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本页是人美心善的小编为大伙儿找到的7篇《孔孟论学习》读后感。
课前预习:
1、将课文至少诵读三遍,抄写一遍。
2、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孟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孟子》的主要内容。(可参考助学)
3、查阅工具书,参照注释,疏通文意,把握全文梗概。
4、提出疑难问题。
相关课程标准: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资料;
2、疏通文意,理解重点词句意思;
3、掌握孔孟的学习之道;
4、联系自己的实际学习,理解文中提出的学习之道;
5、背诵并默写全文。
评价任务:
反复练习诵读,在读中积累文言词汇,在读中感知内容要点,在读中领悟文章内蕴,在读中鉴赏语言的精辟,在读中质疑解疑,走近孔孟。学生对课文内容要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探讨解疑。学生要做到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能链接生活,拓展思维,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讲“诸子百家”时,常提到“孔孟”二人,这里的“孔”,指“孔子”,“孟”就是“孟子”,大家对孔子孟子知道多少?
交流有关孔子、《论语》的知识,孟子、《孟子》的知识。
①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②班上交流:每个知识点由一个同学介绍,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
③师生交流: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
孔子(前51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yuè),序《周易》,撰(zhuàn)《春秋》。孔子曾任鲁国司寇,治理鲁国三个月,便使强大的齐国畏惧。因身处乱世,他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后携弟子周游列国。入东周拜老子为师。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弟子多达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他被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下来,作成《论语》。北宋宰相赵普赞曰:“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南宋时,朱熹把它《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1988年初,75位诺贝尔奖得主曾在巴黎宣称: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孟子(约公元前372—约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人。被后世人尊称“亚圣”他是儒家学派中思(子思)孟(孟轲)学派的主要代表,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
《孟子》,是孟子的弟子们整理的孟子言论,其间杂有弟子的话语。《孟子》现仅存“内书”七篇。《孟子》一书,除了阐述儒家的“仁”的主张外,还提出了“义”的观念,提出了“性本善”、“养浩然之气”等一系列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命题。
对于这样的儒家学派的大师,你又知晓哪些流传千古的精辟言论呢?
生七嘴八舌议起来……他们的这些言论代表着他们怎样的学习和人生态度?让我们走近孔子、孟子,去品读《孔孟论学习》。
二、明确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资料;
2、疏通文意,理解重点词句意思;
3、掌握孔孟的学习之道;
4、联系自己的实际学习,理解文中提出的学习之道;
5、背诵并默写全文。
三、初读课文,疏通句意
1、自由朗读课文两遍,要求:
第一遍,边读边看注释,边标(字音)画(重点)。
第二遍,正确、流利。
2、教师范读,要求学生纠正字音,然后说说你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字音?
教师出示生字词
论语(lún) 不亦说乎(yuè) 学而不思则罔(wǎng)
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不悱不发(fěi) 举一隅(yú)
一日暴之(pù) 使奕秋诲二人奕(yì)(huì)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hú) 辟若掘井(pì)
掘井九轫(rèn) 流杵也(chǔ)
3、指名轮读1遍,齐读。
4、圈点批注疑难字词句,通过查字典、看注释、同学交流、师生交流,尽可能疏通句意。
①、仔细观察,发现规律:
示例:人 不知 而不愠,不亦 君子乎?
译文:别人不了解(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方法总结:看注释、组词法、添加法
②、同桌合作,互相纠正,互相解疑。
③全班质疑 。
④、A完成阅读练习·探究三(抢答)
B课文字词,你掌握了多少?
