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如下是敬业的小编为大伙儿整理的科普知识读后感【最新9篇】,仅供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键词】科普阅读教学;科学课程;科学素养;学习策略;创新意识
除探究学习外,以科学知识学习为主的科普阅读教学也是小学科学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它包括对科学教材、教材资料库及教材外那些以知识、经验、科技史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找准科普阅读教学在科学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注重学习策略,开展有效的科普阅读教学有助于完善科学课程,提升科学素养,增强创新意识。
一、科普阅读教学与科学课程
1.科学课不能完全摒弃科普阅读教学。小学科学课开设已经历了十多个年头,从最早的常识课到上世纪末的自然课、再到本世纪初轰轰烈烈开设起来的科学课,课程名称的不同,不是仅仅一个叫法的变化,更体现课程标准、课程设置发生了变化:从昔日的以知识为目标任务的常识课,到如今以科学探究活动为核心的科学课,体现出了人们对科学素养认识的不断演变。但我们在追求科学课以科学探究活动为核心导向的同时,不能完全摒弃科普阅读教学。2.科普阅读教学仍可以纳入探究活动。通常,学生在学习人类文化遗产精华,丰富自己的心智与灵魂时,对于大多数学习内容,他们不可能自主发现式地进行建构,但也不是意味着间接知识的接受式学习就只能采取被动的、消极的听讲方式开展。实际上,学生围绕一定情境或问题开展的主动搜集资料的过程(提出问题后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以便了解有关的已有知识),虽然是接受式学习,但却是主动的、积极的探究式学习过程的一部分,仍可以纳入到多样化的探究活动之中。
二、科普阅读教学与学习策略
科学课中的科普阅读教学要利用科普材料设疑激思。教材中有些科普材料往往文字较多,但课上教学时间有限,科学课又不同于语文课,阅读教学花时间多了,会影响科学课自主探究的核心教学。教师在阅读教学时需要对科普材料精加工,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使学生进入“产生和思考问题的亢奋状态”,让其达到提出问题并努力地去解决问题的状态。具体地可采用比较性阅读教学、求解性阅读教学、质疑性阅读教学。1.比较性阅读教学。比较性阅读是学习中经常使用的、重要的阅读方法之一。比较性阅读,可以说是一切阅读理解和阅读思维的基础。2.求解性阅读教学。根据一定的要求,带着若干个问题从中寻找答案,这是求解性阅读。这种阅读能否打开思路,关键在于问题的难易程度。科学课中往往通过设置情境,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求解性阅读学习。3.质疑性阅读教学。学生在具有一定科学素养的情况下阅读学习,往往能在阅读中思考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说。如《地球的运动》的阅读学习中,学生质疑人类在从没有看到地球运动的情况下为什么就能认为地球围绕太阳转并自转。教学中抓住学生的质疑:我们每天在地球上看到太阳东升西落,设想地球和太阳之间可能的相互运动有多少种;排除那些不可能的,剩下了“太阳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地球自转”都可以看到每天太阳的东升西落的自然现象,那为什么说是地球的自转使地球人看到了太阳的东升西落呢?进一步的质疑、分析这种假设的合理性,得到了合理的推断后,还要使学生认识到科学需要严谨,为使结论得到验证,还需要证据证明。目前,科学课的科普阅读教学开展得还不是很理想。存在于教师的认识和指导水平,还有存在于科普材料的可读性、启发性等问题。这些都需要科学教师有高度的责任感,努力从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的高度注重学生的科普学习。
三、科普阅读教学与创新意识
读了《科普知识动漫百科全书—环境》这本书以后,我受到了启发,懂得了许多环保知识。
这本书告诉了我们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仅造成了自然灾害,而且还产生了很多问题。大气污染不仅对我们自身健康有害,还引发土壤和水质污染,并使各种植物受到污染。许多的食品也不能吃了,这更加严重地损害我们的健康。
通过这本书,我懂得了树木是地球的肺,通过光合作用,给生物提供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氧气。可是人类因为经济原因一直在破坏森林,这就导致大地因为没有树荫变贫瘠了,天空不会下雨了,结果就是破坏了生态系统,就会发生水灾,生物灭绝,植物也面临着绝种的危机,最后的绝种对象就是人类了。我还懂得滩涂是天然保护区,是地球的肾。它可以一边出产各种水产品,一边阻止海洋污染。可是因为开发旅游地或耕地,许多滩涂消失了。还有,汽车排出的尾气是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生活废水、工业废水是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垃圾是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
