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简单来说就是观赏过后的感触,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该页是可爱的小编为家人们收集整理的观后感作文【最新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运动会观后感想心得体会
星期三的上午,阳光明媚,风和日丽,我们三五班排着整齐的队伍去五一公园开运动会。
一进入赛场,我看到看台上人山人海,座无虚席,操场上彩旗飘扬,那里成了欢乐的海洋,我激动的心简直就要跳出来了。
这次我参加的项目是一百米和四百米田径赛。先进行的是四百米预赛,运动员们一个个生龙活虎,这次我是憋足了劲,因为这是我的强项。我前面有三位同学,我被分在了第四赛道,听到裁判员一声枪响,我像兔子一样窜了出去,拼命向前跑,同学们纷纷给我加油,我顺利超过了前面的一位同学,可是跑了大约一半的时候,我开始气喘吁吁,感觉心脏几乎要蹦出来了,可是我不泄气,用尽全身的力,坚持不懈地跑到了终点,最终得了第三名,我一屁股坐在地上,失望极了。
轮到一百米比赛了,我想这次我必须要跑第一,裁判员领着我们到了比赛场地,运动员们一个个都不甘失弱,摆好了准备冲刺的姿势。只听“呯”的一声枪响,运动员们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我脚下像踩了“风火轮”一样,超过了其他班很多人,第一个到达了终点,洋洋使劲给我加油,妈妈赶紧跑过来拥抱我,激动得我都流眼泪了。
运动会结束了,留下了许多让我难忘的瞬间。此刻我走路的时候,情不自禁地都想跑。我想以后我要更好地锻炼身体,争取在明年的运动会能赛出更好的成绩。
运动会观后感想心得体会
昨日我们学校举行了秋季运动会。运动会上充满了紧张、激烈的竞争气氛,尤其是接力跑。只听哨声一响,比赛场内的运动员顿时像离了弦的箭似的向前飞奔。场外喊声四起,像雷鸣一样。只见四(6)的第一个同学已经把捧传给了第二个同学,可我们班的第一棒还没到,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齐呼:“加油!加油!”当我们班的第二个同学接过棒后,随着这加油声他像加满了油的赛车一样,拼命飞奔,汗水像小溪似的从他头上流淌下来;第三棒是我们班跑的超快的王超,一接棒他就像卫星上那枚冲向蓝天的火箭,一下子就把对手抛在后面,此时此刻全班的同学都激动得站了起来,助威声压倒了一切;最终一个同学接过了棒,更像百战百胜的将军满怀信心地向终点冲去。
冲刺了,冲刺了,我们班同学第一个跑到终点,全班同学都开心地笑了,为我们有这样一个团结友爱的一个人的班团体而笑!
运动会观后感想心得体会
一年一度的运动会最终到了,我怀着激动的心境来到赛场,奋力拼搏,为班级争光。
这次是学校的第八届运动会,这天,学校里人山人海,经过一个小时的准备,我们升起了国旗,吹响了号角,跳着舞蹈表示对运动会的热烈欢迎。在锣鼓喧天的声响中,在运动员的奋力拼搏下,我们班取得了年级总分第一名别提有多高兴了。
《榜样》5观后感
3月22日晚8点,我收看了《榜样5》专题节目首播,节目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群星璀璨的榜样群体,一幅幅画面、一句句采访、一个个故事,再现了榜样是怎样炼成的,诠释着坚定理想信念、为民实干担当、勤勉敬业奉献的精神内涵。我们要善于向先进典型学习,在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从小事小节上修炼自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学习先进、保持先进、赶超先进,把内心的感动化作追随的心动,进而化作筑梦基层、修炼吃亏、寻求智慧的行动,用实干奏响不懈奋进的时代主旋律。
榜样们在平凡岗位创造不凡业绩,令人感佩之至。基层广大党员传承榜样精神,就要以扎根基层为荣,把温馨服务直接送到群众身边,把党的温暖速递到群众家里。党员辛苦多一点,付出多一点,群众的甜蜜就多一点,满意就多一点。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会在千万党员的默默奉献中积淀、升华。这才是一名党员价值的最好体现,这样的人生何等的光荣与自豪!
传承榜样精神,要用修炼吃亏的行动,磨砺执着工作心。吃亏,意味着利益受损。党员带头吃亏,则是一种舍小我、顾大我的崇高境界,是党员应有的高贵品质。传承榜样精神,每位党员都要修炼肯于吃亏的品质。有了这种品质,就拥有了战胜自我、抵御诱惑的底气与胆量,就不会计较个人私利,不会与群众争名夺利;有了这种品质,就有了工作锐意进取的精气神,说话办事就硬气,就有感召力。而广大群众会对党员多一份信任与依托,多一份理解与支持。逐梦前行的路上,阻力小了,羁绊少了,点子多了,路子宽了,我们带领群众筑梦的劲头会更足。
传承榜样精神,要用寻求智慧的行动,演绎不凡大人生。三百六十行,行行有门道。带领群众干事创业,不仅需要激情,而且需要智慧。传承榜样精神,破解工作难题,需要党员勤于学习、精于业务,肯于研究、把握规律,集思广益、汇聚众智,笃行“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才能演绎一名党员的不凡人生。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职业类型就业状况
幸福是中外学者们潜心研究的主题。我国古代教育家、哲学家、思想家孔子在《论语》中提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孔子眼中的“乐”与“悦”是情感上的满足和满意,这可以看成是一种古人的幸福感。Diener(1984)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综合了生活质量和心理情感两方面。他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基本特点是主观性、稳定性、整体性。主观幸福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情感成分与认知成分。
关于工作因素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现有文献主要从收入及收入差距、就业状况、职业状况三方面进行研究。
一、收入、收入差距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收入、收入差距是与工作密切相关的因素,也是衡量主观幸福感的重要指标。因此大量学者致力于研究中国的“幸福悖论”。金江、张学志分别在2007年、2008年分别针对武汉市和广东省的调查发现绝对收入对居民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向影响,随着收入的增加,主观幸福感均值也在上升,因此幸福悖论并不存在(金江,张奎,2011;张学志, 才国伟,2011)。学者曾忠禄和张冬梅(2010)通过随机抽样和电话问卷的方式访问了1506名澳门居民,发现收入仅对澳门低收入者的幸福感有较大影响,对于中等收入以及高收入水平的人并没有显著影响。他的研究支持幸福悖论,即收入对达到一定经济水平群体的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是有限的。王鹏(2011)的研究发现收入差距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呈现倒U型,经过计算他认为其临界点的基尼系数为0.4。大于临界点,收入差距增加导致居民主观幸福感下降;小于临界点,居民幸福感随着收取差距扩大而增强。也有学者关注收入不平等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利用世界价值观调查,鲁元平和王韬(2011)对中国收入不平等与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机制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二者存在显著负影响,且农村居民和低收入者的影响远大于城市居民和高收入者。
二、就业状况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一些学者从就业状况入手探讨工作因素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将被调查者按照有职业者、无职业者进行分类,并计算主观幸福感得分。张仁坤(2002)发现青岛市有职业者比无职业者更幸福,且差异特别显著。黄志良(2003)考虑职业因素对威海市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发现该因素的影响显著,稳定的职业带来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提升居民的主观幸福感。近几年,学者们的研究也得到类似的结论。曾忠禄和张冬梅(2010)发现全日制工作者的主观幸福感水平高于因健康没有工作者、失业者、退休者。鲁元平和王韬(2011)将就业状态分为全职、兼职、自我雇佣、离开劳动力市场和失业五种,发现失业或离开劳动力市场两种状态下产生不幸福。陈钊(2012)等人基于上海市和深圳市的入户调查发现失业通过降低居民收入,增加居民心理焦虑程度直接降低主观幸福感,印证了罗楚亮在2002年针对全国城镇居民住户调查的结论(罗楚亮,2006)。陈刚(2013)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6)的数据发现城镇登记失业率能够明显降低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如果失业率上升1%,居民感觉“非常不幸福”和“不幸福”的概率分别增加0.01%和0.07%。赵斌和刘米娜(2013)认为工作状况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不是单一的,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他们将工作状况分为就业、离退休、未工作过或在学三类,在仅控制人口统计学变量时,工作状况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即就业者比失业者幸福。然而在社会资本、健康两个变量的影响下,工作状况与主观幸福感不存在影响。但是从代际角度分析得出的结论并不是这样,伍如昕(2014)发现失业并没有对不同代际间的居民主观幸福感产生显著影响。
