海的莲塘里去划船,活在太庙与中山公园的老柏树下,品茗或摆茶。‘通俗’一点的,什刹海畔接着柳树支起的凉棚内,也可以舒爽地吃半天茶,砸几块酸梅膏,或呷一碗八宝莲叶粥。愿意洒脱一点的,可以拿上钓竿,到积水潭或高亮桥的两边,在河边的古柳下,做半日的垂钓。”
老舍笔下,人不离城,城不离人,北平和北平人,是息息相关的。
《四世同堂》从时间上来说几乎跨越了八年抗战的全过程,反映的是抗战期间北京沦陷人民的苦难生活及其觉醒和斗争,小说刻画了一批汉奸形象,汉奸没有好下场,也是作家憎恨感情的体现。通过爱国诗人钱默吟,祁瑞宣后来与老三一起抗日等,歌颂民族气节和中华民族不敢沦为亡国奴的抵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