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峰村
即今河北邯郸市西南峰峰镇。盛产煤。因村西鼓山上有两座最高峰,而得名双峰,后演变为峰峰。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1磁州图: 西北有峰峰村。
即今河北邯郸市西南峰峰镇。盛产煤。因村西鼓山上有两座最高峰,而得名双峰,后演变为峰峰。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1磁州图: 西北有峰峰村。
唐南诏国于昆明县置,属剑川节度。治所即今四川盐源县。后废。南诏置,治今四川省盐源县,属会川都督。大理属会川府。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置盐井千户,十七年改为闰盐州。
①春秋宋邑。在今河南商丘县南。《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前521),宋华氏 “居卢门,以南里叛”。又 《春秋》: 昭公二十二年 (前520),“宋华亥、向宁、华定自宋南里出奔楚”。②春秋郑邑。在今河南
在今广东和平县北。《方舆纪要》卷103惠州府和平县:五花嶂“在县北二十里。邑之负山也。高五百余丈,春夏之间,杂花如绣”。
古国名。一译末罗游洲。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占碑附近。唐咸亨三年(672),我国僧人义净赴印度时, 曾在此居留二月。公元7世纪末为室利佛逝所兼并。宋为三佛齐之地。但此后又曾复国。 《元史》所载与中国
1913年改海龙府置,属奉天省东边道。治所即今吉林海河口市东北海龙镇。1929年直属辽宁省。1945年属安东省。1954年属吉林省,1956年迁梅河口镇 (今梅河口市)。1985年改设梅河口市。旧县名
西魏改仪隆县置,为隆城郡治。治所在今四川仪陇县北。北周保定四年 (564) 复为仪隆县。
在今山西石楼县东。《清一统志·汾州府》: 黄云山 “在石楼县东六十里,与隰州接界”。
即今湖北松滋县南三十八里街河市镇。清光绪 《湖北全省分图》: 松滋县南有街河市。
又名波罗庙。在今广东广州市东南黄埔区庙头村。相传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大同元年 (535),隋开皇十四年 (594) 重建。为历代中外商船往来停泊之处,我国船舶出海前于此庙祭拜南海神,以祈祷航海平安。历代帝
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宁国府置,属江浙行省。治所在宣城县(今安徽宣州市)。辖境相当今安徽宣州、宁国、芜湖、南陵、泾县、旌德、黄山等市县地。明初复为宁国府。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宁国府置,治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