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明为话题的演讲稿精选8篇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所写,那么要怎样赏析这首古诗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以文明为话题的演讲稿精选8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江雪古诗范文 篇1

一、 激活经验,还原语境

许多古诗词与小学生的语言世界存在隔膜,在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缩短这种距离,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展现诗人当时可能的生活场景,实现“语境还原”,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领悟诗境。薛法根老师在教学白居易《夜雪》时,与学生展开对话,将一首小诗演绎得情趣盎然、言意尽得。

师:夜雪,就是夜里下雪。当时诗人在哪儿呢?

生:诗人应该在窗前看到下雪,不然怎么知道夜里下雪了呢?

生:我知道诗人这时正在床上睡觉。“已讶衾枕冷”中的“衾”和“枕”是说明作者正在被窝里睡觉呢!

生:诗人正在被窝里睡觉,是被冻醒的。“已讶衾枕冷”的“冷”就是告诉你,当时诗人的被子和枕头都是冷的。

生:我补充,这还不是一般的冷,是冰冷冰冷,“讶”就是冷得让人惊讶。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设身处地,像诗人那样地想,那样地生活了,读诗就要体验作者当时的情境。那么,作者在被窝里怎么知道外面下雪了呢?

生:作者被冻醒了,连被子和枕头上都是冰冷的,就知道下雪了。

师:雪夜寒气重,衾枕忽觉冷,这是从“触觉”上知道下雪了。

生:夜里漆黑一片,窗户照理是黑乎乎的。“复见窗户明”是说现在明亮起来了,诗人就猜到是下雪了,那是雪光映照到窗户上了。

师:对呀,“雪光”映照到窗户上,泛出了白色,这是从“视觉”上判断下雪了。

生:诗人从竹子折断的声音中判断下雪了。竹子上积了很多的雪就会折断,“时闻折竹声”,诗人不断听到竹子折断的声音,就知道下雪了。

师:显然,折断的是竹梢,或者是整棵竹子了,这是从“听觉“上知道下雪了。

生:诗人说“夜深知雪重”,这个“重”就是积雪压断了竹枝,发出清脆的声音,由此知道下雪了。

生:雪积在松枝上的时候,感觉沉甸甸的。风一吹就一颤一颤的,好像很重的样子。

师:啊,你们能凭借生活中的经验来体会这个“重”字,真会读书!这是从“知觉”上判断出这是一场大雪。

这样的“语境还原”,是让学生与诗人通过作品跨越时空,实现对话,生成特殊的语境。学生透过诗句,仿佛看到诗人在“雪夜难眠”的情景,自然诗人的心境就了然于心。

二、 知人论世,还原语境

因为小学生生活经验有限,对许多“人”和“世”很难靠近和理解,教学中要适度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生活,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诗词真正的内容情意,理解诗人的情趣志向。张祖庆老师教学白居易的《忆江南》在多次朗读后,出示了一段节选自王旭烽《走读西湖》中介绍白居易在杭州为官离任后的文字材料,然后引导学生还原语境:

师:这平常的江花和江水,在白居易看来是如此美丽,为什么?

生:因为他所居地洛阳是缺水的地方,而杭州是江南水乡,水很多的地方。所以诗人回忆江南,把普通的江水、江花写进词中。

生:还因为在江南时,白居易结交了很多好朋友。他在想念这些好友。

师:是啊,那一方百姓,那一群朋友,就是他眼中的风景啊!还因为什么?

生:因为他在那里带领百姓建筑了一道美丽的湖堤,疏通了六井清澈的泉水。

师:在白居易眼中,那一道湖堤,那六井清泉,就是一道风景。所以他无限向往地沉吟道――江南好……

接下来,师生接读词句声情并茂。江南景美,人好,情浓!能不忆江南?回读“江南好” ,着一“好”字,境界全出。“好”在情深意长,热烈醇厚,呼之欲出!师生深深被诗人的浓烈情感所感染、陶醉。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课例,成功在于教者适时引领学生走近诗人,了解他在江南的这段特殊经历,让学生走进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三、 扮演角色,还原语境

《清平乐 村居》中,“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中的“相媚好”和“醉”,是整首词的重要语言符号,教师可让学生扮演这对老夫妻,几杯老酒下肚,老两口的话多了起来,他们在聊些什么?

1. 聊儿子

男生:看哪,老伴,咱们的大儿子多勤快,正帮我们干农活呢。

女生:是啊,我们二儿子在织鸡笼,三儿子最调皮。我们可以享福了。

2. 谈收成

男生:老伴,今年庄稼长得多好,多亏有我们的大儿子。

女生:(羞涩地)嗯,嗯。

男生:老伴,这鸡长得多好,起码可以长到五六斤;还有那猪,可以长到两百斤。

3. 论景色

男生:咱村庄景色多美,小溪清清,小草青青。

女生:要是能在这儿生活一辈子该多好。

江雪古诗 篇2

柳宗元(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释】

①绝:无,没有。

②鸟飞绝:天空中一只鸟也没有。

③径:小路。

④踪:踪迹。

⑤灭:消失,没有了。

【译文】

山山岭岭都见不到飞鸟的踪影,条条道路看不见行人的足迹。只在一叶孤舟上,坐着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默默地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感受】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河东人(今山东永济县人)。他曾参与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改革运动,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

这首五言绝句是诗人被贬到永州期间写的。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精神上受到很大打击,内心十分压抑。这首诗就是他借助歌咏隐居山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怀,抒发政治上失意的苦闷和压抑。诗中幽僻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更体现出作者落寞孤寂的心情。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全诗描绘了一幅寒江雪钓图:天地间没有人烟鸟迹,只有孤独的渔翁在江雪中垂钓。根据诗的内容,你是不是能很容易画出这样一幅画:雪纷纷扬扬地下着,周围的群山都披上了厚厚的白色大衣,广阔的大地铺着厚厚的白色绒毯,广阔平静的江面上有一只小船,上面坐着一位身披金黄色蓑衣、头戴金黄色斗笠的渔翁,在这漫天风雪中独自垂钓。这是不是一个洁静绝美的世界呢?

