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贝日记影评最新7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拉贝日记影评】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为南京的历史致敬的电影
我觉得,中国真正健康的电影批评状态就应是这样:
影评人自由批评。
导演和主创坦然理解。
就是一部电影再次被民间骂成《色,戒》那样的汉d电影,电影局也不应禁映和封杀之。
这样的氛围下,中国必须会出好电影。
·壹·
但此刻,比如《南京!南京!》这样的电影,从技术上讲,确实算得上中国电影的进步代表,曹郁的摄影我尤其喜欢,音乐也不错,演员的表演也个个出彩——但仍也不能回避它的价值观有问题,我不明白这样的问题该安在导演头上,还是中国制片方甚至是电影审查机关的头上,《南京!南京!》能过审,而且还是“建国60周年推荐影片”,可我在电影院看了两遍却一点儿也找不到它应成为“推荐影片”的原因,倒是觉得日本的电影审查机关应把它列为“推荐影片”——但是,话说回来,《南京!南京!》里的角川正雄现象,在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刚刚爆发不足半年(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起)就有日本兵在南
所以,角川正雄的自杀,实在是《南京!南京!》的一个大败笔,败到电影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偏差。
所谓的普世或者普适价值,并不是指全世界只有一种价值观,而是互相尊重彼此的价值观,《南京!南京!》选取了一个以参战和参屠日本兵的视角展示那段大屠杀史实的电影方式,但那个日本兵的骨子里却流着中国人的迂腐、矫情和自恋的血,您拍屁股想想,如果《南京!南京!》里的角川能够成为一种侵华日军的典型,日本人能在其后中国呆上8年吗?恐怕8个月都呆不足吧。
·贰·
为此,在几天前另一部由德国人导演的《拉贝日记》的北师大首映会上,我曾问南京大学拉贝纪念馆的汤馆长,据其所知,在南京大屠杀的那个“血腥六周”里是不是真的有如角川正雄这样的日本鬼子,能够因杀中国而自责而自杀,汤馆长说“绝对没有发现”。
我的分析是这样,你看对不对:假如在南京大屠杀那段中确实有一个以自杀向中国人当场谢罪的角川正雄式人物,当时的日本军队也绝不会让这种“令帝国军人形象蒙羞”的事被记录下来的,必须会掩盖且来不及,所以,历史记载中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角川,看过《南京!南京!》,我说,这其实正是陆川,是陆川亲身参加了南京大屠杀,借角川传达自己的感受罢了。
但是这天又听到一种说法,是《南京!南京!》里刘烨饰演的那个中国军人“陆剑雄”和“角川正雄”合起来才是“陆川”,合起来的名字正好是“陆川雄”,冥冥中有某种意会在,当然这是餐间戏谈,但确实挺有意思——那个反抗的陆川早早被屠杀,那个替日本人着想的陆川坚持到最后,自杀赎罪,些谓“雄”。
不如说是“熊”。
在熊包们的眼里,全世界只有大熊包和小熊包的区别,如是而已。
日本人实在是太他奶奶地拗了,抗日战争过去这么多年日本政府还是不认罪,所以,善于设身处地思维的中国人,就有陆导演这样的,跳出来替鬼子们赎罪,但你不明白,经过如此改写的角川正雄其实也侮辱了日本的武士道,日本人真的买你的帐。
所以,《南京!南京!》如果确说自己拍的是真历史,还是多多举证为要。
因为再精美的包装都包不住一段伪历史的丑陋,这是个***烦。
·叁·
从《南京!南京!》到《拉贝日记》,中国一时之间出了两部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电影,这是个极有意思的现象,我们无法不对两部电影进行一番比较,而对大众来说,这甚至是一部系列电影的两集,华谊兄弟的老板王中磊的说法颇有代表性,他是《拉贝日记》的投资人,但他还是期望《南京!南京!》拿到高票房,因为导演是中国人,他期望中国导演赢。
民族情感总是人人有之,我也一样。
但看了两部电影,我相信这种朴素的民族情感未必得到满足,因为你会发现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看了《南京!南京!》和《拉贝日记》两部正确答案(A,Answer)基本都存在于《拉贝日记》里,而《南京!南京!》的作用只是:1.提出问题(Q,Question);2.给出的是伪答案。
比如,《南京!南京!》的宣传里动不动就说的“抵抗”,但我看了两遍《南京!南京!》,也没找多少抵抗的影子,那股了国民党兵的抵抗在电影开始30分钟就被消灭了,之后最大的抵抗就是拉贝管理的安全区里竞选“志愿***”去给日本人慰安,慰安过程里是不是有“抵抗”,电影没有交待,可能也拍了,又被剪了,哎,中国的电影审查制度啊。
《拉贝日记》里其实也鲜少有中国人对日军的抵抗,但有一个情节我是欣赏的,金陵女子大学的学生琅书(张静初饰)的弟弟在姐姐被两个日本人扑倒的一瞬开枪打死了这两个鬼子,而在真正的历史记载中,当时蒋介石的军队在日本军队占领南京后的抵抗确实是微乎其微的,溃逃得厉害,零星的抵抗也只可能来自于民间,琅书弟弟的这项“壮举”说不上完全来自历史,但却充满了合理性。
所以说,让“抵抗”成为某部南京大屠杀电影的一个主题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如果真有抵抗,哪里有30多万中国人被屠杀掉,而据我所知,日本军队制造南京大屠杀的3个充足理由是:1.之前的松沪会战中国军队的抵抗太强烈,日本人要报复,2.国民党军队在南京的抵抗太弱了,3.中国民间的抵抗并没有因官方的放下而停止;因此日本军队是想借一次大屠杀彻底慑服中国政府、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
而不是像《南京!南京!》表现的那样首先是日本士兵被几个中国人的死慑服了。
所以,关于“抵抗”这个Q,《南京!南京!》给出的A是虚弱的,而《拉贝日记》给出的A还是令人信服的。
·肆·
约翰·拉贝(JohnH.D.Rabe),一个前纳粹党的党员,也说是西门子公司在南京的领导人(掌握着南京的电力系统),也有说他是纳粹党驻南京的总代表,他在南京大屠杀里到底救了或者保护了多少中国人,这是《南京!南京!》提出的又一个大Q。
《南京!南京!》明显是贬低拉贝的作用和潜力的,比如,虽然电影中表“国际安全区”是拉贝领导的,但他其实只在1938年2月离开南京时,捎带救走了秘书唐先生的老婆唐周氏和一个贪生怕死的国民党军官(形象很委琐),拉贝临离开安全区时向里面的中国人下跪,虽然拍得悲壮,但不能否认陆川是在暗表拉贝把安全区里的所有中国人留在了日本从的屠刀下,之后连拉贝的那个做了汉d的秘书唐先生(范伟饰)也被日本军官伊田枪毙,唐先生的死是不是能够理解成陆川的又一个隐喻,即当了汉d的人都被日本从杀了,其它没当汉d的中国人有可能幸免吗?