a、温故而知新。(“而”是“而且”还是“从而”?)明确:从而,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
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敏”与“好学”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并提?)明确:并列关系,自己敏锐的很,是不是就够了?不够,还得向他人学习。讲的是学与问的关系。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为什么比“好之”更值得肯定?)明确:爱好、喜欢当然是主动学习,但主动性也有层次高低之分。爱好了,也许不一定到家,还要让他在学习、专研中感到快乐、感到幸福。这样的主动学习就更理想了。
d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不再教他”不是放弃了教育的责任了吗?)明确: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不再教他。这就是迫使学生独立思考、自由开拓。这和当代教育学中的自主性、研究性创造性学习,在根本精神上是相通的。
e“诵《诗》”与“读《书》”孰先孰后?究竟有什么区别?明确:这里可理解为互文句。
f、“居之安”和“资之深”可否译成“牢固的掌握(知识)”和“深厚的积累(学问)”?“居”从“保有”到”占有“再到“掌握”,这样的意义引申有没有道理?明确:用课下小注更好,突出“自得”。
g、弈之为数。(是翻译成“围棋是一种技艺”,还是 “围棋作为一种技艺”更恰当?明确:“围棋作为一种技艺”更恰当,之,结构助词,没有意义。
h惟弈秋之为听。(是翻译成“只听弈秋的”,还是“惟有弈秋的话听进去了”?) 明确:惟弈秋之为听,惟听奕秋的倒置,翻译成“只听弈秋的”,惟,只、只有,之,结构助词,没有意义。
i“为是”(是翻译成“因为这样“,还是“造成这样的结果” ?为什么?) 明确:翻译成“造成这样的结果”,为,动词,造成,是,这样的结果。
很好,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基本上解决了本文的疑难或重点字词句。让我们一起流畅地朗读一遍课文。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直至背诵。
2、在笔记本上准确翻译课文一遍。
3、完成助学预习积累和语言运用部分。
4、思考阅读练习·探究一、二。
第二课时
一. 吟读课文,引情入境
1、上节课我们一起熟悉了课文,我们试着吟读一遍课文。谁尝试着吟读一遍?(生读生评)
老师补充评价,学生朗读的很好,却少了一点吟的味道。吟读速度要稍慢一些,声音要有起伏变化。
2、老师示范吟读。(师读生品)
3、两人一组,互相比一比,看谁吟读得好。
吟读得好,可以让我们享受到文言文的美感,还可以让我们情不自禁地走进作品,走近作者,去感受作者的内心,去理解作品的内容。让我们再次齐声吟读课文。
二. 研读课文,理解文意
这十三则孔孟名言,从哪几个方面谈了读书之道?
(分小组讨论、研究后,各小组推选代表发言。)
明确:温习的重要(1、2)
学习与思考缺一不可(3)
虚心好学(4、5、8)
情感、态度对学习具有更重要的作用(6)
启发式教学原则,学习主体的第一性原则(7)
学习经典是与大师、先贤对话、交流(9)
学习深造的正确途径是依靠自己主动学习、主动获得(10)
学习的关键在于专心致志(11)
做学问要有成就就必须持之以恒,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12)
读书学习要有怀疑精神(13)
(我按照上述明确的,学生大多数能自己体会出)
学习方法:1、2、8、9、10则
学习态度:3、4、11、12、13则
学习原则:5、7则
学习意义:6则
“学习原则”可能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原则就是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比如说办事原则,说话原则,在这里孔子谈的是学习原则,学习时应该依据的标准规则。
(此处学习方法、态度、原则没有固定界限,有的既是方法也是态度还是原则。)
师评各小组,各小组都真正动了起来,通过研读课文,基本读懂了文章的大意,如果同学们还想深入理解课文内涵的话,我们一起来赏读课文,吸取古人之精华吧。
三. 赏读课文,吸取精华
文无定读,同学们各人有各人的欣赏水平,各人呢有各人的见解。那就请大家充分展示自己的欣赏个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来赏读你最欣赏的内容吧。(学生赏读、交流)
预设精讲
⑴学而时习之:孔子强调“习”,补充甲骨文、金文中字形,“小鸟学飞” (表演),了解词义:复习、练习、实习。
⑵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一句讲学和思的辩证关系,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
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补充“南山有竹”的故事,品读告诫的语气。(译文:子路疑惑,问道:「学习有什么好处呢?」……子路仍不能体会,又问说:「在南山有一种竹子,不必揉制加工便是直的,砍了拿来使用,锋利得可以贯通犀牛的皮革。以这样的情形来看,天生就有才能的人,还需要什么学习呢?」孔子说:「假如拿这箭在箭末发弦的地方装上箭翎,箭头磨得更加锋利,不就可以射得更深了吗?」子路听后,心服口服,不由得敬佩夫子的见识,于是恭恭敬敬地向夫子拜了又拜,说道:「弟子恭敬地领受您的教诲。」)
⑷“一暴十寒”与“奕秋诲人”的故事个说明了什么道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是什么道理?你有过类似的经历么?
⑸《论语》中有较多耳熟能详的格言警句。
⑹孟子论述时擅长于讲故事。
由⑸、⑹引出问题《论语》和孟子的论证方式有什么不同?
