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武则天无字碑演讲稿600(精选3篇)
武则天,中国千年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真正女皇帝,一个通身传奇色彩的女子。从武媚,到宸妃,再到武皇后,她从一个天真烂漫,不谙世事的美丽少女,逐渐蜕化为金銮殿上执掌天下的帝王。
身为一个女子,她的锋芒震慑了天下,给了这自古来男尊女卑的社会响亮的一掌;她的治世之才伴着她的一生的传奇一起,在唐朝的历史上留下最为流光异彩的一笔。
然而,这样一个令天下人都为叹为观止的风云女子,在生命的光芒消散之后,却只留下一尊厚重无言,默默矗立的无字碑。人们都知时光荏苒,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但凡古之帝王,莫不想名垂青史,万古流芳。于是乎或大修史书歌功颂德,或请名家撰写碑文,极尽其所能之事。而武则天却偏偏只留下一尊无法言说的无字碑自顾自地离去,留给天下之人一地的困惑与不解。
武则天这座无字碑,可谓是无只言片字,却胜过千言万语。她的一生固然是传奇,却并不只有传奇的辉煌,更有传奇的晦涩。宫廷之中无时无刻不在的勾心斗角,权力之争;身为女子却要挑起男子都难以胜任的苍生之重;高居金銮殿之上的寂寞有几人知?为之牺牲一切,不择手段得来的尊宠之位,从未停止遭受非议;即使治理有道,政通人和,国家兴旺,却又掩盖不了严厉刑罚以及冤狱带来的怨声载道。她是一个传奇,更是一个复杂的结,天下之人,如何评说,如何解,怕也总是众口不一。但武则天便是武则天,是属于她自己的鲜明,也是上天带给天下的一份生性不羁的大礼。既然有生之年已然是一个争议,那身死之后又何妨再给世人一惊?这无字之碑便是刻意留下一片空白,只待你后人有何感而发。而她自己是否满意自己这一生,是否在功成名就之后为自己的不择手段后悔过,所有人都无从得知。
但这一片沉默的空白,却让我们更深地记住了这个唐朝的奇女子。宋金之后,人们渐渐开始在碑上刻写碑文。不知碑中之文,是否合了武则天大帝的心呢?但一切已经无从得知。她留给我们的是空白,却也是心中不灭的记忆与想念,是一坛回味无穷的百味酒,一支百唱不厌的动魂歌。小小的一片留白,看似是莫大的遗憾,却成就了一份不朽的凭吊与缅怀。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成了多少人梦中的偶像,现实的楷模。她的凌云之志,她的万丈雄心,以及她巾帼不让须眉的风格,不能不让人由衷的钦佩!直到今天,武则天仍是一个谜一般的女子,高高耸立在人们的视野中。
就连中学的女生们,也抑制不住自己的仰慕之情,说着当如武则天的豪言壮语,更不知有多少人感叹:女子当如武则天!
古代,男尊女卑是社会的习俗,武则天以一个平凡的女子,依靠自己超人的聪慧和过人的胆识从一个普通的后宫女子直到皇帝,的确创造了一段传奇和神话。皇宫禁地,富贵和权威齐集,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武则天能在勾心斗角,利欲充斥的紫色宫墙内,纵横捭合,不但把握了自己的命运,而且把天下踏在脚下,这哪里又是一般女子所为!有多少人千方百计、苦心诣旨、终身奋斗,也不过是为了后宫的一席之地,以求衣食无忧,富贵常伴,光宗耀祖。大不了觊觎皇后之位,母仪天下,但这又是多少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又有多少人连这个念头恐怕都不敢起。
武则天,不但做到了母仪天下,而且敢为天下先,如一把利剑刺穿所谓的封建道德的层层阻难。
高高在上的武则天,把天下的兴亡都抓在手中,发号施令,英武绝伦,她用她的知人之明,识人之智,用人之术,把一个繁盛帝国的根基深深扎下。一个女子,能成就众多男子不能成就的事业,能让世界因她而精彩,离开她不行。这样的一个女子,真乃英雄。女子当如武则天!
根据武则天的“遗愿”,唐朝君臣很快就将武则天的灵柩葬入了唐高宗的乾陵。
唐朝开始了系统的“去周化”运动,有组织地清除武周王朝的记忆,仿佛那段历史压根儿就没有存在过。“武周皇帝”变成了“则天大圣皇后”,又慢慢被简化成了“则天皇后”,淡出了人们的话语。。
一位叱咤政坛半个多世纪的伟大女性,终究逃脱不了男权附属品的地位,这对武则天来说是多大的悲哀啊!
乾陵司马道东侧耸立着巨大的无字碑。有考古人员宣称这块留给武则天的石碑上曾经刻满了预备写字的方格子,可是后人始终没有发现其中的碑文。武则天的无字碑为什么没有字呢?有人说这是在夸耀武则天的功绩难以用文字形容;有人说这是在骂武则天坏事做绝,恶行罄竹难书;也有人说,这正是武则天高明的地方。她留下一块无字碑让后来人去自由评说。这三种说法都不对。我们只要看看饱经风霜、满目疮痍的无字碑,再看看它的西边、唐王朝给平庸的李治立的做工精湛的“述圣纪碑”,再联想到武则天在这片陵区的附属地位,就会有所感悟。
无字碑在宣示着武则天深深的无奈。
她纵横天下,承接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她在生前牢牢操控着多病平庸的丈夫李治,掌握着王朝的政权,但她的所有成就都只停留在生前。死后,除了早早死去的丈夫在灵柩旁边给她留了一块空地,武则天一无所用。其中巨大的落差,全都因为武则天是一个女人。
无字碑
无字碑通身取材于一块完整的巨石,镌成后高7.53米,宽2.10米,厚1.49米,总重量约一百吨。碑额有八龙垂挂,碑侧各有《升龙图》一幅。升龙长4.12米、宽1.19米。碑座阳面的线刻画为一幅长2.14米、宽0.66米的《狮马图》。《狮马图》之马屈蹄俯首,悠游就食,雄狮昂首怒目,威严挺立。无字碑之雕刻精细,高大雄浑,不失为历代碑中巨制。
无字碑因其"无字"而著称,所以历代对于后来的刻文题字都未重视。地方志仅记有"在述圣纪碑之东。"旧志云"于阗国贡者,向无字。金元后,往来登眺,有题咏诗篇刊其上"。《雍州金石记》载:"碑高三丈,厚六尺余,阔几一丈。碑侧镌龙凤形,其面及阴俱无字。"等寥寥数语,而且谬误层出,与现碑之形制尺寸及镌刻纹饰极不相符。至于题咏内容,详细的资料记载几乎没有。近代对于该碑偶一提及,不是"于阗国贡者",就是"无字的原因"和"为谁而立",很少涉及碑石题词内容。至于究竟是因武则天遗言"已之功过,留后人评"故不书字,或因武则天"德高望重,无法可书,留后人评"而成无字碑,均无充足的史料佐证。
长期以来,由于风雨的侵蚀和人为破坏,使得这块精美的碑石上的题字已斑剥脱落,亟待保护。无字碑题词共四十二段,阳面三十二段,始于北宋,终于明。明代以后无字碑碑身仆倒,直到1957年维修扶直,再未有人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