我还认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要做”环境卫士“植树造林,爱护树木,保护有益的小生命,保护动物,不能浪费纸和铅笔,节省用电、节省用水,节约能源,不乱扔垃圾。还要记住”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道理,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好我们的蓝色星球—地球。
【关键词】科普类书籍 阅读 交流策略
科普类书籍是以现有的科学知识为基础,用科学和辩证的视角剖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现象的书籍。读科普类的书对一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很重要,可事实上学生不太喜欢读这类书,因为科普类书籍大都枯燥乏味,比较难读懂,没有引人入胜、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没有丰富感人、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阅读交流时如果像文学类作品那样讲讲故事情节、聊聊人物形象,显然行不通。那该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科普类书籍的能力?笔者认为在阅读交流时根据科普书籍的文体特点、文本内容采用多样的阅读策略至关重要。
苏联科普作家伊林的《大自然的文字》一书讲述日常生活中万物的故事,分别涉及城市的衣食住行、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各种物品、人与自然三个方面,比较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对于这些不同的内容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阅读交流策略。下面笔者就以此书为例谈谈高年级科普类书籍阅读交流的一些策略。
策略一:借助图表
《大自然的文字》第一辑向我们介绍了许多有关大自然中的科学知识,有些是学生已经知道的,有些是读了这本书后才知道的,还有是读了此书后想知道的另外一些知识。阅读时,可让学生借助下面这份表格,在书中做上不同的记号,也可以将相关要点写在便利贴上贴在表格相应的位置,便于和同学交流。
交流时,重点围绕读懂了哪些新的大自然的文字,用简洁的概括的话语与同学分享,如砧状云是雷雨的前兆;白嘴鸦飞来,表示春天已到;雪花原来有很多形状;北方气流和南方气流相遇会生成旋风;碱液可以消灭麦粒的天敌――象甲虫……把还想知道的知识进行归类,对不理解的知识鼓励课外再读其他的科普读物,适时进行相关读物推荐,激起学生阅读其他科普读物的愿望。
策略二:绘图讲解
通过阅读交流,学生已粗略地读懂了一些大自然的文字,教师可继续引导:那你能揭秘大自然的文字吗?像雪花有很多形状,可到底有哪些形状,你能画出来吗?像冰雹是怎样形成的,能借助示意图介绍给大家吗?能用流程图来画画水的奇异经历,并介绍给大家吗?麦子的敌人到底有哪些,长什么样,你会画吗?每个小组可以就最感兴趣的或认为最神奇的1种或2种大自然文字进行深入细致的研读,抓住重点,绘制好概念图、示意图或流程图,并借助所绘的图做好交流准备,来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下面就是学生所绘的“大自然的文字”。这样的阅读交流方法深受学生喜爱,他们在提取信息、绘制图画中掌握了科学知识,并且在借助绘图讲解中使知识点更清晰,阅读的兴趣更浓。
策略三:知识竞赛
本书第二辑是《城市里的故事》,讲述了城市里的街道、地铁、电流、路灯、自来水、马戏团、生物园地、剧院舞台等的有关知识。阅读本辑时,可让学生边阅读边对特别感兴趣的、以前从未听说过的、让自己大开眼界的知识点做上记号,然后根据书中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出考题(要附上答案),来解密“城市的衣食住行”。每个学生至少出10题,题型要丰富,可以文字形式呈现,也可以图画形式呈现。(下文呈示的是一位学生出的题)
选择题。
(1) ( A )和( C )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表。
A.地球 B.闹钟 C.星空 D.手表
(2) 鹦鹉每天吃( A )食物就够了。
A.25克 B.250克 C.25千克 D.250千克
是非题。
(1)最早的街灯是瓦斯灯。( × )
(2)大象每天要吃10公斤的糠麸、油饼、黑面包。( × )
(3)照明器具既能表现彩虹,也能表现耀眼的闪电,还能表现极光。( √ )
简单的问答题。
(1)地铁里的空气又新鲜又清洁,是因为那里有什么?(通风机)
(2)无形的劳动者是谁?(电流)
(3)你知道除了书中讲到的最早的蒸汽发电,后来的水力发电外,现在还有什么发电?至少说出2个。(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核能发电、潮汐发电等)
下面4幅图分别是什么,你认识吗?