明确:孔子的语录:语言精粹精策,内涵深厚,文字简洁,有格言色彩;语录虽是片段的,但互相间有深刻联系,是一篇逻辑完整的文章。有事理论证和直接提出观点两种议论方式。
孟子:事实论证,又善于作形象的类比,如“一暴十寒”和“掘井而不及泉”的故事。
四.背读课文,积累语言
听同学们争先恐后的讲述,老师和大家一样,也完全沉醉于两位文学大师的艺术魅力之中了。这么精美的文章,这么睿智的见解,不背下它一定是学习中的一大遗憾,请同学们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几则快速背过,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好又多。
五.展读课文,飞扬神思
1、孔孟以其精辟的论述,阐明了读书之道。请同学们联系实际,结合现实,谈谈自己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学生的回答可能范围很广,老师要结合所学进行总结,目的是巩固课本知识。)
2、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
⑵不耻下问: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⑶举一反三:举出一个、能说出其他三个、
⑷左右逢源:比喻做事情、写文章等得心应手。
⑸一暴十寒:晒一天,冻十天。比喻学习、做事没有恒心。
⑹专心致志:意思是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六、小结
这几则语句,有的谈学习方法,如……,有的谈求知态度,如……,有的谈修养身心,如……。学会求知,学会做人,你就能成长为一只搏击蓝天的苍鹰!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经典,聆听到了孔孟老夫子的谆谆教诲!正如于丹所说:“真正的圣贤不会端起架子,板着面孔说话。他们把活泼泼的人生经验,穿越沧桑,传递到今天,让我们仍然觉得温暖;而他们在千古之前,缄默地微笑着、注视着,看我们仍然在他们的言论中受益而已。”这就是我们的圣人,我们的国学!下面我想请大家齐读全文,读出你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对民族智慧的敬仰!让我们一起用心倾听、用心感受!
七、作业:
1、背熟全文。
2、将文中的成语、格言和警句摘抄在笔记本上。
3、 从文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则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工工整整地抄写在卡片上,然后写下对自己的“青春寄语”。
教学反思::学习本文必须要求严格,须能通背全书,原因有二:一是古代典籍里常引用这本书里的话;二是:通过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以养成语感。
1、孟子与孔子�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尊称其为亚圣。《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
3、孔子,孔氏,名丘,字仲尼。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来源:文章屋网 )
教学目标:
一、了解作者资料;
二、疏通文意,理解重点词句意思;
三、掌握孔孟的学习之道;
四、联系自己的实际学习,理解文中提出的学习之道;
五、背诵并默写全文
教学重点:
积累重点词语,疏通文意
背诵课文,掌握学习方法
难点:理解孔孟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知识从哪里来?从书本和实践中来,读书有方法,用书有智慧,为学有经验,让我们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吧!(板书课题《孔孟论学习》)
二.孔子和孟子
读注释,填空
1.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春秋末期(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孟子,名轲,辽子舆,鲁国邹人,战国时人,人称“亚圣”
3.《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三.初读课文,读准读通读顺
1.师范读
2.生自读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学而不思则罔wǎng
不亦说乎yuè
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不悱不发fěi
一日暴之pù
鸿鹄将至hónghú
援弓缴zhuó
掘井九轫rèn
好之者hào
举一隅yú
而何其血之流杵也chǔ
辟若pì
4.节奏与停顿
5.生范读,齐读,自由读
四.再读,疏通文意
1.参考注释,同位合作,弄清大致意思
2.解释下列加点字
学而不思则罔 迷惑而无所得
思而不学则殆 迷惑
不悱不发想说而又说不出的样子
与古人谋商讨,交谈
君子深造之以道造就
2.注意以下几个字的'解释
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
今夫奕之为数
有为者辟若掘井
掘井九轫而不及泉
3.说说以下各句的意思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受学重问
十日寒之
4.问题探究。
(1)温故而知新。(“而”是“而且”还是“从而”?)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敏”与“好学”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并提?)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为什么比“好之”更值得肯定定?)
(4)举一隅不以三反隅,则不复也。(“不再教他”不是放弃了教育的责任了吗?)
(5)“诵《诗》”与“读《书》”孰先孰后?究竟有什么区别?
(6)“居之安”和“资之深”可否译成“牢固的掌握(知识)”和“深厚的积累(学问)”?“居”从“保有”到”占有“再到“掌握”,这样的意义引申有没有道理?
(7)弈之为数。(是翻译成“围棋是一种技艺”,还是”围棋作为一种技艺“更恰当?
(8)惟弈秋之为听。(是翻译成“只听弈秋的”,还是“惟有弈秋的话听进去了”?)
(9)“为是”(是翻译成“因为这样“,还是”造成这样的结果“?为什么?
