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散文吗?狭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你知道写散文要注意哪些问题吗?
“为什么不让我今生今世看见一次哈雷!”也许是因为阴雨挡住了日食时,我也发出过类似的感慨,这句话激发了我心中的共鸣,就好像第一次遇见朋友时,找到共同语言的激动。我一下子喜欢上了这篇文章。
“男孩一手拿着电筒,一手拿着星象图,颈子上挂着望远镜。”不知为何,我从这句话中看到了自已的影子。我何尝不像张晓风女士笔下的男孩一样痴痴地站在窗前,努力地辨认着哪是天狼星,哪是猎户坐……可我从没有像她那样用心考虑过星空背后藏着什么。
也许我知道“蓝光的星星是年轻的星,红光的星就老了”,可我从没想到大自然是如此公平,星星与人同样有生老病死。
宇宙是一场神话,但神话不属于这个时代。上一次日全食的时候,不知此地的古人是否惊惶失措?是否有人站出来宣布:“今天将发生一次天狗食日”?而下一次无锡能看见日全食的时候,我早已化作了尘土,我也会像哈雷先生那样说:“日全食,等你来的时候一定要叫我哦!”
现在,当我抬头观看那耀眼的群星时,我会用心去看,看透那每颗星背后隐藏着的人生真谛。
读后感大全汇总。
周末,我在家读了张晓风的散文集。忽然读到一篇,名叫《种种可爱》,其中提到一个有趣的故事:儿子有一段时间对毒蛇很感兴趣,作者便带着他到华西街的毒蛇店一家一家地参观。作者在参观时,指着一条又大又粗的蛇问营业员:“这条毒不毒?”营业员淡淡地答道:“不被咬到就不毒!”
忽然间,心里涌起一阵感动。是啊,人生的路上总有危险,但如果暂时没有受伤,何妨视作没有危险。有时,我们与其独自在那里杞人忧天,不如做好防御的准备,避开危险,那么,你便可以视作没有危险。
有时,你不要只顾着看你前方的那条毒蛇有多么可怕,以及自己会不会受到伤害;你尽可以做好防身的准备,保证自己不会受到伤害。那么,这条蛇本来对你有很大的危险,如果你做好准备,那么,即可视作没有危险。而另外一种可能,如果你只沉浸在自己的忧虑、幻觉中,不顾自己现在的安全,不做好任何防御准备,受伤的只能是你自己。在有危险和没有危险这两者中间,你想选哪一种呢?我相信,所有的人都会选择第二种。那么,我们就不应该杞人忧天,幻想自己将会受到什么伤害;而应提前做好准备,将大危险化作小危险,将小危险化作无危险。
“不被咬到就不毒”,这乐观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学习。所谓“苦中作乐”大致多半是这般道理。这大概就是有的人战战兢兢,恐惧担心中度过一生,而有的人乐观积极,泰然坦然逍遥一世的区别罢。谁敢说一辈子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毒蛇”?谁敢说一辈子无忧无虑,无惊无险?若只是远远盯着那条若有若无的“毒蛇”惶惶不可终日,于是,近处的好风景我们无心思去赏,身边的好生活我们无心思去享,是动也怕“蛇”,静也怕“蛇”,真是可笑至极!学会坦然乐观,或许,我们就不会被自己在脑中假设的危险吓到,只需提前做好准备,无危险则罢,有则将其化之,则危险也尽可
一文读完,营业员的乐观却令我久久惊叹。
每当我遇到烦心或担忧的事情时,我常常会想起那位营业员,那家与众不同的蛇店……。
于是,心也坦然、泰然了。
在这样的一个凉爽的秋日里,我将左臂撑在碧色的实验桌上,侧头静静地看着散文。都说诗人是敏感的,在平常人看来不值一提的一件小事却会在诗人的笔下如此的有情调。这不禁也让我开始变得对周围事物密切注视且观察着,似乎有了一份诗人的敏感。
对于其中的几篇文章,我读时有些感触,有些惊讶,便想要记录下来。
我十分佩服笔者细腻的内心,她可以这样描述一种颜色:祭红、牙白、娇黄、茶叶末、鹧鸪斑、霁青、鹦哥绿、炼蜜丹枣、桃花水、砚水冻……颜色,它本应属于美术领域,不过,在中国,它也属于文学。当眼前无形无色的时候,一位笔者单凭纸上几个字,也可以想见“月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的山川胜色。一位笔者他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内心世界,才能够写出如此流金泛彩的文章作品,让我们一读立刻进入“色彩情况”。不仅在小说,而且在诗词中,色彩世界的密度大而繁复,这也着实让我开了眼界。世界之大,何处无色,何时无色,岂有一个民族会不懂颜色?但能待颜色如情人,不嫌麻烦地想出那么多出人意表的字眼来描绘它,恐怕也只有中文了。诗词作者顺其自然地将诸多颜色用于自己的作品,才写出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之类的好句子,让人目不暇接。
既然说到了这,那就说一下《第一副画》吧。画面总是会给人联想。作者曾要了一幅画,画面灰蓝灰蓝的,其中灰蓝部分透露的是无比的安详与沉静,好像只有欧洲才能那么安静。但由于灰蓝之外,有那么一点仿佛立刻要抓到而又立刻要逃跑的光,所以画面便有那么些闪闪忽忽像夏天萤火般的光质。东方的绘画美在线条,但对那无可奈何的光,便只好用大片金色去弥补,可惜金色富丽斑斓,像温庭筠的词里所写的“画屏金鹧鸪”。日本人也爱用金色敷抹屏风,但太炫丽的东西,最后总不免落入装饰趣味。一旦沦为装饰,就难免有“小气”的嫌疑。
美,有很多种。有时候,残缺其实也是一种美。我对《月,阙也》这篇文章印象较深,“月,阙也”,那是一本两千年前文学专书的解释。阙,就是“缺”的意思。那解释使我着迷。中国人大多喜欢花好月圆一类的词语或事物,但其实现实中并没有圆得很完美的东西,真正的圆只存在于理念之中。花朝月夕,固然是好的,只是真正的看花人哪一刻不能赏花?在初生的嫩芽嫩嫩怯怯地探头出土时,花已暗藏在那里。当柔软的枝条试探地在大气中舒手舒脚时,花隐在那里。当蓓蕾悄然结胎时,花在那里。当花瓣怒放时,花在那里。当香消红黯委地成泥的时候,花仍在那里。当一场雨后,只见满叶绿肥的时候,花还在那里。当果实成熟时,花恒在那里,甚至当果核深埋地下时,花依然在那里……
或见或不见,花总在那里。或盈或缺,月总在那里。不要作一朝的看花人吧!不要作一夕的赏月人吧!人生在世哪一刻不美好完满?哪一刹不该顶礼膜拜感激欢欣呢?
因为我们爱过圆月,让我们也爱缺月吧,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月亮啊!
同样是生活,让我们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像诗人,像笔者一样诗意地生活吧。
张晓风的文章,就像山谷里吹过的一缕缕清新的山风,不像狂风那样凶猛暴戾,不像香风那样令人沉醉,却使人神清气爽,让人顿悟生命的意义。
“你真好,你就像我的少年伊辰一样……”这是一位卖柑子的老妇人对张晓风的评价。这是一句值得咀嚼的话语。一开始,张晓风不懂,我也不懂——一个只是卖柑子的卑微的老妇人竟然和一位知书达理的大作家相提并论?她们的社会地位如此悬殊!