在各自出题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整理知识竞赛题及答案,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竞赛。答题分必答和抢答,答对加10分,抢答错扣10分,最后决出此次竞赛的冠军组,同时根据编题及竞赛评选出最佳小组合作奖。
这样的阅读交流不单单关注了结果,更关注了阅读交流的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促进了科学知识的内化,而且培养了学生合作互助的能力,大大激发了学生阅读科普类读物的兴趣。
策略四:制作海报
这是一个非常时期。面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报纸的专刊健康版如何应对?这对报业是一次检验;对于改革开放后大量诞生的报纸专刊,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新民晚报“康健园”周刊自1986年创办以来,一直以晚报16字办报方针(宣传政策、传播知识、移风易俗、丰富生活)中的“传播知识”为主旨,以医学、养生的科普知识服务读者。作为报纸知识性的科普专刊,它是新闻版的补充、延续和深化,所以当疫病袭来时,“康健园”理应成为新民晚报重要的防疫知识宣传平台。
然而,面对凶猛疫情,新民晚报打破了常规,采取了全新的宣传模式:新闻版在报道疫情新闻的同时,在第一时间还连续编发整版的专刊,其中仅“非典防范专刊”就12个版,全面刊登疾病防治知识,也开展知识性的科普宣传。
由此产生这样一个问题:有关疾病防疫的知识科普新闻版基本都做过了,一周一次的知识性科普专刊“康健园”还能做什么?
重要的是读者还想知道什么,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应告诉读者什么。通常,面对突发疫病蔓延,人的自然反应首先是恐慌,此时宣传防疫知识最重要,这些新闻版的专刊已做了。懂得防病度过最初的恐慌之后,人们出于求知与好奇自然又想知道这种新型疾病是怎么一回事,了解来龙去脉,这时必须展开科学详尽的论述。同时,新发疾病还会引出其他与人体健康相关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看似与疫病无关,实则影响身心健康,有的若不及时引导,还会生发错误观念,甚至引起混乱,这些都亟需专业的警示和讲解。由此可见,深入剖析疫病,及时宣教提醒,都是知识性科普专刊可以继续拓展的内容。
还是要在知识性上下功夫。知识是宽泛的、深邃的,请来专家论述,对知识性的内容深入挖掘,做深做细,这样的文章有别于新闻专刊的采访稿、统发稿,而这也正是知识性专刊追求的更高境界。
具体可以从三方面做起:专、深、细。
专家论述――知识性专刊的权威性
请专家论述,是知识性专刊和新闻版的根本区别。
新闻版以记者采写为主,而知识性专刊的科普特性决定了专家是最合适的撰稿人。知识性专刊请专家来谈,可以提升版面的含金量,树立版面的权威性;专家深入浅出的论述,可以将艰深的专业知识准确、通俗地传达给读者,增强版面的科学性和可读性;而严肃的科学内容由科学专家娓娓道来,可以增添版面的亲和力,缩小知识性专刊与普通读者之间的距离。特别是在非常时期,人心惶惶,专家的知识和权威可以使报纸宣传更具深度和力度,在科学传播知识的同时,还能及时安定民心,引领读者提高认知,有益社会稳定。
请权威专家论述,还可以及时传达最新的研究信息,使报纸的专刊也具有新闻性。比如非典时,上海专家组组长翁心华教授就将世界卫生组织发给他的最新研究信息首先给了新民晚报“康健园”;“SARS”(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的名称是“康健园”率先宣传的,此前各报以“非典”为病名,而SARS是世界卫生组织定的病名,为全球公认;香港大学的“非典病因”研究成果在“康健园”刊登的当晚,央视新闻才报道。人禽流感时,“康健园”最先报道病毒为“15个H亚型、9个N亚型”,而此前媒体宣传是“16个H亚型、10个N亚型”;“100度加热1分钟禽流感病毒丧失感染性”的科学观点,也是康健园最先阐述的。
知识性专刊具有新闻性,是专刊不同于杂志的重要特征。“康健园”抗疫报道显现的新闻价值,得益于权威专家撰稿的独特优势。
深入分析――知识性专刊的科学性
深入分析详尽阐述,是知识性专刊特殊的表达方式。这里的“深”,是指对知识要点的切入、对科学问题的剖析。
新闻版报道新闻事件,是动态的;专刊是新闻版的补充、延伸,对新闻事件深入分析,是动静结合,以“静”话“动”。而且相对新闻版,专刊文章的篇幅可以较大,有利于深入详尽的分析阐述。深入分析,可以使深奥的疾病原理清晰明朗,全面普及疾病知识;可以对相关的科学问题专业论述,提高受众科学认知;对一些民间疑虑还可以解疑释惑,增强百姓健康意识。所以,深入分析是知识性专刊的关键。
三次疫情,在新闻版科普宣传的基础上,“康健园”依靠专家,从不同视角对疫病及相关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
