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这次为您整理了《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优秀10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民以食为天”,饮食也成为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中国幅员辽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地域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各地各民族的美食文化也各不相同。美食文化是人们几千年来养成的饮食习惯,不像其它特色文化那样容易消失,只要这一地区还有人,那么这一地区的美食文化就不会消失。
近些天,一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连续几个深夜,让无数人守在荧屏前,看得食指大动、口水涟涟。然而,作为纪录片,它不同于以往的影像素材里,以“烹饪大师”或“美食名家”结构,展现的是“精湛的厨艺”和“繁复的过程”,亦或是能够在电视节目中看到的 “比赛”形式。在本片中,中国美食更多的以轻松快捷的叙述节奏和精巧细腻的画面,向观众展示中国的日常饮食变迁,中国人在饮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及那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
中国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的人吃什么,这其中涵盖着历史和文化的因素。人与食物的关系已经达到密不可分的境界。《舌尖上的中国》用一个个具体的人物故事串联起祖国各地的美食生态,这其中,有制作的技巧,有艰辛的劳作,有相濡以沫的真情,有端上桌的美食,也有食物的演变过程,有方寸间的方桌厨房,也有广袤的祖国山河……人文关怀贯穿其中,用最质朴的表现手法展现那些贯穿于日常生活的东西。
1)自然的馈赠 对于餐桌上的美食,我们在品尝美味的同时,还要感谢大自然的馈赠。本集选取生活在中国境内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家庭和群落为故事主角,以及由于自然环境的巨大差异,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为故事背景,展现大自然是以怎样不同的方式赋予辛勤劳动的人们神奇的食物。
2)主食的故事 从北到南,从西到东,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风貌,唯一相同的是作为中国人对主食样貌、口感的追求。主食是餐桌上的主要食物,是人们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从远古时代赖以充饥的自然谷物到如今人们餐桌上丰盛的、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一个异彩纷呈、变化多端的主食世界呈现在你面前。
3)转化的灵感 由豆腐、到酒、到酱,再到泡菜,那芳香浓郁的味道令人难忘。一坛坛、一罐罐的发酵,敏锐又果断地打造出食物的新境界,这种味道是人与微生物携手贡献的成果,它逾越了障碍,营造了条件,把握了机缘,经历了失败。祖宗传下来的方法,自己掌握到的技术,转化的灵感是最大的智慧!
4)时间的味道 腌腊、风干、糟醉、烟熏,蕴藏着中华民族对于滋味和世道人心的某种特殊的感触。盐的味道,它来自时间,也来自人情。它已经在漫长的岁月里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等感情交杂在一起,才下舌头,又上心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个是滋味,哪个是情怀!
5)厨房的秘密 与西方“菜生而鲜,食分而餐”的饮食传统文化相比,中国的菜肴更讲究色、香、味、形、器。由炊具的变化到菜式的变化,水火本是两家人,对立却又互相牵制,对于厨师而言,水火关系的调控,是他们技艺的展示。而厨房的秘密无非就是人类对美食的共同热爱!
6)五味的调和 甜苦咸酸辣,五味是评定一道“艺术”的关卡,亦是人生的滋味。甜是收获,是被认定的喜悦与幸福,不仅仅是对一道菜,更是一位厨√★√师,一种文化的认可;苦是苦尽甘来,化腐朽为神奇的魔术;咸是吃得苦中苦,厚重的味道也能得到味蕾的认同;酸是不堪纠缠而难以言说的苦难,然而在菜里它却是不可或缺的“画龙点睛”之笔;辣是坚韧与果断,尤以川菜闻名。
7)我们的田野 不管是高山、平原、湖泊、海洋,城市还是乡村,不管是糯稻、海参、河蟹、芋头、青稞,农田还是菜园,不同地域的中国人,用自己的智慧,适度、巧妙地利用自然,获得质朴美味的食物。“他们在埋头种地和低头吃饭时,总不会忘记抬头看看天!”从餐桌回归大地,颇似头尾呼应的手法,也为《舌尖上的中国》画上圆满的句号……
美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独特文化,美食文化的发展与保护关系到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根本。但美食文化的发展与保护不同于其它文化,美食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所以,美食是不分厨师等级,不分国界的,但是请别在接纳他国美食文化的同时,丢弃了属于你自己的乡土人情!