我慢慢思考着,高尔基曾经说过:“要爱惜自己的青春,没有比青春更美好的了,没有比青春更珍贵的了。”啊,老妇人原来并不是说自己能与张晓风一样,而是说张晓风就像自己生命中最光华的时间一样,老妇人是在赞美张晓风那美好的青春。
我想,老妇人如此评价张晓风,也许是因为看着正当盛年的才女缅怀起自己逝去的青春?也许正是因为老妇人已经老了,所以才特别珍惜起自己的年少时光吧?她把少年时光当作最美的赞辞送给自己所喜欢的人。少年伊辰——不就是我们现在年龄吗?我却曾经多少次对时光的飞逝不以为然,曾经多少次地大把地挥霍者宝贵的光阴!我总想着日后的路长着呢,这么点时间算得了什么。如今,我却从一个卖柑子的老妇人口中体会到,青春年华是何等珍贵!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不希望到了风烛残年再去羡慕别人的青春年华。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我当与诸君共勉。
知道梁衡,是从《读者》杂志中读他写的《大有大无周恩来——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而熟悉的。由文而及人,这是我阅读的一个习惯,凡是觉得一个作家某一篇文章非常优秀,我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寻找他的其他作品。碰巧,学校推荐给学生阅读的一本书——《梁衡散文精选》,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本书非常适合我的口味,便迫不及待地向学生借来,了却自己对梁衡的亏欠之意。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经典,蓝白相间,透出一股书卷之气,书香之味。这是一套书中的一册,是编选的中外名家的散文经典,以飨读者。
“说到底,才能和思想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像石缝里的一颗小树,虽然被扭曲、挤压,成不了旗杆,却也可成一条遒劲的龙头拐杖,别是一种价值。但前提是,你必须是一颗树,而不是一颗草……”梁衡的散文以小见大,寓意深刻,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
读梁衡,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欲灭其国,必先灭其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历经五千年而不绝,正是具有忧患意识的知识分子为我们的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梁衡就是他们当中最优秀的代表。如《读韩愈》、《读柳永》等历史名人的起宕的人生,无不感叹中国之所以在磨难面前坚贞不屈,正是有赖于这些人的脊梁。梁衡的散文非常的优美,遣词造句,无不是匠心独运,尤其是文中的排比、对仗,更显大家风范。如“身在钓鱼台,心无明镜台。镜中有日月,随缘照四海。”这首缅怀赵朴初的五言律诗,无不彰显文化底蕴之深厚。
读梁衡,感受忠君报国的人文情怀。这本书中分为《人生篇》和《政治篇》两部分。无论是《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还是《张闻天:一个尘封垢埋愈见光辉的灵魂》,都折射出中国士层独有的忠君爱国思想。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的诗无不以心明志,感召日月。张闻天即使在那动荡的岁月,仍不是一位革命家的本色。无论自己遭受多大的委屈和打击,仍然坚信自己的爱国理想。
读梁衡,感受建党之艰和建国之难。列宁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在《政治篇》中提到了我党之初的许多伟人,在那白色恐怖的年代,如何将党建造成一艘驶向光明的船,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这是何等的艰难。建国后,我们的方针忽左忽右,伤害了一部人,但是我们能够在邓小平总设计师的带领下,我们行将在迈向理想的康庄大道上。现在,提出中国梦,更是符合我们的愿望和理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珍惜现在的美好,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党和国家。
读梁衡,感受人性的光辉和理想的执著。在《人生篇》中提到的“走西口”的歌词,不但朗朗上口,而且歌词背后的艰辛创作过程,无不是人性的真实流露,那种真挚的爱将传承下去,流芳千古。这些经典的歌词,将传承不衰。读这些优美的歌词,无不感到如身临其境,与之心灵相应。在《政治篇》中,读到的《邓小平的坚持》,这不但是一个人的坚持理想,更是中国理想的执著。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伟人能够承受一般人所不能担负的苦难和不幸。作为平凡的我们,面对困难时,我们为理想而坚持吗?读读这些经典散文,我们将获得无穷的力量。
读梁衡,悟人生,让平凡的我们变得坚强,让我们的理想更加丰满,因为我们要做一棵树,而不是一颗草。
为什么不让我今生今世看见一次哈雷!也许是因为阴雨挡住了日食时,我也发出过类似的感慨,这句话激发了我心中的共鸣,就好像第一次遇见朋友时,找到共同语言的激动。我一下子喜欢上了这篇文章。
男孩一手拿着电筒,一手拿着星象图,颈子上挂着望远镜。不知为何,我从这句话中看到了自已的影子。我何尝不像张晓风女士笔下的男孩一样痴痴地站在窗前,努力地辨认着哪是天狼星,哪是猎户坐可我从没有像她那样用心研究过星空背后藏着什么。
也许我明白蓝光的星星是年轻的星,红光的星就老了,可我从没想到大自然是如此公平,星星与人同样有生老病死。
宇宙是一场神话,但神话不属于这个时代。上一次日全食的时候,不知此地的古人是否惊惶失措?是否有人站出来宣布:今日将发生一次天狗食日?而下一次无锡能看见日全食的时候,我早已化作了尘土,我也会像哈雷先生那样说:日全食,等你来的时候必须要叫我哦!
此刻,当我抬头观看那耀眼的群星时,我会用心去看,看透那每颗星背后隐藏着的人生真谛。
台湾出产的。女作家中,龙应台和张晓风是有趣的对比。第一印象,龙应台是刚,是冷峻,可犀利如她,竟也写出过《孩子你慢慢来》这样柔情似水的文字;张晓风则相反,初读是柔,是华丽,是美不胜收,却句读处处透着一股子豪劲。
张晓风的散文集《从你美丽的流域》收了许多写儿女情长的篇什。从写作题材而言,张晓风跟其他女作家没有任何不同,爱情、亲情、友情几乎就是她的全部。可是当她起笔运笔,便完全超越了普通女人的情感。《母亲的羽衣》开头描写的是一个温馨场面,女儿入睡前,搂着母亲的脖子问:“妈妈,你是不是仙女变的?”接下来,甜蜜中有了感伤,再往下,又有了沧桑——世间每一个女子,究竟如何藏起羽衣,从仙女隐忍为平凡的母亲?张晓风写得极美,又极沉重,仿佛知悉世间所有的秘密。张晓风写自己的爱情观,一蔬一饭一鼎一镬都是朝朝暮暮的恩情,她说:“爱一个人,原来就只是在冰箱里为他保留一只苹果,并且等他归来……”这是作为平凡女子张晓风的爱情,可是她不凡的时候,爱情便是“执手处张发可以为风帜,高歌时何妨倾山雨入盏”的豪迈与“千泉引来千月,万窍邀来万风”的庄严。张晓风似乎有一种本事,再普通的物事,她总要忍不住翻过来,看看背面,甚至要透过经脉纹路去看它们在几千年前的模样。所以她写给丈夫的情书,写给儿子的诗篇,明明是写私人的感受,却似乎写尽了人类的共同情感,就连她写睡袍、围巾、绣品、油纸伞,也丝毫没有怡红快绿的娇弱之气。
张晓风始终是追求“大”的:大的格局,大的气象,大的胸襟,大的情感。她甚至是有点刻意为之了。十几年前龙应台出版《孩子你慢慢来》时请张晓风写序,我还记得她说的话。她说自己年轻时听到太多对女作家的嘲讽,人们觉得她们只会写些柴米油盐、丈夫孩子,所以就暗下决心,一旦自己“大笔在握”,坚决不写那些遭人辱骂的文字。她真的做到了。事实上从张晓风的文章里始终读得出她的良苦用心,唠叨琐碎自恋自艾她是看不上的,更别说撒娇作态,即使偶尔忍不住写写柴米油盐丈夫孩子,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架势。她写风衣,那风,翻阅过唐宗宋祖,“而你着一袭风衣,走在千古的风里”。她写酿酒的理由:“如果孔子是待沽的玉,则我便是那待斟的酒,以一生的时间去酝酿自己的浓度,所等待的只是那一刹那的倾注。”这样的文字比比皆是。张晓风的文章字里行间有一种江湖侠客的气度。
我读张晓风的感受,是仿佛放舟于岁月长河,溯回从之、溯游从之,追随着一路看来,千回百转,也被那百年烟波水气湿了一身。张晓风喜欢读古书,将它们视为夺地而出的思想泉脉,她这样写自己读《尔雅》:世界如此简单壮丽,如此明白晓畅,如此婴儿似的清清楚楚一览无遗。我读她,亦如此。
“为什么不让我今生今世看见一次哈雷!”也许是因为阴雨挡住了日食时,我也发出过类似的感慨,这句话激发了我心中的共鸣,就好像遇见朋友时,找到共同语言的激动。我一下子喜欢上了这篇文章。
“男孩一手拿着电筒,一手拿着星象图,颈子上挂着望远镜。”不知为何,我从这句话中看到了自已的影子。我何尝不像张晓风女士笔下的男孩一样痴痴地站在窗前,努力地辨认着哪是天狼星,哪是猎户坐??可我从没有像她那样用心思考过星空背后藏着什么。
也许我明白“蓝光的星星是年轻的星,红光的星就老了”,可我从没想到大自然是如此公平,星星与人同样有生老病死。
也许我明白“光等愈少星愈亮,以至于少成了负数”,可我从没体会到其中蕴含的“看重自我,就会心胸狭窄;看轻自我,就会放出光明”的道理。晓风感叹着,等待着的,是七十六年一次的哈雷慧星的回归,“整个天空竟变得介乎可信赖与不可信赖”。而我,在日日夜夜期盼着五百年一遇的日全食时,不也提心吊胆以至于不敢看天气预报吗?