1.疾病分析
具体说就是纵向分析、横向分析。
纵向分析即从“点”上切入,是对每次疫病(非典、人禽流感、甲流)深入分析,对疾病成因、病毒病原、有效治疗、科学防范等专业问题详细论述。这类内容对大众媒体来说太过专业,但在非常时期,在新闻版科普宣传的基础上,再做好这类知识的宣传,对于读者,可以在普及的基础上加以提高;对于知识性专刊,可以提高版面的层次,同时也是报纸应尽的社会责任。疫病科普文章在文字通俗易懂的同时,要多用事实说话,比如动物实验、科研成果、数据对比、事件分析等。如非典时,上海专家组组长翁心华教授谈病因的文章,是从10个国家13个实验室国际密切合作谈起,切入点符合晚报“说事”的风格,其中猴子的分组实验又很通俗,文章在具体的叙述分析中,阐明SARS病因是“从未在人类见到过的冠状病毒科的新成员”,具有可读性;人禽流感时,著名防疫专家卢洪洲教授从1878年首次意大利鸡瘟谈到现今各国和地区的疫病事件,通过对具体疫情的分析,论证病毒的复杂多变。
横向分析是对相关疫病进行横向对比,对相关问题展开综合论证。横向分析可以开阔视野,举一反三,通过对相关情况的比较分析,可以在有限的篇幅中传播更多的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这类文章的内容较丰富,较有可读性。比如甲流时,在新闻版的防病科普之后,“康健园”请专家将猪流感、禽流感、人流感进行对比分析,从历史上单一的疫病事件到现今复杂的人畜交叉感染,论述病毒多变的科学原理,也阐明了人流感、人禽流感、人猪流感等不同的知识概念。
2.问题分析
具体说就是科学问题分析、社会问题分析。
科学问题分析即针对社会盛传的所谓“科学观点”,运用科学分析的方法加以修正。宣传科学知识是知识性科普专刊的根本职责,特别是在非常时期,科学导向至关重要。当疫情爆发时,面对完全陌生的疾病,人们的恐慌心理加上舆论的推波助澜,极易造成科学认知的偏差,甚至舆论误导。此时,宣传真科学,坚持正确的科学舆论导向,是报纸知识性科普专刊义不容辞的责任。比如非典时人们急切盼望疫苗防病,一时间许多媒体也纷纷宣传“非典疫苗三个月可研制出来”,这是严重违背科学规律的失实报道,对此“康健园”率先刊登专家分析文章:非典疫苗最快也要三年成功。再如非典时盛传抗病毒药利巴韦林可以防非典,于是许多人无病也吃利巴韦林;疫病当前,这样无病吃药既有损人体健康,又浪费了大量珍贵的医疗资源,“康健园”请专家从医学科学的角度分析自行服药对人体的危害,指出防非典不宜用利巴韦林。
社会问题分析即针对一些社会现象和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解读。危机时刻人心惶惶,一些由疫病衍生的问题出现了,这些问题说大不大,与疫情相比实在算不上什么;但说小也不小,因为关乎人的生命健康甚至社会的和谐稳定,就专刊的现实针对性而言,这类问题也正是知识性健康专刊必须加以关注的。比如非典时,上海的献血量骤降,原因是人们怕献血降低自身免疫力,怕献血被染上非典,于是血库告急;因为怕看病传上非典,医院传染科的肝病门诊没了病人,还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精神卫生等专科门诊也发生类似问题,这意味着许多传染病、慢性病和精神病患者停止了治疗。再如人禽流感时,人们怕传染不敢吃家禽和蛋品,市场上家禽和蛋品卖不出去了,农民兄弟着急起来。诸如此类各种问题比较多,“康健园”请来相关专家分析讲解。可以说,危机关头,对这类社会问题和现象深入分析、解读释疑的意义,已经超出了知识性专刊科普宣传的范畴,直接关系到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而社会的和谐稳定正是战胜疫病安度危机的重要保证。
细微切入――知识性专刊的丰富性
细微切入以小见大,是知识性专刊独特的表现形式。
不同于新闻版的疫情报道和防病科普,细微切入是从一件事、一种现象、一个知识点入手,以短小的篇幅、别样的内容、轻松的文字来“说事”,体现了新民晚报“短、广、软”的风格,也是报纸防疫宣传中知识性专刊的独到之处。如非典时,“康健园”讲述1972年1名前南斯拉夫游客,从国外染回天花病毒,因为没有及时隔离,导致全国2000万人紧急接种天花疫苗,10000人被隔离两周,175人感染天花,35人死亡;非典在亚洲肆虐,为什么人口密集的日本没有非典病例?原来日本人不随地吐痰,勤于洗澡洗手漱口,水处理完善,垃圾仔细分类处理;禽流感似恶魔,吓得人们不敢吃鸡鸭禽蛋,殊不知禽类蛋品只要用100度加热1分钟,病毒就不能传染了。这类短文,内容充实、准确,从一个看似与疫情无关的话题中引出详尽、相关的科学叙述,于细节处深入剖析,以短小的形式承载丰富的内涵,是细微切入以小见大的完整体现。
以轻松活泼的漫画宣传防病,也是细微切入的一种形式。如非典时在版面上插入漫画,从勤洗手、多开窗、不随地吐痰、咳嗽喷嚏要遮掩等细节入手,勾勒人物形象,生动有趣,寓教于乐。
读了《养花》这篇课文,我深深认识到了劳动的真正含义:在尝尽了苦,辣,酸,咸之后,才会有不尽的甘甜。 我一定永远热爱劳动!
