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范文(精选8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范文(精选8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央视《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1

【品读尚书,品味经典】

最近几天,央视频道推出了《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观后我震撼不已。

《典籍里的中国》用表演与对话的方式,演绎典籍中的故事,情景再现,让观众更深刻地品读典籍。第一期选择了《尚书》,“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尚书》又称为《书》有很多华夏文化的创始性论述,比如第一次出现“礼”,第一次制定历法。《尚书》是“文化元典”,很多很多第一次都在里面。

教授们讲解《尚书》后,大幕拉开,表演开始。说到《尚书》,最重要的人是伏生,伏生本名伏胜,是秦朝秦博士,一生守《书》讲《书》,是《尚书》的传承者,因此是故事的主角。故事表演中以老年的伏生与现代人撒贝宁的对话为主线,插入了大禹治水,武王立誓两个书中故事与晁错受文帝之命前来学《书》的历史故事,让观众深入了解《尚书》中的故事。

故事中的伏生让人感动。他一辈子爱《书》,一家人用生命保护《书》,年老后在山东一带讲《书》,传承《尚书》。倪大红老师把伏生演活了,仿佛就站在我面前。

表演结束了,但我的思绪仍未结束。停留在开场的一句话上。“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读《书》而知朝代之兴废之由,读《书》而知个人修身之要。”典籍是老祖宗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财富。

《典籍里的中国》讲述了在这片神州大地上创造文明的故事,让我们知道我们的生命源起何从,我们的脚步迈入何方,以新的方式读懂典籍,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品读典籍,体味经典,吸取智慧,汲取精华,成为不一样的自己。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2

今天,我看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这部节目说的是《尚书》这册书里的记载和它的`经历。

《尚书》里记载了尧、舜、禹时期到东周的事件,历时约1500年,书上写了《大禹定九州》,还写了《牧誓》等。其中《牧誓》写道:后羿为了不让百姓受苦,亲自跟纣王对战,百姓知道后纷纷前来助阵。这就是《尚书》的其中一章。

一位东周的书生——伏胜,他家一直在保护《尚书》。如果伏胜来到现代的话,那他就能教历史了,而且他还可以做历史节目的主持人。伏胜的家还会变成记者采访他的地点。

为什么伏胜爱《尚书》呢?我想是因为伏胜从小学习《尚书》,他还把《尚书》传承给了儿子。项羽攻入咸阳烧毁了许多书籍,包括一部分《尚书》。伏胜一家也逃难去了,不过在回老家青州——山东时,他们被乱兵所截获,伏胜的儿子想保护《尚书》,他跟乱兵搏斗被杀,他的母亲后来将《尚书》看作儿子来保护。

现在《尚书》只剩下28集,我们要保护好它们。《尚书》不仅写了历史和修身的要点,更多的是历史的辉煌。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3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几千年来,祖先一直在记录我们的,每一部典籍都凝聚着前人的心血和,人们世代,薪火相传,让精神的血脉延绵至今,知道我们的缘起何处,知道我们的脚步迈向何方。《典籍里的中国》以新的方式让我们识读《史记》,撒贝宁带领着我们穿越千年的时光,向司马迁献上“千年一拜”。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为西汉司马迁所著,开记传体先河。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构成,共计一百三十篇,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约3000年的历史。司马迁及其父两代人竭尽毕生精力,著成此书。

通过《史记》,我们看到了集崇德尚武,勤政爱民于一身的轩辕黄帝,统一了中原部落,成为中华的人文始祖,为华夏民族树立楷模。透过《史记》,我们看到了千古一帝始皇的丰功伟绩,统一天下,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也因秦暴政二世而亡。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平民义举立传,这是司马迁的史学创造。蔺相如以国家大义廉颇负荆请罪,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成为千古佳话,后世美德。张骞凿空,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贯穿东西,联通中外的丝绸之路,20xx多年前,中国已经开始了官方的中外交流之路,与世界连通……

你也许没有读过《史记》,但你绝对听说过这些故事,完壁归赵,破釜沉舟,卧薪尝胆,毛遂自荐,约法三章,一言九鼎等一系列出自《史记》的故事。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是两代人的豪情壮志。司马|牢记父亲之教诲“修史是司马家的”,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以名位评高下,不虚美,不隐恶,如实反映历史真实情况,鲁迅先生赞美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古往今来使芸芸众生无不从中受益。为中国人民,世界人民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4

大家了解《本草纲目》吗?《本草纲目》是一部影响世界科技进步的奇书,它不仅是一部药物学专著,其内容还涉及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冶金学、化学以及天文学、气象学等领域。先后被翻译成日、法、英、德、俄等多国文字,在世界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实我之前也不怎么了解,但是在这周我看了一个名叫“典籍里的中国”的文化类节目,了解到了《本草纲目》《楚辞》《史记》《论语》等等著名的中国典籍。