五.内容分析
1.这十三则孔孟名言,文章讲学习方法的有,讲学习态度的有,文章讲学习原则的有,讲学习意义的有。
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受学重问,孰不顺成?
诵《诗》读《书》,与古人居;读《书》诵《诗》,与古人谋。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学习态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习原则: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反隅,则不复也。
学习意义: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比较《论语》在说理时与《孟子》有什么不同?
孔子的语录:语言精粹精策,内涵深厚,文字简洁,有格言色彩;语录虽是片段的,但互相间有深刻联系,是一篇逻辑完整的文章。有事理论证和直接提出观点两种议论方式。
孟子:事实论证,又善于作形象的类比,如“一曝十寒”和“掘井而不及泉”的故事。
六.拓展练习
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谈了孔孟学习之道?哪些道理和我们今天提倡的主动学习相一致?就其中你感触最深的一则谈谈自己的体会。
〖主干知识
1、给下列生字注音。
罔( ) 殆( ) 悱( ) 隅( ) 诲( ) 杵( )
奕( ) 鸿鹄( )( )
2、解释加点的词语。
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时:
说:
⑵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是:
知:
⑶君子深造之以道。
造:
以道: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⑵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⑶为是其智弗若与?
4、文学常识填空。
孔子,名丘,是______时期鲁国人,___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记录__________________的著作。
5、读完本文,你知道了哪些有益的学习方法?
〖点击思维
1、注意“殆”不要读成“tái”,“杵”不要读作“wǔ”,“鹄”不要读成“gào”。
2、文言词的解释也要结合具体语境,不能只看字面意思,如“说”“知”此处是文言通假现象。
3、翻译文言句子要做到准确、通顺,不遗漏重点词语。⑴句要注意“故”“以为”的意思;⑶句要注意“弗若”的译法。
4、你知道吗?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
5、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结合文章关键语句课文提炼主要内容。
【规律方法】
〖理清结构
第一、二、三、八则 经常复习
学习方法 思考重要
学思结合
第四、五、六则 谦虚诚实
学习态度 不耻下问
好之乐之
第七则 抓住教导时机
第九则 读《诗》《书》的意义
第十、十一、十二则 遵循正确的方法
如何做学问 专心致志
持之以恒
第十三则 读书不能尽信书
〖语言特色
先秦时期是中国思想文化史的重要开端,也是思想文化史的辉煌灿烂时期。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无论其内容形式或学风,都对秦汉以后的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本课节选的十三则论学习的语录,语言洗练、含蕴丰富,风格明快;说理透彻,逻辑严密,善于类比,不乏文采,学习时应在熟练诵读的基础上仔细品味。
〖把握重点
一、正音
诵读时要读准字音,注意文言文中破音异读、古今异读、通假异读的现象,以便更好地理解词意,这是准确、规范诵读课文的必要步骤。如本文中读音有两种特殊情况:一通假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说”读“yuè”;“学而不思则罔”中的“罔”通“惘”;“一日暴之”中的“暴”通“曝”等等。二是多音字,“可以为师矣”中的“为”读“wéi”;“敏而好学”中的“好”读“hào”;“受学重问”中的“重”读“zhng”等。
二、朗读
主要从语音、语气、停顿三个方面加以把握。语音:要读出轻重音,培养读文言文的语感。停顿:课文所选文言文都加上了标点符号,朗读时可以从语音和意义两方面来停顿,总的原则是不能读破。语气:朗读时一般按句末标点符号和语气词,读出句子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
〖攻克难点
《孔孟论学习》参考译文:
第一则:学过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
第二则:温习旧的知识,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就可以做老师了。或“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第三则:学习却不思考就不能解决疑难问题。只思考却不学习也不能解决疑难问题。
第四则: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聪明。
第五则:聪敏而又热爱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辱。
第六则:对于一件事,了解它不如热爱它,热爱它不如发自内心地喜欢研究它。
第七则:不到他苦苦思索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又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他一个方面,他不能推知其它三个方面,就不再教他。
第八则:接受教育,注重请教,怎么会不顺利成功?
