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见闻作文精彩7篇

很快一天又过去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体会吧,是时候用心地写一篇日记了。怎样写日记才更能吸引眼球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下是勤劳的编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清明节见闻作文精彩7篇,欢迎参考阅读。

清明节见闻 篇1

今天四月五日,这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它就是清明节。

早上,爸爸说:“今天是清明节,我们要去乡下扫墓。”坐在车上,我透过窗户,向远处看,遍地都是绿油油的麦田和金黄色的油菜花。到了乡下,爸爸说:“要准备去扫墓了。”说着我们就出发了,“咦,这是什么花?”我指着一种紫色的小花好奇地问。妈妈说“这叫满天星。”走了十多分钟后,终于到达位于建湖县恒济镇苗庄村的烈士陵园,只见白色的汉白玉上刻着几个鲜红的大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爸爸告诉我,这下面埋藏着四十几位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没有他们的浴血奋战,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向纪念碑进献了鲜花和花圈。

在回家的路上爸爸又带我去了双湖公园,只见湖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湖里有许多小鱼在自由自在嬉戏,可爱极了。湖边的柳树拖着长长的辫子在随风摇摆,游人们陶醉在这美丽的图画里。

这一年的清明节让我懂得,没有革命烈士的浴血奋战,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报效祖国。

清明节见闻 篇2

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那个要的节气,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后来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了清明节的别称,也变成了清明节的一个习俗。

“这车堵得要命,什么时候才能到呀?”一大早就爬起来去给姥姥扫墓的我记得大声问道。今天是清明节,这车大部分都是去给亲人上坟的……

随着刹车的声音,车子停在了百陵园的停车场。到了这里人们的心情都想着灰蒙蒙的天空。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浓浓的烧香的味道,又给这思念亲人的清明节增添了几分湿湿地、柔柔地情感,这让人想起了杜牧的那句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从人们那忧郁的脸上可以看出他们强忍着不让留下的泪珠,他们是在思念失去的亲人,还是在怀念从前的日子?

来到姥姥的墓碑前,我深深地鞠了三躬,表示我们大家都很想她、很爱她。虽然我没有见过姥姥,但亲爱的姥姥一定会在某个地方关注着我的成长……

清明见闻作文 篇3

清明节快到了,天气一会儿暖和和,一会儿又凉飕飕的,4月2号那一天晚上还下起了小雨,真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啊!

我和好朋友相约吃美味的午饭,在路上,我看见一位阿姨正抱着几束美丽的黄菊花,在人们之间穿梭,我好奇地问妈妈:“妈妈,那位阿姨抱着那么多黄菊花,要干什么去呀?”边说着边指给妈妈看,妈妈笑着说:“宝贝,快到清明节了,清明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这个节日大约始于周代,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清明一到,气温升高,也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阿姨去给亲人扫墓,献花,菊花是代表对已故亲人的思念。”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弱弱地说了一声:“哦!”

在吃完饭回来的路上,我偷偷听见了妈妈和周珍阿姨的对话,原来明天徐睿妍她们全家要一起去皇甫陵园,给徐睿妍的爷爷扫墓和祭拜。现在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不仅仅是缅怀故人,对已故亲人的怀念与哀思,还有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学会感恩的意义。

这就是我在清明节里见到和听到的,这真是一个既很快乐,又很悲伤的节日啊!

清明见闻 篇4

清明节即将的时候,我们周六、周天上学没放假。我问妈妈这周为什么这么特殊,周六、周天要上课,连休息的时间也没有。可是妈妈告诉我这只上两天学,其实周一、周二、周三要放三天假。我惊讶的哇了一声!妈妈说这下你高兴了吧。

我这三天假过的很好,第一天妈妈回老家上坟了,家里只剩我和爸爸了,因为姐姐也去上学了,其实那天我也不是没课,而是课外兴趣班。我早上起床玩了一会,就去上课了,因为妈妈回老家上坟去了,所以我和爸爸只好坐公交车去上课,上完课我和爸爸准备回家,正走着了,爸爸告诉我今天的舞蹈课不上了,而且爸爸还是笑着对我说,其实是真的。我以为是爸爸和我开玩笑了,可是回到家妈妈正在看电视,我上完厕所,爸爸和妈妈在一起看电视,见妈妈还不着急带我去上舞蹈课,我就问妈妈,什么时候带我去上舞蹈课呀!妈妈说,舞蹈老师生病了,今天不去上课了。原来爸爸说的是真话!