当一声清脆响亮的尖叫,划破蓝天,这个渺小的世界就又多了一条生命。然而,这脆弱的生命虽然需要周围的呵护,更需要带给他思维,带给他站起来的能量——“食物”
十四个春秋将在眨眼间过去,镜子前的我,已不再如当年那样。我有了自己独特的思维,自己独特的童话。曾经我害怕自己看不见色彩,被可怕的黑暗笼罩;害怕自己听不见音乐的起伏,在凄凉的无声中度过;害怕自己闻不见芳香,孤独的在花海中哭泣。
曾经我天真的以为,味觉可以被自己的无情的丢弃。
但随着时间的变迁,随着时间的磨练,我才明白任何东西与味觉相比,轻如鸿毛,我才明白食物是生命的延续,是生命的源泉。
食物的味道可以与生活媲美,正因为有了食物的酸甜苦辣,才有了我们对生活的形象描绘。
古人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就算死,也要做一个饱死鬼,这是懒羊羊的口头禅,也是他的誓语。可见“吃”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延续。秋天随着秋风起舞,金黄的稻谷也随着秋风起舞歌唱,在田间,我看见了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我触摸到了农民们汗水的结晶。望着这触心的一幕,我不觉像一个犯了错的孩子,带着猴屁股般的红,垂下了那高高扬起的头。学校里,我总是挑食,面对自己不喜欢的食物,不懈望一下,便头也不回的把它无情的抛弃了。却曾未考虑过这粮食的来之不易,却曾未有过愧疚……
站在繁华的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川流不息的车辆,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声音交织在一起。那路旁边五颜六色的车辆直直的排列着,可谓是一道不错的风景线,红的红,绿的绿,花的华,让人眼花缭乱。一看这情景就知道是就餐时间了,伴随着杂乱的步伐,我怀着无限期待,踏进了这“人间天堂”。顿时,一股久违的香味迎面扑鼻,香气笼罩着我的心头,香气引诱着的步伐。点了菜,也上了菜,桌上的斑斓如一幅水彩画,让我大饱眼福,开动了,之间赞美声淹没了杂音,一切都这样美好,一切都这样温馨,在食物的酸甜苦辣中,我们不仅品味着生活,更多的是在享受生活。
是谁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滋有味?是谁?是都被常人抛弃的“食物”。
懂了,作为人类,我们总是自私的,总是在自己讨厌的食物前露出自己狰狞的面孔,总是在捧怀着饱食之后,忘却汗水的结晶,忘却食物的伟大。但是,作为一个学生,我有必要奉劝大家要珍惜食物,我们要对得起我们生命的延续,生命的源泉——“食物”。
秋风送爽,随着秋风,把我的忏悔带遍世界吧……
生命的源泉,生命的延续,神圣的“你”,纯洁的“你”伟大的“你”,值得我歌颂,赞扬,在世界的一角,我在徘徊“你”的“身影”……
在我记忆中,奶奶是极会做甜食的,尤其是桂花糖。
八月十五月儿圆。每逢到了中秋节,明亮的月光洒向大地,凝结成地上洁白的霜。每家每户都会团聚在一起,吃月饼,赏圆月。在我老家,中秋佳节其实还有美味的甜品——桂花糖。
八月桂飘香,每到中秋之时我便会想起老家的桂花,桂花树下的奶奶,和她手中为我静心准备的桂花糖。
依然记得很多年前,勤快的她每次做桂花糖时,我都会踮起脚尖,扶着灶台,看她搅拌浓浓的糖浆和晒干的桂花的样子。“奶奶,这么香的味道,你是怎么做的?”我好奇地问。她轻轻笑道:“桂花香,糖甜,在锅里熬。”等冷却成块的桂花糖端上桌时,我便迫不及待地抓起来啃,甜甜的,酥酥的。她做的桂花糖,是我儿时记忆里最美的味道。
后来,我长大后便离开老家上学,我和奶奶似乎渐行渐远了。但每年七八月份桂花盛开的时候,她就会给我寄来桂花糖。我知道她想让我在桂花香中度过美好的中秋节。而每次打开包裹时溢出的馨香总会让我回忆起年迈的她在灶台边氤氲的热气中熬桂花糖的模样。那时天真的我总以为可以一直陪伴着她,一直吃她做的桂花糖。