从这个好处上说,陆川用电影是否定了约翰·拉贝,或者揭示说,拉贝只救了两个中国人,而已。
当然,救一人就是救全世界。
《拉贝日记》是德国人拍的电影,电影最后同样不能回避拉贝于1938年2月回国这一史实,但它给“拉贝回国”做了如下交待:1.在拉贝的保护下,国际安全区里有20万中国人免遭日军杀戮,而拉贝先生是在各国使馆相继回到南京之时离开南京的,那时日军大规模的屠杀(即“血腥六周”)结束了,新的屠杀不可能在诸国外交官的众目睽睽下完成的,当然,在拉贝先生离开南京之后,原生活在安全区保护下的中国人是不是也有被日本人杀害的,这是电影没有表的,因为电影的名字就是《拉贝日记》嘛。
为此问题,我向南京大学拉贝纪念馆的汤馆长提问:拉贝在南京到底救了多少中国人?汤馆长当场向我出示了几份证据,一份是有602个中国人签名的关于拉贝相救的证明材料,还有一份是拉贝将要离开时,南京20多座难民营(估计都位于“国际安全区”内)管理者的挽留书,这20多座难民营共安置了大约20万中国难民。
也就是说,拉贝先生确实是救了中国人的,而且比当年的辛德勒救的德国人要多得多。
《辛德勒的名单》是犹太人斯皮尔伯格为了向二战时拯救了1000多名犹太人的辛德勒表示感恩而拍摄的电影,因为史实中他确实就救了那么多犹太人,但在《南京!南京!》里,虽然出现了拉贝,但陆川的电影语言客观上否定了拉贝先生当年对中国人的搭救,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实在为这种不知感恩的行为感到脸上热辣辣的。
或者,如果《南京!南京!》的创作者们的祖上确实和拉贝有仇隙,你在电影里回避拉贝也就罢了,既然此刻你的电影里有他,就必须要表示感恩,否则就太没良心了。
我相信德国人拍的《拉贝日记》同样会有“拉贝视角”的倾向,但就像《辛德勒名单》是犹太人拍的而不是德国人拍的一样,在这件事里的中国人,被人家拯救了成千上万,哪里还有高高在上取否定和回避视角的资格呢?
这下可好,明明是日本人制造了南京大屠杀,《南京!南京!》却讴歌了一
《南京!南京!》如此压低拉贝的身份是不是与电影最终贬低拉贝的拯救作用相通呢?
我个人很欣赏《拉贝日记》开场不久,拉贝用一面巨大的纳粹党旗遮掩了超多中国难民使他们免受日军轰炸之害的情节,据史实,其实当时拉贝把当时他居住的西门子公司的办公地也全部遮盖在纳粹党旗之下,以保护里面的中国人——这一情节似乎在教育那些只知“人性”而不知其它的当代中国人,“国家”和“人性”其实是两个层面的东西,这两个东西时有交叉时有平行,“纳粹”对德国和欧洲人来说可能是个坏透了的词,但它仍然对中国人做过一些好事(比如抗战之初德国对中国的援助),绝对的好和绝对的坏是没有的,而我们要记住的是一切“国家”、“主义”、“政治”里的真正的人性的光华。
所以,我把这个情节列为20自己眼里中国电影最伟大的镜头。
··
关于南京大屠杀,其“屠杀”之极状是著名的“百人斩事件”。虽然惨烈至极,作为中国人都难于平静理解,但我
百人斩,史载,指1937年11月底至12月10日,在上海向南京进攻途中直至南京大屠杀前夕,两名日本军官向井敏明少尉和野田毅少尉以谁先杀满100个中国人为胜的竞赛。最后向井敏明以斩杀106人胜过斩杀105人的野田毅。后经南京军事法庭查明审判,两人均承认控罪,于1948年1月28日在南京中华门外雨花台刑场被执行枪决。
据《东京日日新闻》于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开始后第二天)刊登的消息:以南京为目标的“百人斩竞赛”这样少见竞争的参与者片桐部队的勇士向井敏明、野田毅两少尉,在10日的紫金山攻略战中的对战成绩为106对105。10日中午,两个少尉拿着刀刃残缺不全的日本刀见面了。
野田说:“喂,我斩了105了,你呢?”向井说:“我106了!”……两少尉:“啊哈哈哈……”结果是谁先砍了100人都不去问了,“算作平手游戏吧,再重新砍150怎样样”。两人的意见一致了,11日(南京大屠杀开始之日)起,150人斩的竞争就要开始了。11日中午在接近中山陵的紫金山追杀残兵败将的向井少尉谈了“百人斩平手游戏”的结局……
但《南京!南京!》里没有百人斩。
而《拉贝日记》里有。