雪是自然界的精灵,孩子们热爱它,成年人也同样喜欢它。古代的诗人也同样青睐于它,像韩愈的“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吴均的“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刘长卿的“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等诗句,是人们喜爱的咏雪佳句,都给人以美的感受。

江雪的古诗 篇3

一、朗读,感受音韵之美

语文教学,以读为主,“读”占鳌头。书声琅琅是当下语文课堂所追求的一种境界,而这读,是有层次地读,是有方法地读,是有意味地读。

一是新课伊始,要“疏通全诗”地读,其目标定位是读通读顺。比如,关注“径”“翁”等后鼻音,以及“踪”“蓑”等平舌音。读时还应注意字音的长短。

二是再次通读,抑扬顿挫地读。其目标定位是读出古诗特有的节奏。有人说:“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古诗的声韵即是审美的媒介,能传达出古诗特有的形式美特征。这首五言绝句,从语言形式上说,节奏鲜明,前两句是“二一二”式的、后两句是“二二一”式的停顿,再加上“平长仄短”,故教师要引导学生按照这样的节奏去诵读。

三是层层推进,声隋并茂地读。其目标定位是了解诗意,读诗达意;体J晤诗情,读诗传情;品味诗韵,读诗升华。古诗的文字是作者思想、情感、心灵之载体。每次朗读的推进都是一种隋感的递进:了解诗的内容之后读诗,引出的是意象美;了解作者的情感之后读诗,体悟的是意蕴之美;了解诗的深意之后读诗,品赏的是内涵之美。这几个层次的朗读,都要忌讳一味地追求读的形式,而应有层次地推进,反复吟咏。

二、想象,感悟意境之美

诗中有画:《江雪》这首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诗作,是一幅意境深远、构图独特的泼墨写意山水画。远景:千山万岭,白雪皑皑;千道万径,琼冰玉雪;人踪鸟影,杳然不见;近处:茫茫江面,一舟静卧,一翁披蓑戴笠,凝神端坐,执竿垂钓。这画面中,天地间一片洁白,远景其实是飘缈的,为的是突出这近景:一江、一舟、一翁、一钓。渔翁沉醉于冰天雪地,专注而忘情,立身天地,融心江钓!

画中有诗:我们要在充满意境的画面中,品味诗句,理解诗意。教学中,教师可问:诗题既然是“江雪”,这诗中哪里有“雪”呢?教师可引导学生边找雪,边巧妙疏通每句诗的意思,从而领会诗的前三句只字未提雪却见雪纷飞――这“雪”隐在这“绝”、这“灭”、这“蓑笠”中的高妙写法。教师引领着学生与诗人同行,读读诗,品品雪,在慢读浙懂的过程中,这幅奇绝的画面就渐人心间了。

三、推敲,体会意蕴之美

推敲品味,就是收获鲜活的语言。“诗无达诂”,斟词酌句地品析古诗的精妙,不是架空分析和就诗论诗的误区,而需要知人论世、具体分析,引领学生深入到作者所处的时代。

其一是品味诗情。大雪寂寥,百里沧桑,这是前两句诗创设的情境;孤翁独守,寒江独钓,意蕴非常丰富。这里可带领学生质疑:天气这么冷,老渔翁为何却在独自垂钓?你有什么想要问问他的?然后让学生猜猜:为什么天寒地冻了渔翁还垂钓?接着,教师适时补充柳宗元被贬永州、孤独无友、痛失母亲、疾病缠身的悲情遭遇。学生自然能够感受到作者真实而独特的情感。一个“寒”字,是柳公经历一件件伤心事后心中的寒冷、悲伤;一份“独”情,是柳公千万孤独却坚毅不屈的清高孤傲。

其二是品味诗眼。《江雪》一诗,后人解读的意蕴更为丰富。因为它构思的巧妙之处,不仅在于以巧夺天工之笔描绘画面,而且奇以藏头逆尾的八字,巧妙嵌入字里行间,有人说这“千万孤独,雪翁尽失”就揭示了作者吟诗的主旨。如果这饱含千思万绪的情怀用一个字来概括,非“孤”无以言说,这便是我们解读此诗的“诗眼”和关键处。这个“孤”的背后,值得我们去解读:一是政治形势的冷峻、险恶;二是作者情感忧伤、孤愤;三是作者对抗浊流的孤傲人格操守。

四、表达,感悟情思之美

欧阳修认为:写作的捷径,是“勤读”“多为”而“自工”。在《江雪》的执教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两次表达式的书写,结合“知人论世”的具体分析,深入到作者内心深处,深入到文字内涵中去,展现诗歌艺术的多义性与朦胧性。

一是以文作画,白描奇景。第一次,安排在熟读古诗后,让学生找“雪”,在找“雪”的过程中,巧妙地将奇景展开。了解大意之后,教师可创设情境。音乐的渲染,诗意地描述:“这皑皑白雪在天地间尽情地下呀,下呀……一首诗就是一幅画……轻轻闭上眼睛,你眼前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教师可声情并茂地朗读这首《江雪》,然后,请学生睁开眼睛,拿起笔,将自己看到的画面写下来。

二是以笔叙情,直抒情怀。第二次写,安排在学生理解诗意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把诗文放在文化背景下阅读,带着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处。这背景,有当时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也有作者的生平。教师可补充柳宗元的生平资料,以让学生补充认知。此时,让学生将作者内心的感受倾注笔端即可。

五、拓展,延伸文化之美

这首诗,传递的是一种特殊情怀。古代的士大夫因儒家思想的浸润,根深蒂固地想要有一番大作为,一心想要忠君为民,他们有满腔热忱与抱负,而柳宗元也不例外。所以,这个“钓”,钓什么?钓的是一份不屈、一份希望、一份孤独、一份清傲。这渔翁文化背后的意蕴深远得很。钓春者飘逸,钓夏者潇洒,钓秋者成熟,钓冬者坚毅。此时,教师再适当补充不同时代、不同诗人的渔翁向往、渔翁情结、渔翁咏叹,多元地理解古韵中的渔翁文化,便是有意义地拓展延伸。