哈雷不现,晓风只看到了云,她却豁达地劝自我好好看一朵云。我为什么没有想到呢?日全食没看到,我不是领略到了“白昼里的黑夜”的神奇吗?我不是也感受到了雨中登山的乐趣吗?我不是也结识了和我一样执着追日的人吗?
宇宙是一场神话,但神话不属于这个时代。上一次日全食的时候,不知此地的古人是否惊惶失措?是否有人站出来宣布:“这天将发生一次天狗食日”?而下一次无锡能看见日全食的时候,我早已化作了尘土,我也会像哈雷先生那样说:“日全食,等你来的时候必须要叫我哦!”
我没有看到日全食,但日全食没有失约,所以我不应抱怨。相反,我就应感谢,感谢日日东升的太阳,月月重圆的月亮,夜夜磅礴的星空。苍茫宇宙孕育出我们,不正是想教育我们要拥有包容万物的心胸吗?
此刻,当我抬头观看那耀眼的群星时,我会用心去看,看透那每颗星背后隐藏着的人生真谛。
读张晓风的书,让我感到十分惬意、轻松。她的景物描写虽然精致,却并不繁杂,只是几笔简单的描写,便能勾勒出一幅幅温馨的画面。我想她一定是位田园诗人吧,即使全篇都在写景,也能让读者明白她的心思,带给我们发人深省的思考。
你能想象吗?当流苏那纤细的香气伴随着纤细的风拂过脸颊,当栀子花香的河川从身边流过,此刻的心境,无可比拟。但,花落瞬间虽然美丽,过后便不见踪迹。这告诉我,美,就像一则爱情故事,也许结局并不是最好的,但只要过程是美的,就已足够。人生也是如此,它不能用长短来衡量价值,重要的是内容。我们不求它像爱情故事那样幽美、惆怅,但是过程的精彩是一样的。或许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那就试着去拓宽生命的宽度。只要我们奋斗过、拼搏过,向着梦想努力过,等到年老时再回忆曾经走过的路,就会觉得这是人生中一大珍宝。
《画晴》告诉我,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达成某个目的,沿途的风景其实更加美好。我们可以在闲暇的时刻驻足凝思,体味人生的另一重意义。
《念你的名字》告诉我,唯有不竭的爱能照亮一个受苦的灵魂。我们要有奉献精神,对别人怀有绝对的诚意和爱心,才能修炼成一个真真正正的“人”。
走进张晓风的散文世界,总能带给我许多非凡的感受。你是否愿意独自走进她所创造的唯美世界呢?
读了一个月的《张晓风散文》我发现她的文章很有韵味,可以让人思考许久。她写的散文还让人读了后会感到十分的温柔,让人明白的事很多,它不会有惊心动魄的描述,却在娓娓到来中让人感到温暖,还在温暖中有一种韵味。
有一篇作文《高山何所有》也是张晓文写的散文,这篇文章她没有用太多的语言来表示这一片孩子们可怜,而是用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来表示出对山区孩子们的同情心。
这个故事没有什么离奇的故事,而写的故事有一种勾人魂的魅力。这是一个真实而又悲剧的故事,她写了几个山区的孩子长大了做了很多的努力,也做了很多的好事,可是他们还是被人瞧不起,人家都讨厌他们这些‘乡巴佬’。后来他们到了他们发过誓的高山上面,他们本想把钱赚够了来报答他们的家园,可他们做了那么多的努力,工作还是没有找到,他们到了大山上感觉自己是多么的渺小和无助呀!可他们又有什么办法呢?这个故事不像大多数的故事一样有一个圆满而又美好的结局。
啊!为什么山区的孩子就不能有好的环境吗?每一个读过这篇文章的人都会这么想,而这篇文章的‘嚼劲’也十分的足,总让人对这个文章爱不释手,这就是张晓风写的文章的特点,总是可以让作者回味无穷。
张晓风这个作家写的作品中还绝对隐藏了一个对人生的哲理。可是总是藏的很深,找出来不容易,耐人寻味,这也是她的作品的一个特点。
张晓风的散文就像勾人魂魄的人一样勾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去不断思考,去发掘!
我一直讨厌散文,不止是因为考试要考,而且还因为呆板无趣,看着想让人睡觉,每次看着看着都是迷迷糊糊,让人讨厌。所以我的书架上什么书都有,就是没有散文集,。像什么朱自清﹑老舍﹑巴金等人的散文实在是除了被迫才读几篇,否则几乎不看,因为这是在太无聊了。
但是,相比之 他的手法很有意思,总会在文中一些微妙的地方加上几句看似文不对题的几句话,却又在无意间把文章提升到了另一个层次。
有人评价: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汪曾祺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汪曾祺则是要从内容到形式上建立一种原汁原味的“本色艺术”或“绿色艺术”,创造真境界,传达真感情,引领人们到达精神世界的净土。
在这本书中他的《跑警报》很有意思写出了西南联大在昆明时逃飞机轰炸时的许多趣事,当预行警报的灯笼挂出,人们从驿道撤入郊区的深山老林,警报响起后,男生手里提了一大袋零食在宿舍门口等人,直到女生出来了以后上去“嗨”一声以后欣然地并肩走出后门带着闲适的心,嘴里啃着零食,又因为是跑警报所以不能悠哉悠哉的,得带一些危险感,但还是显得不紧不慢。让人不得不感慨道:“原来跑警报也可以这样”
又比如说《五味》他用了风趣的笔法写出了全国各地的饮食习惯以及一些趣闻,比如山西人的酸,四川人的麻辣,无锡的甜,当然包括全国各地的人都喜欢的臭豆腐。是的,中国人口味之杂也,敢说堪为世界之冠。 当我仔细回想一下后,也就发现原来《舌尖上的中国》应该是根据这篇文章改变的吧。我当然也喜欢他的《端午的鸭蛋》就连上课时也很想知道老师到底是怎样上这节课的。
我比较喜欢的还有《多年父子成兄弟》,一对父子之中并不需要过多的语言,那无与伦比的“孩子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早春的时候带着一大堆孩子在田野上狂奔,“我”初恋时,父亲在一旁给我出馊主意,这种父亲哪里能够看见:如此民主而且回去理解孩子,从孩子身上学会不怕担干系,只是本着同学有难就要两肋插刀的的淳朴精神而去帮助他们。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
文如其人,汪曾祺散文的平淡质朴,不事雕琢,缘于他心境的淡泊和对人情世故的达观与超脱,即使身处逆境,也心境释然。
我真的很喜欢这个作家和他一样幽默自在的散文,自由自在让人一看上去就可以轻而易举的理解,他并没有苦心去钻研如何写,同时也不用我们广大的读者去钻研如何读,只是像饭后的水果让人心里甜滋滋的,只是需要一颗轻松自在的心。
最早听到丰子恺这个名字还是在初中的时候,老师拿了一幅他的漫画给我们看,画的什么现在不记得了,但还记得确实很幽默。所以在图书馆看见这个名字就毫不犹豫的借下来了,虽然我明白自己不是很爱看散文。印象中的散文就是描写各种各样的景色,高中时有一次老师布置写散文,我已经尽量在写景色了,可老师还是觉得写景色的篇幅太少,一直对只是写景的文章比较“敬畏”。可晚上回宿舍看了几篇以后才知道,原来散文可以这么有趣!
