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以下是细致的小编给家人们分享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教案【优秀5篇】,欢迎参考,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困境思考
新课标实施以来,更加关注了学生们的兴趣和爱好,希望培养学生们学习的必备技巧和完善学生们的知识结构。初中语文作为新课标实施以来着重关注的学科,实施新课标以来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打破传统的教师满堂灌,学生参与性不高的局面,但是初中语文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何采取有效的办法改变现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困境,尽快的找出解决问题的出路就成为我们做好初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初中语文教学所面临的困境及问题分析
1.教学内容单一,没有重视学案的作用
许多初中语文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多年,由于对课程十分熟悉,就忽视了学案的作用,没有对学案进行认真仔细的研究,只是将语文课本里面出现的问题简单的同学案联系在一起,并没有实质的教学突破;还有的教师片面依靠题海战术,任务教学可有可无,只要通过大量的做题就可以提高初中语文成绩,这样不仅抹杀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还导致学生对学习出现了反感。其次,教师容易把学案当做教材。有些教师在上课时并不带教材,只是带一张学案,把学案当做教材。师生就按照学案来进行学习,这样就忽视了其它的教学资源。初中语文教材本身是较好的教学资源,教师不应该忽视。
2.教师授课没有突出重点,忽视学生整体性
初中语文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一些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就忽视了学生们的参与,一堂课中,老师成为课堂的主力军,讲课内容更是面面俱到,没有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空间,出现教学内容不突出,学生们无法把握主要内容等问题。此外,教师主注重培养尖子生,忽视了课堂的整体性,极大限度地削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抹杀了多数学生学习的成就感。课堂上常常凸现“尖子生撑场面,多数人当陪座”的局面。
3.课堂气氛消极,学生学习效率不高
课堂气氛消息所产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例如初中语文课堂纪律性差,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和,教师无法对课堂进行有效的调控,进而导致学生们不能够专心学习,注意力分散,对于老师教授的内容漠不关心,最终导致成绩无法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师没有使得学生融入课堂,只注重教授教材,使学生取得良好成绩,而忽视了活跃学生的思维、养成学生良好人品和调动课堂的气氛。
二、初中语文学案教学问题之措施
1.主动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一定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研究,在此基础上,合理的引导学生们学习,特别是重视采用何种方法,学生们可以快速的吸收知识并掌握知识。教师可以把课文的重点内容讲授出来,然后主动引导学生们去发言,让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去发现课文中的精髓,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上课之前,教师要把学案发给学生,教给学生一些预习的方法,并对学生的摘抄以及搜集资料等进行质疑;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掌握好的预习方法和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贴近学生需求,因材施教
初中语文教学教师所讲述的内容一定要在遵循课本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符合学生们的需求,也就是说,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授课,没有考虑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这样十分不利于学生们掌握知识。此外,每个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是不一样的,而且对于同样的语文内容掌握的情况也不一样,因此,教师一定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们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从而使自己的学生逐步达成共同的课程目标,这是一堂语文好课的最高境界。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
3.合理运用情景模拟讲学,提高教学质量
想要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必不可少的,合理运用情景模拟,让学生在课堂的讲述过程中扮演一定的角色,或者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们按照一定的剧本进行编排教学,在体验初中习成长。角色扮演可以使表演者及观众处于一种真实的情境之中,并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
三、结束语
初中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必要的必修课,采取有效的办法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的。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们的课堂表现力,进而加快对初中语文知识的吸收和消化。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必须以学生为本,与时俱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徐方。谈新课程化学课堂教学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J].初中化学教学参考
[2]潘燕。试析语文公开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3]赵佳佳。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与实践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