以文明为话题的演讲稿 篇4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

大家好!我是七(10)班的。卫欣,很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进行交流。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文明从我做起》。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没错,*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文明也正是人类进步的标志,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盏明灯。古往今来,人们时时刻刻把文明礼仪牢记在心。如“孔融让梨”的故事我们早就听说过了,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把大梨让给长辈吃,自己吃小的。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又如在公交车上给妇女、老人让座的人越来越多,抢占“残疾人专座”,“孕妇儿童专座”的人越来越少;闯红灯的汽车少见了,只有静静等待绿灯的车辆;践踏草坪的人消失了,只有给花草浇水的人们……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文明是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

但是,综观整个社会和校园,反思我们所作所为。在我们身边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如有的同学校徽忘记佩带了;预备铃声早已响过,有的同学还在左顾右盼,忙着说话;熄灯铃声响起,有同学还在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如此种种都是很不文明的现象,我们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同学们,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是初升的太阳、是未来的希望。养成良好文明习惯必须从我们自身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比如:不乱丢垃圾;排队打饭;在校园里,微笑面对老师和同学,热情主动地打招呼问好;平时热心真诚地帮助有困难的人;行走在大街上时,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与文明和安全同行;在公共汽车上,能热心地为身边的老人、抱着孩子的乘客让座…… “文明”就像空气一样,时刻围绕在我们身边,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可以体现文明。

同学们,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我们要把文明礼仪放在一个重要位置上,时时刻刻与文明交谈,用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文明的中学生,共同把我们的校园、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让我们做得更好。

谢谢大家!

江雪古诗 篇5

关键词 柳宗元《江雪》 文本补遗 意象化/意境化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5.062

Explore Snow and River

――"River Snow" Text Addendum

DING Wen

(Suzhou Industrial Park Xingwan School, Suzhou, Jiangsu 215021)

Abstract "River Snow" is a famous Tang Dynasty poet Liu's famous through the ages, the poem with only twenty words for us to shape a drank "Never Lonely," the fisherman image, for thousands of years has gained. This ancient Masterpiece of Jiangsu primary language is also included in the seventh book of the text, table of contents Bibei became one of the students. However, in addition to straight from the heart of the desolate, lonely, this poem there are other points worth tasting knowledge and language points, these points are on the text to expand knowledge played a bigger role. This article points to a description of these languages in order, and tried to pass a certain level of filling, improve the "River Snow" classroom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for imagery of poetry, the mood of the text to provide more learning.

Key words Liu Zongyuan; text addendum; image/mood

1 关于现今《江雪》的普遍教学重点

现今在《江雪》一诗的教学中,讲授的重点集于“雪”字之上。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对作者笔下雪景进行反复的诵读、讨论、研磨,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体会诗人的孤独心情。在这些讲解中,茫茫大雪就是诗人心情的直接写照,“鸟飞绝”、“人踪灭”等意象更是加深了这种孤寂感。可以说,“雪”字作为整首诗的线索所在,贯穿始终,给学生一种非常强烈的情景感。统观这类以“雪”为核心重点的课堂教学,对于教学过程来说,结构清晰、层层递进;对于学生来说,深入浅出、有助理解;对于教师来说,易于把握、便于组织。因此,现今我们读《江雪》、说《江雪》、教《江雪》,更多的时候,其实就是在读“雪”、说“雪”、教“雪”。在一定程度上,这“茫茫大雪”带来的孤独寂寞,已经成为了这首诗的全部精神意义,也成为了课堂上相对较为单一的言语。

2 对《江雪》的一些文本解读补遗

2.1 关注《江雪》的写作背景

《江雪》写于唐宪宗元和二年(公元807年)。在这首诗创作的前一年,柳宗元业已经历了“永贞革新”的挫败,而被贬往邵州(今湖南邵阳),在赶往邵州的途中,又收到朝廷敕令,加贬去更偏远的永州(今湖南永州)做司马,《江雪》应是写于永州任上。在不少课堂范本中,我们看到过教师对于这段背景的介绍,大多数集中于强调柳宗元被贬的历史事实,从而为后文提炼诗人的愤懑、孤寂心情打下伏笔。这些设计的确为后文的讲解做了一些铺垫,然而,我们在教授古诗时,往往发现一个难点:学生对作者所处时代、身世背景的了解是非常粗浅的。只用简单的文字介绍来提炼古诗的主旨,有时难免走入“形而上”的误区。那么,如何用更加有效的教学手段来弥补呢?笔者认为还是通过文本结合史料的方法。首先,我们需要来了解永州的相关地理特征:永州属于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一年四季比较分明。年均气温为17.6-18.6℃,无霜期为286-311天,日最低气温0℃以下的天数只有8-15天。而据《零陵地区历史大事年表》(零陵,永州旧名)记载,公元805年 “永州大旱”;806年“境内地动。翌年,霪雨成灾”;808年“大旱成灾”。由此可见,永州地区虽有干旱暴雨等自然灾害,然而却很少有大雪漫天的天气。其次,我们再来看柳宗元自己在元和二年(807年)的叙述:“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一个“幸”字也点出了永州大雪的罕见。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知识点,我们可以这样设计――提问:“据史料记载,永州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极少下雪。柳宗元到永州的第二年,竟然下起漫天大雪。也许对于别人来说,这是一番银装素裹、诗情画意的美妙雪景,而对于当时的柳宗元来说,他会不会和别人一样感同身受呢?”随后可以引出被贬的史实,进而联系到他内心的阴郁。笔者觉得,这样的设计更加适合学情,课堂切入得也更加顺畅自然。