我拿一本散发着墨香的。《少年科普世界》翻阅着,呵,一篇篇文章多么富有知识呀!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啊!一本好书会使我们受益匪浅。
《少年科普世界》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天文、地理、生物、人体、健康、医药、动物等方面的内容,是一本增长知识的科普读物。书中平实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叙述,惹人捧腹……多么奇异、有趣的故事啊!《少年科普世界》让我没有梦幻感,那些具体而详细的文字,不时让我感觉到科学奥妙的存在。自从我读了这本书后,开阔了我的视野,使我知道日常生活要注意些什么,还增长了许多科学道理和文化艺术类的知识。书中一个个新奇的知识,让我感到大千世界的五彩缤纷和自然界中的千变万化,真让我爱不释手。其中有“我呼吸的是什么”,“太阳帆远征宇宙”,“为什么跑步的时候气喘吁吁”和“空气到处是一样的吗”等。这些内容我都很喜欢,但是,最让我感兴趣的就是《家里的遥控器越来越多》这篇文章。“遥控器各种各样,奇形怪状,近几年,家里遥控器增加的速度也比较快,遥控器太多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人们又发明了多功能遥控器。”这段话让我想到了,我家近几年随着生活水平慢慢地提高,家里的电器也越来越多。
书是知识的源泉,能教给我们许多知识。一本好书,不但可以激发学习的欲望,而且还可以开拓眼界,它就像一位无形的老师,帮助我们笔直地走在人生道路上。我们应该懂得知识的可贵,少玩一次游戏,少看一次电视,经常读有关这方面的书,头脑中产生的疑问才会越来越少,兴趣也就越来越高。同时还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更多的学问,更多的人生道理!
阅读是人们了解事物的最佳途径,科学课除了实验课、操作课外,进行科普阅读也是非常重要的。科普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知识的宝库,为学生的能力形成提供充足的营养。在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学生在科学课堂内外进行科普类书籍的阅读,实现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深化学生对科学的认识,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此,结合科学学科特点,谈一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普阅读。
一、以阅读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认知和了解
小学科学教学内容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有些科学术语和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很陌生,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知识才能认知与了解,且能深化学生对科学概念认识的深度。如:细胞、受精卵、胚胎等科学词汇,在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人的一生》中仅仅作为概念出现。而细胞分裂,生命的来源对学生而言颇有难度,尤其是克隆技术,仅靠阅读课本“资料卡”的介绍是无法让学生对这种生物繁殖新技术理解到位的。针对这种情况,我除了播放本册教学资源中“生命起源电子书”外,还提供给学生需要进行阅读的资料――《地球生命溯源》《破解身体密码》《人体的奥秘》《我们的身体》等学校图书室配发的图书,引导学生自己去收集与“生命科学”有关的书籍。使学生从科普阅读中掌握最权威、最丰富、最全面的信息,深化了学生对生命科学知识的掌握。
二、以阅读拓宽学生科学视野
科普阅读,有助于学生了解更多的科普知识和与科学有关的科学家、科学发明、科学故事及其它相关的科学史,结合科学实验、科学制作、科学发明的动手操作项目,能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使学生受到科学态度及科学精神的熏陶,达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提升儿童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
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地球与地表的变化》时,虽然岩石、矿物和我们人类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是我们生产生活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岩石和矿物将更广泛的应用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但五年级的学生对岩石、矿物和我们的关系知道的并不多,对矿物的用途可能知道和关注的就更少。而实验室中配备的岩石、矿物标本则不配套,像一些很有名的学生普遍感兴趣的古生物化石根本就没有,仅通过看课本和一些不配套的标本,是难以展开地质科学的启蒙教育。