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优秀6篇】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下面是编辑帮助大家整编的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优秀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1

如今在这第三季都已经播完的时候,我却才刚开始看第一季。而且我选择了一个非常神奇的时间——早餐期间,刚开始一天只能看半集发觉太慢了,后来就坚持每天必须看完完整一集,不过这样造成的结果是我必须每天早起。中途因为外出中断了一次,让我选择从头重新看,直到今天才终于全部看完。

这部纪录片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涉猎广泛、接地气。有关第一点,纪录片涉及到的美食涵盖了全国天南地北多个地方,这让全国来自不同地方的人都能从中找出自己熟悉的东西。有关第二点,除了松茸、鲍鱼几样是平常人较少接触的种类外,纪录片提到的绝大多数美食都是当地人在身边司空见惯了的,这些让人觉得习以为常的美食在这里播出来就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感觉,而且对不熟悉当地的人有很强的吸引力。片中讲述的人和事大多也是选择相关范畴较为典型平常的。事例,而且尽力确保不去脱离现实,给人以很亲近的感觉。这里大多数美食此前都是没有做多少商业开发的,不过考虑到纪录片播出的效应,后来恐怕已经有不少做了商业开发。

与此同时我还在观看BBC的纪录片Wild China,这部纪录片也收录了少量讲述美食的内容,这些内容甚至大多能在“舌尖”里找到对应出来。考虑到央视也参与了这部纪录片的拍摄,可能正因此影响到了“舌尖”的创作。第一季的高品质原来是有着更高品质的指引才达成,同时还为这种高品质的不断消退感到遗憾。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2

《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主要内容为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通过对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见识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著名纪录片学者张同道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这部片子之所以火爆,首先在于其选材具有高度的大众性,所谓“食色性也”,不分阶层、不分民族、不分年龄的人们都离不开食物,所以它能获得最广泛的认同,也就有了最广泛的观众基础。但是该纪录片从文化角度探讨了“吃”并不简单,从传统劳作到食物创新,生活的艰辛和几代人的智慧结晶,中国人“吃”的传承和变化已经逐渐凸显出它特有的国人气质。另外,《舌尖上的中国》也是对中国劳动人民的颂歌,它所展现的是手工挖莲藕、两小时采竹笋、全中国只剩5人继承的高跷式捕鱼,70多岁吉林“鱼把头”、卖黄馍馍的陕北老汉、陪外婆制作年糕的浙江慈城小姑娘等等。它当中并无美食大赛等等,而是讲述了一道道美食制作中的传统精良的手工艺,来歌颂劳动者的智慧与勤劳。

“乡愁”是中国人固有的情怀,记忆会消退但味道却永远在味蕾中存留。食物,对中国人而言并不仅仅是填饱肚子的作用,而是对乡愁的一种留恋与执着,妈妈的味道是任何美食都代替不了的,而妈妈做的饭本身就是美食。它所讲述的美食,就像是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真真切切的故事,每年年末春初的匆匆脚步,父母为我们烹饪时的滴滴讲解,还有一顿顿在不同地点时间和不同的人一起品味的三餐,这些已经不是美食,这些就是我们的生活。而如今因为在外流浪的人太多,这片子用最常见的东西勾起了人对于故乡风物,亲人朋友的回忆。片中的食物并不是吸引人的最关键点,重要的在于片中平淡的小事,平实的小人物,不浮华,不虚荣,不张扬,没有一般商业片的噱头和造势,只有人与人之间持久存在的爱和尊重。

相比较生活节奏较快的大城市,《舌尖上的中国》所选取的素材一般都是农村的传统美食,我们也能从中发现城市和农村生活的差异。它通过美食这个角度也是对农村生活现状的一些展现,农村生活的慢节奏、人情味与世代传承下来的智慧,都是中国人的财富,激起了中国人固有的文化情怀,体现了中国崛起中的某种文化自觉,它会让世界改变对中国文化的观察角度,凸显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舌尖上的中国》中的美食只是一个开口,它所展现的并不仅仅是中国的美食文化,它向我们呈现的是中国普通家庭的日常、中国对自然的敬重、中国人的智慧结晶以及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3

前不久有闹得沸沸腾腾的南海仲裁案,菲律宾的无知行为引起了数以万计网络民众的愤怒。在有关南海仲裁的微博底下,有个评论总是能占据热评的一席之地。

“每一寸土地都不能交给别人,谁明白那上头能长出啥好吃的。”

虽然有些玩笑的成分在内,可是却直白地体现了中国的饮食文化。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一个传统的饮食礼貌与其它礼貌共同在历史中轮回。在东方一个拥有悠久礼貌历史的国度,那里有令人垂涎的山珍,那里有令人回肠的美味,无时不刻的触动着亿万人的神经和味蕾。

在观看《舌尖上的中国》过程中,弹幕时不时飘过远在大洋彼岸正在留学他国的学生对故乡的思念故乡的食物最能代表故乡,也最寄托了游子的思念。介绍一些菜系时,也总有“这是我家乡菜”之类的话,盛满了对故乡的骄傲与自豪。几千年来,中国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辽阔的地域也带来了各地饮食的差异。但即使差异再大,饮食中也有家的味道,故乡的味道。我想,很多人看舌尖上的中国,不仅仅是因为它激起的口水使我们兴奋,也因为从各地的饮食中我们“看”到了家里的味道。

