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长春季开学演讲稿(精选3篇)
老师们、同志们:
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金秋九月是我们学校最热闹、最美好的时节,我们刚刚迎来了10000余名胸怀理想、朝气蓬勃的新同学,为这所校园注入了勃勃生机。今天,我们在此隆重庆祝属于我们自己的节日,在这鲜花、掌声、灯光、笑脸交汇的喜庆氛围中,大家倍感身为教师的幸福和自豪。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向过去一年来在各自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受到表彰的老师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工作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全体教职工致以节日的祝福和良好的祝愿!向为学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老教师、老领导、老同志们表示节日的问候和致以崇高的敬意!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中国历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早就有“天地君亲师”和“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可见,在我们传统文化中,教师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20xx年前,在经历了文革十年浩劫之后,在小平同志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大力倡导下,党和政府确立了教师节这一纪念性节日,这充分体现了我们的党和政府、我们的人民对教师这一职业崇高性的充分肯定,对教师这项工作重要性的充分肯定,是对我们所有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关心、爱护和重视。教师节是平凡的节日,却有着感人至深的内涵;教师节是普通的日子,却有着五彩缤纷的色彩!教师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世界上最珍贵的艺术品;教师不是伟人,但教师的身上凝聚着千万学生滚烫的目光。教师职业是崇高的,教师职业是无价的。选择了教师,也就选择了艰辛和奉献、选择了无怨和无悔。当许多人还在甜蜜的梦乡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就已匆匆走在上班的路上;当华灯闪耀的夜晚,许多人觥筹交错时,我们的老师才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在回家的路上;为了学校工作,不讲条件、不计报酬,每个老师都克服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工作中无论多繁忙,生活中不管多烦恼,总是面带微笑地走进课堂!书桌旁的循循善诱,校园里的谈笑风生,谈心时的苦口婆心,一年 365 天,天天如是。老师为学生的学习费心、为学生的生活操心、为学生的安全担心。老师对学生的爱,比父爱更深沉、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无私。正是老师们诸多苦心和爱心,使学生的青春乐章更加轻快、智慧之泉更加清明、单纯心志更加高尚。也正是这种奉献和收获,才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老师们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教泽绵延,桃李芬芳。自建校以来,一代又一代贵大人秉承“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校训,肩负“黔之振兴、教育为大”的抱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抛洒汗水、奉献青春,为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积淀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形成了“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开放包容”的贵大精神,成就了学校今天的卓越与风采。在全校上下尤其是我们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改革发展、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和国家级项目实现了重大突破,办学综合实力、科技创新能力、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校园环境、服务体系全面改善,办学规模、社会声誉、国际化水平稳步提升,教师学历和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学生生源和就业率进一步提高。学校顺利进入国家“211工程”大学建设行列,先后实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海外孔子学院、国家级重点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973”和“863”项目、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等一系列“零”的突破;顺利入选“中西部综合实力提升工程”高校;成功承办五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等,各项改革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今日之贵大,综合办学实力、核心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社会声誉日益提升,师生面貌、校园环境焕然一新。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奋斗的结果,更是广大教师辛勤汗水的结晶。在分享喜悦的同时,我们由衷地感谢老师们。老师们满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贵州大学的深厚感情,孜孜以求,忘我工作,所表现出来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可贵的精神境界,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弘扬。刚才受到表彰的优秀老师就是学校各条战线上涌现出的杰出代表。他们当中,有的是在校数十年如一日的老教授,有的是入校几载、崭露头角的新同志;有的是业务能手,有的是道德精英;有的扎根社会服务前沿,有的情植学生管理一线。希望全体广大教职工认真学习这些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在思想政治上、道德修养上、学识教风上率先垂范、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用心服务,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家长放心、令同行敬佩、让学校满意的教师。
