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苏轼作文600字记叙文优秀6篇

我眼中的苏轼作文 篇1

陶渊明,号“五柳先生”。他的名字引起了我的兴趣,便渐渐开始喜欢上他。

他为自己写传记,“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表达了他的性格与志趣。“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如此豪爽、洒脱又有和人学得来?但又有多少人明白“桃花源”一游中的不满和渴望?

我曾为他的辞官归隐而感到惋惜,丰厚的利禄功名放之不取,我亦开始不解;但我也曾为他的“不为五斗米折腰”而感到兴奋,官场上的狡诈、阴险又岂能与田园的朴素之风相提并论呢?在农家院里,他愿做那最休闲的人;在山水之间,他愿做那自由的快活神仙;在繁华闹市中,他愿做那最平凡的、最普通的世人。

我曾为他的“环堵萧然,不敝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而感到担心,如此的贫穷潦倒又如何维持生计呢?我也曾为他的乐观而感到钦佩,他只是在用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生活。“草盛豆苗稀”不要紧,“夕露沾我衣”也不要紧,荷锄归来带回的不是疲惫二十乐趣。再来一壶酒,来个一醉方休!诗兴又顿起,于是挥毫泼墨,脍炙人口的诗篇和着豪兴跃然纸上。脑海中诗意的空白驱走了所有杂念,物质与精神,他选择了后者。专注而无虑,成了他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也许,归隐才是他最好的归宿。

现在是二十一世纪,当然不能同很久很久前那个社会相比较,现在处处需要竞争,而逃避不能解决问题,在当今社会,不竞争是不行的,然而在竞争中却要做到陶渊明一样的不慕荣利,在竞争中,不仅要为自己想,也要为他人着想。做到共享,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竞争。

不过,每天生活在百花间,看百花齐放,听百鸟共鸣,观日出日落,又是何等的享受呢?只听到耳边那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如一股清风般掠过我的面颊。

我眼中的苏轼作文 篇2

相信在许多人的印象中,苏轼是豪放的,就如《江城子密州出猎》里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擒苍”一样。他诗词虽豪放,命运却坎坷,但又是幸运的。

苏轼,字子瞻,又名和仲,世称苏东坡。这个看似平淡的名字,却在中国文化史上成为一座永恒的丰碑。

苏轼于嘉祐二年进士及第,曾在凤翔、杭州、密州等地任职。相比于平民老百姓,他已是幸运。元丰三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晚年又因新党执政被贬,大赦北还是病逝途中。

观苏轼大起大落的一生,年少时当官,后又连连被贬,为何因。在苏轼的中年,他终于醒悟:他的坎坷,皆因他自己的嘴。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他即不得旧党眷顾,又不得新党接纳,只因他的咄咄逼人,口无遮拦。

虽然苏轼被贬,居住条件艰苦简陋,但仍乐观幽默,豪放旷达。根据曹臣所编《舌华录》载,苏轼一日饭后散步,拍着肚皮,问左右侍婢:“你们说说看,此中所装何物。”婢女应声道:“都是文章。”苏轼不以为然。另一婢女答道:“满腹智慧。”苏轼也以为不够恰当,苏轼的爱妾朝云答道:“学士一肚皮的不合时宜。”苏轼即刻捧腹大笑。

苏轼被贬,却在这大仙大落中变得沉稳。在这坎坷的命运中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更圆滑。这,便是我印象中的苏东坡。

我眼中的苏轼作文 篇3

“十年生死,无念,难忘,千里坟,无处可悲。”沉睡了几百年的苏轼,拖着疲惫的身躯,从书里慢慢向我走来。

苏轼,穿着布衣,戴着帽子,蹬着木屐,拿着竹结,在东边的山坡上犁地。难怪他在东坡被称为俗人。但这样一个文坛风云人物,他的命运是如此坎坷凄凉,读苏轼的诗,我不禁感到心中的苦涩。

我眼中的苏轼是一个仕途失意的人。一生数次被降职,甚至差点丧命。最后被贬到黄州,那是一个人人自生自灭的地方。我真的对苏轼的经历感到愤慨。他无与伦比的天赋是否也成为被伤害的原因?我不认为苏轼能理解为什么他仍然流亡黄州,尽管他致力于为国家和人民服务。那时候不管有多少豪情壮志,你能告诉他们谁?只能用诗来表达感情。“山石空空,海浪打岸,千堆雪卷,河流如画,一次英雄多。”今天看书,感受到了另一种伤害的大胆。

苏轼在我眼里是个用之不竭的诗人。也许是他的坎坷经历让他的文学成就斐然。他的散文和欧阳修叫“欧苏”,他的诗词和黄庭坚叫“苏黄”,他的文字和辛弃疾叫“苏信”。我无法想象中国文学史上没有苏东坡会是什么样子,当然也就黯然失色了。