每一篇文章的出发点都是那么的“小”,而由每件小事引发的感想都是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或是每个人都会有共鸣的。这样的小事有很多,比如说朋友没有帮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太太搬东西,家里的花猫、养过的大白鹅、有凹陷的椅子甚至是几枝扁豆杆都可以写进文章里,那都是人们平日里都能见到的东西,很平常,可在丰子恺的眼里他们似乎都有了存在的意义,有了优缺点或是与社会上的某些现象有关。而有的东西,你只要仔细的观察了,都会发现他有趣的地方。吃瓜子也可以写出很长篇幅的文章来,我倒是从上面学到了一种新的吃法,不过还没尝试过呢!
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他作为一个父亲写的关于儿女们的文章。他觉得大人们的生活和孩子们“天真、健全、活跃”的生活比起来是“变态的,病的,残疾的”,“天地间最健全的心眼,只是孩子们的所有物,时间事物的真相,只有孩子们能最明确、最完全的见到。我比起他们来,真的心眼已经被世智尘劳所蒙蔽,所斫丧,是一个可怜的残废者了”。字里行间都能看到他对孩子们的爱,有趣的是描写夏天他们父子们吃西瓜的场景,每个孩子吃西瓜时的满足感表现的都不一样最小的孩子是笑嘻嘻摇摆着身子,一边嚼西瓜,一边发出像花猫偷食的时候发出的声音,引起了大一点的孩子的共鸣,于是他发表了他的诗:“瞻瞻吃西瓜,宝姐姐吃西瓜,软软吃西瓜,阿韦吃西瓜”,然后又引发了更大的孩子们的散文、数学的兴味。想想这都是一群多么可爱的小孩啊,也只有爱他们的父母才能如此细致的观察他们。都说父爱深沉,其实也是很强烈的,只是一般的没有表现,而丰子恺在文章里舒缓的表达着强烈的父爱。
还有很多篇幅是用来祭奠缘缘堂的,那是丰子恺的住所,是他自己一点点设计、规划捡起来的,付诸了很多的心血,所以当知道那里被日本人炸了以后非常悲伤。缘缘堂在他的眼中完全是一个有血有肉、有自己独特个性的人,春夏秋冬的各有一番风景,那样带着感情的描写让向来不爱看风景描写的我都认认真真的看下去了。还有丰子恺带着一家老小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逃难的经历,让我了解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是那么战战兢兢,他们路上也碰见了一些唯利是图、坑害别人的人,其实他们也就只是想活下去,每个人就算他坏也是有原因的,他坏也不可能是彻底、完完全全的坏。我无法想象如果自己是个一家之主,在那么动乱的年代肩负一家人的性命,要怎么去处理所有的事情,这可能就是男人的责任吧,要有一颗多么强大的心!
我现在知道南方人过年真的和北方很不一样,一样的还是繁杂的过年程序,哪天该干哪些事都明明白白。不过现在每年过年都越过越没意思了,是因为我们长大了还是因为那些传统就在我们长大的短短二十来年就消失殆尽了那么多?!
真的没有想到自己能把一本散文集每篇文章都看了,是佩服丰子恺还是佩服自己呢!呵呵,看完一整本书就是有满足感。看完散文集让我觉得生活更加有趣了,就像他描写了一只鹅,甚至让我有了自己也养上一只的冲动。看完书,有时不经意的想到一两个小细节,也会微微一笑。看来散文这东西和谈恋爱一样,也能留下美好的回忆!
打开这本书,翻动着纸页,字里行间透露着深沉的韵味,一幅幅美丽的景象展现在我的面前,这一本书中,仿佛每一个字都有它独特的感情和意义。这本书便是《张晓风散文》。她的文章总能让我悲喜交加,让平凡的事物都有了生命,各具自己的一番特色。
“落了许久的雨,天忽然晴了。心理上就觉得似乎捡回了一批失落的财宝,天的蓝宝石和山的绿翡翠在一夜之间又重现在晨窗中了。阳光倾注在山谷中,如同一盅稀薄的葡萄汁。”这选自书中的其中一篇:《画晴》。晴天可以画出来吗?当然可以了。就如这段,这是环境描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天空蓝得像宝石,山绿得像翡翠。洒在山谷上的阳光无比温柔,就如一盅稀薄的葡萄汁。立即,一种欢快,轻松,愉悦的心情油然而生。
此时的心情不也如那阳光一般明媚、晴朗起来了,那“画晴”也画到了心中,原来晴天不仅是晴朗的天气,它还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也是一个个奇妙的文字。可以生动地画在心中,也可以温柔地写在心里。此时,我就像与张晓风心连心,因为我读懂了她的内心。当进入她的写作世界时,便没有了自己的情感,一会儿为那无私奉献、生命力脆弱的昙花默然流泪,一会儿又为那浪漫、可爱、美丽的桃花飞舞的景象赞不绝口。就是这种悲喜结合,咖啡与方糖融合的感受,让我读懂了张晓风的散文。这种感觉是美妙的,因为它让我走进了另一个书的世界。
一会儿忧伤,一会儿欢喜,这就是这本书带给我的感觉。当我读它的时候就像书中所说的那样:“有一种陶然的幸福。”合上书,望着远处,我忽然对这些平凡的事物有了全新的认识……
张晓风用她那细腻、真挚、充满温情的语言化为一阵阵带着花香的清风为我吹走了夏日的闷热和烦躁,心灵从而获得久违的平静。打开《张晓风散文集》,第一篇《到山中去》和第二篇《地毯的那一端》是张晓风写给她的丈夫德写的两封信。
《到山中去》让我总想到山中去嗅嗅山的气息,也想如张晓风所说干脆“着一身宽袍,好兜两袖素馨回去”。在读到“在外双溪住了五年多,从来不知道内双溪什么样子”,“直到前些天,有朋友到那边漫游归来,我才知道原来山的那边还有山”,让我不禁想化用一句经典台词:“人生最痛苦的事,不是你没有到过山中去,而是山就在你身边,你却没有发现。”
我读着张晓风笔下的内双溪,像在欣赏一幅精彩至极、惊喜不断的山水画。不、阳光温和、瀑布飞泻、水声澎湃、浪花击石、芦草杂生、鲜花沾露、溪水潺潺、落叶随波、风声如涛、稻香扑人。
第一次读张晓风的文章,便被她平淡真实的文笔所触动,50升塑料桶,惊叹于她对人生的感观与理解,及她对生活中平常事物理解的角度。特别是这篇――《月,阙也》。
古往今来,世俗中的人往往追求一种高达完美的境界,却忽略了真实的“瑕疵”,其实,恰好有些事与物真因为“瑕疵”而美丽,而过于完美,却成了它的缺点。
正像文章中所说:“见或不见,花总在那里。或盈或缺,月总在那里,不要做一朝的看花人吧!不要做一夕的赏月人吧!人生在哪一刻不美好完满?哪一刹不该顶膜拜感激欢欣呢?”