2.2 关注《江雪》的文本意象

《江雪》全文如下:“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前两句写山中之景,后两句特写渔翁动作。在现在的很多课堂实例之中,把前两句进行略讲,甚至于略去不讲,着力去感悟后两句中的渔翁形象,笔者认为这些都是有待商榷的。一首绝句古诗,少则二十字,多则也仅仅二十八字,每一个字也都是作者当年仔细反复推敲斟酌而得来,可以说得上是字字珠玑。即便是在一首诗中,每句诗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也是会有所不同的,不能够一概而论。我们就从诗题出发,《江雪》这个题目其实本来就非常值得探究:这是一条怎样的江?这又是一场怎样的雪?其实在这里,“江”和“雪”本是不相干的两种事物,却因为某种“机缘巧合”组合到了一起,这样的一种组合却给了读者比“江”和“雪”本身都要更强烈的画面感――“江流缓缓而动,部分江面也许已经结冰,大雪纷纷扬扬、四散飘落,江心白雾茫茫、一片模糊。”这种“机缘巧合”与其说是当日恶劣无比的天气,不如说是柳宗元的双眼和内心。至此,一个教学知识点也应运而生:“江河和雪花本都是大自然的事物(意象),而作者却把他们组合到了一起,一下子带给人视觉画面上的冲击,仿佛江面更宽阔了,雪花更繁密了(意境),这样的写法其实也是一种情景交融”;再来看“鸟飞绝”和“人踪灭”,这两处清晰地表明,这个地方曾经有过鸟兽鱼虫,有过烟火人家,那应该是春和景明、花团似锦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即便是“千山”的艰险嶙峋,即便是“万径”的道阻且长,也不会阻挡生命体的存活,因为有一个良好的外在自然环境。但是现在一切都变了,鸟儿和人类都消失了踪影,山石和曲径反而成了唯一陪伴诗人的事物,讲到这里,我们不妨就可以联系到作者的生平向学生讲述了:“柳宗元的遭遇正是他笔下的这些意象,鸟儿和人迹都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正如他自己失去了得以生存的政治背景,所以他沦落至此,发此感慨。”这前两句,对于提炼渔翁形象,非但不会毫无用处,反而应该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3 关注柳宗元的内心矛盾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两句颇有意味:“在这两句诗里,有一个动词,写得最为传神,是哪一个呢?”学生的回答定然是这个“钓”字,“钓”字本身也许并无太多出彩之处,原因就在于“钓”的是“雪”。在大多数的课例中,我们听到的是:“诗中写到:钓雪,鱼钩是用来钓雪的吗……那么,渔翁想钓的是什么呢?”若无事先铺垫,很少有学生能够回答得准确。笔者认为,渔翁在这里,为什么就不可能是真的在钓雪呢?驾着一叶扁舟,穿了一身蓑衣,驶往江心进行垂钓,鱼虫绝迹的江河里,剩下的就的确只有冰雪了。钓雪的身影背后,是万籁俱寂、林寒洞肃,渔翁知道此时水中只剩下了什么――剩下的自然应该是他现在所需要的,或者说所追求的东西。换句话说,他钓的就是这方冰雪,且不一定再有其它的想法。渔翁,或者说柳宗元,是靠着这方冰雪在体察生活的情味、人生的理趣。其实,钓鱼也罢,钓雪也罢,早已成为了渔翁生活的一隅。那么我们在这里,又何须太过刻意的去追问这所钓之物呢?――“渔翁在茫茫江中钓起一方冰雪,大家觉得这些冰雪意味着什么呢?”如此发问,学生是不是能从事物本身出发,先顺利地探求、整理好这一种观点呢?讲到这里,我们不妨再来看看柳宗元的另外一种心态。“孤舟蓑笠”,留给读者的应是一个不太清晰的背影或者侧影,也应该是一个相对较远的镜头。我们也时常听到教者在课上发问:“这一叶孤舟,这一件蓑衣,代表的是渔翁心中怎样的心情呢?”笔者觉得,衣物终究只是衣物,除去遮风挡雨、御寒保暖的本职作用,单从衣物本身来说,如此发问,很难给学生以明确、准确的引导,学生可能只是从字面上“领会”了“孤独”。其实,我们不妨还是把这些意象更加细节化、意境化。首先,“孤舟”因何而孤?若是当时船儿漂在潺潺清溪之中,两岸鸟语花香,四周明艳动人,想必即便只有这一条船,也万不会让人觉得是“孤舟”。这个“孤”字不仅仅体现在船只的数量或是渔翁的数量,还更多的体现在周围环境给人带来的精神张力。“也许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这艘船曾经到过一条蜿蜒的溪流,四处一片美景。大家觉得这是一叶‘孤舟’吗?那现在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用一个简单的对比手法来设计问题,应该会比直接从“孤舟”本身出发效果更好。

其次来看“蓑笠”。在《说文解字》中,“蓑”其实应该写作“衰”,本义为用草编织的雨衣;“笠”的本义则为用竹篾等编成的遮阳或挡雨的帽子。笔者认为,“蓑笠”都是草、竹之物,应皆取材于周遭的“千山”、“万径”之中。渔翁身披“蓑笠”,似乎也是有意无意应和身后的万千背景。作者更深层次的告诉了我们,现在陪伴渔翁的,其实只有这些自然事物,那就是萧索的冰天雪地――“作者在这里,写到了一个身着雨衣斗笠的渔翁,简陋的蓑笠都由竹草制成,而四周萧条的千山万径也由竹草覆盖。这一番描写,大家觉得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吗?”在这里,还是通过由意象化到意境化的潜移默化,体现渔翁内心的孤独。

3 小结

综上所述,柳宗元《江雪》一诗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品味的语言点。而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除了将前人的知识经验传承发扬,还应对文本进行全面思考,深入彻底地去挖掘更多的内涵。特别是对于字字珠玑的古诗,更需要我们去深思熟虑每一个字,细细揣摩每一个字所包含的可能含义。而对于古诗中基本都会出现的种种意象,更应多加一分敏感、一份留心,因为这必然衬托、指向着诗的某种意境,而意境往往体现出来的又是诗歌的主旨,对领会文本中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实,在更多的文本当中,我们解读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广泛搜罗、综合筛选、分类研究、耐心总结的过程。每一个写作的背景,每一个讲解的重点,都值得教师们仔细推敲。这样,我们便可以把最完整的解读呈现给学生,尽力去做到知识的多元化和广泛性。这也是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要求达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柳宗元。柳河东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江雪古诗 篇6

摘 要:本文通过对唐诗《江雪》及其四个英译本逐字逐句的深入解读,比较分析了四个译本分别采用的翻译策略和其对原诗意境的传达程度。以该诗与译文解析为例,归纳得出在汉诗英译过程中对意境把握的三个层次,总结出诗歌译者的责任与诗歌翻译的规范。

