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决胜时刻》电影感悟心得_《决胜时刻》观后感【优秀5篇】

2019年电影《决胜时刻》上线各大影院,《决胜时刻》这部影片作为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作品,其主要讲述的是 1949年,党中央领导人进驻北京香山,在国共和谈破裂的千钧一发之际,全力筹划建立新中国的故事。关于观看2019年《决胜时刻》电影的观后感悟及思想收获,为大家精心整理了观看《决胜时刻》电影感悟心得_《决胜时刻》观后感【优秀5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决胜时刻》观后感悟 篇1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任、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认为,这部影片的叙事节奏控制得非常好,让观众非常容易被代入,“整部影片的观看过程当中,观众都沉浸在一种饱满的情绪状态中”。其中,的人民情怀和战友情怀表达得非常充分。饶曙光说,自己在看到任弼时拉小提琴向战友告别的段落时,忍不住掉下了眼泪,“这样的细节有新鲜感,把几十年浴血奋战的战友情表达到了极致”。他还提到,小人物的塑造也是影片的一大亮点,“特别是小战士还有毛主席的女儿,这些人物能够跟当下的观众实现一个有效的对话,使得年轻观众不仅仅了解了革命历史,更感受到革命烈士所带来人性的表达和感动。”

“在观影的过程中,我身边很多年轻观众不时发出会心的微笑,当时我就觉得这电影成了。这部电影立意很高而表达又平易近人,情感浓郁而又理性深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王一川分享了自己的直观感受,并进一步表示,“影片深度挖掘了北京香山在新中国成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北京的文化中心建设做到了很重要的奠基作用。我相信这部电影上映之后,双清别墅和香山会成为北京文化旅游一个新的胜地。”

除了立意深刻,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更肯定了影片在艺术上的突破。“以往我们拍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走过戏剧化、诗意化、多维度、细节化等不同阶段,但这部作品又往前推进了一步,它是人物的历史。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历史其实是人的历史,而这部电影就是用艺术的方式,让一些消失的历史和人重新在大银幕上鲜活起来。”在他看来,影片很巧妙地设计了警卫员、播音员、主席的家人以及民主党派不同个性的人士,为塑造人物创造了一个真实的空间,提供了让人物活起来的可能性。此外,尹鸿也肯定了影片在制作上还原历史的精准把握:“这两年有些作品过度渲染战争场面,但《决胜时刻》在这方面树立了非常好的标杆,使影片的质感和最后纪录片的质感毫不违和,营造出真实的历史感。”

“《决胜时刻》是一部出人意料的电影,一般重大历史题材都会有波澜壮阔的宏大叙事和全景描绘,但《决胜时刻》更多的是宏大历史中的生动切片和壮丽史诗的细节。”《中国艺术报》总编辑康伟注意到,影片的英文名是《*1949》,“这个译名很好地体现了它的艺术特点,代表了一种更有温度的想象,一种更富细节的遐思”。

在细节处理上,《文艺报》艺术部主任高小立特别喜欢毛主席帮贴身警卫写情书、和小女儿抓麻雀、去戏园子看《霸王别姬》等情节,“这些情节生动刻划了主席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儿女情长和人之常情。这种虚实衔接恰到好处天衣无缝,唐国强在塑造上真的是炉火纯青。”

《决胜时刻》观后感悟 篇2

今天有幸作为总厂劳模家属代表观看了电影《决胜时刻》。金牌阵容、彩色开国大典、有趣的伟人日常……导演另辟蹊径,将镜头分别对准伟人和小人物,通过平行的视角与观众“近距离”接触,用人物的命运映射时代的变更,故事情节令人惊喜。

影片讲述了1949年3月,*中央从西柏坡迁址北平香山,在这里指挥渡江战役、会见民主人士、筹备新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等重大事件,展现真实的历史轨迹。

“张治中前来谈判,我不准备接机!”在以往的影视剧中,周总理一直都是温文儒雅、和蔼可亲的形象,可影片中的周总理在谈判桌上,为了四万万五千万人民大众与张治中据理力争、寸步不让,显示出他鲜为人知的倔强和斗志。一切为了人民,国共谈判,即便是自己的朋友也要守住绝对的底线。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镜头中不止一次透过总理的眼神、眼泪诠释内心细节的变化。

影片着重塑造了毛主席的形象,陪女儿抓鸟、带田二桥逛戏园子、帮警卫员写情诗……通过伟人日常让我们感受到毛主席“接地气”的一面,呈现了他作为战友、父亲、长辈的和蔼可亲,影片中带有反差的滑稽感让观众陷入欢乐。

渡江战役中,当英舰紫石英号执意进犯守区,面对漫天的炮火,以田二桥全家为代表的人民解放军摇着木船在轰炸中挺进,占领敌方的防御江岸,像火球一般怒吼着扑向敌人,将红旗插在了制高点,战士们托起旗杆的那一刻也托起了他们坚毅的灵魂和心中的希望。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上演《决战时刻》也是向为新中国浴血奋战的英雄们致敬!

