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广惠寺

广惠寺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郭芒寺”、“赞布寺”。在青海大通县。由西藏赞布顿珠嘉措在青海厄鲁特蒙古首领资助下,于顺治七年(1650)建成。十年(1653),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进京朝觐,返藏时亲临此寺,讲经传法,自此声誉大振。初建时仅有赞布昂欠和小经堂一座。康熙四年(1665),由五世达赖派一世敏珠尔赤列伦珠主持扩建,先建显宗学院,后增设密宗学院、医学院及大经堂,成为显密双修的格鲁派大寺。雍正元年(1723)毁于罗卜藏丹津之乱。四年(1726),清朝召二世敏珠尔罗桑丹增嘉措进京为驻京呼图克图。赐金重修被毁寺院。九年(1731),题赐“广惠寺”匾额。同治五年(1866),再次毁于兵乱。光绪年间(1875—1908)重修。建有大经堂、释迦殿、夏鲁经堂、甘珠尔经堂、护法殿等。设上下显宗、密咒、密宗、医明五个学院,采用哲蚌寺郭芒扎仓教程。成为青海五大格鲁派寺院之一,尤以僧多,晓藏医而闻名。属寺6座,活佛数十名。最高寺主为敏珠尔和先灵活佛。敏珠尔共传8世,其中四世为蒙古族。二世敏珠尔驻京后,委先灵活佛为代理寺主。寺内存有明朝所赐“灌顶圆修净慧大国师孛隆逋瓦桑尔加领真”圣旨,清乾隆年赐“法海寺”匾额、九世班禅却吉尼玛为该寺书写之藏文长挂轴3幅、敏珠尔之“净明禅师之印”等。

猜你喜欢

  • 永平

    ①北魏世宗宣武帝元恪年号。508—512年,凡5年。 ②高昌国王麹玄喜年号。549—550年,凡2年。

  • 向宗头

    南北朝巴建少数民族首领。建平郡(治今四川巫山县)人。族属巴建蛮。晋建平夷王向弘后裔。南朝宋泰始(465—471)中,率众反抗王朝统治。南齐永明(483—493)初,复与黔阳蛮田豆渠等联合,聚众5千人,

  • 阿尔班

    蒙古语音译,意为“十(户)”。准噶尔基层行政组织。这种组织形式早在蒙元时期即已出现,称“哈儿班”,意为“十户”或“牌子头”,是千户制中百户之下的基层组织。在准噶尔统治时期,是构成“得沁”(四十户)的重

  • 葛称河卫

    见“葛称哥卫”(2184页)。

  • 塔旺嘉布

    1900—1960蒙古族。额济纳土尔扈特旗人。清固山贝子阿喇布珠尔九世孙,札萨克王公达什第四子。幼年出家当喇嘛。为人朴实,平易近人。1938年(一说1937年)3月,因兄图布新巴雅尔在塔尔寺逝世,受南

  • 达赖喇嘛七世

    见“格桑嘉措”(1809页)。

  • 乌巴什多尔济

    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贵族。※巴木巴尔之祖父。率部驻牧于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流域。与祖邦保持密切联系。信奉藏传佛教格鲁派。雍正九年(1731),遣使阿尔巴图、沙喇布丹津赴西藏礼佛。时值西藏阿尔布巴

  • 杜洛周

    ?—528亦作吐斤洛周。北魏末上谷地区起义首领。柔玄镇(今内蒙古兴和西北)民。敕勒人,或谓原为独孤浑氏。六镇起义失败后,与其他兵民被安置于河北就食,饥寒交迫,流离失所,遂于孝昌元年(525)八月,聚众

  • 龙头

    参见“最玛”(2221页)。

  • 马市图

    明代马市贸易图卷。作者不详。绘制于万历(1573—1620)年间。隆庆五年(1571),东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达成封王、通贡、互市协议,先后在大同、宣府(今河北宣化)、宁夏、甘肃等地开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