关键词:案例教学;政治教学;初中;教师
初中政治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其理论性更强。要让初中学生学好政治课程就要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深入浅出地理解政治思想的能力。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用具体的案例与政治知识相结合,可以使理论性的知识变得易于理解,通过个别案例现象的分析与解读,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同时,案例教学在政治课堂教学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既能带动学生分析与解读教学内容,又能活跃政治课堂教学气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思维习惯。
一、当前初中政治教学中案例教学开展的现状
(一)教师主导案例教学活动开展,未关注学生参考度
在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育形式下,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学生一时之间难以适应,对教师案例教学活动的开展产生排斥现象。一部分政治教师为了达到理想教学效果,在案例教学活动中,一人主导案例的选取、问题的提出、分析总结活动,未意识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案例教学间接成为填鸭教学,并不能实现案例教学效果。
(二)将案例教学与举例教学相混淆
初中政治教师在对案例教学认识不充分的情况下,将案例教学与举例教学相混淆,认为案例教学就是举例子,在课堂中进行事例的穿插,其教学目的在于增加课堂趣味性,因此,对案例教学例子的选择与引用未引起重视。在课堂教学中以三言两语引入例子,或者在举例过程中虎头蛇尾,未带动学生深入思考。案例教学的开展,需要教师精心搜索与知识点相应的案例,进行完整的课程设计与组织教学,如此才能通过案例与教学的结合,引导学生思考,最终学有所得。
(三)将案例教学设置成为题海教学
部分初中政治教师将案例教学的运用视为题海教学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关注案例教学的运用,而在一些答题技巧的训练过程中,通过案例的提出、知识点的划定、对答案的解答进行案例分析活动。这种教学形式有其独特的优势,但也是对案例教学的一种曲解。长此以往,案例教学的实际效用难以发挥,学生对案例教学的积极性也会产生负面情绪,最终可能导致适得其反。
二、案例教学与初中政治教学相结合的探讨
(一)明确角色定位,确立学生教学主体地位
无论哪一门课程教学、哪一个教学环节,学生都应当是教育活动中的主体,而不是处于接受课堂塑造的被动地位。只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不断的自我调节,掌握新的知识与技能。在案例教学结合初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牢固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尊重学生个性,顾及学生的课堂感受,建立民主和谐师生关系,以确保学生在积极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发挥学习自主性以及创造性。
(二)明确教学目标,科学选择教学案例
开展案例教学的重要基础是对案例的科学、合理选择。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结合教材内容,科学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典型案例,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从而对政治内容产生兴趣。例如在了解我国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时,对我国面临的严峻人口、环境问题案例进行引入。如在《教师伴我成长》一课教学时,通过教学目标设置一个学生顶撞教师,扰乱课堂纪律的案例,提问班级学生,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如何处理;站在学生立场,这个学生的顶撞行为有什么问题。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结合案例的引用,使学生感受到教师教学的不易,认识到应当如何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
(三)留心生活中的典型案例,适当将案例融入政治教学之中。
初中政治教师要加强对社会生活中热门事件、最新政策的关注,通过典型案例的收集,适时地融入政治教学之中,加深学生对政治内容的感受。初中政治教师在日常要养成阅读书报、观看新闻,浏览网络资讯的习惯,并在浏览过程中将有益于课堂教学的经典案例以影像、图书、文字等形式保存下来。此外,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发现身边的大事小事,从这些与生活联系紧密的案例中得到启发。在恰当的教学时机,围绕初中政治理论知识进行,并对案例的来龙去脉详细讲解,同时通过音像、图片等资料展示,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生动形象,提升初中政治教学效率。
(四)鼓励学生沟通交流,教师帮助归纳与总结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可采用分组形式或个人形式,对案例的发展过程及结果进行探讨。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提出自己针对案例学习得出的结论,激励学生提出新的论点,或补充前面学生所提观点。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归纳与总结作用,对小组或个人的思考成果给予肯定,对学生观点的正确与否进行评价,对富有创意的思想进行赞扬。通过学生参考性的活动,发掘学生的闪光点,真正发挥案例教学的引导与启发作用,吸引学生切实参与到课堂实践活动中来。
三、结语
案例教学活动的开展,是新课改下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活动,对初中政治教学效率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案例教学的实施为初中政治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广泛收集、不断寻找生动有效的案例结合政治教材,提高初中政治教学效率。与此同时,初中政治教师也要意识到案例教学法只是初中政治教学现代教学方法中的一种,要优化课堂教学,就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为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不断创新与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朝志。浅议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导报,2014(.11).