去年回到老家,正是桂花盛开的时节。院落里满树都是金黄的桂花,馨香弥漫着整个院落,看着那清丽可人、丰腴鲜美的桂花,我眼前却浮现出孱弱的奶奶拿着竹竿打桂花的情景。
整理好心情,我推开沉重的院门,跨进门槛后,映入眼帘的便是奶奶坐在摇椅上欣赏着院子里的桂花。微风拂过,桂花纷纷落下,她伸出枯黄瘦弱的手,接住了一朵朵金黄的桂花。阳光柔柔地洒在她身上,她看上去是那么的安详。
奶奶见是我回来了,高兴得似个孩子,牵起我的手:“走,奶奶给你做糖吃!”我看见奶奶脸上的皱纹更深了,几缕白发有些刺眼,我的鼻子酸酸的,一时不知道说些什么好。做糖的步骤还与我记忆中的一样,我把那些晒干后褪成淡黄,因失去水分一碰就脆脆的桂花拿到灶台旁。奶奶在锅中放入一些水,“咕嘟咕嘟”水涨后,奶奶就将大勺糖放入水中,不断搅成浆,“嗞嗞”两声砂糖在锅中跳舞。待糖浆熬浓后,奶奶向锅中撒入桂花,卖力熬着。我连忙上前握住奶奶苍老瘦弱却不失温暖的手,和奶奶一起慢慢搅拌那香甜的糖浆。瞥见奶奶眼角含笑的目光,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拿起一块刚“出炉”的桂花糖,唇边洋溢着糖的余温。甜在舌尖慢慢扩散开来,不知怎地,这次的糖尤为的甜。眼前被泪水蒙住,一片白茫茫,在模糊中我却清晰看到奶奶嘴角洋溢着甜甜的微笑,为我包着那些桂花糖。
爱在舌尖绽放,原来爱的味道是这么香甜啊!
今天老师花两节课的时间,让我们看了两集舌尖上的中国。它不仅给了我们视觉上的冲击,也给了我们灵魂上的冲击!最开始看是是陶醉于那诱人的食物当中,接着看下来是钦佩与劳动人民的不是当中,最后是感叹于中华五千年的饮食文化当中!
在看第一集的时候,看着那些诱人的食物,不得不勾起我们的兴趣认真的去倾听每道食物的神奇与诱人之处。在此片当中,它都有详细的介绍,每道食物的具体做法,它的讲述也是蠢蠢欲动。让我们边看边惊叹,甚至还留着口水。在观看那些美食的同时,那些朴实的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通过观看这部片子,我了解到每一道美食都伴随着辛勤的汗水。就像春笋的挖掘,那些有经验的劳动人民就知道在什么时候挖的春笋最鲜嫩可口,知道什么地方可以挖出春笋,挖出春笋后又该如何的保护好那些竹子的根系。知道挖出的春笋该如何保存。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辛勤劳作,才出现了世界上各种各样的美食。正是因为他们勤劳的智慧,才能使得每一道食物完美的呈现在我们眼前,我由衷的佩服他们!
当然,在这部片中,我也感叹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饮食文化。就像那些传统的习俗,在除夕晚上,北方人喜欢自己做馒头,包饺子吃。通过自己的手工制作,做出可口的食物。这样的习俗一代接一代的传下来,虽说,在当今这个机械化的社会,自己亲手和面蒸馒头、包饺子的人越来越少,但是还是有人传承下来了,在这里我也希望不要让这种文化消失,有着更多的人可以传承这种习俗。繁衍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
在片中我也看到了,劳动人民的艰辛,他们为了生活,为了让孩子上学,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用自己的体力换取一些钱。就像片中的挖藕兄弟,每年九月,他们都会来到湖北的嘉鱼县挖取大自然所赋予我们的一种长在水里的美食——藕。说到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大自然对于我们人类的厚爱,我也希望作为人类的我们不要鼠目寸光,肆意的虐取!从他们兄弟两上看到了他们的艰辛劳作与朴实。他们说在大街上看到藕,就有一种亲切感,就感觉那些藕是通过自己的双手挖出来的!由此可见,他们是多么质朴的人,如今的我们在餐桌上随处可见藕,却不知道这些藕的背后有着多少故事,流了多少劳动人民的汗水。当我们在享受餐桌上的每一道美食上,我们都要想到那些勤劳的劳动人民,感谢他们的双手,让我们享受如此美味的佳肴!