第九则:诵读《诗经》《尚书》,就好像与古人生活在一起;诵读《诗经》《尚书》,就好像与古人一起商讨,交谈。
第十则:君子遵循正确的方法以获得很深的学问,并想自己找到正确的方法。自己找到了正确方法,所学的东西就能掌握牢固;知识掌握得牢固了,那么学问积累就多;学问积累得多,就用之不尽,取之不竭。所以,君子都想自己找到正确的方法。
第十一则:即使有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一会儿晒它,一会儿冰冻它,没有能够生存下去的。……现在,围棋作为一种技能,是小的技能;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习,也学不会。一位名叫秋的围棋手,是全国最擅长下围棋的。让他教导两个人学习围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从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听从秋的教导,但心里却总是想着天鹅将要飞来,想着拿弓箭来射它,虽然和另一个人一起学习,但不如另一个人学得好。是因为这个人的智力不如另一个人吗?答案是:不是这样的。
第十二则:做学问就像挖井,井挖得很深了,还没有泉水,还是一口废井。
第十三则:完全相信《尚书》上所说的道理,还不如没有读过《尚书》这本书。我读《武成》,只是选择读其中的二三页罢了。仁道之君挥无敌于天下,以周武王这样极为仁道的人去讨伐商纣这样极为不仁的人,怎么会使血流得把舂米的木槌都漂起来了呢?
〖质询疑点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要遵循什么原则?
“信”: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主干知识
1、wǎng dài fěi yú huì chǔ yì hóng hú
2、⑴时:按时。说:通“悦”,高兴,愉快。
⑵是:这(就是)。知:通“智”,聪明。
⑶造:造就。以道:遵循正确的方法。
3、⑴温习旧的知识,从而学到新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当老师了。
⑵不到他苦苦思索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又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⑶这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吗?
4、春秋儒 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5、如:学习要经常复习;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要不耻下问;不要完全相信书上的知识等等。
学习了《孔孟论学习》后,我感到收获颇多,特别是对于自己的日常的学习有了深刻的启发。我认为学习过程中,兴趣和爱好是非常重要的,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是之母。” 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最关键。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的目的就是强调兴趣和爱好的重要性,事实上也正是真正爱好学习的人,为学习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记得小学时有一个同学调皮异常,学习积极性不高,上课多不注意听讲,有一次老师让他上黑板默写生字词,居然十个错九个,而且笔画笔顺错误甚多。
老师就让他在黑板上抄写三遍。要平时,在本子上抄他根本没有自觉性给它抄完。在全班同学和老师的共同监督下,他很认真地一字不漏地抄写着。并再次对他进行听写,效果比第一次好。以后他学习一偷懒,老师就叫到黑板上去听写,他居然每次都欣然同意,而且完成得相当不错。比起以前让他在练习本上自己去抄写的效果要好得多。我们同学就有些不明白,于是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喜欢到黑板上写字”。后来逐渐他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很强烈的兴趣,而且有几次考试语文成绩都名列前茅。可见,兴趣对于学习是多么地重要埃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过类似的经历,感兴趣的,特别喜爱的学科总会学的很好,而兴趣不大或反感的学科自然成绩会很不理想。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那样,我们就
【关键词】孔子 孟子 修辞 辞巧
孔子和孟子分处春秋战国时期,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阐发其思想,并与战国中期的其他学派进行斗争。孟子运用修辞来实现有效表达,他对孔子的“辞巧”观也具有明显的继承性。但他们毕竟分属于两个时期,孟子与孔子相比也有明显的不同之处。
一、从孔子的“辞巧”到孟子的“善辩”
1、孔子的“辞巧”修辞观
(1)讲求文采
孔子“辞巧”修辞观体现在他的言论中,孔子提出“信,辞欲巧”指的是文章要有充实的内容,又要有华美的表现形式。孔子在形式上注重“辞巧”,但主张要将内容与形式结合起来。他说:“《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晋为伯,郑人陈,非文辞不为功。”强调的是语言的技巧,文章的文采。
(2)反对浮夸的“巧言”
孔子主张“辞巧”,并不是一味地追求文辞的华美。他在提倡文采同时,坚决反对那种虚伪不实的巧言妄语。他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言君子言辞得和顺美巧,不逆于理,与巧言令色者异也。”他还认为花言巧语足以败坏道德,花言巧语的人缺少仁德。
2、孟子的“善辩”论
孟子在语言表达上也注重“辞巧”。《孟子》中的散文,巧妙地运用问句、反问句、排比句等多种句式,增强了文章的气势,雄辩有力。
孟子一生不断地在和人辩。不过,他却承认自己好辩,与人辩论是不得己的“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孟子自认为是孔子的忠实信徒,以接受孔子的传统自居。而当时,儒家礼乐学术遭到破坏,孟子自然要起来呐喊。
二、孟子对孔子修辞手法的继承与背离