三、职业状况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李卫平针对后奥运时代北京市居民的一项调查显示,69.51%的被调查者认为有一份理想的工作就是幸福。(李卫平,王智慧,2009)什么是“一份理想的工作”呢?对此,不同的学者从职业类型、单位性质、职业群体、工作年限等角度入手分析了不同职业因素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3.职业群体与主观幸福感。邢占军和黄立清(2007)以沿海某省份为例,运用《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从体验论视角出发分析不同社会工作群体,即工人群体、农民群体、干部群体、国有企业管理者群体、知识分子群体之间主观幸福感差异。工人群体包括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工人、集体或具有集体性质的股份制企业工人、城镇私营企业工人、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工人;农民群体包括农林牧渔业劳动者、农村个体劳动者和个体工商户、村干部和农村知识分子、季节性农民工;干部群体包括厅、处、科级干部和一般干部;国有企业管理者群体包括国有企业高层、中层、一般管理者。知识分子群体包括高级、中级、初级以下职称人员。研究发现主要群体的总体主观生活质量处于较高水平,但不同群体间存在明显差异。总体幸福感最高的是干部群体,其次为知识分子群体和国有企业管理者群体,而工人群体、农民群体的总体幸福感较低。
4.工作年限。根据张学志和才国伟(2011)的研究发现,工作年限对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没有显著影响,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包含在收入、价值观、健康和年龄等因素中。
四、总结
目前学者们关于工作和职业因素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大多只关注某一方面,如关注就业状况或职业性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笔者认为工作因素是广义的概念,包括就业状态、职业类型、单位性质、换工作次数、工作时长、通勤状况等。所以人们难以定义“一份理想工作”的含义。从现有文献中可以看到,就业状况、职业类型、单位性质的差异对主观幸福感存在不同影响,而换工作次数、工作时长、通勤状况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是否存在关系?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并没有文献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Diener E. Subjective Well-Being[J].Psychology Bulletin,1984,95(3): 542-575
[2]曾忠禄,张冬梅。澳门居民的主观幸福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10(6):85-91
[3]陈刚。通货膨胀的社会福利成本――以居民幸福感为度量衡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13(2):60-73
[4]陈钊,徐彤,刘晓峰。户籍身份、示范效应与居民幸福感:来自上海和深圳社区的证据[J].世界经济,2012(4):79-101
[5]黄志良。威海市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126-130
[6]金江,张奎。收入、工作单位与主观幸福感――基于武汉市城镇居民的调查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1(5):13-19
[7]李军兰,胡春梅。山西省城镇居民主观幸福感调查研究[J].校园心理,2013(2):75-78
[8]李敏,王思雨,傅丽萍。黔东南地区苗族成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52-56
[9]李卫平,王智慧。奥运会后北京市民幸福指数现状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9(5):27-30
[10]鲁元平,王韬。收入不平等、社会犯罪与国民幸福感――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经济学(季刊),2011(4):1437-1458
[11]罗楚亮。城乡分割、就业状况与主观幸福感差异[J].经济学(季刊),2006(2):817-840
[12]马亮,谭春平。甘肃省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研究――以兰州市为例[J].财政金融,2013(299)
[13]王鹏。收入差距对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1(3):93-101
[14]伍如昕。谁更幸福――代际视角下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4,34(1)
[15]邢占军,黄立清。当前主要社会群体主观生活质量研究――以沿海某省调查为例[J].南京社会科学,2007(1):83-97 [16]严标宾,郑雪,邱琳。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2)
[17]衣华亮,王培刚。城市居民主观生活质量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东中西部八个省会城市抽样调查[J].经济问题,2007(9):38-40
[18]原璐璐,侯利文。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研究――以洛阳市为例[J].社会研究,2013:96
[19]张仁坤。重视主观幸福感研究,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青岛市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发展论坛,2002(12):55-56
关键词:内隐人性观;绩效评估公正感;实体观;渐变观
中图分类号:F27292;C930文献标识码:A
绩效评估结果是企业员工薪酬制定和职业发展的依据,内隐人性观(Implicit Person Theory,IPT)是个体对能影响人类行为基本特性的可塑性所持有的基本信念。Heslin等[1-3]研究发现管理者IPT正向影响了他们对员工行为变化的认可程度,辅导员工的程度以及员工的绩效评估程序公正感。本文采用陈丽芬等[4]的研究成果,将绩效评估公正感分为评估系统公正、评估者公正、评估等级公正和相关利益公正4个维度,探讨评估者IPT对受评者绩效评估公平正感的影响。
一、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一)内隐人性观与评估者公正感
评估者公正感是指受评者对源自评估者焦点的绩效评估程序执行行为的公正性感知,为了使受评者感受到公正感,评估者需要澄清绩效评估标准,以及达到这些标准的方法,辅导受评者解决绩效不足;评估者还需要通过提供给受评者发言权,让受评者参与绩效评估,以寻求受评者在绩效评估中的投入与反馈,这就给受评者间接控制评估程序、体现自身价值提供了机会[5]。
根据信念的不同,Dweck等[6]把内隐人性观分为实体观(entity implicit person theory)和渐变观(incremental implicit person theory)两类。实体观者(entity theorist)认为影响个人行为的特性基本上被固定了,几乎不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而渐变观者(incremental theorist)认为人的特性是相对可塑的和发展变化的。大量研究文献用实体观者和渐变观者分别表示那些主要赞成实体观和渐变观的人,而事实上人们持有的内隐人性观可能存在于实体到渐变的一个连续体中。现有的一些研究探索了IPT与寻求反馈的关系,结果显示实体观者倾向于绩效目标定向,注重证实自身的能力,追求积极评价而回避消极评价。当面临个人挫折或失败时,实体观者认为是个人不可改变的能力导致挫折或失败,反馈对提高绩效没有帮助,把寻求反馈视为无能的象征,致使他们不情愿寻求反馈。渐变观者倾向于学习目标定向,追求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或技能,努力提高能力,把寻求反馈看成是有价值的活动,愿意冒险获得对自己负面的评价以提高其绩效。
持有渐变观的受评者认为在准确理解绩效评估标准和达到标准方法的情况下,他们的绩效可以通过努力把接收反馈作为一个提高他们随后绩效和达到对某一任务控制的机会。渐变观受评者期望获得绩效评估标准以及达到这些标准的方法,接收到评估者的反馈;实体观评估者不愿澄清绩效评估标准以及达到这些标准的方法,不愿提供发展性的辅导与反馈,以帮助受评者分析、解决问题和提高绩效,不能满足渐变观受评者的期望,使渐变观受评者的评估者公正感更低,且低于实体观受评者。渐变观评估者倾向于澄清绩效评估标准以及达到这些标准的方法,提供持续不断的反馈确保受评者充分了解他们自身的绩效,在评估作出之前能够进行绩效改进,满足了受评者的期望,使渐变观受评者的评估者公正感更高,且高于实体观受评者。