犹如甘泉入心,甜略微凉,心旷神怡,这就是文字的魅力吧!这就是张晓风的魅力吧!“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心就在那一刹那被触动。
当上帝创造芸芸众生时,没有一个是十全十美的,或多或少有些遗憾,“花好月圆”毕竟只是偶然,而“残花阙叶”才是生活中必然的。
或艳或残,或盈或阙,或完美或残缺,他们都是一种美丽。
冬天没有生机,才有纯洁的宁静。
秋天没有翠绿,才有丰收的喜悦。
夏天没有凉爽,才有烈日的照耀。
春天没有妖娆,才有纯真的可爱。
“它”的缺陷,便是“它”所得的另一份完美。用这份残缺的美,点缀了同样残缺的世界,两两相交,却也造就了新的美,就此循环,便可以发现更多的美。
中秋已过,仍送所有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喜欢张晓风,喜欢她的散文——把我带进一个美丽的世界。
“我喜欢冬天的阳光,在迷茫的晨雾中展开。我喜欢那份宁静淡远,我喜欢那没有喧哗的光和热,而当中午,满操场散坐着晒太阳的人,那种原始而纯朴的意象总深深地感动着我的心。”《我喜欢》,读这样的文字的确是一种享受,感受着文章那头的笔尖之舞动,细腻的描写着声之灵韵。“我喜欢夏日的永昼,我喜欢在多风的黄昏独坐在傍山的阳台上。小山谷里的稻浪推涌,美好的稻香翻腾着。慢慢地,绚丽的云霞被浣净了,柔和的晚星遂一一就位。”在这意境里,我的心仿佛也溶化在其中了。此刻,色彩的声音也是甜美的、清香的。
张晓风的大多数散文是先要讲一个故事,有时甚至是几个,都是那么生动有趣——先是引人发笑,后又让人深思。就像那小孩儿向作者比电动玩具时她的话,“我告诉你,我根本没有电动玩具!一个也没有,大的也没有,小的也没有——你不用跟我比,我根本就没有电动玩具,告诉你,我一点也不喜欢电动玩具!”引人入胜的故事总会牵动我的心,以电动玩具来计量生命也太荒谬了吧!自然而然,在《生命,以什么单位计量》最后她告诉我“我是我,不以公斤,不以公分,不以智商,不以学位,不以畅销的“册数”。我,不纳入计量单位。”一句“我是我”点明了主题。张晓风的散文总是娓娓道来,深意令人不可捉摸,最后才隐约而神秘的把道理叙述出来。
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高处何所有》——部落酋长的候选人面临着攀上山顶的难题,一个只走到山麓,那里繁花夹道,流水淙淙,鸟鸣嘤嘤;另一个人爬到了山腰,看到高大肃穆的松树林和***盘旋,可惜却不是山顶;只有最后一个人坚持到了山顶,“高处一无所有,你所能看到的,只有你自己,只有“个人”被放在天地间的渺小感,只有想起千古英雄的悲激心情。”留给我的,是无尽的思考与遐想,无尽地续写着这个故事。
轻轻合上《张晓风散文集》,慢慢闭上双眼,回想着一篇篇优美的散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用心灵感受着。喜欢,我喜欢张晓风和她的散文……
生活就像一幅充满诗意的画,只有懂得享受生活的人,才能体会到生活中的美。
老师让我们读张晓风的散文,她的文章叙述她的酸甜苦辣,其中,令我记忆深刻的一篇是——《我喜欢》。
作者从身边的小事述说她喜欢的事物。如:喜欢冬天的阳光,喜欢在春风中踏过窄窄的山径,喜欢夏日的永昼……身边的一切对她来说都是美好的。张晓风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她对生活充满乐趣。
于丹老师曾说过:“在三锅开水里,扔一个生鸡蛋,一根生胡萝卜和一把干茶叶,你会发现生鸡蛋被煮熟,变得硬梆梆的,我们生活里有些只固守着自己的内心,不肯融合的人,他们最后会变得里里外外铁石心肠,这就是被生活煮硬的人。第二锅里的胡萝卜呢,经过煎熬煮的软塌塌的`,成一团胡萝卜泥,这就是被生活煮软的人,可是第三锅里的茶叶呢,他在沸腾中自己舒展,丰美,滋润,他把无色无味的水,改变成一锅香茶,它在煎熬里,放全自己,它也把它的美,爱和力量,传递出去,改变社会和别人。”
生活就似一根苦瓜,只要懂得品味生活的人,就品尝得出苦瓜中的“甜”。但一些觉得苦,而不敢于尝试的人,他们就品尝不到苦瓜中的“甜”。我们满怀热血面对生活,生活也同样会给予你其中的乐趣。所以,我们要热爱生活,懂得发现生活中的美,美就在我们生边!
说实话我对散文集这种书从来没有产生过兴趣我偏爱小说带来的新鲜刺激,散文我也没接触过多少。
应教师的要求,我和妈妈去购买了一本《张晓风散文集》。得到书后,迫不及待地翻开了第一页,这一看便不可收拾。
第一次看她的文章《到山中去》就深深地被折服了。
她对景物,心理等的描述真是无微不至且恰到好处,普通人难以做到她那样的语句优美,仿佛感同身受的愉快。我就从《到山中去》这篇文章中闻到了她所述的山之气息。
那种草木的清香一如她的文字般令人心醉神迷。
此刻的文字越来越浮夸了,总能看见许多新词新用法时代在提高。但在这样躁动的中国文坛里,已难以看到张晓风这样的古典气息,一种浪漫。或许是她超乎常人的细腻与深度才能写出如此美的文章。
而不是用好词好句建筑起的风花雪月,看似优美,毫无意义。只是为了卖弄自我的那一点点的文采。这样不是在污辱文字吗?!所以这就是我喜欢她的一点,她不会让我觉得她故弄玄虚。
看完整本书后我感触颇深,我从内心里敬佩她。
她很感性,她懂得观察与思考,配合她精准的描述这一切一切都是我要学习的。作为一名初中生,我的意境还远远不够。
然而在看完她的文章,她的故事后,我才懂得这一点。
夜晚,临睡前,端起一本书,关掉了爱听的流行音乐。那个白衣飘飘的年代,那种在现代化城市里感受不到的质朴,从她字里行间里对情,爱,树,山,人的叙述中体现。浮躁而疲惫的心竟在看书时变得清爽畅快,这想来也是奇怪的事情。
真的不知怎样形容,她教会了我,太多太多。她的悲凉与温暖我都能感受,或许这就是她的魅力所在,给我一抹触摸不到的清新。
我置身在泉水中被典雅熏陶着,那里有无限的可能,天马行空。
唯有一个美字能形容这座宁静的心灵花园,被细雨滋润,同时又被阳光包围,灿烂而悲伤地开满了文字的花朵。一切的不可能,在笔尖的旋转下都是顺理成章的。
我会一向追随着,抵达彼岸。
读了张晓风的散文《行道树》,印象最深的一段话是:“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能够说全文就是透过行道树这个形象阐述这个道理。何为神圣的事业?就应是社会需要、人们需要的事业吧。如文中习惯于污浊的居民需要新鲜空气,燠热的夏天行人需要遮阳的浓荫,城市需要阳光,需要拥抱太阳的火热。这就是甘愿立在城市的飞尘里的行道树所从事的神圣事业。为此他们忍受着“常树”难以想象的痛苦:跟原始森林在吸露在玩凉凉的云的同伴相比,他们抛弃了优越自在的生活条件,总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在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跟城市里繁弦急管、灯红酒绿沉浸于夜生活欢乐之中市民相比,他们在寂静里在黑暗里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苦熬着。他们还为城市的污浊,尤其是人们似乎早已习惯于污浊而忧愁着,大有屈原“世人皆醉吾独醒”的悲悯与焦虑。但他们甘愿自我牺牲,牺牲并快乐着,因牺牲而深沉,因牺牲而神圣。
1981年,当张晓风的第四本散文集《你还没有爱过》出版时,余光中先生为该书作序,称她为“亦秀亦豪”“腕挟风雷”的“淋漓健笔”。如楼肇明所说:“中国民族历来就偏向于柔弱的阴性思维,一部中国古典散文史,韩海苏潮以外,满眼芳草凄凄的阴柔之美。”而她是一位从一般女作家狭隘局促的闺秀天地里突破出来的闯将。从《行道树》这篇短文里,我感受到了作者对大自然、大地上的山川草木,对行道树只有宗教性的虔诚才能够相比拟的感恩情感;感受到了作者“那涵天负地般的广阔的胸襟,以辽阔思维空间为背景对生命价值的沉思。”(楼肇明语)读来立在城市的飞尘里,忧愁而又快乐的行道树,痛苦而又神圣的行道树,让我遐思翩翩,似乎看到了模糊而又真切的无数身影和脸孔,他们所从事的就是神圣的事业:革命、国防、科学、教育等等。他们卓越不凡抑或默默无闻,但毋庸置疑他们的神圣在历史的星空熠熠闪光,在现实的水面沉浮激荡,在人心的神龛备受膜拜!
