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白鹿原》读后感【精选5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白鹿原》是我看过的第二好的小说,第一好的自然是《平凡的世界》,两者不同点在于后者侧重于个人的奋斗,而前者侧重于文化的揭露。下面就讲讲读《白鹿原》的一些感想。
《白鹿原》的主题是民族传统文化叙写,这种文化有其两面性。一方面它有着熠熠生辉的人格魅力,另一方面它又是残酷吃人的宗法礼教。这种矛盾的两面性在历史的激荡中不断碰撞。而又融入每个人的性格特征中,很多人一方面想极力摆脱礼教的束缚,但又逃不出宗法的樊篱,这就是悲剧性的根源。
传统文化的在历史的滚滚潮流中最终没落了,它成为了现代文明的障碍,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之后,更是在人们的思想深处被彻底清除了,封建糟粕是没了,但我们民族的精华也没了,我们没有了信仰,没有了道德,剩下的只有空洞的道德说教与现实的物欲横流,我们的根在哪里?从这个角度讲,《白鹿原》算是一部民族灵魂的寻根史。
下面来讲讲书里面的具体人物。主人公是白鹿村的族长白嘉轩。他是封建传统宗法制度的代表。在他身上体现着宗法制度的两面性。一方面是仁义的道德要求,另一方面是残酷的宗法约束。白嘉轩一生没有做过亏心事,做事光明正大,同时也有很多的仁义之举。他的仁义正直被广为传诵。而在维护宗法制度方面又体现出他的绝情与残酷。不让黑娃与小娥进祖宗祠堂,对小娥与孝文的刑罚,最终导致了一系列的悲剧。
朱先生应该是传统文化神化的代表。如果白嘉轩是道德境界的话,朱先生已经到达了天地境界。作为关中大儒,他保持了传统士大夫精神,既能独善其身,又能兼济天下。面对胁迫,他坚持威武不能屈的节气。他的聪明睿智,他的高风亮节或许就是传统文化的理想人格吧。
书中还有几个很重要的人物。他们是礼教的直接受害者。小娥的命运是一波三折。她作为郭举人的小妾,其实是一个奴隶。在跟黑娃回到白鹿村后,受到了封建礼教的排斥,但是他们两个坚持与礼教的斗争。这一点必须要给予赞扬,他们的勇气是令人佩服的。但是人性与命运不会这么简单,黑娃走后,小娥变成了一个水性杨花的女人,在鹿子霖的。唆使之下,他成为了宗族斗争的工具,客观上也是对礼教的报复,随后等待她的自然是礼教的惩罚。她是斗不过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宗法制度的,最终也是死在了宗法制度之下。随后的一场大瘟疫又好像是对宗法制度的报复。
孝文是书中经历落差较大的一个人物。从族长继承人逐渐沦为不孝子、乞丐。而后有逐渐成为营长直至新中国的县长。他的堕落是礼教的约束的恶果,而他的重生又反映了什么呢?他的性格中有他父亲的沉稳与老练,但缺乏他父亲的仁义,所以最终走向了高位,但这个过程并不是完全光彩的。这是他性格决定的。
黑娃是我最欣赏的一个角色,他的经历很丰富,国、共、匪、儒他都沾过边,他最终的结局是被害死了,对于这个结果我很不能接受,为什么一个变好的人不能让他善终。一方面反抗礼教,但又逃不出礼教的束缚,飞黄腾达之后也要回来祭拜祖宗祠堂。他后来变成一个好学的儒家学者,这点我不是很理解。他是一个复杂的人也是一个真性情的人。
任何现实主义小说都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环境,尤其是政治环境。书中大的历史事件包括辛亥革命,国共合作,大清洗,内部肃反,抗日战争,解放战中,到新中国成立。这些事件表现在白鹿原上就是经济斗争,党派斗争与宗法斗争的搅合。白鹿原经历了斗争——恢复——斗争——恢复的反复过程。复杂的斗争最终体现的是文化的冲突乃至人性的冲突。每个人都是在人性、宗法与环境的三者之间抉择。
《白鹿原》摆脱了阶级斗争思维的束缚,站在了一个更高更广的角度上,对文化与人性的进行了错综复杂的描述,这就是一部民族灵魂的寻根史。