《拉贝日记》里,拉贝的司机老张因得罪日军军官,被拖到一隐蔽处砍了头,拉贝追踪而去,从木栅的缝隙里看到了被日军砍掉的堆如小山的中国人的头颅,其中就有老张的,电影并没有直接说那刽子手就是“井敏明、野田毅两少尉”,但明明是导演想用一种方式重现当时确实存在的这段史实,或者因为这样惨绝人寰的杀戮在被德国人所熟知的纳粹“杀人史”上也不多见吧。
我觉得有必要为德国导演兼编剧傅瑞安·加伦伯特如此诚意地揭示了这段日军对中国人民的屠杀史而向其由衷致敬,这本该是陆川该做的。
而他却过多地表现了强d。
因为每一个拿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作素材的中国人,你们都有义务表现它,并加以控诉之,这是作为中国人的职责。
在这件事上,《南京!南京!》的A是零分,而《拉贝日记》的A是满分。
·柒·
《南京!南京!》对日军暴行的控诉,最出彩的地方是日军对中国妇女(以及日本妇女)的迫害,即强d或性暴力。电影也一向以“裸女”做噱头来吸引观众,据说在最早的剧本里,饰演姜老师的高圆圆也是被强d了的,但高看过电影的拍摄方式说什么也不同意拍。
但是《南京!南京!》虽然以展示日军对中国妇女的强暴控诉了日本军,但,一来,陆川的本意并不直接是控诉日本军队,而是“战争”本身,因为片中被角川爱上的日本慰安妇百合子最后也死在慰安营了,女受害者国籍的“国际化”一下子淡化了电影对日本军队的直接批判;二来,电影中两个女人,即姜老师和由姚笛饰演的唐小妹(周晓燕)的死却完全出于日本鬼子角川和伊田对中国妇女的“同情”,角川在姜老师行将被日军拖出去强d的时候对她的脑袋开了一枪,我亦很不理解角川不但没有因此“违反军令”的行为而受到处分,还能继续最后将一老一少两个中国军人救出南京(角川救的中国人不少于拉贝),而唐小妹被伊田枪杀后,伊田说“她很漂亮,与其这样还不如死了好”,他奶奶的,当年那些在南京强d并杀害了中国女人的日本军人是不是都这么有爱心?既然他们如此有爱心为什么又干了那么多伤天害理的事呢?
这句“他奶奶的”,我不是在骂日本人!
明明,杀人就是杀人,但在《南京!南京!》里,“杀人”被变成了日本军人有人性和良知的证明,而这种心思居然来自中国电影工作者的创作,杀了你,是因为爱�
一位哈尔滨的哥们儿看完电影给我发来信息:
南京大屠杀已经杀死了30万中国人,《南京!南京!》将再气死30万中国人!
我无话可说。
·捌·
关于《拉贝日记》的另一个贡献——文章写到此刻,已经不是在探讨两部电影的优劣,而是谈另一部电影的贡献了——是重现了以前逃脱战后审判的日本皇族战犯朝香宫鸠彦的罪行。
朝香宫鸠彦(1887—1981)在《拉贝日记》里由参演《鬼子来了》的日本演员香川照之饰演,他也叫朝香宫亲王,日本天皇裕仁的叔父。久迩宫朝彦亲王第八子。他1937年12月2日被任命为上海派遣军司令,中将,12月7日朝香宫鸠彦赶到南京前线,不日即签署了密令:“杀掉全部俘虏!”他还指令下属改变侵华日军华中方面军总司令松井石根原命令,让所有日军入城,自行安排住宿,使大屠杀及各种暴行进一步扩大。此后,朝香宫鸠彦又陆续发布了一系列的杀人命令,最简单而直接的只有4个字“全部杀掉”,直接导致了日军进城后令人发指的兽行。电影,我深刻地觉得我们这个民族的悲哀日军攻占南京时日本最高统帅部的策略就透过残酷地打击南京,来瓦解中国人民抗日斗志,迫蒋投降,朝香宫鸠彦忠实地传达并实施了这一策略精神。战后朝香宫鸠彦凭借他皇室成员的特殊身份逃脱了惩罚,之后还成为“日本高尔夫球俱乐部”的会长。
《拉贝日记》,是历史上第一部直接揭露了朝香宫鸠彦的战犯身份的大屠杀电影,让伪善的日本皇族在侵华历史上的罪行得以直接展现,这样的视角其实已经大大突破了那些被外交关系、政治利益所紧紧困扰的历史和现实的局限,也说明从前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中国电影的“控诉”力量还远远不够。
我不明白《南京!南京!》的主创们是不是研究过这种历史,是不是有这样的职责感将如“朝香宫鸠彦之罪”在内的一个又一个被尘封的日军暴行更多地还原于世,还是想以一个某种“原谅”或者“和谐”的理由大而化之,借70多年前30万被害同胞冤魂的酒杯浇自己的心中的块垒?