孔子注重文采,语录体的《论语》呈现出简练、准确,又典雅、含蓄等特点;风格上,既富于深邃的哲理性,又有一定的文学情趣。而这种独特的风格又是通过多种多样的修辞方法表现出来的。孟子继承了孔子辞巧观,善用多种修辞手法,实现语言表达的目的。
1、比喻
孔子大量使用比喻,而且寓理于喻,孟子也继承了这一点。但相比之下,《论语》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内容严肃深刻,有哲理,说教性强。而《孟子》中的比喻虽然也取材于现实生活,但内容上迂回曲折,主张鲜明,论辩性强。
(1)孔子的比喻
孔子的比喻取材于现实生活,较多地体现出儒家的人生观、哲学观、道德价值观,带有浓厚的说教意味。
例如:“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孔子在这里把非正当手段得来的富贵比作虚无飘渺的“浮云”,表达了他重视儒家知识分子操守和人生价值追求。
例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斯”指的是前面的“川”,即河水。孔子把逝去的时光比作日夜不停的流水,表达了对光阴易逝的感叹,同时又蕴含着动静相对的哲理。这个比喻形象、生动、有深意,这句话�
又如:“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和“”是车辕前固定横木的木销,没有它就无法套住牲口,车自然也就无法行走了。孔子用比喻说明: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就好比车没有“”和“”一样,在社会上是行不通的。这个比喻阐述了孔子的守信思想。
(2)孟子的比喻
孟子在喻体的选材上更为广泛,往往通过比喻深入浅出地说明道理,表明自己的主张,论辩意味浓厚。
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译注・告子章句上》)
孟子以水的流向不分东� 孟子是性善论者,他在以水设喻的同时,借力打力,抓住水的基本特性,显得更有论辩性。
同为比喻,但孔子重在言教、说理;孟子更多的是言辩,用比喻说服他人。
2、排比
《论语》和《孟子》均为先秦儒家的经典文献,都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具有可比性。总体上说,《论语》、《孟子》中都大量地使用排比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这是两者在修辞上的共性。差别在于《孟子》的排比句要比《论语》的排比句使用得多。《论语》排比的意图是“辨惑”,《孟子》的排比的主要意图是“辩论”。
如:“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
孔子用这个排比句向他的学生子路讲述了自己的志向。
又如:“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这个排比句从做事、交友和学习三个方面为弟子们解说为人的处世准则。
而孟子用的排比与孔子有很大不同,不仅仅从逻辑上说明道理,而且具有强烈的感彩。文字通俗流畅,无生硬语,又喜欢使用层层迭迭的排比句式,这样就形成了《孟子》的一个显著特点,即富有气势。
如:“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孟子连用了五个句子构成排比以蓄文势,下文又连用四个短句直接道出了齐宣王的“大欲”这个排比,宛若洪水开闸,势不可挡,使得齐王无法置辩。
3、对偶
对偶这种修辞手法是将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两句组成对句,通过对比来说理。《论语》和《孟子》中的对偶句都比较多。
(1)《论语》中的对偶又可以分为正对与反对两种。
正对:两句性质相类似,所表现的思想内容相同或相近。如: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泰伯》)
反对:两个对句的内容相反,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深刻的思想意义。如: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这些对偶句,工整醒目,音韵和谐,语句凝练,对比鲜明,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2)《孟子》散文中的对偶句也有正对和反对。如: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孟子・梁惠王上》)
“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同上)
“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的对偶在数量上使用得更多,对偶句使用了200多次。有的篇章甚至全篇都使用对偶句。孔子的表述却在一问一答间使用,更加自然,不露痕迹。
4、设问和反问
《论语》和《孟子》中都大量的使用设问和反问。《论语》是语录体,因而设问和反问主要集中在孔子和他的弟子的对话中。而《孟子》中的设问和反问往往在一个篇章的某个段落当中,以“合奏”的效果达到论辩的目的。
(1)孔子的设问和反问
孔子运用设问和反问的手法,与他启发式教学的方式密切相关。设问是为了强调自己的看法或结论,先提出问题,然后再把自己的看法说出,自问自答。
如: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论语・述而》)
此句孔子表明自己为人磊落,自问自答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文章中用设问手法引起读者的注意,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反问也叫反诘,是只问不答,其义自明。文章中适当地运用反问手法,可激发读者自己去体会文中的内在含义。
如,《论语・先进》记载子路向孔子问事鬼神,子日:“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子路又问死是怎么回事,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没有做正面回答,用反问激发子路自己去思考。恰当地运用反问比直接说出答案更鲜明有力,更富感彩,具有启发性。
(2)孟子的设问和反问