越是弥足珍贵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常无奇,从来也是如此。极致的美食只留给最勤劳的人们,只要对自然怀着不变的信任和尊重,每一家人,都会获得甘甜的回报。有一千双手,就有一千种味道,中国烹饪,无比神秘,难以复制,从深山到闹市。厨房里没有秘密,注满了爱的就是珍贵佳肴。

哲学家费尔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舌尖上的中国》也不只是一部关于吃的纪录片。

“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都让人激动得落泪。多可爱的中国。”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味蕾中的故乡,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体现了该片的独特性——“经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

中国人讲吃,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国人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吃的文化早已经超越了“吃”本身,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正因为此,中国的饮食文化也代表了一部分中国传统文化。

每个平凡的人,都在某个瞬间,参与创造了舌尖上的非凡史诗。祖先的智慧,心觉和领悟,美味的每一个瞬间,无不用心创造,代代传承。从手到口,从口到心,中国人延续着对人生特有的感知。

看着每一集结束时那些可爱的人自然而又真切的笑容时,才真正感受到中国人的伟大和智慧,融入了饮食,融入了心。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4

中国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变革体,是世界上最注重家庭观念的国度,食物背后的道理和故事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各个地域的人们在穿、住、用、行上愈发的相似,似乎当下的中国食物是最能区分一个地域特点的了。饮食文化是人类在长期日常生活中饮食行为习惯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时空相互作用的产物。

自然环境对人们获得的食物种类起到很大的影响,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其次,自然环境使得人们为了生存而对饮食结构和食物做出选择。贮存、腌渍、晾晒、冷冻等诸多方式被使用来保存食物,在保存食物的同时也创造了不同风味的食物。

舌尖2中说“这是剧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得更快。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得有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白马占堆爬上四十米的高树为弟弟获取蜂蜜,归乡华侨的一顿萝卜饭,为女儿苦练抓跳跳鱼技巧的父亲,养蜂父亲颠簸路途中的患难与共等等,通过食物所承载的那份亲情,是更重要的。

这世间最好的厨师,最好的食物永远都是父母和爱着的人。这不仅在于食物,更是那份亲情。

因为中年人外出务工而造成的“乡村空心化”而形成的“613899”部队,麦客们低下的效率与现代化社会的格格不入,城市化的不断进程,裹挟着一些人们走进城市,进入高楼,而他们是否能够适应?市场化的大潮,是否会让那些记忆中的味道不复存在?

所以中国这辆列车,请慢点走,让每一个生命都有自由和尊严,每一个人都不被“时代”抛下,每一个人都顺利平安地抵达终点。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5

这段时间,观看了中央一套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片中的情景让我非常感动,在大流口水的同时我相信大部分人都和我一样有如下的体会:

一、纪录片里面很多美食我们没吃过

第一集至第七集都有令人馋涎欲滴的美味,但是我们吃过的寥寥。而且我们发现,真正的、好吃的美味都是很稀少,很天然,很费功夫的。在速食泛滥的今天,在流水线充斥的现在,在添加剂无所不能的当下,在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的世界里,哪里才是自然珍贵的馈赠,哪里才有浸透着汗水和辛苦的美食?因此,这一切,只能在电视里,不能在肚子里。是电视唤起了我们对美食和美好生活的希望。

二、灵感的转化

我是陕西人,看了第二ji“主食的故事”,其中的很多情景我都比较熟悉。那个陕北卖黄馍馍的人我似曾相识。

他说,老天爷会把钱给勤快人,不会给懒人的。我觉得他的这句话是这部纪录片的灵魂。豆子经过加工可以转化为豆腐,大米经过发酵可以酿成美酒,这些,都在告诉我们一个这样的真理:辛勤和汗水可以转化为美好和幸福。

三、我们的田野

钢筋和水泥里长不出来美食,忙碌和焦灼品尝不了美味,但是我们都已经为了生活住进了城市。被钢筋和水泥锁定后我们发现我们心里却一直存在着一片长满了瓜果的田野,那是我们心里的净土。为了这片田野,北京的那名师傅让人拉了三卡车土,把自己的楼顶开辟成了田野,那片田野里长满了放心的瓜果蔬菜,清晨鸟语花香,晚上有邻居聚餐,楼顶上满是开心和快乐。

中国不在舌尖上,幸福在舌尖上。

《舌尖上的中国》是我看过中文纪录片最好的一部,感觉像是看到了bbc《美丽中国》的续ji,里面有不少镜头就是直接从《美丽中国》剪切的,甚至连海报都有几分神似。

《舌尖上的中国》打败了同时段的热播剧,几乎创造了一个中国纪录片的奇迹。之前央视出品的不少纪录片,拖沓冗长,解说沉闷,而这部纪录片明显借鉴了《美丽中国》的风格,令人耳目一新,镜头切换简洁明快,解说词设计得也恰到好处。以食文化为窗口,渗透人文的关怀,虔诚的态度,尊重劳动,尊重自然,尊重传统。美食,和美食背后的人与事,无不散发着浓郁的中国韵味。

导演陈晓卿表示“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6

美味只能来自乡野;美味与民俗共传承。那些舌尖上的味道,是平凡朴实的双手所创造;而那些摩肩接踵的熙来攘往,也无非“赚生活”的辛苦与疲劳。真正的美味,不是五星级大厨的烹饪,抑或时代潮人的午后甜点;而是生活的滋味。

与其说食材的索取是人类接受大自然的馈赠,不如说是人使尽十八般武艺,对每一寸土地残忍地剥削。

即便是吃也要吃出文明的深度。与其说这是一个专属于美食的`游记,倒不如说这是一次对民俗与文化饶有滋味的思考。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