或者只是无知而已。
·玖·
还是文章开头说的那句话:就是中国民间再次把一部电影如《南京!南京!》骂成《色,戒》那样的汉d电影,电影局也不应禁映和封杀之,有了这样的宽容度才会有健康的中国电影生长环境。
但是,据说《拉贝日记》的最后字幕,德文版上有一段话的原意是“南京大屠杀至今仍然不为日本政府所承认”,译为给中国人看的中文版时就务必改成“南京大屠杀到今仍然不为日本右翼势力所承认”,修改的本意据说是此刻为了“中日关系”需要。
其实,越是掩善真相的的“国际关系”和“历史问题”越是会引起更大的现实反弹,就像疖子长得越大就越接近出头一样的道理。
我不懂德语,结尾处是不是这样不能肯定,懂德语的朋友,能够对照中德两个版本的《拉贝日记》自己寻找那个A。
《拉贝日记》——如何仇恨,如何应对?
拉贝是一个伟人,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比那些为抗日战争死掉的中国人更伟大。他完全能够袖手旁观,但是他们却选取了在枪林弹雨下,在日本人的兽性下,去保护那些脆弱和麻木的国人。
威尔逊医生:当你们在那里开会的时候,我那里死了17个孩子,断腿的,只有一半脑袋的,我不得不在没有麻醉剂的状况对他们进行手术,痛的哭天喊地啊,可最后还是死了。
当日本军机刺耳的从这片古老的天空上飞过,当坦克隆隆地从路边哭泣儿童的身边开过,当枪炮,惨叫,绝望在这片大地上弥漫,当一排排被砍下的头颅整齐的放在日本军官的面前,当一批批活人被试验,被坑埋,当亿万万的家庭支离破碎,当少女,妇女,甚至是老人被强奸,曝尸遍野。如此仇恨,此刻改要如何应对?
我看着影片中的场景,想象着70多年的南京城,70多年前的神州大地上,遍野的兽性与暴行,坦克碾过,飞机炸过的破碎,突然感受到那一代人所传承下来的仇恨是如此的巨大。
我们这代人,是日本动画片陪着长大的,神龙斗士,圣斗士星矢,七龙珠等等等等。其实,这些很大程度已经淡化了我们对于日本民族的仇恨,虽然我们也闹着也抵制日货,也在读到历史课本时咬牙切齿,但是日本动画我们是照看的。日本人相信,用文化能够征服世界,我承认,这方面他们是成功的,他们的动漫在全世界几乎无孔不入,而且动漫的影响力在于那些不明事理的孩子,而不是成人。这种文化侵略比KFC,麦当劳要可怕上百倍。
郑强教授在浙江大学的报告会上说:如果他的儿子此刻再看到坦克,他妈的早就不明白跑到哪里去了。而拉贝日记中的小孩,却在姐姐被强奸时,连开了2枪,杀掉了日本人。这当然,环境决定了当时孩子的勇敢。但是,如果拿此刻的中国孩子和日本孩子比比?如果中日开战,我们又有多少热血青年会背起枪杆上战场?我甚至怀疑我自己的选取。
日本军官:你的司机死得很光荣。
拉贝:为什么
军官:他们正在进行竞赛?
拉贝:竞赛,什么竞赛?
军官:杀人竞赛,比谁杀掉的战俘更多。那两位军官在日本是很受欢迎的,我们的报刊每一天都会刊登这些新闻。
我们当然,只能靠着电影,才能更深切的感受到70多年前日本军的罪行。我也只是到了这天,才感受到了这份仇恨的沉重感,而过去,仅仅也只是怒火中烧的单纯仇恨而已。我们这代,乃至以后很多代在日本动漫影响力下,韩国脑残流行文化成长起来的中国人,在享受并依靠者东芝,索尼,松下这些大品牌带来的优质生活时,该要如何在夹缝中去应对如此仇恨?
说到这,我想到了《南京,南京》。同种题材的电影,陆川却更像是一个流氓,一个拿南京大屠杀来表现艺术的流氓。作为一部反映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我没看到记实,没看到国人的反抗(尽管前期宣� 竞赛。而是看到一个年轻而狂妄的人,玩起了艺术,他站在了道德至高点,以救济苍生道德的口吻,企图借日本人的自杀告诉我们:其实日本也有好人,其实战争面前,人类都是输家。如果当年中国真的输掉战争,日本 中国人里也有汉奸,可这能用来概述中华民族的无畏与勇敢吗?
我当然承认日本人也有好人,但在如此屠杀,在如此暴行,在如此仇恨面前,去宣扬少数人的人性,去宣扬以德报怨,去宣扬少数的道德,有任何好处吗?陆川,请你站在当年被日本人当做实验对象的孩子的父亲面前,去告诉他们日本人的人性;请你对着30万被屠杀的同胞,去讲述日本人的人性。陆川,能够肯定的是出发点,但是却选错了电影的重点,《南京,南京!》里面是麻木的中国人,在荧幕面前是更麻木的看客。为了陆川营造出的廉价艺术,感动得无以复加。成王败寇,早就写进了历史。中国人是不是就应收起一些仁慈,一些道德。更何况老子的原话是: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南京,南京!》带来的只有悲痛,《拉贝日记》带来的除了悲痛,更有思考。
可悲的国人,在外国一味妖魔化中国的同时,我们媒体却大肆报道国外是如何如何的好。有人说中国的文化,是强奸文化。从封建统治的思想强奸,到此刻XXX的教育强奸。但是如果谁了解日本,了解韩国的教育,我们的爱国教育如果是强奸,那他们的或许是从婴儿时期开始就注射***,强迫吸毒,到之后心甘情愿。
郑强教授讲述的那个日本政府买大米的事情,让我感受到,同日本的爱国教育相比,我们这爱国教育谈何强奸,连洗脑都算不上!