虽说还只看了两集,但是这两集却让我受益匪浅!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题记
我们常常会对某些味道念念不忘,这些味道在你的记忆里盘旋成长,渗进你的骨髓,随年华流转,躺在心底依然熠熠生辉。想起这些味道的时候,想到的更多是沉浸在味道中的自己,以及绵延在味道底蕴中的——文化……
“纤手搓来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初唐大臣苏味道的后人——苏东坡,不仅妙笔生花词成百篇,而且对于味道也情有独钟。一道一提名字就令人食指大动的名菜——东坡肉,相传就是苏东坡所创。“漫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苏东坡对于饮食的描写往往皆臻奇妙,原因就是他在品尝食物时尝到的不仅是入口的滋味,还有淌入心间的味道文化。这些文化浸染着当地独有的地理环境和人文风俗,成为当地人味蕾上的一种独特记忆。
山西人与面食的渊源已久,可谓无面不成欢。麦饭——一种在晋南流传久远的面食,成为我对家乡风物的特殊怀念。几乎在村子里的家家户户都会将它在节日时端上饭桌,作为庆新的食物。小时候我最爱看奶奶将一大盆面团倒在案板上,用手反复揉搓,让面团渐渐变得柔软而富有弹性,再擀成一张大面饼,切条,班上玉米面以防粘连,整齐地码在案上。切成薄片的五花肉在经过盐、酱油、花椒的腌制后变成了诱人的糖红色,再和下锅煮好的面条搅拌后上火猛蒸。炉膛里的干柴噼里啪啦响着,一帮小馋鬼就守在灶边,只等到锅沿边冒出丝丝缕缕的白汽,裹挟了阵阵麦香味扑面而来,便央求奶奶拿下蒸笼,迫不及待的品尝刚出锅的美食。
刚蒸出来的麦饭蓬松香软,每一根面条上都均匀的沾着米花,肉片上闪着的油光盈盈润泽。用筷子挑一碗出来,淋上麻油蒜酱,带着麦子的醇香,每一口都是味蕾的狂欢。这种味道直达心底,氤氲成一种平实的幸福。倘若正值正月里,家家户户都飘出麦饭的香味,混着家门口点燃的松枝味,夹着红红火火的鞭炮声,掺着家长里短的闲唠声,年饭热闹开幕。纵使鸡鸭鱼肉满桌,却依然少不了那道已经在大家记忆里生根的麦饭。一大盆麦饭上桌,透过蒸腾的雾气看见全家老少舒展的笑颜。这一刻,团圆的幸福,美好的期许,都化成了碗中最朴实的美味。而这一刻,也必将带着这种味道埋在心灵深处。不论到了哪里,这种家乡味都会牵着你和那片家乡土,带着割舍不断的亲情……
文化不只有字字珠玑的诗词,也不只有笔墨丹青的卷轴,也不只有千回百啭的乐曲……味道,作为文化的一种,也可以美得这样具体,这样朴实,这样深刻。它所拥有的,不只是对味觉的冲击,更激荡着对心中情感的共鸣。舌尖上的文化,像一支漂浮着的旋律,在一代代中国人的心中传唱了千百年……
开始吃年糕了,我端起白瓷盆,不由想起了那次在“年会”上看到的打年糕情景。
那是在一个年会上,锣鼓喧天,金龙炫舞,人山人海。舞龙肯定是最吸引人的。你看,正津津有味吃着糖画的小孩,拍手叫好的老人,还有连按手机快门的年轻人,都紧跟在“龙”身边。
而我却被那“咚——咚——”的响声给吸引过去了。
我闻声而寻,来到一个石臼旁边。只见一个大伯时而在石臼里洒水,时而拿着个木锤,向石臼里砸去。他在干什么啊?一旁帮助大伯的人告诉我,这是在“热身”呢!真正的“好戏”在那里头。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是一个“老虎灶”,锅上是大蒸笼,跟包子店蒸包子的一样,只是大了许多。蒸笼里热气腾腾的,那是什么?