在教学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播放了维苏威火山爆发、汶川地震的视频,学生从这些科普资料中了解火山和地震的成因以及对人类的危害;恐龙化石视频资料也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了化石是人类研究历史以及生物进化的主要依据。除此之外,我还让学生阅读班级书柜中《我们到底知道多少---科学之谜纵横谈》《地震的奥秘》《地震的自救与互救》《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火山》《火山监测与减灾》《奇异的岩石》等科普书籍以及学生自己收集到的与之相关的科普图书,边查找边记录整理。查找结束后,全班交流汇报,汇报时可以语言描述;可以利用图片介绍;也可以通过手抄报的形式汇报。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愉快的自主学习过程中知道了岩石和矿物的更多用处,知道它们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知道目前地球资源的紧缺和保护岩石矿产的紧迫性。从而理解了保护地球上的岩石和矿物资源的意义,对学生树立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有很大帮助。
三、以阅读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关键词:科普; 阅读; 科学; 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1-052-001
在教学的实践中我做了些尝试和思考,下面就以指导学生阅读科普杂志《科学大众・小诺贝尔》为例,谈谈我的想法和做法,与大家共勉。
一、身边模范激兴趣
每个孩子都渴望成功,每个孩子都渴望自己能够在某个方面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和赞扬,但往往因为本身的惰性而害怕付出。阅读指导课的开始,我先从小伙伴身边的科学小达人介绍入手,为进一步激发学生乐于阅读埋下伏笔。
首先我通过PPT,给同学介绍身边的科学小达人:一个连续3年在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在很多次的科技比赛如科技创新科学幻想画、电子百拼、机器人制作、航模比赛中都获得了很多名次的同学,引发学生产生敬佩、羡慕之情。然后老师适时请出这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他为什么有那么丰富的科学知识?为什么他的动手能力那么强?他怎么有那么丰富的科学幻想能力……原来所有的谜底就是因为他从小就喜欢看书,看各类科学杂志,尤其喜欢看《科学大众・小诺贝尔》。这时,再适时引导大家:多阅读科普杂志,就能走进科学,全方位地了解科学的趣味和魅力。
二、观察封面知底细
一本陌生的杂志,要让学生觉得它有可读性,可能还是需要一些有说服力的数据,所以让学生了解下杂志在业内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信服这本杂志,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带领学生通过观察杂志的封面,可以从中了解到杂志的名称、是否适合我们小学生阅读、以及杂志知名度。从《科学大众・小诺贝尔》的封面上,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些信息以及它在期刊界的地位:《科学大众・小诺贝尔》是全国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指定读本,是江苏省教育厅推荐读物,第四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是江苏省双十佳期刊。
三、通读目录解大意
浩瀚的知识海洋展现于我们眼前时,若只走马观花,有可能一无所获。所以必须把精读与略读相结合,才能撷取丰硕的果实。 略读是针对快速浏览信息而言,可以是书目、文章标题,也可以是文章内容,主要是对有用的信息筛选。所以要想快速了解一本书或一本杂志有哪些内容可供阅读,哪些需要精读,那么了解书本的目录或者说了解杂志的栏目无疑是个捷径。所以第三个环节就是带领大家先通读下杂志的目录,来了解这本杂志到底有哪些栏目。《科学大众・小诺贝尔》分别有《特别关注》《酷酷新品秀》《科技情报站》《问题对对碰》《科学为什么》《综合实践能力展示》《小诺实验室》《开心农场》《金钥匙》《探索发现》《叮当审片室》《科学动漫接力》《微话题》等栏目。简单看目录就能大致了解杂志主要有哪些栏目,这也是一种读书的方法。
四、细读栏目明内容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爱好,可能会有不同的选择,非常关注时事政治的同学或许会对“特别关注”栏目中“地球也会得流感”感兴趣,喜欢动手实验的同学或许会对“小诺实验室”栏目的“空气大炮”感兴趣,喜欢动漫的同学可能会对“科学动漫接力”栏目感兴趣。那么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个同学就可以根据目录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2-3个栏目进行详细阅读。
五、阅读笔记聚知识
阅读讲究眼到、手到、口到、心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动笔墨不读书。”怎样才能让大家读到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呢?所以,阅读记笔记的方法是提高阅读能力及积累科学知识最好的方法。这一环节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互相介绍经验并归纳的方法让学生初步掌握批注、摘抄、剪贴等简单的阅读笔记方法,这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科学素养的又一个好方法。