我一向在思考,为什么日本不愿意像德国一样投降,为什么要一向参拜靖国神社。我也到此刻才明白,那是民族魂啊,如果清算了天皇的罪行,那么日本的民族魂将就此垮塌,一个连民族精神都垮塌了的国家,何以谈强大?同日本高度凝聚的民族精神(不管是多么的狂热与不正常),我们似乎显得十分的支离破碎。5.12确实是让人看到了民族的团结,但,那是出于感动与同情,还是真的出于对于国家的热爱。
我明白,我这种人在网络上被称为伪精英分子,愤青。但是,南京大屠杀是一条底线,这条底线上,就算有道德和人性,就算要提倡宽容,也不就应成为对日本的主旋律,否则,谁能对得起30万乃至更多死去的中国人?
听说拉贝日记最后的字幕德语原版是:日本政府到目前为止也不承认南京大屠杀。而中文版的却是:日本少数右翼势力。我在想,我们到底是在正视事实,还是歪曲事实?
最后,向拉贝先生致敬!
《拉貝日記》 人性在戰爭中洗禮,昇華
從德國西門子住南京辦事處經理約翰拉貝來描敘。約翰拉貝的身份在那個背景下十分特殊。按道理他應效忠於--元首。可是在中國生活的27年,讓他把自己最黃金的時間獻給了自己的事業,也同樣獻給了中國。對周圍的一切他有深刻的認識,他比那些遠在德國的納粹軍人更瞭解周圍的環境。對工作的執著讓他執意留在中國,但在殘酷戰爭的現實中讓他認識到自己需要做到更多,因為人性的善良讓他需要犧牲更多。拉貝也是人,對死亡同樣有恐懼。環境與個性造就了這一切。失去親人的痛苦[ 後來發現她的妻子沒有死 ]以及無時不刻死亡的威脅讓他無法入眠,對待日軍的暴行很多時候他也是勢單力薄,只是需要他的時候一定會站出來。他不是最超人或者蜘蛛俠,他只是一個熱愛工作,生活,愛自己老婆的平凡人。戰爭對他精神的壓迫超出了許多人能承受的範疇,他的決定可能就失去幾十人或者上百人的生命。約翰拉貝值得人敬佩。
百人斬,讓人很受刺激。直白的讓其他一切表達都顯得無力。日軍的人性已經在這場戰爭完全喪失,更可怕的是連輿論媒體也同樣。就如一道閃電照亮黑夜,讓人看的一清二楚。
131分鐘來描述一個歷史背景下的人物相對足夠。通過他來间接反襯這段歷史。影片最讓人動容的是編劇不僅僅在描敘日軍的殘酷行徑,還在對--政權進行抨擊。不過對張靜初這個角色還有些不明白,難道就因為中德合拍增加賣點?
观看了《拉贝日记》,较之《南京、南京》,还是稍稍喜欢《拉贝》多一点,起码它看起来像一部电影,一部完整的有故事情节、有叙事手法的电影!它虽然没有陆川的那部来的震撼,但也平淡中见真实。整部电影看完,第一感觉是描述比较客观,对于拉贝自己并没有出于第三方无谓的拔高,一个情节就是他骄傲地接收中国政府赐赉他的奖章,对阿谀他的话也悠然自得,诸如此类的小细节把拉贝刻划成一个极富人情味的可恶的小老头子,看起来令人感觉比较实在。另外一个细节就是影片透过道森博士的口说出外科医生罗伯特威尔逊与拉贝之间看似不能相合的理由:他们两人都执拗的无可救药。这些小毛病和个性,让拉贝先生的形象显得比较丰满。
影片另一值得称道之处,便是透过旁人对拉贝先生印象的逐步改观从细节处展现了他令人尊重的原因。在影片中,拉贝的言行是比较尊敬希特勒元首的,一些史实中也能够得悉,他经常对旁人说道“他是德国国度社会主义动摇的支持者,百分百的支撑这一轨制”。而极度厌恶纳粹的罗伯特医生一开端却对拉贝 在与拉贝的相处中,他匆匆领会到拉贝踊跃工作,敢于贡献的崇高情怀。于是在他目送拉贝分开南京之时,才会动情地清唱起那首歌唱拉贝的歌谣。有一个资料是说,罗伯特医生给家中人的信件里高度赞赏了拉贝,说他是“在纳粹圈中高贵的人,有一副博大的襟怀,很难将他高尚的人格与他对希特勒的‘奉承’接洽在一齐”。
另外,影片在这一基本上对当时的南京事件进行了公道的假想和结构,好比拉贝应用纳粹旗掩护西门子工厂的工人,亲眼目击日本军官的“杀人比赛”,以及为维护在学院中的中国士兵挺身而出,与朝香宫鸠彦亲王竭力交涉,又比如影片结尾处南京的百姓凑集码头,送别拉贝,这一幕固然没有在史实中记录,但是我认为无可非议,正如导演所说,“他做了一件很巨大的事,但是几乎没有人晓得他的业绩,没有人感激过他,所以我在心里觉得应当给他这样一个送别,就特殊设置了这个场景”。
整部片子的叙事流利,没有漫长之感,技能娴熟,但也许正由于此,少了一份震动,多了一些平淡,让影片仅仅只在比拟优良这个层面上大张旗鼓,我感到有些惋惜。兴许是原版有5个小时而终极放映剪辑的版本只有2个多小时的缘故,一些情节跟人物显得有空虚之感。最显明的便是张静初表演的琅书,影片中她的个人阅历简直与拉贝不任何的交加,尤其是她与道森博士之间一段有些许暗昧象征的对话和情节,显得有些过剩,也许在5个小时的版本里张静初的故事能得到更多的展示吧。另外拉贝与夫人的告别和重逢,情节的处置伎俩上有一些平实,结尾的全部镜头给人的感到(从拉贝被日本兵押解,至南京庶民的码头送别)有些煽情和俗套,但仍是令人激动,给人以美妙的感觉和慰藉的。