持有实体观的受评者认为即使他们知道绩效评估标准以及达到这些标准的方法,接收到评估者的反馈也无法提高他们的绩效,并把接收反馈视为一个潜在的威胁,一个负面的反馈将会被认为能力不足。实体观受评者不会期望得到绩效评估标准以及达到这些标准的方法,也不会期望接收到评估者的反馈。即使不澄清绩效评估标准,不提供辅导和反馈,实体观受评者也会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这就致使实体观受评者的评估者公正感更高,且高于渐变观受评者。渐变观评估者会向那些不可能改变的人澄清绩效评估标准,把大量的辅导与反馈用在那些人不可能改变的方面,实体观受评者会认为这是毫无意义的,这就致使实体观受评者的评估者公正感更低,且低于渐变观受评者。
基于此,提出假设1:
假设1a:评估者IPT对受评者的评估者公正感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设1b:受评者IPT对评估者IPT与受评者的评估者公正感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
(二)内隐人性观与评估等级公正感
评估等级公正感是指受评者对绩效评估等级所反映的实际绩效程度的感知,为了使受评者感受到评估等级公正感,评估者需要基于受评者最新无偏见的信息进行绩效评估[7]。实体观者在信息评估加工过程中易于作出即时性判断,渐变观者易于以记忆为基础作出判断。由于锚定效应的存在,实体观者不愿去改变对他人的第一印象,为避免认知冲突会忽略与其最初判断不一致的信息。在面对绩效改进时,实体观者更注重外部环境的信息,而忽略员工自身改变的信息,但渐变观者对于员工与环境改变信息的加工不存在显著差异(曹欢,2011)。与实体观者相比,渐变观者的绩效评估没有被他们先前的印象所锚定,使评估判断具有更强的可修正性,更加准确和无偏的反映员工的实际绩效。如果在一个组织中最初的低绩效提高后不能被识别,那么受评者会感觉到评估等级不公正,进而他们的积极性会下降,甚至离开这个组织。如果评估者忽视了受评者的绩效下滑,会引起其他受评者的评估等级不公正感,只有识别了绩效下滑才能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
持有渐变观的受评者认为自身的绩效是可以通过努力而改变的,而渐变观受评者在面对绩效提高的同时,注重外部环境和自身改变的信息,更容易识别认可自己的绩效提高。实体观评估者更注重外部环境,而忽略受评者自身改变的信息,把绩效提高的原因归于外部,减少对绩效提高的认可度,未能满足渐变观受评者预期的绩效评估等级,使渐变观受评者的评估等级公正感更低,且低于实体观受评者。渐变观评估者更加认可受评者的绩效改进,这与受评者相一致,使渐变观受评者的评估等级公正感更高,且高于实体观受评者。
持有实体观的受评者认为自身的绩效是无法改变的,他们在面对绩效提高时更注重外部环境,而忽略自身改变的信息,把绩效提高的原因归于外部。实体观评估者忽略受评者自身改变的信息,把绩效提高的原因归于外部,实体观受评者也会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使实体观受评者的评估等级公正感更高,且高于渐变观受评者。如果评估者持有渐变观,评估者认可他人的绩效提高,却不把这种提高归于外部环境,使实体观受评者的评估等级公正感更低,且低于渐变观受评者。
基于此,提出假设2:
假设2a:评估者IPT对受评者的评估等级公正感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设2b:受评者IPT对评估者IPT与受评者的评估等级公正感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
(三)内隐人性观与相关利益公正感
相关利益公正是指受评者对因绩效评估等级而获得的相关利益(加薪、晋升、培训机会等)的公正性感知,Greenberg[8]中分配公正的两项内容分别是根据实际绩效给出评估等级,根据评估等级建议加薪及晋升,本文将其定义为评估等级公正与相关利益公正。为了使受评者感到相关利益公正感,评估者需要基于受评者的绩效评估结果而进行相关利益的决策。实体观者对他人持有顽固的最初印象,通过分析这些印象来预测他人未来的行为,从而对加薪、晋升、培训机会等进行决策,不根据绩效评估的结果来调整绩效薪酬和职务以及对受评者进行培训开发,致使受评者不能得到准确无偏的奖惩。渐变观者不存在锚定效应,他们会依据绩效评估的结果对受评者进行加薪晋升等决策,使受评者得到应有的奖惩,感受到相关利益公正感。
持有渐变观的受评者在收到提高的绩效评级时会认为这是自己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而不是外部环境的作用,他们期望得到与评估等级相关的加薪、晋升。实体观评估者更多地把绩效评级提高的原因归于外部,减少了对绩效提高的认可度,而不是根据绩效评估的结果来调整绩效薪酬和职务,未能满足渐变观受评者预期的相关利益,使渐变观受评者的相关利益公正感更低,且低于实体观受评者。如果评估者持有渐变观,他们更加认可受评者的绩效改进,依据绩效评估的结果对受评者进行加薪晋升等决策,满足了受评者预期的相关利益,使渐变观受评者的相关利益公正感更高,且高于实体观受评者。
持有实体观的受评者认为自身的绩效是无法改变的,他们在面对绩效提高时更加注重外部环境而忽略自身改变的信息,把绩效提高的原因归于外部。渐变观受评者不会期望得到与评估等级相关的加薪、晋升。即使实体观评估者忽略受评者自身改变的信息,更多地把绩效提高的原因归于外部,而是不根据绩效评估的结果来调整绩效薪酬和职务,实体观受评者也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致使实体观受评者的相关利益公正感更高,且高于渐变观受评者。渐变观评估者认可了他人的绩效提高,却不把这种提高归于外部环境,依据绩效评估的结果对他人进行加薪晋升等决策,反而使实体观受评者的相关利益公正感更低,且低于渐变观受评者。
基于此,提出假设3:
假设3a:评估者IPT对受评者的相关利益公正感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设3b:受评者IPT对评估者IPT与受评者的相关利益公正感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
二、研究设计
在中外有关内隐人性观以及绩效评估公正感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构建如图1所示的理论模型。
(一)变量的定义与测量
对IPT的测量主要参照Levy等(1998)[9]开发的量表,包括4个测量实体观的题项和4个测量渐变观的题项。在Dweck等(1995)[6]的3题项实体观量表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新的实体观题项:“虽然我不愿意承认,但是你确实不能使守旧的人接受新事物。人们不能真的改变自己最内在的特性”,以及4个新的渐变观题项。
对绩效评估公正感的测量主要参照陈丽芬等(2014)[4]开发的24题项的量表,从评估系统公正、评估者公正、评估等级公正和相关利益公正四方面来衡量绩效评估公正感,4个维度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绩效评估系统、评估者、评估的直接结果(等级)和间接结果(加薪、晋升、培训)的公正性,上述的量表均采用的是Likert 6点量表。
(二)研究样本
本文采用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实证研究,调查的企业均已开展了3年以上的正式绩效评估,是有较完善的绩效评估体系。本次调查涉及企业的各个部门,而且受评者以一线员工为主。另外,本文采用配对调查的方法,增加了问卷发放的调查难度和工作量,但避免了共同方法变异。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评估者问卷,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以及IPT量表,由部门主管填写;第二部分为受评者问卷,包括个人基本信息,IPT和绩效评估公正感量表,由该部门普通员工填写。其中,一个主管配对1-3名员工,最终发放评估者问卷186份,受评者问卷478份,有效评估者问卷177份,有效受评者问卷399,有效配对399对,样本有效率8347%。
(三)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样本基本信息见表1,本文运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得到评估者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38,即评估者IPT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38。受评者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12,其中受评者IPT与绩效评估公正感4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743、0832、0910、0826和0794。以上数据均大于07,说明评估者问卷与受评者问卷的信度较好。
此外,本文选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来检验其结构效度。评估者问卷总的KMO值为0725,Barlett球形检验的卡方值为711826,p
三、研究结果
(一)各变量间相关分析
由表4的相关分析可以看出绩效评估公正感的4个维度――评估系统公正、评估者公正、评估等级公正和相关利益公正互相显著相关(p
(二)各变量间回归分析
本文将采用多元回归方法,探讨受评者IPT在评估者IPT与受评者绩效评估公正感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见表5、表6和表7。
1.主效应分析。评估者IPT对受评者评估者公正感有显著正向影响(表5,第2步,β=0333,p
2.调节效应分析。受评者IPT对评估者IPT与受评者评估者公正感关系起显著正向调节作用(表5,第3步,β=0139,p
四、讨论
本文探讨了评估者IPT对受评者绩效评估公正感的影响,分析了受评者IPT在其中所发挥的调节关系,并得出如下结论。
1.关于内隐人性观与评估者公正感的讨论。评估者IPT对受评者的评估者公正感有显著正向影响,说明评估者持有渐变观程度越高,受评者的评估者公正感越高。受评者IPT对评估者IPT与受评者的评估者公正感关系起显著正向调节作用,说明受评者持有渐变观程度越大,评估者持有渐变观程度与受评者的评估者公正感的关系越强。