关键词 :古诗 翻译 意境

一、引言

中国古诗文化源远流长,历来被视为传统文化之宝藏。随着文化浪潮席卷全球,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流传国外,其中必然少不了中华文化瑰宝之一的古诗。帮助世界揭开中国古诗优雅而神秘的面纱,也是翻译界不懈奋斗的目标。

在翻译古诗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意美,因为意境是一首诗的灵魂(许渊冲,198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道:“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何谓有境界?王国维认为,“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如耳目”;诗歌的意境是作者心境与情感的传达,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互交融而孕育出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古代文人骚客历来以“境界”论诗。意境的创造是中国古代诗歌最高层次的表达,这是一种情景交炼、意与境浑的文学形象和美学境界。(林晓芝,2012)这也使得中国古诗“言有尽而意无穷”。译诗的真谛,在于忠实地传达原诗。正如同钱钟书所说:“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资质依然故我”。

二、《江雪》及其译本

诗词中的意境也并非难以把握,可以结合诗人所处的历史背景、个人经历,还可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意象来找到线索。意象即古诗中借助客观景物表现主观情感的形象,“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就是典型的意中之象。诗人选用的意象透露了主观情感。很多诗歌中包含多个意象。翻译过程中应充分挖掘不同意象之间以及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之间的交融,尽量做到以意象衬意境。唐代柳宗元《江雪》一诗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中的“千山”和“万径”两个意象相互照应衬托,塑造了广阔无边、万籁俱寂的背景:远处峰峦叠嶂却无飞鸟,万径纵横交错却不见人踪。对这两句诗的翻译,有如下几个颇具代表性的版本:

版本1:No bird appears in hills,no trace of human on all trails.

版本2:A hundred mountains and no bird;a thousand paths without a footprint.(文殊,1989)

版本3:Birds in mountains fly and hide in places unknown,there are no human footmarks on any road I note.(孙大雨,1997)

版本4:From?hill?to?hill?no?bird?in?flight,from?path?to?path?no?man?in?sight.(许渊冲,1988)

版本1采用了直译法,使用并列结构,诗句的原意能够一目了然地表达出来,但由于没有把“千”和“万”这两个数词所要表达的“山”和“径”之多义翻译出来,因而缺乏一种气势,未达“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效。版本2采用数字译数字的“对应式换码①”(刘宓庆,1990),用“a hundred”和“a thousand”来指代群山和巷子的数量显得呆板,因为诗句中的“千”和“万”并非实指,而是用来体现山峦巷道规模之大。这种以实译虚的翻译方式是译者未能了解古诗用词特点的体现,并在某种程度上扼杀了读者的想象空间,无法正确表达出原诗句的意境。版本3在句式结构的布置上显得很随意,既无对称也无对比,没有将山、径之量多体现出来,因此也无法还原原诗句的意境。版本4的译文语言简练,能体现出汉语诗歌本身的特点;句式中采用“淡化式换码②”(刘宓庆,1990)的方法将“千山”和“万径”分别译为“from hill?to?hill?”和“from?path?to?path”,一来准确传达了原诗句的信息,巧妙地避免了数字实对实的翻译;二来营造出山峦起伏、万巷交错的磅礴气势,使得原诗开阔的意境得以再现,彰显了译者的高明;工整自然的对仗以及协和的尾韵锦上添花,使诗句平添了韵律美,诵读之际一股苍茫寂寥感油然而生。较之前三个版本的翻译,版本4更好地保留了原诗的意境。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虽然只由一个副词“独”和“孤舟”“蓑笠”“(老)翁”“寒江”“雪”这几个名词组成,但表达出来的意境绝不是这些个体意象的简单堆砌,而在于意象相互交融所产生的孤傲不群、超然物外的意蕴。下面以4个版本的译文来分析翻译过程中对意境的把握:

版本1:In a solitary boat,straw hat and cape; an old man fishes alone——cold river in the snow.(张庭琛,1991)

版本2:In a boat a straw-coaked old guy,is fishing on river in snow.(杨纪鹤,1991)

版本3:A straw coak’d man afloat,behold! Is fishing snow on river cold.(许渊冲,1992)

版本4:A straw-cloak’d man in a boat,lo! Fishing on river clad in snow.(许渊冲,1988)

版本1松散的结构和拖沓的语言无法展现原诗语言高度凝练的特点,影响了诗的意蕴。版本2的译文形式整体紧凑,表达方式却平淡无奇,没有传达出老翁在寒江之上独自垂钓的孤寂幽僻感。版本3采用了增词法③,译者通过增加动词“behold”(注视)将老翁专注垂钓的画面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出来,整体上生动了诗句。然而与版本2类似,“独”字的缺译,使清高孤傲的诗境无法再现,美中不足。版本4的译文出自翻译名家许渊冲之手,前一句中的“lo”对应原文中的“独”。“lo”之妙处在于它并非一个完整的词,品诗者完全可以任意理解为“lonely”“alone”“lonesome”等;“lo”位于“boat”“cold”之间,与这两词分别压行内韵和尾韵,将“孤舟”和“雪”两个意象个体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而使人领略到诗中凄冷孤寂的意境;此外,“lo”还是一个能表达惊讶或者唤起注意的感叹词,意为“看哪”“瞧啊”,通过呼唤将品诗者的注意力转移到垂钓翁身上,也是译者的匠心独运。“clad”有“覆盖”“穿衣”义,在原诗句中并无对等词,译者别出心裁地添加,生动地给江河穿上了冰雪大衣,同时也反映出冰天雪地的寒冷,传神地再现了原诗中白雪皑皑的气氛。由此,原诗的意境也跃然纸上。

三、意境把握

以上述汉语诗英译为例,我们认为在翻译过程中对诗意境的把握可分为三层:

1.语言通顺、忠实于原诗。这也是翻译的基础,只有做到准确地传达原文信息,才能使得之后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再现原诗意境成为可能。

