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后感作文(精选3篇)
昨天晚上,我看电视的时候,看了一个节目后觉得很气愤。节目是这样说的:
一个农村家庭来到城市,就靠卖发糕赚钱。可是他们这么辛勤地努力,却没有让他们从农村带来的女儿上学。反而是让她替父母送发糕到客户家去。她非常盼望上学。
她每天经过家门口时,总是听见学校里那朗朗的读书声。有一天,她父母叫她将发糕送到一个客户家时,她走着走着,看见地下有一本被人遗弃的书,她便坐在地下读起来,直到上午时她才反应过来还要去送发糕。但是客户已经不在了。她回到家后,父母把她痛打一顿,还说:“读书有什么用,又不能当饭吃!”幸好当地路过的人阻止了这一顿打。最后,在公关职员的开导下,他们终于让孩子上学了。
我看完后,觉得他们的做法很不对,孩子到了适当年龄就应该去上学,这是国家的法律,谁不遵守谁就是违法。而且那个孩子非常渴望去上学,我相信她上学肯定是品学优尖的好学生。
她的爸爸曾讲过:“书有什么用啊,读书能当饭吃吗?”我觉得他这句话又讲错了。读书当然能当饭吃拉。当然,读书不要读死书,读了书到关键时刻还要知道怎么运用,那样的话,走到哪里,都能搞到饭吃。
最后,我希望广大家长不要像他们那样让自己的子女不上学,成为文盲,在社会上只能靠体力劳动来勉强维持自己的生活。要是那样的话,生活可就没有乐趣了哦!
“道可道,非常道……”我不情愿的背道。又到了爷爷所说的的修心养性的时间了。
我叫张雪晴,是店子中学五年级三班的一名学生,我有一名略显神道的爷爷。我的爷爷非常的古板,每天都要我背这懂都不懂的《道德经》,其实我是不想背的课时爷爷非逼着我背。有一天,我背到一句“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句话的意思我能明白,大概就是说好事是坏事,坏事是好事。但是我觉得这个道理很没道理,好事就是好事,坏事就是坏事。
完全相反怎么能划等号呢?于是我就去问爷爷,爷爷说:“这个世界分阴阳,物极必反,所有的东西都不是绝对固定的,所以坏的有可能变好,虚弱的有可能变强壮。”“骗人,你这是封建迷信,我以后再也不背这个没用的经了!”我说道。爷爷笑了笑。
期中考试的时候,我语文得了满分,数学还差三分满分。我高兴极了,爷爷也很为我高兴。我乘机说“爷爷你带我去吃肯德基吧。”爷爷答应了。我高兴的蹦蹦跳跳,爷爷在后面换鞋子,我边跑边跳得出了门。结果一个不小心踩到一片沙子上,水泥地配沙子和冬天的冰面没有多大差别。站了一下发现站不起来了便做在地上哭了起来。爷爷听到哭声急忙跑出来把我送进了医院,经诊断软组织挫伤需要卧床休息。结果吃肯德基的计划也泡汤了。
下午躺在床上无聊得很,就想我怎么这么倒霉。本来多好的计划、多么美好的一天怎么到了如此地步。突然听到爷爷的收音机里传出了那句我开始认为很没道理的话“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物极必反,乐极生悲。我用自己的切生体会加深了对这话的理解。希望我以后无论悲伤还是高兴都能控制住度不要重蹈覆辙。
老子《道德经》的另一个广博在于任何人读之可以感悟出个体自己领域内的内涵和外延。也就是每个人都可以读出自己贴切的答案和个体标准。
以上是从宏观上对《道德经》的感受。而在微观上,老子对自然存在、科学、宇宙守恒、人文、国家管理、战争、人性、生命、名利、权位甚至物理都有自己独到精确和细致的认识。
下面对《道德经》的某些段落、重要的文句与自己的观念给出个人的感受:
(1)首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章)
“道”可以泛指,自然的方面可以指自然规律,如:星系的运动轨道,物质的自然混成及固有的运动轨道和方式;人文方面可以指人道、道德、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
“可道”是指出宇宙自然规律的确定性和因果关系。也就是宇宙的自然规律的可以被人类认可和确定的现象。
“非常道”又指出人类一旦用言语文字来表达就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用物理的观念来分析就可以认为是一种动态的存在使一切都不确定。也可以认为是指出人类的有限性而难于道出自然界的全部或准确的自然动态。
“名可名”就是人类对一切现象的命名,名可名是老子认可了人类思想活动对自然的命名。另一方面,又用“非常名”区分了“人类的名”和“自然的不可名”。
所以这样的一对排比句道出了宇宙无常和人类有常的界限。前面简单的6个字“道可道,非常道”就道出了人类不同参照系下的各种理论体系的存在是一种自然存在的现象。
(2)“无为而无所不为”是一脍炙人口的名句。
无为,不是字面上的直解不做任何事情,而是不做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事情。当你不做违反自然和违反社会规则的事件时,你所做的其它事件就是无所不为。当然,在这里对“什么是违反自然和社会规律”的“无为”事件的判断是必须具有各种层次的经验和高度智慧。
举一些在自然低层次且简单的例子;例如:你不会游泳,就不要只身跳入海里。不跳海就是一种“无为”。这种不跳入水里就是一种经验的“无为”,而这种无为会给你的生命存在带来关于该问题的保障,这种保障就是一种变相的“无所不为”。上面举的例子是较为简单而浅显的例子,任何人都可以根据经验给出相应的、各种参差不同层次的“无为”和“无所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