不知是何起因,影片在此就停止了,并没有展现拉贝回国后的个人经历,也许是之后拉贝在德国的遭受还没有得到历史学家的盖棺定论,良多记载自身就是一个迷。我目前只在张纯如著的《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中得到一些对于拉贝先生回国后的故事,在那里略作总结。据拉贝的外孙女厄休拉莱茵哈特供给的材料,拉贝在回国后兑现了他在南京所作的许诺,向希特勒寄去了函件和约翰马吉拍摄的南京纪录片拷贝以及本人的手写讲演,然而几天后,他却受到了盖世太保的拘捕和审讯,忠告他不许再对这一主题进行报告探讨和写作。之后的多少年,拉贝的生活更为拮据,战后的岁月里,他更是受到了各方面比方苏联和英国对他的指控。拉贝暮年的生涯境况悲凉,他们一家人挤在很小的屋宇里,饥寒交迫。所幸,拉贝的窘境传到了中国,大屠戮的幸存者为他筹集了钱与食品邮寄到他家中,直至拉贝1950年逝世于中风。
《拉贝日记》中的拉贝先生让人肃然起敬,对于这样一位伟大的人,任何嘉奖的言辞仿佛都不为过。我很感谢这样一部较为客观的影片,能让咱们回想拉贝以及其余南京国际保险区委员会的工作职员所作出的出色且不朽的奉献。我盼望这部影片不仅仅仅是个开始,更是可能“抛砖引玉”,将那段历史更好地展现出来。
“脉搏的每一次跳动---必胜的信心。”
“日光的每一次降临---不尽的奋争。”
这是拉贝先生十分喜欢的他的妻子多拉赠予给他的诗句,同时也是他人生真实的写照。
《拉贝日记》,只要记住拉贝就足够了
春季的国内电影市场似乎格外青睐二战年代背景的电影,先行登陆的米国片子《行动目标希特勒》之外更是先后出现了两部同样以南京大屠杀作为背景的电影作品,《南京!南京!》和《拉贝日记》,两部电影的连续公映,似乎又将观众们的思路带回了那段硝烟混合着血腥气味弥漫的岁月。
带着《南京!南京!》尚未完全流失的的震撼及感触,lightwing试图从这部《拉贝日记》中得到一种相同情绪的延续而选取观看了电影,但是得到的结果却是彻底的失望,满眼看到的完全是一种来自德国的自我良好感觉,而那时中国人的苦难在他们眼中和心中,似乎和他们现今看到的难民并发表的同情论调一般无二,尽管约翰·拉贝先生的壮举的确就应让全中国的人们为之动容。
法西斯救世主论调
对于电影,看完之后最大的感触就是这个标题,来自德国的导演在影片中处处在阐述自己民族的优秀品性,德国人不但用他们高尚的情操包容了所有情绪彷徨在对于死亡的缭乱思绪之中的中国难民,更是用自己伟大的情操感化了一众残忍如禽兽的日本人,让他们就连看到一群落体女人列队站在眼前的时候依然保留着极其清醒的人性,而不是如同一般电影中的兽性大发恨不得见到所有雌性生物都与之发生关系一般,不明白德国人是不是虔诚的基督教徒,但他们确实拥有天使般圣洁的感化潜力,就连异教徒的鬼子都能够感化。
本性凶残之至完全丧失人性的的日本鬼子,因为感受到天使般的德国人的伟大情怀,所以除了恪守同盟国之间的盟约和平友好共处之外还出现了情愿背叛自己国家也好学习天使拯救人类的典型“日奸”,700多伤兵因此而得救,呜呼善哉。
对于拉贝先生的塑造影片则是完全去延续了通常国产电影中对于伟人形象塑造的套路,于是几乎所有的国际友人国内伟人事迹都先后的出此刻了拉贝先生和他的朋友们身上,什么白求恩、科利华大夫的精神全部与此刻复苏并附着在胶片上诈尸于观众面前,总之拉贝先生的形象事迹几乎能够从若干其他电影中看到相似的影子,这就是伟人。至于时刻展此刻拉贝先生和朋友们身上的法西斯主义,似乎导演要阐述的原本就是法西斯主义也要优于你小日本的军国主义,至于中国的什么主义,人家似乎连看都没看一眼,孱弱的国人此刻在德国人眼中只是一群可怜虫而已。
看不到的南京惨剧
除了借用的当年纪录片中的影像之外,影片中几乎没有出现更多的关于南京的相关场景,至于鬼子的残忍杀戮,除了一个镜头中的机枪扫射以及补上的几枪和那些排成排供人拍照的人头之外就没有什么了,而这些全部的时间还不及拉贝老婆所乘坐的轮船被日军击沉所花费的时间,这个桥段
中国人=道具+背景
在《拉贝日记》中,如同多米诺骨牌般被机枪放倒的中国俘虏也好,被排队砍头用来完成lightwing在上大学时从政治课本中看到的南京时期日本鬼子砍头比赛论点证实的可怜百姓也罢,一个一个的甚至连正面的特写都吝惜给与,能够有幸得到多些镜头的三个中国人,一个奴性十足的拉贝翻译,獐头鼠目最后据鬼子说因为和鬼子发生冲突而被鬼子砍头,似乎广大国人不可能理解这样的国人代表。张静初的主角感觉最大的价值就是让德国人以及某个鬼子头目看到了一群女生的裸体,再有就是和德国人的一段莫名感情,基本属于完全删除也不会对情节推进产生任何影响的类型,存在反而妨碍了情节的顺畅。至于她弟弟的主角,那两抢精准的射击以及面不改色心不跳的杀人后表情,真乃自古英雄出少年也!