六、好书推荐博众长
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明的信》中谈到,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所以,为人师者还要引导学生懂得只有博览群书,取百家之长,才能获得丰富知识的道理。因为不同科普书的编写角度、思路不同,各有各的精彩,各有各的独到,没有包罗万象的科普书,只有包罗万象地读,让孩子多方位地接触科学并且思考,才有利于思路的开阔!知识是交叉的,看得多了,自然能够触类旁通了。只有大量的科普阅读,才能让人把思路打开。
所以老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白《科学大众・小诺贝尔》只是很多优秀科技书籍或科技杂志的其中一种,还有很多值得大家去阅读和学习的好的实物。这时老师可以通过用PPT出示一些优秀科普杂志或科普书籍封面,提出希望,希望同学们能够广泛的阅读科学知识,汲取科学知识的丰富营养,做一个知识渊博的科学小达人,收获更多的成果。
七、名人名言立雄志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对科普类读物比较排斥,觉得这类书不好玩、很难读。作为科学课教师,理应正视小学生所面临的科学知识类阅读难题,充分利用科学课堂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
精心选择阅读素材
科学知识类阅读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选择并建立一批丰富的阅读素材库。而今,随着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多数学校都有着比较丰富的科学类藏书;在书店里,针对小学生的各类科普读物也是卷轶浩繁;网络上,各类科普资料更是无所不包。面对如此多的阅读素材,如何选择最切合小学生实际的、最被他们所接受的内容成为教师开展阅读指导的前提。
以课堂教材为中心 把《科学》教材同其它教材相比较,就会发现教材中有大量的图片、趣味性文字,可读性非常强,表面上看起来教材比较简单,但是在貌似简单的背后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小学生理解领悟能力较差,逻辑思维能力较弱,科学课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课堂教材,引领学生阅读、讨论,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青岛版《科学》教材中,阅读材料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知识补充型,如三年级下册《骨骼》中“怎样补钙才科学”、五年级上册《地震》中“避震小常识”等。二是课外拓展型,如五年级上册《地表的变化》中“京杭大运河”、六年级下册《开发新能源》中“可燃冰”等。三是思维启发型,如五年级上册《谁能传播声音》中“声音的波浪”、六年级下册《电脑与网络》中“因特网”等。对于这些阅读材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也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或课下自行阅读。
以课外阅读为延伸 在做好教材阅读的基础上,围绕课堂知识进行适当的课外延伸阅读,不断强化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学习完青岛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密切联系的生物界》,让学生在课后阅读《澳大利亚为什么要进口屎壳郎》(选自《小学生无敌百科通》)和《钉在树上的茧,生与死的斗争》(选自“果壳网”)两篇科普短文。学习完四年级下册《热胀冷缩》,让学生阅读《生活中的智慧:热胀冷缩》(选自2006年4月24日《科技日报》)。通过课后阅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生活中存在的科学,实现了课堂和生活的紧密结合,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
以相关书目为拓展 科学专职教师执教的平行班级较多,教师无法针对每个学生的需求提供一份适合的书单。在实施的过程中,根据《科学》教材涉及的总体内容,按照天文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物理学、化学、科学与社会发展、科学与技术等七个大类进行书目的精选。选书时,要遵循以下几点:一是图文并茂。书籍的视觉美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假若翻开书本全是密密麻麻的文字介绍,对于这些没有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来说,顺利阅读有一定的困难,所以一定要挑选插图精心设计过的书籍。二是浅显易懂。小学生的背景知识较单薄,所以教师推荐读的书内容一定要符合所在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利于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三是趣味性强。常见的一些百科全书式的科普读物,其实不怎么受学生的喜欢,因为缺少趣味性。近年来,以德国少年儿童百科知识丛书《什么是什么》为代表的一批国外优秀科普读物,以新颖活泼、好玩易懂的形式,带领小学生进入浩瀚的科学领域,畅游在地球科学、生物科学、太空科学、气象学、古生物学等学科中,都深受学生的喜爱。