苏轼在我眼里是一个悲伤孤独的人。三十四岁时,他一生最信任的人妻子离开了他。他妻子的去世对他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只能在梦里看到失散多年的妻子,在梦里遇到她,只能“除了眼泪什么都不在乎”

……

昏暗的灯光下,我看到他的身影渐渐远去……远去……

我眼中的苏轼作文 篇4

如果我问你“苏和仲”是谁,有些人可能无法回答。但如果我问“苏子瞻”或“苏东坡”,那就很少有人不知了。其实无论是“子瞻”还是“和仲”,都是一个人——苏轼。苏轼的名声实在太大了。其中的原因不仅他是一位大名鼎鼎的词人,还是一位优秀的散文家。他在散文上的成就使他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歌也很有影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名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

苏轼不仅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还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虽然一生道路坎坷不平,但他没有灰心,被贬后,他可以借美景饮酒取乐;外调后,他反而做了更多利民的事。如果没有他开阔的胸襟,就很少有那些豪放刚健的诗词,词也不会真正突破了“花间”、“尊前”的藩篱。这时,我忽然想起了五年前的一天午餐,妈妈端来一盘热气腾腾的肉,我吃了一口,觉得很好吃,就问妈妈:“这是什么呀?”妈妈告诉我:“这是东坡肉呀。”从此,我第一次认识了苏轼,可见苏轼对各方面的影响有多大呀!

1101年,苏轼在北还的途中卒于常州,虽然从此以后人们再也看不到苏轼了,但是一看到他的散文、诗词,谁不想念他呢?即便在九百多年后的今天,只要一看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大江东去,浪淘尽……”等名句,人们也会如此。这就是我眼中的苏轼。

我眼中的苏轼 篇5

苏轼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怪人,他生性乐天,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庄重严肃的政治家,是放任不羁的酿酒者,是热诚友善的黎民百姓的好朋友。

“猿吟鹤唳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他处于政治漩涡的中心,却一直光风霁 月,不与那些满身铜臭的人来往。他无欲无求,随时随地都能吟诗作赋,苏轼在文学上的造诣源于他认清了人生的真相之后,依然保有内心的热爱。因为热爱,去庐山游玩,他发誓好好看风景,结果一口气写了五首。

他自称生性急躁,遇有不惬意之事,便觉得“如蝇在食”,吐之方快”。一次,他厌恶某诗人之诗,就直说那“正是东京学究私饮酒,食瘴死牛肉,醉饱后所发者也”。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至情至性的人。在他众多的诗词当中,我尤爱那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在我看来这不仅仅表达了苏轼对亡妻的怀念之情,它还倾诉了苏轼对亡妻这十年来的深挚怀念和哀悼,阴阳两相隔茫茫了十年,即使不去思量,过往的种种也会浮现在眼前,情意相融,怎一个“爱”字了得。

苏轼一生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忘其忧患,他身上总有一种魔力让人忍不住被他的才华所折服。

我眼中的苏轼作文600字记叙文 篇6

刘姝琳

沙湖道中,他穿着竹杖芒鞋,化千般风雨为万般晴朗,顶风冒雨吟啸徐行,唯给世人留下一潇洒背影,他就是中国古代最高贵、最亲切、最有魅力的文人——苏东坡。

他是北宋伟大的文学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词的代表人物。林清玄说:“苏轼的诗词文章乃到他笑对苍茫的人生态度,对后世文人有着莫大的影响,而苏轼更以其多姿的艺术形象和深刻的人文精神,永远占据着中国文化史辉煌的一页。”

长空万里,他有雄鹰般的豪情壮志。“老夫聊发少年狂”,他将自己比作昔日的孙权;“酒酣胸胆尚开,病微霜又何妨?”他要拉弓射月。他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得到朝廷重用。

风雨无阻,他有超然物外的豁达乐观。遭遇乌台诗案的苏轼,从高高的象牙塔上重重地坠了下来,不公的排挤与打击若是换了别人,恐怕早已无法接受,可东坡先生却并未被这风霜剑雨所打击,而是用一种更为豁达的态度来接受这一切。他虽与老友在夜里叹息“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无两人者耳。”但是却一直认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东坡,搏击风雨,笑傲人生。他相信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只要以旷达的心态去对待,经历风雨的洗礼,得到的便是轻松与平静。

皓月当空,他也有普通人的柔情。中秋佳节理应与家人们团聚,但被贬谪的苏轼望着天空,只有一轮明月与自己相伴。他与弟弟分别多年,不得相见,但他又能做些什么呢?只好感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只好希望“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是苏轼,他的命运虽三起三落,但仍对生活抱有希望。我佩服他,佩服他的超然物外,佩服他的豪情壮志!他是历史长河中熠熠发光的宝石!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