“这段应该是影像,预告介绍说是彩色的。”影片即将结束时,后排引起躁动,彩色的开国大典片段真实还原了现场的所有细节,镜头中*城楼及伟人由黑白变换成了彩色,当历史的真容不再囿于黑白,当时代的面貌清晰可见,这仿佛诠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飞速发展。

“燃点笑点泪点兼具,看完心里很温暖。”伟人有趣的日常、谈判的据理力争、渡江战役的浴血奋战、开国大典的真实还原……年轻人了解一段历史,父辈们重温回忆,影片通过生活细节将历史人物从书本里引到生活中,有人说这是一部适合各年龄段观看的合家欢电影——令人惊喜!

《决胜时刻》观后感悟 篇3

《决胜时刻》让我明白了,今后要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如今的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有新的机遇,我们党员要抓住这些机遇,不断发展,让国家繁荣富强。要抓住这些机遇,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学习的力度、韧度和厚度,决定了一个人视野的宽度、思想的深度和事业的高度。因此,只有抓好学习,不断积累优良经验,担负起责任,才能走得远。我们青年人,特别是青年党员,要走在时代的前面,做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与奉献者,让我们的青春在为党、为国家、为人民的事业中绽放出光彩。“我们要将抓住机遇,凝心聚力,用实际行动诠释自强不息、勇于超越的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我们要将斗争精神融入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懈奋斗中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以致用,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升华,升华中落实到行动,为民族的复兴不懈奋斗!

《决胜时刻》观后感悟 篇4

《决胜时刻》中饰演*的刘劲也参加了专家研讨会,自踏入影视圈,刘劲便成了专演*的特型演员,塑造周总理有无可比拟的经验。很多人说,演员塑造角色,但在刘劲看来,多年饰演*的经验也让他不知不觉中重塑了自己。

刘劲回忆,第一次饰演*是在1995年的电视剧《遵义会议》中。随后的24年间,刘劲扮演过不同时期的周总理形象,让他印象最深的是黄建新执导的《建国大业》及这次的《决胜时刻》。刘劲希望自己在《决胜时刻》中将*的另一面表现出来:谈判桌上,*与自己亦敌亦友的兄弟张治中据理力争、寸步不让,但在谈判桌下以情动人规劝张治中,展现兄弟情谊,“以前我们看到的*是顾全大局、忍辱负重为党为人民的革命情怀,理想信念表现得较多,但在这部戏中,周总理的形象会更为立体和丰满。”

研讨会现场刘劲还表示,演员能碰到一个好题材是最幸福的事,“十年前我和黄导拍摄了《建国大业》,我们一直期待再合作,这次通过《决胜时刻》我终于又回到了这个团队。这是一个非常温暖、强大、出作品、出经典的团队,演员在现场随时都是一种创作状态,我们8月份拍3月份的戏全是穿着大棉袄,不拍戏时也不会把衣服脱掉,因为想一直在戏里。”

《决胜时刻》观后感悟 篇5

电影《决胜时刻》讲述了*等中央领导人自1949年再回北平进驻香山后,到国共和谈、渡江战役再到筹划新中国的建立等一系列事件。

从前的我们对毛主席的印象似乎只停留在“一位伟大的”。而电影选取了许多生活的小事,让毛主席在我吗=们的心中逐渐丰满。

“我离开北平时才26岁,转眼间56喽。”轻松的语气,微笑的神态,然而三十年来的辛酸苦楚有几人知晓。刚入北平便知火车站外有国民党埋伏,依然微微笑着从容迎接。这种幽默豁达或许早已经深入了主席的骨髓,如此才能让他一次又一次带领着人民解放军走过一次次危难。

和女儿一起抓小鸟,躲在树后悄悄等待的模样完全就是个没长大的孩子;关心下属的感情生活,教他用诗经里的爱情诗歌表白,事成之后满脸骄傲;为了能去戏园看梅先生的戏,“套路”自己的警卫员;看着老乡捎来的辣椒笑弯了眉……这一件件的小事让主席十分的“接地气”,主席不再是处于云端只能仰望,他就是我们身边一个伟大的普通人。

“一切为了人民”是贯穿*、人民解放军工作的基础思想,为了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共和国”而奋斗不息。国共和谈本不必谈,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有足够的力量解决一切障碍”。但为了人民免受战火纷扰,我们一让再让。“天下为公”是他们永远的初心。南京政府派来的和谈代表来到北平时说“人人笑容挂念、容光焕发”。全国上下都渴望着解放军的到来,因为他们带来和平与自由。这才是真正的民心所向。

影片末尾时,16岁的田二桥紧紧抓着旗杆不让它倒下,最终献出自己的生命。那封留着弹孔,浸着鲜血的信是他对祖国最深情的告白。有这样一些满身烈焰从炮火中走来的人,胜利怎么会不属于我们。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