相对于实体观评估者,渐变观评估者通过提供受评者发言权让其参与绩效评估,以寻求员工在绩效评估中的投入与反馈。员工参与是内在激励策略的重要元素,当员工参与绩效评估过程时,绩效评估信息质量与数量的增加将导致一个更精确有效的评级。高的员工参与产生了合作和员工支持的氛围,减少了评估相关的紧张、防御行为以及评估者与受评者之间的冲突。在评估过程中提供员工发言权,员工被允许反驳评估等级,证明文件以及他们不同意的口头评估无论是否影响最后结果,都会提高员工的评估者公正感。渐变观评估者还会澄清绩效评估标准,以及达到这些标准的方法,加强受评者对绩效评估准则的理解,确保他们得知自己的绩效是如何被评估的。另外,提供受评者持续不断具体的反馈,使受评者确信他们得到的评估等级是有效和公正的,从而增强受评者的评估者公正感。
相对于实体观受评者,如果渐变观受评者认为能准确理解绩效评估准则以及达到这些标准的方法,并且接收到评估者的反馈与沟通,他们就能通过努力与坚持不懈来提高自身绩效以及对任务进行控制。他们渴望评估者澄清绩效评估标准,达到这些标准的方法以及提供持续不断正式的和非正式的绩效反馈。没有反馈,员工不能在工作绩效中作出调整,或接受对有效工作行为的正面强化。当渐变观评估者满足了这些需求时,受评者IPT放大了他们的评估者公正感;当实体观评估者不给予这些需求时,受评者IPT同样的放大了他们的评估者不公正感。实体观受评者认为即使能准确理解绩效评估准则以及达到这些标准的方法,并且接收到评估者持续不断正式的与非正式的绩效反馈与沟通,他们也没办法提高他们的绩效。他们并不渴望得到评估者澄清绩效评估标准以及达到这些标准的方法,不渴望接收到评估者的反馈,缩小了不管是实体观还是渐变观评估者对受评者的评估者公正感的影响。
2.关于内隐人性观与评估等级公正感的讨论。评估者IPT对受评者评估等级公正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说明评估者持有渐变观程度越高,受评者评估等级公正感越高。受评者IPT对评估者IPT与受评者的评估等级公正感关系起显著正向调节作用,说明受评者持有渐变观程度越大,评估者持有渐变观程度与受评者的评估等级公正感的关系越强。相对于实体观评估者,渐变观评估者不存在锚定效应,在面对绩效提高时会注重外部环境和受评者自身改变的信息,对绩效提高更加认可,面对绩效下滑时也能作出准确识别,进而作出更加公正的判断结果,增加受评者的评估等级公正感。
相对于实体观受评者,渐变观受评者接收到提高的绩效评级时会认为这是自己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面对他人下滑的绩效评级时却认为这是他人工作不努力所导致的,而不是外部环境的作用,并期望自己提高的绩效与他人下滑的绩效能够被准确识别。当渐变观评估者准确识别出他们提高的绩效与他人下滑的绩效时,受评者IPT放大了他们的评估等级公正感;当实体观评估者不能识别出他们提高的绩效与他人下滑的绩效时,受评者IPT放大了他们的相关利益不公正感。实体观受评者更多地注重外部环境而忽略受评者自身改变的信息,更多地把绩效提高与降低的原因归于外部,认为不是自身的原因导致的绩效提高或降低,也不会期望评估者能够识别自己提高的绩效与他人降低的绩效,这就缩小了对受评者评估等级公正感的影响。
3.关于内隐人性观与相关利益公正感的讨论。评估者IPT对受评者相关利益公正感有显著正向影响,说明评估者持有渐变观程度越高,受评者相关利益公正感越高。受评者IPT对评估者IPT与受评者相关利益公正感关系起显著正向调节作用,说明受评者持有渐变观程度越大,评估者持有渐变观程度与受评者相关利益公正感的关系越强。相对于实体观评估者,渐变观评估者更加认可受评者的绩效改进,并依据绩效评估的结果对受评者进行加薪晋升等决策,面对绩效倒退也能依据绩效评估的结果对受评者进行降薪降职,致使受评者得到应有的奖惩,从而增强受评者相关利益公正感。
相对于实体观受评者,渐变观受评者接收到提高的绩效评级时,认为是自己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期望得到与评估等级相关的加薪、晋升等相关利益;同时,当他人收到降低的绩效评级时,认为是他们自身而不是外部环境的原因,应当受到降职降薪的惩罚。当渐变观评估者给予正确的相关利益决策时,受评者IPT放大了他们的相关利益公正感;当实体观评估者不能给予正确的相关利益决策时,受评者IPT放大了他们的相关利益不公正感。实体观受评者更多地注重外部环境而忽略受评者自身改变的信息,更多地把绩效提高的原因归于外部,认为不是自身的原因导致的绩效提高, 也不会期望与绩效评估结果相关的升职加薪,对于他人绩效下滑未受到相应的降薪降职的惩罚,也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这就缩小了对受评者相关利益公正感的影响。
五、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尽管本文得到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结论,但仍有一些不足,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1.由于采用配对调查的方法,可能使收集的数据限制了研究结论的推广。未来的研究可以选择在更大范围内选取研究样本,以增强研究结论的代表性。
2.评估者内隐人性观与受评者绩效评估公正感之间的关系是否受到团队中其他成员的绩效评估公正感以及整个团队公正氛围的影响,整个团队的公正氛围是否在其中起了中介作用,未来的研究可以在这方面进行探索。
3.个体内隐人性观对他人感知与反应的研究刚刚起步,后续的研究可以不断地探究内隐人性观和其他感知与反应变量的关系。此外,相对于组织公正感的研究,国内专门针对绩效评估公正感的实证研究还是极为有限,后续可以继续对绩效评估公正感的结构、前因变量和效应进行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Heslin P A, Latham G P, VandeWalle D. The effect of implicit person theory on performance appraisals[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5, 90(5): 842.
[2]Heslin P A, Vandewalle D, Latham G P. Keen to help? Managers′implicit person theories and their subsequent employee coaching[J].Personnel Psychology, 2006, 59(4): 871-902.
[3]Heslin P A, VandeWalle D. Performance appraisal procedural justice: The role of a manager’s implicit person theory[J].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1, 37(6): 1694-1718.
[4]陈丽芬,江卫东。绩效评估公正感问题研究-结构、前因及效应[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5]Erdogan B, Kraimer M L, Liden R C. Procedural justice as a two-dimensional construct an examination in the performance appraisal context[J].The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al Science, 2001, 37(2): 205-222.
[6]Dweck C S, Chiu C, Hong Y. Implicit theories and their role in judgments and reactions: A word from two perspectives[J].Psychological inquiry, 1995,6(4):267-285.
[7]Latham G P, Mann S. Advances in the science of performance appraisal: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2006, 21: 295.
[8]Greenberg J. Determinants of perceived fairness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s[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86, 71(2): 340.
[9]Cawley B D, Keeping L M, Levy P E. Participation in the performance appraisal process and employee reactions: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field investigations[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98,83(4):615.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Rater′s Implicit Person Theory on Ratee′s Justice
Perceptions in Performance Appraisals
JIANG Wei-dong,WANG Chao
(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210094, China)
在此期间,作为科室的一名护理人员,我感触颇多。护士长每周在病房征集意见,对病员提出的问题科室进行整改,如液体呼叫现象。通过护士长对护理人员工作的合理安排调整及大家积极参与,我们加强对输液病人的液体巡视,主动取液、加液,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以及向病员介绍治疗护士及输液的用药目的等。工作开展以来,液体呼叫现象明显减少,得到病员的好评,我们还需继续努力!