我的好奇心更强烈了。趁大伯打开蒸笼的时候,我探头探脑地想一看究竟。可当我把脑袋伸进蒸笼,看到的却只是一股白气像潮水般涌了出来。大伯哈哈大笑,摸了摸自己的胡子,对我说:“小朋友,这是白白的糯米粉,你吃的年糕哇,就是从这儿出来的!”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炉火把我的脸蛋照得通红。
“好咯,起锅咯!”大伯一把掀开蒸笼,缕缕热气白雾,夹杂着米香,迅速裹住了我。大伯和旁边的一位爷爷对了一下眼,“嗨”的一声,合力把大粉团子抬了出来,两人小跑着来到石臼边,又是“嗨”的一声,一起把大粉团子翻进了石臼。大伯又在手上抹了些油,不停搓着大粉团子。
随后,大伯举起了10多斤那么重的大锤子,举过头顶,涨红了脸,使劲向石臼里的大粉团子打去。粉团沉闷地“啪”了一下,大伯又赶紧拎起大锤,趁此机会,爷爷就拿着“洗帚”往粉团上甩水。甩够了,第二锤子也正好下来了。“啪——啪——”大粉团子像一个顽皮的小孩子一样,打一下,缩一下,不打了,又弹了回来。十几下后,大伯已是大汗淋漓,他说了声“不行了”,就放下锤子,换那位爷爷来打。另外两位大伯趁这个“换班”的间隙,双手在冷水里一浸,合力抬起粉团,猛地将团子翻过身来。爷爷开始打了了。在这锤打——甩水——翻身的完美配合之下,大粉团子变得愈发富有弹性。我趁大伯休息的时候,偷偷拔下一小坨来,一口塞进嘴里。“嗯,真好吃!”我对着大伯连连称赞。
打得差不多了,大伯便将这白嫩嫩的面团从石臼里搬出来,放在沫过水的的桌子上,另两位大伯就开始揉搓年糕,左手翻过来,右手按压着,反反复复,直到把面团做成长方形的年糕模样。
最后,他们在年糕上“点花”,其实就是在年糕上用毛笔轻轻点上一朵“红花”。红花开在年糕上,在阳光下绽放,为新年平添了几分喜庆。
满满的一席菜肴,我唯独对那酱爆猪蹄情有独钟!
口中咀嚼着那“大厨”的所谓金牌酱爆猪蹄,却想起了远在香港旅行的爷爷。爷爷所烹制的家常红烧肉,酱爆猪蹄具有同样的鲜嫩肉质,同样的口留余香,但舌尖上的滋味却天壤之别!席间的酱爆猪蹄好像少了些什么,可我又想不出那缺少的是什么呢!
爷爷是土生土长的枫泾镇兴塔人,酱爆猪蹄是那儿的特产。逢年过节,我们乡下挨家挨户每每都要做酱爆猪蹄。孩提时代,我就浴在爷爷那爆猪蹄的香味中玩耍,学习。隔三差五地有新鲜出炉的,脆皮嫩肉的,油而不腻的酱爆猪蹄吃,那时我的幸福就是美味,解馋!