终于借着假期的时光,读完了《白鹿原》这本获得过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想一想,上一次读这么大本的小说好像已经一年前了吧,电子媒体和快餐式阅读的诞生,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读一读纸质的书本了,不过还好,坚持了下来。书中,作者借着白嘉轩这个人物阐述了很多话糙理不糙的经典哲理,对自己有感悟的记录一二在下面。
活着就要记住,人生最痛苦最绝望的那一刻是最难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刻;熬过去挣过去就会开始一个重要的转折,开始一个新的辉煌历程;心软一下熬不过去就死了,死了一切就都完了。
就是个贱虫。人一天到晚坐着浑身不自在,吃饭不香,睡觉不实,总觉得慌惶兮兮。人一干活,吃饭香了,睡觉也踏实了,觉得皇帝都不怯了。
“世事你不经它,你就摸不准它。世事就是俩字:福祸。俩字半边一样,半边不一样,就是说,俩字相互牵连着。就好比罗面的箩柜,咣当摇过去就是福,咣当摇过来就是祸。所以说你们得明白,凡遇好事的时光甭张狂,张狂过头了后面就是祸事;凡遇到祸事的时光也甭乱套,忍着受着,哪怕咬着牙也得忍着受着,忍过了受过了好事跟着就来了。你们日后经得世事多了就明白了。”
这段白嘉轩对两个儿子的教诲,朴素,但话糙理不糙,对于主人公这样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半生磨砺能悟出这样的道理,讲出这样的话也真的是对儿子们最好的告诫。这话也正是对古书“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的解释吧。
“世上有许多事,尽管看得清清楚楚,却不能说出口来。有的事看见了认准了,必须说出来;有的事至死不能说。能把握住什么事必须说,什么事不能说的人,才是真正的男人。”
封建的重男轻女,导致这句话更侧重于男人应该怎样做。其实对于当今社会,做人都要能明白哪些事能说,哪些不能说,这可以说也是混迹江湖职场的一种能力吧。
“亲戚要好结远方,邻居要好高打墙。”
私人空间的给予,距离产生陌生感,其实可以更好的维系两个人,或者是朋友之间的感情。
其实,书中的语言多粗糙,多口语话,多符合陕北农民的语言,但是所体现出来的意义却实际而实用。
趁着病中打点滴的空,终于读完了《白鹿原》上那一撮撮鲜活的生命。许是年龄阅历的增长,现在读起来和当年猫在书店一角读时的感受大不相同,心境也有了变化,毕竟,离初次翻开时间隔已近九年。九年前,反复读了四遍《平凡的世界》,读到世界塌了下来,如今,倒没有勇气再翻开了。回头想想,从离开故乡那一片黄土以来,似乎离故土越来越远。读《白鹿原》的时候,心里总回响着那些冬日里奶奶坐在热炕上和姑姑们拉家常的时光,奶奶是个讲故事的好手,这似乎是贫瘠的黄土地上许多女人共同的特点。不同的是,奶奶的故事里总是悲天悯人的多,品头论足的少。说了些闲话,回到小说本身,倒不敢说个三言两语。嗯,就这样吧。
《白鹿原》是陈忠实先生的代表作,描写了关中平原上白鹿村两大家族白家和鹿家从清朝末年到改革开放后三代人的故事,对关中地区的民族文化与有着生动描述。小说获得了1998年的茅盾文学奖,是一部渭河平原半个多世纪变迁的雄伟史诗。
《白鹿原》里有非常优美的语言。“父亲的死亡是他平生经见的头一个由阳世转入阴世的人。他的死亡给他留下了永久性的记忆,那种记忆非但不因年深日久而暗淡而磨灭,反倒像一块铜镜因不断地擦拭而愈加明光可鉴”。通过生动的比喻表现了目睹亲人离世的那种撕心裂肺,真是一种永远难忘的记忆。“世间一切佳果珍馐都经不得牙齿的反复咀嚼,咀嚼到后来就连什么味也没有了;只有圣贤的书是最耐得咀嚼的,同样一句话,咀嚼一次就有一回新的体味和新的领悟,不仅不觉得味尝已尽反而觉得味道深远;好饭耐不得三顿吃,好衣架不住半月穿,好书却经得住一辈子诵读。”通过把吃穿和好书比较,只有好书才值得一遍又一遍的回味。“田野里静悄悄,夜风中饱含着成熟期的麦子散发出来的母乳一样令人贪婪的气息。”麦香像母乳一样,形象表现出了作者对田园,对家乡深深的眷恋。