2.尽量准确翻译诗中的所有意象,使它们之间或内部的联系得以体现。意象往往蕴含丰富的意旨,是作者情感的表达,是诗句情景交融的基础,也是意境的载体。

3.用形美和音美凸显意美。中国古诗遣词造句优美凝练,结构韵律相当工整,诵读之际琅琅上口。对诗意和情感准确把握的同时,翻译时也需顾及到诗句的外形结构和音调。译句冗长拖沓或读起来别扭,都会损伤原诗的风骨,继而影响诗的意境。如果说意境是诗的灵魂,那么结构和韵律便是诗的躯体。一首好诗必须是灵魂与躯体的完美融合。翻译时也应尽量做到使它们相互融合。

四、结语

中国的古诗措辞优美、意蕴深远,值得仔细品读玩味。翻译古诗就是探索美和再现美的过程。译者首先要以读者的身份品读诗句,去理解、探索和发现;然后站在作者的高度把握诗人的情感,把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挖掘出来,理顺理清,再通过遣词造句将其完整表达,最大限度地展示原作的艺术美感,使古诗的意境美在读者面前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

注释:

①以模仿来传译原文的翻译手段。

②确保概念意义不变的前提下放弃部分风格意义的翻译手段。

③在翻译时按意义上(或修辞上)和句法上的需要增加一些词来更

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许渊冲。唐诗三百首新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8:305.

[2]刘宓庆。现代翻译理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266,270.

[3]林晓芝。物镜·情境·意境——古诗《锦瑟》之英译本分析比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2).

[4]许渊冲。中诗英韵探胜从《诗经》到《西厢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287.

[5]杨纪鹤。古诗绝句百首英译赏析[M].南昌:江西出版社,1991.

[6]张庭琛等。一百丛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196.

[7]许渊冲。论唐诗的英译。[J].翻译通讯,1983,(3).

[8]孙大雨。古诗文英译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江雪古诗 篇7

情趣:江南冬景之爱。“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主文之本源也。”(刘勰《文心雕龙・情采》)意思是说,情理是文章的经线,文词是情理的纬线;经线端正了纬线才织得上去,情理确定了文词才会畅达,这是写作的根本。先来看作者所写的这段文字:“我生长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节季,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作者拿北国的“夏夜”比江南的“冬景”,抒发了对明朗的情调的喜爱之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在《江南的冬景》中,“我之色彩”,就是作者寄托于景物中的情感。由作者构想的“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就是本文“明朗”的情感基调的见证。因此,郁达夫心目中的江南冬天晴暖温和可爱,优美闲适,和煦温润。如“午后冬郊图”,白色的芦花、火红的乌桕叶、雪白的乌桕籽、带着绿意的野草、和煦的微风、温暖的阳光等,色彩亮丽,蕴含生气;“乡村冬郊图”,长桥、杂树、乌篷船、细雨、灯晕,淡雅朦胧;还有,“江南雪景图”,围炉对酒、月映梅花、柴门犬吠、行人投宿、雪中红梅凌寒怒放,给人高雅、宁静的情调。一幅幅情景交融的优美图画,无不寄托了作者“一片冰心在玉壶”――对家乡的爱之情结。

意趣:江南冬景之美。读本文感受之切,就是江南冬景充满诗的意境。这种诗的意境,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赏析。一是作者对江南冬景的实写。且看:“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描写“晨霜”之“白”,所用之喻,对比强烈,白霜旨趣,可感可见;再如描写晨曦初照,鸟雀和鸣,地气升腾,余烟袅袅;尤其是描写人们冬阳晒背、谈笑风生的情景,让读者共同消受着江南的冬景所带给人们的如诗如画的意境和乐趣。一是文中对江南冬景的虚写。体现在行文上为引用古典诗歌,巧借诗句意境表达江南冬景。譬如,“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雪景美丽,酒香怡人;生活悠闲,友情深厚。又如,“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夜深人更静,有家倍温暖;“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雪后冬晨的惊喜。通过古人的诗句来领略江南冬雪的美妙。再如,作者还引用“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句,如果说英国诗人雪莱的名句“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政治的远见,那么,郁达夫的纯美之处在于说明“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冬景的自然美。所以作者自豪地说,“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这是读者感受到的作者在自然景物面前体现出的精神世界。

理趣:江南冬景之思。作者在本文中寄托自己的理想,意蕴深刻。从文中两例可见理趣所在。其一,江南冬景的“迷人”。迷人,隐含在“暮雨潇潇江上树”的一首绝句上。唐代李涉的《井栏砂宿遇夜客》:“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逃姓名,世上如今半是君。”据载,李涉曾过九江遇盗,问“何人”?曰:“李博士也。”其豪酉曰:“若是李涉博士,不用剽夺,久闻诗名,愿题一诗足矣。”原诗中的“江上村”,即诗人夜宿的江南皖口小村井栏砂;在潇潇暮雨笼罩下一片静谧的江村,就连风高放火、月黑杀人的“绿林豪客”也“久闻诗名”而玩起高雅,尊重诗人。这里暗含的理趣可解读为:诗意的典型环境能够濡染人,改变人。所以,作者评介“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其二,以梅花素艳的风韵,寄寓高远的境界。文中“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的诗句,出自齐己《早梅》。全诗的意境为:万木经受不住严寒的侵袭,枝干将被摧折。梅树的孤根却吸取地下的暖气,恢复了生气。在前村的深雪里,昨夜有一枝梅花凌寒独开。它的幽香随风飘散,一只鸟儿惊异地看着这枝素艳的早梅。我想寄语梅花,如果明年按时开花,请先开到望春台来。这是一首咏物诗。全诗语言轻润平淡毫无浮艳之气,以含蓄的笔触刻画了梅花傲寒的品性及素艳的风韵,创造了一种高远的境界。

江雪的古诗 篇8

一、读懂诗歌是前提

诗歌内容都看不懂,却谈鉴赏和解题,那是自欺欺人。我觉得,要读懂诗歌,可以向学生强调要具备几个意识:

1.标题意识。除少数诗歌标题(如《无题》)外,绝大多数的诗歌标题在帮助我们读懂诗歌方面能起很大作用。诗歌标题中往往包含有明示信息或暗示信息:①交作对象。如今年高考大纲版全国卷《落叶》、天津卷《野菊》、北京卷《柳堤》、四川卷《子规》等。②交作内容或缘由。如今年高考广东卷《余杭四月》、新课标全国卷《思远人》、山东卷《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浙江卷《未展芭蕉》、辽宁卷《初见嵩山》、湖南卷《度破讷沙》、湖北卷《送邹明府游灵武》等。③揭示全诗的感情基调。如新课标全国卷《思远人》(思)、安徽卷《最爱东山晴后雪》(爱)。④暗示写作手法。如《落叶》为借物抒情,《石灰吟》为托物言志。⑤点明诗歌类别。如《送邹明府游灵武》为送别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为贬谪诗。⑥交作目的。如《梦游天姥吟留别》(留别)。⑦各种的词牌名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情感基调,对其来历加以研究,对读懂词有帮助。如《梦江南》、《望江南》之词最早是李德裕(晚唐政治家、文学家)为亡妓谢秋娘所作,之后写《梦江南》的词多含有怀旧思念、情真意切、凄切感人的特点。而在词牌名后还有标题的,对词的理解更有帮助,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总之,标题的内涵极其丰富,对读懂诗歌很有帮助,值得关注。

2.文本意识。鉴赏诗歌最重要的就是读懂诗歌文本,它是诗歌的核心,也是读懂诗的关键。要读懂文本,我建议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①借助古代诗歌的结构章法来读懂文本。如古体诗以自然段为层,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按自然段分为梦游缘起、梦游情况、梦醒感慨三部分。近体诗中绝句往往前两句写景(次),后两句抒情(第四句最重要),如王之涣《登鹳雀楼》;律诗往往前四句写景(次),后四句抒情(主),如杜甫《登高》;有的近体诗讲究起承转合,如李商隐的《锦瑟》。再如词一般分为上片(阕)写景(首句渲染气氛,主句写景,尾句过渡)(次),下片(阕)抒情(主),如柳永《雨霖铃》。

②借助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情景结合”来读懂文本。分为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对应一致的,如乐景乐情(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哀景哀情(如元稹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相关、相反、相衬的,形成虚实相衬的关系,如乐景衬哀情,明景衬暗情等(如杜甫的《绝句二首》“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③借助古代诗歌中的意象来读懂文本。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如大纲版全国卷鉴赏修睦注的《落叶》“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诗中第一、三联写到了落叶的颜色,写到了落叶“随流水”、“乱暮空”的衰败,从不同角度更富变化地写出叶落之凄惨和无可奈何。尾联将落叶和立松构成鲜明的对比,一飘零四方,一四季常青。景语即情语,这情就是对落叶的感慨和同情,就是对不畏秋风摧残的松的赞叹和向往。抓住了落叶这一意象的特点,也就不难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

④借助古代诗歌中的语言来读懂文本。主要包括:分析诗歌语言的形象性、抒情性、含蓄性、凝练性,指出诗歌语言所蕴涵的具体意义;分析诗歌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与效果;分析诗歌语言的风格及其艺术魅力(比如清新自然、委婉含蓄、沉郁顿挫等)。如江苏卷鉴赏温庭筠的《梦江南》“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千万恨”中最恨是“在天涯”,即远行在外之人,这里的“恨”是“思念不得而怅恨”的意思。“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意思是:山上的明月,一点也不知道我的心事;水面上的轻风,故意把我眼前的花吹落;天边的碧云,恣意地摇曳横斜。自古以来,月亮就是思乡怀人的象征,可是本诗中的月亮却不解人意,水风、落花和碧云也是无情的,与“千万恨”“心里事”的有情相比,突出主人公内心的悲戚和哀伤。由此可知,这首词塑造的是一个闺中思妇的形象。对这首词中“恨”、“不知”、“空落”、“摇曳”等文字的理解都有益于读懂原词。

3.注释意识。读懂古代诗歌往往离不开知人论世,而注释往往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很大帮助。

例如辽宁卷鉴赏北宋张耒的《初见嵩山》“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诗后附[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这首诗如果不看注释,可能只理解为诗人对山的依赖和喜爱,尤其是初见嵩山时的惊喜之情。看了注解以后,就会注意到文字背后的一些内涵。“困尘埃”是由于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多年来辗转流落于风尘之中,空怀抱负,不得施展,因而才把青山作为依赖,对青山特别期待。而结句中的“清瘦”一词写嵩山在层层浮云中耸现出来,诗人用拟人手法突出其峭拔的形象、高洁超脱的姿态,其实正体现了作者清高、不委曲求全的人格操守与精神追求。而且,注释中对原诗中一些陌生词句的解释也有助于读懂原诗。

再如广东卷鉴赏元代白珽的《余杭四月》“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后所附[注]①朱樱:樱桃的一种。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从“朱樱”起至结尾都体现了一种勃勃生机。有了注释,“生意繁”就不会理解成“生意忙”,而是“生机多、盛”的意思。

二、审清题意是关键

高考将古代诗歌鉴赏作为主观题来命制,涉及的内容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命题时会从中择取几点):①对诗歌中词语的理解、对诗句内涵的挖掘,如今年安徽卷鉴赏宋代杨万里的《最爱东山晴后雪》的第二问、江苏卷鉴赏唐代温庭筠的《梦江南》的第一问;②对诗歌中形象的把握,特别是对诗歌中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鉴赏,如安徽卷鉴赏宋代杨万里的《最爱东山晴后雪》的第一问、江苏卷鉴赏唐代温庭筠的《梦江南》的第二问;③对诗歌风格的判断,对诗歌体裁样式的识别,如湖南卷鉴赏唐代李益的《度破讷沙》(其二);④对诗歌艺术技巧的判别、鉴赏,如广东卷鉴赏元代白珽的《余杭四月》;⑤对诗歌主旨的把握、理解,如福建卷鉴赏宋代李纲的《望江南》。如果没有看清题意甚至看错题意,那么解答肯定也是有偏颇或完全错误。