除了上述的三人之外,其余所有的国人全部沦为了德国人拯救的数字以及日本人杀戮的数字而已,要么就是如同那个临阵脱逃的医生一样是为了衬托德国伟岸人性而存在。看着人们逃脱以及倒下的僵硬动作以及本该愤慨却怎样都像强忍微笑的表情,实在不明白改说些什么,这难道就是德国人眼中南京大屠杀?要是这样的话,拉贝先生的义举似乎都就应拿出来让人质疑。就算电影是讲述约翰·拉贝的人物传记也好,可这似乎不能成为让情节脱离历史背景的说辞。
被彻底扭曲了的情感
这个问题出此刻了影片中设置的两个煽情点中,第一处是各国的使馆人员回到南京日本不得不承认难民营的存在时,本来充满惊恐慌乱的人群听到能够活下来的好消息之后立刻出现乐兴高采烈的神态,这种充满乐发自内心的喜悦表情难道就是当时刚刚或者说还没有完全脱离死神觊觎的人群就应有的表情?要明白这是因为数个外国人员的到来才有的结过,听到这个消息的中国人如果还就应振奋,那中国究竟在国人眼中算得什么?在影片中算得什么?哪怕是仅仅为了哄哄国人原本就近乎卑微的国际尊严也好呀。
第二处则更是充分体现出了什么叫做“商女不知亡国恨”,影片最后幸存的人群在码头上欢送拉贝先生,记得《南京!南京!》中出现的镜头是人们流着泪拉着拉贝不让他走,但是拉贝身不由己的不得不走,而到了那里却演变成了拉贝先生功成身退,国人列队欢送,天啊!这就是《拉贝日记》中所谓的真实重现吗?哪个人可能在生死关头很开心的放开自己的救命稻草?可能吗?恐怕任何一种生物都不会这样选取,放开手的时候只有在完全无奈的时候,这样无奈的时候可能一个个笑容堆满面孔吗?还欢呼雀跃,这样的滥矫情已经直接把足够平庸的电影再次向下推了数个台阶。
务必记住的拉贝其人
不论电影怎样,有没有像样的场景,有没有真实的情节感情,这些不能成为影响到拉贝先生对于国人功绩的条件,作为一个中国人,有足够的理由和必要牢牢记住约翰·拉贝这个名字,至于对�
拉贝先生是伟大的,但是《拉贝日记》电影则是可耻的,用如此一出虚伪造作的剧本�
《拉贝日记》:拉贝的伟大
我不 虽然《拉贝日记》在德国获得大奖,但这并不代表这是一部表现南京大屠杀的好电影。《拉贝日记》给我带来的失望超出了我的预期,在这部影片里我根本没有得到应有的震撼,甚至没有什么感动。这部拍给西方人看的“拉贝小传”虽然也只有两个小时的片长,却让我感到是如此冗长,我不明白在影片的播放过程中看了多少次时间,《拉贝日记》“循规蹈矩”到没有任何惊喜,甚至没有一个高潮点来引发观众的共鸣,影片如同流水账一样,平庸到没有让人想重看一遍的欲望,而在走出影片后,脑海里那刚刚看过的影像也正立刻慢慢消散,《拉贝日记》给我便是这样一种极度模糊的印象。
背景般的中国人
说到刻画那场浩劫中真正的主角中国人,我就不能不提到《南京!南京!》。导演陆川在理解杨澜时采说道,那一个个特写的中国人的脸庞是他照着真实的照片尽量寻找长相相似的群众演员来化妆扮演,而这便使《南京!南京!》里那一张张茫然、无助却带着点刚毅的脸庞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然而在《拉贝日记》中,导演罗瑞·加仑伯格却依然采用了一种最为平庸的手法来塑造中国人。只有在拉贝选取那20名士兵时,镜头了给了那些士兵一些镜头特写之外,在大部分的时间里,中国人已经完全沦落为了这部影片中的道具。除了张静初这个所谓的主演和拉贝先生的司机之外,我几乎想不起电影中有哪张让我难忘的中国脸庞。
当影片中的中国人无法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之后,影片中浩劫给人所带来的震撼则要打上一个大大的折扣。或者说,《拉贝日记》的故事核心是完全转移到了拉贝此人身上,因此甚至能够说这场浩劫中在《拉贝日记》中已经完全成了成就影片中那个拉贝的光辉形象的一个活动的背景板。
而同样的问题也在屠杀桥段中能够看到。在预告片中被大肆渲染的“多米诺骨牌屠杀”桥段则是我在影片中看到最为难受的桥段之一。但这并不是因为屠杀的残忍,而是对该桥段中所表现出的造作感到难受。在桥段中,那些中国士兵已经完全彻底地被道具化,在机枪扫过之时,居然没有一丝要躲避反抗的意思,完全按照导演的意思在特定的时间并以相同的姿势倒下,毫无生命的道具也但是如此了。
当有的电影试图还原那张浩劫中的每张脸,而有的电影却用粗糙的大笔将中国人一笔画过。《拉贝日记》中的中国人都在拿着聚光灯,只但是他们都站在聚光灯的背后,光芒全部落在了电影中的拉贝身上。由此不得不说,有时比比,才明白哪部影片更有诚意。
恶俗桥段的放肆堆砌
陆川在将五个小时的电影剪到了两个小时之后,原本剧本中存在着三角恋剧情被完全删除,以至于我们在此刻公映的《南京!南京!》里完全看不到有几个主角之间原本存在的感情纠葛。
事实证明,删除比保留更加困难。