作为一部现实主义的作品,《白鹿原》最打动人心就是白鹿村的风土人情。这里有光明磊落、怀有仁义之心的白嘉轩,有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鹿子霖,有一心一意追随革命的百灵,来回黑白两道的黑娃……他们之间丰富多彩的故事形象地展现了白鹿村的乡土文化,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传统乡土文化深刻的思考。这种文化中有值得宏扬的一面,也有糟粕的一面,但无论如何,作者对这种文化都是饱含深情的,非常眷恋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老一代人的逝去,结局笼罩着深深的悲剧氛围,挽悼着旧的白鹿原的终结,同时,也对新的白鹿原充满了期望。
读《白鹿原》之时,一幕幕场景也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家乡。自大学出门读书之后,家乡就没有了春秋。毕业之后投身我国的航天事业,自己应该兢兢业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效祖国,才能不负祖国家乡对自己的培养。
在一只飞舞跳跃的白鹿精灵下,白鹿原就这样神秘地展开了。
没有太多华丽的词藻,没有太多深意的词语,以它最真实朴素的笔法给人深深一颤,不得不信服。这里是一个封闭的地区,有他们自己的信仰,这里的人都很真诚善良。他们是地道的农民,秉承着“民以食为天为天”的原则辛勤耕耘。
素有“仁义村”的白鹿 村是故事的起源,讲述了白、鹿两家的故事。我喜欢“直腰板”的白嘉轩,作为白鹿村的族长,他一生无愧天地,只要求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待人全凭“真心”。即使后来腰板遭遇重击依然可以做到不坑一句,却在瘟疫差点夺走他妻子的生命时留下了眼泪。
在这里我看到了浓烈团结的气氛,每逢喜事都可以听见鞭炮,唢呐声;遇到丧事大家则一块儿帮忙整理后事;让我最记忆深刻的是,无论召集族人的次数多么频繁,大家都会准时来。最单纯朴素的人们,以一个最原始的人模样创造生活;他们谨记祠堂的祖训,以一个典型的农民模范来教儿育女,并以此为荣。
白、鹿两家每一个人都有传奇的一生,书中都详细地记录了他们的成长点滴。可未曾想过原本安分古老的白鹿原却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风暴,新生的痛苦再次敲响了危险的警钟。经历过饥荒,经历过瘟疫,哪怕寸草不生,族人先后离世,白鹿原依旧在那儿。而他们的子女却因卷进后来的风暴,无法自拔,并开始了传奇的一生。不安分的黑娃和听话懂事的白家兄弟从小就是玩伴,长大后却截然不同。本该接任下一任族长的白孝文因为接触了田小娥这个女人而改变了命运,他开始变得堕落,并染上***。随后却振作起来终有一番作为。而长大后的黑娃曾当过土匪,后继续随鹿兆鹏投入革命,虽结局悲惨,却学为好人。
而革命中的爱情经历过生死和风雨的考验,显得格外珍贵。白嘉轩之女白灵先后遇到鹿兆鹏、兆海二兄弟,因为不同的革命信仰而放弃了鹿兆海。而从小就主张自由婚姻的鹿兆鹏却把漂泊的心停留在了白灵身上。他们的爱情浸透了革命,感人肺腑。而白灵最终因被误以为是奸细而活埋。一个有着新思想的女性就这样离开了,我想那个时候就算白嘉轩再狠心也终究会心疼。
作者用了一点神秘的神话色彩,引申了田小娥的故事。她被鹿三打死后阴魂不散,变作厉鬼附在鹿三身上并引发了骇人的瘟疫,最终被镇压在塔下不得超生。
而另一个神奇人物——朱先生,他被誉为“圣人”,圣人和凡人的区别就在于圣人能做到凡人口中不能做到的事。满腹经纶的他一生满腔热血,世事看得极透,深受人民的爱戴。料事如神,哪怕最后的后事也料想到了。
白、鹿两家最终的结局也已成定局。似乎所有的事物都按照原定的轨迹发展,谁也不曾打破谁。
故事曲折生动,深深拨紧着我的心,似乎下一秒就会被震惊。
不知不觉书签已经停留在了最后一页,阳光洒在书页上闪闪发亮,我的眼前又浮现出了一个老人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