如:《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段: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以“利吾国”为话题,借机提出对“王道”的见解。先提出反问“何必曰利?”接着仿效梁惠王求“利”的话语模式,仿写了三个设问。“何以利吾国?”“何以利吾家?”“何以利吾身?”阐明先讲“利”后讲“义”的弊端,指明了王者“仁义”的重要性。最后,在结尾处反问“何必曰利?”照应上文。全段将反问与设问有机结合起来,多个设问又构成排比句,更具气势。
三、孟子修辞观不同于孔子的原因
1、社会历史原因
孟子的修辞带有较重的辩论色彩,这与他所处的时代密不可分。战国时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家各派对社会政治、学术问题纷纷发表自己的论点,“辩”成为时尚,游说诸侯,进行政治活动,宣传自己行王道、施仁政或其他政治主张。在这样的社会政治时代风气下,要阐明儒学的观点,维护自己的立场,就需要辩论。
2、孟子个人原因
孟子的修辞论辩意味浓离不开他的个人原因。他为人自傲自负,锋芒毕露,不似孔子那样深沉庄重。孟子内在精神上气概浩然,是其散文气势充沛的内在动因。另外,他思维敏捷、好辩且善辩。再加上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文人自贵心理,而孟子又德才兼备,才华横溢,自然感觉自己有傲视人下的资本,可以与国君分庭抗礼、居高临下、言辞犀利。■
参考文献
①张春泉,《和排比问的语用比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6)
②熊浩莉,《词句类比喻论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5(4)
③谭书旺,《从看战国至东汉的语言发展》[J],古汉语研究,2001(2)
④罗宜军,《谈的修辞》[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4)
⑤池昌海,《孔子的修辞观》[J],《浙江大学学报》,2000(2)
⑥钱穆:《论语新解》[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3)
⑦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2004(5)
内容预览:
《孔孟论学习》教案
阅读能力目标
1)熟悉文言文的语言现象,感知古今语言的不同。
2)感知文章的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
写作能力目标
能够对读书生活中的人和事发表见解。
思想教育
了解古今对读书的认识,树立良好的读书观。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言
二、作者、作品简介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现存《论语》一书,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孟子(公元前372——约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是儒家学派中思(子思)孟(孟轲)学派的主要代表,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是孟子的弟子们整理的孟子言论,其间杂有弟子的话语。《孟子》现仅存“内书”七篇。《孟子》一书,除了阐述儒家的“仁”的主张外,还提出了“义”的观念,提出了“性本善”、“养浩然之气”等一系列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命题。
三、语文基础知识目标
(一)生字: 论语 lún 不亦说乎yuè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wǎnɡ dài 不悱不发fěi 举一隅yú 奕之为数yì 辟若掘井(pì) 流杵也chǔ
(二)翻译课文。《孔孟论学习》参考译文:
第一则:学过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
第二则:温习旧的知识,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就可以做老师了。或“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第三则:学习却不思考就不能解决疑难问题。只思考却不学习也不能解决疑难问题。
第四则: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聪明。
第五则:聪敏而又热爱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辱。
第六则:对于一件事,了解它不如热爱它,热爱它不如发自内心地喜欢研究它。
第七则:不到他苦苦思索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又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他一个方面,他不能推知其它三个方面,就不再教他。
第八则:接受教育,注重请教,怎么会不顺利成功?
第九则:诵读《诗经》《尚书》,就好像与古人生活在一起;诵读《诗经》《尚书》,就好像与古人一起商讨,交谈。
第十则:君子遵循正确的方法以获得很深的学问,并想自己找到正确的方法。自己找到了正确方法,所学的东西就能掌握牢固;知识掌握得牢固了,那么学问积累就多;学问积累得多,就用之不尽,取之不竭。所以,君子都想自己找到正确的方法。
第十一则:即使有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一会儿晒它,一会儿冰冻它,没有能够生存下去的。……现在,围棋作为一种技能,是小的技能;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习,也学不会。一位名叫秋的围棋手,是全国最擅长下围棋的。让他教导两个人学习围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从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听从秋的教导,但心里却总是想着天鹅将要飞来,想着拿弓箭来射它,虽然和另一个人一起学习,但不如另一个人学得好。是因为这个人的智力不如另一个人吗?答案是:不是这样的。
第十二则:做学问就像挖井,井挖得很深了,还没有泉水,还是一口废井。
第十三则:完全相信《尚书》上所说的道理,还不如没有读过《尚书》这本书。我读《武成》,只是选择读其中的二三页罢了。仁道之君挥无敌于天下,以周武王这样极为仁道的人去讨伐商纣这样极为不仁的人,怎么会使血流得把舂米的木槌都漂起来了呢?