中国台湾出产的女作家中,龙应台和张晓风是有趣的对比。第一印象,龙应台是刚,是冷峻,可犀利如她,竟也写出过《孩子你慢慢来》这样柔情似水的文字;张晓风则相反,初读是柔,是华丽,是美不胜收,却句读处处透着一股子豪劲。
张晓风的散文集《从你美丽的流域》收了许多写儿女情长的篇什。从写作题材而言,张晓风跟其他女作家没有任何不同,爱情、亲情、友情几乎就是她的全部。可是当她起笔运笔,便完全超越了普通女人的情感。
《母亲的羽衣》开头描写的是一个温馨场面,女儿入睡前,搂着母亲的脖子问:“妈妈,你是不是仙女变的?”接下来,甜蜜中有了感伤,再往下,又有了沧桑——世间每一个女子,究竟如何藏起羽衣,从仙女隐忍为平凡的母亲?张晓风写得极美,又极沉重,仿佛知悉世间所有的秘密。张晓风写自己的爱情观,一蔬一饭一鼎一镬都是朝朝暮暮的恩情,她说:“爱一个人,原来就只是在冰箱里为他保留一只苹果,并且等他归来……”
这是作为平凡女子张晓风的爱情,可是她不凡的时候,爱情便是“执手处张发可以为风帜,高歌时何妨倾山雨入盏”的豪迈与“千泉引来千月,万窍邀来万风”的庄严。张晓风似乎有一种本事,再普通的物事,她总要忍不住翻过来,看看背面,甚至要透过经脉纹路去看它们在几千年前的模样。
所以她写给丈夫的情书,写给儿子的诗篇,明明是写私人的感受,却似乎写尽了人类的共同情感,就连她写睡袍、围巾、绣品、油纸伞,也丝毫没有怡红快绿的娇弱之气。
飒爽的秋风徐徐吹来,金黄的落叶翩翩起舞,在这如诗如画的秋天,我读一本同样如诗如画的书,那就是《张晓风散文》。
张晓风的语言清新隽永,善于从小事中写出深刻的哲理,《瑕》就是这样一篇发人深思,引人联想的好文章。文中她回忆自己曾买来一串很便宜但有瑕疵的项链,手中这串项链引发作者的思绪,转而用精炼的文字准确而详尽地道出对“瑕”的理解。
生活中,能把自身的瑕疵像这串项链般坦然相呈的人不多,人们往往是不遗余力地精心掩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而如果我们正视自己的这些瑕疵并坦然接受,这些瑕疵也就不算什么瑕疵。因为只有认识到缺点才可能加以改正,你越是去掩盖,它就越明显。一个人之所以可爱,正是因为他能看到自己的缺点而不遮不掩。完美是难以冀求的,但在“完美”和“可爱”之间,人们更喜欢后者。
完美到极致就丧失个性,变得千篇一律,而所谓的“瑕疵”却可以体现出你的特性。谁能没有一点小瑕疵呢?正是这些小瑕疵装点我们的生活。朋友之间如果不知道对方小小的缺点并以此打趣,友谊也许会黯淡许多。
豹的皮毛上有大大小小的斑点,谁说它的毛皮不漂亮?溪水浸着泥沙、石块,谁说它的水质不纯净?昙花开放转瞬即逝,谁说它的姿态不美丽?太阳表面有黑子,谁说它的光芒不耀眼?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都有瑕疵,既然完美是难以冀求的,那么,就让我们直面瑕疵,直面人生吧!
在阅读张晓风的散文过程中,字里行间都能体会到她的深邃思想和细腻情感。在台湾,读者就称张晓风为“千面女郎”,甚至连她的丈夫都说张晓风随时都在变,这种变化除了她的写作风格之外,还包括做人的态度和对事物的观察等等。
犹如血肉与灵魂的关系,文章如果没有思想,便如血肉没有灵魂一般虚无,毫无感情。这样的文章不过是文字的组合体而已,并没有什么生机可言。而张晓风的文章很特别,她的语言既生动而又优美,从她的文章中,能清楚地感受到张晓风所融人的情感。她就像一座桥梁,沟通着世间的万物,向读者传播着一次次的美丽与感动。
《地毯的那一端》从内容上来看,这是她即将步入婚姻殿堂前,给她的丈夫德写的一封信。说真的,我想,任何一位男生如果读了这篇文章都会有一种想娶她的冲动。出神入化的文笔自是不必说,更动人的是那种细腻而真挚的感情。似一抹丝绸从指缝间穿过,又像一湾泉水,缓缓地,柔柔地,从心头流过,于是,干渴疲惫的心,变得滋润,仿佛穿越在花丛中,又似乎翱翔于彩虹之巅。在这一刻,人世间的一切,似乎不再重要,只想“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而此刻幸福似乎可以捧在手心里。在张晓风笔下,一切似乎就这么简单,既没有天荒地老的誓言,也没有生离死别的痛楚,有的只是清而亮的星斗,有的只是朋友的一句祝福,一张贺卡。然而就是因为这种简简单单,才让我们明白了人生不一定要轰轰烈烈,平平淡淡才是真。而这一切却得乎她那种细腻而敏感的心,让我们知道波澜壮阔是人生,而平平常常也是人生。
总而言之,张晓风的散文有着与众不同的美丽。每一篇散文就像是她的孩子一样,融入了太多太多的情感。读她的文章,也常常使读者深有感触,既能深切地感受到她对世间万物与生活的赞美,也能感受到她深深的乡愁。此外,张晓风还是一个乐于改变,与时俱进的人。读她的文章,读者既能明显地感受时代的变迁与进步,也能感受到作者思想的改变与进步。
我不禁被这深厚的书香味吸引了。没错,这就是《张晓风散文精选》。这本书以一篇篇有意义的散文的形式使人懂得一个个人生哲理,并令人从她细腻的文章中备受感动、启发以及深思,还从她不华丽而朴实真诚的话语中感受到生命的可贵。
在这本书中让我最记忆犹新的还要属《人生的什么和什么》了。这篇文章是以第二人称的形式为大家叙述的,写了一个人正在开车,收音机转到一个不知什么台的台上,正播着安静讨好的小提琴。在她马上要进入隧道时,广播里说人生最重要的事只有两件。
话还没说完,声音就断了,她很想知道答案,可过完了四十秒,车出隧道时,这已经讲完了。她想去追问那一段来,可以觉得并没有必要,自己都四十岁了,还不知道“人生的什么和什么”吗?这篇文章最后并没有告诉读者们答案,给人留下了无限遐想,十分耐人寻味,觉得仅在我的思考能力范围内,人生里最重要的两件事是坎坷和经历了无数次坎坷后的成功。
在每个人哇哇落地时,就注定了坎坷的来临。坎坷虽然十分令人畏惧,它可能使你失去信心,可能使你自甘堕落,可能使你悲痛欲绝……但是,你千万不能就这样倒下,倒在成功的面前。你一定不甘心走入失败的大门,所以,你务必要勇敢地去战胜它,因为坎坷是避免不了的,可如果它把你打倒,你也不能气馁,应更加勇敢地去打倒它。