例如福建卷鉴赏宋代李纲的《望江南》“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图画若为工。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第一问是“‘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其重点在“描写”和“赏析”。要分析“描写”的精妙需要想像和还原。可以想像钓鱼翁冒雪独立江边垂钓,凝神定气的形象。“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斗笠上只听见雪弹子敲打的声响,蓑衣上不时抖落堆积的雪花,这两句描写真实、生动,堪称一幅工笔画。而“赏析”主要要抓住“但闻冰散响”和“时振玉花空”分析,前者通过声音衬托钓鱼者的宁静和环境的寂静(“但闻”为“只听见”),后者通过动作衬托钓鱼者的凝定(“时振”为“偶尔振动一下”)。第二问“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重点在“情感”和“联系诗句”。解题思路是先看诗句,再分析情感。“云水暮,归去远烟中”渲染了环境的高远空旷,暗示钓翁生活的自在;“茅舍竹篱依小屿”描写钓翁生活的简朴与环境的清幽;“缩鳊圆鲫入轻笼”流露出钓翁生活的自得之情;“欢笑有儿童”凸现钓翁生活的温馨和欢乐。下阕表现了诗人对钓翁简朴而自在生活的倾慕之情。在填写答案时将顺序调整一下即可,先谈情感,再联系诗句解释。应试答题就是问什么就答什么,因而审清题意是关键。

三、掌握术语是诀窍

古诗鉴赏如果能掌握鉴赏术语并准确应用,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而“表达技巧”是个广义的综合概念,指使诗歌形象更鲜明、语言更蕴藉、诗歌的表现力更强的所有方法,也称写作手法、艺术手法或表现手法(广义)。它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抒情手法、描法、表现手法、结构技巧等。诗歌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对偶等。表达方式主要指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抒情分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最主要的是间接抒情,又有借景抒情、借事(物、人)抒情和用典抒情等。描写讲究角度:远景与近景、俯瞰与仰视;讲究方式: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讲究方法:正侧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明暗结合、点面结合、白描工笔、细节描写等。表现手法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它的含义有广狭之分,广义上等同于表达技巧,高考通常在狭义上使用它,主要包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抑扬结合、以小见大、联想想像、象征、衬托、对比、用典等。如果考试时能熟练恰当地运用以上鉴赏术语,并能结合诗歌具体内容作分析,就能做到简练规范,轻松得分。

例如湖北卷鉴赏唐代贾岛的《送邹明府游灵武》“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问(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问题(1)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考查对形象的鉴赏。通过“马不肥”、“债多”、“风透卧衣”等词语可看出其贫穷,人物身份是县令,所以可以得出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问题(2)从炼字角度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边雪藏行径”的“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极写雪之大;“林风透卧衣”的“透”字既写风之猛,又写衣之单,内涵丰富。“清正廉洁”是鉴赏人物(官员)品质的术语,“拟人”是修辞术语,这是给分的重点。能准确答出鉴赏术语,又能结合诗歌内容阐释,就能得到理想的成绩。

四、积累归纳是根本

应对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的根本在于平时做好古代诗歌鉴赏的积累和归纳工作。只有平时多读多看古代诗歌,多练多做古代诗歌鉴赏题,才能为真正提高自身的诗歌素养奠定基础。因为作诗需要想像力,而欣赏诗歌需要联想和还原,同样需要想像力。只有认真做好古代诗歌鉴赏的归类总结(分类别、找规律、找方法)工作,才能真正提高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例如,古代诗歌从体裁上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绝句、律诗)、词、曲;从题材上可分为写景抒情诗、咏物言志诗、即事感怀诗、怀古咏史诗、边塞征战诗、思乡怀人诗、山水田园诗、伤春伤别诗、羁旅行役诗、谈禅说理诗、闲适隐逸诗、赠友送别诗、闺怨诗、游仙诗、悼亡诗等;从诗人创作风格特点上可分为:飘逸洒脱,沉郁顿挫,雄奇瑰丽、朴素平淡、雄劲幽邃、轩昂奔放、清新疏畅、遒劲峭拔、闲雅婉丽、伤感缠绵、豪放旷达、清丽典雅、瘦硬新奇、清新妩媚、富丽精工、雄放流畅、凄婉清丽、峭拔雅丽、沉郁豪放、沉郁悲壮等;从设题角度可分为:检测意象或意境、检测内容和情感、检测表达技巧、检测语言、对比鉴赏等;其它如前文提到的鉴赏术语归类等。常做古代诗歌鉴赏的归类总结工作,有助于从宏观上把握。

如湖南卷鉴赏李益的《度破讷沙①》(其二)“破讷沙头雁正飞,辟鸟鹈泉②上战初归。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注]①破讷沙,沙漠名。②辟鸟鹈泉:泉水名。)(1)从题材来看,这首诗属于______诗;(2)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第一问检测内容,可以通过注释和“战初归”看出是边塞诗。第二问检测意境,意境是指文学作品中通过意象组合所描绘出的生活图景(或自然景色),与诗人主体审美情感(思想感情)融合为一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能诱导和开拓出丰富的审美想像空间的整体意象。这首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解答此题,如果不明白意境的内涵,那么肯定不能回答出要点。这两题的解答,均以平常诗歌知识的积累分不开。

五、“读、品、议、写”抓落实

“读”,就是学生在鉴赏一首古诗时,先通过个人自读,掌握古诗的主要内容。“品”,就是学生通过对诗歌的解读,提出个人见解或问题;或是针对诗歌鉴赏题提出自己的答案。“议”,就是通过小组讨论或老师点拨,对前面提出的阅读理解或问题或答案发表看法,形成统一认识;或是将自己的答案与命题人的参考答案比对,在思维上与命题人碰撞,找出自己的不足,在思维角度、语言、情感、哲理等方面“悟”到鉴赏诗歌的方法。“写”,就是记下从“读”到“议”过程中自己觉得需要记录的内容,尤其是最后的统一认识。在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时,只要学生能够按要求坚持做,就能够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我们从高一开始就开展“读读、品品、议议、评评、写写”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究,努力培养自主学习和自主分析作品的能力。进入高三总复习以来,进一步要求他们分文体进行“读、品、议、写”的练习,以提高学生文学鉴赏的能力。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