〖质询疑点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要遵循什么原则?
“信”: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三、作业:
试背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文章主旨
孔孟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孟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关于学习的内容。孔孟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学习的目的。孔孟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
二、重点语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解析 孔子讲的学习,包括礼(包括各种仪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诗、书。孔子讲学习,不是学过了就算,要求按一定时间去实习。在学习中还要有体会,有心得,所以说不也喜悦吗?正因为学了有体会,所以感到喜悦。学习时有朋友来共同切磋,比一个人学习好,所以说有朋友来,不也快乐吗?这样,孔子讲的学习,不光讲学习书本知识,还要实习各种技能,还要跟德育结合,提高品德教育。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析 这一句讲学和思的辩证关系。正确的知识,如科学一定要由浅入深、按部就班去学习。不学习而光思考,不按照科学知识去思考,容易陷入迷误。只有学习与思考结合,才能学到正确的知识,不致胡思乱想,陷于迷误。思而不学,只是空想,不知道自己想的问题是否前人已经解决,倘前人已经解决了,那再去想不是白费了?倘前人没有解决,不知道从前人已经研究过处继续前进,再从头开始,是再走前人已经走过的路,也是浪费。所以一定要学与思结合才行。
三、文章思路
(1)要有好的求知态度
好学——谦虚老实——以学 首先,它们全是用当时的规范性口语写成的,可以说是明白如话。其次,语言自然流畅,简约朴实,不事雕琢,不求辞采,却能表达出深刻的道理。再次,它们有一种从容不迫、多方启发的风格,体现出所谓“文如其人”的文章规律,使读者如同亲眼目睹那位被学生们誉为“循循善诱”的师长。最后,《论语》不以善譬称;但偶尔也有生动确切的比喻,使读者耳目一新。
关于《孟子》的语言特色,一般认为与《论语》基本相同,属语录体。孟子的比喻,有故事,有情节。课文中“弈秋诲人”的故事,就是一例。如“一心以为有鸿鹄之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这种故事往往就成了寓言。这样的寓言是为了说理,为了辩论。善于论辩,是孟子的特点。《孟子》里许多寓言至今仍然家喻户晓,如“五十步笑百步”、“揠苗助长”,等等。孟子的寓言,则多有民间故事色彩。
五、课后练习解答
第一题
(从学习方法、态度、原则、意义四方面谈:也可细分为十方面。自得之、启发式与今主动学习最有关)
从以下十个方面谈了读书之道:
1. 温习的重要(第一,二则)。
2. 学习与思考缺一不可 (第三则)。
3. 虚心好学(第四、五、八则)。
4. 情感、态度于学习具有更重要的作用(第六则)。
5. 启发式教学原则,学习主体的第一性原则(第七则)。
6. 学习经典是与大师、先贤对话、交流(第九则)。
7. 学习、深造的正确途径是依靠自己主动学习,主动获得(第十则)。
8. 学习的关键在于专心致志(第十一则)。
9. 做学问要有成就必须持之以恒,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第十二则)。
10. 读书、学习要有怀疑精神(第十三则)。其议论方式主要是两种。其一是直截了当提出观点(直接下结论),如第五、七则。这第二种议论方式为第一、二、三、四、六则。这和《论语》的语言精练有关,同样属于事理例证的,《孟子》成为格言式句子的就较少。此外,第八、九两则分别属于第二、第一种。课文中《孟子》的论证方式的总特点是:一是因长于类比,多层次层层推进,显得逻辑性强。二是善作形象类比,常用故事、寓言、比� 这是孟子的突出特� 其议论方式也是两种。其一是事理论证,即第十则,此则层层推进特别明显。其二是事实论证,即例证法,形象类比,即第十一、十二、十三则。长于事实例证是《孟子》议论的一大特点,这样的议论往往有较强的说服力。
板书:
1. 温习的重要(第一,二则)。
2. 学习与思考缺一不可 (第三则)。
3. 虚心好学(第四、五、八则)。
4. 情感、态度于学习具有更重要的作用(第六则)。
5. 启发式教学原则,学习主体的第一性原则(第七则)。
6. 学习经典是与大师、先贤对话、交流(第九则)。
7. 学习、深造的正确途径是依靠自己主动学习,主动获得(第十则)。
8. 学习的关键在于专心致志(第十一则)。
9. 做学问要有成就必须持之以恒,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第十二则)。
10. 读书、学习要有怀疑精神(第十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