爷爷是一位语文教师。他心地善良,治学严谨;他的学生对他敬而生畏是众所周知的。孩提时代,我就在爷爷那酱爆猪蹄的香味中生活,跟着他认字,学写钢笔字,背古诗…。直到现在,学写字的一件微小事件乃让我记忆犹新。一次写字写得极为疲惫烦躁的我,在房里大喊着“我不学了”,爷爷在厨房里听见我的喊声,扔下烧到一半的酱爆猪蹄,急忙来到我的房间——手里是还未来得及放下的锅铲,板着脸,严肃地对我说:“泽泽啊!中国字,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国文化的传承,是中国人的母语,是中国人的骄傲!”他看了一眼我写在练习本上歪歪扭扭的字,无奈地叹了口气,“泽泽,你是爷爷的掌上明珠呀,爷爷一向都宠爱你,你要什么我都依你,但,这中国字,你必须要练好!”他放下锅铲,拿过我扔在一旁的笔,在本子上示范性地写下四个苍劲有力,刚直大气的字:中国万岁!那四个字,直至现在,依旧深深烙在我的心底。闻着那漂浮在空气中的香味,当时幼小的我内心受到了极大地震撼,我竟不可思议的平静了下来,拿起爷爷刚才用过的笔,开始一笔一画地认真练习,爷爷的脸也逐渐转为慈祥,脸上带笑地看着我。最后拿起锅铲,轻轻地离开,继续他的工作——为我爆猪蹄……从那时起,我便在心中树起了一个目标:练好中国字!更使我领悟到了爷爷的酱爆猪蹄里还蕴含着一份对孩子的严格,对祖国的崇尚!
在爷爷与他的酱爆猪蹄的陪伴下,我渐渐长大,爷爷却日渐老去,而那酱爆猪蹄的香味却更加醇香,那肉质也愈加鲜嫩。
岁月染白了爷爷的青丝,而爷爷的酱爆猪蹄却成长了我。
已经有好几个星期没有见到爷爷了,同样,也好久没有吃到爷爷的酱爆猪蹄了。每周品尝一次爷爷的拿手菜,仿佛已经成习惯,这突然的失去,令我心中也有些失落。
咀嚼着席间那酱爆猪蹄,顿时我似乎领悟了:那酒店里的酱爆猪蹄缺少的,便是那最珍贵的“调味品”——爱!
舌尖上,我品尝到的是爷爷浓浓的醇厚的爱……
寒假,我在网上看了一遍前段时间比较火的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看到“舌尖”,想必必定是展示各地美食,弘扬传统文化的节目吧。想来所料不差,便尝试着欣赏了这个饶有趣味的节目。
本片介绍了华夏各地“南米北面”的饮食差异以及烤松茸油、焖春笋、雪菜冬笋豆腐汤、腊味飘香腌笃鲜、排骨莲藕汤、椒盐藕夹、酸辣藕丁、煎焖鱼头泡饼、煎焗马鲛鱼、酸菜鱼、松鼠桂鱼、侉炖鱼等不同地区的风味小食。与其它那些花哨的饮食类的节目不同,这个节目的真诚、朴实带给我们更多的是超越美食的思考。从中我了解到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食物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在更深一步的思考时,对处在“舌尖上”的中国又有了更深的了解——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变化万千的精致主食,都是中国人辛勤劳动,经验积累的结晶。今天当我们有权远离自然,享受美食的时候,我们应该珍惜大自然的恩赐,感谢的那些通过劳动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们。
我认为这个节目最重要的不是味觉上的享受,在视觉上比这个纪录片的色泽好得多的遍地都是,而是淳朴的人,人生观和自然观。
我觉得《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是我们每个吃货必看的一部,不看真的是会后悔的。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光内容和画面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解说词也屡屡打动我,例如“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中“饺子是中国民间最重要的主食,尤其年三十晚上,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在中国人的习惯里,无论一年过得怎样,春节除夕夜合家团圆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无法替代的重头大宴。如今,在几乎所有的传统手工食品都已经被放到了工业化流水线上被复制的今天,中国人,这个全世界最重视家庭观念的的群体,依然在一年又一年地重复着同样的故事。
在这个时候,中国人心里,没有什么比跟家人在一起吃饭更重要的事情,这就是中国人的传统,这就是中国人,这就是中国人关于主食的故事。”
第二例子:第三集转化的灵感片尾一段文字:所有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转化,它们所打造出的风味和对营养的升华令人叹为观止;并且形成了一种叫做文化的部分,得以传承。