护士长还要求我们每班次接收的新病员,向病员做自我介绍,介绍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主管护士、环境、作息时间、规章制度以及病员的权利和义务,为病员讲解疾病相关的健康知识、注意事项,使病员了解自己的病情,帮助病员尽早完成角色转变,同时每日的晨间护理由以前的4名护理人员增加为6――8 人,要求床铺清洁、整洁,床上床下不能堆过多的物品,每日的早班还排出了相关责任人,如晨间交-班时发现哪个病员床单有污渍未更换,她会找到相关责任人给予及时更换,并教导我们加强责任心,做好每一件小事,要用心服务,我们每位护士都牢记于心。
以前的我:以前总觉得病人只在病房呆一段时间就会出院,他们根本不会记得我们护理人员谁是谁,所以面对病人或者家属我不会说除了治疗以外的事,做完自己的事就离开病房;以前我从不和病人或家属聊天或者开点无伤大雅的玩笑;以前做基础护理的时候,我不会向病人很详细的解释操作目的,操作中也不会很主动的关心病人;以前病人液体输完了来叫我加液体,我会叫他等一等;以前病人来查询费用明细,我会叫他去找总务老师;……
从“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开展后,现在的我:会积极主动的向病人介绍自己,会微笑的和病人或者家属打招呼,会偶尔和病人或家属开开小玩笑,用我自己的方式感染他们,让他们能放松一下心情。
做各项基础护理的时候,我会很耐心的讲解这么做对病人有什么好处,也会关心病人在我做各项基础护理时有哪些不舒服,而选择等他们适应了再接着做。
病人在费用方面有什么不清楚的,如果我不是很忙的话,我会马上给他查清楚。现在有病人叫液体,我会马上询问是输完了还是液体不通畅,根据情况给病人解决问题。……这些虽然只是小小的改变,但我会继续努力争取为每一位患者带去更优质的服务,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正是体现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从优质服务开展以来,很多让我发自内心的感受和想法。每个人也为其自己对优质服务的理解而作出了自己特色的优质举措。而我觉得加强沟通是共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沟通是架起医患关系的桥梁,作为医护人员应主动营造医患双方相互尊重、相互沟通、彼此配合和共担风险的医疗氛围。
首先,要建立医患信任关系。尽管医患关系不和-谐的成因有多种,但医患之间缺乏真诚的信任仍是主因。目前,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满足患者对多元化医疗服务的需求,使患者信任度降低。建立医患信任的主导是医护人员,只要我们切实转变服务意识,做到认真诊疗、合理用药,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才能在工作中偶有失误的情况下,也能得到患者的理解。
其次,医务人员须与患者真诚沟通,。因医务人员不愿与患者沟通,或者不会沟通、沟通不到位而引起的医患矛盾占绝大多数。所以,改善医患紧张关系,应从规范我们的行为入手,强化医务人员的沟通意识,掌握沟通技巧,真诚与患者沟通。医患沟通并不复杂,只要在患者就诊、住院、检查、出院或存有异议时,多说一些安慰、解释、鼓励的话,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三,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要通过细节服务来体现。由于医疗服务维系的是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危,医务人员对工作忙累不应有任何抱怨。因此,应强化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并要从点滴做起。
泪是为谁落的?为何是辛酸泪?一本《红楼梦》写尽了悲欢离合,道尽了女性的悲惨命运。
正因为有这样的一个女子:她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是她牵动着我的心,让我一边赞叹她的才情,一边为她的命运担忧。就这样我读完了《红楼梦》。林黛玉成为了我最喜爱的红楼女性。
在大观园里可称得上是美女如云,可她自有一种与别人不同的美。清秀,优雅,还有些许孤傲。像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有自己独特的魅力。论文学修养这自然不输给众姊妹。其实林妹妹也是个热心肠的姑娘,只是她很少把她的热心,和善摆在桌子上供大家赞赏罢了。()
我一直很佩服她的文学修养。她的《咏白海棠》中“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联想丰富自然,堪称是佳句。她的诗总给人一种风流别致的美感。但也有深沉悲伤的。《葬花吟》中“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道出了人生青春的短暂,对未来时光无限的忧愁。“未若锦囊收艳骨,一g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唱出了高洁的志向,不屈的性情。每每读到这总在脑海里浮现出一个瘦弱的女子独自站在树旁轻声叹息,落花纷纷扬扬的和着她的泪花一起飘落。这落花的命运和她的命运竟如此的相似!她的见解是高于这个社会的,她的思想是先进的。可惜没有人去重视。只有一个宝玉和自己是知己。在这样的社会里又怎能让这个高洁的姑娘得到幸福呢?而这一切又岂是她能够改变的呢?所以她的一生注定是悲剧。可悲!可叹!
林黛玉算是曹雪芹塑造十分成功的人物,她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人们的心。没有人能否认她的美貌,很少有人不折服于她的才情,但总有一些人说起她的性格就用小心眼儿、刻薄、娇气来形容。我认为这有一些不公平。人们总会忽略她的身世,她现在所处的是怎样的一个家庭。一个孤儿,这是对她最真实地评价。我们还能要求她做到毫不设防的去关爱周围的每一个人吗?权势之争、家中亲人之间的争吵、主子和仆人之间微妙难言的关系等等,谁能保证这一切没有给她原本敏感的心带来负担呢?想想那个乐于教香菱学诗的黛玉,那个待紫鹃如同姐妹的黛玉,那个性情率真的黛玉。她的坚强让人感动,她的爱情和结局让人心痛。
关键词:语言现象;观念;经验
中图分类号: H0-0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6)02-0032-06
在《人类理解论》里,洛克提出的“知性”对象不在我们之外,而在我们之内,即作为心灵形式的“观念”存在,“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时知性所涉及的任何物象”[1]5。基于洛克的“知性”与“观念”,在涉及自然语言现象认知的方面,我们同样可以使用“语言观念”来指称所有关于这种现象认知的心理概念,包括清晰的和非清晰的概念,以及使用“语言知性”来指称所有关于这种概念形成的“知性”能力;作为知性对象的概念,只要它是涉及了语言现象世界的想法或心灵印迹,只要它是涉及了我们大脑之中的语言认知过程的发生和呈现,它就一定要作为一种知性作用的对象内容而存在。在此,洛克的“观念”不仅是我们考察洛克知性成果的坐标与参照,而且是我们开启语言知性成果研究、特别是关于心理语言形式确立的重要坐标和参照。于是,洛克的“知性”与“观念”在自然语言现象的认知中就可以具体为一种“语言知性”和“语言观念”的联系。一旦我们参照洛克的观点来确立“语言观念”在我们心灵中的存在,并且在心灵经验的事实中我们又找不到任何否认如此“语言观念”的证明,“语言观念”就应该在说明语言知性的过程中具有自身的有效性存在地位。不论是从自然物认知的层面看,还是从语言现象认知的层面看,它们都要有联系于理性主体的能力作用,“观念”或“语言观念”的形成必不可少。“语言观念”的形成联系于语言现象的世界,但它的形成基础却一定要是认知主体的存在,即具有“语言知性”或“语言能力”的主体存在。探索“语言观念”的形成过程就在于取得一条展示“语言知性”存在下的自然语言现象的观念化之路。
一、 语言现象的自然形式感知与感知视域