老师们、同志们,回首昨日、思考今天、展望未来。贵大百年,始终扎根在祖国的西部,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靠的是胸怀天下、为国分忧的爱国情怀,靠的是一代代教师的坚守和执着。当前,学校正处于一个发展的紧要关头。以全国全省《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为标志,中央和省委对教育事业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中央将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伴随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家也将进一步加大对西部教育的特殊支持,特别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贵大、十分关心贵大。这些对我们来讲,无疑又是一次重要的发展机遇。但与同类兄弟院校相比,我们在外部支持、办学资源、工作和生活条件等方面的各种困难依然存在,在新一轮的竞争中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在机遇与挑战面前,我们唯有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更加深沉地热爱贵大、更加深刻地认识时代、更加勤奋地工作,才能加快推进我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教师就是学校,教授就是大学”。这两句话有十分深刻的道理。适应时代的要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需要老师们的担当;弘扬优良学风,恪守学术道德,需要老师们的担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造就拔尖创新人才,需要老师们的担当;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服务社会水平,需要老师们的担当。 9月9日,正在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的向全国1400万教师致慰问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全社会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广大人民教师的尊重和厚爱,也对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提出殷切期待。9月6日上午,省委书记赵克志同志在贵州省20xx年教师节表彰大会讲话中对全省教师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和要求。他希望全省广大教师有大爱之心、敬业之志、笃学之风、创新之勇、为师之范,更好地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创造出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业绩,为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文化、有技术的优秀人才贡献全部智慧和力量。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大家都有共同的愿望,面向世界、立足现实,继续做好穷省办大教育文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期许贵州大学有更加美好的明天。我真诚地希望,学校党政各部门要服从服务于教学科研这个中心工作,牢固树立为教学科研第一线服务的意识,牢固树立为教师服务的意识,切实为广大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全校教职工要按照和赵克志书记的要求,以弘文励志、启智求真的教育理想,以修身立德、淡泊明志的师表风范,以上下求索、教研并举的进取精神,爱岗敬业、严谨笃学、育人为本、诲人不倦,做到“五个第一”:
一要始终把“老师”作为第一身份。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作为一名大学老师,如果我们仅仅把老师当作一份职业选择、一种谋生手段,那就只能成为“教书匠”;我们只有把教师工作当作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去热爱、去珍惜、去投入,才可能真正成为一个好老师。我们历代贵大教师,就是用这种对教育事业的认识,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责任,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在贵大校园里,不管是书记、校长、院长、处长,还是院士、博导、教授,“老师”才是我们的第一身份。只要我们选择了“老师”这个称谓,就应该时刻敬畏“老师”的身份。
二要始终把“育人”作为第一要务。春秋初期的政治家管仲就说过:“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大学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才,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不容易,家庭供养一个大学生不容易,学生通过刻苦学习考入贵大来读书更不容易。在同学们身上,寄托着个人的理想、家庭的希望、国家的未来,把他们培养成才,是我们这些做教师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希望广大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扎扎实实地练好教学基本功,把握教育规律,不断提高教学业务水平,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要始终把“治学”作为第一追求。对于现代大学而言,教学和科研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在搞好教学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学术研究。学术研究是一项严谨而艰苦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浮躁。“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希望广大教师能够将崇尚学术作为人生的第一追求,自觉克服浮躁功利、吃喝玩乐、贪图享受等不良风气,不断加强学术修养,提升学术境界和水平;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质量,攻下大课题,拿出大成果。
四要始终把“师德”作为第一标准。古人云: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大学老师要做传授知识的“经师”,更要做善于育人的“人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用自己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才愿意在工作中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才会不断的去学习新知识,有兴趣和毅力去探究钻研其中的规律,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科学研究水平、管理服务水平,义无反顾的为学校发展大计共同努力奋斗。
同学们、老师们、校友们:
大家晚上好!