第三个例子:第四集时间的味道中的“时间是食物的挚友,时间也是食物的死敌。”和“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第四个例子:第五集厨房的秘密中的“厨房的秘密,表面上是水与火的艺术。说穿了,无非是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因为土地对人类的无私给予,因为人类对美食的共同热爱,所以,厨房的终极秘密就是——没有秘密。”
第五个例子:第六集五味的调和中的“五味使中国菜的味道千变万化,也为中国人在况味和回味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境遇时,提供了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在厨房里,五味的最佳存在方式,并不是让其中有某一味显得格外突出,而是五味的调和以及平衡,不仅是中国历代厨师和中医不断寻求的完美状态,也是中国在为人处世、甚至在治国经世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就在不久之前,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横空出世,仿佛几天之内,所有的人都成了“吃货”,议论纷纷,话题不绝。这显然不仅仅是一个单纯关于美食的节目,历史地理、人文环境、民风习俗、故土乡情、民族传承、人类自然等等都在其中一一展现。有人怀疑在食品安全问题泛滥成灾的当下,这部纪录片的出现可能是一种注意力的转移或者对急功近利的商业制作的有力抨击。我却觉得这更像是一部无心插柳柳成荫,也有可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爱国主义教育片。
一: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传统的流逝和传承的呼吁
这是一种文化,可以有无限地延伸和旁支研究。文化,历史,地理,风情,习俗。对待食物,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像中国那样深入,细致,不折不挠。一个民族几千年的沉淀在这个纪录片中可窥见那透露的一小角。《舌尖》将最日常的食物,最被津津乐道却不曾细致思考过的食物与民族的精神传承结合在一起,加上文案对传统流逝的刻意提醒和镜头画面有意的煽情,电脑电视屏幕前的你我无法不被吸引,不被震动!
总导演陈晓卿也说,《舌尖》与以往的美食纪录片不同之处在于,它是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感受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趣味等方面的文化特质;不仅令人见识到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而且也能使观众了解到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
前段时间接待一位瑞典的外宾,我很自豪地给他推荐了《A bite of China》,并将视频给他看了一小段。显然,他也被中国的美食吸引住了,连口夸赞。记得不久前看过一个视频,有个香港的学生拍了个访谈片子,他们问了在中国旅游或生活的来自各个不同的外国人对中国的第一印象,令人感叹的是,九成以上的人都在第一时间想到了中国的美食,并赞不绝口,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以美食作为窗口,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美,感知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变迁,进而领略中国人对于生活的热爱,这无疑是中华文化传统输出和浸润的最佳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舌尖》的文案:例如“豆腐的这种气质……”,“酵母菌喜欢这种绵长而又不剧烈的冷……”,“仿佛传来了发酵菌们欢快的歌声……”,“酱缸的帽子……”等等这种温馨活泼的描述随处可见,配合浑厚瓷实的配音旁白,真的很萌。而网络上因为《舌尖》而衍生出来的各种段子和食谱更是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举个例子,一个网友看了之后的感慨,他写道:“风在吼, 马在叫, 吃货在咆哮! 吃货在咆哮! 面点米饭堆山高, 卤菜腊味都摆齐了, 万山丛中, 野味菌子真不少! 江湖海里, 鱼虾蟹膏味正好! 端起了大碗小碗, 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 保卫东海! 保卫中沙! 保卫全中国!”煞是可爱!