在语言现象的经验中,如果我们将语言现象仅仅局限于普通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世界,关于语言现象认知的观念路径就有可能被清晰地加以确立,尽管这样的“确立”会暂时将心理经验的“观念”对立于语言现象而非内在于语言现象(1)。一旦我们将语言现象看成为外在过程或自然过程的存在内容,我们就要通过自身的语言能力获取关于语言现象的观念,不论它是涉及简单的观念还是复杂的观念。语言现象的方方面面可以体现为不同的形式存在,它们凭借语言能力作用的不同路径形成各自的观念,而这里的路径就是不同语言现象形式进入我们大脑的路径,它要么表现为单一的路径,要么表现为复合的路径,并带来简单语言观念与复杂语言观念的形成。语言能力作用下所形成的语言观念无不体现出语言现象世界中的对象存在的刺激作用,无不体现出每一种刺激作用所产生的观念留存,以及这些观念留存所带来的心理呈现的经验方式。在语言观念形成的初始时期,它更多地体现为语言感性能力作用的成果,体现为具有简单感性路径和特征的简单观念形式。在语言感性作用的单一路径里,语言现象的刺激发生总是可以通过我们自身的某一单一的感官加以完成,而在复合路径中,语言现象进入我们大脑并形成简单观念的过程则要凭借两种或多种感官活动的发生;正是因为语言现象刺激和接受路径的差异,语言现象在我们的语言观念形式中才具有了音、形、义的划分,以及关于它们的连接和统一关系的确立(语言现象的单一刺激反应结果并非孤立的具备感性特征的观念,与它伴随着的还有其他的语言观念)。
如果我们认定了关于语言现象的感性观念源自于一种感官作用的结果,那这样的语言现象一定是满足了这种感官的作用要求,从而形成了相应的心灵中的感性观念存在。如语言现象世界中的汉语文字、英语单词等,如果它们只是就“形”的范畴而言,所有涉及这些文字或单词的感性观念形成就可以在“眼”的作用中加以完成,同样,就“音”的范畴而言,可以在“耳”的作用中加以完成,就“义”的范畴而言,可以在多种感官和直观意象的联系中加以完成。在这样的情形里,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地将语言现象的感知区分为直接的感知和间接的感知。直接感知就是直接地将语言现象作为经验直观的对象,如文字或单词的形式,语音的形式等,如此的语言现象在其存在地位上具有自然物存在的特征;而间接感知就是关于直接感知的语言现象经验的扩展和升华,而这样的扩展和升华往往产生于语言现象世界与自然物世界的同在对比之中,往往产生于多种感觉器官的共同参与之中,如“温暖”、“寒冷”、“坚硬”、“柔软”、“香甜”等标示性质的内容,我们对于它们的感知不仅仅是涉及“形”和“音”的直接感知,而且是涉及“性质”的间接感知,以及涉及“眼”“耳”之外的其他感觉器官的作用,同时,间接感知也可说明于语言现象之外的世界,我们对于语词现象的直接感知也意味着我们对于自然物世界的间接感知,就如在感知“香甜”时,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既有关于自然语言现象的感知,又有关于自然物对象(如食品等)的感知。因此,在我们将语言现象感知划分为两种形式时,语言现象关联于所有的感觉器官,关联于自然世界的对象存在。如果说直接感知更多地关注了语言现象的自然形式特征,那么,间接感知则更多地关注它的隐喻和抽象性质特征。总之,不论是直接感知,还是间接感知,语言感性能力的应用,以及关于语言现象经验直观的发生,它们无疑成为了语言现象观念形成的前提条件。我们一旦缺失了自身存在的语言感性能力和经验直观的发生,我们所谈论的语言现象观念(简单观念或复杂观念)就会是空幻的、神秘而未知的,“任何思维,哪怕是最纯粹的思维,都必须借助感性活动的一般形式进行”[2]1。
二、自然语言现象的观念化与后天经验
不管是对于具有语言现象知识的人们而言,还是对于“文盲”而言,语言现象的存在对于两者都是现实而真实的,只是“文盲”并不能接受关于语言现象的形式化规定。只要我们具备了关于语言现象的感知能力,只要语言现象联系到了这种能力的实践作用,语言现象世界的对象就不仅被视为外在的自然形式对象,而且被我们的语言能力转化为大脑之内的观念对象。因此,语言现象的观念形成就意味着语言能力(语言感性能力和语言知性能力)作用的发生,也就意味着直接感知和间接感知的发生。那么,对于语言现象的感知本身又该如何理解呢?如果我们将语言现象感知的观念同自然物感知的观念联系起来,我们就会发现两者之间其实并不存在本质性的差异,即语言现象的感知情形等同于自然物的感知情形。在语言现象的感知中,我们的活动总是发生在阅读、倾听、思考语言现象的过程中,只要我们对这样的过程具有反应,那我们就应该承认这种感知的存在,否则,我们所听、所读、所思的一切就会变得虚无,任何所涉及的语言现象使用就会变得毫无意义,所有的语音或所有的文字符号就不会如当下的情形那样出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关于语言现象的感知存在。如果我们在倾听了他人的言说、阅读了语言文字、思考了语言对象后不能知晓任何大脑中的印象或观念,那我们所从事的语言活动就不会具有任何的意义,因为我们在这样的活动中缺失了“感觉”。语言现象的经验就是感知的发生或“感觉”的过程。在语言现象的经验中,语言现象的存在与变化不仅仅涉及作为自然形式的语言现象世界,而且涉及我们大脑之中的认知反应与感觉,否则,语言现象自身对于语言行为者而言就会成为虚无,关于它的感性观念就不会到来。
在日常语言现象的经验过程中,我们总是能够熟练地列举各种语言现象的个体与组合、变化与规律、等同与差异,这样的结果除了产生于大脑的感觉之外,不会再有其他的出处。对于语言现象经验的感知或感觉存在而言,我们并不缺少说明的路径,当然,这样的路径只能是语言经验的路径。比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法回避关于语言现象及其相关感觉的存在,“这类感觉以及偶或产生的观念、看法与语词连接在一起”[2]26,而且,这样的感觉总是要伴随着那些发生在我们身上的语言行为而产生,不管这样的行为涉及什么样的语言现象目标;只要我们聚焦并关注于某种形式的语言现象,我们就是在真正意义上贯彻了“听见”、“看见”、“体验”的要求;不论是语音对象,还是语词对象,以及其他任何形式的语言现象,只有关于它们的感觉形成或出现,语言现象才可在“我们的”意义加以展现,唯有如此,语言现象的存在才会既是自然的过程,又是我们人类大脑思想的过程。
当然,我们形成关于语言现象的感觉是因为我们具有语言感性的能力,任何对于语言现象的感觉必然联系于语言能力的存在及其应用过程。不仅如此,语言能力应用的经验对象一定要属于感觉者的意识范围,因为我们不能说某人在自己的大脑中产生了关于某个语音的感觉而又没有意识到这个语音的产生或经验;这就好比是在一个充斥着各种问题讨论的大厅,那里有无数的语音现象、无数的言说者、无数的语言表达形式,以及无数的语义呈现,如果我们置身于这样的语言环境,我们很难相信自己的感觉是关于所有发生的语言现象的,除非我们是万能的语言现象感知者。或许,我们的感觉会逐渐的扩展和完善,但不论如何扩展和完善,我们的感觉都是针对那些所听、所读、所说的语言现象而产生,所以,感觉到的语言现象应该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语言现象,语言现象的存在并非等同于语言现象的感觉。关于这一点,只要考察一下小孩的语言现象接受过程,我们就可以获得充分的说明,即在一个相对的时间段内,语言现象的存在数量几乎没有变化,而关于小孩的语言现象之感觉内容却是一个变量,一个在观察的过程中不断增加的变量;显然,一般意义上所指的语言现象并非就是产生了感觉的那部分语言对象,它应该包含了所有人类语言活动所涉及的全部内容或现象。因此,关于语言现象的感觉只能是在我们关注了某种语言对象并加以了心灵的“留影”之后才出现的结果。