“典籍里的中国”是撒贝宁主持的节目。每一期都会挑中国古代典籍进行戏剧演绎,介绍主要内容和作者的'生平。

其中有一期节目,讲的是《本草纲目》。《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李时珍,他父亲是一名名医。李时珍也十分想像父亲一样为百姓治病,但是他的父亲一心想让他读书,便对他说:“行医难,你不要像我一样,做一只逆流而上的船,你好好的读书,考取功名吧!”然而李时珍并不罢休。他三次向父亲请求,答应他去行医,他的父亲最终被李时珍的精神感动,问他:“你为什么要行医?”李世珍说:“我想造福百姓,给他们治病。”李时珍的父亲后来终于答应了。李时珍也随父亲四处行医,但是后来他发现,历代的本草书有许多地方有错误。他就下定决心,要修订一本新的本草书,以防百姓看病时抓错药。李时珍四处行医积累医药学知识,在民间搜索药方,历经年,终于写写出了一本部、52卷、近0万字的《本草纲目》,这本书首次将本草用纲目分类。当他要去印刷时,当地最大的书商对他说:“这本书有0万字,需要大量的精力和人力。我虽然想帮助先生,但是真的无能为力呀!”李时珍说:“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书商想了想,说:“如果能求到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文人王世贞先生做的序,那同行肯定会竞相印刷。”李时珍听了之后,奔赴千里之外,去找素未平生的王世贞作序。他到了王世贞家,经过多次求见之后,才顺利地见到了王世贞。王世贞看了书之后,也被震憾,答应为他作序。但是李世珍担心这本书还有纰漏,又拿回去经历了十年,改正了一些缺漏,再让王世贞作序。终于书商胡承龙愿意印刷此书。然而,让人遗憾的是书刚刊印好,李世珍却撒手人寰。

在当时情况下,写《本草纲目》十分困难。但是李时珍不畏困难,逆流而上,最终终于刊印出版。正是这种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和不怕困难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要是他没有这样坚强的意志,我们可能就看不到《本草纲目》这样的著作了。

我以前一直不知道坚持究竟是什么意思,李时珍的故事让我知道了:坚持就是不怕困难,不放弃!坚持,就是将自己喜欢做的事一直做下去!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5

正月初二晚上,无聊之余翻看手机网页时,看到头条上对倪大红老师饰演的伏生赞不绝口,虽不知伏生是何人,但看着网页上的图片,不觉便被吸引,认真阅读完才知道是央视新出的春节档大型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一时兴起,便想看看演了什么,打开爱奇艺app搜素出来,点开看了几分钟,不觉就被节目开篇的精彩解说所吸引。

惟股先人,有册有典。典的古体字为:上边是“册”,下边是“几”即为几上放着书。这样的解说很明朗的说明了何为“典”,让人印象深刻!

开篇讲述了《尚书》传承至今的艰难不易,讲述了古代文人先资们爱书、护书、传书的故事。《尚书》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

节目通过古代读书人伏生与现代读书人撒贝宁的古今对话,通过古代场伏生护书、讲书的事迹,大禹治水患定九州、周武王牧野盟誓的演绎与现代图书馆孩子们背诵禺贡场景的相互切换,将护书讲书传书的故事有序的讲述出来,让人看懂故事的同时不免产生共情,同时也对曾经学习过得故事、看过的书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再只是存在于脑海中的故事或者看过的只知其字不知其义的文字了。

以前只知大禹是有名的贤君,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通过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还知道了他划定九州(黄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如节目中古时护书人伏生所问:华夏为何是一体?现代读书人撒贝宁所答:自古是一体。

让人泪目,是啊,华夏自古是一体。

只知武王伐纣建立周朝,不知商纣决战的牧野盟誓,通过演员们铿锡有力的宣誓,对那些简单的字句有了直观的认知,原来是这样的热血沸腾啊: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今人为何要读典?知先资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所以读典是多么重要啊,作为当代的年轻人,我们不仅要读典、学典、还要传典,记得小时候,都是妈妈边干活边教我学习诗歌。从简单的锄禾日当午,汗滴未下土,窗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到复杂的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再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等等,通过这样长期的耳濡目染和妈妈有意无意的言传身教,使我对这些诗歌印象深刻,记忆犹新外,更对诗歌有了一种本能的喜欢,现在闲来无事时也会翻上一两篇。

我想小时候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应该是很重要的,所以现在偶尔会和家里的小侄子一起互相提醒着背背诗歌,以激发他对诗歌的喜欢。我想这也是对于经典的一种传输吧!