[2]刘雪苹。秉承案例,强化实效———初中政治教学新模式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1).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对策;教学案例
近年来,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学目标的多样化,对初中语文教师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逐渐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思维和教学观念,通过使用新型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不断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切实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已成为当下初中语文教师为之努力的方向和目恕<于此,笔者将根据自身以往教学经验和教学感受,结合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要求,就如何实现初中语文高效课程教学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希望能为同行提供帮助。
一、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对策
1.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构建和谐教学氛围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及时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思维,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自身的教学引导角色,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语文,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不断体会发现新知识、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知识的乐趣,以此增强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进而逐渐感受语文的魅力所在。
2.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有序开展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依赖于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设计。而且科学精确的教学目标不仅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还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核心所在,引领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教学方向。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立足于教学实际,根据教学侧重点,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另外,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和能力,综合考虑集体学生,分层次开展教学活动,全面顾及学习能力各不相同的所有学生。
3.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科学制定教学手段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务必要认识到学生成绩的提高是与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案设计有着密切联系的。鉴于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立足于现有教学资源,认真分析总结以往教学经验,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态度,以此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案设计,进而不断实现初中语文高效课堂这一教学目的。
二、实际教学案例分析
1.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构建和谐教学氛围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语文《春》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积极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语文。如,教师可让学生用自己的特长充分展示自己对“春”的理解,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可用口述的方式为大家讲解其对“春”的理解;绘画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用图画表达对“春”的理解。这样一来,不仅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点燃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还能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积极主动学习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知识,有利于高效课堂教学的实现。
2.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有序开展教学活动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语文《匆匆》这一课时,教师首先要明确该课的教学目标,思考学生应掌握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认真体会文字的魅力和修辞手法的巧妙应用,并充分体会时光匆匆逝去的感觉,用心品味文章的魅力所在。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读可主要分为自由朗读、点名朗读、师生合作朗读、不同人称朗读、教师引领朗读等多种形式,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内容选择一种或几种朗读形式,以此实现高效教学。
3.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采用科学教学手段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语文《济南的冬天》这一课时,如果教学场所已配备多媒体教学设施,教师就可以在上课之前,积极准备好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如作者的生平经历、写作背景、与济南冬天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这样一来,在课程讲解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播放事先准备好的多媒体课件,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认识。
由此看来,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与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序的教学活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设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积极使用新型教学手段,全面打造丰富多彩的教学课堂,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以此不断实现初中语文高效课堂这一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案;编写;实践体会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2-0070-02
学案是教师制定的一种学习方案。它依据的是初中生的发展特点以及他们的知识与经验,目的是指导初中生主动对知识进行建构。在新课标的理念指导下,学案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
一、初中语文学案的编写
(一)编写原则
1.坚持教师在学案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则。在学案的编写中,教师要将自己的作用准确定位,才能保证学案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上课前要综合考虑教学中的各种实际问题,认真备课,将学案的实用性发挥到最大。
2.坚持将知识点问题化的原则。将教材中的知识点问题化,对它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够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学生对知识进行自主探究,能更好地将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消化。教师在对问题进行设计时必须注意强调学生的主观性,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启发学生的思维,同时注意问题要简洁,不能太烦琐。