如果我们能够完善关于自然物世界的命名与标记符号创造,自然物之世界就完全可以使用符号系统来加以代替,这样的代替之物就可以成为我们所要思考和分析的语言现象体系。这样的代替过程不是要增加我们所要认识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而是要更多地为自然世界打上我们人类语言能力作用的烙印,使之更加适合感性和知性作用的特征。当然,这里的感性和知性需要语言的限制,而且,语言感性和语言知性的作用并非要先在地为语言现象体系规定某种原则性的要求,任何语言现象的原则都应形成于语言现象的经验过程中,都应源自于语言现象的规律所在。人类的语言感性和知性可以在经验中发现这样的规律,但不能主观地创造这样的规律。或许,我们有时也会面对这样的情形:小孩在出生时并非绝对意义上的“语言白板”,即他们或许具有关于某些语言现象的感觉和观念(这样的情况可以在语言现象的经验中观察到),但是,这种初生时的感觉和观念并不能证明它们就是婴儿所固有的语言原则,也不能证明任何生命形式之前的语言原则“注定”,它们所证明的只能是作为胎儿期生命形式的存在已经接受了某种语言现象的刺激,如特定语音的刺激、特定肢体动作的刺激、特定反馈信号的输入,等等,于是,小孩在它们初生之后就会自然地表现出拥有一些语言现象知识的“天赋”,就会对一些语言现象具有自己的“反应”和“观念”,尤其是对那些与温饱相关的语音现象和肢体语言现象。同后天通过感知器官接受语言现象刺激而形成的感觉和观念相比,所谓小孩的“天赋”语言感觉和观念只是其生前生命形式所接受的语言现象刺激的结果,它只是一种初期阶段生命存在所无法逃脱的语言现象的经验结果;如果我们将这样的结果视为无数语言现象原则掌握的开端,那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一定存在于语言现象的呈现世界,而不是我们心灵之内的任何自我创造发明,更不是某种伴随生命产生的先天必然。诚然,在语言现象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过程之中,即使我们没有精确的实证分析和精确的答案,我们也不能从合理性和可接受性上来否认这样的情形:我们能够想象语言现象经验过程中的语言感觉与观念的形成与差异,我们也能想象经验过程中的语言现象及其原则存在对于不同言说者的表现形式和个体特征,但我们却无法想象没有语言现象经验的人类生命形式如何可以形成自己的语言感觉和观念,以及如何可以获得关于语言现象世界的原则,同样,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何刚出生的孩子会自然地对那些涉及温饱的语言现象作出反应(尽管这样的语言现象还不是规范化和知识化的形式),特别是那些来自母亲的肢体语言和相关声音。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我们无法确认小孩对于标示某种食品或某种环境的动作或声音具有何种清晰的感觉和观念,可我们不得不面对小孩具有相关观念存在的事实,只是这样的观念事实还没有接受成人化的文字符号的编码而处于一种初级观念的阶段,即使如此,这样的观念只能属于语言现象经验的产生结果,语言(现象)“自始至终携有一种生命的气息”[2]353。不论我们的生命形式处于何种阶段,也不论我们所具有的语言观念处于何种阶段,语言现象存在的影响对于我们人类的存在过程而言无疑要成为一种发生的必然,而贯彻这种必然性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语言感性的存在,它所导致的就是关于语言现象的经验事实。在我们日常的语言现象经验中,我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具有语言现象的知识,都能在“知道”的意义上理解语言现象和应用语言现象;当然,不论我们如何看重语言现象“知识”的成果地位,我们都是将语言感性及其感觉存在作为了一切知识产生的首要条件。在我们仅仅将语言现象看成为自然的对象存在时,这样的对象存在作为印入我们大脑中的东西必定有其进入的途径,它就是我们的语言感性能力下的感觉产生进程;凭借我们对于语言现象的感觉,作为具备自然物质特征的语言现象就自然地成为了联系于人类的客体对象,不管它是作为语音形式、文字形式的存在,还是作为其他更为复杂的形式存在。所以,在我们谈论关于语言现象的知识时,我们是将这样的知识首先建立在对于语言现象的感觉基础之上的,而且,关于语言现象的感觉过程及其成果直接地影响着“知识”的范围和深度。显然,任何关于语言现象知识的存在事实本身都能说明语言感性能力应用的实际发生和感觉成果的实际形成,以及自然语言现象的部分内容的形成为我们大脑中心理经验内容的实际情形。总之,语言现象经验的感觉路径成就了其观念化过程的实现。
三、语言能力与语言观念的辨析
语言感性可以形成关于语言现象的初级观念,其“初级”之意并非要排除语言感性成果的观念性地位,而是要强调语言观念在起始阶段的存在特征,即初级观念总是要作为一种简单观念的存在,当然,这里“简单观念”的提出可以暂时性地淡化语言感性作用与语言知性作用的划分标准,或者,初级观念和简单观念可以地被视为语言感性阶段的观念。在语言现象的经验实际中,特别是在语言文字对象形式的经验中,语言感性能力所涉及的对象并非都是一个个单独的文字符号,它总是要以更为复杂的对象形式出现在我们的感知视野中,如词组与短语的形式、简单句子与复杂句子的形式、段落篇章的形式,以及其他的更为复杂的语言对象形式;如果说一个简单的文字或语词能够传递出一种简单的观念并表示一种简单的对象性质,那作为复杂语言对象的形式就一定要包含组成这一形式的所有个体部分的简单形式,或者,更为高级的语言现象单位所传递出的复杂观念总要建立在较小的或简单的语言现象单位的观念意义之上。不仅如此,我们人类自身的语言现象经验表明,语言感性能力下的初级观念总是要开启于语言现象的简单个体,而不是开启于更为高级和复杂的语言现象单位,如孩童的语言现象接受,不管是咿呀学音之时,还是文字诵读之时,他们的起点没有句子,更不会有段落,关于语言现象的个体对象总是以一种简单的方式开始,总是以一种简单的个体对象的观念形式进入到孩子的大脑之中。
我们可以设想这样一种情况的存在,如果一个小孩只是学习了一个文字对象,并形成了一个关于它的简单观念,如“树”,结果,只要我们给出文字“树”或与文字相联系的意义对象,我们就可以发现“树”之观念对于这位小孩的存在。然而,如果我们以更复杂的语言现象单位示之,如“一棵古树静静地生长在深山里”,我们就无法断言关于这个句子的观念组合对于这位小孩存在,因为他在除了“树”的观念之外无法取得其他成分的观念,更不必说各个部分相联系的整体性意义观念;作为句子形式存在的语言现象在以一种观念组合体的形式存在时,它已经是作为了一种比“树”之观念更为高级和复杂的观念存在,一旦我们能够形成一个关于“一颗古树静静地生长在深山里”的整体性观念(思想)[3],那就证明了我们在句子构成的各个部分上都形成了相应的简单观念;从各个语词部分的简单观念到句子对象的整体性观念,它应该被视为一种由相互区分到走向统一的观念变化过程,因为我们在直接地以语言现象为语言感性的直观对象时,我们首先直观的是关于“古树”、“深山”、“生长”等一些语词(它们同其自然对象的对应关系或许在语音的学习阶段就已经完成),而关于它们各自的观念形式总是相互独立和相互区分的。尽管语词“古树”、“深山”和“生长”似乎都可以刺激并进入我们语言感性的视角感官,但关于它们的观念却存在于明显的差异性之中,特别是关于“生长”的观念,它所关联的方面一定还有时间过程的因素,总之,文字的符号意义不仅是它本身组合形式和连接形式,以及其他的形式,而且是关于与之相关联的所有意义的集中统一。所以,关于文字或语词的观念绝非是单纯的符号层面的,它一定涵盖了与这样的文字或语词相联系的方方面面。比如,我们在接受句子“一颗古树静静地生长在深山里”时,我们所面临的是无限扩展的“观念场”,它由各个单独的语词和相互组合关系的观念组成,我们在获取句子对象的意义观念时,我们所凸显的就是“观念场”中的那种代表组合关系的观念,而且是刚好代表了句子对象整体意义的观念,这样的“凸显”不是对“观念场”中其他观念的否定,而是对它们地暂时闲置或搁置,因为它们没有消失,也不可能消失,它们在作为单独的简单观念形成时就已经在我们的大脑中留存下来。作为句子中的文字观念或语词观念一定是适合了句子整体的需要,一定是经过了无数的相关语言现象观念的分析与综合之后的结果;从“古树”的简单观念开始,我们既有与之相联系的语言现象世界的相关项,也有对应于语言现象世界的自然物世界的相关项,因此,每当我们在一个语言现象的复杂观念里确立了“古树”的观念,其结果只能是一种相对于其他观念存在的简单观念的确立。
我们在上文已经提到,语言能力的存在总能为我们提供关于语言现象的观念,而且总是起始于简单的语言现象并获取相应的简单观念。就语言现象的知识形成而言,那些作为语言感性成果的简单观念无疑成为了语言现象知识建设的必用之物,或者说,语言现象知识的复杂观念体系只有凭借无数简单观念的提供才可能得以建立。如果说语言感性能力在语言现象的初级观念提供中发挥了主要作用,那接下来的语言知识的主要构建作用就应该由语言知性能力所主导了。那么,语言知性能力的作用地位又该如何体现呢?诚然,我们已经不止一次地提到,语言感性的初级观念作为进入我们大脑的语言现象的特别存在形式总是要成为我们语言知性的直接作用对象;只要语言感性的初级观念成为了语言知性的直接对象,这些观念就会在一种新的要求下被重新加以呈现和审视,并由此获得关于观念存在的归类与排列,以及关于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判别。