所以我们在学习经典的同时,向周围的亲人、朋友、同事去传播,邀请他们中感兴趣的一起学习,从而有更多的人来读典、学典、传典,应该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吧!如节目中伏生随着现代读书人来到现代图书馆看着小孩子们在背诵禹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时泪目的那一幕,他应该是欣慰的吧,因为他及家人历经艰难保护的书,传承的书很好的流传了下来,并且为后人所学习。而且是人人都可以在云端下载《书》来看了,人人都可以学书、传书了!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6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今日我院组织观看的《典籍里的中国》以别开生面对话先贤的方式带我们走近宋应星,影片里的他说:“功名进取毫不相关”,并向底层劳苦群众请教,在实践中汲取养分。正应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一言。

在从事农业生产实践的过程中,他以永不言败、坚持不懈的精神在劳动中记录并著成《天工开物》一书。作为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此书为后人留下宝贵的财富。作为江工学子的我们,自入学起便深受天工文化的影响。在这片以弘扬天工文化优良传统,成立天工文化研究院,开展对天工文化的深入研究,着力发掘其中的创新精神、工匠意识、生态思想等积极因素的沃土上,我们以探索者的姿态致知力行,躬行不辍。相信未来我校的天工文化自信必将更加饱满,我们乘风破浪的勇气必将更加昂扬。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7

以前,我在书上看到过“徐霞客”这个名字,知道他的故乡在江阴,但对他的生平事迹了解甚少。这次有机会在电视上看到《典籍里的中国》这部记录片,才对徐霞客有了更深的了解。

“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大丈夫早上在大海边,晚上便去往苍梧之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是多么豪迈洒脱呀!而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便是用他的双脚,走遍了祖国的锦绣河山,用生命履行了这句话。

徐霞客小时候受父母的影响,立志要踏遍祖国各地,寻访长江源头。徐霞客长大后,初心未变,便开始游历各地。没有先进的仪器,他就用脚丈量,用眼观测。腿疾复发时,即使爬他也要爬到长江源头。路上遇到强盗抢劫,他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愿损失辛苦得来的数据。徐霞客生命最后几年的西南“万里遐征”,纠正了“长江源头是岷江”的说法,为中国现代地理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此外,徐霞客还为后世留下了许多文章,如《游天台山日记》、《游黄山日记》……

看完这部纪录片,我被徐霞客热爱祖国每一寸山河的精神深深打动了。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奔走于中华大地,途中的艰难险阻没有吓到他,反而使他愈加坚定。徐霞客的事迹让我明白:坚持铸就成功之路,成功由坚持诞生!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8

今天上午我回看了央视的一档文化栏目《典籍里的中国》,本期选取的典籍是《尚书》。《尚书》被誉为政书之祖史书之祖,的确堪称典籍。这个节目采用了让现代读书人穿越的方式,实现了现代人与西汉时《尚书》护书人讲书人伏生对话,以此来诠释《尚书》里边的经典要义。其中有两个主要场景,一个是通过王维的画作《伏生授经图》,引出项羽放火烧咸阳,使得许多珍贵的书籍被焚毁,伏生把《尚书》藏在墙内,若干年后已经有部分竹简被毁导致内容散佚,又恰幸汉文帝重视文化,派晁错向伏生学习《尚书》要义,也为《尚书》的流传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话说回来,《尚书》何以会成为经典?最主要是思想上意义深远。比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就是最早提出的民本思想,它与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相同的,都在强调人民在一个国家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个主旨的表现是通过对《尚书》里边的《牧誓》演绎诠释的。商周之间的“牧野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典型战役,其中突出了以民为本民心所向的重要性。另一个内容的展示是《禹贡》,这个故事是通过大禹治水来告诉后人划分九州的史实及意义。那是我们中国最初的疆域划分,在此基础上,我们中国经历了千年的疆域演变,分分合合之后形成了统一的大中国。

这个节目最大的意义是通过对典籍的诠释,来告诉今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以及沉淀出的民族精神。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的文化自信。但同时,我也觉得,观赏这样纯文化节目的观众还很有限,毕竟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对中国古代典籍的理解是极不到位的。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对《尚书》进行独立阅读的人,恐怕在学历上至少要高中学历,能够理解精髓就需要专业能力较强的知识分子甚至专家教授了,所以《典籍里的中国》能够像《百家讲坛》那样,使历史文学在一个节目里获得普及和推广,这是比较有意义的。尤其在娱乐泛滥的今天,我还是比较希望主流媒体能够多一些这样的节目,努力扭转一下青少年过于关注娱乐八卦的不良形势。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