清明节这天,闲着没事。妈妈带我去公园寻找春天。

我们一走进公园就看到一棵茂盛的玉兰花,满树白色的花朵争相怒放,整个树枝都被白色的花朵淹没了,就像一把打开的白色花伞一样。

接着我们又被桃花吸引。玫红色的桃花,鲜艳的不能再鲜艳了。每一个枝头都盛开着玫红色的花朵,真有一种“千朵万朵压枝低”的感觉。引来许多游客来赏花、拍照。在河边背阴处,一株桃树含苞待放。红色的花苞像一颗颗红色的珍珠挂满枝头,我更喜欢着满树的红珍珠。

我们又去寻找樱花,可它已经开败了。因为前几天樱花正盛开的时候下雨,美丽花朵被雨打下落了满地,铺在地上就像给绿色的草地盖了一层粉色的被子,格外漂亮。

紫藤花,它很特别和其它花都不一样,其它花是五个花瓣,只有紫藤花没花瓣,它长的像洋槐花的果实一样;它长的方式也很特别,其它花是长在枝头,而它是树干上冒出来的一簇一簇的。这些一簇簇紫色的花把树枝包裹的严严实实,像有人给树枝穿上了紫色的花衣服。

我还发现山坡上,大树下有一种不知名的小草。它悄悄地在那里生长,开出很小很小的蓝色的花朵。远远望过去,蓝色的小花朵像绿色地毯上的星星,星星点点的真漂亮呀!

我找到春天了,春天在盛开的花朵里,所以春天才这么美丽!

清明节见闻 篇5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节,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581-907年)踏青扫墓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又称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初一寒衣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4月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借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时节的特殊气氛。清明节还有许多失传风俗,如古代长期流传的戴柳、射柳、打秋千等,据载,辽代风俗最重视清明节,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已打秋千为乐,仕女云集,踏青之风也极盛。

即使到了现在,清明节祭祀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清明节的习惯是非常丰富有趣的,出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乐,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清明节到了,我们全家人在一起,去祭祀祖先,祭祀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我们还买了一些祭祀祖先要用的东西,比如:纸钱、香、水果、酒。我们从竹篮里拿出祭品,把纸钱烧了,用火点燃香,把准备好的酒与水果放在旁边,然后放声说:“爷爷,奶奶,拿钱来吧!”一定保佑我们家和万事兴。烧了的纸钱像蝴蝶那样飞起来。临走时,我们在坟顶上培上几锹土,在坟旁边栽上一棵树,带着轻松和慰藉离开了祖先的墓地。

现在,每逢清明节的时候,我们这里的老百姓依然保持着这里的民风民俗,扫墓,踏青,荡秋千这些活动还在继续。清明节是个独具特色的节日。它讲永远流传于世。

清明节见闻作文 篇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诗句大家一定耳熟能详,清明节在春季,所以清明节鸟语花香,到处都是春天的美景。

清明节我和姐姐去了怡心园。一下车,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个人工湖,湖里有小鱼跳动的身影,小乌龟在水里慢悠悠地游着,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我们走了十多分钟到达了山顶,山上的空气非常清新,小树长出了新的叶子,小草也换上了新衣,五颜六色的花朵在向太阳微笑,小狗在一旁与美丽的蝴蝶嬉闹着。

时光如流水一般,不知不觉太阳落山了,小狗出来寻找食物,我毫不犹豫地将骨头扔给它,它冲我摇了摇尾巴,然后津津有味地品尝起那根骨头。山上的日落真美,太阳的颜色将山顶所有的东西都照红了,太阳的温度没有那么火辣辣的,而是柔和的红光映在我们的`脸上。不一会,月亮慢慢跳了出来,月牙像一把刚刚制出来的镰刀,月亮为整个怡心园镀上了一层让人陶醉的金光。我们在月光的照耀下与怡心园告别了。

清明见闻 篇7

雨纷纷清明已经过去,未见几许断肠人,倒是借问酒家何所有的不在少数。麻醉着神经,损伤着肝肾。嘉陵江边,游船几许灯光灿烂。灯下那一杯杯冒着热气的绿玉,不时几个星子闪进去。茶溶在水里边,唾液溶在茶里。纵然茶叶再名贵,也不过是茶与唾液的混和物。自然没什么味道。

江对岸,红军纪念馆灯火辉煌。再衬上“阆苑仙境”四个大字,确有一番韵味。但清明节仍无几人上去缅怀先烈,似乎他们的鲜血造就一群麻木不仁的看客,抑或只是装饰了那一双双早已饱受光污染的眼。

古城里,衣着暴露的女人到处留下倩影,全然不顾自己那水桶腰或罗圈腿。不用问,那是自信的省城人。好在阆中不是小气的丽江或周庄,道宽楼高倒使她们显的娇小了几分。

这街愈走愈黑,到了汉桓侯祠灯也学会了戛然而止。本来就是古墓。门前又新挖一口“古井”就怕吓不死人。唉,真为阆中中学的美女们担心。

夜深了,阆中中学还传来许许书声。原来校方又在和全国人民作对,可怜的同学们,你们什么时候才能体会到中国早已解放?这样补课,脑细胞死伤无数,本可以考北大的也只有考个渣渣了。

城里到处都是祭奠后的灰烬。低头看看冥钞面值,多以百万计数。若先人地下有收,一日收获无数亿,这冥间货币恐怕也要贬值。不过看着这一个个“孝男孝女”,我倒想起一句老话“活着不孝死了孝,瞎闹!”是啊,与其这样“孝顺”,生前何必恶语相加,置于死地而后快?这般孝顺也不过是不是“哄死人”,也许有些人才自知罪孽深重或他(她)也成了父母。早知如此,何必当处?

清明,人可醒?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