大力营造科学阅读氛围
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是小学生心智成长的重要特征,科学课教师要充分认识这一特征,以教学课堂为中心,大力营造科学阅读氛围,不断激发学生进行科学阅读的兴趣。
教师带头阅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故而有“什么样的老师带出什么样的学生”的说法。就科学阅读来讲,教师首先要成为科学阅读的忠实践行者,通过阅读尽快熟悉和掌握相关的科学故事、科学原理、科学方法、科学事件等,并与教材知识融会贯通。然后,以科学课堂为载体,把科学故事、科学原理、科学方法、科学事件等知识传授给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也产生自觉阅读的需要。科学课教师要用自身渊博的知识来让学生佩服,并不断鼓励学生进行阅读。通过潜移默化的引导,慢慢培养学生的科学阅读习惯。
举办读书活动 以班级为基地,举办“科普图书漂流活动”。由学生把自己认为最好的课外科普图书拿出来,和同班同学进行互相借阅,建立班级科普图书漂流和定期更新制度,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到图书馆借书、到书店买书,带学生到学校阅览室进行科学阅读,让他们感受科学阅读的吸引力。
提供展示平台 小学生的好奇心强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他们的意志是很薄弱的,经常是虎头蛇尾。这就需要科学课教师提供展示的平台来调动学生科学阅读的意愿。比如,利用课堂举办科技新闻、科学故事演讲比赛、科普知识竞赛、评选阅读之星等活动,让学生感受科学阅读成果带来的喜悦,使每一名学生都被科学阅读氛围所浸染。科技新闻会可以每周举行一次,时间放在上课前十分钟,主要由学生讲述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收集到的最新、最感兴趣的科技新闻,让学生在相互分享中强化科学兴趣和科学意识;科学故事演讲比赛可以每一个学期举办一次,有学生收集与教材相关科学家的故事,向科学家学习其探究的精神;科普知识竞赛可以每一个学年举行一次,通过学生在规定的时间来做题,检验其科学阅读的成效,选拔一批有潜力的苗子参加上级的比赛;评选阅读之星是对科学阅读的综合性奖励,每学期评选一次。
有效引导课外科学阅读
单靠每周两节课的科学学习,学生学到的东西非常有限,只有引领学生进行课后延伸性、拓展性的阅读,扩大知识面,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创造性阅读 创造性阅读首先要求学生对阅读内容展开想象。如三年级下册《灯泡亮了》一课,一开始就提到手电筒能够发光,那么手电筒为何能发光呢?教师由此指导学生展开想象,如“没有电池能否发光”“没有导线能否发光”。二是要求学生对阅读内容提出问题,大胆质疑。如教学五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一课,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懂得了“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后,在课堂上有学生提出:“在微风中,国旗飘扬为什么没有声音?”教师立即用音叉实验解决了疑问。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相关材料,寻求正确答案。例如,六年级下册《通电的线圈》中结合教材中的设问:“电可以产生磁,磁能不能产生电呢?”让大家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又扩展了学生的课外阅读视野。
在暑假的时候,我记得我读过一本书他叫《海底两万里》这本书使我深有感悟!
1866年,在海底峡谷出现了一只“海怪”,阿龙纳斯先生就被叫去不捉那只神出鬼没的“海怪”。同行的还有阿龙纳斯的仆人康纳尔和加拿大人捕鲸能手尼德兰。他们的路程惊险万分,扣人心弦!海底森林、珊瑚王国、去南极点、杀章鱼群……
在追捕过程中,阿龙纳斯、康纳尔、尼德兰不幸落入水中,这倒好,他们爬上了“海怪”的身上,这时,他们才发现这不是“海怪”这是一架利用海洋来发光的船,“***号”一艘构造精密的潜水艇。里面的船长尼摩邀请他们来一次海洋之旅 。他们冲破了重重困难,多次化险为夷,但是,最终还是落入漩涡里,生死为卜,下落不明。而阿龙纳斯、康纳尔、尼德兰乘坐准备逃走的小艇而幸免落难,将所知道的海底世界公布于世。
在他们的历险中,我们不仅看到了精彩绝伦的画面,我们而且还懂得了一些道理:在危难面前,我们需要尼摩船长球场不甘示弱的精神;我们需要尼摩天楼船长镇静机敏的心态;我们更需要那种敢于探索,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毅力!同时,知识就是力量,我们也要像尼摩船长那样有着超人的智慧。如果我们能像他们一样在危难面前临危不惧,那么,会不会我们的生活就能少点危险呢?
虽然我们还是小学生,但是我们迟早也要长大的,长大后,也许我们就会遇到一些不寻常的灾难,我们应该应用自己的智慧去与他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