坎坷必定 然而一个美好的人生大概就是克服坎坷与困难并走向成功大门的过程吧,所以我是这
在我细细的品味中,我不禁再次被这书香吸引。
在读张晓风的散文后,我被她那种温柔多情的文字所深深吸引。读她所写的文章,总会让人体会到一种忧伤的平静、美丽,体会到生命里自然单纯的富有和充实。而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的便是《花拆》那一篇。
“有一天,我将年老,无法看花拆,则我愿从一堆小小的春桑枕为收报机,听百草千花所打的电讯,知道每一夜花拆的音乐”。我努力过,便不再后悔。
我曾� 读了张晓风散文集后,我发现我错了。因为,我发现,张晓风对于生活的独到见解,同样也是能感人肺腑的真切言语。
生活就像一条鱼,是经不起挑剔的。真正会品的人,会生活的人,才能从鱼那嫩白的肉质中品出香甜,品到幸福。但一些在鱼身上挑刺的人,因为怕鱼刺咔住喉咙,就不愿意去品尝鱼肉的人,也是不幸的!因为,他们无法品到生活的甜美与多姿。
我永远相信上帝是公平的。只有对生活心存热爱,用自己澎湃的热血去浇灌生活的人,生活才会给予他们幸福与快乐!
生活,总是需要多种多样的喜欢,若你的心中永远对生活充满了怨恨与不满,那岂不无趣?它就像是一个杯子,若你用中药将它盛满,那它必定是苦涩的。真正甜的水,是需要你在淡而无味的白开水中,品到自己的喜欢与快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热爱生活!
春天的山径,夏日的永昼,秋风的芒草,冬天的阳光。生活,总能在细小之中,得到幸福与快乐。生活的完美是需要你的充实想象,才会更加充满韵味!
于无声中听大音!
于无形中见功底!
于点滴中现情趣!
于细微处见真情!
有对生活充满了热爱,生活才会更有韵味。山不在呆板,水不再空洞,张晓风对于生活的独到见解,使《张晓风散文集》这篇文章体现出了其中的韵味。
本着服从命令的心,我买了老师推荐的名家作品——《张晓风散文集》。 我本就不是什么地地道道的读书人,什么诗词歌赋进入我的脑袋里都会自动转化成一缕疾驰的风,来得快去得也快。
刚刚升入高一的我们,没开学就要面临巨大考验——军训,于是,在那个水与冷气极其宝贵的时代,在教室里除了打瞌睡,也就只剩下读读书来陶冶情操,而当时的我,却不晓得自己会喜欢上她柔婉中带刚劲的文笔。
有人曾赞她“这支笔,能写景也能叙事,能咏物也能传人,扬之有豪气,抑之有秀气”,是的,从她的文字中,字里行间,透露的不仅仅有像是江南女子温婉可人的小家碧玉,蕴含着更多的,则是犹如波涛击打海岸的壮志豪情,而这些,她用她那生动细腻化的笔触一笔带过,留下的,只能是给人以无限的回味与启发。我想,像她这样一个女子,内心应是无比强大而富有理想的。
《台湾十大散文家选集》编辑人曾称“她的作品是中国的,不忘情于古典而纵身现代的,她又是极人道的”,是的,她的作品是中国的,她写文章,从不忘乎于情,从她的作品中,我看见了来自她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她不怕将她的情感全部展现,相反的,她将她浓烈的爱和满腔热血凝结于她的文字,她的追逐,她的梦。
她对生活是观察入微的,她曾经留意到一个女孩美丽的侧影,她也细细描绘过一个男孩执着专注的眼神;她是勇敢而开朗大方的,� 我想,这世上再无第二个像她这样独立聪慧,细致豪迈的女子。
看她的文章总有一种长久到地老天荒的感觉,她曾说“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我也曾喜欢过张爱玲所说“于千万人中遇见你。”这番话,现在看来,是重复啰嗦了许多,而张晓风只用简简单单几个并列词,道出了人间最美好的幸福。
有人称其文“ 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如璎珞敲冰”,是的,是那种感觉,像是春风拂过白沙提,三月细雨敲击翠竹,将她的内心,她的情感,一点一滴敲击我尚还懵懂的稚嫩的心中,于是,平静的心开始有了躁动,像是有谁向我的心湖中投入了一个又一个的小石子,思想的涟漪在我的心房里晕开。
读她的书总是有种亲切感,那感觉,像是回到了小时候,奶奶把我捧在怀里,哼着某种不为人知的童谣,又像是回到乡下,炊烟袅袅,不时有几句暖人心弦的母亲的召唤。她的文字,咿咿呀呀,充满着无比怀念的乡音。
回忆像个说书的人,而她却用充满乡音的口吻,娓娓道出她的故事,她的经历,她的一生,怎能叫人不为之所动摇?
她曾因身在他乡,有人送给她一束茉莉而莫名感激,她又想起她的祖国,小时候,� 她,同样也是爱国的,她有她的铮铮铁骨,她有她的表现方式,而她的表现方式,就是文字。
如果说文字是她的擅长,那么情感便是她与生俱来的天赋,她用她的天赋书写着擅长,在漫漫人生路途中寻找着自我的梦想与追求。
她不忘她的朴质,不追求华丽的辞藻,此生,为心一也。
我想,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不是我所追求崇敬的人呢?我会为之奋斗,用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情感,踏出一头不悔的人生路。
在读张晓风的散文后,我被她那种温柔多情的文字所深深吸引。读她所写的文章,总会让人体会到一种忧伤的平静、美丽,体会到生命里自然单纯的富有和充实。而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的便是《花拆》那一篇。
文中提到一种叫“一夜皇后”的大昙花,“它每颤开一分,便震出噗然一声,像绣花绷子拉紧后绣针刺入的声音,所有细致的芯丝,登时也就跟着一震。”昙花的每一次绽放,都要自己付出多么大的努力呀!每一次付出,它都绷紧自己,不得有一丝松懈,在最后一刻拼尽全力迸发出来。虽然它的生命十分短暂,被称为“一夜皇后”,但是,我想就像烟火一样,只要曾经灿烂过,辉煌过,就算消失不见,又有什么好遗憾的呢?