3.坚持层次化原则。教师在编写学案时,要注意研究教材知识点,根据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规律,将杂乱的学习内容有层次地整理起来,在教学中使学生能层层深入地认识和理解教材知识。同时,学案还应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设计与调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
(二)学案编写的主要内容
初中语文的学案编写中主要有以下几个主要的内容。
1.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方向。明确学习目标,能让学生明白自己在这节课的学习中必须掌握哪些知识点,从而有方向地去探索学习。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总结,哪些需要学生重点掌握,哪些需要了解即可,哪些需要熟练运用等。
2.学习的主要过程。这是学案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了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以及学习的形式和学习活动。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一般是首先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感知,然后对课本进行深入的研读,再对相关的片段及文章的整体进行品味与赏析,最后对知识点进行拓展迁移。如,在学习《桃花源记》一课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领会课文大意,然后再对课文深入研读,体会作者在文中寄托的社会理想,再对文中优美的片段进行欣赏,感受桃花源的美。
3.课程重难点。教师在学案中要对教材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突出与强调,这是教师在学案的编写与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不仅要突出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还要关注学生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主要的学习方法。对本节课主要运用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使学生掌握这些学习方法的运用。比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对歌式背诵《木兰诗》,两个学生每人一句进行轮流背诵,不仅引起学生背诵的兴趣,还能让学生在课下运用这种方法互帮互助共同完成背诵任务。
5.学习反馈环节。这一环节主要是学生在自主学习之后,对自己学习的过程与效果进行总结与自我评价。
二、初中语文学案的使用
1.课前学生自学,初步练习。教师要在上课的前一天将学案发给学生,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通过查阅资料等进行预习自学。然后教师将学生的学案收集起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掌握好课程讲解的重点。这一环节体现了先学后教的特点。
2.课堂上小组合作,探究疑点。此时主要是解决学生在预习时产生的疑问。教师在这一环节中要加强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课堂的氛围可以是民主的、和谐的、自由的,学生在课堂上与小组成员进行相互合作,通过探讨,解决自己在预习中的疑点。如,在学习《白杨礼赞》一课时,组织学生分小组对文中白杨象征着什么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教师对学生仍存的疑点进行点拨和探究。到了这个阶段,很多问题已经被学生的合作探究所解决,还有个别难度比较大的,需要教师进行点拨和探究,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将问题解决,还要注意对学习的方法进行点拨,培养初中生的分析能力。
4.课堂训练检测。这一环节主要是检验学生是否已经将知识掌握透彻,并能将知识点进行运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设置必做题和选做题,对于检测中发现的问题,教师再进行相应的点拨。
5.对课堂知识进行总结。教师应该留出3~5分钟的时间,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解决了哪些问题,掌握了哪些方法,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对课堂进行适当的延伸,补充一定的课外知识,不仅能拓展学生的视野,还能使他们对语文学习更感兴趣。
三、初中语文学案应用注意的问题
1.在教学中要注意应用过程中各个知识环节间的过渡与转换。在教学中要设计好过渡语进行转承连接,既增强知识间的前后的联系贯通,又可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进一步探求下去的强烈欲望。
2.在应用学案进行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能力层次,学生能自主完成的部分一定要让学生独立自主完成,老师不能越俎代庖。
3.指导学生重视学案的整理和保存。精心设计的学案,既有指向学习目标的知识要点,围绕重点内容的问题探究,又有学生对学习过程与结果的总结反思,是一份很有价值的学习材料。要指导学生依次整理、保存好每堂课使用的学案,并作为重要学习资料,在后续学习、考试复习时充分利用。
一、初中语文“学案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案等同于“习题”
部分初中语文教师错误地认为,所谓的语文学案只不过是教学内容变成“习题”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讲课之前进行练习,实质上起到的是一种“预习”作用。这严重曲解了“学案教学”,学案不仅仅是作业、练习,其应该是一套具体的学习方案,学生应用学案学习语文的过程即是语文教学的过程。
2.学案设计偏“整齐”
学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多样化、个性化的学案设计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但现实情况下,不在少数的中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学案设计时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层次“差异”,导致设计的学案内容、难度等缺少层次性、阶梯性,不同学生个体使用的学案几近相同,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个性发展。
3.学案就是“提问题”
“问题”是初中语文学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用问题来引发、引导学生更多的思考。但是在进行实际的学案设计过程中,部分教师设计的问题过于肤浅,不利于学生深入思考,但最大的问题是设计的问题过多,将学案设计的过程理解为将教材内容转化为“问题”的过程,所谓的学案设计只不过就是“提问题”。
4.学案变成“小教材”
随着学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上课不带课本,而是只拿着一份学案,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案”实施教学,完全把学案当成了课本、教材。教学的过程也由传统的讲解课本成了讲解学案,学案作为课本、教材的替代品出现在课堂上,学案俨然变成了一本“小教材”。
5.教师地位“虚化”
学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彻底颠覆了传统教学方式,学生则由“听众”变成了课堂的“主体”,课堂上教师不在是“主角”,但教师在课堂中不是没有作用了,而是去发挥“指导”作用。目前存在的问题是部分教师居然“隐退”了,课堂变成了学生自由发挥的场所,教师地位被“虚化”,非常不利于学案教学的科学开展。
二、“学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与改进建议
1.对学生加强“学习方法指导”
将学案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掌握“学法”,学生一旦掌握了方法,自主学习也就“水到渠成”。因此,初中语文学案教学决不仅仅是一种习题、问题式的应用,教学中还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奠定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基础。
2.学案设计上注意“分层递进”
将学案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的另外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借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但其前提是“学案”的个性化,是在充分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不同学习需求基础上,对学案的内容、难度等进行分层次、递进式的设计,使其适用于每位学生、满足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真正实现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
3.内容“细读文本、注重生成”
学案内容上要避免变成“提问题”,更要避免将学案变成“小教材”。对初中语文学案内容的设计,坚持以深入、细致阅读相关文本为基础,在阅读过程中思考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发现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点”,注重问题的“生成”,而不是机械化的将教材内容变成“问题”,切实保证学案内容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