二:舌尖上的故乡--一方水土一方人
一种味道,一抹乡情。故土,远方的眷恋和思念的情愫。《舌尖》中集中介绍了各种地域特色的代表性美食。全国各地不同食物不同风格,代表着不同地区的不同性格甚至是风骨。有人评论说这是“舌尖上的故乡”,而每个人舌尖上的故乡加起来就是舌尖上的中国,譬如菌子的云南,腊肉和豌豆尖的四川,干丝的南京,肉饼的香河,龙井虾仁的杭州……据说有在异国他乡的留学生看到这个节目瞬间泣不成声的。他们无法理解那些在微博上喊着因为减肥不能吃这个不能吃那个的行为和逻辑。
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在浙江慈城,有一对空巢老人,他们最开心的时刻,就是儿孙从宁波回来,为他们制作可口的年糕。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年糕唠着家常,其乐融融。然而,短暂的团聚之后,儿孙们各自开车离去,家里又剩下这对老人。而在另一集中,一对老夫妻日复一日地在种着芋头,而他们的子女早已离开这里去了大城市工作,不再跟田地打交道。而我也注意到了在每一集中都提到了江浙地区的代表性食物,每次提及,都觉得异常熟悉和亲切。粽子,年糕,冬笋……以前不曾在意的食物原来是这般珍贵和美好!同样,片中还描绘了一群香港老人,他们总是聚在一起,做着他们最拿手的饭菜,聊着他们年轻时的故事。他们彼此搀扶,彼此取暖,彼此分享生命中的温馨和苦痛。美食在这里,显然已经成为人与人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在云南买了三十年的豆腐的朴素夫妻,姚贵文和王翠华围绕着豆腐是生活清淡辛苦。妻子调皮说着丈夫又懒又笨,丈夫就吃吃笑笑地答一句:她全部都是优点。这样的人生,让人羡慕。
中国人爱这样的美食,其实就是爱自己的文化,爱自己的血脉,爱自己的土地。无论是米面还是豆制品,虽然南北风格迥异,差异巨大,但是却连贯着一样的传统,一样的根。无论是农民,渔民,牧民还是山民,都是一样原始,淳朴,勤劳,智慧,不怕繁琐,静心细致打磨。每一次收获中都饱含着日积月累的经验和奔波,每一道工序中都蕴含着魅力无限的智慧和想象,每一样成品中都承载着单纯质朴的满足和喜悦,还有那让人不禁黯然心痛的辛酸劳作和无怨付出。
三:人类和自然-永恒的课题
人类和自然的平衡才是最原始的和谐和平等。《舌尖》的核心观点即为美食理应是自然慷慨大方的馈赠,而不是现代社会贪婪无度地索取和破坏。人类理应对这样美好的馈赠心怀感恩,对大自然心怀敬畏,还有为自己对大自然的破坏感到愧疚和心酸。
所以在拍摄人们采集原始食材时,文案总不忘刻意提一句采集人如何尊崇自然的规律保护根系、菌丝、土壤和幼鱼。渣干湖渔民的“猎杀不绝”原则就是对自然的爱护,让人非常敬佩。紧接着是一位广西林姓的船长带着一批伙计在海上奋战了几天几夜,结果差点一无所获,原因是以往的过度捕捞造成了现在的资源枯竭。也许这样刻意的对比也是另一种善意的提醒吧!第7集在呈现中国美食多样性、地域差异性和农业多样性的样貌同时,也特意讲述了很多中国人为了食物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故事。
但是,商业利益驱使下的现代人最容易缺乏环保意识,急功近利自以为是的人们往往在无意识中以伤害自然为代价来获取短期利益,自然很快就会以它自己的方式告诫我们这样的行为是多么愚蠢,是需要付出更加惨痛的代价的!《舌尖》推崇的是生态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宣扬的是餐桌回归大地,美食回归自然。
四:拍摄背后的故事--我以我血荐轩辕
看豆瓣,发现《舌尖》其实还有第8集,讲的是镜头背后的故事。拍出一部如此充满人情味儿充满原始风格的好纪录片,自然离不开幕后的那些英雄们:导演,制片,策划,还有那扛摄像机,跋山涉水的人们。我不懂摄影的技术和原理,但我能从片中一些拍摄的角度和手法感受到那份用心和创意。从繁华的大都市到边远的深山村落,他们记录的不仅仅是一道道美味佳肴,更是细心地捕捉了一个个动人心弦的人间故事。
我没有特意去追踪拍摄幕后的花絮和内幕,但我还是无意间发现了在第二集主食篇最后部分的过年家庭场景,就是白波的家,有一对双胞胎女儿的那个大家庭,看片头介绍时我发现白波本人就是《舌尖》的摄影师。显然,2011年的除夕春节,白波家庭不仅是在分享中国传统节日上的主食、过年的习俗以及家庭团圆的故事,不难分析其实他那一刻还是处在《舌尖》这个作品的拍摄过程中的。所以,更不要提那些翻山越岭,长途跋涉,走街串巷,随船出海,半夜出动,寒冰拍摄等等过程的艰辛和付出。正因了这些人的真诚努力,我们有了--《舌尖上的中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