此时此刻如此奇妙,3000多名清华同学、老师和校友们相约一起跨年,我们一起迎接20xx年的到来,一起感恩精彩的20xx年。
在精彩的20xx年,我们一起感受清华园的温度。“开放交流时间”的设立,让我们的同学和老师有了更多的课堂外亲密接触的机会。我们坚信,只有缩短师生距离,才能营造有温度的教育。今年学校首次设立新百年教学成就奖和年度教学优秀奖,与教书育人有关的奖项达到9个,今年400多位教师获奖。我建议,我们把掌声送给那些为同学们的成长付出辛勤汗水、把教书育人作为首要职责的广大教职员工!
在精彩的20xx年,我们一起迎来一个又一个惊喜。今年,清华8位教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今年,清华团队获得国际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最高奖“戈登·贝尔”奖。今年,清华成立两个交叉研究实验室——未来实验室和脑与智能实验室。今年,清华发起并成立亚洲大学联盟。今年,清华在欧洲设立首个教学科研实体——中意设计创新基地。我们相信,20xx年我们还会见证更多的惊喜。
去年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馆,今年学校决定筹建科学博物馆。我们相信,艺术博物馆和未来的科学博物馆一定会为提升校园文化品质发挥重要的'作用。
去年清华男篮首次夺得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冠,今年清华女篮也首次夺得冠。现在我要说出第一个新年祝愿:祝愿清华男篮、清华女篮下一次同时获得冠!
大家都记得,今年7月,由86位平均年龄超过72岁的清华校友组成的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出彩中国人》节目,他们以一首《我爱你中国》感动了所有的人,并获得最高荣誉奖。他们也因此成为20xx年当之无愧的“网红”。12月,这些学长们又回到母校,向广大师生献上了一首自己创作的《清华校友歌》,歌词这样写到:“我来自北国西疆,我来自东南水乡,都曾经热血满腔,现依然赤子心肠。”20xx年,清华大学将迎来xx周年校庆。xx岁的清华仍将葆有赤子之心,不忘育人初心,不负人民嘱托,肩负使命,继续前行。
20xx年11月,清华大学迎来又一轮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评估专家组给我们留下了这样的评价:“一所大学和她所培养的人才,在一个大国自强和崛起的过程中发挥了如此重要的作用,放眼全球,也是少有的精彩!”这份精彩,清华当之无愧;这份精彩,属于全体清华人。
同学们,老师们,校友们,让我们一起再次感恩20xx;让我们一起大声说:20xx,清华更精彩!
谢谢大家。
同学们、老师们:
你们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xx级新生春季开学典礼。首先,我谨代表学校向网络教育学院的新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祝贺你们成为大连理工大学这所拥有54年光荣历史的全国重点高等学府新的一员!一年之际在于春,你们将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开始新的学习,在此,我首先祝愿你们学习进步!
当今社会,网络带着铺天盖地的气势将我们包围,并且逐渐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网络使我们这个社会大大地变小了。当网络时代来临的时候,每一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的事实:现在我们能够比较快地接触到原来我们接触不到的文化、完全没有接触过的事物。现代网络教育是一个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高技术相互结合的一个产物,作为网络时代发展需求的新事物,有它非常明显的不可取代的优势。
大连理工大学作为教育部授权的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在开展网络教育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首先,大连理工大学名师荟萃,有两院院士17名,博士生指导教师223名,教授333名。大工还是大连地区唯一一所全国高校排名进入前30位的重点高校。网络教育学院是大连理工大学下设的二级学院;其次,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秉承了大工"团结、进娶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始终坚持教学质量第一的宗旨,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第三,在教学模式上,我们面授和网上学习并重;第四,我们有优良的硬件环境和一流的课件。所以,同学们在这里学习大可放心,只要你肯付出努力,一定会实现你的理想和目标。
同学们,目前世界已进入信息化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全球经济的竞争,实质上是高科技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但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
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这次学习机会,珍惜学校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按照"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的要求,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拿到大连理工大学的毕业证书,我也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学好!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代表着希望和期盼,同学们在春天播种,相信必将有丰硕的果实,预祝同学们学业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