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耀中原第八届观后感400字(优秀4篇)

看了《德耀中原——第八届河南省道德模范颁奖仪式》,大家被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所感动着,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德耀中原第八届观后感400字(优秀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德耀中原第八届河南省道德模范观后感 篇1

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点燃希望之灯;道德是灯,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导人们走向灿烂的辉煌!

乐于助人,是贴近我们学生最常见的道德。难怪某杂志社对学生最赞赏的品质进行调查,"乐于助人"被排在第一位。雷锋,被人们传唱了30多年,因为他总是乐于助人,好事做了一火车,扶老携幼,解囊相助,雪中送炭,成为当之无愧的楷模。秋云,一个身残志坚的好姑娘,用自己柔弱之躯谱写了一曲助人之歌,使那些"孤帆远影"的人们重新"直挂云帆济沧海"。徐虎,上海滩上最受欢迎的老百姓,十几年如一日上门排忧解难,把乐于助人这一中华民族流传的美德唱得绯红,表现得淋漓尽致……难怪康德老人曾说:"在这个世界上,惟有两样东西深深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一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

但在回答另一份调查"你如果遇到别人碰上麻烦事时会怎样对待"时,一些人却作出"悄悄走开"的选择。的确,"悄悄走开"的选择省得了一时的麻烦,但你同时却背离了社会道德的准则。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有幸掩埋岳飞、秋瑾一代名将的地方,曾上演了一幕令人心痛的悲剧:一位小孩掉进湖中,在生与死的旋涡中挣扎,旁观者数百,却无一相救,居然有人提出"出价一百才救"的主意,孩子在人们的麻木中停止了挣扎,黑发送幼童的悲剧终于上演,可悲,可恶,可叹! 伸出你的手,足以使一个生命苏醒;停住你的脚,足以使一份道德重现。

现代价值观必须摆脱自我与自私的束缚,跨越金钱与名利的栅栏,走出道德沦丧的怪圈,跳出明哲保身的沟壑,才能使道德之花绚烂,才能使助人为乐温暖人们的心。

现代价值观不能到文艺复兴的个性解放中挖掘,不能到萨特的存在主义中挑捡,不能到卡夫卡的人性异化中剪取,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的广阔背景,吸取五千年的道德精髓。让我们的明天美德随处可见,让看到别人困难却走开的人重新负起助人为乐的责任!

德耀中原第八届观后感 篇2

道德模范是文明的先行者,是时代的领路人。2月28日正阳县第十四小学组织全校师生及时利用手机、电视等多种形式收听收看了“德耀中原——第八届河南省道德模范颁奖仪式”,共同学习榜样力量,争做道德先锋。

颁奖仪式分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5个篇章,通过播放事迹视频、现场访谈、歌舞等形式,生动再现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他们都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无论是脱贫攻坚、防汛救灾、抗击疫情,还是社会治理、帮助他人、敬老爱幼,都冲锋在前、勇于担当,为全社会树立了道德的榜样。

多跟有正能量的人在一起,人就会充满了正能量。而这些道德模范就是有形的正能量,这些平凡英雄,身边好人,以不平凡的事迹彰显着道德的魅力,书写着人生乃至生命的价值。

通过观看颁奖仪式,师生们纷纷表示,道德模范人物以美德善行谱写了人间大爱,彰显了社会正气,传播了文明风尚。今后要以他们为榜样,秉承道德模范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德耀中原第八届观后感200字 篇3

一个个闪耀的名字刻写了伟大时代的凡人善举,一串串感人的事迹彰显着推进社会前进的精神力量……今天,德耀中原——第八届河南省道德模范颁奖仪式拉开帷幕。

温暖的灯光、美丽的鲜花、发自肺腑的掌声……颁奖现场交织着温暖、感动与敬意。台上,道德模范们感人至深的故事娓娓道来;台下来自社会各界的观众代表细细聆听,听到感动处湿了眼眶。

道德模范的事迹平凡而感人,有血有肉有温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当代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也为全社会树立了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道德标杆。

德耀中原第八届河南省道德模范观后感 篇4

道德是最美丽的花儿,最圣洁的心灵,它让人问心无愧,心胸坦荡。信任是最温暖的阳光,最真诚的交流。它让人少了一分猜疑,多了一份承诺。有时道德是一种爱心,有时信任是一种支持。它们都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财富,更是一种智慧。

我们播下一个美德,使收获一份信任;播下一个信任,使收获一个真诚;如今,美德已被人们放在心里的一个重要位置,时时刻刻在与美德交谈,千万不要把美德看作小事。每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都传递着丰富的信息。

恶性食品安全事件不止一起,为什么迄今为止不见有收敛迹象,反而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在一篇评论中我曾写道,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社会已经失去了自我净化、自我成长、自我修复的能力。一个企业的错误,没有成为另一个企业的教训。一个职能部门的失职,没有成为另一个职能部门的警钟。一种针对不讲道德不守法度的行为惩处,没有成为另一种行为的道德法度约束。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文明、文化的思想价值理念,失去导引社会前行的力量了,失去把人从野蛮、愚昧、丛林引向文明、高尚、现代的力量了。这里想进一步追问的是,为什么我们的道德失去了这个力量呢?为什么我们的社会缺少了一份信任呢?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烈荣辱感的民族。在我们的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不能混淆。否则,社会和谐不起来,经济发展不起来,民族精神振作不起来,国家也强盛不起来。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事件,已经让我们意识到道德与信任的危机。

中国文化中有很多非常优秀的元素,这是我们引以为傲的理由。但是如果存在“短板”,也就难以使我们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因此,社会转型期的道德文化建设,既应填上“尊重生命”这块“基石”,通过内涵的丰富和理念的普及,使生命的自重、互重成为潜意识;又要打牢操守防线,使“是非感”、“耻感”、“良知”等成为每个人内心里信守的道德法则。如是,只有让道德之根扎向人们心处,才能有信任的阳光普照大地。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