“花蕾是蛹,是一种未经展示经破茧的浓缩的美。花蕾是正月的灯谜,未猜中前可以有一千个谜底。花蕾是胎儿,似乎混沌无知,却有时喜欢用强烈的胎动来证实自己。”而年少的我们有何尝不是花蕾呢?我们是那些待放的花蕾,渴望绽放,渴望辉煌。但这些都是需要努力的,需要付出的。虽然可能每一次面临的都是泥泞和荆棘,但是,只要坚持、奋进的话,还有什么是能难得倒我们的呢?而我们现在应该做什么?坐享其成吗?不是的,我们正处于最年轻、最有活力的阶段,在这个时候,我们难道不应该为未来打算,为未来做好铺垫,打好基础吗?有人说我们现在还小,不用那么紧张,可是我们正处于花季,现在不努力,又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有一天,我将年老,无法看花拆,则我愿从一堆小小的春桑枕为收报机,听百草千花所打的电讯,知道每一夜花拆的音乐”。我努力过,便不再后悔。
风,轻盈而柔软,吹过大地,吹过江河,也吹进人生。晓风,则又添了一份希望与光芒。她的文章也是如此,充满光明,轻抚人生。
这本书是散文集,即是由一个个零散的故事拼凑起来的,像一本课本。不同的篇目隐含着不同的人生哲理,串起来,便是一阵吹抚人生的风。看似杂乱无章,却包含了人生深处的规律。
每个人都很伟大,都是英雄,正如第一篇中所说的宝石,我们的眼睛亦可折射出万道彩华。我们处于平凡之中,向往着天马行空的神话,菩萨头上的宝石便成了通往神话的大门,聚集着人们的思念。人们却忘记了自己的存在的庄严,亦可灿烂无比,尤胜于深山莲座上的石佛。繁重的课业,疲惫的身躯,血红的眼睛,让我们忘却了自己存在的目的,痴迷于卷子上的评分,如同供奉神明一般。还有谁记得那个光彩照人的自己?在读“生命的计量单位”时,也会感叹自己的特别,人生不需要单位,不以金钱、学业、名誉计量,因为一个人的伟大,无法用来计量。生命就是这么特别,人生就是平凡而又辉煌。
青春也是本书的一个重点,“林中杂想”里无所畏惧的武松;只因革命热情而回国冒险的孙中山,都体现了一个道理————年轻拥有大把岁月的筹码,不应该踌躇。年轻的孩子害怕仇恨,害怕受伤,害怕绝望,害怕结束,害怕后悔,看似单纯的青春却让人捉摸不透,只是因为年轻。少女们站在秋千上,以那微微扬起的角度,窥探外面的世,只因为年轻的心向往着外界。这就是青春,生机勃勃而任性无比。
友情和爱情也算青春的一部分,有和阳光的男生共同观看流星的浪漫,有在山村学堂与老师共勉的真挚,有和卖柑老妇谈心的巧合,还有与好友生死别离的痛苦。世棠,作者从孩子时代到长大成人的好友,无论何时都是一个逗笑大家的人,但死神却没有放过他,残忍地夺走了他的心脏,留下无言的悲伤。交朋友或许就要这样,要交就交一个开玩笑开到老的朋友。在星空下契约,约定相伴终生,作者没有轰轰烈的爱情,有的只是可以互相依靠的彼此。或许,只有经历过青春年少的人,才会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和爱情。
书中充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知识。有悲壮的司马迁,有傲世的李斯,有亡国的后主,有驰骋的铁木真;还有很深的宗教蕴味,上帝与天使的故事也层出不穷,儒家、佛教、道教也是应有尽有。反观我自己,自以为会背几首诗词便是个小学士了,才发现自己连作者的冰山一角也不如。
读完这本书,就像经历了一个人生,一个在众人中并不耀眼的平凡人生。不管作者是多么意气风发,她的文字始终朴实地诉说着一个个的人生哲理,伟大的生命,热血的青春,单纯的友谊,星下的爱慕,仿佛一位长者的人生日记,又像黎明的风,吹过我的心头。
张晓风的散文集《从你美丽的流域》收了许多写儿女情长的篇什。从写作题材而言,张晓风跟其他女作家没有任何不同,爱情、亲情、友情几乎就是她的全部。可是当她起笔运笔,便完全超越了普通女人的情感。《母亲的羽衣》开头描写的是一个温馨场面,女儿入睡前,搂着母亲的脖子问:“妈妈,你是不是仙女变的?”接下来,甜蜜中有了感伤,再往下,又有了沧桑——世间每一个女子,究竟如何藏起羽衣,从仙女隐忍为平凡的母亲?张晓风写得极美,又极沉重,仿佛知悉世间所有的秘密。张晓风写自己的爱情观,一蔬一饭一鼎一镬都是朝朝暮暮的恩情,她说:“爱一个人,原来就只是在冰箱里为他保留一只苹果,并且等他归来……”这是作为平凡女子张晓风的爱情,可是她不凡的时候,爱情便是“执手处张发可以为风帜,高歌时何妨倾山雨入盏”的豪迈与“千泉引来千月,万窍邀来万风”的庄严。张晓风似乎有一种本事,再普通的物事,她总要忍不住翻过来,看看背面,甚至要透过经脉纹路去看它们在几千年前的模样。所以她写给丈夫的情书,写给儿子的诗篇,明明是写私人的感受,却似乎写尽了人类的共同情感,就连她写睡袍、围巾、绣品、油纸伞,也丝毫没有怡红快绿的娇弱之气。
张晓风始终是追求“大”的:大的格局,大的气象,大的胸襟,大的情感。她甚至是有点刻意为之了。十几年前龙应台出版《孩子你慢慢来》时请张晓风写序,我还记得她说的。话。她说自己年轻时听到太多对女作家的嘲讽,人们觉得她们只会写些柴米油盐、丈夫孩子,所以就暗下决心,一旦自己“大笔在握”,坚决不写那些遭人辱骂的文字。她真的做到了。事实上从张晓风的文章里始终读得出她的良苦用心,唠叨琐碎自恋自艾她是看不上的,更别说撒娇作态,即使偶尔忍不住写写柴米油盐丈夫孩子,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架势。她写风衣,那风,翻阅过唐宗宋祖,“而你着一袭风衣,走在千古的风里”。她写酿酒的理由:“如果孔子是待沽的玉,则我便是那待斟的酒,以一生的时间去酝酿自己的浓度,所等待的只是那一刹那的倾注。”这样的文字比比皆是。张晓风的文章字里行间有一种江湖侠客的气度。
我读张晓风的感受,是仿佛放舟于岁月长河,溯回从之、溯游从之,追随着一路看来,千回百转,也被那百年烟波水气湿了一身。张晓风喜欢读古书,将它们视为夺地而出的思想泉脉,她这样写自己读《尔雅》:世界如此简单壮丽,如此明白晓畅,如此婴儿似的清清楚楚一览无遗。我读她,亦如此。
头一次读女作家的散文,带给我的感觉真是焕然一新。男作家的散文可直抒胸臆,而张晓风的散文却如流水般温柔,她将爱情,亲情,友情,熟练地展于笔下。
她的散文意蕴深厚,事事洞明,如广阔人生,淡有淡味,浓有浓情,怀旧的固然动人温情,探新的也能发人深思,没有那另行的忧郁轻飘的文风,她的散文叙述自然,冲淡宁静,文辞如水,一笔如舟,引领读者步步进入一条条美丽的水流,她的散文,句法富有弹性,语言富有声色。她的文章想象丰富与,所以说,读她的散文不会觉得无趣。
如《愁乡石》,作者与朋友来到日本的“鹅库玛”,这个岛屿上有一个叫做“中国海”的海。“中国海”引起了张晓风的思乡之情,作者借在“中国海”拾到的几颗“愁乡石”来抒发作者在“中国海”上遥望中国说不清的咸涩。“中国海”的沙滩上有许多彩色的贝壳,但张晓风无法让悲激的心情去适应一地的色彩。作者还在文章结尾写道:虽望乡亦情却矣,是日徘徊低吟,黯然久之。
晓风,晓风,你如拂晓的风,柔,而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