诚然,加入几个主角的感情纠葛后,会让影片显得更商业更吸引观众一点,然而这务必要看是什么影片。将这种无谓的感情戏掺杂在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影片中,便怎样看怎样让人觉得腻味。商女不知亡国恨,老外不知屠城痛。南京大屠杀这场浩劫对金发碧眼的外国人眼中似乎仍然太过遥远,从他们彻底将中国人沦落为一个个只会呼吸的道具能够看出,他们似乎还远远没有了解到这场浩劫给中国人带来那种难以抹灭的痛,而是在用一种纯国外的思维来打量这场浩劫,因此他们更关注这场浩劫上的外国人,对发生在这场浩劫上的莫须有的异国恋则更加有兴趣点。这是一种理所当然的惯性思维态度甚至是霸道不负职责的,这不禁让我对《拉贝日记》的诚意表示怀疑。因为在影片中将张静初的感情戏份删除,对影片的剧情几乎没有任何影响,相反会让剧情更加紧凑点。而偏偏就是这对表现影片主题毫无帮忙且和历史完全无关的恶俗剧情,在影片中以“战场中的浪漫”的名义肆无忌惮地游荡在血和尸体之上。
而影片中的恶俗之处远不止这一处。
我不明白外国人是否真的能理解在这场浩劫中出现所谓的欢呼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情。劫后余生固然可喜,但远远不会到达影片中那样欢呼雀跃的程度。这种将人从死亡线上拉回的激动更多的是一种悲乐,而不是影片中那种没心没肺的狂欢。然热这种欢呼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影片中出现。而最让人难以忍受的便是最后拉贝离开南京的桥段,且不论这场戏是否贴合史实,单单那些那些衣冠鲜亮的且满脸红光的群众演员,就让我难以感受到他们刚刚经历过一场死掉无数中国人且缺乏充足食物的浩劫。无论拉贝拯救了多少人,但在这场死了30万人的浩劫中,任何的欢呼都是刺耳的。至此,这部影片中的中国人已经完全成为衬托拉贝光辉形象的元素了。
《拉贝日记》的结尾,必然成为最恶俗的桥段之一。
毫无亮点,平庸到底
“毫无亮点,平庸到底”——这八个字就是我对《拉贝日记》最直接的印象。这是一部无论从尊重史实的程度上还是从一些虚构的剧情上来看,都有着太多太多瑕疵的影片。这部耗资万美元的“大片”,空有还原历史的想法,却缺乏还原历史或者是传达真相的潜力。对浩劫缺乏足够尊敬的描述,而影片里和日军的交涉以及安全团内部的矛盾这些本可展开的剧情又浅尝辄止。这部平庸到极点的影片甚至比不上好莱坞标准流水线的作品,至于比肩《辛德勒名单》那更是天方夜谭。虽然影片中的演员都有着出色的演出,尤其是扮演香宫鸠彦的香川照之更是令人尊敬。如果没有这些演员,那么这部影片甚至连平庸都谈不上。
拉贝是伟大的,但这部《拉贝日记》却离伟大有着太过遥远的距离。
《拉贝日记》是当年在南京的一名德国友人亲身目击南京大屠杀所作的真实记录。
1882年,约翰·拉贝在欧洲十字路口的明灯——德国汉堡诞生。拉贝先生始终坚持“把世界还给人,把人归还自己”这一人道主义的精髓,像一弯持久不落的新月,沐浴,净化着无数的魂魄。1937年日军向南京进攻前夕,约翰·拉贝从北戴河赶回南京被推为南京安全区主席。12月13日,日军攻战南京,进行了令人发指的血腥屠杀。金陵古城陷入黑色的恐怖大海。拉贝利用自己的纳粹身份,在自己的住宅收容了600多名中国以民,在他负责的不足4平方公里的安全区内,他和他领导的十多位外国人,不仅拯救了25万中国人的生命,而且扞卫了人类的真理和尊严。他在他租住的小粉桥1号院子内,写下了着名的《拉贝日记》。
这部日记所记述的,都是拉贝的亲历亲见亲闻,非常具体、细致和真实,无人能否认其可信度。
“在清理安全区时,我们发现有许多平民被射杀于水塘中,其中一个池塘里就有30具尸体,大多数双手被绑,有些人的颈上还绑着石块”,揭发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对他国民众生命的无视。
“1937年12月24日:我到放尸首的地下室……一个老百姓眼珠都烧出来了……整个头给烧焦了……日本兵把汽油倒在他头上。”一个细节写出了日本军国主义对人性的践踏,表现了拉贝先生对中国民众的同情。
“1月3日:这些城陷后放下武器的中国兵当中,恐怕有人被日本人刺杀,这是非常残忍的,而且绝对违反国际法;在攻城的时候,大约2000平民被打死。
1月6日:克罗格看见汉中门边的干渠里大约有3000具尸首,都是被机枪扫射或是别的方法弄死的百姓。”这些明显的数据揭示出日本所犯下的罪行是不可磨灭的,是存在的。
拉贝先生所写的日记在告诉我们:历史是不可磨灭的,而作为一个人要真实,真诚的去解释还原事实。而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做一个诚实,甘于奉献的人。
为了纪念拉贝先生,,德国柏林的墓碑运抵南京,现保存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他的墓碑上也仅只书写下“一个好人,一个不屈的人,约翰·拉贝”。他所做的,所写的,所成就的,几乎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部分,但他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是个英雄。
今天,面对拉贝故居,我们仿佛仍能听到拉贝先生朗朗的笑声,沉重的叹息;看到他挥舞手臂的愤怒表情,伏案奋笔疾书的侧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