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达木之战

达木之战

清代准噶尔部侵扰西藏战役之一。康熙五十六年(1717),准噶尔部策妾阿拉布坦借口送婿噶尔丹丹衷(拉藏汗子)及女博托洛克返藏,遣大策凌敦多布率兵6千袭击西藏。拉藏汗与眷属、大臣正避暑于达木,令噶伦颇罗鼐招募卫、藏军队速集结达木御敌,欲据达木至高点库滴山阵地,以堵入拉萨之山口,因失战机,该山被准噶尔军抢先占领,藏军营于达木平原,处于被动。七月与准军接战,彼此伤亡惨重。班禅和噶丹池巴调解无效,颇罗鼐指挥藏军奋战,击溃准军,扭转战机,于都岗山,袭击准军营垒,使之节节后退,欲乘胜追击。和硕特蒙古拉藏汗因民族偏见,未予以军援,藏军终因寡不敌众败退。拉藏汗之蒙古军以达木无防可设,将藏军撤至拉萨,待北京、青海援军。颇罗鼐与此相反,建议兵分3路,一路袭击准军留在达木之辎重;一路坚守拉萨;最后由拉藏汗亲率主力据守达木,御准军前进。未被采纳,全军撤拉萨城。准军直趋拉萨,杀拉藏汗。

猜你喜欢

  • 峨达别

    拉祜语音译。解放前云南省澜沧县拉祜族地区对村寨佛教头人助手的称呼。又名“波库”,意为“大佛爷”。过去当地群众大多尊崇佛教,许多寨子筑有佛堂,但佛堂住持(拉祜语称“介梦”)大多年迈,故佛堂的对外活动多由

  • 巴安

    旧县名。即今巴塘。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西部,金沙江东。古为白狼国地。唐宋时为吐蕃所据,元、明两代为乌思藏据。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内附,雍正七年(1729)设正副宣抚司、粮台及都司、千总各职。光

  • 全扬歌

    壮族民间伦理长歌。因用五言勒脚欢(壮歌的一种)的形式写成,亦称《欢全扬》。流传于广西隆山(今马山)、上林、都安、忻城等地。原为“方块壮字”抄本。整理后,共2100行,分《天下不公平》、《天下众财主》、

  • 荣全

    ?—1879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关佳氏,一等威勇侯那铭嗣子。咸丰元年(1851)袭爵,授二等侍卫。从征山东,以功迁头等侍卫。十一年(1861),出为塔尔巴哈台领队大臣,历喀喇沙尔办事大臣、伊犁参赞

  • 刘暠

    见“刘知远”(863页)。

  • 铁骊王

    见“回离保”(781页)。

  • 杨六

    见“耶律杨六”(1313页)。

  • 先罕木珍

    傣语音译。旧时孟连傣族宣抚司授予拉祜族部落头人(拉祜族称“卡些竜”)的官号。通过他们来统治拉祜族农民和征收各种贡纳。管理若干村社,为辖区政治、经济、军事首领,有权任免原由群众公选的村社头人※“卡些”。

  • 西招图略

    书名。清代西藏地方志书。驻藏大臣松筠撰。1卷。成书于嘉庆三年(1798)。道光二十七年(1847)重刻。资料多系著者任驻藏大臣期间亲巡边徼所得。全书共28题(一说27题),分别叙述安边、抚藩、戒怒、遏

  • 长乐

    后燕中宗昭武帝慕容盛年号。399—401年,凡3年。