如果我们可以使用文学性的描述来加以说明,语言知性的职责就是将充斥着语言感性观念的混沌心灵带往清明的彼岸,使之沐浴在语言知性的阳光之中。语言知性的历程展开在一个无限的过程之中,它对于语言感性成果的处理并没有确定性的完结之时,只要作为言说的主体在自然世界的进程中延续存在,语言知性及其处理简单观念过程的存在就是一种自明的事实。当然,语言知性对于那些源自语言感性过程的初级观念或源自语言现象的简单观念的处理并非一种由简单到简单的作用过程,所有进入语言知性作用环节的简单观念都会在复杂性、抽象性、综合性等方面得到体现,即语言知性依靠那些来自语言现象的简单观念可以获得关于语言现象存在的复杂观念,如关于句子的意义观念。语言现象之复杂观念的获取无疑是作为语言知性能力创造的成果,它不能由语言现象的直观过程来完成,也不能由自然语言现象自身来加以完成,直观的过程与语言现象的自然过程所明示的就是语言经验发生意义上的最为初始的环节和条件,也是语言知性存在可以获得应用和说明的起点。任何关于两个初始环节的缺失和否定都会带来第一阶段的简单观念形成的不可能,更不要说语言知性的应用,以及那些复杂语言现象之复杂观念的形成。因此,不论我们如何具有语言现象的认知能力,也不论我们如何具有语言思维的抽象能力,我们都不可能在自身之内纯粹地凭借语言知性能力来制作某种纯粹属于我们自身的语言现象和简单观念。一方面,一旦离开了语言现象的经验过程及其简单观念的形成,语言知性本身的存在说明也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一旦语言现象的经验发生并形成了关于它们的简单经验,语言知性的作用也就要必然发生,而且,语言知性的必然作用不是在于增加或减少那些简单观念,而是在于形成关于那些简单观念的观念,就此而论,语言感性所取得的初级观念在语言知性面前并不会遭遇添加和消失的命运,即语言知性在形成自己的复杂观念时只是以简单观念为对象,而非在于改变或决定简单观念的存在地位,简单观念的存在地位并不因为复杂观念的出现而消失。从语言现象认知的经验论方式出发,简单语言观念对于语言知性的应用而言总是要作为第一位的对象存在,任何语言知性的作用就在于对简单语言观念的分析与综合,就在于对简单语言观念的再现与统一,其过程只能说明从简单语言观念到复杂语言观念的发展,而非是关于简单语言观念的被消除或被否定,不管语言知性能够在多么复杂的层次上进行分析与综合,语言知性的复杂观念作为知性领域的成果存在,它一定要与作为“材料”语言感性的简单观念(2)相联系;简单语言观念可以被认定为语言感性的作用而存在,但认定本身不具备绝对的意义,我们对于不同观念形成的语言知性和语言感性的能力之分,更多地考虑了语言现象认知的阶段性划分,其标准是相对的。
在我们认知自然之物的对象中,我们非常清楚地意识到这些自然之物是如何“踏进”我们的心灵之内的,同样,在我们认知语言现象的对象时,我们也非常清楚语言现象是如何刺激了我们感官而形成我们的心理经验形式。不管我们着眼于语言现象的哪种对象形式,或语音的形式、或文字的形式、或符号象征的实物形式,以及心理经验的语言意象形式,等等,只要这样的对象形式对于语言现象的经验者是现实的,那认知这种对象的语言感性器官就在发挥着正常的作用,只要所有的接受语言现象刺激的感官正常地运转,语言现象对于我们而言就会整体统一(包括了音、型、意等多方面的综合统一)地被加以展现。当然,作为统一展现的语言现象并非要确立它的唯一性和不可分析性,即语言现象的全面性展示并非要否定它的个体性和单一性展示;在语言现象的经验现实情况中,其单一性或某一个方面的展示无疑会频繁地发生,而与之相关联的某个感性器官就会单独地承担着接受某一种语言现象的情况,比如,在我们进行阅读时,我们的眼就充当了这样的角色,而此时所展现的语言现象主要是语言文字的形式;语言文字的凸显是一种聚焦于可见性特征的语言现象,而可见性特征又要作为视角感官的接受体现,因此,语言现象的呈现既可以是全面统一的展示,也可以是基于某一方面的凸显。如果我们仅仅以人类自身的语言现象经验现实为基准,语言现象的全面性所包括的方方面面对于我们而言可以是清楚的和确定的;对于语言现象的方方面面存在,我们总是习惯地使用听、说、读、写、思来将它们加以指向和经验。当然,语言现象除了作为这些学习行为的对象之外,也许还要作为其他行为的对象,但不论是何种行为,它都要必然地贯彻语言感性的应用,并首先体现为理性主体的感官参与现实;倘若有一种语言行为超越了我们现有的感知能力,从而产生一种特别的语言现象形式,这样的语言现象形式就不会出现在我们的经验之中,这样的语言现象也不会属于我们的语言经验世界。
因此,在语言能力的存在下,自然语言现象不仅仅是作为自然过程的对象,它还会为我们带来心理经验的语言观念;从自然语言到心理观念、从简单观念到复杂观念,语言现象经验的过程就是语言感性能力和知性能力的应用过程,我们拥有的语言观念及其划分标准只能源于语言现象的经验。
注释:
(1)在“经验”的标准下,语言现象应该是关于自然语言形式和心理语言形式的存在;在传统语言学的定义中,它又常常被视为自然语言现象的存在。
(2) 这里使用“简单观念”来指称映像、感觉、表象等形式,主要考虑了其心理经验形式的存在特征。
参考文献:
[1]洛克。 人类理解论[M].关文运,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无意中买了一张《心动》,兴冲冲的回家开始看起来,其实这是一部很久以前的片子了,只不过上映的时候一直没有看,后来便淡忘了,然后再看到,于是很开心的买下,看,最终感动自己。
原谅我还是记不住他们的名字。这是剧中的张艾嘉亲身经历的感情,那个时候,他们还都很年轻,17岁小柔,18岁的浩君和17岁的陈莉,一段不得不说的爱情,一段慌乱但是又刻骨铭心的爱情。小柔和浩君是一见钟情,然后在一起,然后在家长的干涉下不得不分开,最终走向分离。
其实,每一段年轻的爱情的最终结局都是分开或者遗忘,在那个我们对彼此无能为力、我们对生活无能为力的年龄,我们遇到了对的人,只是在错误的时间。幸运的,可以短暂相聚,不幸的,永远都两两相忘。
小柔和浩君其实始终在相爱着,即使在浩君说“我不要那种拖拖拉拉的分手,要分就分的干干净净”的时候,即使小柔说“我要开会”的时候,即使在若干年后他们在机场最后一次拥抱的时候……不是不爱了,是一直都在相爱,心很近,只是无法在一起。时间已经正确了,我们却害怕了,幸福变得不再像一起看日出那么简单,即使现在可以轻而易举的拥抱,即使没有任何人的打扰,即使可以疯狂而激烈的做爱……剩下的只是疼痛,直锥心底的伤,无处可逃……
浩君说,这是我想你的时候留下的,现在我把想你的每一天都还给你……照片里,是一片阴霾而又多姿多彩的天空,我的泪终于无声的流下。那些爱呀,那些不爱呀,总是让人觉得无奈,有人求之不得,有人得之不惜,而有的人是得到之后不得不放弃,难道只因为我们在错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我不知道。
相爱何其之难,小柔自由的时候,浩君结婚了,浩君求婚的时候,小柔退缩了。是生活改变了他们,不能忍受只有爱情没有面包的生活,不能忍受爱情变得琐碎,不能忍受爱人变得没有厕所重要……于是,只好努力的维持想象中的美好,不去碰触,就永远不会受伤害。
一直在想,陈莉为什么会嫁给浩君,如果她并不爱浩君?也许那就是她的爱情吧?不能爱小柔,于是努力的爱小柔爱的人,希望从小柔爱的人的身上,感受到小柔的爱。是这样吗?如此卑微,又如此的疯狂,就如的那般,不会离开,直到永远,守候着一份爱,直到死去。
最后,过去的小柔变成了张艾嘉,终于学会了吹口哨,终于在浩君上台唱歌的时候吹出了响亮的口号,只是喊“浩君好帅”的权力,已经让给了别的人。我固执的相信着,他们在相爱着,即时最后以及未来在都在相爱着,与她的丈夫无关,也与他的女友无关……
如果,给我一个可以爱的机会,我绝对不会放弃,就算什么都没有,就算只剩下绝望的爱,我也会努力的抓住。如果有一个男人对我说“你那么忙,什么时候可以有空嫁给我”,我一定会说“Ido”,因为对的时间和对的人,可遇而不可求。
无奈的时候,真的很痛,如果真的心动了,就要好好爱,勇敢的,充满希望的爱,爱到绝望,爱到不能再爱,爱到爱上爱,不会后悔,即使很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